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間接損失是否賠償

勞動法間接損失是否賠償

發布時間: 2022-10-30 04:02:10

Ⅰ 國家賠償間接損失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國家賠償間接損失的規定是對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除增加和補充個別款項之外,總體延續了老國家賠償法直接損失方予以賠償的基本原則。然而,何謂直接損失,尚未發現哪部法律給予確切的定義釋明,實踐中也是由辦案法官結合案情進行具體判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六條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一)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返還財產;(二)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依照本條第三項、第四項的規定賠償;(三)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四)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五)財產已經拍賣或者變賣的,給付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價款;變賣的價款明顯低於財產價值的,應當支付相應的賠償金;(六)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七)返還執行的罰款或者罰金、追繳或者沒收的金錢,解除凍結的存款或者匯款的,應當支付銀行同期存款利息;(八)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Ⅱ 間接損失賠償的法律規定

民法典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的人身權利,致使受害人在一定范圍內的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
一、財務間接損失有3個特徵
1、損失的是一種未來的可得利益,在侵害行為實施時,它只具有一種財產取得的可能性,還不是一種現實的利益;
2、這種喪失的未來利益是具有實際意義的,而不是抽象的或者假設的;
3、這種可得利益必須是一定范圍的,即損害該財物的直接影響所及的范圍,超出這個范圍,不能認為是間接損失。
二、違約損失的范圍:
1、確定賠償的目的是在金錢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使受害人置於合同正常履行所能達到的同樣狀態;
2、損失是在正常和自然情形下發生的損害;
3、違約時侯害人有權取得的實際損失是訂約時可以合理預見的違約可能產生的結果;
4、如何確定當時是否可以合理預見,要根據當事人的知識來認定。認定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推定,另一種是根據實際具有某種知識確定。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Ⅲ 間接損失不賠償的依據

間接損失能主張。對於間接損失的賠償常引起各方當事人的爭執,但根據我國的法律和相關法規的規定,只要權利人有合理、充分的證據證明其由於此次事故導致了間接的財產損失,賠償義務人就應當賠付。
1)必須是當事人已經預見或應當合理預見的預期利益;
(2)必須是未來必然能夠得到的利益;
(3)必須是直接與違法行為相關聯並因之而喪失的利益。對於間接損失的賠償,大陸法各國的民法規定不盡相同。根據我國法律,因一般違約行為或侵權行為造成的間接損失原則上應當全部賠償。

拓展資料:損害賠償范圍?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Ⅳ 間接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法律分析:目前只是在國家賠償法當中有提到給當事人造成的間接損失是不予賠償的,所以目前在侵權財產當中的間接損失問題我國的司法界還是存在較大爭議的,這個還是需要法庭結合侵權財產的具體案件來審理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Ⅳ 間接損失的賠償原則

法律分析:間接損失的賠償原則為:損失賠償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且可得利益必須是純利潤,包括依合同取得財產並利用其從事生產後可以取得的預期純利潤以及通過勞務或服務合同獲得並使用該勞務或服務後獲得的純利潤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Ⅵ 國家賠償的標准間接損失是否賠償

法律分析:國家賠償不包括間接損失。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Ⅶ 間接損失能不能得到賠償

法律分析:能得到賠償。對於財產所有權間接損失,要賠償的不是受損財物的本身價值損失,而是由於財產受損而不能投入生產經營,因此而造成的增值部分財產利益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Ⅷ 間接損失的賠償范圍

法律分析:間接損失的賠償范圍為:間接損失是指給對方造成的可得利益的損失,數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可得利益必須是純利潤,不包括為取得這些利潤所支付的費用及稅收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母愛成仇 發布:2024-11-20 15:10:18 瀏覽:995
沙縣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58:15 瀏覽:97
華東政法學報 發布:2024-11-20 14:47:15 瀏覽:256
石獅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04:16 瀏覽:586
法網狙擊法官 發布:2024-11-20 13:35:47 瀏覽:726
法官老婆 發布:2024-11-20 13:11:51 瀏覽:125
保全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20 13:10:29 瀏覽:676
道德的性指 發布:2024-11-20 12:53:44 瀏覽:866
法律和行政法規適用 發布:2024-11-20 12:01:39 瀏覽:902
榮成法院王 發布:2024-11-20 11:38:27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