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概念比較

民事訴訟法概念比較

發布時間: 2022-10-30 17:23:52

㈠ 民事訴訟法的概念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的法律規范,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范法院和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形式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頒布的關於民事訴訟的專門性法律或法典。
廣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實質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指除了民事訴訟法典外,還包括憲法和其他實體法、程序法有關民事訴訟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民事訴訟的規定。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
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㈡ 民事訴訟法名詞解釋

民事訴訟法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一、民事訴訟法概述
1.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又稱民事沖突、民事爭議,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
2.民事訴訟
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 在審理和執行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訴訟活動所產生的的各種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總和.
3.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是指由國家指定或者認可的, 規范民事訴訟活動和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民事訴法是法院審判民事案件的准則, 也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准則.
民事訴訟法的效力
二、民事訴訟法基本理論
1.訴與訴權
訴是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的針對其權利主張進行裁判的請求.
訴權是當事人請求法院對其民事權益進行司法保護的權利. 訴權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 有了訴權, 才能向法院提出保護其民事權益的請求, 才能有訴.
訴權是我國憲法賦予當事人的請求司法保護的權利.
2.訴訟標的
訴訟標的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並且由法院審判的對象.
3.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指受民事訴訟法調整的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在民事訴訟中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4.民事訴訟價值
民事訴訟價值是哲學上的價值概念在法律上的引申, 是指民事訴訟的客體對訴訟主體主觀需求滿足的程度, 以及民事訴訟程序功能具體實現的客觀程度。
5.民事訴訟模式
是當事人和法院在訴訟中許可權范圍劃分的表現形式。
6.既判力
又稱為判決形式上的確定力, 是指法院作出的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 當事人和法院都受該判決所判定的內容拘束。
三、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1.當事人平等原則
也稱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是指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 具有平等的訴訟地位。
2.處分原則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 自由支配和處置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和訴訟3.權利的原則。
4.自願合法調解原則
自願合法調解原則, 是指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對於能夠調解解決的糾紛, 在雙方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 通過說服勸導的方式, 促使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 達成一致的合法調解協議。
5.辯論原則
辯論原則, 是指在民事訴訟中, 雙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適用問題, 在法院的主持下陳述各自的主張和意見, 互相進行辯駁, 從而影響法院作出裁判。
6.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 是指在民事訴訟過程中, 法院、檢察院、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必須公正、誠實和和善地行使權利與實施民事訴訟行為。
7.民事檢查監督原則
民事檢查監督原則, 是指檢察院對於法院行使民事審判權和執行權行為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包括合法性原則、居中監督原則以及謙抑性原則等三個具體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㈢ 民事訴訟法的概念

民事訴訟法,是國家制定的規范法院和訴訟參與人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訴訟專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屬稱。
民事訴訟法調整的對象一是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活動,二是從訴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關系。
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民事訴訟法專指民事訴訟法典,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典是1991年4月9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廣義的民事訴訟法,不僅包括民事訴訟法典,而且還包括憲法、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民事訴訟的規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適用民事訴訟法過程中作出的司法解釋。這些司法解釋通過兩種方式表現出來:一是綜合性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稱《民訴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一是針對高級人民法院就個案請示所作的批復,如《關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因郵電部門電報稽延糾紛提起訴訟問題的批復》。這些司法解釋是民事訴訟法條文的具體化,針對性強,經常適用。因此,學習民事訴訟法不僅要把握法典中的條文,也要把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㈣ 民事訴訟法起訴時限的概念與分類

一、起訴時限的概念 起訴時限,也就是通常說的 訴訟時效 ,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 債務人 獲得 訴訟時效抗辯 權。在法律規定的 訴訟時效期間 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 訴訟 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二、分類 (一)一般訴訟時效 指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效不是針對某一特殊情況規定的,而是普遍適用的,如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二年。 (二)特別訴訟時效 特殊時效優於普通時效,也就是說,凡有特殊時效規定的,適用特殊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法律對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分類 1、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2、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 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 環境保護法 》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 海商法 》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 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 買賣合同 和技術進 出口合同 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 3、最長訴訟時效。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時效具有強制性,任何時效都由法律、 法規 強制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對時效的延長、縮短、放棄等約定都是無效的。 綜上所述,通常情況下的 民事訴訟法 起訴時限 為兩年,即只要在兩年內起訴法院就會受理並且你的勝訴權不會滅失。但以上所列明的四種糾紛訴訟時限只有一年,超過一年的話即使法院受理你也不能勝訴,也就是法院不會判定保護你的利益。在最最特殊的情況下 民事糾紛 訴訟時效可以長達二十年,也就是說只要超過二十年不管有什麼樣的內情和特殊理由,都不能使你的訴訟時效延長,該規定已經為絕大多數人考慮到了可能有的內情,如果在該時間內還不主動維權,一來法院辦案難,涉及的人和事難以調查,二來司法成本高,對其他有需要的人不公平。

㈤ 民事訴訟法中本訴與反訴的比較

反訴一般是指在已經提起的訴訟中,被告以原訴原告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與原訴有直接聯系的獨立的訴訟請求,藉以達到抵銷、動搖或吞並原訴的目的。在民事訴訟中承認反訴機制,是為了平等地保護當事人各自的合法權益,實現訴訟經濟和避免在相關聯案件上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反訴的本質是被告依法向原告提出獨立的反請求。反訴對本訴請求有對抗性,其目的為了抵銷、吞並或推翻本訴的主張,甚至可能獲得原告的給付;反訴與本訴具有關聯性,即它們的訴訟請求存在著法律或事實上的聯系。

第一,法律性質不同。反訴屬於請求權的范疇;反駁則屬於抗辯權的范疇,如在一合同糾紛中,原告請求被告支付貨款,如被告證明原告違約,不產生付款義務則為反駁,如被告請求原告賠償因原告違約而給其帶來的經濟損失,則為反訴。

第二,獨立性不同。反訴是一種獨立的訴訟請求,反駁則不具有訴訟性質,不主張獨立的請求和權利。反駁僅是對原告請求和理由的簡單、直接否定,不構成獨立的訴,反訴與本訴既可以合並審理,也可以不合並審理而另行起訴,且即使本訴的撤回也不影響反訴部分的審理;而反駁必須依存於本訴,而且無論如何抗辯,都不能產生新的請求。

第三、提起的時間不同。反訴只能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提起;而反駁則可以在一審、二審、重審、再審的任何時候提出。

第四、對抗方法不同。反駁是直接否認對方的權利,是一種消極的防禦方法,只是證明原告的訴訟不能成立或不能全部成立,請求法院判決原告敗訴或部分敗訴,並不提出自己的訴訟請求,不對原告主張什麼權利。反訴則是一種積極的進攻方法,被告不是直接否認原告的權利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訴訟,而且還要求判決自己勝訴,支持自己的訴訟。如原告要求被告承擔侵權責任,被告以原告亦有一定過錯抗辯,即為反駁。經審理屬實的,可直接從原告請求的數額中扣除。而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合同或侵權責任,被告以另一法律關系的事實和理由提出原告對被告負有債務,要求抵銷原告訴訟請求的,屬反訴。

第五、作用不同。反駁只能使原告請求全部或部分不成立而敗訴。反訴則起抵銷、吞並和推翻原告請求甚至達到反給付的作用。

第六、處理方式不同。反訴原則上應與本訴合並審理,但如合並審理不利於案件的及時處理,也可以分案審理。

㈥ 民事訴訟法中的受理與立案的區別是什麼

1、概念不同。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進行審查後,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予以接受並決定立案審理,從而引起訴訟程序開始的一種訴訟活動。立案是人民法院對控告的材料,按照管轄范圍,迅速受理審查。
2、時間不一樣。受理是立案的前置程序,受理期限是7天。民事訴訟立案時間一般為七日內。
3、條件不同。立案的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民事訴訟立案則必須受理在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㈦ 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區別是什麼呢

(一)民事 訴訟 與 刑事訴訟 的區別據內涵與外延的區別 民事訴訟 證據 與 刑事訴訟證據 在內涵上是有所不同的。民事訴訟證據是指能夠證明民事案件真實情況的客觀事實材料。而新 刑訴法 對刑事訴訟證據的概念進行了完善,將其概念修改為「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相比而言,民事訴訟證據較注重客觀真實,而刑事訴訟證據不僅注重客觀真實,更加註重法律真實,實現了證據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更具有科學性。從外延上看,根據新修訂的《 民事訴訟法 》,我國民事訴訟證據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人 證言、鑒定意見和勘驗筆錄。同樣,新 刑事訴訟法 也對刑事訴訟證據的種類進行了調整,在舊 法規 定七種法定 證據種類 的基礎上,將舊法的「鑒定結論」修改為「鑒定意見」,同時增加了「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以及「電子數據」等法定證據種類,根據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訴訟證據的種類主要有: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辨認偵查實驗筆錄;電子數據。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民事訴訟證據與刑事訴訟證據雖然具有證據的基本要求,比如證據的關聯性、證據的客觀性和證據的合法性,但由於處於不同的訴訟活動之中,導致二者內涵和外延具有很大的不同。 (二)民事訴訟證據與刑事訴訟證據證明力的不同世界各國對民事訴訟普遍實行不同於刑事訴訟的證明的要求,也就是說民事訴訟證據與刑事訴訟證據的證明力要求是不同的。英美法系國家對一般民事案件實行蓋然性占優勢的證明要求。即法官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權衡後採信占優勢者作為定案的依據。而大陸法系國家在司法實踐中對民事訴訟的證明要求同樣低於刑事訴訟,但仍基於事物的高度蓋然性作出判斷。在我國的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的事實主張承擔 舉證責任 即「誰主張誰舉證」已成為一項基本的訴訟原則。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3條規定了「高度蓋然性」證明標准,即「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於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並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則作出裁判」。根據該條規定,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舉出相反證據且都無法否定對方證據情況下,一方當事人的證明力較大的證據支持的事實具有高度蓋然性,人民法院應當依據這一證據作出判決。相比較而言,刑事案件有著比民事案件更為嚴格的證據證明標准。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95條規定「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第48條規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上述兩條規定,就是確定我國刑事訴訟證據證明標準的法律規定,其證明標準的實質內涵是「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確實」。刑事案件中刑事訴訟證據須具有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准。這說明客觀真實性是刑事訴訟證據的本質屬性,是可予採信的重要標准。只有「查證屬實」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在刑事訴訟中,無論是提供、收集、調取證據,還是審查證據,每個環節都應貫徹真實性的原則。真實性主要體現在證據的來源必須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主觀臆造出來的,證據的採信過程必須主觀服從客觀,防止主觀偏見,證據的審查過程必須經過復核及各單個證據之間能相互交叉印證等。與民事審判比較,在刑事審判中,尚未從立法上確立優勢證據規則。對於證據指向的待證事實,可能出現其它合理情況的證據,或者是可能產生其它合理的懷疑,該證據就不能作為刑事案件的定案依據。因此,在刑事案件的審理中,法官只能追求客觀真實,這也是「寧縱不枉、疑罪從低從無」刑事審判理念的必然要求。 (三)民事訴訟證據與刑事訴訟證據在訴訟過程中的運用不同 民事訴訟證據與刑事訴訟證據在訴訟活動的運用中,體現在舉證責任主體、收集證據等方面也存在著差異。在民事訴訟活動中,當事人對自己的事實主張承擔舉證責任已成為一項基本的訴訟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但對於刑事訴訟證據的舉證責任,根據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 「 公訴 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 自訴案件 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本規定是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新增加的內容。它明確了刑事案件中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承擔主體,即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控訴方承擔。其原因一是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這一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舉證責任由控訴方承擔。控訴方指控被告人犯罪,必須提供相應的證據事實加以證明,而且這種證明必須達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標准。如果控訴方不能證明被告人有罪,被 羈押 的被告人就要 無罪釋放 。二是被告人有罪的主張不是被告人提出的,而是啟動者提出的。讓被動捲入刑事訴訟活動中的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違背公平正義原則。三是讓被告人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會使每個公民都面臨刑事被追訴的風險。因此,被告人無罪無需自己證明。

㈧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關於民訴法的區別

大陸法系民事訴訟體制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體制的一般性差異可以說是歷史過程的差異,而某些差異在孕育各自法系的母體中就已經存在,因此追溯兩大法系的源頭,在源流中比較分析兩大法系的差異,找到彼此不同的「遺傳基因」,有助於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認識和把握兩大法系民事訴訟體制、民事訴訟理論的本質和內核。

眾所周知,大陸法系的源頭是古代羅馬法,而英美法系則起源於日耳曼法。因此,大陸法系民事訴訟體制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體制中也分別存在著羅馬法和日耳曼法的「基因」。不僅大陸法系民事訴訟體制的基本構架可以從羅馬法中尋找到雛形。而且,大陸法系民事訴訟理論的大多數基本概念也都能從羅馬法中尋到自己的根。例如,訴權、訴訟標的、證明責任、既判力、訴訟當事人、反訴等等。在大陸法系各國,對從事法學研究的學者來講,言必稱「羅馬」就是十分自然的事。同樣,英美法系民事訴訟基本模式、民事訴訟操作原則以及民事訴訟的觀念都表現出日爾曼的血統。

公元前五世紀,羅馬法最初的法律形態——十二銅表法誕生。以後,羅馬法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而不斷得到發展。到公元五世紀,羅馬法經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安之手,形成了集羅馬法之大成的羅馬法大會(corpus iuris civils)。盡管以後因羅馬帝國的消亡, 羅馬法大全也隨之暫時消失,但羅馬法大全畢竟是人類法文化的精靈,因而不會真正消失。到十二世紀,經過注釋法學派的注釋而得到復活。前後注釋法學派對羅馬法的注釋使羅馬法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並具有其具體適用性。另一方面,在義大利,當時宗教十分興盛,教會勢力發展迅速。隨之,為了規制教徒的教會法也應運而生。教會在有了獨自的立法權以後,便將原來的羅馬法作為教會法的主體,並通過在實際中加以運用,使之更加合理化。最終形成獨自的法律體系即羅馬加倫法(Romanisch —Kanonisches—Eecht)。由於教會勢力的不斷擴張,在宗教領域里實施的羅馬法便也擴張到世俗裁判領域。在德國十二世紀以前, 由於存在著各個部落,而各部落都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圈和勢力范圍。所以,存在著各自不同的法律規范。但隨著經濟圈的不斷擴大,商業貿易的范圍也超出了各自部落的領域。這就要求有一部超越部落界限的統一的法律規范,即適用於所有日爾曼人的法律。這使羅馬法的再生有了經濟基礎。加之當時德國皇帝接受了神聖羅馬皇帝的稱號,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使羅馬法的推行就有了精神基礎。

十四、十五世紀期間,德國已經完成對羅馬的繼承。這個時期,德國所繼承的羅馬法不再是羅馬法大全,還包括在教會法的影響下,通過後期注釋法學派的注釋而具有適用性的羅馬法。1495年德意志帝國設立最高法院,並規定了最高法院的訴訟規則,該規則基本反映了羅馬法中的訴訟原則。這些訴訟規則最終形成了德意志帝國普通法組成部分的民事訴訟法,也稱為普通法民事訴訟法。不過,德國此時的普通法民事訴訟規范只是基本反映了羅馬法的訴訟規則,還不能說是已經全面羅馬法化,其中仍然保留了不少日爾曼法的要素。盡管後來德國普通法民事訴訟法隨德意志帝國三十年戰爭而走上衰退的道路,但該民事訴訟法對以後德國近代民事訴訟法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十九世紀前半期,德國處於地方分權時期,除了當時的普通法民事訴訟法外,各州還分別制定了各自的訴訟法典。但分久必合,十九世紀中期德國再一次走向統一。法律的制定自然也要適應這種政治上的要求。1862年德國集中了當時法學界的所有精英人物,花了15年的時間,制定了在世界民事訴訟法發展史上也可以稱為里程碑的近代民事訴訟法典——德國民事訴訟法。現在被視為歷史的舊德國民事訴訟法與19年後誕生的德國民法典一起共同使羅馬法精神得到了發揚光大。

在法國聖路易統治時代(1226—1270),羅馬法也進入了法國,並對法國近代和現代民事訴訟體制的育成起了一定的作用,法國對羅馬法的吸收主要是通過加倫訴訟法來實現的。而加倫訴訟法自身也吸收了羅馬法中與當時社會相適應的那一部分訴訟規范。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講,加倫訴訟法可以說是經過加工的羅馬訴訟法。當時,由於聖路易國王反感教會行使裁判權,因而不希望在國王所管轄的裁判所中採用教會的訴訟程序。國王便創造了一種特殊的訴訟程序。但這種訴訟程序因過於繁瑣而被社會所排斥。在這種狀況下,研究羅馬法的法學家們提出廢除特別訴訟法,直接導人加倫訴訟法。的確,在法國以後民事訴訟法的發展過程中,羅馬法中的訴訟原則和訴訟理論被部分地保留下來。例如,羅馬法中的請求權、訴訟的分類、本權訴訟和佔有訴訟的區別、恢復原狀之訴等等。

當然,法國對羅馬法的繼承遠遠不如德國,因為法國不象德國那樣處於各部落割據的狀態。雖然法國也並非高度統一,但法國王權的確立使法國的法律相對比較統一。因此,對羅馬法繼承的願望就不象德國那樣強烈。在訴訟制度方面,法國把羅馬訴訟中的一部分引進了法國,並與法國原有的習慣法混合在一起,構成了獨有的訴訟法體系。當時,法國的訴訟法學者更多地是把羅馬法當做純學術上的研究對象,而不是考慮是否全面地繼承羅馬法,正是因為法國沒有全面繼承羅馬法,所以,法國法在大陸法系的地位也就不如德國法。法國法在世界范圍的影響也不如德國法那樣大。法國法盡管屬於羅馬法系,但不是羅馬法系的代表和主流。在法國訴訟法中還遺留有部分日爾曼法的因素。 除了德國、法國,羅馬法也為義大利、奧地利等國所繼承,其民事訴訟體制具有羅馬法「血統」。

盡管二十世紀初原蘇聯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改變了原法律體系的性質,但原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和某些形式特徵並沒有改變,就民事訴訟體制的外貌特徵和基本結構而言,依然還保留著羅馬法的形態。十分巧合的是所有二十世紀初期和中期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全都處於大陸法系的法律文化圈子內,也都沒有因為其社會性質的變異而改變其內存的羅馬法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社會主義法系如果按照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分類方法和根據,則可以把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納入大陸法系之中。

在法律的表現形式和結構上,與大陸法系完全不同的英美法系雖然與日爾曼沒有地理上的聯系,但卻與古代日爾曼法有著血緣關系——英美法系直接發端於日爾曼法。由於日爾曼法在其歷史在發展中背離了本土政治、經濟的需要,而喪失了在德國的進一步發展、生存的內在條件,只能作為分解了的片斷而存在於歐洲大陸各國的法律之中,民事訴訟領域也不例外。

歷史的發展常常富有戲劇性。日爾曼法盡管沒有在本土上繼續生存和延伸,但卻在異國他鄉生根和發展。民族的遷移將帶來文化的異動。隨著日爾曼各部落跨過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倫三島的同時,也把日爾曼法帶到了英國。1051年羅曼王朝的建立使日爾曼法的進一步發展具有了政治基礎。因羅曼民族也屬於日爾曼民族的一個分支,當時國王威廉為了長期統治的需要,一方面,表示遵守原來的習慣法。另一方面,為了加強和維護中央集權,便設置了與地方領主的法院相對抗的最高司法機關和地方巡迴法院。從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統治者把符合自己利益的習慣法的一部分與日爾曼法予以結合,形成了統一的英國判例法——普通法(common law)。不用說普通法的主要成分是日爾曼法。[5]以後由於英國對美國的殖民統治,使英國法在美國植根,並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最終形成了與大陸法系區別對應的另一大法系——英美法系。

在民事訴訟方面,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表現出諸多不同。在民事訴訟程序所依據的規范的表現形式、民事訴訟程序的構造、民事訴訟的目的、法官在民事訴訟中的地位和許可權、民事訴訟標的、證據制度、當事人制度、判決制度和執行制度等等方面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大致分析一下這諸多方面的差異,可以發現其中有的差異屬於「先天性」的,有的差異則是後天所致。這里所說的「先天性」的差異是指差異系由於法系最初形成時所導致的差異。也可以說這些先天性差異是因為某種「遺傳基因」所致。導致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民事訴訟體制基本差異的「遺傳基因」到底是什麼呢?長期從事羅馬法和日爾曼法比較研究的學者指出,這種「遺傳基因」是因為在羅馬法中存在著請求權制度,而在日爾曼法中卻沒有這種制度。羅馬法中的請求權制度是整個羅馬訴訟的基石,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構築了羅馬訴訟體系。

古代羅馬法在那時盡管還沒有進化到民事訴訟程序與刑事訴訟程序分離的程度。程序法也沒有從實體法中分化出來。因此,當時羅馬法的請求權也沒有形成象現在這樣的實體請求權與訴權分離的權利形態。但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如果當事人具有法所規定的請求權,就可以實現權利的訴訟救濟。相反,沒有法律所規定的請求權,其權利就得不到救濟。將法律規定的請求權作為訴訟程序基礎的作法,在羅馬法初期的法律訴訟程序(legisaktionenverfahren)中就被嚴格地加以遵守。在該訴訟中,原告必須首先向法律事務官要求得到審理救濟的許可,其理由是自己具有向被告提出主張所根據的請求權。法律事務官對原告提出的主張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進行審查。對主張合法性的審查就是判斷該主張是否具有法律規定的請求權。法律事務官審查後,認為不符合這兩方面要件的告之不予審理,訴訟便到此為止。如果原告的起訴符合這兩方面要件,則訴訟移到下一階段,即審判官審理階段。由當事人選擇的審判官在這一階段主要審查當事人的主張是否符合請求權成立的要件事實。請求權成立的要件事實存在時,原告勝訴。反之,原告敗訴。這就使羅馬訴訟形成了從規范出發的基本特色和基本理念。

羅馬訴訟從法律程序發展到非常訴訟程序,請求權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且更加復雜化。羅馬法大全中的潘太克頓(pandektaen)就是其集大成者。但潘太克頓只是對具體的案件規范的描述,對一般的人來講難以理解。經過後期注釋法學派的抽象加工——將事實與規范分離,使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分離和實體請求權與程序請求權——訴權的分離具有了基本的根據。

與此不同,日爾曼法卻沒有這種請求權制度,也就不存在從規范出發的基本理念。日爾曼是由從祖先傳下來的各種習慣規范為主體的,沒有將權利救濟的基礎——請求權事先規定在法律之中,而是從紛爭事實出發去發現公平解決紛爭的規范,從而形成了日爾曼法從事實出發的基本特色和基本理念。英國法和美國法中的判例主義、陪審制等等都是從這一理念中生成的。在民事訴訟領域,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訴訟目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的地位、證明法則、法官在民事訴訟中的許可權、既判力等等方面差異都與上述兩大法系不同的原點和理念相關。

二、兩大法系民事訴訟中法官作用的比較分析

筆者在《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兩種民事訴訟基本模式的比較研究》一文中,曾經從民事訴訟基本模式即法院與當事人的相互關系的角度分析指出,大陸法系民事訴訟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與原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民事訴訟之間所存在的模式差異,並按照民事訴訟基本模式的理論將其概括為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的差異。也就是在那篇文章中,筆者把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民事訴訟在基本模式上都納入了當事人主義的范圍,同時說明了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中,兩大法系的法官在民事訴訟的作用有著更多的共同點。但這是相對於原蘇聯的民事訴訟基本模式而言的,其實大陸法系民事訴訟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之間,法官在民事訴訟中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只是相對於原蘇聯為代表的民事訴訟體制來講,可以認為是一種非本質的差異。

當事人主義(Adversary System)的基本含義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指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繼續和發展依賴於當事人,法官不能主動依職權推動民事訴訟程序的進行;二是指裁判所依據的證據資料只能依賴於當事人,作為法院判斷對象的主張只能來源於當事人,法官不能在當事人指明的證據范圍以外依職權主動收集證據。應當注意的是,所謂當事人主義,其含義是相對的,因為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的主動性或被動性和法官的積極性或消極性都是相對的。從各國的民事訴訟體制來看,既沒有完全由法官或法院來推動的民事訴訟,也不存在絕對由當事人來控制的民事訴訟,任何民事訴訟體制都是當事人和法官或法院兩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只是這兩方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其作用力大小強弱有所不同而已。職權主義和當事人主義都是相對於對方而存在的概念,是對某種民事訴訟體制或具體的訴訟制度的抽象概括。

大陸法系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主義最集中地體現在其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辯論主義上,盡管辯論主義只是大陸法系民事訴訟法學者對特定民事訴訟制度的理論概括,但它的確高度的概括了大陸法系民事訴訟體制的本質。依照辯論主義的原則,其一,直接決定法律效果發生或消滅的必要事實必須在當事人的辯論中出現,法官不能以當事人沒有主張的事實作為裁判的事實根據。其二,法官應當將當事人雙方之間沒有爭議的事實作為判決的事實根據。其三,法官對證據事實的調查只限於當事人雙方在辯論中所提出的事實。對於當事人沒有在辯論中所主張的事實,即使法官通過職權調查得到心證,該事實依然不能作為裁判的基礎。

盡管英國人、美國人沒有象法國人、德國人那樣,把民事訴訟中的原則、制度、作法充分地理論化,概括為某種主義,但體現當事人主義實質的辯論主義的基本內容在英美法系民事訴訟運行中同樣得到貫徹實行。不過,與大陸法系民事訴訟體制相比,英美法系民訴訟體制的當事人主義更為明顯和徹底。英美法系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主義除了集中體現在證據收集和提出的程序和制度以外,與大陸法系相異的審判方式也突出地反映了英美式的當事人主義。

英美法系民事訴訟的結構與大陸法系民事訴訟有很大的不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可以大致分為事實審理前的程序和事實審理程序。事實審理前的程序即「證據開示程序」(Discovery)雖然也是訴訟程序,但卻不是審理程序。這種程序的目的是「發現」案件事實,法官或法院並不認定事實,只是按照法律的規定控制這種程序的運作。例如,哪些事實是可以被要求在程序中提出的,而哪些事實可以不提出。即所謂「非證據開示特權」。在證據開示程序中,完全是由當事人雙方通過各種方法發現和明確與案件有關的事實,對第三人(例如,證人)的詢問也都是由雙方相互進行的,程序主導者是當事人而不是法官。與此不同,大陸法系民事訴訟中,不存在這種單純為了發現案件事實而設置的非審理程序。在訴訟程序開始後,法官從始至終都要參與案件事實的發現和認定,在大陸法系民事訴訟中,更強調法官對訴訟的指揮和控制。例如根據德國民事訴訟法第139條的規定, 裁判長應當命令當事人對全案重要的事實作充分且適當的陳述。有關事實的陳述不充分時,法官應當命令當事人作補充陳述,聲明其證據。裁判長為了達到此目的,在必要的限度內,與當事人就事實及爭執的關系進行討論,並且向當事人發問。即所謂釋明制度。「釋明」既是法官的一項職權,又是法官的一項義務。同樣,法國民事訴訟法也規定了釋明制度。該法第8 條規定,法官可以要求當事人對事實提供解決爭訟所必要的說明。該法第13條規定,如果法官認為對解決紛爭是必要的話,法官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供其對法律根據的說明。所以,在大陸法系民事訴訟中,法官的地位和作用與英美法系是有所不同的。

大陸法系民事訴訟與英美法系民事訴訟的這種差異的形成,與法國、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大陸國家各國的文化觀念、文化傳統和民族性密切關系。歐洲大陸國家一般地來講都具有較強的國家主義和集團主義的觀念,這種觀念也必然會滲透到民事紛爭解決領域,使其民事訴訟體制相對於英美民事訴訟而言,具有較強的國家干預和強調社會利益的特點。法國和德國民事訴訟體制的特色最典型地說明了這一點。

正如本文前面所言,就某特定的民事訴訟體制,其法官或法院在該民事訴訟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可以將其籠統地概括為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這兩種基本取向對立的民事訴訟基本模式。這種概括和認識是從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的。除此之外,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的概念還被用於對民事訴訟具體的微觀分析。在微觀分析中,只是把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視為反映兩種不同傾向的標簽。在某具體訴訟制度中,當事人的主導性明顯一些,則打上當事人主義的印記,反之,則貼上職權主義的標簽以說明該具體訴訟制度的特點。德國和法國民事訴訟的具體制度中就有不少被貼上職權主義的標簽。但如果把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作為某種基本模式的總體概括的話,毫無疑問,德國和法國仍然是當事人主義,只是其程度不如英國和美國而已。從當事人主義的基本含義去認識各國的民事訴訟體制,雖然可以把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民事訴訟體制都納入當事人主義這一基本模式之中,但從宏觀上觀察大陸法系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主義傾向明顯不如英美法系。如果把絕對的當事人主義和絕對的職權主義視為這兩種傾向的兩個極端的話,英國、美國相比較而言可以定位在絕對當事人主義的「坐標」點上,法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等歐洲國家的民事訴訟體制大體上可以歸入「亞當事人主義」,因為這些國家的民事訴訟體制所表現出來的當事人主義的傾向比英美法系國家要弱一些。日本民事訴訟體制以德、法國民事訴訟體制為藍本,自然也可以定位於「亞當事人主義」。但日本在二戰以後,受美國法律制度和法文化的影響,日本開始吸收美國法律制度中的某些具體的制度。在民事訴訟中也是如此。比較突出的變化之一是吸收了英美法系中具有當事人主義特點的「交叉尋問制」。日本民事訴訟對美國民事訴訟某些具體制度的導入,就使日本民事訴訟體制的當事人主義色彩比其他大陸法國家更為濃厚。我國民事訴訟體制盡管與原蘇聯民事訴訟體制基本上屬於職權主義類型,但近幾年的變化卻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發展具有弱化法院職權,強化當事人作用的趨勢。強化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就是例證。所以,我國的民事訴訟體制與原蘇聯同樣定位於絕對職權主義就是不妥當的,大體上可以成為「亞職權主義」。

如上說述,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體制因受當事人主義原則的支配,法官在民事訴訟中的作用相對於原蘇聯和原東歐國家來講是比較弱的。不過,近二、三十年來,法官在民事訴訟中作用均有所加強。民事紛爭的現代化和大型化是這種變化的客觀原因。兩大法系都面臨民事訴訟嚴重遲延以及在現代性民事訴訟中如何公正解決民事紛爭這兩大問題。 加強法官在訴訟中指揮作用被認為是促進訴訟迅速進行的良策。德國77年出台的《訴訟簡化法》和日本的民事訴訟的改革,都力圖命名法官在訴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美國也是這樣。在集團訴訟中,法院的權利就比在一般的民事訴訟中要大的多。法院有決定該訴訟是否構成集團訴訟;法院對集團訴訟代表的更換、集團成員的退出有審查權;法院有權根據集團訴訟的進展,發出各種命令,以保證最合理的進行訴訟等等。

在現代型訴訟中,被害人往往處於不利的地位,特別是在證據領域。在許多情況下,被害人由於證據不足,事實難以認定,使訴訟常常以被害人敗訴而告終。現代型訴訟的這種不合理現象給法官們提出了這樣的課題:如何作一個積極的法官,使現代型訴訟有利於被害人。這一要求使法官在證據領域里,擴大其成為必然。例如,在證據收集、證據判斷、舉證責任的分配、事實認定等等方面,法官的積極性都得到相當的表現。

總而言之,從總的趨勢看,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體制中的職權主義因素有所增加,特別是在現代型訴訟中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但並不意味著這兩大法系民事體制就脫離了當事人主義的模式,而脫變為職權主義,職權主義的增加只是對當事人主義的稍稍修正而已。更不能誤解為,既然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民事訴訟體制在強化法官的職權,我國的民事訴訟體制也應該加強和維持現存的職權主義民事訴訟基本模式。相反,我國的民事訴訟體制應進一步弱化職權主義因素,以實現我國民事訴訟基本模式的轉換。]當然,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民事訴訟體制不可能完全轉換為英美法系那樣的絕對當事人主義的基本模式,而應當由目前的亞職權主義向亞當事人主義轉換。

㈨ 民事訴訟法是什麼

民事訴訟是訴訟的基本類型之一。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訴訟關系的總和,特點:

(1)民事訴訟既包括法院依法進行的審判活動,也包括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法院和各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

(2)法院的審判活動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決定性作用,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活動則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很大影響;

(3)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圍繞解決民事糾紛這一基本任務,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務的階段組成,同時各個階段相互銜接,依次連續進行。對民事訴訟的涵義,國外訴訟理論有不同學說。

大陸法系國家一般認為,民事訴訟是法院根據當事人請求保護其私法上的權益的程序。英美法系國家對該問題不甚重視,較少明確解釋。

(9)民事訴訟法概念比較擴展閱讀

1、程序性

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後果。

如法院的裁判被上級法院撤銷,當事人失去為某種訴訟行為的權利等。訴訟外解決民事糾紛一的方式程序性較弱,人民調解沒有嚴格的程序規則,仲裁雖然也需要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但其程序相當靈活,當事人對程序的選擇權也較大。

2、特定性

民事訴訟的對象具有特定性。它解決的爭議是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不是民事主體之間民事權益發生爭議,不能納入民事訴訟程序處理,如倫理上的沖突、政治上爭議、宗教上的爭議或者科學上的爭議等不能成為民事訴訟調整的對象。

對於無訟爭性的非訟事件,雖然各國的普遍做法是由法院主管,但都規定了與民事訴訟程序不同的非訟程序來處理。

㈩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是什麼

(一)涉外仲裁的概念 涉外仲裁是指我國涉外仲裁機構依當事人之間的仲裁協議對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進行仲裁的一種解決糾紛的方式。涉外仲裁是我國仲裁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涉外仲裁的概念可以看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可稱為涉外仲裁:①申請仲裁的當事人(法人與自然人)屬於不同的國家;②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標的物在國外或者跨越國界;③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民事經濟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地點在國外。 (二)涉外仲裁的適用范圍 根據《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和《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的規定,涉外仲裁的范圍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產生於國際或涉外的經濟貿易等爭議,包括外國法人或自然人同中國法人或自然人之間,外國法人之間、自然人之間、法人與自然人之間,中國法人之間、自然人之間及法人與自然人之間發生的經濟貿易爭議,這種爭議可以是契約性的,也可以是非契約性的。 (2)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的產生於遠洋、沿海和與海相通的水域的運輸、生產和航行過程中的契約或非契約性的海事爭議,包括船舶救助及共同海損所產生的爭議;船舶碰撞或者船舶損壞的海上、海(水)域、港口建築物和設施以及海底、水下設施所發生的爭議;海(水)上船舶經營作業、租用、 抵押 、 代理 、拖帶、打撈買賣、修理、建造、拆解業務以及根據 運輸合同 、 提單 或者其他文件辦理的海(水)上業務和海(水)上保險所發生的爭議;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及海洋 環境污染 損害所引起的爭議; 貨運代理合同 、船舶物料供應合同、涉外船員勞務、漁業生產。 以上就是關於我國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 的概念和適用范圍的簡單介紹,關於涉外仲裁,其涉及的規定也比較多,在我國只有有部分專門的仲裁機構,不是按行政區劃設立的。並且,不同的涉外仲裁機構處理的案件也有不同。

熱點內容
環保的規章制度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1:43:31 瀏覽:32
商場垃圾房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1:16:38 瀏覽:68
網上轉發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21:13:26 瀏覽:931
代表兩會傳達民法典 發布:2025-01-16 21:06:52 瀏覽:848
消防法治警營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1:03:28 瀏覽:267
民法典的全程 發布:2025-01-16 20:25:58 瀏覽:348
法院公告的形式 發布:2025-01-16 20:16:53 瀏覽:999
海商法第五十六條 發布:2025-01-16 20:02:11 瀏覽:39
易制爆化學品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19:47:58 瀏覽:256
公民法形成 發布:2025-01-16 19:39:06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