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條款
1. 新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的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每月扣除的工資比例不超過20%。
對於員工罰款沒有特別的新規定,對於犯錯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不能對員工進行處罰,因員工的過錯造成公司產生巨大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賠償方式為用人單位可以從員工每月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工資比例不超過20%。只有勞動者因為重大過失或主觀故意給用人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部分或全部損失。用人單位直接以勞動者違反其規章制度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的行為,屬於剋扣工資行為,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剋扣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2. 新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
法律分析:一、新勞動法中沒有企業罰款的規定,不超過工資的20%是指勞動者因為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用人單位可以從工資中扣除應當賠償部分,每月扣除額度不超過20%。
二、依據《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3. 勞動法關於處罰員工的規定
法律分析: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百零二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4. 新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
法律分析:新勞動法中沒有企業罰款的規定,不超過工資的20%是指勞動者因為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用人單位可以從工資中扣除應當賠償部分,每月扣除額度不超過2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5. 新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的規定
新勞動法對員工罰款的規定具體是對於犯錯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的,按照勞動法不能對員工進行處罰,因員工的過錯造成公司產生巨大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賠償方式為用人單位可以從員工每月工資中扣除,但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每月扣除的工資比例不超過20%。
勞動法新規定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包括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因勞動者能力不足等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實行經濟性裁員的,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標准:
1、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2、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如果用人單位違法辭退員工的,要承擔賠償責任,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6.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進行罰款的
勞動法對於員復工罰款的規定是,如果制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但是每個月扣除工資不能超過20%。
也就是說,照價賠償,可以分多次扣工資,但是每個月限額20%。
另外,勞動法是2018年修正的。
7. 新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
答:《勞動法》中沒有對員工進行罰款的相關規定,但是規定了幾種行政機關可以對用人單位進行罰款處罰的情形。比如說,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等。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律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8. 勞動法對員工罰款最多可以罰多少
法律分析: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罰款的,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的。員工違反勞動紀律後公司罰款的數額超過員工工資當月20%是違法的,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公司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扣除職工工資,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是不能超過當月工資的20%的。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9. 勞動法規定員工犯錯最多能罰款多少錢
如果職工違反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有權進行處罰,但處罰標准不得超過員工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罰款後剩餘金額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職工對該懲罰不服的,有申辯權,還有向勞動仲裁部門提起勞動仲裁的權利。
法律分析
罰款屬於行政處罰手段之一,而公司不屬於行政機關,所以不能對員工罰款。員工工作時出現過錯,公司想要處罰員工的,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員工未完成勞動定額或承包任務,公司可以發放最低工資,在員工手冊、規章制度中明確違紀處罰規定,並經公司員工同意。在現實工作中,企業單位早已經將懲處制度寫在了合同裡面,也就是說當用人單位和員工簽訂本企業的用人勞動合同的時候,這份勞動合同早就寫的清清楚楚的。當然在面試通過後,企業單位的人事也會和員工說清楚單位的獎懲制度,這點在員工入職前應該自己留意一些。作為企業單位的一位員工,如果在工作中有失誤的地方,正常的來說,是可以被認為違反了用人企業的規章制度的,與此同時,那麼公司企業也有權利對這位犯錯的員工進行懲處,至於懲處的方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就是單位公司的權利了。若是公司對犯有過錯的員工任意罰款,即未按規定的形式,未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罰款,或者制定員工手冊、公司規章不合法,那麼員工被罰款後,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處理。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