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稅務部門行政法講座

稅務部門行政法講座

發布時間: 2022-11-02 21:26:24

① 稅務紀檢幹部如何加強預防職務犯罪

近年來,各級稅務機關從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促進各項稅收事業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重視對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職務犯罪工作的監督預防工作,通過建立機制,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使「兩權監督」運作日益步入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各項稅收任務的圓滿完成。但是,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也有少數稅務機關的領導幹部和稅務人員廉潔意識薄弱,濫用職權,出現了職務犯罪等腐敗問題,造成了國家稅款流失。所以,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反腐倡廉、預防職務犯罪的工作要求,既要從嚴治標,懲治腐敗,又要著力治本,預防腐敗,堅持標本兼治,狠抓制度落實,不斷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的綜合體系,加強執法幹部隊伍建設,預防和減少稅務人員違法違紀案件的發生。

一、稅務職務犯罪的現狀及特點

稅務職務犯罪是指某些單位或個人利用職權,用變相、隱蔽或間接方式,以權謀私,損害社會和群眾利益的行為,其主要表現形式是利用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在落實國家有關稅務優惠政策的實施過程中,與有關納稅單位或個人暗中勾結,用變通有關政策的手法,相互謀取或分享不正當利益。國地稅機構分設以來,全省國稅系統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和「依法治稅、從嚴治隊」的方針,在大力推進稅收中心工作同時,深入開展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發生在系統內的違法違紀案件呈總體下降趨勢,這幾年受處分人數均保持在幹部總人數的l%左右。然而職務犯罪案件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因此預防稅務職務犯罪工作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和長期性、艱巨性。

1、權錢交易是稅務人員職務犯罪的典型特點。這類犯罪人員是把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引入到職務活動中,利用工作職權作為交換資本,以權謀私。這種畸形的交易關系的目的是通過權錢交換,以犧牲國家或集體的利益為代價,以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為條件,來滿足個人或小團體卑劣骯臟的貪欲。主要表現是,在行使稅務檢查、違章處罰、行政管理等權力時索賄受賄、收受禮品禮金或有價證券,嚴重影響公務活動,利用職務之便向納稅人或企業報銷私人開支的費用;為謀取個人私利或單位利益向有關人員或機關行賄等。

2、權力上的壟斷性為行政職務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職務犯罪的本職特徵是濫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目前,在某些部門大量的管理權、檢查權、審批權過於集中,這樣,為一些部門和人員提供了充分的權力壟斷,必然會產生各種腐敗現象。

3、執法上的隨意性為行政執法職務犯罪提供了「空間」條件。個別人肆意歪曲國家政策上允許的彈性原則,在執行政策時,無限擴大自由決定權和自由裁量權,利用手中權力為個人從中謀取
「好處」,還美其名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各項審批和管理過程中,暗箱操作,從而掩飾其違法行為,無端的給國家經濟造成損失,也為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4、形式上的「合法性」增強了行政職務犯罪的隱蔽性。由於稅務部門和稅務人員的執法行為是法定的,人們往往只是以是否經過執法部門「批准」、稅務幹部「簽字」作為辦事的行為標准,卻忽視了在「批准」、「答復」之中藏有「貓膩」,從形式上看,一些人確實在履行職責、行使職權,但實際上卻別有用心在「合法」的名義下干著不合法的、非法的謀取私利的勾當。

5、失職瀆職是執法部門職務犯罪最常見的行為特徵。這類犯罪人員在稅務執法和管理過程中,由於工作嚴重不負責任,失職瀆職,導致國家財產嚴重流失、公共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二、稅務職務犯罪的原因分析

稅務職務犯罪行為嚴重破壞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也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其主要原因是:

1、政治素質低。職務犯罪的幹部大多沒有良好的思想基礎,又放鬆自身學習,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和嚴格自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侵蝕,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世界觀、人生觀錯位,價值觀扭曲,把一切向錢看的腐朽思想帶入執法領域中,把手中的權力視為交換的籌碼,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把公正執法扔到了腦後。究其根本原因是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理想信念動搖。

2、法制觀念淡薄。職務犯罪的幹部大多沒有牢固樹立公正執法的思想觀念,在實際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覺遵照法律規定做到依法辦事。違法辦事的幹部往往認為工作不會出問題,自己不會犯錯誤,就是發生了一些違紀違法情況,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工作缺乏高標准、嚴要求,不能兢兢業業對待每一項具體工作,法制觀念淡薄。

3、特權思想嚴重。特權思想有兩種表現,一是在這些職務犯罪的幹部中,往往擁有特權,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自認為高人一等,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耍特權的資本,認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約束,凌駕於法律之上。事實上,但凡腐敗分子在受到懲處後都會自我反省:「如果當時有人提醒我、監督我,就不會有如此的下場」,但悔之已晚。二是缺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為人民甘於奉獻的敬業精神,忘記了「權力來自於人民」、「人民公僕為人民」的崇高宗旨。群眾觀念淡薄,顛倒了主僕關系,忘記了幹部的本色是為人民服務。

4、工作機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少數基層領導對幹部職務違紀違法導致的各種問題認識模糊,加之「難免論」、「難管論」的影響,行動上自然對幹部失察、失管、失控。對違紀違法幹部無原則地加以袒護和縱容。一是職能部門還沒有切實履行好「一崗兩責」,基層單位領導上還存在重業務工作輕隊伍管理的思想,對隊伍的管理教育缺乏主動性,思想政治工作不細致,既抓業務又抓隊伍教育的意識不強。二是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和涉稅違法違紀行為行政追究制度的落實還存在差距,稅收執法中的小錯誤小漏洞得不到及時堵塞,對違紀違規行為的懲處心慈手軟,甚至以愛惜幹部為名發生壓案、瞞案現象,一定程度上縱容了少數稅務幹部的違紀違法。三是對職務違紀、職務犯罪的考核重結果輕過程,沒有在考核體系中形成預防職務犯罪的導向性機制。

5、監督制約機制鬆懈,制度流於形式。多年來由於監督機制、體制的原因,導致督監察缺乏應有的力度,一些制度形同虛設,權力失控。「兩權」監督制約仍然是一個難點和重點。雖然各級都嚴格強調抓監督、促廉政,但往往「一把手」不能實施有效監督,對一些重要部門和重要崗位缺乏跟蹤監督,無形中就形成了監督的「盲區。」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不敏感、不批評、不制止;對違規行為搞既往不咎、下不為例、網開一面。有些領導幹部台上講的好,台下另搞一套,沒有真正把廉政建設放在案上、記在心上、抓在手上,而是想起來講一講,忙起來放一放,走過場,只是一般號召,沒有過硬措施,致使監督工作乏力。

三、預防稅務職務犯罪的對策

職務犯罪是當今社會的一種痼疾,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深惡痛絕。解決稅務人員職務犯罪問題也是社會的呼喚,人民的要求,是廣大幹部和群眾的共同願望,也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遏制稅務職務犯罪現象的上升趨勢,打擊是懲治職務犯罪的治標措施,預防才是治本之策。人們往往關注打擊職務犯罪而忽視預防工作,懲辦貪污腐敗,令人解氣,但更重要的是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以減少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損失,樹立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預防職務犯罪本人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l、強化教育,構建思想上預防職務犯罪的「防線」。不少事實證明,「千腐敗、萬腐敗,都是思想先腐敗。」陳希同、成克傑、王寶森、胡長清、程維高等,這些高級幹部之所以墮落,都是從思想蛻化變質開始,逐步滑向腐敗深淵的。以此為鑒,必須從思想上強化預防職務犯罪的建設,在廣大稅務執法幹部思想上築起預防職務犯罪的堅固堤壩。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思想上防範,首先,要經常對幹部職工進行實踐「三個代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的教育。在廣泛開展「愛崗敬業、公正執法、誠信服務、清正廉潔」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中,引導廣大稅務執法人員加深對公僕與主人、奉獻與利益、權力與責任、執法與服務等觀念的理解,堅定立黨為公、執法為民的觀念,明辨是非,增強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自覺遵紀守法,以減少職務犯罪現象的發生。其次要認真開展法制紀律教育,舉行主題講座和集中培訓,認真學習《憲法》、《行政許可法》,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使每位稅務幹部學法懂法,執法循法。三是把先進典型與警示教育結合起來,以廉潔自律,大公無私,勇於同腐敗現象作斗爭的先進典型教育、引導、帶動整個幹部隊伍,同時利用反面教材進行警示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強烈的「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輿論環境。

2、建立和完善監督制約防範體系。腐敗總是在要害和薄弱環節處多發高發。因此,在加強教育的同時,還必須建立和完善內外監督制度、以健全強有力的監督網路來保障,運用制度體系來規范行為,制約權力,預防和懲治腐敗及職務犯罪。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一是要建立考廉、述廉制度,對各級「一把手」實施定期考察,民主測評和廉政談話;二是制訂各級領導幹部個人年度財產申報和上級組織定期審計制度,一旦發現個人的消費水平和生活方式與薪金收入不相符或發現有違法收入時,立即查處;三是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的作用,建立上下級以及各部門紀檢組長定期聯系會制度,針對監督檢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實施職能監督;四是要定期對各級稅務機關審批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中介代理等實施有效監察和審計,以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建立一個完善的外部監督體系是遏制職務犯罪的重要屏障。要充分發揮黨政部門、社會各界和廣大幹部群眾的監督作用,監察部門要定期走訪座談,廣泛徵求廣大群眾的願望和呼聲;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舉報制度,建立獎勵舉報人制度,並做到維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使舉報制度成為預防懲治腐敗的重要手段。

3、加強部門配合力度,形成社會聯動格局。積極開展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一是稅務機關將檢察部門請進來,有針對性地開展職務犯罪普法講座和警示教育;二是加大日常聯合檢查力度。稅務機關內設紀檢監察部門在行政執法監察、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過程中,要主動與有關部門聯系,有必要聯合檢查的,早日聯合清理整頓,防患於未然。三是加強與監獄部門聯系。在職務犯罪人員較集中的地方建立警示教育基地,讓職務犯罪人員現身說法,用鮮活的事例教育、感化廣大行政執法幹部。

4、健全和規范法制體系。現在我國憲法已經明確要建設法治國家,這也是中央的綱領性目標,必須明確法治對政府而言,其實質意義在於防止行政權力的泛濫。由於行政權是一種由國家行政機關主動行使的權力,其作為或不作為均必須依照法律的授權和規定,否則就容易擾民,進而形成腐敗,要依法行政必須切實加強預防職務犯罪的立法工作。由於立法方面的不足,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一直在探索中前進。要盡快建立和完善職務犯罪預防、懲治、監督等方面的制度、法規,除黨內《兩個條例》外,比如建立《行政程序法》、《財產申報法》、《國家公務員監督法》、《預防職務犯罪法》等法規,形成一套比較完善和規范的預防職務犯罪的法規體系,使預防職務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5、加大案件查處力度。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央關於「加大查辦案件工作的力度,堅決懲治腐敗分子」的指示,繼續重點查辦領導幹部違法違紀、職務犯罪案件,特別是違反政治紀律的案件和貪污受賄、私設小金庫、挪用公款的案件,行政執法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濫用職權以及利用職權實施「侵權」的犯罪案件。要克服執法中的「軟骨病」,排除各種干擾,剛正不阿執法。要堅決杜絕以言代法,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罰代刑,以及貪贓枉法的職務犯罪問題發生。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殊公民。只要違法的都依法嚴懲,以震懾職務犯罪分子。在查處案件中,紀檢監察部門要嚴格按照辦案程序實施辦案,決不能喪失原則。各級領導要大力支持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要親自過問,撐腰打氣,對查處的案件,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懲處,做到查實一件,處理一件,對違法犯罪的人和事,決不姑息遷就,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殺一儆百,達到處理一例、教育一片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起到震懾和警示的教育作用,從而遏制職務犯罪的高發勢頭。

總之,預防稅務職務犯罪要充分結合稅務工作實際,堅持
「懲防並舉,教育為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堅持「加強領導、綜合治理、依法預防、服務大局、從嚴治隊」的原則,建立健全明確的責任機制,長效的教育機制,嚴格的制度保證機制,嚴密的監督制約機制,嚴肅的懲治機制和科學的預警機制,才能有效建立預防稅務職務犯罪的牢固防線,杜絕稅務職務犯罪的發生。

② 政府工作部門和職能部門都屬於行政主體嗎有何區別

區城管局、區教育局都是翠屏區政府的工作部門,都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區別只是分管的工作不同。對行政機關有時候需要點常識性的判斷,以區縣以上級別的地區字型大小打頭,局、廳結尾的有行政職能的,一般都有行政主體的資格。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稅務局、勞動局、工商局……,反倒是那些不帶局、廳的,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機構,才是容易糾結有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比如央行、關稅稅則委員會、商標評審委員會、證監會、保監會、海關、國務院xx辦公廳、xxx辦公室,地方的xxx辦、法制科、政法委。

「工作部門」是《憲法》108條、《行政復議法》等對這類行政主體的表述,「職能部門」不是實定法的概念,但在行政法的理論上經常被用來描述「工作部門」,是同義語。

學行政法,可以下載司考的行政法講座聽,自己看書會遇到一些糾結的問題,老師能很快領你上道。

應付考試的快速判讀方法:
1: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題目肯定會告訴你它是由別的行政主體設立的機構,比如工商局、環保局聯合成立的治污辦,或者有雙重職能表述,國務院(綜合職能)法制(法制)辦、翠屏區政府(綜合職能)糾風(糾正不正之風)辦、翠屏區工商(工商管理職能)局打假(打擊假冒偽劣職能)辦、四川省公安廳(公安職能)打拐辦(打擊拐賣婦女兒童)。

2:以行政區劃+職能的名號登場的一般是行政主體,如:翠屏區(行政區劃)教育局(職能)、翠屏區(行政區劃)公安分局(職能),題目不會贅述成「翠屏區政府設立的教育局」或者「翠屏區政府的公安分局」。但行政區劃的名稱可能很長,「四川省宜賓市珙縣衛生局」,但它也僅有一個職能表述——衛生。

3:特殊的派出機關、法律授權的機構具有行政主體資格不受前面兩項的限制,比如翠屏區政府(綜合)南岸街道辦事(綜合)處、翠屏區公安分局(公安)南岸龍灣路派出(公安)所(治安管理處罰法授權)、宜賓市公安局(公安)江北消防(消防)支隊(消防法授權)。這些派出機關、法律授權機構的名稱中很可能包含兩項或兩次的職能描述,也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只需要把這些特殊主體記住,其他的根據1、2判斷。

③ 《國家稅務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法》的具體內容列舉如下:

1、第六十一條: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帳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帳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2、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3、第六十三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帳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第六十四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5、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6、第六十五條: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欠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第六十六條: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在規定期間內停止為其辦理出口退稅。

8、第六十七條: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9、第六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10、第六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11、第七十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12、第七十一條: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非法印製發票的,由稅務機關銷毀非法印製的發票,沒收違法所得和作案工具,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3、第七十二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本法規定的稅收違法行為,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稅務機關可以收繳其發票或者停止向其發售發票。

14、第七十三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拒絕接受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存款賬戶,由稅務機關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15、第七十四條:本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罰款額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稅務所決定。

16、第七十五條:稅務機關和司法機關的涉稅罰沒收入,應當按照稅款入庫預算級次上繳國庫。

17、第七十六條:稅務機關違反規定擅自改變稅收徵收管理范圍和稅款入庫預算級次的,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18、第七十七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涉嫌犯罪的,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稅務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9、第七十八條:未經稅務機關依法委託徵收稅款的,責令退還收取的財物,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致使他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第七十九條:稅務機關、稅務人員查封、扣押納稅人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責令退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1、第八十條稅務人員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勾結,唆使或者協助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2、第八十一條:稅務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3、第八十二條:稅務人員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職守,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稅務人員濫用職權,故意刁難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調離稅收工作崗位,並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4、第八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5、第八十四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的開征、停徵或者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以及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的,除依照本法規定撤銷其擅自作出的決定外,補征應征未征稅款,退還不應徵收而徵收的稅款。

26、第八十五條:稅務人員在徵收稅款或者查處稅收違法案件時,未按照本法規定進行迴避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7、第八十六條: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在五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28、第八十七條:未按照本法規定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檢舉人保密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9、第八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後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3)稅務部門行政法講座擴展閱讀:

稅收的基本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比如,現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等諸多稅種,都是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條例。

法律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與稅收有關的法律,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

稅收的非基本制度。國務院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決定等。

國務院所屬部門發布的,經國務院批準的規范性文件,視同國務院文件。

④ 談談稅務部門在稅收執法及納稅服務方面有何意見建議

正確處理稅收執法與納稅服務關系的建議

稅收執法與納稅服務不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整體。在稅收執法中體現出納稅服務,在納稅服務中蘊含著稅收執法。稅收執法與納稅服務這兩種行為始終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全過程,既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又存在著不同之處,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辨證關系。提高稅收執法的質量和效率與提供優質的納稅服務對於稅務機關而言,就如同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稅收執法與納稅服務的作用,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一)稅收執法與納稅服務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稅收執法就是納稅服務,嚴格執法與熱情服務是相互統一的關系,既要把納稅人當作管理對象,更要把納稅人當作服務對象。優化納稅服務,要堅持優質服務與嚴格執法並重,努力做到在嚴格執法中提供優質服務,在優質服務中促進嚴格執法。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辦稅、法律、咨詢服務,可以降低納稅人的辦稅成本,提高納稅人對稅法的遵從度,這是做好整個稅收工作的前提,也是稅收執法的基礎。而嚴格的稅收執法既可以為納稅人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也可以提醒納稅人循規守法,避免事後加倍處罰的損失,這本身就是一種更有價值的深層次服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由單純執法者向執法服務者角色的轉變,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由形象性服務向實效性服務轉變。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做到熱情服務,樹立稅收經濟觀、科學發展觀、納稅服務觀,建立良性互動的征納關系。

(二)增強依法法治理念,嚴格稅收執法行為

對稅務部門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稅,通過稅收法制建設,使征稅主體依法征稅,納稅主體依法納稅,從而達到稅收法治的狀態。稅收執法則是實現依法治稅的手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避免執法的隨意性,維護稅法的尊嚴和權威,杜絕執法中的不規范行為。依法治稅實際是一場稅務部門的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完善的過程。嚴格稅收執法行為,還必須正確認識依法治稅與組織稅收收入的關系。組織稅收收入是稅務機關的基本職能,但組織收入必須符合依法治稅的要求,是依法治稅的必然結果。在依法治稅與組織稅收收入的關系問題上,既不能把兩者簡單對立,也不能簡單等同,兩者的共同要求就是應收盡收。

(三)規范納稅服務行為,提高工作效率

稅收執法與納稅服務水平的高低,影響著納稅人對稅收的態度。執法水平高,有利於消除納稅人的對抗心理,改變納稅人對稅收的消極態度;服務質量好,有利於密切征納關系,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辦稅能力。一要加強禮貌服務。這是一切稅收服務的起點和基礎,也是稅務人員道德水準和個人修養的表現,必須堅持。二要嚴格執法,體現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對某一納稅人的特殊寬容,就是對其他納稅人利益的損害,也是對公平競爭環境的直接破壞。三要加強政策咨詢服務。加強對納稅人的稅法宣傳、教育和培訓,尤其把稅收優惠政策及時告知納稅人。在普遍的基礎上提供個性化服務,對重點企業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重點服務。四要提高征管工作效率。盡量簡化辦稅程序和手續,最大限度減少納稅人的效率損失,降低納稅成本。

(四)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幹部素質

對稅務機關的稅收執法還是納稅服務,關鍵要看執法者的素質,也就是要以人為本。應從加強自身學習入手,使每一位稅務幹部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整體素質,提高綜合執法能力,才能准確無誤地貫徹落實各項法律法規,自覺規范執法行為,為納稅人提供稅收法律法規的宣傳、輔導、培訓、咨詢等系列服務。

⑤ 例舉部門行政法

部門行政法是相對於一般行政法而言的,是規范某一特定行政領域的行政法,比如教育、專海關、環境屬、工商、治安、軍事、水務、價格、稅務、財政等等,可以說只要政府中有機關設置的都可以歸屬於一類部門行政法。規范這些部門的法律法規都是部門行政法的法源,當然除了適用於所有行政行為的行政法規范。

⑥ 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大致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關於行政權的授予和組織行政機關的法律。大致由行政組織法、行政編製法和公務員法等法律組成。
第二部分,關於行政權的行使和運作的法律。這部分法律數量最多,內容最為龐雜,稱為行政行為法。
行政權的運作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按行政管理事項劃分的行政權具體運作的法律。行政機關管理的事項有多少種類,這部分法律就可分為多少種類。其中有些部門還可自成體系,諸如公安、環保、稅務等等。這種法律為數眾多,范圍極廣,一般稱為部門行政法。另一種情況是與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都有關的法律和規則,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都必須遵循。如行政立法的規則;關於行政執法的法律,包括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以及普遍有關的行政程序等法律。這里介紹的主要是和各級政府各個部門都有關的全國統一的一些行政法律制度。
第三部分,對行政機關的組織、行政權的行使和運作進行監督的法律,統稱為行政監督法。如行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賠償法等。

⑦ 如何有效防範和合理化解稅務風險的對策

一、納稅風險的表現企業納稅風險主要包括財務、法律兩個方面,主要表現為企業財務方面受到損失,但也存在因違法受到處罰及喪失企業信譽風險。具體表現為:一是企業盲目納稅。企業由於財務人員的工作疏忽或缺乏必要的稅務知識忘繳或少繳了稅,或由於對稅收優惠政策的無知無故多繳納了稅款;二是企業納稅籌劃方案的失敗,籌劃結果小於預期值,籌劃成本大於籌劃帶來的收益,其結果大致分為以下兩類:

一、違反稅收法律法規而少納稅,這可能造成的後果有罰款,多交滯納金,降低納稅企業的信譽等不良後果,不僅企業會受到稅務行政處罰,甚至相關財務人員也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二、稅法使用不當,盲目交稅,多納稅款,增加不必要的稅務成本,而導致企業利潤的流失。

二、納稅風險的特徵

(一)客觀存在性。

(二)可控性。

(三)主觀判斷性。

三、企業納稅風險形成的原因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的納稅風險分布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它的形成是企業內外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對納稅風險首先要正確識別風險形成的因素,納稅風險的來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內部原因

  • 企業管理者理念缺失。2.企業財務人員納稅意識缺失。3.企業涉稅人員素質低,責任心不足4.企業不當稅收籌劃。5.企業與稅務部門溝通不暢。(二)企業外部原因

    1.稅收法規原因。

  • 2.征納雙方對稅收政策理解執行不同。

    四、企業納稅風險的控制

    (一)樹立正確納稅理念(二)提升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三)健全企業納稅風險管理體系(四)加強對外溝通能力(五)規范稅務機關執法行為(六)加強稅法普法宣傳工作(七)建設服務性稅務機關(北京中經陽光稅收籌劃事務所)

⑧ 如何樹立科學規范高效廉明的稅務部門形象

踐行群眾路線 樹立地稅新形象


當前,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基層地稅機關如火如荼地開展,徐州地稅系統圍繞教育實踐活動主題,直面存在問題,抓住問題要害,扎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著力打造「科學、規范、高效、廉明」的地稅機關新形象。

堅持問題導向,依靠群眾轉作風

作為經濟管理和行政執法部門,徐州地稅局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參與、監督和評價,使教育實踐活動成為群眾支持、群眾檢驗和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全面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真實成效。堅持多平台開展主題活動。徐州地稅局先後開展了對照先進典型找差距、「弘揚傳統精神、緬懷革命先烈」等活動。開展「每月從事一天基層稅務工作」活動,讓黨員領導幹部真實感受基層工作狀態。開展「群眾點題我整改」活動,通過現場體驗、隨機走訪、接訪下訪、基層調研、召開座談會、發放意見表、開通專線電話、第三方調查等多種形式,廣泛徵求意見建議。開展黨員幹部「角色互換」活動,啟動了以「走出機關察實情,走進基層辦實事」為主題的機關與基層的「角色互換」實踐。堅持多渠道徵集群眾意見。堅持「真開門、開大門、開好門」,從基層幹部、納稅人、市級機關部門以及社會層面等方面聽取意見建議,對徵求到的意見和建議,分類梳理歸集,責成有關處室和部門及時在內網回復、書面回復、電話告知或展開調研解決問題。堅持高標准解決實際問題。在全系統集中開展「透過窗口事件看管理」大討論活動,深刻剖析契稅窗口人員違法違紀案件,深刻反思新征管體系下的內控機制建設,落實反腐倡廉責任。把解決基層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大對班子自身問題的對照查擺,本著務實的原則,市局黨組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深入整改。

強化履職意識,順應需求辦實事

徐州地稅局通過堅持問題導向,依靠群眾轉作風,對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將整改即時展開,提高稅務管理職能履行水平。

強化履職意識,進一步錘煉征管體系。稅務機關是政府行政執法和經濟管理部門,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是稅務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注重科學發展。妥善處理好收入總量與質量的關系,強化稅源管理,加強稅收結構統籌。從稅收角度敏銳觀察、全面反映經濟運行情況,形成稅收分析系列「拳頭產品」,積極主動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科學設定績效考評指標,建立科學、合理、人文關懷的績效考核體系,加強監督檢查獎優罰劣。注重內涵式發展,反對弄虛作假、追求虛名,引導各級幹部把更多精力和工作投放到打基礎、增後勁、利長遠、促發展上來。強化稅源管理。大力提升信息支撐能力,深入推進稅種(費種)管理與風險管理的高度融合,積極探索重點稅源精細管理,提高稅種、基金(費)管理精細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第三方數據的利用,及時有效地採取征管措施,保證稅款依法按時足額徵收入庫。優化稅收服務。為稅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是稅務機關的法定義務。深入推進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重點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慵懶散浮等問題,向社會鄭重承諾「三個凡是」:凡是政策明文規定不能辦的,努力做好溝通解答;凡是政策沒有規定不可辦的,積極幫助納稅人做好落實解決;凡是政策明文規定可辦的,不折不扣高質高效地為納稅人解決。

強化履職意識,進一步錘煉領導班子。面臨新形勢和新任務,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加強班子建設。開闊眼界胸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是領導幹部必備的素質。樹立班子站高看遠的思維習慣,跳出稅務定思路,跳出地稅謀發展,善於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創新的思想去研究在新形勢下稅收工作表現出來的新特點、新規律,開創工作的新局面。鮮明提出「統籌四個關系」,即:統籌把握管理理念和管理實踐的關系,樹立團結合作、攜手共贏,層級管理、各司其責,問題導向、務求實效的理念。統籌把握規范執法和優化服務的關系,密切關注收入質量,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統籌把握嚴格管理和人文關懷的關系,完善制度規范,優化績效考評,構建求真務實的文化體系。統籌把握改革目標和改革推進的關系,徹底解決征管效率、安全履職、規范管理問題。強化民主決策。轉變作風,大興民主之風,修改議事規則,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黨組班子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堅持完善民主科學決策制度,實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堅持以新時期好乾部標准、「三嚴三實」作風要求選人用人,不折不扣執行《幹部任用條例》,加快構建更加科學的選人用人育人新機制,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努力選好乾部、配好班子。落實「一崗雙責」。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自覺接受黨內監督和各方面監督。完善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嚴格規范權力運行程序,合理設定權力運行邊界,確保權力進「籠子」,制度進「筐子」,利益進「袋子」,不能搞特殊化。認真落實黨組對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兩個習慣」主題教育,黨組成員帶頭管好分管單位,管好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

強化履職意識,進一步錘煉幹部隊伍。稅務幹部是稅收政策和法規的具體實施者,是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深入調研傾聽呼聲。不斷探索完善群眾工作長效機制,市局黨組成員每人全年累計下基層開展調研時間不少於兩個月,每人包掛聯系1個縣(市、區)局、1個重點企業,建立《幹部群眾日常談心制度》,實現群眾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強化幹部素質提升。強調培訓「適崗」原則,將法治和實務操作作為培訓重點,推進幹部隊伍崗位技能提升。強化對風險識別、風險應對、國際稅收、股權轉讓等稅收業務知識培訓。開展領導幹部、基層科(分局)長、後備幹部的分類專項培訓。構建有利於人才集聚的工作機制,管理好、使用好能勝任稅收崗位需要的人才隊伍。扎實開展文化建設。旗幟鮮明地加強文化建設,關心幹部、愛護幹部、培養幹部、使用幹部,為幹部成長搞好服務,搭建舞台,建立機制和制度。建立具有鮮明特色、以人為本、體系化的、有生命力的稅務文化體系,進一步強化規則意識,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堅守紀律法律底線,嚴格規范用權,讓幹部職工把忠實履責、安全履責當做自覺的行動。狠抓作風建設。主要負責人親自授課,圍繞「契稅案件」舉辦「清風揚帆」專題教育講座,用身邊慘痛的教訓給每一位幹部算清了經濟賬、法紀賬、良心賬,告誡幹部職工用權講道德,交往講原則。堅持對腐敗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組織對全系統明察暗訪,暗訪內容包括勞動紀律、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零障礙工程落實等,通過暗訪錄像資料進行生動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⑨ 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國務院頒布的《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稅務部門規章(以下簡稱稅務規章),是指根據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國家稅務總局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在全國范圍內對稅務機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稅務當事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稅收規范性文件。
稅務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規程」、「規則」、「實施細則」、「決定」或「辦法」。
稅務規章以國家稅務總局令的形式發布。第三條 稅務規章應當體現權利與義務、職權與職責相統一的原則。
稅務規章不得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納稅人或者其他稅務當事人權益的特別規定除外。第四條 稅務規章應當明確制定的依據、宗旨、適用范圍、主體、權利義務、具體規范、操作程序、法律責任、施行日期。
稅務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內容應當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第五條 稅務規章應當分條文書寫。
如稅務規章內容較為復雜,可以根據需要分章、節、條、款、項、目。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第六條 總局各司局及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稅務規章的,應當於每年的第一季度內按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要求報請立項。
立項申請中應當對制定稅務規章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作出說明。
立項申請由政策法規司匯總研究,並據此制定稅務規章年度計劃,報局務會議批准後執行。
稅務規章年度計劃可以根據執行中的具體情況予以調整。第七條 稅務規章由主管單位負責起草。稅務規章內容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位的,由局長指定的主辦單位負責起草,也可以由政策法規司起草。第八條 稅務規章在起草過程中,起草單位應當充分徵求局內其他單位和基層稅務機關的意見。
稅務規章的內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重大切身利益時,起草單位應當將稅務規章草案向社會公布,徵求有關機關、組織、公民或者法人的意見。必要時,應當公開舉行聽證會。第九條 起草單位形成稅務規章送審稿後,應當連同起草說明、起草過程中所徵求的不同意見等有關材料,一並送政策法規司審查。第十條 政策法規司應當及時對稅務規章送審稿從以下方面進行審查:
(一)是否符合本辦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
(二)是否與憲法、法律或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相矛盾或者抵觸;
(三)是否與其他稅務規章協調、銜接;
(四)是否就重大問題徵求並正確處理有關部門、組織或者個人的意見;
(五)是否符合立法技術要求;
(六)其他需要審查的內容。
政策法規司在審查中發現稅務規章送審稿存在重大缺陷的,可以將稅務規章送審稿退起草單位修改。
政策法規司審查通過後,形成稅務規章草案和審查意見,報局務會議審議。第十一條 稅務規章草案應當經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第十二條 稅務規章草案經局務會議審議通過後,由政策法規司起草國家稅務總局令,經必要的公文處理程序,報局長簽署後予以公布。第十三條 由國家稅務總局主辦的與國務院其他部門聯合制定的稅務規章,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依照上款規定聯合制定的稅務規章,應當送其他部門會簽後,由局長和有關部門首長共同署名,並以國家稅務總局令予以發布。第十四條 稅務規章經局長簽署後,應當及時在《國家稅務總局公報》和《中國稅務報》上刊登。
在《國家稅務總局公報》上刊登的稅務規章文本為標准文本。
《國家稅務總局公報》的編篡和有關稅務規章公告事宜,由辦公廳和政策法規司負責實施。第十五條 稅務規章應當自國家稅務總局令發布之日起30日內報國務院備案,具體工作由政策法規司實施。第十六條 編輯出版有關的稅務規章匯編,由政策法規司依照國務院《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七條 稅務規章的修改和廢止,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第十八條 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草擬的法律、行政法規代擬稿,依照本辦法規定的原則辦理。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⑩ 用一句話簡要說一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有哪些規定

《稅收徵收管理法》對稅務登記、帳簿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稅務檢查和法律責任做出規定和規范。
1992年9月4日人代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1995年2月28日第一次修正
2001年4月28日第二次修正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第三次修正。

熱點內容
法官老婆 發布:2024-11-20 13:11:51 瀏覽:125
保全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20 13:10:29 瀏覽:676
道德的性指 發布:2024-11-20 12:53:44 瀏覽:866
法律和行政法規適用 發布:2024-11-20 12:01:39 瀏覽:902
榮成法院王 發布:2024-11-20 11:38:27 瀏覽:759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 發布:2024-11-20 10:58:15 瀏覽:889
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流程圖 發布:2024-11-20 10:33:50 瀏覽: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