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判決文書的論證結構

行政法判決文書的論證結構

發布時間: 2022-11-06 01:48:07

⑴ 第一審刑事有罪判決書的結構、內容和寫作方法

第一審刑事判決書由首部、事實、理由、判決結果和尾部五部分組成。
(一)首部
1、標題
包括製作機關名稱、文書名稱。分兩行居中寫,上行寫製作機關名稱,即人民法院的名稱,應當與院印的文字一致。基層法院應當冠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涉外案件應當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字型比正文大一號字。下行寫文書名稱,即刑事判決書。
2、文書編號
標題的右下方,寫明其案號(文書編號)。案號由立案年度號、製作法院代字、案件性質代字、審判程序代字和案件順序號組成。如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年立案,並製作的第15號第一審刑事判決書的案號為「(2003)石法刑初字第15號」。案號的最末一字應當與正文各行看齊,並且上下各空一行。
3、公訴機關和訴訟參與人情況
(1)公訴案件,應當先列寫公訴機關。即寫明「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不再列寫公訴人。
(2)自訴案件,應當先列寫自訴人。即寫明「自訴人×××,……」。應當依次寫明自訴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或工作單位及職務、住址。自訴人有數人的應當依次列寫。
(3)被告人的基本情況。在公訴機關或自訴人之後,應當寫明被告人的基本情況,應當依次寫明被告人的姓名(曾用名、別名、化名等應當註明,外國人應當註明其國籍、英文譯名和護照號碼)、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或工作單位及職務、住址。有無前科,何時被拘留、逮捕,羈押處所等。對於未成年被告,必須列寫其出生年月日。前科主要是指被告人從前是否被科處刑罰以及是否受過勞動教養的情況等。應當具體寫明於何時,因何罪,受過何種刑事處罰。
被告人是機關、團體、企業或事業單位的,應當分為兩個層次來列寫。首先,寫明「被告單位×××,……」。應當寫明被告單位的名稱、地址。然後另起一行寫明其訴訟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如果需要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的,應當在其單位之後另起一行列寫為被告人。如果該直接責任人員是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法院應當要求人民檢察院另行確定單位的訴訟代表人。
自訴案件中,對方當事人反訴的,應當在本訴當事人的稱謂之後用括弧註明其在反訴中的地位,即寫為「自訴人(反訴被告人)」、「被告人(反訴自訴人)」。
一案有多個被告的,應當按照主犯、從犯的順序列寫。
(4)辯護人的基本情況。
①辯護人是律師的,應當寫明其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如「辯護人×××,×××律師事務所律師。」
②辯護人是非律師的,是人民團體或被告人所在單位推介的,或者是被告人的近親屬的,應當寫明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職務以及與被告人的關系。具體如「辯護人×××,×(性別),××(年齡),在×××(單位名稱)任×××(職務),與被告人是×××關系。」
③辯護人是法院指定的,稱謂應當是「指定辯護人」。
(5)刑事自訴案件的自訴人或者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委託了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在其被代理人的次行列寫委託代理人的事項。
4、案由
案由應當寫明罪名、案件來源、審判組織、審判方式、審理經過等。
(1)公訴案件
①適用普通程序的,應當表述為:「××××人民檢察院以×檢刑訴[ ]×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犯××罪,於××××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②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表述為:「××××人民檢察院以×檢刑訴[ ]×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犯××罪,於××××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實行獨任審判,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③單位犯罪的,應當表述為:「××××人民檢察院以×檢刑訴[ ]×號起訴書指控被告單位×××犯××罪,於××××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及其辯護人×××、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2)自訴案件
自訴案件應當表述為:「自訴人×××以被告人×××犯××罪,於××××年××月××日向本院提起控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獨任審判(或者組成合議庭),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自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3)自訴、反訴並案審理的案件
自訴、反訴並案審理的案件應當表述為:「自訴人×××以被告人×××犯××罪,於××××年××月××日向本院提起控訴。被告人×××於××××年××月××日以自訴人×××犯××罪提起反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公開(或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合並審理。自訴人(反訴被告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被告人(反訴自訴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二)事實
事實部分應當寫明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概述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實和證據,以及適用法律的意見或訴訟請求。這部分內容通常是一個自然段,重點應當強調的是應當概括講述,以避免重復。
2、寫明被告人的供述、辯解、有關證據和辯護人辯護的要點。
3、判決確認的事實,即經庭審查明的事實。通常以「經審理查明,」開頭。
4、經舉證、質證的認定事實的證據。
刑事判決書事實部分首先應當概述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實和證據,以及適用法律的意見或訴訟請求。然後寫明被告人的供述、辯解、有關證據和辯護人辯護的要點和有關證據。這是刑事判決書的一項重要改革,其目的是為了了突出控辨的焦點,以便於法院在認定事實、列舉證據和闡述判決理由時更有針對性,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判決的透明度,保護控辯雙方的訴訟權利,體現出控辯式審理方式的特點和裁判文書的公開性、客觀性、全面性。
這部分內容應當詳寫法院認定的事實、情節和證據。如果控、辯雙方對事實、情節、證據有異議,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論證。不僅要列舉證據,而且要通過對主要證據的分析論證,來說明本判決認定的事實是正確無誤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文書樣式中特別強調,必須堅決改變用空洞的「證據確鑿」幾個字來代替認定犯罪事實的具體證據的公式化的寫法。如「上述事實,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亦供認不諱,足以認定。」這種公式化的寫法,缺乏對證據的分析,使判決書論證無力。因此,在文書寫作過程中,不僅要列舉證據,而且要對證據進行分析、認證。
敘寫犯罪事實,應當寫明其事實要素包括犯罪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手段、情節、結果。對於犯罪的時間,應當具體准確,通常應當寫明年、月、日、時。犯罪的地點,應當確切。犯罪的動機,必須是查明的「推動犯罪人實施犯罪的內心起因。」犯罪的目的,必須是查明的「犯罪行為人心理狀態中所希望達到的外部結果」。犯罪的手段,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方式方法。犯罪的情節,應當寫明犯罪各階段的情況和變化。犯罪的結果,應當寫明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後果的基本狀態,應當反映出犯罪的危害後果是嚴重、非常嚴重還是極其嚴重。
(三)理由
理由是判決的靈魂,是將案件事實和判決結果有機聯系在一起的紐帶。闡述理由必須以判決所認定的事實為根據,以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准繩,為判決提供依據。
理由部分應當寫明以下內容:
1、認定的罪名。應當根據查證屬實的事實、情節,以刑法分則中各條規定的罪狀特徵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為依據,以被侵害的直接客體(不是同類客體)為基礎,認定被告人的罪名。一人犯數罪的,應當先定重罪,後定輕罪。共同犯罪和集團犯罪的案件,應當在分清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責任的前提下,依次確定主犯、從犯的罪名。法院認定的罪名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有理有據地作出分析說明。
2、對於控辯雙方所持的主要論點及其理由,必須根據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進行分析論證。闡明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麼罪,應否從寬或從嚴處理。
3、對於控、辯雙方關於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和理由,應當有分析地表示採納或予以批駁。
4、寫明判決所依據的法律條款項。引用的法律條文必須具體完整,排列有序。通常應當先引用有關定罪量刑的條文,後引用從重、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條文;先引用主刑的條文,後引用附加刑的條文;等。引用的法律名稱一律用全稱。
(四)判決結果
1、寫明判決結果,分為幾種情況:
(1)定罪判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人×××犯××罪,判處……(寫明主刑、附加刑);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 1日折抵刑期1日。即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被告人×××……(寫明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決定,以及這些財物的種類和數額。沒有的不寫此項)。」
(2)定罪免刑的,表述為:
「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處罰(如有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續寫為第二項)。」
(3)單位犯罪定罪判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單位×××犯××罪,判處罰金×××元……(寫明繳納期限);
二、被告人×××犯××罪,判處……(寫明主刑、附加刑);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 1日折抵刑期1日。即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如有追繳、退賠或者發還被害人、沒收財物的,應在以上各項之後續項寫明。
(4)單位犯罪免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單位×××犯××罪,免予刑事處罰;
二、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處罰。」
如有追繳、退賠或者發還被害人、沒收財物的,應在以上各項之後續項寫明。
2、製作判決結果部分應當注意的問題
(1)判處的各種刑罰,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寫明全稱。例如,「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既不能增加「勞動改造,以觀後效,」又不能簡寫為「判處死緩」。
(2)有期的刑罰,應當寫明刑種、刑期和主刑的折抵辦法,以及起止時間。對於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起止時間表述為:「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期間,從高級人民法院核准之日起計算。」判處管制的,表述為:「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 1日折抵刑期1日。即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3)追繳、退賠和交還被害人、沒收的財物,應當寫明名稱、種類和數額。數量多的,可以在判決結果中概括表述,另列清單作為判決書的附件。
(4)數罪並罰的,應當分別定罪量刑,然後按照刑法總則第四章第四節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期。
(5)一案多人的,應當按照罪責的主次,或者按照應判刑罰的重輕列寫。
(五)尾部
1、交待上訴權。具體可以表述為:「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份。」
如果適用《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應當在交待上訴權後,另起一行寫明:「本判決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後生效。」
2、合議庭組成人員(或審判員)署名。
3、作出判決的日期,並加蓋人民法院的院印。
4、書記員署名。在製作日期的下方,由書記員署名。
判決書正本製成後,由書記員將判決書正本與原本校對無異後,應當在正本末頁的年月日的左下方,書記員署名的左上方,加蓋「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的戳記。
第一審刑事有罪判決書樣式
×××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刑初字第××號
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強制措施情況等,現在何處)。
辯護人……(寫明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和職務)。
××××人民檢察院以×檢刑訴[ ] ×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犯××罪,於××××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或依法由審判員×××獨任審判),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首先概述檢察院指控的基本內容,其次寫明被告人的供述、辯解和辯護人辯護的要點)。
經審理查明,……(詳寫法院認定的事實、情節和證據。如果控、辯雙方對事實、情節、證據有異議,應予分析否定。在這里,不僅要列舉證據,而且要通過對主要證據的分析論證,來說明本判決認定的事實是正確無誤的。必須堅決改變用空洞的「證據確鑿」幾個字來代替認定犯罪事實的具體證據的公式化的寫法)。
本院認為,……〔根據查證屬實的事實、情節和法律規定,論證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麼罪(一案多人的還應分清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責任),應否從寬或從嚴處理。對於控、辯雙方關於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和理由,應當有分析地表示採納或予以批駁〕。依照……(寫明判決所依據的法律條款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寫明判決結果。分三種情況:
第一、定罪判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人×××犯××罪,判處……(寫明主刑、附加刑);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 1日折抵刑期1日。即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被告人×××……(寫明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決定,以及這些財物的種類和數額。沒有的不寫此項)。」
第二、定罪免刑的表述為: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處分(如有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續寫為第二項)。」
第三、宣告無罪的,表述為:「被告人×××無罪。」〕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份。
審判長×××
審判員×××
審判員×××
××××年××月××日
(院印)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

行政法制的構成要素

1.兩要素說。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者都持此觀點,當然,在要素的具體涵義上存在較大差異。如英國的依法行政由越權無效和自然公正組成。越權無效的核心內容是:越權的行政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這既約束行政實體行為,也約束行政程序行為。自然公正則指:一方面,任何人或團體在行使權力可能使別人受不利影響時,必須聽取對方的意見,每個人都有為自己辯護和防衛的權利。無論在行政上,還是司法上,任何人不能未經審問就受處罰,行政裁判官和司法官必須聽取對方意見才能作出判決。另一方面,避免偏私,「不能自己作自己的法官。」(註:參見王名揚:《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177頁。)美國的依法行政構成兩要素表現為基本權利和正當程序。前者指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法律,但這種法律必須旨在保護而不是摧殘人類固有的基本權利。後者指法律的實施必須通過正當的法律程序進行。 (註:參見王名揚:《美國行政法》, 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116頁。)台灣學者則主張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包括法律優越和法律保留。(註:參見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台灣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225~229頁。)中國大陸也有學者認為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有兩項:(1 )行政活動必須根據法律;(2)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 (註:轉引自胡建淼:《行政法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頁。)

2.三要素說。認為依法行政由三方面的因素構成。如日本有學者提出依法行政的三項內容為:(1)法律保留。建立議院內閣制、 議會制的民主主義,通過國會對行政進行政治限制。(2)法律優先。 行政立法、行政裁量和行政手續中存在著立法權優先的要求或者立法的統治問題。(3)司法救濟。通過法院對行政進行司法方面的事後救濟。(註:參見〔日〕和田英夫:《現代行政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8頁。)法國的依法行政也包含了三項內容:行政行為必須根據法律;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機關必須採取行動來保證法律規范的實施。(註:參見王名揚:《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05~207頁。)

3.四要素說。依法行政構成的四要素說主要見諸中國學者的著述中。如有的學者歸納為:(1 )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必須依據法律、遵守法律;(3)任何行政職權的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要旨;(4)任何違反上述三點規定的行政活動,非經事後法律認許,均得以宣告為「無效」。(註:參見羅豪才主編:《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頁。)有的學者歸結為:(1) 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並執行行政法律規范;(2 )任何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都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規范以外的特權;(3 )一切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都屬於行政違法行為,自始無效;(4 ))一切行政違法主體,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註:參見應松年主編:《行政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2頁。)還有學者認為,依法行政就是要使一切行政管理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使行政管理活動合法化的前提條件;有法必依,是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辦事;執法必嚴,是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憲法和法律的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度的嚴肅性,不許有任何的任意性,行政活動都必須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違法必究,在行政法范圍內,主要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對其違法行為向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承擔應有的責任。(註:參見侯洵直主編:《中國行政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頁。)

4.五要素說。台灣學者張載宇對依法行政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要素,即:(1)行政權之作出,不得與法規相抵觸。 不問法規規定之形式如何,均有拘束行政權的效力。行政權的行使必須遵守法規,不得與法規相抵觸。(2)行政權非有法規依據, 不得使人民負擔義務或限制其權利。人民與國家的一般權利義務關系,並非權力服從關系,而為行政法規所規定,人民對國家的義務與權利,自以法規所規定者為准。行政機關不得濫用其權力,使人民負擔義務或限制人民權利。且因行政權之作用為人民設定權利或免除其義務後,行政機關自身亦應受其拘束,不得任意更改。(3)行政權非有法規依據,不得為特定人設定權利, 或減免其義務。行政機關對於法規在同一情形下應為同一的適用。即對於人民權利的設定或義務的免除,均應依據法規為同等的措施,不得有例外的歧視。若無法規的依據,對於特定人賦予超過一般規定的權利,或免除一般規定所課之義務,均屬違法。(4)行政得自由裁量, 須受法規之限制,並符合公意。裁量不得超越法規所定之界限,如裁量超過其界限,則為違法。另外,裁量須適合於社會公意,如不合公意則為不當。(5)行政法規之適用,由行政機關本其職權主動為之。 如社會秩序不良,行政機關應主動適用治安或交通等法規,以維護或整飭秩序,而無須等待人民之請求。此與司法官適用法律采不告不理原則不同。(註:參見張載宇:《行政法概要》,台北漢林出版社1970年版,第99~ 101頁。)

⑶ 判決書從哪些方面展開分析

判決書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職能的最終表現。我國人民法院判決書之內容幾十年皆為事實陳述、法律適用、判決結果三大塊式。這與改革開放特別是民主法治建設之態勢格格不入。不可否認,現代國人法制觀及其意識已非前人可比,即由事實(個案比照)積累而知曉法律變為由法理分析及法律規定而研習法律。環境更易、法制演變、意識更新之今日,強烈要求法隨時變,判決內容因勢而改,理應增加法理分析內容。
一、有關國家判決中法理分析情形
1.英美法系國家
在英美法系國家,其法律由法院採取一種從案件到案件的推理(Reasoning from case to case),反復斟酌案件本質及合理性,依歸納方法逐步發展而來。判決即為法源,即判例法。從思維對象看,奉行個案思維即就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思維。「在普通法法律家富有特性的學說、思想和技術的背後,有一種重要的心態。這種心態是:習慣於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觀察事物,相信的是經驗而不是抽象概念;寧可在經驗的基礎上按照每個案件中似乎正義所要求的從一個案件到下個案件謹慎地進行,而不是事事回頭求助假設的一般概念;不指望從被一般公式化了的命題中演義出面前案件的判決……」。[1]高度地總結概括技能要求有高品質法官,也就能造就出高品質法官。這一點從英美法系法官選任上體現出來。英美法系,法官大多從一定年限律師中選任,大部分為大學教授和政府公務員。特別是最高法院法官,任職時大都五六十歲,學識淵博、聲譽卓著,且為終身制,其所為之判決,集自己學識、人格、對法律奉獻精神於一體,不為他方權勢所困,棄官式語言之呆板、圓滑而以優美典雅之文風極力闡釋自己獨特見解。因此,極具濃厚美學韻味,又含深刻法理兼容極高藝術性之判決不斷奉獻於世人面前,使人領略到五彩斑斕法律判決之美而傾心研讀關注。因之,在英美法等國家遂有「國可以一年無君,但不能一日無法(法官)」之景觀。在這種法制氛圍下,法官特別重視事實資料和經驗知識積累,深入研習各種解決方法之可能性及後果,能認真充分考慮控辯雙方見解,推動法制向前發展。在其判決中,判決理由(rationale)之法理分析為最主要內容。
2.大陸法系國家
大陸法系國家,均屬成文法國家,但因文化背景傳統不同,判決亦各有特色。如法國,最高法院判決內容、結構和文風都是法國法律思維特殊類型極端表現。從字面上看,法國法院每一個判決都是一個單獨句子組成。所有判決理由都可以從這個夾著一連串的以「鑒於……」為開頭句子中發現,判決書中無專門敘述案件事實段落。判決通常措詞簡潔、文字精煉、表達清晰、說理簡明扼要。當然,這與法國司法體系密不可分。不過這種過於僵化模式,使判決書變成空洞形式儀式書,已受到越來越多的批判。他們建議判決書放棄以「鑒於……」形式開頭之千篇一律製作模式,主張法官應在判決書中說明其論證,解釋其判決原因,另外也不應隱瞞任何相關考慮。[2]當然,司法體系不改,判決書文風亦不會更改。
德國,18世紀,理性法影響了人們思想,成為許多改革運動精神動力。理性法學者以嚴謹的、邏輯數學的演繹方法著稱。19世紀末,法律實證主義盛行,以法律無漏洞即一切法律問題可就現行法規定依邏輯推理尋得解決和法院嚴格依法判決,不能逾越法律規定為兩個基本信念,使判決拘泥條文,立論重邏輯推理。至本世紀初,利益法學派崛起,力倡判決應致力於確定法律程序中固有之價值判斷,並以之衡量所涉及之各項利益。二戰後,在「盟國」干預下,力圖構建法治國體系。法院判決一方面反映德國傳統特色,旁徵博引,邏輯嚴密,論述詳盡;另一方面,大膽創新,創造了許多重要制度影響現代世界法制,為世界許多國家判決效仿。我國台灣地區法院判決也具德國氣息。
二、我國判決書中,增加法理分析之必要性及意義
有法諺曰:法律是「理」與「力」的結合。有「理」無「力」乃道德;有「力」無「理」乃強權政治。判決反映國家意志體現社會理念,理應「理」「力」兼具。「理」即法理分析,「力」即法律規定。「理」「力」結合——判決結果。何為法理?法理即由法律根本精神演繹而得之法律一般原則。[3]德國民法典第一草案稱為「由法律精神所得之原則」;義大利民法稱為「法的一般原則」;奧地利民法稱為「自然的法原理」;日本民法稱為條理。所謂條理,指與法律(包括習慣法)調和的法命題。[4]
現代法治,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活動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公開原則為一切機關活動基本原則。就法院審判言,公開包括案由公開、審判公開(法定不公開除外)、判決理由公開、適用法律公開、判決結果公開等。英國大法官Lord Acton曾言:「秘密使人腐化,在司法亦然,任何事務經不起討論及公開的均非妥當。」[5]在專制時代,強權即真理,判決本身有不可告人秘密,何來公開?在法治時代,法庭審理案件,須經如下判斷過程:首先,事實判斷。即對所爭事實,根據證據取信原則,依據程序法,作出事實認定。其次,價值判斷。在事實判斷基礎上,依據正義、理性即法理進行法理分析,得出分析結論。在此基礎上,依據法律規定,對欲適用之法律做出解釋說明,以達明理。再次,法律判斷。即基於事實認定、法理分析,尋找以該法理為理念,並適於該事實判斷之法條。第四,判決結果。上述判斷之必然產物。法庭審理即圍繞上述四層次展開,亦應為判決書所體現。間或由於東方人重實體、輕程序之傳統,我國判決僅做到審判公開之程序性公開,而未做到判斷理由公開之實體性公開。久而久之,所為之無價值判斷之乏理性的法律判斷使人不惑而厭惡,有可能演化為對「惡法」(公民視其為)之抵觸與反抗。此非法價值所欲容。
現代社會,科技革命日新月異,人們無暇顧及每一部法律規定。相反,卻關注於身邊每一判決,極欲知曉判決所含法理。這種強烈願望與判決無法理分析之呆板面孔形成極大反差:很少有人對判決書細心品味,或熱烈討論,代之以僅看事實陳述與判決結果。判決宣傳法律、張揚法治目的很難達到。這種連判決書中法律規定(法條適用)都不看之現實,難道不是對判決書中應有法理分析之呼喚?
筆者之所以力倡判決書中應有法理分析,還基於如下考慮:第一,它能增加判決說服力,提高判決質量。法律是一門科學,每一法條背後皆有科學基礎即法理。無論哪個國家,不可能採取諸如:「基於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間,其表意行為難斷真否,故其實施之民事行為因其意思表示欠缺有效要件而無效」之類方式制定法律。而採用簡潔、嚴明方式直敘其意,其所含理念交由法官在具體案件審理中闡釋。這就促使法官在個案審理中,細心研讀法理,採取慎重務實態度,正確找法。據此,生成判決書多具法理依據,此即有助提高判決書說服力,確保高質量判決書產生。
第二,它能促進法律進步,有利於民主法治建設。實務中,因出現法條競合乃至沖突,司法解釋前後不一,本法與解釋有別等情形時,判決如無法理分析,人們很難知曉法官如何這般處斷。勝訴者,有僥幸感;敗訴者,心有難服之處,甚至斷定對方有後台或給法官行賄使然。因無法理分析,致判決無明理之效,當事人上訴與否,一片茫然。外界無從監督法院審判。如果有法理分析,當事人就能斷定其勝敗(訴)之處,可否當然,上訴與否,成竹在胸。對這類判決,必心服口服,主動履行。基於此,減少訴累,提高法院審判效率就成為現實。對某一判決法理分析若存異議,此即有爭議之法律問題,必引起學者及實務界廣泛關注,激烈討論,其結果必利於爭議解決,新制度創制,進而推進法理學的發展,促進法律進步。故關注、討論、認同法理分析之過程,即為民主法治建設發展之進程。如北京海淀區法院,近年來廣泛邀請學界討論一些爭議較大疑案新案,審理出一些在全國有影響之典型案件,其實效有目共睹,其風可揚。
第三,有利於增加法官人格魅力,造就出中國之名法官。在傳統三點一式(事實陳述,法條引用,判決結果)判決中,法官個人判決風格皆為機械呆板之程式覆蓋。判決之優劣,審判水平之高低很難體現。法官高尚人格價值,不為世人知悉認同。久之,法官中必生不思進取,敷衍了事等「大鍋飯」病。筆者多年司法實踐,感觸頗深。如某中級法院二審民事判決,近2000字判決書中,錯別字和不知其意之字達29處。當發出檢察建議後,竟將卷內判決撕走,又附新列印判決!具有法學學士學位之法官尚且如此,其它法官真不敢想像。也許這僅是特例。司法正義,源自法官正義人格。如果判決書中有法理分析內容,法官個人學識、觀點、方法充分躍然紙(判決書)上,為眾人知悉,一方面,增加法官責任感和進取心,提高競爭意識,促使法官學術上虛心學習不斷進取;工作上勤勤懇懇,每一案件皆悉聽雙方當事人意見,認准事實,尋准法源,使其所辦案件經得起歷史檢驗。此即能展現法官獨特辦案風格,此風格,「就形式而言,為判決之結構及措辭;就內容言,為判決理由之做成,尤其是關於立法資料,學者見解之參酌,法律外因素之考慮以及推理論證過程等。……」[6]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正義、公平、理性之法官獨立人格典範。這一點正是我國社會所急需和要樹立而又缺乏者。如果判決中有法理分析,透過判決,可將名法官淵博法學思想,崇高敬業精神,博大人格魅力凸現出來,為法律工作者及公民所敬仰,為社會所肯定和力倡。因之,此高尚法官獨立人格價值,乃社會之寶貴財富,法治盛世之顯著標志,亦乃社會大眾之萬幸所在。然此獨立人格價值之造就,基於:一、法官公平、正義及獨立人格的培養。客觀上,建立保障法官能獨立之物質基礎,與其職業成本相符之薪金(較其它職業成本為高,故高薪)。強化法官職業教育,建立嚴格資格考試,使法官有自覺提高自身品質緊迫感、自覺性。法官應清醒認識到,無公平獨立之人格,便無法在法官階層中生存。其二,整個司法制度之科學定位。我國已走過艱難法治歷程,傳統行政司法於一身之縣衙作風,在一些黨政領導中時有體現。理順黨與司法關系乃實現法官獨立人格價值之關鍵。從理論上講,未能或尚未上升為國家意志的黨的意志,不能左右司法行為。「在黨的代表大會上,不能制定法律。」黨的政策或者領導人講話、要求等不能作為法院辦案「政策」或「現實」依據。[7]黨對法治之領導,應體現在立法領導和工作監督上。即只能將黨的意志,經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之法律,然後領導全國人民並模範遵守法律。否則,「嚴格執法」演化成「根據形勢需要」執法。[8]人民群眾特別是全國人代會上,代表們對當前執法存在問題極為不滿就說明這一點。黨絕不能對法官檢察官進行思想組織領導,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工作失職或有違法之處,黨應通過黨在人大中的黨員代表提出質詢案或罷免案

⑷ 如何製作裁判文書

裁判文書是人民法院行使國家審判權,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對案件的訴訟程序問題和實體問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處理決定。它既體現了司法權威和審判獨立,又體現了執法水平與判案能力。裁判文書是具體實施法律的重要手段,反映訴訟活動的忠實記錄,考察法官素質和進行司法管理,也是進行法制宣傳的生動教材。因此,裁判文書製作水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司法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從筆者所在法院裁判文書評查看,格式不規范問題依然存在,有些地方不符合《人民法院訴訟文書格式標准》要求。裁判文書內容與《法官行為規范》對文書製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結構機械、說理簡單,套話多,對案件事實和證據的分析和說理不夠,沒有體現質證、認證過程,沒有按照「三性」對證據進行分析認定,公式化問題較突出。另外,部分案件裁判文書對無爭議的事實、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沒有進行歸納,或者爭議焦點歸納得不夠精練、准確。
規范的裁判文書,要求敘述事實清楚,說理充分,引用法律條文准確無誤,說服力強,在裁判文書中體現法院採用證據、認定事實、適用法律的過程,展示裁判結論的公正性,格式和規范符合要求,努力做到裁判文書無懈可擊,使其成為向社會公眾展示法院文明、公正司法形象的載體,真正具有司法權威。
具體來講,普通程序案件的裁判文書應當內容全面、說理透徹、邏輯嚴密、用語規范;簡易程序案件的裁判文書應當簡練、准確、規范。
對審判程序及審判全過程的敘述:(1)如實敘述當事人的名稱、案由、立案時間、開庭審理時間、訴訟參加人到庭等情況;(2)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寫明轉換程序的時間和理由;(3)追加、變更當事人的,寫明追加、變更的時間、理由等情況。
對訴訟各方訴狀、答辯狀的歸納:(1)簡要、如實歸納訴訟各方的訴、辯主張;(2)在歸納中做到公平、合理分配篇幅。
對當事人質證過程和爭議焦點的敘述:(1)簡述開庭前證據交換和庭審質證階段各方當事人質證過程;(2)准確概括各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3)案件事實、法律關系較復雜的,應當在准確歸納爭議焦點的基礎上分段、分節敘述。
對案件審理過程中一些重要事項的交代:在「審理情況」部分,應當如實敘述審理管轄異議的情況,在「事實認定」部分,應當真實反映委託司法鑒定、評估、審計等環節的流程。
普通程序案件的裁判文書對事實認定部分的敘述:(1)表述客觀,邏輯嚴密,用詞准確,避免使用明顯的褒貶詞彙;(2)詳細分析說明各方當事人提交證據採信與否的理由以及被採信的證據能夠證明的事實;(3)對證明責任、證據的證明力以及證明標准等問題應當進行合理解釋。
對普通程序案件定性及審理結果的分析論證:(1)應當進行客觀、全面、充分的說理,對辯護意見、代理意見是否採納要闡述理由;(2)審理刑事案件,應當根據法律、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並結合具體事實做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確定有罪的,對法定、酌定的從重、從輕、減輕、免除處罰情節等進行分析認定;(3)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結合個案具體情況,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承擔責任及責任的大小等進行詳細的歸納評判;(4)審理行政案件,應當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結合案件事實,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原告的合法權益是否被侵害,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進行分析論證。
法律條文的引用:(1)在裁判理由部分應當視情況盡可能引用法律條款原文;說理中涉及多個爭議問題的,應當一論一引;在判決主文理由部分最終援引法律依據時,只引用法律條款序號;(2)一般法和特別法都有規定的,應當引用特別法;(3)既有原則性法律條文又有具體法律條文時,應當引用具體法律條文。第1頁共1頁

⑸ 如何寫好裁判文書

一、要牢記讓人讀懂、讓人信服的基本准則
二、全面做好審理工作,夯實書寫裁判文書的基礎

審三、准確地確定案由
在製作裁判文書前,必須准確地確定案由。根據《規定》,確定民事案件案由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訴爭的法律關系為兩個以上的,確定並列案由;

2、選擇案由的順序是從低級向高級,只有低級案由中沒有對應案由的,才能從高級案由中選取;

3、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的法律關系不一致的,要以實際的法律關系確定案由;

4、案由名稱中出現「、」號的,要選擇適用。

三、裁判文書必須實事求是,不能渲染,不能粉飾
四、選擇恰當的敘事方法
五、根據案情需要,合理設定段落
六、裁判文書中的用語要盡可能地與法律條文保持一致,法律條文中沒有的,要盡可能地使用規范性用語。
七、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
八、裁判的理由
九、要准確地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

⑹ 第一審刑事有罪判決書中論證理由應注意的哪幾個問題

第一審刑事有罪判決書——人民法院對於 所受理的刑事案件,依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終結, 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確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 犯罪,應負刑事責任,依法作出的書面處理結 論。

法律依據——我國《刑訴法》第162條規 定。

結構內容——首部、事實、理由、判決結 果和尾部

第一審刑事有罪判決書的重點在於事實、 證據和理由的寫作。事實部分首先要寫清控辯 雙方的意見,然後寫明法院審理認定的事實。 理由部分要加強分析說理性和針對性,要求依 據實體法論證被告人犯罪性質和構成的罪名, 有從重、從輕、減輕情節的也應引證有關的法 律予以論證。對控辯雙方不同於法院認定的事 實、理由的異議,要有明確否定的意見。在判 決結果上要先定罪後判刑,先主刑後附加刑。 另外對定罪免刑的應明確「被告人××犯×× 罪,免於刑事處罰。」

xx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 )x刑初字x 號
公訴機關XX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 文化程度、職業或者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有無前科,何時因 本案所受強制措施情況等,現在何處。)
辯護人(如辯護人是律師的,只寫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
XXX人民檢察院以X檢X訴(XXXX)XX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 XXX犯XX罪,於XXXX年XX月XX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 法組成合議庭,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XXX人民檢 察院指派檢察長(員)XXX出庭支持公訴。被害人XXX及其法定代 理人XXX、訴訟代理人XXX,被告人XXX及其法定代理人XXX, 辯護人XXX,鑒定人XXX,翻譯人員XXX、證人XXX到庭參加 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公訴機關指控…
被告人辯稱…
辯護人的意見是…
經審理查明…(要寫明犯罪事實的諸要素,即犯罪的時間、 地點、動機、目的、手段、情節、結果)
本院認為…(根據已查證屬實的事實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 論證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是否成立,被告人的和為是否構成犯罪, 犯什麼罪,應否從輕、減輕、免除處罰或者從重處罰。對於控辯 雙方關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應當有分析地表示是否採納,並闡明 理由)依照…(寫明判決定的法律依據)的規定,判決如下:
分兩種情況:
第一、定罪判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人xx 犯X罪,判處…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 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X年X月X日起至X年X月X日止) 二、被告人 …(寫明決定追繳 退賠或者沒收財物的名稱種 類和數額)
第二、定罪免刑的,表述為: 被告人xx 犯x罪,免於刑事處罰(如有追繳 退賠或者沒 收財物的續寫第二項)
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 或者直接向 xx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 本一份,副本x 份,
審判長xxx
審判員xxx 審判員
xxx x年x月x日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xxx

⑺ 談談重要法律文書的寫作規律

法律文書寫作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法律文書寫作的基本要求如下:(1)遵循格式,寫全事項;(2)主旨鮮明,闡述精當;(3)敘事清楚,材料真實;(4)依法說理,折服有力;(5)語言精確,朴實莊重。

法律文書敘述事實主要應當寫明哪些要素?

法律文書在敘寫事實時,要求寫明的事實要素,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關刑事案件的案情敘述;另一類是有關民事、行政類案件的案情敘述(包括大量的非訴訟案件的事實敘述)。前者要求寫明作案(指構成的犯罪事實)的時間、地點、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動機、情節、手段,造成的後果、作案人的態度以及證據等。後者圍繞著當事人各方的糾紛事實來記敘,包括糾紛的內容及其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的人物,糾紛的發展過程(起因、過程、結局),各方的爭執意見以及證據。

法律文書語言應用的具體要求?

1.表意精確,解釋單一。

法律文書是一部分體現和貫徹國家法律的文字形式,一部分是當事人向國家執法機關提出的訴訟請求或某項法律要求的文書。因此,它的文字必須做到表意精確、解釋單一,以避免給理解和履行帶來任何問題。

2.文字精煉,言簡意賅。

因為作為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公文或當事人向執法機關呈遞的文書,,語言文字必須精練簡潔,不能事無巨細、冗長拉雜,但是必須說明的情況和事實、必須闡述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又不能講得過於簡略或粗疏;所以必須做到文意賅備。

3.文風朴實,格調莊重。

法律文書的語體風格屬於公文語體。朴實無華、嚴謹莊重是為其嚴肅的法律內容所制約的。

4.語言規范,語句規整。

法律文書的語言為規范化的書面語言。它力求合乎語法規則,句子規整,成分齊全。

5.褒貶恰切,愛憎分明。

法律文書的內容大都與處理違法侵權以及犯罪行為的案件有關。因而法律文書對是非正誤有鮮明的褒貶態度和濃厚的感情色彩。

6.語言諸忌,竭力避免。

法律文書在語言運用中也常有些必須竭力避免的通病,必須引起重視。一是忌方言方語;二是忌用流氓黑話;三是忌用臟話;最後力求避免錯別字的使用。

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政治理論和政策、法律的學習;
(2)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寫作原則;
(3)認真研究各類法律文書的性質、作用和寫作方法;
(4)樹立嚴謹朴實的文風,不作形容描繪,不搞形象刻畫。

1.起訴狀的概念和分類
起訴狀是向法院提起公訴或自訴的法律文書。公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起訴書或公訴書,指的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按照審判許可權的規定,對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時所製作的法律文書。自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訴狀、狀子、狀紙等,指的是公民個人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起訴狀依據起訴對象的不同,分為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和行政起訴狀三類。
刑事起訴狀是刑事案件的自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附帶民事責任的法律文書。
民事起訴狀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為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行政起訴狀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其法定代理人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時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據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各類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基本相同,但因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公訴的起訴書和自訴的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略有差異。
(1)起訴書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書的格式,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具體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和編號。標題由行文機關名稱和文書名稱組成。編號由年度、院名(簡稱)、部門(簡稱)和序號組成。
第二、被告人基本情況。需寫明姓名(別名、化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是否受過刑事處罰等。如有同案被告數人,需按主犯、從犯、脅從犯的順序分別寫明。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案由和案件來源。寫明本案移送審查起訴的單位、時間和過程等訴訟程序情況。
第二、犯罪事實和證據。起訴書在敘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時,必須是經過檢察機關查證核實的事實。要如實記述被告人犯罪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手段、經過、後果等。詳寫主要犯罪事實,略寫次要犯罪事實。犯罪證據需另起一段書寫,要把案件查證屬實的證據一一列舉,同時還要表明「證據確實、充分」等明確態度。
第三、起訴的理由和法律根據。要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進行高度概括,准確認定被告人觸犯刑法哪一條哪一款,構成何罪,說明提起公訴的目的和建議。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樣,格式與書信相同。
第二、落款。檢察長或檢察員署名,年月日,並加蓋公章。
第三、附件。包括卷宗的卷、冊、頁數目;證據名稱和數量;被告人姓名,羈押處所,未在押的,寫明其住址;證人職業及住址;附帶民事訴訟書狀的說明等。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狀的寫作格式請參考教材。起訴狀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如「民事起訴狀」、「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
第二、當事人基本情況:在原告欄和被告欄中要分別寫明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和住址等內容。如原告是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則需寫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與原告的關系。如果原告是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電話及相關內容。原告無論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要寫明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單位和代理許可權。
有數個原告、被告,應按照他們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次說明其基本情況。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訴訟請求:主要寫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即起訴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第二、事實和理由:本部分是起訴狀的核心部分,包括事實和理由兩個方面的內容,是請求人民法院解決原告一方訴訟請求的重要根據,主要是擺事實、講道理。
第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住址。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也可以用「為此,特向貴院起訴,請依法判決」等。
第二、起訴人簽名、簽章、起訴時間。
第三、附件。包括起訴狀副本、物證、書證的數量。
3.起訴狀的寫作要求
(1)請求事項要明確具體,合理可行;
(2)陳述事實要客觀真實,突出重點;
(3)理由闡述要中肯,援引法律要准確。

上訴狀的格式、寫法
上訴狀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上訴狀的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1)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
(2)當事人基本情況。書寫的內容和次序與起訴狀相同。但要把當事人在一審中所處的訴訟地位(原告、被告或第三人)用括弧予以註明。公訴案件,只寫上訴人,不寫被上訴人。
(3)事由。即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的事實。
正文的寫作方法:
(1)上訴請求。要寫明請求上訴人民法院撤銷或變更原審判決或裁定,或者重新審理。
(2)上訴理由。主要寫根據事實和法律對原判決或裁定的辯駁。通常從認定事實是否清楚、引用法律是否適當和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三個方面進行,在辯駁過程中,要注意正面說理,闡明糾正原審判決或裁定的法律依據。
結尾的寫作方法:
(1)受文單位。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樣。
(2)落款。上訴人署名、簽章、上訴日期。
(3)附件。列清上訴狀副本、物證、書證數量。
4.上訴狀的寫作要求
(1)抓住關鍵,有的放矢。上訴狀主要應針對一審判決書或裁定書中在認定事實、判斷定性、適用法律及法律程序等方面的錯誤或不當提出不服的理由,而不是針對對方當事人。
(2)引述原判,方法適當。上訴理由的寫法類似反駁性的文章,一般先將原判的錯誤或不當之處寫出來,再加以反駁。引述原判的內容,根據具體需要,可引用一審判決書或裁定書的原文,也可以用歸納、概括方式,引述一審判決書或裁定書的大意。

申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申訴狀的格式與上訴狀基本相同,也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申訴狀的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1)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
(2)當事人基本情況。寫明申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住址等。如果申訴人在押,應寫明在押處所。如果是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其它公民申訴,應寫明代理申訴人的姓名、職業,同申訴人的關系。民事案件當事人申訴的,要寫明對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3)事由。即不服判決或裁定的事實。
正文的寫作方法:
(1)申訴請求,要明確提出要求撤銷、變更原審判決、裁定或重新審理,以糾正原審裁判的不當之處。
(2)申訴理由。主要寫根據事實和法律對原判決或裁定進行申辯和反駁。通常從認定事實是否清楚或提供新的事實和證據、引用法律是否適當、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三個方面進行,在辯駁過程中,要注意正面說理,闡明糾正原審判決或裁定的法律依據。
結尾的寫作方法:
(1)受文單位。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樣。
(2)落款。申訴人署名、簽章、申訴日期。
(3)附件。生效判決書、裁定書及其它相關證據材料。
4.申訴狀的寫作要求
(1)敘事清楚,注意新證。要想達到申訴的目的,關鍵的是要引起人民法院的重視,才能進行重新審理。因此,在製作申訴狀時,應特別注意將申訴的事實與原裁判對事實的認定和處理加以對照,敘寫清楚。尤其要注意使用新的事實和證據,因為新的事實和證據可能全部或部分地推翻、改變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
(2)駁證結合,依法行文。辯駁是申訴狀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它往往與證明方法結合起來,抓住原判中的關鍵建立反駁論點,以事實和法律為依據,進行申辯、反駁和論證。

答辯狀的格式和寫法
答辯狀的格式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答辯狀的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1) 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
(2)答辯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單位和住址等。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寫明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單位;答辯人如屬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電話及相關內容。答辯狀一般不寫被答辯人的情況。
(3)案由。一般用「答辯人因___一案,提出答辯如下:」的習慣用語引出正文。
正文的寫作方法:
答辯狀的正文主要寫明答辯理由。答辯理由應當針對原告或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以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進行反駁與辯解,答辯狀具有反駁性和針對性。敘寫答辯理由通常從下面兩個方面入手:
(1)針對事實錯誤或不實進行反駁與辯解。事實是判斷是非的基礎,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起訴狀、上訴狀敘述的事實可能有失實之處,甚至是錯誤的,答辯狀應當針對其錯誤和失實之處進行反駁與辯解,對屬實的部分表示認可。
(2)針對適用法律不當進行反駁與辯解。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依照法律的相關規定,針對起訴狀、上訴狀適用法律的不當進行反駁和辯解,提出合理合法的答辯意見;也可針對起訴、上訴程序不合法或舉證不真實等方面提出答辯意見。
尾部的寫作方法:
(1)致送人民法院名稱。
(2)答辯人署名。
(3)答辯狀製作時間。
(4)附項。寫明答辯狀副本的份數和有關證據的情況。
3.答辯狀的寫作要求
(1)要尊重客觀事實。各類訴訟案件的案情往往比較復雜,之所以訴諸法院,往往爭議分歧也較大。因此,尊重糾紛的客觀事實,如實地、全面地反映案情,是答辯人幫助法院分清是非曲直,依法斷案的前提和基礎。要讓事實雄辯地證明自己的答辯理由是充分的,而不是對事實的隱瞞、掩飾和歪曲,更不是無理詭辯。要切忌使用誣蔑、謾罵之類的語言對原告人或上訴人進行人身攻擊。
(2)要有鮮明的針對性。被告或被上訴人在答辯狀中,要特別注意對原告或上訴人在起訴狀或上訴狀中提出的訴訟請求、事實、理由及根據,明確寫出自己承認哪些,否認哪些,否認的理由和根據是什麼?對起訴狀或上訴狀中的無理之處進行反駁,並提出自己的理由、證據及具體要求。寫答辯狀要避免離開起訴狀或上訴狀所提出的問題,按主觀願望寫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切實保證答辯狀的針對性。
(3)要緊扣爭議的焦點來答辯。答辯狀既然是針對起訴狀或上訴狀來回答的辯駁,就應當根據雙方當事人在糾紛中的爭議焦點,以事實和證據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來反駁原告或上訴人關於實體權利的請求,而不能迴避焦點,糾纏枝節,或面面俱到,不分巨細,贅述案情,不得要領。

反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反訴狀與起訴狀的內容和結構基本相同,都是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組成。反訴狀的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1) 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
(2)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稱反訴人和被反訴人,並在後面註明當事人在本訴中的訴訟地位,如「反訴人(本訴被告)」,「被反訴人(本訴原告)」。其基本情況與起訴狀相同。
正文的寫作方法:
(1)反訴請求。寫明反訴人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解決本案有關民事權益爭議或有關刑事犯罪的具體主張和要求。
(2)事實與理由。反訴狀事實與理由部分的寫作與起訴狀大體相同。但應當注意,根據法律規定,反訴與本訴必須有牽連,以達到合並審理和相互抵消的目的。因此敘寫的事實必須是與本訴同一的和相關的事實,並重點寫明被反訴人的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為。闡述反訴理由應當按照事實和有關法律規定,闡明案件的性質、被反訴人的責任,以及解決問題的意見。
(3)證據。寫明足以證明反訴請求的證據,包括證據的名稱、件數、來源以及證人的姓名和住址等。
結尾的寫作方法:
(1)致送人民法院名稱。
(2)反訴人署名。
(3)反訴狀製作時間。
(4)附項。包括反訴狀副本的份數和證據情況等。
5.反訴狀的寫作要求
(1)反訴狀應與本訴相對或相反,應從與本訴相反或相對立的角度出發,提出獨立的訴訟請求,要利用與本訴相對或相反的事實和理由來進行論證。
(2)反訴狀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應與本訴基於同一法律事實或同一法律關系。兩訴應具有切實的聯系。
(3)反訴的事實和證據應圍繞反訴人的訴

⑻ 我國行政法的結構

法律分析:行政法知識結構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從權力控制的邏輯去詮釋。因為行政法就是控制行政權的法,所以整個行政法都是圍繞著行政權這根主線展開的。離開了行權,行政法是沒有價值可言的。既然要控制行政權,首先就是要看誰掌握行政權,這是行政組織法的內容;然後看行政權是怎麼運用的,此即行政行為法(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再看行政權侵權了怎麼辦,這是行政爭議法(包括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法);再看怎麼賠償的問題,此即國家賠償法部分。由此可見,圍繞行政權這根主線,行政法的知識體系結構是一目瞭然,清晰可辨的。這是一種詮釋的進路。

另一種理解則更通俗,也更容易記住。就是我們可以把行政法看成是「兩個人」與「兩件事」。先看兩個人——「官」和「民」。「官」,就是行政主體,行政組織法要解決什麼是行政主體以及具體種類的問題,還包括授權和委託的異同等。再看「民」,就是行政相對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這個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中均有專門章節予以闡釋。再看兩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官管民」,另一件事就是「民告官」。什麼是「官管民」,怎麼管?簡單說來,就是通過抽象和具體行政行為兩種方式進行管理。抽象行政行為包括行政立法和制定規范性文件的行為,我們要重點掌握的是行政立法(包括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兩部分)。而具體行政行為則更為多樣,我們要重點掌握的是行政行為三部曲(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以及行政公開。另一件事是「民告官」,包括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這三個都是「民告官」,三種救濟程序既有相同又有差異,且具有內在規律,值得留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⑼ 判決書的寫法和規定

刑事判決書格式(一審自訴案件用)

法院訴訟文書樣式

(××××)×刑初字第××號

自訴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
被告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
辯護人……(寫明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和職務)。
自訴人×××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控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由審判員×××獨任審判(或組成合議庭),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自訴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首先概述自訴人控告和請求的基本內容,其次寫明被告人的供述、辯解和辯護人辯護的要點)。
經審理查明,……(詳寫法院認定的事實、情節及其證據。如果雙方當事人對事實、情節、證據各持異議的,應當通過主要證據的分析論證,來說明本判決認定的事實的正確性)。
本院認為,……(根據本證屬實的事實、情節和法律規定,論證被告人構成何種犯罪,應當從寬或從嚴處理。對於控、辯雙方關於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和理由,應當有分析地表示採納或予以批駁)。依照……(寫明判決所依據的法律條款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犯××罪,……(寫明判處的刑罰或者免予刑事處分等)。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份。

審判員×××

××××年××月××日
(院印)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

⑽ 法律文書的理由部分包括哪些內容

理由,是依法對事實所作的分析、論證。從文章的結構布局角度來講,理由是事實和結論之間的過渡橋梁,具有承上啟下的聯接作用。一篇好的法律文書,僅有充分的論據(事實、法律)、正確的論點(結論)尚不夠,還必須具備嚴密有序的推理論證過程,以使最後的決定或結論建立在堅實的事實和法律基礎上,材料和論點達到完美、有機的結合。
可見,法律文書中事實是基礎,理由是靈魂。因此,理由部分對製作者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它不僅要製作者對本次事實的特點了如指掌,對有關法律規定、政策精神以及所涉法學理論運用得准確、恰當,具有針對性,而且還應具備分析判斷的能力,熟練掌握推理論證的寫作方法,以使法律文書收到理由充分、結論准確,令人信服的效果。
如果對理由部分加以分析,從內容、結構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事實論證和法律論證。
(一)事實論證
首先採用概括記述的表達方法,對犯罪事實或民事糾紛等事實以及有關法律事實進行概括。要求簡潔有力,概括而不疏漏、簡約而不空洞。它是在正文的第一部分「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上形成的、用來反映案件個性的文字。
其次針對事件性質進行論證。比如,刑事案件,在概括寫明認定的犯罪事實之後,運用犯罪構成原理分析論定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犯罪性質、罪責、從輕或從重處罰的必要性;而民事糾紛則主要對爭議的性質、焦點、當事人的責任加以分析,並提出如何解決糾紛的看法;對經濟合同糾紛則要論定合同是否合法有效,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有無違約行為,分清是非、責任,明確處理糾紛的目的。注意必須把有關事實、情節,提到法律的高度來認識,以體現文書整體結構的有機性,體現法律的公正、無私,做到以法服人,以理服人。
(二)法律論證即援引法律條文以充分論證事件性質。在引證法律依據時應堅持准確、具體、完整、有序這一原則。所謂准確就是指引用的律文應與事實相一致,所認定的事實恰恰適用該條法律。以刑事案件為例,則所引用的法律必須能夠准確定罪定性,即不能用刑法分則中的類罪罪名代替案中具體罪名,如不能將「搶劫罪」定為「侵犯財產罪」;也不能用不同犯罪階段的犯罪行為代替所指控的罪名,如不能寫成「殺人預備罪」或「搶劫未遂罪」等。所謂具體,即所引律文必須與事實有直接關系,不能泛泛而談,缺乏針對性。又如對於共同犯罪的案件,其中有主犯、從犯,犯一罪、犯數罪以及成年、未成年的,因情況不一,在引用法律條文時應分別對待,而不能採取「一攬子」的引法,令人無法分清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所應適用的法律條款。

熱點內容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
新婚姻法的原文 發布:2025-01-16 15:58:34 瀏覽:412
銀行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6 15:38:42 瀏覽:101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