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

發布時間: 2022-11-08 01:10:43

⑴ 民事訴訴訟法弟209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⑵ 新《民事訴訟法》抗訴條件

新《民事訴訟法》抗訴條件

新敏思訴訟法在2013年的時候就開始實施,由於經過修訂,所以內容也發生一些改變,下面由我為大家講講新《民事訴訟法》的抗訴條件由哪些。

2012年8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該決定於2013年1月1日施行。在審判監督程序領域,民事抗訴條款的修改或新增,無疑是此次修改的亮點。新《民事訴訟法》用第208條、209條、210條及211條4個條款,較為系統全面地完善了檢察院民事抗訴的程序,新增檢察建議的法律監督模式,確立了“法院糾錯先行、檢察監督斷後”的順位模式,明確了檢察院的調查取證權,進一步理清了民事審判監督程序中法院、檢察院、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使得“准三審”的民事再審程序更加具有實踐的可操作性,意義十分重大。

一、關於增加對調解書監督

新《民事訴訟法》第208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根據上述條款,對調解書的監督也正式納入人民檢察院民事抗訴的范圍。

(一)關於“違反自願原則、協議書內容違法”的調解書,人民檢察院能否提起抗訴

新《民事訴訟法》對調解書的再審進行了完善,第198條新增了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對所有確有錯誤的調解書啟動再審,第201條保留了當事人對有證據證明“違反自願原則或違反法律的調解書”的再審申請權利(第202條亦增加了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同時第208條新增了檢察院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調解書的監督。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對於“違反自願原則、協議書內容違法”的調解書,人民檢察院能否提起抗訴?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理由主要有兩點:第一,第208條明確規定,檢察院法律監督的主要任務是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共同利益的生效民事調解書提出抗訴,至於對其他的生效調解書提起抗訴並無法律依據;第二,調解作為我們國家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一種特有的審理方式,法律雖然要求法院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但既然是調解,就不可避免的要互諒互讓、作出讓步,是否違反自願原則,往往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如果當事人在調解之後反悔,而人民檢察院作為公權力又對之進行干預,對調解的另一方無疑是不公平的,與調解機制快速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的精神相違背。

(二)如何理解“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

就檢察院對生效民事調解書的監督,另一個問題是,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如何理解?有觀點認為:法律就是國家利益、社會公益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的具體體現,違反法律就是損害了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筆者認為,此觀點不太妥當。從文義上解釋,一般認為,國家利益是指滿足或者能夠滿足國家生存發展為基礎的各方面需要並且對國家在整體上具有好處的事務。社會公共利益是指特定范圍的廣大公民所能享受的利益。但是,遍查民事訴訟法,法律對上述概念並無定義。而根據江平教授的觀點:國家利益是相對於私人利益而言的,社會共同利益是相對於商業利益而言的。無論如何,該條款處的“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指的應是影響宏觀方面利益的情形,如果狹隘地理解成違反法律就是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無疑是和該條款的精神相違背。

二、關於民事抗訴的范圍

必須明確的是,民事檢察監督應當主要是“事後監督”,即對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監督,而不是“事前監督”、“事中監督”或者“全程監督”。一般來說,下列情況不屬於檢察院民事抗訴的范圍:

第一,純人身關系的裁決,如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客觀上已經無法進行糾正,但是因解除婚姻而導致的夫妻財產分割糾紛仍可提起抗訴。

第二,如上所述,對於生效的民事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抗訴;但“違反自願原則、協議書內容違法”的,不可以抗訴。

第三,當事人對可以上訴的一審判決、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後,沒有正當理由說明未提出上訴的,不可以提起抗訴。以此督促當事人應當積極尋求法院處理糾紛,只有窮盡法院處理渠道,才可依法申請檢察院抗訴。

第四,對法院訴訟前或訴訟中作出的裁定,如訴前保全、先予執行等,雖一經作出就產生法律效力,但並不是最終裁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復議等方式予以解決,故對上述生效裁定,檢察院不予抗訴。

三、關於檢察建議

各級人民檢察院審查同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裁判及調解書,認為符合法律規定抗訴條件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發出檢察建議。根據新《民事訴訟法》,在審判監督程序編裡面,共有三處提到了檢察建議,其中兩處為再審檢察建議,如第208條第二款“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以及第209條,另外一處為其他審判程序中的檢察建議,即第208條第三款。

結合新《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民事審判活動與行政訴訟施行法律監督的若干意見(試行)》的相關規定,檢察院向同級法院提出檢察建議的基本流程是:

第一,應由檢察長批准或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提起檢察建議,製作《檢察建議書》並連同檢察卷宗移送法院。

第二,法院收到檢察建議後,應當在3個月內進行審查並將審查結果書面回復檢察院。法院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通知當事人。

第三,檢察院認為法院不予再審的決定不當的,或者法院逾期未裁定再審的,應當提請上級檢察院予以抗訴。

值得提出的是,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再審檢察建議既用於同級檢察院對同級法院的民事裁決,也用於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法院的生效裁判及調解書。而新《民事訴訟法》第208條明確規定,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法院的裁判及調解書只能抗訴,只有同級檢察院才可以對同級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

四、關於“法院糾錯先行、檢察監督斷後”的順位模式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這一條款實際上確立了審判監督程序中“法院糾錯先行、檢察監督斷後”的順位模式。

2007年《民事訴訟法》啟動再審的渠道有三個:第一,當事人申請再審;第二,人民法院依職權啟動再審;第三,人民檢察院抗訴啟動再審。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為了確保再審程序的啟動,往往是既向人民法院遞交再審申請書,同時也向人民檢察院遞交抗訴申請書。由於法院和檢察院在審查方面的時間不一致,常常會出現檢察院針對原審生效裁判的抗訴書到達法院的時候,法院早已經過再審審查撤銷了原審生效裁判,這極易導致再審程序的混亂以及浪費有限的司法資源。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是審判監督程序中的一個歷史性的轉變,表明了檢察監督要在窮盡法院自身救濟的情況下方能啟動。即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當事人才可以向檢察院申請抗訴:第一,針對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抗訴。這是因為已經歷經一次再審,當事人已經無法再通過向法院申請再審的方式啟動再審,只能申訴或向檢察院申請抗訴。而申訴,作為一種信訪機制,並非一種法定的程序,其啟動再審的流程非常艱難。而通過檢察院抗訴,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檢察監督作用,以防止確有錯誤的裁判沒有被得到更正。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再審申請後,當事人又向人民檢察院申訴的,人民檢察院對駁回再審申請的裁定不應當提出抗訴,而是對原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抗訴;第二,針對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抗訴。以往的實踐中,雖然相關法律對再審審查期限作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地方法院用拖時間的方式給當事人施壓,迫使和解的事情經常出現,為了保護誠信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新法規定法院逾期審查的,當事人可就逾期審查申請檢察院抗訴;第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應當注意的是,該條款規定“明顯錯誤”,換句話說一般的錯誤將無法申請抗訴。

五、關於檢察院在民事抗訴中的調查取證權

新《民事訴訟法》第210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要,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情況。此條款作為新增條款,明確了檢察院在民事抗訴中的調查取證權。

雖然該條款規定了檢察院的調查取證權,但是必須指出的是,與刑事偵查權不同,檢察院在民事抗訴案件中的調查取證被嚴格予以限制,防止檢察機關過多地干預民事糾紛,導致平等的民事糾紛主體之間地位失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民事審判活動與行政訴訟施行法律監督的若干意見(試行)》第3條、第13條規定,檢察院在民事抗訴中行使調查取證權要滿足以下四個要件:第一,僅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定的事實有調查取證的權力;第二,僅限於向當事人或案外人調查核實,不能向原審審判人員進行調查取證;第三,僅限於調查核實以下內容:(1)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2)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或者行政訴訟的原告、第三人在原審中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而未調查收集的;(3)民事審判、行政訴訟活動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第四,檢察人員出席再審法庭時,應對人民檢察院依職權調查收集的、包括有利於和不利於申訴人的證據予以出示,並對當事人提出的問題予以說明。只有經過法庭質證的證據,才能作為人民法院認定事實的證據。

六、關於抗訴再審的審級和下交再審

新《民事訴訟法》第211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30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200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該條款是針對檢察院抗訴再審的審級及下交再審的限制的規定。

一般而言,在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審級設置中,由下級法院負責案件的事實部分,而由上級法院負責適用法律問題。因此,該條款規定,對於“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即“(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4)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5)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是有兩種情況下上級法院不得移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一是抗訴案件已經經過該下級人民法院再審過的,不管是否存在本法第200條所列第(1)至(5)項再審事由,均不能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二是案件已經上一級法院審查並駁回再審申請的,檢察院對該案又提出抗訴的,一般由上一級法院裁定再審。

司法實踐中,圍繞該條款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復合事由的處理問題,二是檢察院規避事實類事由的問題。在大多數抗訴案件中,抗訴書中的抗訴事由不僅包括事實類事由,還包括法律類、程序類等事由。在復合事由存在的情況下,是否可以移交下一級法院審理?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該類案件事實上可能存在錯誤,移交下一級法院審理可以更好地查清事實,符合民事審判監督程序審級設置的原理。同時,有的檢察機關希望能將抗訴案件留在上級人民法院,即便案件存在事實類事由,也在抗訴書中援引,而是用其他類事由提起。對此,法院採取的態度是,不管抗訴書中是否援引事實類事由,只要審查出事實類理由,就可以移交下一級法院審理。

七、檢察院審查期限和當事人申請抗訴期限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3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根據這一條款,在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再審過一次之後,當事人唯一的程序權利就是向檢察院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抗訴。檢察院在接到當事人申請後,立案審查,審查期間為3個月。但是,新民事訴訟法並未規定當事人申請抗訴的期限,即當事人經過法院再審一次之後,在多長時間內有權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抗訴?既然確立了“法院糾錯先行、檢察監督斷後”的順位模式,那麼應該明確申請抗訴的期限,否則不利於督促當事人及時申請權利救濟,原法律糾紛的解決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因此,筆者認為,參照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再審的期限限制,當事人向檢察院申請抗訴的期限也應限制為“六個月內”。

總的來說,新《民事訴訟法》在2007年民事訴訟法的基礎上,對於審判監督程序的健全和完善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就“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重大錯誤”及抗訴審查期限等等方面各界還存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這種爭議有利於新法的學習與貫徹實施。我們衷心地希望,在新法實施的帶領下,“再審難”、“再審難終審”的情況能實現一個歷史性的轉變!

;

⑶ 離婚案件能申請再審嗎

離婚,是指夫妻雙方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離婚糾紛」這個案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由規定》的精神,包括當事人請求解除婚姻關系的單一之訴,還包括了當事人因請求解除婚姻關系而引起的子女撫養爭議、財產分割爭議的復合之訴。離婚糾紛涉及到的身份關系有不可逆轉的特點。當事人請求解除婚姻關系的單一之訴,即當事人只要求離婚,不涉及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此類案件裁判生效後,當事人不能申請再審。調解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當事人同樣不能申請再審。另外,《民事訴訟法》對子女撫養的問題能否申請再審沒有規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15規定、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的,應另行起訴。因此子女撫養的問題也不能申請再審,而應當另行起訴。最後,財產分割問題能否申請再審《民事訴訟法》亦沒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09條進行了明確,當事人就離婚案件中的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如涉及判決中已分割的財產,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立案審理;如涉及判決中未作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應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不予受理:(一)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二)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決和裁定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案件;(三)人民法院判決、調解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但當事人就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09、當事人就離婚案件中的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如涉及判決中已分割的財產,人民法院應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定進行審查,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立案審理;如涉及判決中未作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應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百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4)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209條規定內容解讀:

(一)當事人申請再審檢察監督的內容

從整個民訴法來看,當事人可以申請檢察監督的理由類型大致可以分為:程序性、實體性和審判主體違法這三種理由。新民訴法第209條第1款規定了當事人申請再審檢察監督的內容。

從第一款的具體規定來看,三種申請情形可以分為程序和實體兩個方面的內容,其實質是當事人認為自己向法院申請再審的實體或程序權利受到侵犯而申請檢察監督。

程序方面,民訴法第199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

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民訴法第204條對人民法院受理當事人再審作出了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

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根據民訴法第209條第1款第1、2項的規定,人民法院駁回當事人再審申請的、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結合上述規定,如果當事人認為法院生效判決、裁定有錯誤的,必須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先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人民法院駁回當事人再審申請的或者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當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實體方面,依據民訴法第209條第1款第3項的規定,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此處規定的「明顯錯誤」怎樣理解。

民訴法並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是否與民訴法第200條規定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情形一致,還是比第200條更加嚴格的要求,有待於將來司法解釋作出相應的解釋說明,便於更好的適用該項。

(二)檢察機關處理當事人再審檢察申請的方式

民訴法第209條規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監督的方式有檢察建議和抗訴兩種。檢察建議是2012年修訂《民事訴訟法》時新增加的一種民事檢察監督的方式。

作為檢察機關在實踐中創設的一種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方式,相較於抗訴而言,檢察建議是一種比較柔性的監督方式,更易於人民法院接受,但因其缺乏相應的強制力。

所以在監督效果上要弱於抗訴的效果。作為檢察機關的一種書面「建議」,立法並沒有明確檢察建議的法律效力,檢察建議對於被建議單位(包括同級法院)也沒有當然約束力。

而抗訴作為一種效力較強的剛性檢察監督方式,必然引起法院的再審程序。 當事人依據民訴法第209條的規定,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監督時,可以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但是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在受理當事人申請後,是作出檢察建議,還是抗訴,並不受當事人申請的約束,檢察機關根據相應的規定作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

(三)人民檢察院審查當事人再審申請的期限

民訴法第209條第2款對人民檢察院審查當事人再審檢察監督申請的期限作出了規定,依該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

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這一規定意味著檢察機關審查當事人申請一般應當以三個月為限。

依2013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的《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以下簡稱《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第36條、38條和56條的規定。

人民檢察院控告檢察部門對當事人的監督申請,根據具體情形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控告檢察部門應當在決定受理之日起三日內將案件材料移送本院民事檢察部門。

人民檢察院受理當事人申請對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監督的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審查終結並作出決定。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控告檢察部門決定受理當事人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審查,作出相應的決定。

結合《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的規定,民訴法第209條所規定的三個月的期限,應理解為既包括了人民檢察院從決定受理當事人申請。

到作出檢察建議、抗訴決定或者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的全部時限,也包括了受理當事人申請的人民檢察院的案件審查期限。

和上級人民檢察院的案件審查期限。對於特殊情況下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期限可否延長和怎樣延長,法律並沒有作出相應的規定。

(四)當事人申請再審檢察監督約束力

民訴法第209條在賦予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再審檢察監督的權利的時候,也對該權利的行使作出了約束,即明確規定了該權利的行使應以一次為限。

當人民檢察院審查結束,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監督申請進行審查後所作出的決定在檢察監督范圍內具有終局性,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監督申請向任何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這一原則的適用,既包括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審查後作出不予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監督的情形。

也包括經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再審檢察建議,人民法院進行再審後作出的判決、裁定或者民事調解書,當事人不得再次申請檢察監督的情形。

但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與控告檢察廳辦理民事行政案件第二次座談會紀要》(2014年)給予了當事人申請復查的機會。

該紀要規定,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申請檢察機關監督,同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審查後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

當事人認為該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存在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請復查一次。當事人一次申請再審檢察監督原則並不意味著經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再審檢察建議。

人民法院再審後作出的判決、裁定或者民事調解書不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依據《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第117條的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抗訴案件作出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仍符合抗訴條件的;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檢察建議未在規定的期限內作出處理並書面回復的。

人民法院對檢察建議的處理結果錯誤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跟進監督或者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監督。

⑸ 民事抗訴期限2年改為6個月

對於刑事訴訟中,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提出抗訴申請時限沒有明確。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3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根據這一條款,在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再審過一次之後,當事人唯一的程序權利就是向檢察院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抗訴。檢察院在接到當事人申請後,立案審查,審查期間為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

⑹ 民事抗訴期限6個月還是2年

法律分析:對於刑事訴訟中,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提出抗訴申請時限沒有明確。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3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根據這一條款,在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再審過一次之後,當事人唯一的程序權利就是向檢察院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抗訴。檢察院在接到當事人申請後,立案審查,審查期間為3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

⑺ 申請抗訴跟檢察院求情有用嗎

沒用
對於刑事訴訟中,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提出抗訴申請時限沒有明確。 新《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3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
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根據這一條款,在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再審過一次之後,當事人唯一的程序權利就是向檢察院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抗訴。檢察院在接到當事人申請後,立案審查,審查期間為3個月。但是,新民事訴訟法並未規定當事人申請抗訴的期限,即當事人經過法院再審一次之後,在多長時間內有權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抗訴?既然確立了「法院糾錯先行、檢察監督斷後」的順位模式,那麼應該明確申請抗訴的期限,否則不利於督促當事人及時申請權利救濟,原法律糾紛的解決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
因此,個人認為,參照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再審的期限限制,當事人向檢察院申請抗訴的期限也應限制為「六個月內」。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第一款屬於:第十六章 審判監督程序,具體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 申請檢察院建議或抗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六章全部內容如下:

第十六章審判監督程序

第一百九十八條 法院決定再審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條 再審理由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一條 調解書再審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零二條 離婚判決不得再審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第二百零三條 申請再審的材料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第二百零四條 審查申請和再審法庭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零五條 申請再審期限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二百零六條 原裁判和調解書執行中止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但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

第二百零七條 再審適用程序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

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第二百零八條 檢察院抗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第二百零九條 申請檢察院建議或抗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第二百一十條 調查核實

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要,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第二百一十一條 裁定再審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二條 抗訴書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抗訴的,應當製作抗訴書。

第二百一十三條 檢察官出庭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審時,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
新婚姻法的原文 發布:2025-01-16 15:58:34 瀏覽:412
銀行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6 15:38:42 瀏覽:101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
教師職業道德的定義 發布:2025-01-16 14:40:37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