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12條
㈠ 罪犯執行死刑前需要哪些訴訟程序
您好!根據刑訴法的規定及有關司法解釋,死刑執行程序分為三個階段:處決前的准備階段、執行處決階段、執行處決後的處理階段。
1、處決前的准備階段。它是指下級人民法院在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後所做的執行處決的組織准備工作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執行死刑任務的合法性和法定期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99條、第200條的規定,執行死刑任務的法定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或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判決(裁定)和執行死刑命令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11條還規定,下級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執行前檢查後應停止執行死刑的法定事由: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罪犯在懷孕,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立即報告有簽發死刑命令權力的法院。刑法第49條還對使用死刑在犯罪主體上作了限制性的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執行死刑任務的法定期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11條規定:「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司法實踐中,因受當地的執法環境,經費狀況,刑場設施等因素的影響,如某些地方考慮到社會震懾作用,經費緊張等,要求執行死刑集成批進行,造成一部分案件的死刑執行命令下達後等待另一部分執行命令的下達而超過七日的法定期限執行。這就要求更新觀念,嚴格遵守訴訟法的規定,對執行死刑不必件件都召開群眾大會,只應對一些特別重大的惡性案件和典型案件通過群眾大會的方式進行公開處理。
(2)組織執行死刑任務的領導小組,制定詳盡執行死刑方案。執行死刑任務因其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武警部隊等協調配合統一實施,任何一個部門或環節發生問題時都會給整個執行工作帶來嚴重後果,所以在接到執行死刑任務後必須組織由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領導小組應設立執行總指揮開展工作情況。執行死刑任務的領導小組應召開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聯席會議,根據執行死刑罪犯人數、社會環境、刑場、宣判場地、行車路線、天氣變化及各實施階段的時間安排,對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等,制定出詳盡的執行方案,使執行工作有章可循,萬無一失。
(3)確定執行死刑人員,明確各自職責。根據1997年5月13日頌上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是死刑任務的法定執行者。在接到執行死刑任務後,執行死刑任務領導小組要做好擔任執行任務的司法警察的工作。選派有射擊技能、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責任心,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和維護法律尊嚴的自覺性的司法警察擔任執行死刑射擊手。向執行死刑射擊手交待工作必須詳盡、具體、明了,如介紹罪犯的姓名、性別、身高、特長、案由、犯罪情況,罪犯在羈押地的表現,罪犯的親屬情況等有關情況,並須做好相應的措施。確定執行人員包括:?確定死刑刑場指揮人員;?確定射擊手;?確定架手;?確定準備射擊手(或補射手);?確定警戒人員。一般情況下,刑場由一名司法警察擔任刑場總指揮,一名死刑罪犯配置三名司法警察(特別情況可配置多名),兩名押解武裝警察,組成一個執行小組,並由執行死刑射擊的司法警察擔任該小組負責人。
(4)認真查看死刑執行場地、行車路線、配備武裝、警具、通訊聯系設備等。
2、第二階段,執行處決階段。它是指從驗明正身到押赴刑場、執行處決這一階段,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執行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12條第2款對死刑的執行方法做了概略性的規定:「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實踐中一般情況是槍決的方法執行,但對於槍決的部位,槍械的種類等,未作具體規定,各地的執行方法不統一,如槍擊的部位有頭部、心胸部,選用槍械有步槍、手槍。在實踐中,有些地方開始改進死刑執行方法,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槍決或注射方法執行。
(2)驗明正身。一般在處決前一天進行。驗明正身是指人民法院對准備交付執行死刑的罪犯,查明其是否為依法應被執行死刑的罪犯本人的行為,目的是認准被執行死刑的對象,防止錯殺無辜,是對死刑罪犯被執行前必經的程序,主要是查明罪犯身份情況,核對犯罪事實等。驗明正身是罪犯被執行死刑前的最後一次面對審判人員為自己說話、辯解的機會;人民法院則通過驗明正身證實罪犯是否確系應被處決者,查明是否有不應執行死刑的情況,重點要查清:?查明罪犯身份證實其確系應被處決者;?核對罪犯年齡,對育齡期的女犯,應詢問其是否懷孕,月經是否正常;?核對罪犯犯罪事實的情況,對罪犯認罪服判,悔過的敘述,不服判的話,甚至喊冤的話,一些反動的或誹謗言詞,都應如實記錄,為今後研究案件總結審判經驗提供材料;?詢問罪犯的遺言或其交出信札的情況。不少罪犯在被執行死刑前都流露出對本人犯罪行為的後悔,對家人和生活的眷戀等,這些都是進行法制宣傳的素材;罪犯在臨死前總有一些個人債務要作交代,如果罪犯上述的關於財產繼承、債務清償、實事囑托等,特別是一些罪犯有民事方面的囑托需要轉告他人,但沒有留下遺書,總是在驗明正身時口頭說出來,這就成了罪犯生前對民事交代的唯一根據,驗明正身時必須對上述情況如實記載,驗明正身筆錄記過錯後交驗明正身的審判員審閱後簽名,書記員也應簽名,罪犯簽名按手印。
(3)監刑前死刑罪犯的關押。人皆畏死,死刑罪犯在得知其將招待刑罰死刑後,思想往往很不穩定,出於求生的本能,可能鋌而走險。因此,從驗明正身到執行死刑雖然時間不長,但罪犯的危害性極大,應將其單獨關押。另外,基於人道的考慮,對罪犯在生活上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盡量予以滿足。
(4)從羈押場所押解到刑場。在羈押場所將死刑罪犯提出移交司法警察後,司法警察仔細核對死刑犯的姓名、案由、年齡等情況,防止提錯,同時對死刑罪犯照像、驗明正身,司法警察要隨時注意死刑罪犯的動態,抓住其手臂,防止自殺、自殘、報告等行為的發生。司法警察對死刑罪犯捆綁好死刑執行繩、頸繩、腳繩,聽從指揮人員的指令迅速將罪犯扣解上車,扣解過程中的武裝警察押解,司法警察擔任警戒,同時注意穩定罪犯的思想情緒。
將死刑罪犯押解到指定地點後,應嚴格看管,無關人員禁止與罪犯接觸,司法警察要努力穩定死刑罪犯情緒,靠知死刑罪犯到達刑場的口令,防止吵鬧、喊叫,做好宣判的准備工作,檢查捆綁是否結實,系好頸繩以防上在審判中喊鬧,並按宣判的出場順序押站好。同時刑場法警指揮長檢查射擊手的執行死刑的射擊用槍,發給子彈,裝入彈夾後並關好保險,每名射擊手彈夾中只能裝填一粒死刑射擊用彈。當審判長宣布死刑罪犯到會場的指令後,押解的司法警察要精力集中,動作敏捷,立即將死刑罪犯押進宣判會指定位置站好,宣判時密切注意死刑罪犯的動向,防止鬧會,宣判完畢後根據指揮長(審判長)指令將死刑犯押赴刑場。
(4)刑場上的實施方法。將死刑罪犯押到刑場後,指揮長應下達「下車」的口令,押解司法警察迅速、准確地將死刑罪犯押到預定位置,令其背對射擊手跪下,如死刑犯不服從,押解的司法警察可採取強制措施讓其服從,為射擊創造良好的條件,射擊手根據現場法警指揮長的指令「裝填子彈」,射擊時持槍裝子彈後站在射擊線上,迅速舉槍瞄準死刑的頭的後枕部等候射擊命令,執行現場法警指揮長根據情況適時下達「射擊」命令,射擊手聽取口令,射出。射擊完畢後刑場法警指揮長下達「驗槍」口令,射擊後迅速驗槍後關好保險,持槍站好。
執行死刑時應做到:?執行死刑刑場法警指揮長的口令要簡潔。因此時罪犯與射擊精力高度集中,思想上有可能緊張,執行死刑刑場法警指揮長話多了容易造成混亂。?執行法警動作快捷、文明、威嚴。?死刑執行現場和處決人犯的照相、錄像由人民法院組織拍攝,隨安全卷存檔,其他政法機關一般不要到現場拍攝。嚴禁新聞記者到刑撥采訪、拍攝、錄像,特別案件確因宣傳需要,新聞單位要求提供照片和錄像資料的,可商請法院酌情提供,用完收回,防止流入社會或流出境外。?執行死刑刑場法警指揮長認真協同法醫檢查驗證死刑罪犯是否死亡,發現沒有死亡的要及時進行補槍,直至斃命。
3、處決後的處理階段。這個階段指死刑犯被處決斃命後,進行屍體處理及報告執行情況的階段。包括以下內容:
(1)死罪犯屍體的處理。對死刑罪犯執行死刑完畢後,經人民法院法醫、人民檢察院臨場監督的檢察員確認死刑罪犯死亡後,屍體方可作處理。死刑罪犯執行後的屍體或火化後的骨灰,可以允許其家庭認領,法律嚴禁任何人為被處決的罪犯舉喪滋事和藉此進行擾亂社會秩序的其他活動。
隨著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一些醫療、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單位為進行科學或做器官移植手術,提出了利用死刑罪犯屍體或屍體器官的要求。執行死刑後的罪犯屍體以下幾種可供利用:?無人收殮或家屬拒絕收殮的;?死刑罪犯自願將屍體交醫療衛生單位利用的;?經家屬同意利用的。利用死刑罪犯屍體或屍體器官要求嚴格保管,注意影響,一般應在利用單位內部進行。經執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同意,可以允許衛生部門的手術車開到刑場摘取器官,但不得使用有衛生部門標志的車輛,不準穿白大衣。摘取手術完成時,不得解除刑場警戒。屍體被利用後,由火化場協助及時火化;如城埋葬或其他處理的,由人民法院通知家屬前往火化場領取。
(2)執行完畢報告執行情況。執行死刑的全部過程由在場書記員寫成筆錄。存入案件卷宗永久保存。執行死刑筆錄要求完整、准確。其內容包括:?罪犯姓名、案由、執行死刑地點、時間、天氣(應寫明晴、陰、雨、霧等);?刑場指揮執行人的姓名及職務,監場監督人的姓名及職務,執行法警的姓名及職務;?應記明用來執行的槍支型號、槍擊部位,幾槍致罪犯斃命及斃命的具體時間等,如一槍示致命又補槍時,應記明補槍人的姓名、職務、補槍部位及槍數;?將筆錄交給檢驗的法醫,如法醫填寫驗明罪犯確已斃命的情況,並簽名。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將死刑執行情況報告給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級人民法院,並通知罪犯家屬。
(三)死刑執行程序的完善
聯合國《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七條規定:「任何人均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殘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罰。」我國刑訴法和有關司法解釋規定了執行死刑的程序,但法律並沒有明文禁止和詳細列舉「不人道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罰」,因此,立法缺乏詳細與完備的規定。另一方面,實踐中執法不嚴的情況也有存在。在此,我就我國死刑執行立法與司法中的存在的問題與完善略陳管見:
1、完善立法
(1)關於死刑執行方法的立法表述。刑事訴訟法第212條第2款「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這里用了一個「等」字。因此,該條文意味著除了可使用槍決、注射方法外,還可使用其他的方法。有些刑法專家提出了疑問,曹子丹教授說:「用斬腦袋的方法、用絞死的方法或者用碎石頭把罪犯砸死,行不行?」1我認為,立法者的本意是,可以使用槍決、注射以及比槍決、注射更人道、文明、快捷的方法。但由於立法者用語上的不科學,導致了立法內容的表述與立法精神的背離。這是很不嚴謹的。目前,宜通過立法修改為「死刑採用槍決、注射的方法執行」。
(2)關於死刑犯的羈押。我國對於已決死刑的關押問題,實踐中一般是單獨關押的,但由於缺乏立法上的明確規定,也存在混合關押的情況。《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條規定:「除特殊情況外,被控告的人應與被判罪的人隔離開,並應給予適合於未判罪者身份的分別待遇」。可見,按《公約》的規定,已決犯與未決犯分離開,死刑犯不宜與未決犯(即使是可能被判處重刑的人)混合關押;另外,對已決犯,也應把死刑犯與其他罪犯隔離開來,因為死刑犯的人身危險性,可能危及其他犯罪人的人身安全。上述兩種做法是保護未決犯與非死刑犯人權的一個重要措施。
(3)應改變對死刑犯罪器官利用的現行做法。如前述,現行的有關規定允許三類死刑罪犯的屍體或屍體器官可供利用:「1、無人收殮或家屬拒絕收驗的;2、死刑罪犯自願將屍體交醫療衛生單位利用的;3、經家屬同意利用的。」2盡管有關文件對死刑罪犯屍體或屍體器官的利用規定了一系列程序和條件,但沒有針對死刑罪犯本人意願表達的內容。
死刑罪犯的屍體或屍體器官利用與普通公民遺體或遺體器官捐獻的條件相同,這也是對死刑罪犯人權保護的表現,這些條件應特別重視兩個方面:一是利用屍體或屍體器官應以死罪犯本人生前同意自願捐獻為前提,僅因無人收驗或家屬拒絕或家屬拒絕收殮、家屬同意的,不能利用其屍體或屍體器官。二是應遵守普通人共同遵守的遺體器官捐獻法律規定。特別應強調的是,應遵照捐獻者本人的明示表達的遺願,凡本人沒有明確表達捐獻的,不能對其屍體或屍體器官予以利用。
關於我國死刑罪犯屍體器官利用問題,國際上的某些勢力也此大做文章,建議對此專門作出科學的立法規定。
2、嚴格依法執行死刑。死刑執行問題雖然有立法上的缺陷,但是,我認為,更多的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如法律規定了執行期限,但實踐中卻往往延期,等到死刑罪犯;較多時集中執行;法律禁止示眾,但實踐中屢禁不止,有關部門三次發布「通知」的內容中就已明確指出這一現象;還有新聞媒介大量透露執行死刑的細節和人數,等等。因此,建議司法機關改變運動方式的「嚴打」戰役狀況,進行持久的、正常的依法運作,因為司法工作在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分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長期任務。
1984年,聯合國通過了《關於面臨死刑的人的權利保障規則》提出,「死刑的執行,要害是必須給予受刑人最小限度的痛苦」。對於死刑,在執行中所施加的任何不必要的痛苦,是毫無積極意義的,也是不人道的。但是,有些司法部門卻蔑視最高司法機構的「三令五申」,仍然我行我素,執行死刑的程序極不規范,主要表現於:1、公開報道死刑執行情況。如有的參加執行死刑的人員,將執行死刑的親身經歷,違背有關部門「集中處決犯人的消息、數字和執行死刑的圖片,不能上宣傳欄、報刊、廣播、電視」的規定,死囚集中執行死刑的情況公布於報刊。2、公開示眾。公開披露死刑執行細節,也是示眾的一種形式。3、不人道。4、侮辱性言行。5、刑場選擇不當。刑揚執行是我國傳統執行死刑方法。除了極少數地方因採用注射方法而在室內執行外,絕大部分死囚是通過槍決,在野外刑場執行的。當前我國執行死刑的刑場一般是臨時場所,管制時間也是臨時的,因而致使有些執行過死刑的場所成為人人畏懼的地點。因此有條件的人民法院應設置固定刑場,刑場的設置應偏離鬧市區、村鎮,遠離居民區和交通要道,還應注意各地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查看刑場的內容包括:射擊條件是否良好、是否便於執行車輛出入和執行人員出入等。
3、探索新的死刑執法方法。在刑場槍決的方法執行死刑,自古如此,但隨著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各國都在探索新的能最大限度減少死囚痛苦的執行方法。人之將死,本已充滿了絕望,盡可能減少死囚對死亡過程的恐懼,這是人道主義的要求,而新的注射方法執行死刑,使死囚「皆未表現出抗拒、恐懼」,有人對「趕上了好時候,能受到此種待遇」表示感謝。「他們中的多數甚至在躺下時未經捆綁和帶械,自己援起衣袖」,罪犯「全部在一分鍾內死亡」,「罪犯不會有任何痛苦,他們唯一的感覺是被針扎了一下」,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後對22名死刑罪犯使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最高法院有關負責人「認為很好,應加快試驗速度,在全國法院系統予以推廣。」3很顯然,注射執行死刑的方法與槍決相比,更能減少列囚恐懼和痛苦;更安全有效;也能節約執行成本,是一種更文明更科學的執行方法。有關部門應盡快全面推廣注射執行死刑的方法。
謝謝閱讀!
㈡ 我國刑法對死刑作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死刑是剝奪犯罪人生命的刑罰方法,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緩期兩年執行兩種。我國刑法貫徹了保留死刑、堅持少殺、防止錯殺的政策,適用死刑時也必須以這以政策為指導。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在適用死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只有對分則條文明確規定了死刑的犯罪,才可能判處死刑。既不能擅自將沒有規定死刑的犯罪判處死刑,也不能為了判處死刑而將法定沒有死刑的犯罪認定為法定刑具有死刑的犯罪。
2、應當把握死刑規定的精神。雖然只能對刑法分則條文規定了死刑的犯罪判處死刑,但又決不以為著對規定了死刑的犯罪都應當判處死刑。
3、不得對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適用死刑。這里的不適用死刑,既包括不適用死刑立即執行,也包括不適用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因為後者也屬於死刑。
4、不得違反法定程序適用死刑。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條的規定,死刑案件只能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進行一審,即基層人民法院不得判處被告人死刑。
5、不得任意採用死刑執行方法。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12條第2款規定:「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㈢ 刑法中驗明正身什麼意思
刑法中驗明正身是在執行死刑前對罪犯檢查,是不是將要被處刑的人,防止冒名頂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
執行死刑後,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3)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12條擴展閱讀:
執行死刑的相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編執行
第二百六十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
第二百六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的,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
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的,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對於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第二百六十二條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於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第二百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
執行死刑後,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第二百六十四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
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及時收押,並且通知罪犯家屬。
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書。
第二百六十五條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並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後,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
第二百六十六條
監獄、看守所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的書面意見的,應當將書面意見的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決定或者批准機關提出書面意見。
第二百六十七條
決定或者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認為暫予監外執行不當的,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以內將書面意見送交決定或者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決定或者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接到人民檢察院的書面意見後,應當立即對該決定進行重新核查。
第二百六十八條 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收監:
(一)發現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有關暫予監外執行監督管理規定的;
(三)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後,罪犯刑期未滿的。
對於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應當予以收監的,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通過賄賂等非法手段被暫予監外執行的,在監外執行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脫逃的,脫逃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
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執行機關應當及時通知監獄或者看守所。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第二百七十條 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
第二百七十一條 被判處罰金的罪犯,期滿不繳納的,人民法院應當強制繳納;如果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第二百七十二條 沒收財產的判決,無論附加適用或者獨立適用,都由人民法院執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會同公安機關執行。
第二百七十三條 罪犯在服刑期間又犯罪的,或者發現了判決的時候所沒有發現的罪行,由執行機關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
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執行期間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應當依法予以減刑、假釋的時候;
由執行機關提出建議書,報請人民法院審核裁定,並將建議書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意見。
第二百七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後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後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
第二百七十五條 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在刑罰執行中,如果認為判決有錯誤或者罪犯提出申訴,應當轉請人民檢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處理。
第二百七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執行刑罰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如果發現有違法的情況,應當通知執行機關糾正。
㈣ 刑事案件到檢察院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可以調解嗎
輕微的刑事案件可以,調解後對社會沒有違害性,到了檢杳院也是可以調解的。
刑事案件被退回到公安機關,是為了補充偵查。接下來人民檢察院會繼續審查案卷,准備移送起訴。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二條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羈押的,適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未被羈押的,應當在受理後六個月以內宣判。
(4)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12條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調解制度
適用范圍:刑事案件分為自訴和公訴。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包括侮辱、誹謗;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侵佔四類);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訴法)第212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
第二百一十條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因此,調解由人民法院主導,只對自訴案件中前兩項案件。
調解的後果: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刑事自訴案件調解書,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署名,並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調解沒有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判決。」
人民法院組織調解達成協議後,自訴案件以調解書形式結案,當事人在簽收前可以反悔,雙方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㈤ 死刑犯有反抗的么
行刑是由武警執行的。一隊武警負責押送,一隊負責行刑。從看守所到刑場專門武警押送,到達刑場後三人一組將犯人押送到槍決地點。反抗是沒有用的,已經被綁起來了。 然後後腦一槍,沒死再補槍,每個武警只開一槍,而且不能見到犯人的臉。開槍後立即轉身離開。 雖然這些人個個該死,但看到生命的結束還是很唏噓的。
死刑犯被一審宣判死刑,後可在10天內提出上訴。即使終審被判處死刑後,死刑執行的還需要得到最高法院的核准。以前電視上看到的公審大會。並不是宣判死刑,而是宣布其死刑已經得到最高法院的核准,然後押赴刑場,執行死刑。實際上在公審大會前已經向犯人宣布了死刑執行的命令。如果你仔細看的話,從前開公審大會的時候,凡是立即執行死刑的囚犯都是用繩子五花大綁的,而未判死刑的犯人通常只是帶手銬而已。
執行死刑前的准備工作,原審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做好以下准備工作:
1、確定執行死刑的日期與地點。執行死刑的下級人民法院接到執行死刑的命令以後,應首先確定執行死刑的具體日期及執行死刑的地點。刑事訴訟法第212條第3款規定,「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2、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刑事訴訟法第212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執行的過程 :
1、對罪犯執行死刑前,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應當認真查問被告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住址、基本犯罪事實及其他情況,並將本人同案卷中被告人照片相對照,以驗明正身。
2、執行死刑,應依法進行,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但不應示眾。
3、對罪犯執行死刑後,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和人民檢察院的臨場監督人員,應當驗屍,有法醫的可由法醫協助驗屍,以保證死刑執行的有效性。同時,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4、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5、執行死刑後,對罪犯身邊的遺物、遺款,除應扣除其在訴訟中確應支付的款項外,由羈押罪犯的看守所或者監獄清點後,交其家屬領收,並將收條移送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存放。
6、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對於死刑犯的遺書、遺言,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涉及財產繼承、債務清償、家事囑托等內容的,將遺書、遺言筆錄交給家屬,同時復制存卷備查,涉及案件線索等問題的,應當抄送有關機關。
7、執行死刑後,應當通知罪犯家屬在限期內領取罪犯骨灰或屍體;過期不領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單位處理。對於死刑罪犯的骨灰或者屍體的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卷。
㈥ 我國主刑包括什麼
主刑亦稱基本刑或本刑,是從刑或附加刑的對稱。是對犯罪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只能獨立適用。中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其中管制為中國獨創。外國刑事立法中,主刑往往還包括罰金刑。
一、主刑的種類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
6.管制刑作為一種限制受刑人人身自由的刑罰方法,對犯罪分子實行不關押,而是在公安機關的管束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下進行改造,它是我國在長期革命實踐中不斷總結出來的成果,是我國的一種獨創。
7.拘役則是一種短期的剝奪受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刑罰方法,在執行上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原則上,在其勞動改造期間,可以「酌量發給報酬」,根據其表現,還可以每個月回家一至兩天。
8.在主刑的執行當中,適用范圍最為廣泛的應是「徒刑」的執行,「徒刑」的執行可以分為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兩種,兩者都是放在固定的執行場所當中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2條規定:「監獄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依照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監獄內執行刑罰」。在執行方法上,徒刑的執行經歷了從殘酷到人道的發展演變的過程。9.在監禁制度上,陸續創立了獨居制、沉默制、點數制、分類制、中間監獄制、自治制和累進制等。
10.死刑的執行是所有主刑執行中最為嚴厲因此也應當最為慎重的一種執行方法。死刑的執行分為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兩種。死刑是以剝奪受刑人的生命為結果,它的嚴厲性和不可逆轉性都決定了其執行應當慎重,因此,在死刑執行上規定了嚴格的程序以防止錯殺。死刑本身的殘酷性和固有的負面效應要求我們在死刑的執行中應當盡可能減少被執行人的痛苦及其對家屬的情感傷害。在執行方法上,死刑的執行也經歷了從古代各種方法的殘酷性發展到今天的越來越人道化。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12條規定:「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對於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實際上是對受刑人考察中的執行,通過考察以決定其二年後執行的變更。其考察的場所也是監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即,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的時候,只能判處一種主刑,不能同時判處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主刑。
㈦ 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
選擇A、C、D、E。
《刑抄法》第三十三條襲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刑法》第三十二條【主刑和附加刑】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7)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12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即,人民法院在對一件刑事案件定罪量刑的時候,只能判處一種主刑,不能同時判處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主刑。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九)。 修改後的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開始施行。這也是繼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後通過的第九個刑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