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拆違拆臨行動行政法分析

拆違拆臨行動行政法分析

發布時間: 2022-11-14 07:10:00

㈠ 國家對違章建築如何處理,有規定嗎

民法典規定,購房者受到欺詐而簽訂違法建築買賣合同的,購房者可以申請撤銷合同,合同被撤銷後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確定不發生效力的法律後果】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所訂立的買賣違章建築的合同並不必然無效

雖然違章建築不能買賣,但並不意味這雙方訂立的合同絕對無效,依照《民法典》的規定,物權關系與合同關系相互獨立,為了鼓勵市場交易,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那麼什麼情況下買賣違章建築才是有效的呢?

(1)建造者只要在合同訂立後,一審法庭辯論結束前補辦了有關手續,這時房屋不再是違章建築,雙方所訂立的合同應該受到法律保護,買方可以依據有效的合同要求賣方辦理房屋的過戶登記;買方不支付價款時,賣方亦可要求其履行合同義務或承擔違約責任。

(2)如果建造者在別人的土地上建造房屋,且無法補辦房產證時,因違章建築不能買賣,因此該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即使被告已在房屋買賣合同中作了說明,且原告在購房前曾知曉房屋是違章建築並願意自擔風險,雙方的買賣合同也不受法律保護。雙方因放還所交付的財產或物品,已經履行的可以要求對方折價賠償。

(3)買方也可以因為買賣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而請求法院解除合同,並且要求對方支付賠償金。

㈡ 拆除違法建築的法律依據是什麼呢

拆除違章建築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六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並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准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准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築物、構築物超過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八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2)拆違拆臨行動行政法分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五條

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以及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的編制,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城鄉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七條

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規劃管理的依據,未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八條

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及時公布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經依法批准並公布的城鄉規劃,服從規劃管理,並有權就涉及其利害關系的建設活動是否符合規劃的要求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查詢。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或者控告,應當及時受理並組織核查、處理。

㈢ 跪求拆違、控違總結。 一、開展拆違、控違的相關經驗做法 二、好的工作措施及方法 三、存在的不足等

淺析房屋拆遷問題與對策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發展,大批農民的房屋需要被拆遷。對於絕大多數的農村老百姓而言,房屋是他們的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其最重要的財產,也是其保護自己人身安全甚至其它人權的重要載體,但是在房屋拆遷中,由於拆迂管理工作不到位,拆迂法律與補償標准機構不完善,行政裁決和強制執行不規范適合,被拆迂人需求的中低價位房屋供應不足等原因引起大量的群眾性上訪事件,如何處理好房屋拆遷 問題 不但是經 濟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要求。
一、房屋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 )從法律上看 :1、房屋拆迂沒有直接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可循到目前為止 我國沒有對房屋拆迂的一 個專 門法律和規章,僅有國務院頒布的專門針對城市居民房屋拆迂的行政法規《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農村中農民法律知識缺乏,維權意識不強 。對政府有關單位與開發商的13頭承諾較易相信,沒有簽定任 何安置補償協議,一旦農民的房屋被拆遷後就將農民的利益置之度外。
(二 )從補償上看 :1、利、償范圍較窄 (1)我國房屋拆遷補償基本上限於財產權補償,而財產權的補償中也只限於對直接損失的補償,而事實上,被拆遷人在取得房屋所有權時,已經支付了相應的土地使用費,而在他們的房屋被拆遷後,這部分費用卻未完全納入補償范圍。 (2),農民在拆迂過程中不僅失了房屋,而且他們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有的村民要另尋生存地點,使其生活和就業的成本增加。 2、補償安置不到位與不合理 (1)政府要對土地實行徵用, 房屋,稱安置房屋還沒有建設好,讓農民自行安置到村的地方租房 哲住 ,許諾 安置房屋建設好就馬上遷入。但政府有關部門和開發商讓農民遷出後就再也不認帳了,使農民失地,失房,失去生活來源,真是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雖然將農民拆遷戶安置好房屋,但是沒有得到有關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障,只是作一次性補償,沒有為農民臼後的生活提供必須的安排,由於農民不能再耕作和搞些農村副業,使農民基本生活得不到提高,反而比前更差。 更有甚的是,由於拆遷單位的資金缺乏有效監督或因資金不 足,使農民的補償資金不能及時到位 ,給農 民帶來很大的困難, 生活來源中斷,連最低生活保障也難以落實。同時農民因房屋拆遷帶來許多不便和生活損失,如子女人學問題,生活成本增加 (交通,管理費,就醫等),都困擾著農民被拆迂戶。 (2)脫離「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房屋安置補償過程中,通過對實地調查和當地有關部門關於農村房屋拆遷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解與分析,可從中發現,在農村房屋拆遷補償上,普遍存 在著一種過分地看重硬性標準的傾向,實際工作中嚴重脫離 「以人為本」的原則,取而代之的是 「以硬體為本」。如在住房安置 上,根據農民是否擁有本地戶籍或家庭中擁有戶口的人數來確定安置房屋的面積 ,同時結合原住房面積 的大小來折算,如一戶人 有五口人,家中只有3人擁有當地戶口,而該家庭居住面積是9O 平方米,而根據相關比例折算只能安置到面積5O平方米的房屋居眭。如果沒有當地村民戶籍的則可能得不到補償。至於對拆迂房屋中弱勢群體 (老人,殘疾等),則只是統一給予安排,領取到政府給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採用一刀切方法,有悖於為人民服務的采旨。 3、補償費用和標准偏低。政府直接規定拆遷的補償費用和標准,末進行房產評估,不與被拆迂戶進行協商,或進行協商沒達成補償協議的情況下,只向拆遷戶作最後的 「通牒」,不容商篷。舅 …方面,拆迂補償標準是每平方面積補償200-~,近幾年來,大旺區有很多的外商來投資買地建廠,農村房屋拆迂的補償標准有很大的提高,而給村民的補償標准沒有變。二、農村房屋拆迂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 )加強對農村房屋拆遷法的制定和完善 。權力來源於法律的授權,權力的合法性也來源於法律的規定法律是保障農民利益的根本之源。面對農村房屋拆遷主體 。補償安置,處理程序沒有具體的法律可適用的情形,在加強立法的同時,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和完善。建立農村房屋拆遷法律制度。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在農村房屋拆迂的主體上,農村房屋拆遷主體應由政府部門及村集體組成。政府部門在組織實施房屋拆遷進程中作出規劃,而村集體組織進行監督,這樣的形式,兩者共同合作。在房屋拆迂補償上,對於補償對象,所有人不得以是否有房屋產權證為標准 。補償標准可給權省 ,市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 區的發展水平 ,結合被拆迂房屋的重置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而大旺白沙村經濟比較低下,因此,補償時必須符合實際。同時 ,要經過較為科學,完善的價格評估程序,合理確定被拆遷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充分保護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補償費應及時足額發放到被拆遷人手中,以保證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拆遷 安置上 ,農村 房屋拆遷應按照有生產用地,生活方便,節約用地的原則 ,選擇好安置點。要符合農村集鎮和中心村建設的長遠規劃,交通便利等。房屋拆遷後,應為拆遷人安排好臨時居住點,並發給相應的搬家補助費,新房的建設問題,政府部門可授權村集體組織實施 ,相關費用憑實際支出安置費中列支。現農村房屋拆遷處於無序狀態,完善農村房屋拆迂方面的法規不容遲疑,從而使農民房屋拆遷工作有章可循政府應加大對農村農民法律知識教育,提高農民的維權意識安排專業人員為農民提供法律指導,法律咨詢法律援助。面對補償資金不到位,拖欠等現象,引導農民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維護自身權益。政府部門也要加強管理與監督,使發放給拆遷戶的資金到位。這樣做不僅有助於保護農民利益,而且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
(二 )在拆遷補償上,可以考慮採取如下幾種補償方式 。
一是貨幣補償方式,貨幣安置補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屋拆遷一種新的安置方式,通過貨幣支付形式把被拆迂房屋戶的安置房屋推向市場。補償費用除了包括房屋及其附屬物補償費,土地使用權外,還應包括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金。經濟學者茅以軾認為必須提高現行的補償標准,他建議應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上再加 1O%比較合適。④貨幣安置補償標准要以原地搬迂實物安置標准作為測算的主要依據。從價格上給房屋使用人一次性購房款額應達到本地段安置房的成本價比為合理。對被拆遷房屋所有人 ,拆遷人一般應按房屋的安置價格結合成新評估作價補償,因此拆除自有自用的私有房屋,拆遷人按上述除一次性貨幣購房款外還應給一筆拆除房屋補償費。同時對被拆遷房屋戶的這種一次性貨幣補償的 「買斷」方式,要建立相關的養老保險和醫療體制,保障農民拆迂戶應享有的權利。因此 ,當地政府應根據情況建立起符合村民的養老保險和醫療體制,使村民能夠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是在住房安置時,要堅持讓利於民,最大限度地考慮被拆遷人的利益。一方面要堅持 「以人為本」的原則,想方設法確保被拆遷戶拆遷安置後的實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要注意照顧村中不同需求對象對住房置換面積的多樣性需求。農村房屋拆迂需要取消以戶籍及有關條件要求為硬性標準的規定。要根據具體面積和人數來安排,在安置標准上可以這樣 : (1)一至二人戶,原面積不足4o平方米,安置面積為40平方米:原面積在40至80平方米,按原面積安置:原面積超過80平方米的,安置面積為80平方米。 (2)三人戶,原面積不足50-T-方米的,安置面積為5O平 方米;原面積在5O至11O平方米,按原面積安置:原面積為超過1O平方米的,按原面積安置1 10平方米。 (3)四人以上戶,原人均面積不足15平方米的,人均建築面積15平方米安置;原人均建築面積在15至35平方米的,按原面積安置:原人均建築面積在35平方米以上的,按人均面積3S平方米安置。被拆遷人在同一拆遷范圍內有多處合法住房的,應合並計算其原住宅房的建築面積這樣就可以很好地照顧到不同家庭的情況。例如 ,對單身老人或 老齡夫婦群體來說,原有面積大都在1 0 0平方米左右,還給他原有住房面積,置換成兩套住房,一套自己使用,一套出租流轉,可以輔助解決養老生計。他們雖然享受醫療和養老保險,但已經完全失去社會工作能力。實踐證明,以這種的置換方式,能夠有 效化解相當~部分農村老人的生計困難。再比如 ,對身邊有婚齡子女同居的農民,也應考慮到他們子女的婚嫁住房需要 ,適當調整和加大置換面積。還有,為了保障農村獨生子女國策的長效實施,住房置換也應體現某種優惠等等。另一方面對村中那些生活有特殊困難的被拆迂戶要採取一些特殊的優惠政策,使他們親身感受到黨的政策的溫暖,千萬不要動不動用法律法規嚇唬人,要以一個平常心進行換位思考。在建立被拆迂房屋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時,規定對被拆迂房屋農民中的特殊困難群體,包括以往歷次征地己安置和保養的人員,凡符合要求和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允許其按照有關規定申辦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同時可設立住房保障線,對被拆遷的特殊困難戶給予照顧,規定被拆迂農民獲得的貨幣補償款金額低於本市當年最小戶型的經濟適用房總價,拆遷人應當將其拆遷補償款補足到這~標准,保證每一戶被拆遷農民至少都能得到一套最小戶 型的經濟適用住房。三是對於土地徵用拆遷房屋的補償,可以採用 「分年補貼」 建立 「以土地換社保」的新機制,建立起以土地經營權為中心的 股份合作制,讓農民拆遷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使農民成為集體資產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股民,賦予了農民長久擁有集體資產 股權和分紅權利,而不至於有些農民用完補償費,使日後的生活 失去了經濟來源,成為 「貧民」。這種 「分年補貼」的長久保障 方式,有效地保障了農民生活。總之,農村房屋拆迂補償應遵循 公平的原則,公平地補償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有利於社會的安定。
(三 )在政府行 為上 ,要做 到如 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府必須從商業性的拆遷活動中完全退出,要轉變觀念,改變直接進行房屋拆遷或者代替拆遷人進行房屋拆遷的錯誤作法。政府專心扮演裁判員的角色,切實轉變職能,依法行政。拆遷管 理部門要與拆迂單位、拆遷評估機構分離,確保拆遷管理部門獨 立、公正地履行行政管理職責。即使是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公益 事業建設項目,也應當成立項目法人或委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 企業去承擔,主管部門決不能直接充當拆遷人或者接受委託拆遷。總之,村中房屋拆遷時,本地政府都要以正規程序來進行,有相應部門管理。二是對於大旺本地政府轉授權行政方面,要嚴格根據立法法 的規定,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目的和范圍行使該項權力,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該項權力轉授給其他行政機關。按照 《立法法》第八條規定 ,涉及對民事基本權利及財產權利的調整隻能由基本法律調整。 《憲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基本法律的制定主體只能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因此,從法理上說,拆遷房屋應由憲法等相關的上位法作出規定,並符合嚴格的法定條件三是地方得到行政授權行政中,可以建立起法治化的利益表達機制,把農民的利益表達行為納入法治化軌道,提高部分執法人員的素質,對於上訪的農民要耐心積極對待,使農民的利益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又能使政府行為受到嚴格規范。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 ,尤其是在我國農村佔比例較大的中國,完善農村房屋拆遷工作,保護被拆迂人的利益,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政府,社會,人人的共同努力。
你再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加寫東西,記得給我送分.

㈣ 違建的認定程序和拆除程序

【法律分析】:認定:違章建築分為兩種:一種是集體土地上的違章建築,主要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規定未取得建築用地使用權而建造的建築物;一種是國有土地上的違章建築,主要指違反《城鄉規劃法》等未獲得規劃許可或者違反違規許可,擅自在自己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土地上建造的建築物。如果是國有土地上的違法建築是有城鎮規劃區的縣(區)規劃部門進行調查取證,如果是集體土地上的違法建築則由鄉鎮政府進行調查取證。調查取證的過程包括調查違建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狀況、職業、年齡等;現場勘查記錄違建房屋的現狀,包括區位、房屋面積,結構以及修建時間等;調取城市、鎮建設總體規劃確定規劃區,並到房管部門查詢該房屋的登記材料。這個過程中,房屋的所有人是需要參與其中的,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也是不合法的。

拆除程序:

限期拆除決定:限期拆除決定的作出是對房屋為違建的認定,並且要求當事人,應當在法律規定期限內履行決定書中的義務。

催告當事人:即再一次督促、告知當事人履行義務,當事人如果在規定時間不履行義務的,又沒有提出任何有效的救濟途徑,就會收到行政部門的催告通知書,催告書主要告知當事人履行義務的方式、期限、擁有陳述申辯權和不履行義務導致的後果。

公告:當催告書送達後,在規定期限內當事人仍然沒有履行義務的,將由具有強制執行權的政府、受政府責令實施強制拆違的部門發布公告。

強制執行決定:根據法律規定的要求,對當事人已經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了認定下發決定書、催告、公告等程序後,當事人仍然不履行限期拆除決定書義務的,將由政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書,決定書中應該註明強制執行的理由、依據,強制執行的處理方式和時間,當事人救濟途徑的方式和期限等。

強制實施:當所有程序已經走完,當事人將面臨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即,在行政復議和訴訟期間,政府無權強拆的,否則屬於違法。被徵收人可以在接到限拆決定之日起60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也可在6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㈤ 拆除違建需要哪些合法程序

第一步,立案

立案就是執法部門對於發現或接到投訴、舉報等事實或者材料後,認為有違法事實發生或存在並需要追究法律責任時,決定把它作為行政案件進行查處的一種活動。這個程序中要注意哪些行政機關有權立案查處違章建築:

第二步,調查程序

第三步,決定程序

第一、告知,聽取陳述、申辯

這個主要是保證被處罰人的知情權、陳述權、申辯權。執法人員在作出處罰決定前,一般會書面告知被處罰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被處罰人有權陳述、申辯,如果執法人員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第二,聽證

聽證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在作出決定前,由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取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與法律依據,並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申辯及意見的程序活動。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第四步,處罰決定書的送達和執行

執法機關如果決定要進行處罰,會作出並向被處罰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5)拆違拆臨行動行政法分析擴展閱讀:

關於這個程序,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簽收。很多人認為自己不簽收,這個處罰決定書對自己就不發生法律效力,這是錯誤的,現行法律規定,如果你拒絕接收處法律文書,執法人員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

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法律文書留在你的住所即視為送達;也可以把法律文書留在受你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看到沒有,沒有簽收照樣可以對你發生法律效力。

二是積極應對處罰決定書。如果你錯過了聽證程序,也不要緊。對違章建築的處罰決定書,按照法律規定,自送達之日的第二日起,你可以在2個月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三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三是建議聘請律師維權。因為這是一個法律程序,非專業人士駕馭不了。在此,我再次提醒各位拆遷戶兩點:第一,隔行如隔山。法律不是你在網上或者書店中看到的法律條文,也不是某個權威學者對法律的解讀,更不是法律課堂上的理論講解。

四是只有在處罰決定書發生法律效力時,才可以依法拆除違章建築。處罰決定書發生法律效力有兩種情形:一種就是你不進行行政復議也不進行行政訴訟,過了三個月,處罰決定書就發生法律效力了;

另一種是你在兩個月內提起行政復議,接著又提起了行政訴訟經過一審二審後就發生法律效力了。只有在這兩種發生法律效力的情形下才可以拆除違章建築,言下之意就是說發現了沒有經過審批或者無證的房屋後,不是說拆就拆的,而是要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後才可以拆除。

㈥ 拆除違章建築是不是行政處罰

是,拆除違章建築通知是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笫八十三條規定:

依照本法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非法佔有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6)拆違拆臨行動行政法分析擴展閱讀

違章建築主要包括:

1、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准,並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2、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成的建築物;

3、擅自改變了使用性質建成的建築物;

4、臨時建築建設後超過有效期未拆除成為永久性建築的建築物;

5、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向主管部門騙取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㈦ 國土部門能行使代履行嗎

當前,違法佔地建房現象蔓延,土地違法案件類型和數量增多,執法難度大,無論從司法實踐和立法層面均出現諸多新問題亟待解決,筆者僅就土地違法案件中農村村民違法佔地建房涉及到的立案查處、責令停止違法、強制拆除違法佔地建築等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關於違法佔地現在及立案查處中的問題

違法佔地建房行政案件主要是村民違反土地管理法規定,未經過土地管理部門批准,擅自佔用土地建房、搭建構築物和其他設施,違反《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的行為。

(一)違法佔地建房現象處理難度問題

違法佔地必須具備2個要件:(1)有違法事實,實施了違法佔地的行為;(2)違反法律規定,未經過國土部門批准。在查處土地違法案件中,少數村民並不知道佔用自己的責任地建房還要批准,由於國土執法對違法佔地處理不及時,在一定范圍一定區域,相互影響,逐步蔓延,呈現違法佔地發案多、立案查處少,查處多、復耕少的問題,土地被蠶食日益嚴重,究其原因如下:一是重視不夠,沒有做好鄉、村總體規劃;二是土地管理部門監督不力,執行力度不夠,少數土地執法人員有怠於執法,履行法定職責不到位、不鬥硬;三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法制觀念還沒有深入民心;四是縣、鄉土地管理脫節,沒有形成多管齊下機制,對土地違法案件沒有能夠及時調查處理。五是相關土地法律制度滯後,特別是國土執法措施等操作性規定,不能適用形勢發展。筆者認為,存在上述原因既有歷史的因素,又有主觀的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採取相應措施,加以整治和完善機制。

(二)立案查處不力的監督問題

怎樣才能啟動違法佔地案件的立案查處,是土地違法中一個基本問題,實踐中只要不影響國家建設、不影響征地搬遷基本默許,放縱違法,如何在現有的土地管理法框架內用好用足法律許可權,加強違法佔地的監督檢查、立案查處是處理違法佔地必須討論、不可迴避的尖銳問題,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由於該條文操作性不強,至部分違法佔地案件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查處。國土部門在立案上進一步完善落實土地違法的報案登記、舉報制度,避免盲點,規范對違法佔地沒有立案查處的監督。國家在相關土地法律制度的設定層面,完善對行政執法人員執法不嚴的監督和責任查究。同時有針對性加強打擊力度:

(1)區域性執法檢查、查處違法佔地案件。如果范圍過大難免產生選擇性執法,容易誤導為執行不公,針對性執法,在違法佔地人中攀比。

(2)加強問責,進行責任追究。

(3)紀檢部門介入查處。

二、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操作中的問題

責令違法佔地行為人停止違法行為是國土部門在查處土地違法佔地行政案件中的一項職權和應當履行的職責,是土地行政執法中的必備程序。

(一)責令違法佔地人停止違法行應當由國土部門實施

改正違法行為實質是糾正違法事實。改正違法行為屬於國土在履行土地監察或者是處理土地違法案件中發現問題及時控制、制止的行為,其目的是為了謹慎用處罰,減少違法行為人損失的一種變通措施,國土部門責令決定並非為相對人設定新的權利義務,是恢復性改正行為,責令行為人自行改正是要求其實施積極行為配合依法行政的一項行政命令。從相關法律規定可以解讀為行政職權,如《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條 「農村村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條 依照本法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同時《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上述法律規定明確要求國土部門在查處土地違法案件中必須履行的職責,在對土地違法案件依法實施處罰的同時,應該先行制止違法行為的繼續,防止損失的進一步擴大。但是實施實踐中,由於土地法賦予國土部門制止措施不具體、不強硬,使得這一程序幾乎流於形式。實踐中,國土部門基本無從下手,對正在實施的違法佔地行為,瞪眼看著繼續施工,停留於書面的通知或者決定,使得行政執法非常尷尬。

從行為的行政分析,責令停止、改正違法在法律屬性上應該是一種行政管理措施,是國土部門在發現、查處土地違法案件中的恢復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性質上不符合行政處罰的特徵,也不符合行政強制措施的特徵,不涉及強制執行權問題。對於責令停止、改正違法佔地行為,如果當事人不履行,說明拒絕配合,不願意停止違法進行,性質上為繼續實施或者擴大違法行為,國土部門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阻止繼續違法,實施更強硬的手段和措施,達到足以履行改正行為。無論實踐和法律規定,將本屬於行政執法范疇的許可權推向司法程序,以非訴行政申請執行案件進入法院司法審查程序,使得本來簡單的違法佔地司法審查的程序性變得更為復雜,從違法佔地建房的拆除來說與征地拆遷本質不同,並不具有司法審查的意義,因而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不涉及執行權或申請執行權問題。

(二)國土部門可否適用《行政強製法》上帶「代履行」制度制止違法佔地的行為的問題

對責令停止違法行政如果當事人不聽,仍然繼續修建。國土部門該怎麼辦?筆者曾審判實踐中有一案例,屏山縣國土部門發現新安鎮轄區有村民未經國土部門批准,擅自在自己的責任地違法佔地建房行為,剛開始建房時候國土部門立案查處,按照程序發出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當時違法行為人短暫的停建後 ,又繼續施工,國土部門及時有效的抓住停止、改正違法行為,按照土地違法案件進行調查取證,按照行政處罰程序作出處罰,當事人三個月訴期後,再向法院申請執行,法院經過立案、送行政庭審查、討論裁定,在移送執行局,按照執行程序,差不多耗時半年,違法建房建成三樓。當土地查處結束後,房屋已經建成二樓,從這個案例關鍵問題出現:一是國土局把行政監察檢查的行政權力權當成司法執行權,經過了繁瑣的程序;二是土地法上賦予國土執法的行政措施不給力,沒有國土部門在建違章建築的停止屬於行使土地監察權,國土部門必須立即制止。

《行政強製法》上帶「代履行」,在行政法上的重大突破,實際上填補了這項空白,彌補了《土地管理法》上停止改正違法佔地行為無可供操作的法律依據。《行政強製法》第五十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要求當事人履行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等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經催告仍不履行,其後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的,行政機關可以代履行,或者委託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履行」。如果違法佔地人不履行執行拆除違建設施,國土部門依《行政強製法》第五十條取得代當事人履行行為的拆除義務,實施拆除,強制阻止和改正違法佔地行為,及時遏制違法行為繼續擴大,不至於因為違法佔地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實踐中《行政強製法》「代履行」制度要把握好適用的范圍,在適用 「代履行」制度時候,應當把握兩個基本要素:(1)「代履行」僅適用於排除妨礙、恢復原狀兩種情形;2)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的。

三、「拆違權」在立法上沖突問題

(一)司法權束縛了行政執法權

拆違權即法律賦予強制拆除違章(法)建築物的權利,研究「拆違權」主要針對於已經違法佔地建房多年,沒有國土發現被查處,無法通過停止、改正等處理,依據不屬於正在實施的違法行為,這類案件違法行為已經完成涉及拆除違法建築。事實上這個法律上的義務,強拆權問題在2012年以前依照《土地管理法》規定,明確由法院拆除無分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條 依照本法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第三十五條 在臨時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所以一直以來,國土局依據該條申請法院執行無分歧。

(二)拆除違法建築的觀念和立法上的突破

國家基於城鄉一體化建設推進的需要,讓更多的行政強拆違法建築合法化,在《行政強製法》中用專門的條款對拆除違建房屋及實施的強拆權作了授權,強拆這塊「硬骨頭」,被劃入了行政執法范疇。由於國土部門的執法人員只注重《土地管理法》,長期以來受縛於《土地管理法》上的規定,法院、國土部門有不同認識,法院認為拆除違法佔地建築應該由行政機關自己拆除,不受理案件。而國土部門認為該法院組織拆除。

《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之後最高人民法院在專門針對《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拆除違法建築出台司法解釋,發布(2013)法釋5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強制拆除問題的批復「根據行政強製法和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精神,對涉及違反城鄉規劃法的違法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的強制拆除,法律已經授予行政機關強制執行權,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機關提出的非訴行政執行申請。」司法解釋出台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答記者問,行政庭負責人:「從《批復》表述的准確性而言,重在強調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機關提出的有關限期拆除決定等的非訴行政執行申請」。為此就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國土部門提出的拆除違法佔地上的建築物及實施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

《行政強製法》是行政法體系中基本法,普遍適用於行政執行,《行政強製法》實施後,在法律適用上應該優先於《土地管理法》,主要理由:(1)《行政強製法》是行政法框架內基本法,適用於所有行政執法,特別是行政機關強制措施的專門規定,土地管理法為部門法,主要調整、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政策;(2)根據《立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後法優於前法,新法優於舊法,《行政強製法》為後法,優於前法;(3)執行權與「拆違權」實際並不沖突。「拆違權」的法律授權僅指法院不再受理國土部門的違法佔地案件中責令拆除違法佔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屬實施的申請,涉及國土部門的其他行政處罰仍需要接受司法審查,強制執行權仍在法院,這個強制執行權基於法律的規定已經不包含「拆違權」。

㈧ 拆違措施

法律分析:拆違措施程序主要有:一、調查取證;二、認定違法建築;三、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四、下達執法文書;五、強制拆除的審批;六、製作拆除方案;七、實施拆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四十條 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交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設單位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設項目,還應當提交修建性詳細規劃。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的,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經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予以公布。

㈨ 違建強拆執法流程

一、違章建築強制拆除基本流程是什麼

國土資源部《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等送達當事人後,作出決定的機關應當督促當事人履行(拆除違章建築的義務),並將履行情況記入《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處理)決定執行筆錄》。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土地管理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在法定期限內既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又不履行的,期滿後又作出處罰決定的土地管理部門提出《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強制執行申請書》,連同案卷副本送交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違章建築的類型

⑴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准,並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⑵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成的建築物;

⑶擅自改變了使用性質建成的建築物;

⑷臨時建築建設後超過有效期未拆除成為永久性建築的建築物;

(5) 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向主管部門騙取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三、違章建築的限期整改或拆除

(1)限期整改

程序違法簡單,補辦下手續就好了,可以要求限期改正,當然,還有懲罰措施,限期內不改正就是罰款。

(2)限期拆除

對於實體性違法建築,先作出《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築決定書》,並同時下發限期行政相對人自行拆除決定書,告知當事人拆他違法違章建築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以及其在幾天沒可以對此決定所享有的陳述、申辯權利,如果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陳述、申辯的,拆違實施部門應當聽取其意見,並做好記錄。對其提出的抗辯理由和證據二十日內進行復核。理由成立的,不拆,不成立或者不抗辯的,拆違實施部門應當予以採納;規劃部門不予採納的,應當說明理由通知當事人。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作出責令限期拆除的書面決定。在限定期限內不自行拆除的,那就強制拆除。

㈩ 違章建築拆除程序

拆除違建合法程序如下:

第一步,立案

立案就是執法部門對於發現或接到投訴、舉報等事實或者材料後,認為有違法事實發生或存在並需要追究法律責任時,決定把它作為行政案件進行查處的一種活動。這個程序中要注意哪些行政機關有權立案查處違章建築:

一是規劃局或者規劃委員會。這是法定部門,城市裡的違章建築由它來管。

二是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城管,城管有沒有權利來管違章建築,主要看它是否得到省級政府的授權,比如北京,城管部門是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授權的,所以那個有名的人濟山莊的違章建築就是城管要求限期自行拆除的。

三是鄉、鎮人民政府。它的執法范圍是鄉、村莊規劃區范圍內,簡單講就是在農村的違章建築由它來管。

除了上述部門,其他部門都沒有權利查處違章建築。實踐中有國土局或者國土所、住房和城鄉局、房管局等來查處違章建築的,這是錯誤的。

第二步,調查程序

在調查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調查人員不得少於2個人。

2、調查人員要主動出示執法證件。有兩個作用:一是調查人員必須具備執法資格;二是防止沒有執法資格的人冒充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活動。

3,在被詢問以及在簽署筆錄時要謹慎。在行政執法中,常見的筆錄有《現場檢查筆錄》、《現場勘驗筆錄》《調查筆錄》,執法人員讓你簽字時,你一定要看清筆錄上的內容,如果發現內容與你說的或者與事實不符時,一定要求他們修改,執法人員嫌麻煩不願意修改的話,建議你就不要簽字。

第三步,決定程序

1、告知,聽取陳述、申辯

這個主要是保證被處罰人的知情權、陳述權、申辯權。執法人員在作出處罰決定前,一般會書面告知被處罰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被處罰人有權陳述、申辯,如果執法人員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聽證

聽證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在作出決定前,由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取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與法律依據,並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申辯及意見的程序活動。

對於聽證程序,建議被處罰人還是要重視一下不要錯過這個程序。錯過這個程序,雖然可以在這之後的比如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程序中得到救濟。但我建議你還是不要錯過聽證。

第四步,處罰決定書的送達和執行

執法機關如果決定要進行處罰,會作出並向被處罰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三十五條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履行義務的期限;

(二)履行義務的方式;

(三)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

(四)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

第三十六條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後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

第三十七條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

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

(三)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

(四)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五)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

第三十八條催告書、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或者無法直接送達當事人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送達。

第四十四 條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10)拆違拆臨行動行政法分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六十六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並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准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准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築物、構築物超過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熱點內容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
道德不良行為 發布:2024-11-20 07:10:00 瀏覽: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規 發布:2024-11-20 07:02:52 瀏覽:683
刑法懲罰說 發布:2024-11-20 05:48:45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