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日期之前
① 民事訴訟法中時間是怎麼規定的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第八十三條 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② 民事訴訟中「某日前」含當日嗎
一切法律術語「某日前」包含當日。
③ 2022年新民訴法實施時間
法律分析: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作出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並於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認真學習貫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的通知:2022年1月1日之後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2022年1月1日之前人民法院未審結的案件,尚未進行的訴訟行為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是指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行為和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訴訟主體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是人民法院實施審判行為、辦理民事案件的准則,是規范一切訴訟參與人的訴訟行為的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④ 7月15日之前包括15日嗎
15日前包括15日。我國法律上,期限和數字是包括本數的,即十五日之內包括第十五天,三年以下刑期,包括三年。對於合同中提到的15日前的問題,一般在計算日期的時候,會將15日當天算在內,從開始日期至第15日均可。15日之前,包括15日,意思是1-15日,都叫15日之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期間種類和計算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⑤ 審限屆滿日期之前必須判決嗎
審限屆滿日期之前不一定必須判決。審理期限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延長時間。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判決和裁定有什麼區別
判決和裁定的區別如下:
1、適用的事項不同。裁定解決的是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目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地指揮訴訟,清除訴訟中的障礙,推進訴訟進程;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雙方爭執的權利義務問題,即實體法律關系,目的是解決民事權益糾紛,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以解決;
2、作出的依據不同。裁定根據的事實是程序性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判決根據的事實是人民法院認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後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但審理選民資格的案件除外。
⑥ 審限屆滿日期之前必須判決嗎
審限屆滿日期之前不一定必須判決,審理期限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延長時間。
具體如下:
1、無論是民事訴訟、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不同的程序和審級都有不同的審限,法院必須嚴格遵守審理期限的規定,在審限屆滿之前作出裁判。
2、如果存在訴訟中止或者是中斷的情況,相應的審限就可能停止計算一段時間,特殊情況下審限可能被延長,但是需要經過批准。
3、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
4、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綜上所述,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⑦ 審限屆滿日期之前必須判決嗎
法律分析:審限屆滿日期之前不一定必須判決,審理期限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延長時間。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⑧ 民事訴訟法中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一、 民事訴訟法 中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 立案 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人民法院對起訴進行審查並決定受理案件後,審理前的准備工作包括: 1、依法發送 起訴狀 、 答辯狀 。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向被告發送起訴狀副本;被告收到起訴狀副本後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收到答辯狀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2、告知當事人有關 訴訟 權利和義務。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務。 根據民事訴訟 法規 定,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主要有:委託訴訟 代理 人,申請迴避,收集、提出 證據 ,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查閱或復制本案的有關材料,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並有權提起反訴等。訴訟義務主要有: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等。 3、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第 一審 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當依法組成合議庭。 從開庭前的各項准備工作到案件審結,都應當在合議庭所有成員的參與下進行,合議庭成員自始至終應對全案的審理負責,以充分發揮合議庭的作用,保證辦案質量。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如果在受理、立案後就已確定了合議庭組成人員的,也可以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連同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一並告知當事人。 4、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合議庭組成人員要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輪流閱卷。 通過閱卷,找出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明確下一步需要收集哪些必要的證據和需要進一步查證的內容,以便做好其他准備工作。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這是審理前的准備工作的重要內容。應當指出,在民事案件中,進一步強調當事人的 舉證責任 是完全必要的。這就是說,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請求和需要證明的事實必須提供證據。在當事人舉不出證據而法院也收集不到證據的情況下,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要承擔敗訴的法律後果。但當事人舉證和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相結合,是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特點。 5、依法追加當事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追加為當事人。 這一規定說明,普通的共同訴訟不發生追加當事人的問題,只有必要的共同訴訟才能適用此條規定。追加當事人既可以由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追加。當事人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由的,不予追加;申請有理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追加的當事人可以是這一案件的共同原告,也可以是共同被告。屬於共同原告的,如果被追加的當事人放棄實體權利,不願參加訴訟的,可不予追加;如果既不放棄實體權利,又不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列為共同原告適用缺席判決,屬於共同被告的,在接到追加當事人的通知後拒不到庭的,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 拘傳 條件,可以適用拘傳,不是必須到庭的被告,也可以適用缺席判決。 這里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更換當事人。因為更換原告,涉及到原來的原告是否願意退出訴訟,新更換的原告又是否願意參加訴訟。尤其在多數原告的情況下,還可能發生有的願意參加訴訟,有的不願意參加訴訟的問題;如果更換被告,也涉及到原告是否願意告這個被告的問題。為了尊重當事人的訴權,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如果發生了起訴或應訴的人不符合當事人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是否更換,由當事人自己決定,人民法院不應依職權主動更換。 二、相關的法律條款 申請人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法院執行期限是6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 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 訴訟時效中止 、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它人民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