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第86條
Ⅰ 立案有沒有刑事責任
不一定。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Ⅱ 不予立案的理由和依據
法律分析:對於刑事案件,一般在接到報警之後,並不會直接就立案受理,此時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當中的規定來判斷是否應該立案。而現實中也經常出現不予立案的情況,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理由有哪些1、沒有犯罪事實:(1)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發生(2)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達到犯罪程度,即沒有觸犯法律(3)犯罪事實沒有證據證明2、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刑訴法》15條、130條規定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刑事案件的立案條件是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86條規定是什麼
摘要 司法解釋,是指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對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解釋,包括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兩種。對於民事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問題,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不宜簡單套用「溯及既往」原則而追溯到所解釋的法律的生效時間,或者以「不溯及既往」原則將其時間效力確定為司法解釋的施行之日。如果司法解釋出於對其所解釋的內容和審判實踐的運用等多方面考慮,專門確定溯及力的標准,則應依其規定。
Ⅳ 金額超過多少可以立案
刑事案件立案標准問題在法律上沒有統一規定,並不骨不同的性質的案件,立案的標准也是不同的。立案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為依據,但這並不意味著有了一定的事實材料就能立案。只有當這些材料所反映的事實符合立案的條件時,才能做到正確、及時、合法立案。立案的條件,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也就是決定刑事案件成立,開始進行刑事追究所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正確掌握立案的條件,是准確、及時地解決應否立案問題的關鍵。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另外,盜竊案件立案標准: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專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屬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根據這一規定,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Ⅳ 刑事立案監督的內容和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立案監督的內容如下:(一)依法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公安機關是否立案偵查。即符合《刑事訴訟法》第83條、第86條之情形,公安機關均應立案偵查。公安機關對其所發現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或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應立案偵查而不立案偵查的,檢察機關依法對此予以審查和監督(二)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是否有管轄權。《刑事訴訟法》第18條的規定,除了由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和自訴案件,其他刑事案件均由公安機關直接受理。檢察機關通過立案監督發現和糾正公安機關越權立案的違法情形。(三)不符合法定立案條件不應當立案,而公安機關予以立案的,檢察機關通過立案監督予以糾正。立案監督的方式如下:一、受理被害人的申訴。二、受理其他有關人員的報案、控告和舉報。三、人民檢察院發現的刑事立案監督案件線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
應當立案。
Ⅵ 怎麼知道公安立案了嗎
立案偵查在前期進行調查的時候犯罪嫌疑人本身是不會知道,當證據確鑿,犯罪嫌疑人罪行明確的時候,公安機關會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拘留調查,這個時候犯罪嫌疑人自身就自然知道自己已經被調查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不論是否屬於自己管轄的案件,都應當接受。然後按照管轄的規定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對口頭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應當仔細地詢問和訊問,並將內容寫成筆錄,經宣讀或者交本人閱讀後,若有意見,應當允許更正,若認為無誤後,讓其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已經接受的材料進行核對、調查的活動。其任務是正確認定有無犯罪事實的發生,應否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為正確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打下基礎。
Ⅶ 重婚罪公安管嗎
重婚屬於刑事案件,公安會管。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民發現有犯罪活動的,有權利和義務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所以發現有重婚行為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什麼情況下公安立案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後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並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重婚罪公安是會管的,重婚屬於刑事案件,並且不屬於自訴的案件,所以如果有人向公安機關報案之後,公安應當及時收集證據,之後提請檢察院審查起訴,之後才依法到法院進行審判。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86條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對拘留人的拘留時間等方面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第八十七條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准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於重大案件的討論。
(8)刑事訴訟法第86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
(一)對是否符合逮捕條件有疑問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檢察人員當面陳述的;
(三)偵查活動可能有重大違法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第八十九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檢察長決定。重大案件應當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Ⅸ 學校投訴找哪個部門
向當地教育部門投訴的通常稱為教育委員會、教育局或教育體育局。教師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教師法》第五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教師工作。
一、投訴學校去哪裡投訴
可以向當地教育部門投訴,如果是消防方面的安全隱患也可以向當地消防部門投訴。
如果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當地有關部門並未及時受理投訴,還可以撥打教育部投訴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或者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1、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3、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還可以寫信舉報。
二、一般投訴學校打什麼電話
向當地教育局或有關部門舉報就可以。
舉報有法律依據,我國《憲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都為了舉報提供了法律依據。
《憲法》第4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6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對於違法的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控告的權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人的法律責任。
《刑法》第254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
《刑事訴訟法》第85條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三、法律對學校食堂經營管理活動的基本要求
(一)對食堂的管理與監督的基本要求
1、學校要建立食品衛生校長負責制,配備專職或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
2、建立健全食品衛生的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具體地講是要有鍵全的衛生管理、檢查制度原料采購索證(采購食品的衛生許可證、檢驗合格證、化驗單、購貨憑證等)、庫房管理、粗加工管理、烹調加工管理、面點製作管理、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制度等等.相關的衛生管理條款應在用餐場所公示(張貼上牆),接受用餐者的監督。
3、學校應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在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後,應採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並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生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2)協助衛生機構治病救人(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4)配合衛生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5)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採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4、學校必須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報告制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應及時報告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5、食堂應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閭,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用餐的衛生與安全。食堂實行承包經營時,必須把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作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標。
6、學校要建立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
(二)對食堂加工操作同的基本要求
最小使用面積不得少於8平方米牆壁應有1.5米以上的瓷磚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製成的培智地面應由防水,防滑、無毒、易清淡的材料建成,具有一定的坡度,易於清洗與排水.配備有足夠的照明、通風、排煙裝置和有效的防蠅、防塵、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衛生要求的存放廢棄物的設施和設備保持環境清潔、檯面、地面每餐至少打掃一次廢棄物應該放在有蓋的容器內,一餐一清,排煙翠應經常清洗,盛調料的容器要保持清潔衛生,調料內無異物、用後加蓋防塵;每次用後要將容器清洗~次,再倒入新的調料、廚房內不得存放私人物品、雜物。未經初加工的食品不得進入廚房.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出食品加工操作間。
(三)對食堂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食堂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有關食品衛生的基本要求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都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從業人員及集體餐分餐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於食品衛生的病症時,應立即脫高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症或治癒後,方可重新上崗;食堂從業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習慣,必須做到在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後、便後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應洗手消毒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並把頭發置於帽內;不得留長指甲·塗指甲油、戒指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吸煙。
法律對於校園食品安全如何保證?
(四)對食品采購、貯存、加工、銷售環節的基本要求
1、采購嚴格把好食品的采購關.食品采購員必須到持有衛生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索證應相對固定食品采購的場所,以保證其質量.禁止采購以下食品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生、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觀性狀異常、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經獸醫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3)超過保值期或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的定型包裝食品。
(4)其他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
2、貯存田原輔料進庫前必須嚴格檢驗,發現不合格或無檢驗合格證書又無化驗單者,驗收入員應拒絕入庫。
(1)驗收之後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品名、供貨單位、數量、進貨日期、感觀檢查情況、索證情況等,食品貯存應當分類、分架、隔牆、高地存放,定期檢查,及時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2)食品貯存場所靜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舊有用於保存食品的冷藏設備,必須貼有標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應分櫃存放。
(3)貯存場所要做到通風、防潮、保持室內乾燥,地面、貨架保持清潔,設有防鼠、防地措施並避免陽光直硒食品,容器要加蓋防塵。
(4)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出食品貯藏同、
3、加工
(1)用於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後洗凈、保持清潔。
(2)食堂炊事員必須採用新鮮潔凈的的原料製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敗變質和感觀性狀異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3)加工食品必須做到熟透、須要熱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中心溫度不低於70度。加工後的熟製品應該與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製成後必須留祥。
(4)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不得向學生出售腐敗變質或者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影響學生健康的食物。
(5)職業學校、普通中學、小學、幼兒國學生食堂不得制售冷暈冷盤。
(6)廚師品嘗味道要用專用的工具、食物品嘗後必須廢棄,不準用炒菜勺或用手抓取品嘗食物。
(7)應特別注意危險食品的加工,如四季豆、皮蛋、豆漿製品等。
4、銷售
(1)食品在烹飪後至出售前一般不超過2小時,若超過2小時存放的,應當在高於60度或低於10度的條件下存放。
(2)食堂剩餘食品必須冷藏、冷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在確認沒有變質的情況下、必須經高溫徹底加熱後,方可繼續出售。
(3)銷售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使用專用工具分檢傳遞食品,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物。專用工具應當定位放置、貨、糍分開、防止污染
(4)學校組織的集體用餐,要嚴把供餐質量關,必須當餐加工,不得訂購和銷售隔餐的剩餘食品,不得向學生訂購冷輩冷盤食品。
(五)對消毒環節的基本要求
法律對於校園食品安全如何保證?
食堂應當有用耐磨、易清洗的無毒材料製造或建成的餐飲具專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設施設備。採用化學消毒的,必須具備兩個以上的水池,並不得與清淡蔬菜、肉類等設施設備混用;餐飲具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飲具;消毒後的餐飲具必須貯存在餐飲具專用保潔櫃內備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應分開存放,並在餐具貯存櫃上有明顯標記。餐具保潔櫃應定期清洗、保持潔凈餐飲具所使用的洗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標准或要求;洗滌、消毒劑必須有固定的存放場所(櫥櫃),並有明顯的標記。
(六)對就餐場所的基本要求
餐廳店堂應保持整潔、在餐具擺台後或有人就餐時不得清掃地面,餐具樓台超過當次就餐時間尚未使用的應當回收保潔。
當發現或被就餐者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確有感官性狀異常或可疑變質時、餐廳服務人員應當立即撤換該食品、並同時告知有關備餐人員。備餐人員應該立即檢查被撤換的食品和同類食品,作出相應處理,確保供餐的安全衛生。
供就餐者自取的調味料,應當符合相應的食品衛生標准和要求,供餐場所應設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來水裝置。
(七)對飲用水的基本要求
總的來說是要堅持充足、方便、符合標準的原則,有條件使用自來水的應使用自來水。
使用地下水(井水)的,要做到水源地30米范圍內無污染源,同時取得衛生許可證、所建水井,要有防護設施、井壁、並沿平整光滑、井口要加蓋、上鎖、要有防毒裝置和消毒措施、定期對水井進行清洗消毒。要落實專人對水井的嚴格管理,做好水質的管護、監測工作。
各級紀委網站、各級紀委網站均設有舉報鏈接,可向各級紀委投訴舉報窗口實名制發送詳細信息。
Ⅹ 立案了就一定會追究到底嗎
一、偵查。偵查機關立案以後,開始進行偵查。偵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找到犯罪人,一是收集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經過偵查,對有證據證明存在犯罪嫌疑的人為了防止其阻礙訴訟的正常進行,如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毀滅證據、逃跑、自殺等情形,可以採取強度不同的強制措施,常見的如取保候審、拘留、逮捕等。為了弄清事實真相和收集證據,公安機關有權採取訊問犯罪嫌疑人和詢問證人,進行勘驗、檢查、搜查,扣押物證、書證,組織鑒定、發布通緝令等偵查措施。
二、審查起訴。檢察院接到偵查機關移送的案件以後,案件進入到審查起訴階段。在這一階段,檢察院會對《起訴意見書》以及全部案卷材料和證據進行全面審查,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的意見,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人的意見,調查核實其他證據,認為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需要對案件作進一步偵查時,可以決定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除上述退回補充偵查,由偵查機關作出撤消案件處理的以外,檢察院審查後,在案件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的前提下,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對於依法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向人民法院起訴;二是對於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免除處罰的,或者補充偵查的案件證據仍然不足的,不將案件交付人民法院審判,即不起訴。
三、審判階段。法院在收到並審查檢察院移送起訴的案件後,除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一般會公開開庭審理。法庭審理後,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有罪判決和無罪判決。一審判決作出以後,,如被告人和檢察院不提出上訴或抗訴,則該判決在10日後生效並交付執行。被告人如果對判決不服,可以在10日內以口頭或書狀形式提出上訴。檢察院不服判決可以提起抗訴。
四、執行。執行機關對已經生效的判決進行執行。
二、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第一,必須先有人報案(當事人,或者旁人)
第二,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偵查,民事糾紛,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個案底。
第三,不予收費,公安機關處理事情是不收費的。
第四,當案件偵查,審理完畢,或者案件不需要繼續偵查審理等其他情況,公安機關將予以撤銷立案。
三、公安局立案條件
立案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後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並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警察立案一般都會查到底。立案調查代表對主體的違法事實基本認定,只是因案件性質不同,處理程序就不一樣,結果就不同,一般治安案件調查完就按照治安管理法給予警告、罰款、治安拘留等處罰,如果觸犯刑法的話,派出所調查取證完後,送公安分局法制科審批後就移交檢察院了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後,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製作不予立案通知書,並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