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搜查
Ⅰ 如何解決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
一、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概念 隱私的意識和觀念,在人類始祖以樹葉遮體時,就已朦朧形成。但隱私權作為一項法律上的權利被提出來,卻是距今僅百年的事情。通說認為,隱私的概念最早是美國人薩姆爾D.沃倫和路易斯.D.布蘭代斯在《哈佛法律評論》(第四期)上發表的《隱私權》一文中提出來的。他們將隱私權界定為生活之私權利和不受干擾的權利,內容為個人對其身事物的公開揭露權,其所保障的是個人思想、情緒、感受、或者不可侵犯的人格。(2) 隱私要也是一項對立的精神性人格權。從世界范圍看,隱私權正在逐步被被確認為一種獨立的民事權利即人格權的一種。隱私權不具有直接的財產性內容,因此不屬於財產權而屬於人身權。隱私權立法旨趣在於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隱私之保護是為了維護個人在民事社會里的資格和尊嚴所必須的,因此它屬於人格權的一部分(3)。同時,涉及到大眾的利益,法律必須進行衡平,給人們一個獲取信息的渠道和一條維護自己利益的途徑。 知情權又稱為知的權利、知悉權、資訊權、信息權或者了解權。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AP通訊社專務理事肯特.庫柏在1945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來的,其基本含意是指公民有知道他應當知道的事情、國家應當最大限度地確認和保障公民知悉、獲取信息的權利,尤其是政務信息的權利(4)。知情權是適應現代政治民主而出現的一種權利,屬於公法領域的概念,它比隱私權出現得更晚。 二、隱私權與知情的沖突與協調 (一)隱私權與知情的沖突 通過上述對兩者概念的分析,可見:前者給予公民保護自己隱私的權利,不讓他人接近、侵入、公開和傳播自己的私人事務,具有消極與被動性;後者給予公民了解自己應當知道的一切權利,以滿足其政治與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具有積極與主動性。 兩者的沖突不僅僅是表面的,在本質上兩者也是沖突的,兩者不完全是私權與私權的沖突,更多的是公權與私權的沖突。 (二)知情權與隱私權的協調 知情權與隱私權的沖突歸納起來有三種類型:1、社會知情權與公眾人物隱私權的沖突;2、知政權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隱私權的沖突;3、個人信息知情權與他人隱私權的沖突。解決不同類型的沖突,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應該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社會政治與公共利益原則。此原則適用於知政權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隱私權保護要求的矛盾。人個的隱私是否受法律保護以及保護的程度,應該依個人的社會角色而定,當一個公民不具有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身份時,其個人隱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私,因為它與公共利益和政治民主無關。當一個公民擔任國家機關職務時,其原來屬於隱私范圍的某些因與公共利益或政治民主有關而具有公開的屬性。政府官員和執政黨領導代表公民行使權利,負有管理國家和公共事務的責任。他們的言行舉止、道德品質、能力水平、學歷資力、態度觀點甚至家庭背景、婚姻愛情、財產狀況等私生活都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甚至本身就是社會公共生活的組成部分,社會公眾對於他們的這些情況應當享有知情權。因此,公民的知情權高於他們的隱私權。 2、利益衡量原則。此原則可以調整公共人物的隱私以權社會知情權的矛盾。所謂公共人物是指「在社會各個領域作出突出貢獻,有突出成就或身份地位顯赫或因罪行重大等原因,而被公眾普遍知曉的人物」。當兩種權利發生沖突時,應當衡量權利所蘊含的權利內容,根據利益的大小決定權利的配置,也即前者所帶來的利益是否足以將後者所省略。如果能,則承認前者,反之則尊重保護後者。在一定程度和場合下,應當允許對公眾人物隱私權的侵入甚至對公眾人物的攻擊和侮辱。 3、寬容協調原則。當權利范圍內的社會知情權、個人信息了解權與隱私權相沖突時,則應當兼顧兩種利益的平衡,對兩種權利進行寬容的協調。當作為私權的知情權與隱私權相矛盾時,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讓這兩種權利都作出一定的讓步,相互以一種寬容態度求得平衡。 4、人格尊嚴原則。人格尊嚴原則是人權的核心內容之一。在處理隱私權和知情的沖突時尤應遵循。新聞報道對社會不良現象的揭露,必要時可以涉及某些人的隱私。但是言詞方面應當盡量溫和。 三、隱私權與知情的法律保護 權利之間的沖突有三個層次的表現:一是權利間本身的矛盾所致,二是權利主體對權利的認識差異所致,三是權利主體對權利的不當行使所致(5)。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得出隱私權與知情在本質上是沖突的結論,它們沖突的根源在於對同一信息或資源的爭奪,是最深層次的沖突。法律面對這種沖突,唯一的辦法是建立一個完善的體系,以權利代表的價值對資源進行分配。 (一)知情權的法律保護 知情權這一概念首先在美國提出。二戰前,知情權只是新聞記者的主張口號,二戰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判例確認了知情權,國會則於1966年制定了《情報自由法》,該法規定每個人都有得到其應當知道的信息資料的平等權利,1976年國會又制定了《陽光下的政府法》。1946年聯合國通過的第59號決議,宣布知情權為基本人權之一,強調知情權是實現一切自由權利的關鍵。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序言中將「人人享有議論和信仰自由並免於恐懼和匱乏」宣布為「普遍人民的最高願望」。 雖然我國已經加入了兩大國際人權公約,但知情權在我國的法律保護仍然處於缺位狀態。在公法領域,我國憲法、行政法未直接規定知情權,知情權的憲法依據是從公民言論、出版、科學研究、文學創作和其它文化活動的自由等規定引申出來的。另外,行政訴訟法中的被告舉證責任及公開審理,行政處罰法所規定的公開原則、告知制度、聽證制度等也可以作為公法領域內知情權的反映。在私法領域,盡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8條就知情權作了規定,但這些規定仍是零散的、不系統的。隨著我國加入WTO,其透明度原則對於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確立和完善對知情權的法律保護已顯得非常迫切:首先,憲法應當對知情權作原則性規定;其次,在民事基本法中規定了隱私權的一般保護原則後,應作例外的規定。把原則上不受保護的隱私信息羅列出來;最後,在具體的法則中規定哪些部分的隱私信息是可以被公開的。 (二)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目前在我國立法中,對隱私權進行保護的法規在民法通則、憲法、刑法、訴訟法中有所規定,但是零散且不全面。作為基本法的民法通則並沒有將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的權利加以規范,未能全面正確地貫徹憲法中保護隱私權的原則性規定,這使得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相當脆弱。另外,在隱私權的實踐方面,我國除了司法部門在執法所必須的范圍內依法採取行動外,不存在對隱私的日常干預。筆者擬從以下幾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1、完善民法對隱私權的保護。 民法通則中並沒有將隱私權規定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是一個明顯的立法空白。立法者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88年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中規定,「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可見,即使是意在彌補立法空白的司法解釋,仍然沒有將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的權利加以規定(6)。不論是民法通則還是相關的司法解釋,對於隱私權地位確立的缺失主要原因是民事立法對人格的不重視:首先,從中國傳統道德而言,存在著突出的反對隱私保護的傾向;其次,民法通則當時的立法目的是服務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因此,在立法時必須重新審視民法調整的功能,加強其在調整人身關系、保障人權方面的功能: 其一,將對公民人格尊嚴的法律保護確認為一般性的原則,而不是將人格尊嚴與公民、法人的名譽權混雜在一起。 其二,在人身權制度中,先作出一般人格權的規定,另外對幾種主要的人格權包括隱私權、人身自由權分別進行列舉和規定。 其三,在侵權民事責任中,增加相關條文規定侵害個人隱私權和人身自由權的民事責任。 2、完善其它法律法規對隱私權的保護。 (1)新聞出版法。在未來的新聞立法中,應該規定保護公民隱私權的內容,並在公民個人隱私權與新聞出版自由、公眾知情權之間劃清界限。 (2)個人信息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草案已經提交全國人大審批,即將出台。該法應當對收集、儲存、傳輸、處理和利用個人信息過程中涉及的問題加以規定。首先,是明確個人信息的保護范圍;其次是明確資料收集人和資料提供人的權利與義務;再次是明確資料收集和處理的程序;最後,不僅從民法的角度來規定侵害隱私權的責任,而且要從其它法律的角度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3)關於職業道德的法律。由於與其所所服務的對象或者客戶的特殊關系,某些專業人員(如醫生、律師、會計師)更容易了解到客戶或者服務對象的隱私,這就要求:1、在各相關行業建立必要的職業道德規范;2、其職業道德應當強調對客戶或者服務對象隱私的保護;3、規定侵害隱私權的法律責任。 (4)對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嚴格要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由於職務方面的原因更容易接觸和掌握公民個的隱私材料,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嚴格執法和嚴守法律,正確收集、保存和使用公民的個人資料,不得泄露或不當使用。 (5)完善證據立法。在證據立法中規定,有關取得證據的合法程序和手段時,要兼顧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三大訴訟法的司法解釋在這方面的規定相當零散和不系統。在未來的修改中,立法者應當對訴訟參加人的人格權給予更多的關注,在詢問、搜查、取證、監視居住、人身檢查、通信檢查等方面,規定對隱私權等人格權的保護措施。
Ⅱ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依執法人是否可以採取替代方式實現法定義務人履行其義務的目的為標准,行政強制執行可以劃分為直接執行和間接執行。間接執行包括代履行和執行罰。
(一)直接強制。直接強制是行政機關直接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採取強制措施,以實現行政法義務的制度。它的適用條件是使用間接強制難以達到義務履行目的、無法採用或沒有必要採用間接強制的情形。直接強制既利於直接有效地實現行政目的,又易於造成對公民合法權益的損害和沖擊。因此,在使用直接強制時必須慎重,嚴格的按規定的條件執行:(1)行政機關實施直接強制執行的權力必須有明確法律授權。沒有法律明確授權的,行政機關必須申請人民法院審查後強制執行,而不得自行執行。(2)直接強制執行必須嚴格貫徹適度原則,重視保障人權,以實現義務人應承擔的義務為限,不能無端擴大,不能給義務人的人身和財產造成超過其應承擔義務的范圍。(3)應當對直接強制執行的條件和程序作出嚴格、明確的規定。
直接強制按其內容還可分為對人身的強制、對行為的強制和對財物的強制。
(二)代履行。代履行是指義務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由他人代為履行可以達到相同目的的,行政機關可以自己代為履行或者委託第三人代為履行,向義務人徵收代履行費用的強制執行制度。代履行主要適用於該行政法義務屬於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為義務,如排除障礙、強制拆除等。對於不能由他人替代的義務和不作為義務,特別是與人身有關的義務,不適用代履行。由此可以看出代履行具有以下幾個實施條件:(1)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既定義務的事實。2)該義務是可以由他人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3)該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後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狀態的義務。(4)應當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實施費用。
(三)執行罰。執行罰是指義務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由行政機關迫使義務人繳納強制金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執行制度。執行罰主要適用於當事人不履行不作為義務、不可由他人替代的義務,如特定物的給付義務或者與人身有關的義務等。執行罰不是行政處罰。雖然其具有罰的外型和功能,但他們在性質、目的、原則等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區別。首先,行政處罰本質上屬於制裁性法律責任,僅限於設定新的義務;執行罰屬於強制性法律責任,是以設定新的義務的辦法來促使當事人履行既定的義務;其次,行政處罰的目的在於制裁,通過制裁給當事人以違法教育,著眼點在於過去已經發生的違法行為;執行罰的目的則在於促使義務人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其著眼點在於將來義務內容的實現;再次,行政處罰以「一事不再罰」為原則,一般對一次違法行為只懲罰一次;而執行罰的最終目的在於義務的履行,因而執行罰可以多次適用,直至義務人履行義務為止。
以行政強制執行的對象作區分,行政強制執行可以分為以下三類:一是對人身自由的限制,包括保護性約束、立即拘留、強制扣留、強制搜查、強制隔離、強制治療、現場管制、強制驅散等;二是對財產的處置,主要是對財產的封查、扣押和凍結,對財物的使用、扣劃、對財物使用的加以限制等等;三是對住宅場所私有權利的合法干涉。執法人員在確有必要進入私人住宅,不進入住宅可能會對公民的生命、人身、財物造成迫切危害時或嚴重後果時可即時進入。但不管怎麼樣,以上各種行為方式都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授權。
以行政強制執行內容的性質做區分,可分為:1.執行性強制執行,如罰沒款項的強制扣劃;2.制裁性強制執行,如公安機關對作案工具的收繳;3.檢查性強制執行,如計量管理機關對計量產品的控制檢查;4.預防性強制執行,如衛生主管部門對傳染病流行的強制預防、強制隔離;5.制止性強制執行,如交通管理部門對違反交通規則的車輛或行人的強制制止;6.保護性強制執行,如公安機關對酗酒者的保護;7.教育性強制執行,如有關機關對賣淫婦女和嫖客的收容審查;8.保全性強制執行,如有關機關對違法嫌疑人財產的扣押、查封、凍結。
Ⅲ 關於一道行政法學的案例分析題,請高手幫忙
1、張某夫婦在家看黃碟的行為不構成違法。因為在自家范圍內看黃碟屬於私人行為,沒有回構成社會危害性,答頂多會受到道德的譴責
2、派出所的查處屬於違法行為。(1)違反依法行政原則 民警入室調查需標明身份、出示收查證。(2)違反公正原則 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將張某夫婦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 (3)違反尊重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權
Ⅳ 根據我國行政法,公安人員有權對人搜身嗎(沒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搜查令)只有證件。
警察搜身需要示相應手續證件或者定特殊必要情況沒相應手續強行進行屬於違行律范圍內進行搜身搜物品應進行嚴格記錄繳
公共汽車偷手機報警用都備案並偵察除非損失達限制低標准才立案偵破
Ⅳ 中國刑法規定高校領導可以隨意搜查學生宿舍嗎
這和刑法無關,但是行政法規定了領導是不可以搜查學生宿舍的。
Ⅵ 行政法學練習題C
無語,掉,
Ⅶ 你知道公民有哪些隱私權嗎
憲法對隱私權的保護。我國憲法沒有隱私權或私生活權利這一概念,涉及隱私權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項;憲法規定了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原則,而隱私權正是人格權的一種。國家保護公民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以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毀謗和誣告、陷害;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訊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民法對隱私權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公民人身權、財產權提供保護。關於財產權,第5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第75條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對公民的知識產權提供保護。關於人身權,《通則》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毀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等。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採取變通的方法,規定對侵害他人隱私權,造成名譽權損害的,認定為侵害名譽權,追究民事責任。應當說,這是一個對隱私權保護的司法解釋,但是,依據這個司法解釋,在對隱私權的保護上,適用了以名譽權的保護方式進行保護,這就是所謂的間接保護方式。事實上,隱私權與名譽權一樣是一項獨立的權利,採用間接保護的方式保護隱私權,是不完備、不周密的保護。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人格利益構成侵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將包括隱私在內的合法人格利益納入了直接的司法保護中。正在制定的民法典草案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禁止竊取、竊聽、偷錄、偷拍他人隱私,非經本人同意,不得披露或利用他人私生活秘密或實施其他損害個人隱私的行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樣,法律將以直接保護的方式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刑法對隱私權的保護。我國刑法中盡管沒有直接使用隱私或隱私權的概念,也沒有規定侵犯隱私權之類的罪名,但其中有部分條款可以理解為包含著對隱私權的保護。這就是新刑法第125條規定的「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第252條規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
我國刑法中設立的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和侵犯通信自由罪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通過懲罰侵犯公民個人生活安寧權和私人信息保密權的行為,加強了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這些規定和民法、訴訟法以及行政法中有關隱私權保護的規定一道強有力的保障著公民的人格利益和人格尊嚴不受非法侵犯,對於提高公民權利意識,建立文明、健康向上的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Ⅷ 哪些情況不能提起行政復議
不可申請復議的事項有:
1,行政法規和規章
行政主體的抽象內行政行為包括行政主體制定和發布的行政法規、規章容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行政相對人對抽象行政行為中的行政規章不服的,可以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由有關國家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處理。
2,內部行政行為
行政主體對其所屬國家公務員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屬內部行政行為,被處分或被處理的人不服,不能申請復議,但可依照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申訴。
3,居間行為。
行政主體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的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仲裁等行為,對雙方當事人的約束力取決於其自願接受,因此,一方當事人如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但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Ⅸ ·查煙草稽能隨便進入居民家裡搜查嗎他們需要什麼手續如出示工作證就進屋搜查違法嗎
這要看你的房間是不是你的住宅,如果是你的住宅,他們沒有公檢法的搜查令是不能進入你的住宅的,但是如果你的房間兼做你的倉庫,那又當別論了.我是法院的,相信我.
Ⅹ 法律之行政法作業!
首先分局應對刑訊逼供進行賠償,對當事人的自殺只酌情予以補償。
一、侵犯人身權的賠償范圍。
對人身權的侵害,包括對人身自由權的侵害和對生命健康權的侵害。根據《國家賠償法》第3條之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拘留或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工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范圍。財產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根據《國家賠償法》第4條之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權利:
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2、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3、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4、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如行政機關本應作為而做出不作為的行為。
(三)國家不予行政賠償的情形。有權利就有救濟。有損害就有賠償,這是法律的一般原則。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損害雖發生在行政實施過程中,國家卻不負賠償責任。我國《國家賠償法》第5條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如警察在一次住宅搜查中順便抄走首飾,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檢查飯店時吃喝行為,均應視為個人行為;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3、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不可抗力。
二、行政損害賠償范圍的影響因素和界定原則
免責事由,又稱消極事項,指雖然有損害發生在行政行為實施過程中,但國家對此損害卻不負賠償責任。目前,我國學界對行政損害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提出了多種標准,如有些學者認為構成要件有以下三種:⑴侵權行政行為;⑵損害事實;⑶因果關系。
有學者認為責任構成要件為以下四種:⑴侵權行為主體;⑵損害事實;⑶執行職務的行為違法;⑷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從對行政損害賠償范圍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四個基本要素:
(一)侵權行為主體。侵權行為主體作為行政損害賠償責任的要件之一,它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國家對哪些組織或個人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任何侵權行為都是由一定的主體所實施,在行政損害中,侵權行為主體要件的設定將賠償范圍限定在特殊的組織和個人所實施的侵權行為的范圍之內。
(二)行政侵權行為。行政侵權行為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國家對行政主體哪些致害行為不負賠償責任。我國學界一般認為,行政侵權行為主要是違法侵權的職務行為,同時包括在實施職務行為時發生的其他侵權行為。對於職務行為的認定標准,各國的理論研究和法律都不盡相同,這也是使得國家承擔責任的范圍大小不一。
(三)損害事實。現實生活中「損害」形態十分復雜,既有直接損害,又有間接損害;既有物質損害,又有精神損害;既有特定性損害,又有普通性損害。對於這繁多的損害,國家並非都一概負責賠償。任何國家的賠償法都只規定對一定性質和范圍內的損害進行賠償。事實上,國家通過對損害事實構成要件的取捨,可實現限定國家賠償范圍的目的。
(四)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應當是客觀的,符合理性的,而不是機械的、隨意的。在行政損害賠償中,因果關系比較復雜,它是指損害事實與行政侵權行為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了國家對因公權力的行使而受損害的人進行救濟和補救的程度。為此,對於行政賠償因果關系的認定,應當充分考慮社會責任的公平分擔及社會正義的充分體現。
行政賠償范圍的寬窄對相對人的利益有著重要影響,它決定著相對人的索賠要求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為此,在界定行政損害賠償的范圍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充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2、促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
3、同國家財政實力相適應;
4、行政效率與權利保障一致原則;
5、兼顧國家法制環境和立法趨勢。
二、賠償程序:
(一)申請賠償與受理立案:
1.政策法規處為我局機關行政賠償案件的受理機構,負責對賠償請求進行初步審查並決定是否立案。
2.請求賠償應由請求人填寫《行政賠償申請登記表》。特殊情況不能以書面方式提出的,可以口頭方式提出,由受理機關承辦人員代為填寫並作出筆錄,當事人簽名。
(二)審查:
1、賠償申請是否屬於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規定的賠償范圍。
2、有無法律、法規以及規章關於不予賠償的規定情形。
3、請求人是否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六條規定的條件。
4、是否應由本機關予以賠償。
5、賠償請求是否已過時效。
6、請求賠償的有關材料是否齊全。
(三)行政賠償案件的辦理:
1、對已立案的行政賠償案件,由案件受理機構送有關業務工作部門辦理,特殊情況外,也可由案件受理機構直接辦理。
2、承辦部門應在一個月內對賠償請求提出予以賠償或不予賠償的意見,連同有關材料報送政策法規處審核。
3、政策法規處對承辦部門的意見應在十日內進行審核,報本機關分管負責人審核同意後,報本機關主要負責人批准。
4、司法行政機關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予以賠償的,製作《行政賠償決定書》。
5、對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不予賠償的,製作《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行政賠償決定書》和《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由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署,加蓋機關印章,並送達賠償請求人。
6、對本機關不負有賠償義務的申請,應通知賠償請求人向有賠償義務的的機關提出。賠償義務人是其他司法行政機關的,也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收案後移送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
(四)行政賠償的執行:
負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賠償決定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