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管轄迴避原則

刑事訴訟法管轄迴避原則

發布時間: 2022-11-25 20:45:22

❶ 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無論是在民事 訴訟 還是行政訴訟,又或者是在 刑事訴訟 當中,其實都是存在迴避的制定,因為可能審理案件的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等等與案件的當事人有某種千絲萬縷的關系,出於公平審理的要求,就會讓他們迴避。當然,不同類型訴訟中對迴避的情形規定有一些差異,那麼 刑事訴訟法 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呢?下文中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刑事訴訟迴避制度是什麼 刑事訴訟中的迴避是指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對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不得參與辦理本案的一項訴訟制度。 二、刑事訴訟 法規 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 證人 、鑒定人、 辯護人 或者訴訟 代理 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 一審 程序進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06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迴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對於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在經過了上文的介紹之後,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了吧。《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適用迴避制度的范圍很廣,不僅包括了審判員、書記員,還有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以及勘驗人等待。當然在迴避的時候可以自己申請迴避,也可以由當事人申請迴避。

❷ 刑事訴訟法迴避規定有哪些

1.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2.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❸ 刑事訴訟法迴避的規定

一、迴避的人員范圍 有關 刑事訴訟法 迴避的規定說明了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鑒定人和翻譯人員。最高法院《解釋》規定,人民陪審員、司法警察、勘驗人員、執行員和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屬於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 二、迴避的理由 刑訴法 第28條:「(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 證人 、鑒定人、辯護人、訴訟 代理 人的;(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29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但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材料。 第192條:「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 一審 程序進行審判。」 第207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的任職迴避。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 辯護人 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後,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准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 監護人 代理 訴訟 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後2年內,不得以 律師 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離任2年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特別關註:刑訴法中的近親屬不同於 民訴法 ,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最高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只及於審判人員。 三、迴避的種類 迴避分為自行迴避、申請迴避和指令迴避三種。 四、迴避的程序 公安司法人員在 立案 及以後的訴訟程序中,發現有依法應予迴避的情形的,應當自行提出迴避。沒有自行迴避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他們迴避。 刑訴法第30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特別關註: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對迴避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決定後5日內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原作出該決定的組織或個人,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告知申請人。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28條規定,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對決定有異議的,也可以在恢復庭審前申請復議一次。在審判階段,對於不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情形的迴避申請,法庭有權當庭駁回,並不得申請復議。 2、如果申請迴避人對駁回迴避申請的決定當庭申請復議,合議庭應當宣布休庭,待作出復議決定後,決定是否繼續法庭審理。 3、對於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 證據 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第30條作出了規定:「因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而迴避的檢察人員,在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❹ 刑訴法迴避的規定適用與哪些人

(1)審判人員。審判人員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 (2)檢察人員。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2條的規定,應當迴避的檢察人員包括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3)偵查人員。包括具體偵查人員和對具體案件的偵查有權參與討論和做出決定的負責人。 (4)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 刑事迴避是指與案件有法定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關系的人員及機構,不得參與該刑事案件的處理的一種 刑事訴訟 制度。 一、迴避適用哪些情形 (一)根據《 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 證人 、鑒定人、 辯護人 或者訴訟 代理 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 一審 程序進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06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迴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對於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二、迴避的理由與種類有哪些? 迴避的理由,是指法律明確規定的實施迴避所必備的事實根據。從理論上講,可作為公安司法人員迴避根據的情形主要是他們與案件或當事人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以至於難以使案件得到公正的處理。為了使這一抽象的根據具有可操作性,各國刑事訴訟法一般均明確設定了若干個符合這一根據的事實情形,使其成為迴避的法定理由。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對迴避的理由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如果本身就是本案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被害人或其他當事人,那麼他們的實體利益和 訴訟 目標就會與其所擔當的訴訟角色發生激烈的沖突,他們極可能會從維護自身利益的角度進行訴訟活動,以至於難以使各方當事人受到公正的對待,也難以對案件作出公正客觀的處理。同樣,這些人員如果是某一方當事人的近親屬,也很可能出於親情而對該當事人予以偏袒,或使其他當事人受到歧視性待遇,以至於影響訴訟的公正性。即使公安司法人員事實上沒有偏袒一方當事人,能夠公正無私地處理案件,但只要他們與案件當事人存有上述關系,刑事訴訟的公正性就會受到其他當事人乃至社會公眾的懷疑。因此,具備這種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應當迴避。至於當事人的近親屬的范圍問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2條的確定,包括當事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及同胞兄弟姐妹」。就審判人員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1條對此作了進一步的解釋,規定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姻親關系的審判人員都應當迴避。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如果偵查、檢察或審判人員本人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有著某種利害關系,案件的處理結果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及其近親屬的利益,那麼再由他們主持或參與訴訟活動,就可能使案件得不到公正客觀的處理。因此,具備這一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應當迴避。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審判、檢察或偵查人員如果在本案中曾擔任過證人、鑒定人,為本案提供過證言或鑒定結論,即可能對案件事實或案件的實體結局已產生先人為主的預斷,無法再從容、冷靜、客觀地收集、審查、判斷 證據 ,因而易導致誤判。同時,公安司法人員如果曾擔任過本案的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既可能與委託過他們的當事人發生過某種特殊關系,而且也對案件事實有所了解,以至於無法公正、客觀地進行刑事訴訟活動,因此,公安司法人員遇有這樣一種情形,應當迴避。就審判人員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1條對此作了進一步解釋,規定擔任過勘驗人的審判人員,也應當迴避。 (四)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人或接受其請客送禮的 刑事訴訟法第29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根據這一規定,公安司法人員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人的「請客送禮」,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人,構成迴避的理由。為嚴格這一規定的執行,200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2條進一步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迴避:(1)未經批准,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2)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 律師 、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3)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報銷費用的;(4)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5)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對於檢察1人員和偵查人員雖沒有相關解釋規定適用這幾種迴避情形,但我們認為應當參照執行。對上述幾種情形的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五)在本訴訟階段以前曾參與辦理本案的 在本訴訟階段以前曾參與辦理本案的人員不得再次參與本案的辦理。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第206條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根據上述規定,對於第 二審 法院經過第 二審程序 裁定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法院負責審理此案的原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得再參與對案件的審理;對於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原負責審判此案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也不得再參與對該案的處理。因為參加過本案原審的審判人員對案件事實和案件結局已產生了先人為主的預斷,這時他們參與或主持對該案的重審,難以保證審判的公正性。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31條進一步規定,凡參加過本案偵查、起訴的偵查、檢察人員,如果調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本案審判工作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得再參與本案其他程序的審判。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29條規定,參加過本案偵查的偵查人員,如果調至人民檢察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檢察人員。 (六)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社會生活是十分復雜的,法律不可能將公安司法人員與當事人之間可能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全部列舉出來。審判、檢察或偵查人員如果與當事人存有上述三種情形以外的其他關系,以至於無法使案件得到公正處理的,也應當迴避。當然,這些人員與當事人之間存有其他特殊關系這一事實本身尚不足以單獨構成迴避的理由。只有在這種特殊關系的存在導致案件無法得到公正處理時,公安司法人員才應迴避。就審判人員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1條規定: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審判人員,應當迴避。 迴避的種類 在訴訟法學理論上,迴避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進行多種劃分,但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是根據其實施方式的不同進行的劃分,即將迴避分為自行迴避、申請迴避和指令迴避三種。 自行迴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在訴訟過程中遇有法定迴避情形時,主動要求退出刑事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28條確立了自行迴避制度。這種制度的實質是通過公安司法人員的職業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消除可能導致案件得不到公正處理的人為因素,使符合法定迴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自覺退出訴訟活動。 申請迴避,是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具有法定迴避情形,而向他們所在的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迴避。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公安司法人員迴避,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保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這一權利。按照我國1996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具有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因而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一樣,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享有申請迴避的權利。 指令迴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遇有法定的迴避情形而沒有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迴避,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等有關組織或行政負責人有權作出決定,令其退出訴訟活動。指令迴避是迴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自行迴避和申請迴避的必要補充。 根據申請迴避是否需要提出理由,迴避在理論上又可分為有因迴避和無因迴避兩種。有因迴避又稱為附理由的迴避,是指擁有迴避申請權的訴訟參與者只有在案件具備法定的迴避理由的情況下,才能提出要求有關公安司法人員迴避的申請。無因迴避又可稱為強制迴避或不附理由的迴避,是指有權提出迴避申請的人無須提出任何理由,即可要求法定數量的司法人員迴避,這種申請一旦提出,即可導致這些公安司法人員迴避。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確立無因迴避制度,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一般必須提供證據證明某一公安司法人員具有法定的迴避理由。

❺ 刑訴法迴避規定

迴避制度是指審判人員和其他法定人員在遇有法律規定的情形時,退出對本案審理,以確保案件公正審判的一項制度。
對迴避的規定如下: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其迴避。檢察人員自行迴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並說明理由。
口頭提出申請的,應當記錄在案。在法律中,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出迴避要求,被要求迴避的人員同意迴避的,由迴避人所在機關另行指派他人參與本案的偵查、起訴和審判。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出迴避要求,被要求迴避的人員不同意迴避的,屬於迴避爭議。
刑訴法關於迴避的規定是什麼?
1、申請迴避的期限。
根據迴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等各訴訟階段都可以提出迴避申請。例如,在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迴避。當事人在知悉其權利後,可立即申請有關人員迴避。
2、迴避的審查與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另外,參與偵查活動的記錄人、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迴避,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參與檢查活動的書記員、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聘請或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迴避,由檢察長決定。參與審判活動的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迴避,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檢察委員會討論檢察長迴避問題時,由副檢察長主持,檢察長不得參加。審判委員會討論院長迴避問題時,由副院長主持,院長不得參加。
3、對駁回申請迴避決定的復議。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❻ 刑事訴訟法迴避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迴避制度是指與案件有法定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關系的人員及機構,不得參與該刑事案件的處理的一種刑事訴訟制度。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熱點內容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