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中違法行為的類型

行政法中違法行為的類型

發布時間: 2022-11-28 00:23:49

㈠ 行政違法行為有哪些

對於行政違法,不同類型的行政違法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

(一)根據違法的程度,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實質性行政違法和形式性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不具備行政行為實質要件的行政違法,如主體不合格、內容不合法、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等;後者則是不具備行政行為形式要件的行政違法,如行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為的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等。

區分實質行政違法與形式行政違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首先,從法律效力看,實質違法一般屬無效行為,從該行為發生之時即沒有法律效力,而形式違法一般屬可撤銷行為,它經有效補救可轉化為有效行為;其次,從法律後果看,實質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行政處分),而形式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如撤銷違法)。

(二)根據違法的范圍,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內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越級指揮;後者則指外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公安機關非法拘留公民。

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在救濟手段上是有區別的:內部違法僅限於行政救濟,不受司法審查;而外部違法不僅可藉助於行政救濟,還可藉助於司法救濟。

(三)根據違法的形式,行政違法可以分為作為行政違法與不作為行政違法。

前者表現為積極地作出行政法律規范所禁止的行為,如稅務機關違法徵收稅款;後者則表現為拒不作出行政法規范所要求的行為,如工商機關對企業申請營業執照不予答復。

作為違法與不作為違法均是行政法律的規范對象。就行政訴訟而言,作為違法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不作為違法同樣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

(1)行政法中違法行為的類型擴展閱讀:

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法主體身份或以行政法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㈡ 什麼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類型有哪些

一、違法行為

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或公民,因違反法律的規定,致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違法是指特定主體實施了與現行法相沖突的行為,引起相應的損害事實,法律對之進行否定性評價的狀態。

二、違法行為的分類

違法行為按其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等。

  1. 刑事違法行為,即犯罪,它是指觸犯刑事法規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對社會危害較大,因此它是違法中最嚴重的一種。

  2. 民事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民事法規(包括民法勞動法等部門法規)的行為。如沒有正當理由而不履行民事義務或違反民事義務造成對方的某種損失等。

  3. 行政違法行為,是指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具體說,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公民和法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一是國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時的輕微違法行為或違反紀律的行為。

㈢ 行政違法行為具體分為()

構成行政違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1)行為主體須是行政法主體。行為人內具備行政法主體資格容,是行政違法的前提,是構成行政違法的首要條件。

(2)行政法主體負有相關的法定義務。

(3)行政法主體具有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

(4)行政違法的主觀要件依法律的具體規定。一般只要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即視為主觀有過錯。

鑒於您未說明該分類的標准,即是按主體分類還是按行政行為內容,故請補充問題。

㈣ 行政執法實踐中常見的行政違法現象有哪些

隨著我國行政法制建設的發展,行政程序違法問題也開始為學術界所關注。本文試從違反行政程序法的主體,表現形態出發,來探討行政程序違法的法律責任問題。下面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請看下文。

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有時會觸犯到法律,一般行政主體按照行政程序的行為違法有哪些表現呢?一般來說跟順序與步驟有很大的關系,有時會將這方面的顛倒實行,從而導致違法。行政程序違法的表現有: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經歷若干步驟,採取一定形式和方法,在法定期限內,按一定順序完成的過程。然而,由於目前我國尚未有統一規范的行政程序法,加上一直以來"重實體,輕程序"傳統思想的影響,行政主體在執法過程中不重視行政程序,甚至違反法定程序的現象時有發生。常見的程序違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步驟欠缺

即某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應依行政法規規定的步驟進行,但行政主體違法而未採取或履行相應的步驟。法律通過規定行政程序以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的軌跡,為行政主體設定相應的程序性義務,作為行政主體必須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履行,其中就包括行政程序不得跳越,即行政主體不能遺漏、疏忽法律預先設立的行政程序而進行活動,否則勢必會侵犯行政相對方的權利,影響法律的公正與嚴肅。

2.順序顛倒

即行政主體違反法律規定的先後順序作出行政行為而構成的違法。行政程序是由若干個步驟、階段在時間上延續所構成,如同鏈條一環緊扣一環,從而保證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主體的活動順利進行,因而行政程序不得顛倒,即行政主體不能先進行後面的行政程序,再進行前面的行政程序,否則將會導致行為無效。

3.形式違法

即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應當採取某種法定形式而未採取,或採取了法律禁止的形式,構成程序違法。隨著行政法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行政行為的法定形式的要求也愈加嚴格,一方面是為了監督行政主體的執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障相對人的合法權利。然而,由於我國的行政法規建設起步較晚,人們的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以致現實生活中違法現象時有發生。

4.時限違法

即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超過法定的時間限制,從而構成違法。為了保證行政活動的高效率,行政程序的各個環節應當有時間上的限制,如《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而在我們"依法行政"的建設過程中,行政主體沒有按照法律規定操作的現象並不鮮見,如行政主體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給予當事人充分答辯時間和出席陳述時間;或未按法定期限作出裁決,既不通知當事人也不經批准延期的;或已過追訴時效仍追究相對人法律責任的等等。

㈤ 違法行為有哪些

違法行為如下:
1、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
2、涉嫌非法攜帶管制器具;
3、酒後駕駛駕駛機動車;
4、破壞鐵路封閉網。
違法行為又稱「無效行為」。不合法行為的一種。違背法律規定的行為。與客觀上不合法行為不同之處在於,行為人在實施該行為時主觀上有過錯,從而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受到侵犯。主觀上的過錯指故意或過失兩種主觀狀態。根據違法性質,違法行為可分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經濟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等;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違法行為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犯罪)。
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所實施的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尚未構成犯罪的有過錯的行政行為。
行政違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行政違法僅指行政主體的違法,廣義的行政違法還包括行政相對人違法。我們採用狹義說。據此,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但尚未構成犯罪而依法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的三大特徵如下: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主體身份或以行政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㈥ 違法行為可以分為哪幾類怎樣歸類

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㈦ 身邊的行政違法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規的違法行為。包括兩種情況:(1)職務過錯,即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這類失職行為使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但還沒達到瀆職罪的程度。(2)行政過錯,即公民和法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如司機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的行為。有的學者認為行政違法在許多情況下,專指行政過錯,主張把職務過錯稱為紀律違法。身邊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有闖紅燈、嫖娼、超速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㈧ 行政違法行為分類及相應的處罰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主要有五種:
(一)警誡罰,如給予違法行為人批評、警告、通報等。
(二)財產罰,如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等;
(三)行為罰,如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營業執照、暫停或取消從業資格等;
(四)人身罰,如行政拘留等;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必須由享有法定許可權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實施。
依照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可以將某些行政處罰實施權委託給其他機關或組織,但對於行政拘留、勞動教養等涉及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則只能由法定行政機關行使,不得委託其他機關、組織代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二十條 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熱點內容
基層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演講 發布:2024-11-20 04:39:41 瀏覽:221
侵權責任賠償法律規定 發布:2024-11-20 04:39:03 瀏覽:51
啟東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20 04:23:17 瀏覽:702
民法學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2024-11-20 04:07:19 瀏覽:902
河南律師查詢 發布:2024-11-20 04:00:46 瀏覽:360
青海省法律援助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2024-11-20 03:42:46 瀏覽:271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