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疑罪從無2012刑事訴訟法

疑罪從無2012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12-10 06:52:26

① 刑事訴訟法疑罪從無方面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疑罪從無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國刑事訴訟法疑罪從無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包括偵查、起訴和審判等。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犯罪事實不清、證據材料不足的,公安機關應該釋放犯罪嫌疑人,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檢察院認為證據不足的,也應該做出不起訴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② 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從無」

我們應當如何理解「疑罪從無」原則?
——「錯案防範系列談」之三
發布:2013-06-28 14:57:41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作者:■ 本社評論員 劉桂明 瀏覽:0次 【大 中 小】

「疑罪從無」對我們中國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盡管見仁見智,但絕對不是一個小問題。因為這對我們如何有效防範冤假錯案來說,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實際問題。
應當說,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這是不難理解的概念,但卻是一個很難理解的理念。那麼,究竟什麼是「疑罪」呢?我們為什麼要主張並追求「疑罪從無」呢?那就讓我們先從佘祥林、趙作海、張高平等案件開始說起吧。
當佘祥林被作為殺妻的犯罪嫌疑人而被偵查之時,當趙作海被作為殺害同村村民的犯罪嫌疑人而被起訴之時,當張高平叔侄被作為殺害搭車的同鄉人的犯罪嫌疑人而被審理之時,擺在司法機關面前的問題就是這些案件不知不覺地就成了疑罪。面對類似的疑罪,我們的司法機關怎麼辦呢?
對此,大多數機關基本上都是採取「疑罪從輕」「疑罪從掛」的原則。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所謂「疑罪」,是指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證據不足,既不能證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證明被告人無罪的兩難情況。一般來講,疑罪可以劃分為三種情形:案件事實認定上的疑罪、犯罪性質認定上的疑罪、罪數與刑罰適用上的疑罪。對此,如果司法機關均以「疑罪從輕」「疑罪從掛」的原則處置,自然是最保險乃至最保守的辦法。但是,這對被告人來說可能卻是最可怕最危險的辦法。事實證明,許多冤假錯案都是因為如此而造成的。那麼,我們的司法機關乃至全社會究竟應當如何理解「疑罪從無」呢?
首先,「疑罪從無」原則本來就是一項眾所周知的司法原則。作為一項司法原則,「疑罪從無」原則首先來自於「無罪推定」原則。「無罪推定」原則,曾經是在資產階級啟蒙運動中被作為一項思想原則提出來的。1764年7月,義大利刑法學家貝卡利亞首先提出了「無罪推定」的理論構想:「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 隨後,「無罪推定」原則逐漸被載入許多西方國家的憲法或憲法性文件當中或被國際性文件所採用,最後被國際社會確認為一項基本的刑事訴訟原則。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我國司法制度也開始將其吸收為一項重要司法原則。1996年我國首次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改並明確規定:「未經人民法院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按照「無罪推定」原則,被告人在被法院依法判決有罪以前,應當視為無罪。因此,當被告人有疑罪而不能證明時,以無罪處理。也就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既無法證實其有罪也無法證實其無罪的情況下,不認定被告人犯罪,從而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裁決結果。
其次,「疑罪從無」原則應當成為一種工作常態。我國在1996年《刑事訴訟法》修訂之前,司法實踐中常常出現「疑罪從輕」或「疑罪從掛」的現象,即對於事出有因又查無實據的疑難案件,先從輕處理或掛起來拖著,對已經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則實行長期關押不予釋放。新《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如此修訂規定,顯然不僅確認「疑罪從無」原則既是無罪推定原則的重要派生規則,而且也是證據採信規則的重要法則。根據這些規則規定,證明有罪的責任應由控訴機關來承擔。為此,控訴機關必須收集到確實充分的證據以證明犯罪,如果不能證實犯罪或者依據收集到的證據定罪存在異議,則應當作出有利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裁定和處理,從而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不僅如此,還應當使其成為一種工作常態。正如最高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同志在《我們應當如何防範冤假錯案》一文中所言:我們必須堅持「疑罪從無」原則,指控的證據不足以證明有罪,就應當依法宣告無罪,不能再搞「疑罪從輕」「疑罪從掛」那一套;我們必須堅持證據的客觀性與合法性相統一原則,查明認定存在非法證據的,就應當依法予以排除;特別是在適用死刑上不能存在任何的合理懷疑,在定罪和量刑的事實、證據上凡存在合理懷疑者,堅決不適用死刑。現在制度規定應當說比較完善了,關鍵看我們敢不敢於拿起法律制度武器,敢不敢於堅持原則。對於掌握審判權的法官而言,這不僅僅是個法律職業素養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品質問題。同時要看到,法律制度才是我們法院和法官真正的護身符、保護神。如果我們放棄原則,冤假錯案一旦鑄成,除了老老實實承擔責任,沒有誰能夠救得了我們。
最後,「疑罪從無」原則能否造就一種嶄新的司法環境。2012年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首次對非法證據排除問題作了很多具體的規定,讓法律人為之歡欣鼓舞。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真正落實排除非法證據的具體措施和保障性條款,從而切實讓「疑罪從無」原則完全落到實處。也就是不僅要讓司法人員在思想上深入根除「有罪推定、疑罪從有、疑罪從輕」的司法觀念,也不僅要讓「疑罪從無」原則成為一種工作常態,更重要的是要讓「疑罪從無」原則真正造就一種全社會接受的司法環境。盡管「疑罪從無」原則作為一個理論問題,對刑事司法中的定罪量刑乃至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方面,已經逐漸被人接受。但是,這兩個最基本的刑事司法功能在司法實踐中乃至社會意義的理解上,未必已經達到全心全意的接受。在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有時由於主客觀原因,往往對有些案件的事實未能查得水落石出,因而出現了疑難問題。對於這類疑難案件,偵查機關往往比較消極,社會各界往往比較被動。於是,有專家認為,只有在一個事實上犯了罪的人,因為 「疑罪從無」而不是其它法外因素暫時沒有受到法律追究,公眾、社會輿論、被害人家屬在揪心之餘還能夠理解並接受時,那才是 「疑罪從無」得以大行其道的時候,才能夠真正杜絕像張氏叔侄案、佘祥林案、趙作海案、聶樹斌案等冤案的發生。
由此看來,「疑罪從無」原則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而且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心理問題、文化問題。因為所謂「疑罪」,既可能涉及事實認定問題,也可能涉及法律適用問題,更重要的是還涉及司法機關乃至全社會法律評價與道德評判。
因為「疑罪從無」司法原則,不僅僅是一種為了解決刑事疑案的技術性手段和原則,而且還是一種折射我們在關注保護社會之外,能否接受事關每一位公民人權保障尤其是彰顯現代刑事司法文明與進步的「有利被告」的思想生命力。

③ 疑罪從無原則

疑罪從無,是指刑事訴訟中,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疑罪從無原則是現代刑法「有利於被告人」人權保障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所規定無罪推定原則的派生標准。疑罪從無在審判階段要求,既不足以證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證明被告人無罪的,應推定其無罪。確立和堅持疑罪從無的原則彰顯了現代刑事司法的文明與進步,能夠有效減少和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在我國人權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法律法規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
第四百零一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發現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犯罪事實並非犯罪嫌疑人所為,需要重新偵查的,應當在作出不起訴決定後書面說明理由,將案卷材料退回公安機關並建議公安機關重新偵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④ 2012刑法修正案哪條是疑罪無罪

《刑法》中不涉及「疑罪從無」的相關規定。「疑罪從無」是指刑事訴訟中,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2016年9月12日《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指出,中國貫徹疑罪從無原則,積極防範和糾正冤假錯案。

《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一百七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2016年9月12日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貫徹疑罪從無原則,積極防範和糾正冤假錯案。2012年至2015年,各級法院依法宣告3369名被告人無罪。

⑤ 刑法疑罪從無是第幾條

法律分析:疑罪從無是指刑事訴訟中,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二條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一百七十七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⑥ 疑罪從無刑訴法原則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法學》2013年第5期發表題為《論疑罪從無》的文章,強調指出:疑罪從無的最大風險就是有可能放縱犯罪,而疑罪從有的最大惡果就是有可能出現冤假錯案。兩害相權取其輕,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 司法實踐中堅持「疑罪從無」規則,需要注意避免認識和實踐上的兩個誤區。一個誤區是在認識上將「疑罪從無」等同於「放縱犯罪」,不敢或者不願堅持「疑罪從無」規則。另一個誤區是在實踐中錯誤適用「疑罪從無」規則,只要有疑點就不敢下判。 首先在認識上應當明確,堅持「疑罪從無」,是避免冤假錯案的重要保障。 「疑罪從無」不等於「放縱犯罪」,在我國現有 刑事訴訟 制度下放縱犯罪風險在可控范圍內。否定「疑罪從無」規則,實際上是搞「有罪推定」,與法治精神不符,也極易導致冤假錯案發生。 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是刑事訴訟的重要任務。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偵查階段要基於線索和證據材料從嫌疑對象群體中鎖定犯罪嫌疑人,審查起訴階段要基於證據材料確定能否將犯罪嫌疑人認定為被告人,審判階段則要綜合全案證據確定能否將被告人認定為犯罪行為人。可見,從偵查到審判的進程,是從嫌疑對象群體中鎖定被告人、進而認定被告人是否是犯罪行為人的篩選和同一認定過程。因此,審判階段基於在案證據不能認定犯罪行為系被告人所實施,也就是所謂的「疑罪」,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從客觀真實的角度看,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篩選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過程存在偏差或者錯誤,即被告人實際上並非犯罪行為人;二是從法律真實的角度看,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收集的證據材料未能達到法律規定的證明標准,盡管可以認定被告人有重大犯罪嫌疑,但無法對被告人與犯罪行為人作出同一認定,依法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具體到司法個案,「疑罪」的上述兩種可能性是並存的,而且在法律層面體現為定罪證據不足,事實真偽不明。 從案件處理結果看,「疑罪」或者從無或者從有。 「疑罪」從有或者從輕處理,都可能會導致冤假錯案,而這與 刑事訴訟法 「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重要任務背道而馳,應當予以摒棄。「疑罪從無」雖然可能導致一些事實上的有罪者未能被定罪,但我國刑事訴訟並不實行「一事不再理」原則,法院因證據不足宣告被告人無罪後,偵查機關仍需繼續進行案件調查,如果經調查發現被 無罪釋放 的被告人並非犯罪行為人,就需要重新尋找犯罪嫌疑人;如果經深入調查、繼續收集相應的證據材料後,認為被無罪釋放的被告人是犯罪行為人,也可以依法重新提起指控,所以說放縱犯罪的風險可控。因此,要深刻認識「疑罪從無」在防範冤假錯案、確保司法公正方面的重要功能,不能片面地將之等同於「放縱犯罪」。 司法實踐中堅持「疑罪從無」規則,還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只要有疑點就不敢下判」。這就要求對「疑罪」和「合理懷疑」有理性的認識。案件的事實、證據存在疑點,並不等於就是「疑罪」。 「疑罪」是指定罪證據不足的情形,即全案證據不能排除被告人的犯罪嫌疑,又不足以認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為人。 如果案件定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僅是量刑證據存疑,不屬於此處所探討的「疑罪」。如果案件中個別定罪證據在收集方式、程序上存在瑕疵,經補正或者合理解釋後可以採用的,或者即使不採用特定的瑕疵證據,其他證據亦足以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也不屬於此處所探討的「疑罪」。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偵查取證手段極大地提高了刑事訴訟領域查明事實真相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指紋鑒定、DNA鑒定等鑒定技術使得基於物證等客觀證據對行為人的同一認定成為現實,提高了事實認定的精度和準度。但也導致一些人對客觀證據尤其是同一認定證據產生了過度依賴。由於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並非每個案件都存在可供同一認定的客觀證據。一些案件雖然缺乏目擊 證人 證言等直接證據,也缺乏可供同一認定的客觀證據,但全案證據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明鏈條,得出結論是唯一的,足以排除合理懷疑地認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為人,也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因此,要重視對證據的分析,不能說案件中不存在直接證據或者缺乏可供同一認定的客觀證據,就簡單地認為是「疑罪」。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實踐中需要嚴格區分瑕疵證據與非法證據。 對於非法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這是程序法治原則的根本要求。不能在認定某個證據是非法證據後,仍然將之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如果依法排除非法證據後,其他證據未能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准,無法認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為人,就應當堅持「疑罪從無」規則,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 此外,需要准確把握「合理懷疑」的認定。 修改後刑事訴訟法將「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作為「證據確實、充分」的必要條件。對所認定事實存在「合理懷疑」是「疑罪」的表徵。「排除合理懷疑」是英美法的證明標准,很難量化表示,但為了便於操作,美國《陪審團指示樣本》對之作出了解釋:「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能夠使人堅定地確信被告人有罪。在刑事案件中,法律並不要求證明能夠排除任何可能的懷疑。如果針對特定的犯罪或被提起指控的犯罪,基於對證據的理解,你能夠堅定地確信被告人有罪,那麼,就應當認定被告有罪。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存在著被告人事實上無罪的現實的可能性時,你就應當因為存在上述懷疑而認定被告人無罪。」可見,「合理懷疑」並非憑空的猜測或推斷,而是關注「被告人事實上無罪的現實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簡單介紹,我們了解到疑罪從無刑訴法原則是什麼意思,刑事案件不管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查起訴的階段,或者是審判的階段,所有的司法工作人員都要貫徹疑罪從無原則,否則的話會對被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

熱點內容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
紅章對賬單彩色列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22:37:40 瀏覽:450
膠權認購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2:35:50 瀏覽:602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