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概述課件

刑事訴訟法概述課件

發布時間: 2022-12-19 22:30:07

Ⅰ 【《刑事訴訟法》試題及答案】

2022年法考——刑事訴訟法,瑞達出的答題模板,你可以參考一下。

刑事訴訟法概述

本案中,XXX 做法有助於(不利於)實現懲罰犯罪、保障人權,有助於(不利於)實現

程序公正、實體公正,有助於(不利於)提高效率、節省司法資源。

本案中,檢察院對 XXX 起訴 A 罪,法院審理時發現 XXX 還涉嫌 B 罪,在未經檢察院對

B 罪補充起訴的情形下,法院不得對 XXX 判處 B 罪,否則,違反了控審分離的原則。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本案中,XXX 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屬於「認罪」,XXX 願意接受處罰,屬於「認罰「,

故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正確的。

本案中,XXX 只承認 A 罪,不承認 B 罪,全案不作「認罪」的認定,不適用認罪認罰

從寬制度,但對如實供述的部分,可以從寬處罰。

本案中,XXX 不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不影響「認罰」的認定。

本案中,XXX 認罪認罰,但是,認為被害人要求的賠償數額過高,未就附帶民事賠償達

成和解協議,被害人不同意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公安司法機關依然可以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本案中,XXX 認罪認罰,檢察院對其作出酌定不起訴決定後,XXX 反悔,檢察院認為 XXX

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 16 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應當撤銷原不起訴決定,

依法重新作出法定不起訴決定;檢察院排除認罪認罰因素後,認為 XXX 符合起訴條件,應

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撤銷原不起訴決定,依法提起公訴。

本案中,被告人 XXX 認罪認罰,法院一般應當採納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

法院經過審理發現被告人 XXX 的行為不構成犯罪(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違背意願認罪認

罰、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法院可不採納檢察

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

本案中,XXX 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不認罪認罰,在審理中認罪認罰,法院可以不再通

知檢察院提出或者調整量刑建議,但應當就定罪量刑聽取控辯雙方意見,根據認罪認罰從寬

的規定,對 XXX 作出判決。

管 轄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屬於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權利、損

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不)可以由檢察院立案偵查。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屬於監察機關管轄的案件,因為,監察機關管轄的是

公職人員及有關人員的職務犯罪。

本案中,XXX 的行為既涉及監察機關管轄的犯罪又涉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管轄的犯罪,

一般應當由監察機關為主調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予以協助。

本案中,XXX 涉嫌的 XXX 罪,(不)屬於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犯罪、可能判處無期

徒刑、死刑的案件,(不)屬於中級法院管轄。

本案中,XXX 的犯罪由犯罪地、XXX 居住地以外的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上級法院可以

指定下級法院管轄。

本案中,法院分案審理(並案審理)更有利於保障庭審質量和效率,不影響當事人質證

權等訴訟權利的行使,查明案件事實、准確定罪量刑,可以分案審理(並案審理)。

Ⅱ 刑事訴訟法學的目錄

第一編 導論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展
第二編 基本理版論和基本制度權
第三章 刑事訴訟基本范疇
第四章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第五章 管轄
第六章 迴避
第七章 辯護與代理
第八章 強制措施
第九章 附帶民事訴訟
第十章 期間、送達
第十一章 刑事訴訟的中止和終止
第三編 證據制度
第十二章 證據概述
第十三章 刑事證據的種類
第十四章 刑事證據的分類
第十五章 刑事訴訟證明
第四編 審前程序
第十六章 立案
第十七章 偵查
第十八章 起訴
第五編 審判程序
第十九章 刑事審判概述
第二十章 第一審程序
第二十一章 第二審程序
第二十二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二十三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六編 執行程序
第二十四章 執行
參考文獻
後記

Ⅲ 求司考復習方法

學習進度可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自行調整,自己懂的可跳過去不看。多做題每天必須保證200道題,真題或者同步練習題或者網站上找
第一輪復習
1、民法安排:民法基礎學習,重點掌握總則一些重要理論,物權部分,合同部分,其次重點是侵權,再次婚姻繼承。
民法部分復習計劃表
內容 復習時間 具體計劃 備注
民法總則(民法概述,自然人,法人,物與有價證券,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訴訟時效與期限)
5月15日—5月16日
5月15日,看講義
5月16日,同步練習題 此部分大致了解即可,2日時間看完教材和做完同步練習題,具體時間可自己安排,遇到怪題可直接跳過,不必深究。
物權部分(物權概述,所有權,共有,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
5月17日—5月21日
17日,物權概述,所有權(教材+練習題)
18日—19日,共有,用益物權(教材+練習題)
20日—21日,擔保物權和佔有(教材+練習題) 此部分及其重要,考試重點,也是最難得部分,開始看不懂不要緊,慢慢來
債權總則(債的概述,債的履行,債的保全和擔保,債的移轉和消滅)
5月22日-23日 教材+練習題 重要理論部分
合同總則部分(合同概述,合同的訂立,雙務合同履行抗辯權,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合同責任,)
5月24日-28日
24日,合同概述,訂立,(教材+練習題)
25—27日,合同抗辯權,,變更與解除(教材+練習題)
28日,合同責任(教材+練習題) 及其重要部分,需深入掌握,多做練習題
合同分則部分(轉移財產權利合同,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提供勞務的合同,技術合同
5月29日—6月3日 29—30日轉移財產權利合同(教材+練習題)
31—6.1日提供勞務的合同,技術合同
買賣合同和贈與合同重點掌握。

婚姻繼承部分 6.2-6.3 6.2日,婚姻部分(教材+練習題)
6.3日,繼承部分(教材+練習題) 不必掌握全部內容,掌握重點即可,婚姻效力問題,離婚財產分割與責任承擔問題等,繼承部分多做練習題
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 6.4日 (錄音+練習題) 教材寫的很深入,有點看不懂,可直接聽錄音,不用看教材,練習題要做
知識產權部分 6.5-6.6日 教材+練習題 掌握重點即可,不必全部弄明白

2、刑法安排:總則部分只聽劉鳳科課件,分則聽錄音,再看分則講義。重點掌握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權利罪,貪污賄賂罪。
刑法部分復習計劃表
內容 時間 具體計劃 備注
刑法總則部分(刑法概說,犯罪概說,犯罪構成,排除犯罪的事由,故意犯罪形態,共同犯罪,單位犯罪,罪數,刑罰概說,刑罰的體系,刑罰的裁量,刑罰的執行,刑罰的消滅)

7日 刑法概說,犯罪概說,犯罪構成
此部分了解即可,聽錄音
8日 排除犯罪的事由,故意犯罪形態
重點,聽錄音,做練習題
9日 共同犯罪,單位犯罪,罪數
重點,聽錄音,做練習題
10日 刑罰概說,刑罰的體系,刑罰的裁量)
聽錄音掌握重點
11日 刑罰的執行,刑罰的消滅 聽錄音掌握重點
刑法分則部分(罪刑各論概說,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12日 罪刑各論概說,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理解重點罪名即可
13日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屬於重中之重,多聽錄音,做練習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掌握重點罪名即可。
14日 侵犯財產罪
重中之重,多聽錄音,做多練習題
15 日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
了解重點罪名,聽錄音
16 日 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重點掌握貪污賄賂罪,聽錄音,多做練習,軍人違反職責犯罪很少考。

3、行政法安排:聽課件,重點復習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
行政法復習計劃表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行政法(總論,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行政處罰) 17日 總論,行政主體,行政行為 這部分是最基本的理論,考點不多,但是很重要,一定要掌握
18日 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 兩個法要對比記憶,多看法條,多做題
行政復議 19日 和行政訴訟對比記憶 掌握重點
行政訴訟 20—21日 重中之重,多做練習題,聽錄音
國家賠償 22日 看講義 重點復習幾個考點即可

4、民事訴訟法安排:沒有什麼技巧,就是單純的記憶。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與基本制度,主管與管轄,訴,當事人
6月23日 看講義記憶,同步做練習題 主管與管轄,當事人重點掌握
訴訟代理人,民事證據當事人,證明,期間、送達,法院調解
24日 同上 法院調解掌握重要考點
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訴訟費用,普通程序,簡易程序,
25日 同上
第二審程序,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
26日 同上
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民事裁判,執行程序,
27日 同上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仲裁與仲裁法概述 ,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協會,仲裁協議
28日 同上
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仲裁裁決的執行與不予執行,涉外仲裁
29日 同上

5、刑事訴訟法安排:主要就是記憶,要和民訴對比記憶。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刑事訴訟法概述,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管轄
6月30日 自己看講義,做同步練習題 管轄是重點
迴避,辯護與代理
7月1日 同上 重點
刑事證據,強制措施
2日 同上 重點
附帶民事訴訟,期間、送達
3日 同上 次重點
立案 偵查,
4日 同上 次重點
起訴,刑事審判概述
5日 同上 次重點
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
6日 同上 重點
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
7日 同上 重點
執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涉處刑事訴訟程序與司法協助制度 8日 同上 次重點

6、商法經濟法安排:聽張海峽的課件,掌握重點,考點。
商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外商投資企業法,企業破產法,票據法,保險法 海商法
9日
公司法 極其重要,重中之重
10日
11日 合夥,個人獨資,外商投資,保險法 合夥,保險重點掌握
12日 破產票據海商法 很難懂抽象,分值少,可放棄復習
經濟法(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證券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環境保護法)
13日 競爭,消費,銀行法 重點掌握競爭,消費,以看法條為主,配套做練習題
14日 證券,財稅,勞動法 證券法太抽象,看不懂可放棄
15日 土地房產,環保法 看重要法條即可

7、三國法安排:,聽課件,看講義為主。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國際公法(導論,國際法主體,國際法律責任,國際法上的空間劃分,國際法上的個人,外交關系法與領事關系法,條約法,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戰爭與武裝沖突法)
16日 導論,國際法主體,國際法律責任,國際法上的空間劃分
看教材+做練習題
17日 ,國際法上的個人,外交關系法與領事關系法
同上
18日 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戰爭與武裝沖突法
同上
國際私法(國際私法概述,國際私法的主體,法律沖突、沖突規范和准據法,適用沖突規范的制度,國際民商事法律適用,國際民商事爭議的解決,區際法律問題)
19日 國際私法概述,國際私法的主體,法律沖突、沖突規范和准據法
看教材+做練習題
20日 適用沖突規范的制度,國際民商事法律適用 重要部分,考點集中部分,重點掌握
21日 國際民商事爭議的解決,區際法律問題
看教材+做練習題
國際經濟法(導論,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貿易支付,我國的對外貿易管理制度,世界貿易組織,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22日 導論,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
考點集中的地方,貿易術語每年必考
23日 國際貿易支付,我國的對外貿易管理制度,世界貿易組織,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掌握重要考點即可

8、憲法法理法制史安排:
內容 具體安排 備注
憲法(憲法基本理論,國家的基本制度(上),國家的基本制度(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國家機構,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
24日 憲法基本理論,國家的基本制度(上)
憲法基本理論,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考點少,了解即可。多看法條。
25日 國家的基本制度(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26日 國家機構,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

法理(法的本體,法的運行,法的演進,法與社會)
27日 法的本體
重點是法的本體與運行,建議看三大本,多看幾遍。

28日 法的運行

29日 法的演進,法與社會

法制史(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
30-31日 中國法制史
8月1日 外國法制史
9,司法制度與律師職業道德安排:用一天時間大概瀏覽一下重點,記憶下常考點即可。

第二輪復習
1、 民法安排:(題與講義教材相結合)
內容 具體安排 備注
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訴訟時效與期限
2日 把相關真題做一下,結合法條強化。 做完後認真總結和思考出題思路,出題模式和陷阱,再返回看教材
共有,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
3-4日 同上 同上
債的保全和擔保,合同的訂立
5-6 同上 同上
雙務合同履行抗辯權,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合同責任
7-8 同上 同上
轉移財產權利合同,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
9 同上 同上
技術合同,提供勞務的合同,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
10 同上 同上
不當得利、無因管理,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
11 同上 同上
婚姻家庭繼承 12 同上 同上
民法總結 13 總結 回顧相關重點,構建知識體系
2、 刑法安排:
內容 具體安排 備注
總則部分 14日 犯罪構成,排除犯罪的事由,故意犯罪形態
多做真題,反復思考,多聽錄音,結合法條強化。
15日 共同犯罪 單位犯罪,罪數

16日 刑罰的裁量,刑罰的執行

分則部分 17日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特別重要,加強復習,多聽錄音,重要法條要背熟。
18 侵犯財產罪

19日 貪污賄賂罪

20日 其他重點罪名

3、 行政法安排:做題,看法條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21、22、23日 行政法很難,能看多少看多少
其他重要考點與國家賠償 24日

4、 訴訟法安排:兩個法對比記憶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民訴重點加強 24日 主管與管轄,當事人,民事訴訟中的證明,
仔細做真題,看法條。
26日 法院調解,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普通程序,簡易程序

27日 第二審程序,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

28日 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民事裁判,執行程序

29日 仲裁法
刑訴重點加強 30日 管轄,迴避,辯護與代理

31日 刑事證據,強制措施,附帶民事訴訟,

9月1日 立案,偵查,起訴
2日 一審,二審
3日 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
4日 執行程序和涉外的,未成年人程序
對比記憶加強 5日 審判監督,一審程序的對比記憶
6日 二審程序與有關日期的對比記憶

5、三國法安排:以真題為主。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國際公法 7日 做真題
國際私法 8日 做真題 考點重復率很高,多記憶真題知識點
國際經濟法 9日 做真題 考點重復率很高,多記憶真題知識點
6、憲法法理法制史安排: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憲法 10日 做真題
法理 11日 做真題 法理要多看三大本的第一卷
法制史 12日 做真題

7,司法制度,法律職業道德與論述題
內容 具體計劃 備注
司法制度 13日 看一下三大本和相關重要法條,做一下真題
法律職業道德
論述題 14日 把各大重要部門法的基本原則和理論看看,再配合真題看一下 最好能夠自己親自寫一下論述題,或者把歷年的論述題答案抄寫一遍。

第三輪復習
1、全面回憶,查漏補缺。
2、瀏覽看一下三大本,看過的知識點略過,沒看到的再看一下,最後把所有科目回憶總結一遍即可。

Ⅳ 三、論述題 論述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這是網路百科中的描述,看了下還是比較全面,如果是考試,不用寫那麼多,找些重點即可,一般為前幾個原則:

基本原則概述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或主要訴訟階段,公、檢、法機關和訴訟參與人進行刑事訴訟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在日本、我國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學中,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往往被稱為「刑事訴訟之主義」。民國時期學者也有類似用法。
編輯本段特點
作為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基本行為准則,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以下特點: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現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法律准則有著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思想內涵。例如,審判公開原則要求法院的審判活動從形式到內容應當向社會公開,使得審判活動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監督,這是審判程序公正的基本保證,也是司法審判活動的基本要求。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法律原則。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必須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那些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政治或理論原則,只要沒有由刑事訴訟法作出明確規定,就不屬於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刑事訴訟和其他性質的訴訟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如: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審判公開原則;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等等,我們稱之為一般原則。另一類是刑事訴訟所獨有的基本原則,如: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即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
3.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一般貫穿於刑事訴訟全過程,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規范和調整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適用於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不僅國家專門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遵守,而且各訴訟參與人也應當遵守。一些具體的制度或原則,由於只適用於刑事訴訟的某一階段或僅對某一專門機關或訴訟參與人有約束力,只解決具體的訴訟問題,因此不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如:兩審終審、上訴不加刑等。
4.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法律約束力。基本原則雖然較為抽象和概括,但各項具體的訴訟制度和程序都必須與之相符合。各項具體制度、程序是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具體化,如果違背了這些制度和程序,就違反了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就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基本法律規范,是公安司法機關長期實踐經驗和優良傳統的總結,反映了刑事訴訟的客觀規律和基本要求,對於刑事訴訟立法和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首先,合理的刑事訴訟原則體系有利於促進我國刑事訴訟立法的科學化。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在司法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來而為法律所明確規定的,對刑事訴訟立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完善的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系有利於指導立法機關合理設定公安司法機關的地位及相互關系,從而建立科學的程序機制,建立合理的刑事訴訟法律體系。其次,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還指導著刑事訴訟活動的開展,對公安司法機關及訴訟參與人正確理解刑事訴訟法,提高依法辦案和依法訴訟的自覺性,確保刑事訴訟活動的正確、合法、及時進行有重大作用。總之,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與刑事訴訟的目的和任務緊密相連的,是指導人們實現刑事訴訟懲罰犯罪、保障人權價值目標的重要保證。
編輯本段我國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偵查、檢察、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這一規定確定了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的基本原則。具體說來,這一原則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專屬性,只能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專門機關依法行使。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不得行使。當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條和第225條的規定,國家安全機關對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可以依法行使公安機關所享有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權力;監獄對於監獄內發生的刑事案件可以行使偵查權;對於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軍隊保衛部門也可以行使偵查權。
2.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應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別行使,而不能相互代替和?昆淆。作為國家的治安保衛機關,公安機關負責對大多數刑事案件的偵查,並在偵查過程中享有拘留、執行逮捕和預審的權力。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中享有法律監督權,對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活動、法院的審判活動和執行機關的執行活動進行法律監督;檢察機關有權對其直接受理的案件進行偵查,有權對刑事案件提起公訴。作為國家的司法裁判機關,法院行使審判權,有權對刑事案件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
嚴格遵守法律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這一規定確立了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則。該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活動時,必須嚴格遵守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規則,更不得侵害各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這里所說的「其他法律」,是指所有與刑事訴訟程序有關的法律,如刑法、法院組織法、法官法、檢察院組織法、檢察官法、律師法、人民警察法等。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訴訟活動中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規則的,有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權依法提出申訴和控告。有違反法律程序行為的機關,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91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判有違反公開審判規定、違反迴避制度、剝奪或限制當事人法定訴訟權利、審判組織不合法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違法情形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61條的規定,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於採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一規定確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該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加以干涉。
這一原則所強調的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集體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而不是法官、檢察官個人獨立行使職權。由於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實行不同的領導體制,因此它們獨立行使職權的主體范圍有所不同。人民法院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是監督關系,而不是領導關系。每個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各自獨立,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監督只能通過第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以及審判監督程序來進行,上級法院不能直接指示下級法院如何辦理具體案件。就每個人民法院內部而言,獨任法官和合議庭成員對一般刑事案件有獨立判決權,但是疑難、復雜、重大的案件,合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由合議庭提請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與人民法院不同的是,人民檢察院的上下級之間是領導關系,全國檢察機關作為一個整體獨立行使檢察權。在刑事訴訟中,上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的辦案工作作出指示,下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服從。就每個人民檢察院內部而言,批准逮捕、提起公訴和抗訴,均由檢察長決定,重大、復雜、疑難的案件由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盡管這一原則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為整體獨立行使職權,但是近年來的司法改革實踐明確顯示,法官在法院的審判活動中正享有越來越大的審判權。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的規定,不得實施違反法律程序和規則的行為。
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接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並向其報告工作。這是由我國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
依靠群眾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特點之一,體現在第6條、第50條。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這一規定確立了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訴訟原則。
「分工負責」的含義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應按照法律的規定各負其責,各盡其職。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負責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和預審,人民檢察院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和提起公訴,人民法院負責審判。分工負責要求公安司法機關在法定范圍內行使職權,既不得互相代替,也不得互相推諉。
「互相配合」的含義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應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上互相支持和合作,互相協調,使刑事訴訟程序順利銜接,共同完成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懲罰犯罪的任務,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互相制約」的含義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應當互相監督,互相約束,防止發生錯誤和及時糾正錯誤,正確執行法律。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的。其中,分工負責是前提,配合和制約是三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順利進行刑事訴訟的保證。貫徹這一原則,有利於保證案件的正確處理,使法律得到准確有效的執行。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刑事訴訟法第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這一原則的基本內容有:
在我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權對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法院的審判和執行機關的執行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這種監督貫穿於刑事訴訟活動的始終。
在立案階段,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有權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補充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這是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監督的最後一關。
在審判階段,人民檢察院在代表國家提起公訴的同時,監督法庭審理活動。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卜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人民檢察院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
在執行階段,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暫予監外執行不當的,有權以書面意見送交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接到人民檢察院的書面意見後,應當立即對該決定進行重新核查。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有權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後20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後1個月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另外,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執行刑罰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如果發現有違法的情況,應當通知執行機關糾正。
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刑事訴訟法第9條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這一原則包括以下內容:(1)各民族公民,無論當事人,還是辯護人、證人、鑒定人,都有權使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陳述、辯論,有權使用本民族文字書寫有關訴訟文書;(2)公、檢、法機關在少數民族聚居或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要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偵查、起訴和審判,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公告、布告和其他文件;(3)如果訴訟參與人不通曉當地的語言文字,公、檢、法機關有義務為其指派或聘請翻譯人員進行翻譯。
刑事訴訟是查明案件事實,適用刑法定罪量刑的過程。為保證這一過程正確而順利地進行,為保障在訴訟中不侵犯訴訟參與人,特別是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法律應保障各訴訟參與人有權了解與自己有關的訴訟活動的內容,保障被告有權知道自己所受指控,並在訴訟過程中發表意見,進行辯護。如果不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訴訟參與人就很難了解案情,無法有效行使訴訟權利。具體而言,實現這一原則具有重大的政治和訴訟意義:(1)有利於貫徹憲法規定的民族平等原則,保護各民族公民,特別是少數民族公民在刑事訴訟中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進而保護他們相應的實體權利,加強民族團結和合作,促進各民族人民積極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2)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和刑事訴訟目的的實現。法律允許各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陳述案情,提供證據和進行辯論,有利於公、檢、法機關准確及時地查明案件真實情況,對案件作出正確處理。(3)為刑事訴訟其他原則的實現提供保障。沒有這一原則.公開審判原則、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辯論原則等都很難實現。(4)有利於當地群眾了解案件和訴訟情況,對群眾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從而加強公民的法制觀念,提高他們同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
審判公開除法定情形外,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都必須公開,既要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又要允許記者采訪和報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刑事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這一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都有權為自己辯護。自審查起訴階段開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審判階段,被告人符合法律規定的相關條件的,法院應當指定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96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根據這一規定,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可以獲得律師提供法律幫助,從而有效地行使辯護權。
3.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人民法院在審判程序中,應當及時告知未委託辯護人的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並在法定情形下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被告人進行辯護。在法庭審判中,人民法院應當保障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依法辯護行為不受干擾。當然,這一規定對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同樣適用,這兩個機關也都有義務保障被告人獲得辯護。
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
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該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1.在刑事訴訟中,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利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在刑事訴訟中,審判權依法只能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審判權包括定罪權與量刑權。人民法院是惟一有權確定某人有罪和判處刑罰的機關。在刑事案件的偵查和審查起訴程序中,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和證據,可以對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訴和提起公訴,但它們對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認定,只會帶來訴訟程序意義上的效果,而不是終局的有罪判定。只有人民法院依法所作的定罪判決,才是國家對被告人有罪結論的權威宣告。
2.人民法院的判決必須依法作出。在刑事訴訟中要確定被告人有罪,人民法院必須按照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經過開庭審理查明事實,以法律為依據作出有罪的判決,並且將其公開宣告。未經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人民法院不得確定任何人有罪。
我國刑事訴訟法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這一原則的精神:廢除了人民檢察院原來曾長期擁有的以免予起訴為名義的定罪權,使定罪權由法院專門行使;受到刑事追訴的人在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一律稱為「犯罪嫌疑人」,而從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之後,則改稱為「被告人」;檢察機關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有權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合議庭經過開庭審理,認為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對於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這項原則的含義是:
1.訴訟權利是訴訟參與人享有的法定權利,法律予以保護,公安司法機關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剝奪。不僅如此,公安司法機關還有義務保障訴訟參與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對於刑事訴訟中妨礙訴訟參與人行使訴訟權利的各種行為,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採取措施予以制止。
2.訴訟參與人在其訴訟權利受到侵害時,有權採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護自己的訴訟權利,如控告或請求公安司法機關予以制止,有關機關對於侵犯公民訴訟權利的行為應當認真查處。
3.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應當得到保護,並不意味著訴訟參與人可以放棄其應承擔的訴訟義務。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也有權力要求訴訟參與人履行相應的訴訟義務,否則,刑事訴訟就無法順利進行。
依法保障公民的訴訟權利,是我國刑事訴訟的一貫原則,是我國刑事訴訟民主、公正和文明的標志。只有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才能使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才能使訴訟參與人積極參加訴訟,保證刑事訴訟順利進行,保證刑事訴訟的任務和目的得以實現。同時,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還有利於促進公、檢、法機關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工作,從而充分行使職權,有效查處和打擊犯罪。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訴訟法第15條確立了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具體說來,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主要有: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刑法規定了對於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超過上述法定追訴時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這種特赦命令具有終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以被害人提出告訴為前提。被害人沒有提出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對這類案件的追究就失去了法律基礎。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對於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於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於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第16條規定: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項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1.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里的外國人包括具有外國國籍的人、無國籍人以及國籍不明的人。我國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在我國司法管轄權范圍內,外國人應與中國人一樣,應遵守中國法律。當外國人的行為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事追究時,公安司法機關應當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立案、偵查、起訴及審判活動。
2.依據國際慣例,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外交途徑解決。依據1986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包括:外國駐中國使館的外交代表以及與他們共同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來中國訪問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員;途經中國的外國駐第三國的外交代表和與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持有中國外交簽證或者持有外交護照來中國的外交官員;經中國政府同意給予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其他來中國訪問的外國人。上述人員在中國犯罪的,不受我國法律刑事管轄,而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解決方式可以是建議派遣國將其召回,依法予以處理;或者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令其限期出境;或者由我國政府宣布將其驅逐出境。
刑事司法協助
刑事訴訟法第17條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互相請求刑事司法協助。這一規定確立了刑事司法協助的基本原則。
刑事訴訟中的司法協助,是指我國司法機關與外國司法機關之間。根據相互締結的條約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以及互惠原則,互相協助,代為進行某些刑事訴訟行為的活動。
刑事司法協助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1.刑事司法協助的主體是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這里的司法機關是廣義的,包括雙方法院和檢察機關。我國於1984年加入了國際刑警組織,因此我國公安機關與外國警察機關的協作通常通過國際刑警組織進行。司法部司法協助局作為我國對外進行司法協助的中央機關負責對外聯系。
2.刑事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包括我國與外國締結的條約或者協定、我國參加的載有司法協助內容的國際條約以及國際公認的互惠原則。
3.刑事司法協助的內容主要包括代為送達文書,代為調查取證,互相委託進行鑒定、勘驗、檢查、搜查和扣押,互相代為通知證人、鑒定人出庭,互相移交物證、書證等證據。另外,刑事司法協助還包括引渡這一重要的內容。所謂引渡,是指一國將當時在其境內而被他國指控犯有罪行或者判過刑的人,根據他國的請求,移送該國進行審判或者處罰的制度。我國與外國的引渡以與外國簽訂的引渡條約為依據。

Ⅳ 法學概論的目錄

第一編 法學基礎理論
第一章 法的基本概念、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 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法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章 法的運行
第一節 立法
第二節 法的實施
第三節 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
第四節 法律解釋
第三章 法的淵源與法律部門
第一節 法的淵源
第二節 法律部門
第三節 法律匯編與法典編纂
第四章 法律關系
第一節 法律關系的概念
第二節 法律關系的要素
第五章 法律與政策、道德
第二編 憲法
第一章憲法基本理論
第一節 憲法的概念
第二節 憲法的歷史發展、分類及我國憲法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
第一節 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第二節 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三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四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五節 選舉制度
第六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七節 特別行政區制度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一節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概述
第二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第三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第四章 國家機構
第一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第二節 國家主席
第三節 國務院
第四節 中央軍事委員會
第五節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第六節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第三編行政法學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節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行政法的淵源
第三節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行政法律關系
第二章 行政主體
第一節 行政主體概述
第二節行政機關
第三節 國家公務員
第三章 行政行為
第一節 行政行為概述
第二節 行政立法
第三節 行政執法
第四節 行政司法
第四章 行政法制監督
第一節 行政法制監督概述
第二節 行政法制監督的種類
第四編 民事法學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節 民法的概念和任務
第二節 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民事法律關系
第二章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第一節 公民(自然人)
第二節 法人
第三章 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第一節 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節 代理
第四章 物權
第一節 物權概述
第二節 財產所有權
第三節 財產共有和相鄰關系
第五章 債權
第一節 債權概述
第二節 合同之債、侵權行為、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
第六章 人身權
第一節 人身權
第二節 人格權
第三節 身份權
第七章 訴訟時效
第一節 訴訟時效概述
第二節 訴訟時效的阻卻和延長
第五編 知識產權法
第一章 知識產權與知識產權法
第一節 知識產權
第二節 知識產權法
第二章 商標法
第一節 商標法概述
第二節 商標權及商標權的取得
第三節商標注冊
第四節 注冊商標的使用許可和轉讓
第五節 注冊商標的撤銷和無效
第三章著作權
第一節 著作權法概述
第二節 作品
第三節著作權
第四節 鄰接權
第五節 著作權的保護
第四章 專利權
第一節 專利權概述
第二節 專利權的主體
第三節 專利權的客體
第四節 專利權的內容及限制
第五節 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條件
第六節 授予專利權的形式條件
第七節 授予專利權的原則
第八節 專利權取得的程序
第九節 專利權的法律保護
第六編 婚姻法和繼承法
第一章 婚姻法
第一節 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第二節 結婚
第三節 家庭關系
第四節 離婚
第二章 繼承法
第七編經濟法
第一章經濟法概論
第一節經濟法的概念、調整對象和原則
第二節 經濟法律關系
第二章 市場主體法
第一節公司法律制度
第二節 企業法
第三節 外商投資企業法
第四節 破產法
第三章 市場運行法
第一節合同法
第二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三節證券法
第四節 票據法
第五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六節 產品質量法
第四章 宏觀調控法
第一節稅法
第二節會計法
第三節 審計法
第五章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節勞動法
第二節社會保障法
第八編 刑法
第一章刑法概說
第一節 刑法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刑法的適用范圍
第二章 犯罪
第一節 犯罪構成要件
第二節 排除犯罪性行為
第三節 故意犯罪的形態
第四節 共同犯罪
第三章 刑罰
第一節 刑罰的概念和體系
第二節 刑罰的裁量
第三節 刑罰的執行
第四節 時效和赦免
第四章 罪刑各論
第一節 犯罪的分類和體系
第二節 我國《刑法》規定的具體犯罪概述
第九編 訴訟法
第一章 民事訴訟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管與管轄
第三節 訴訟參加人
第四節 證 據
第五節 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第六節 普通程序
第七節 簡易程序
第八節 第二審程序
第九節 審判監督程序
第十節 督促程序
第十一節 公示催告程序
第十二節 執行程序
第十三節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
第二章刑事訴訟法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概述
第二節 管 轄
第三節 辯 護
第四節刑事證據
第五節 強制措施
第六節 附帶民事訴訟
第七節 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
第三章 行政訴訟法
第一節 行政訴訟法概述
第二節 行政訴訟參加人
第三節 證據
第四節 行政訴訟的審理程序
第五節 行政訴訟裁判
第六節 執行
參考文獻

Ⅵ 刑事訴訟法總則的范圍

所謂刑訴總論就是指1、刑事訴訟法基本概述 2、基本原則 3、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專和訴訟參與人 4、管轄屬 5、迴避 6、辯護和代理 7、刑事證據 8、強制措施 9、附帶民事 10、期間、送達

祝你考出好成績~^^

Ⅶ 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

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要好好的學,具體如下看看我學習的心得
讀書是讀完一本再讀另一本,後來我發現按照主題來閱讀,更高效,更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尤其在寫作論文時,我會有選擇地閱讀,這時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書,而是一個個章節,一個個的問題。針對我的論文主題,我會頻繁地從一本書跳到另一本書,從一處資料跳到另一處資料,從而來獲得多個不同的學者對同一個主題不同角度的認識和闡述,

法條與原理

坦率地講,上學時,除了復習准備司法考試會強化記憶一些法條應付考試外,沒有在課堂或者圖書館翻閱法條,更沒有刻意記憶法條,現在做律師也不會專門記憶法條,但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查找調動出來。上課時,導師沒有按照刑事訴訟法學教材的章節順序授課,其自成一派,從不照本宣科,授課范圍是刑事訴訟前沿問題,授課方式是專題式講授。

作為習法之人,掌握一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要比學習、記憶某個知識更為重要。正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切空,學習和熟練掌握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要比背誦法條和概念更為重要。

刑事訴訟原理是總結刑事訴訟實踐而提煉出來的體現刑事訴訟基本規律的理論。刑事訴訟的原理包括了刑事訴訟中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基本理念,刑事訴訟的若干基本原則、基本要素、構造、程序等,這些原理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始終,是刑事訴訟立法、司法實務的指導性准則,所以只有熟練掌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才能夠觸及刑事訴訟的真諦,有助於理解刑事訴訟規則背後的東西,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培養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法律人區別於非法律人的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法律人擁有一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特點就是運用法律的理念、原則、規則、概念進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陳瑞華教授曾精闢指出,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猶如一束光線,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照耀著我們的心靈,影響著我們對各種社會問題的看法,並幫助我們獲取了越來越多的新知識和新理論,也使得我們在看待同一問題時,與一般的非法律人有了更多的不同視角和見解。

如何培養塑造法律人的思維方式呢?只要通過嚴格的法學訓練,諸如大量的閱讀,聽講座,完成知識的積累,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寫作論文過程中,可以使你養成科學的研究習慣和工作習慣,使你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理論素養,以上的訓練過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這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便水到渠成塑造成功,逐漸成為法律人的思維工具。

學習法律,一定要經常思考和寫作,這兩者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寫作是為了更好的思考,思考促使你勤奮地寫作。學習刑事訴訟法,還應當密切關注社會發生的熱點案件,結合案件涉及刑事訴訟或者證據方面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書寫出來,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寫作、思考刑事程序問題的能力。

當你在閱讀的時候,總是有種將書籍賦予你的知識和靈感書寫出來的沖動。在讀研期間,我有那麼一段很規律的時間,上午圖書館看書,下午在宿舍寫作,晚上圖書館接著看書、思考、寫作,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

據我所知,很多人也有寫作的沖動,但是在開始書寫之前,又發現寫不出來,覺得沒有什麼可寫的,文筆與想法不同步,這是一個怪圈,這時更要逼著自己寫出來,你越是不開始書寫,總是拿有限的思維緩存去默想一個問題,就越是沒有內容可以寫

Ⅷ 警務碩士的考試

第一部分 公安學基礎
一、緒論
(一)警察與警察學
1.警察的概念
2.警察的起源與發展階段
3.警察與國家
4.警察學
(二)我國的公安學
1.公安學的概念
2.公安學的研究對象
二、我國公安保衛機關的建立和發展
(一)建國前公安保衛機關的創立和發展
1.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公安保衛機關
2.抗日戰爭時期的公安保衛機關
3.解放戰爭時期的公安保衛機關
(二)新中國成立後公安機關的建立和發展
1.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公安機關(1949年-1966年)
2.「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公安機關(1966年-1976年)
3.改革開放以來的公安機關(1976年-至今)
三、公安機關的性質與職能
(一)公安機關的性質和宗旨
1.公安機關的性質
2.公安機關的宗旨
(二)公安機關的職能
1.公安機關的基本職能
2.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的關系
四、公安機關的任務與公安工作
(一)公安機關的任務
1.公安機關的任務
2.實現公安機關任務要抓好的事項
(二)公安工作
1.公安工作的概念
2.公安工作內容
(三)公安工作的特點
五、公安機關的職責與權力
(一)公安機關的職責
1.公安機關職責的概念
2.公安機關的法定職責
(二)公安機關的權力
1.公安機關權力的概念、特點
2.公安機關權力的構成
3.公安機關權力實施的基本要求
六、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與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
1.黨對公安工作絕對領導的涵義
2.公安工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必要性
(二) 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1.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2.公安機關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完善
七、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與基本方針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
1.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
2.公安工作群眾路線的內涵
3.公安工作堅持群眾路線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
1.公安工作基本方針的概念
2.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內涵
(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
1.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基本內容
2.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要求
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工作范圍
八、公安隊伍建設
(一)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和職業道德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道德
(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紀律
(三)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錄用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晉升、辭退
3.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職務序列與警銜制度
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獎懲制度
(四)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內務管理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的含義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建設的任務
3.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建設的方針、原則和基本要求
(五)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
1.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涵義和內容
2.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途徑
九、公安改革與發展
(一)公安改革及其意義
1.公安改革的涵義
2.公安改革的意義
(二)改革開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經驗和成就
1.改革開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經驗
2.改革開放30年公安改革取得的成就
(三)新世紀新階段及當前的公安改革與發展
1.《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的主要內容
2.公安機關「三項建設」的背景、內容與意義
第二部分 公安法制
一、公安法制概述
(一)執法規范化建設
1.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2.執法規范化建設的總體要求
3.執法規范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4.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二)新時期對公安執法工作的新要求
1.執法為民
2.嚴格、公正執法
3.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
4.以人為本
5.尊重和保障人權
6.寬嚴相濟
7.和諧執法
8.提高公安隊伍法律素質
二、公安行政法學
(一)公安行政法的淵源與基本原則
1.公安行政法的淵源
2.公安行政法的分類
3.公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二)公安行政主體
1.公安行政主體的概念、特徵
2.公安行政主體的類型
3.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許可權與義務
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法律責任
(三)公安具體行政行為
1.公安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與合法要件
2.公安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
3.公安具體行政行為的種類
4.公安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的關系
(四)公安行政執法程序
1.公安行政執法程序的含義及價值
2.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五)公安行政執法監督與救濟
1.公安行政執法監督
2.公安行政復議
3.公安行政賠償
4.公安行政補償
5.公安行政訴訟
三、公安刑事法學
(一)刑法學
1.刑法學概述
(1)刑法的目的和任務
(2)刑法的基本原則
(3)刑法的適用范圍
2.犯罪概述
(1)犯罪的本質與基本特徵
(2)犯罪的界定
3.犯罪構成
(1)犯罪構成的定義與意義
(2)犯罪的客體
(3)犯罪客觀方面
(4)犯罪主體
(5)犯罪主觀方面
4.刑法中的正當行為
(1)正當防衛
(2)緊急避險
5.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1)犯罪既遂
(2)犯罪未遂
(3)犯罪預備
(4)犯罪中止
6.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含義與構成要件
(2)共同犯罪的形式
(3)共同犯罪人的分類
7.刑罰概述
(1)刑罰的目的與種類
(2)刑罰裁量的一般原則
(3)刑罰裁量情節
(4)累犯、自首和立功
(5)數罪並罰
8.刑法分則
(1)危害國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5)侵犯財產罪
(6)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二)刑事訴訟法學
1.刑事訴訟法概述
(1)刑事訴訟的目的
(2)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2.管轄分工與迴避
(1)管轄概念與種類
(2)迴避的概念與種類
(3)迴避的適用程序
3.刑事辯護
(1)辯護的概念與意義
(2)辯護的種類
(3)辯護人在不同訴訟階段的權利
(4)律師在偵查階段的參與刑事訴訟
4.刑事證據制度
(1)刑事證據的概念和基本屬性
(2)刑事證據的種類
(3)刑事證據的分類
(4)證明對象與證明責任
(5)證明標准與證明規則
5.刑事強制措施
(1)強制措施的性質和意義
(2)五種強制措施的適用
(3)兩種羈押措施的法律後果
6.立案與偵查
(1)立案的意義與條件
(2)立案程序與立案監督
(3)偵查行為的法律性質
(4)強制性偵查行為的法定程序
(5)偵查終結
7.審查起訴
(1)審查起訴的法律意義與起訴的條件
(2)補充偵查與不起訴的適用程序
8.審判與執行
(1)審判組織與制度
(2)普通一審程序
(3)二審程序的特殊原則
(4)死刑復核程序
(5)審判監督程序
(6)減刑、假釋和監外執行 第 一 部 分 刑事偵查
一、刑事偵查概述
(一)刑事偵查工作的任務和目的
(二)刑事偵查工作的方針與基本原則
(三)刑事偵查工作體制與機制
二、犯罪現場勘查
(一)犯罪現場勘查概述
1.犯罪現場勘查的要求
2.犯罪現場勘查的組織指揮
(二)犯罪現場勘查
1.犯罪現場勘查概述
2.犯罪現場勘查的要求
3.犯罪現場勘查的組織指揮
(三)犯罪現場訪問
1.犯罪現場訪問的對象和內容
2.犯罪現場訪問的基本步驟和具體方法
(四)犯罪現場勘驗
1.犯罪現場勘驗的步驟
2.犯罪現場痕跡物證的發現、固定、提取和分析
(五)犯罪現場勘查記錄
1.犯罪現場勘查筆錄
2.犯罪現場勘查照片與錄像
3.犯罪現場繪圖
(六)犯罪現場分析
1.犯罪現場分析的步驟
2.犯罪現場分析的內容
三、摸底排隊
(一)摸底排隊的條件
(二)摸底排隊的范圍
(三)摸底排隊的實施
四、調查訪問
(一)調查訪問的對象
(二)調查訪問的內容
(三)調查訪問的步驟
(四)調查訪問的方式
(五)調查訪問結果的審查判斷
五、並案偵查
(一)並案偵查的條件
(二)並案偵查的組織實施
六、辨認
(一)辨認的本質
(二)辨認的分類
(三)辨認的規則
(四)辨認的組織實施
(五)辨認結果的審查判斷
七、通緝、通報
(一)通緝的條件
(二)通緝令的發布許可權和范圍
(三)通緝令的內容和製作
(四)製作、發布通緝令的要求
(五)通報的分類
(六)通報的發布許可權和范圍
(七)製作、發布通報的要求
八、追緝、堵截
(一)追緝、堵截的方法
(二)追緝、堵截的組織實施
九、偵查實驗
(一)偵查實驗的規則
(二)偵查實驗的組織實施
(三)偵查實驗結果的審查判斷
十、陣地控制
(一)陣地控制的基本原則
(二)陣地控制的主要行業和場所
(三)陣地控制的方法
十一、跟蹤、守候
(一)跟蹤的基本原則
(二)跟蹤的方法
(三)跟蹤的組織實施
(四)守候的方式
(五)守候的組織實施
十二、搜查、扣押
(一)搜查的分類
(二)搜查的方法
(三)搜查中的注意事項
(四)扣押的實施
十三、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一)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點和潛逃規律
(二)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方式、方法
十四、刑事偵查程序
(一)立案
1.立案的條件
2.立案的實施
(二)分析判斷案情
(三)刻畫犯罪嫌疑人條件
(四)分析、判斷偵查范圍
(五)確定偵查途徑
(六)制定偵查計劃
(七)破案
1.破案的條件
2.破案的組織實施
(八)預審
(九) 偵查終結
1.偵查終結的條件
2.偵查終結對案件的處理
3.案件材料的整理和裝訂
十五、各類案件偵查
(一)殺人案件偵查
1.殺人案件的分析和特點
2.對可疑死亡事件性質的甄別
3.殺人案件的案情分析
4.查找殺人犯罪嫌疑人的主要途徑
5.殺人犯罪嫌疑人的查證
(二)盜竊案件偵查
1.盜竊案件的分類和特點
2.盜竊案件的案情分析
3.盜竊案件的偵查要點
(1)內盜案件的偵查要點
(2)外盜案件的偵查要點
(3)扒竊案件的偵查要點
(4)盜竊機動車案件的偵查要點
(三)搶劫案件偵查
1.搶劫案件的分類和特點
2.搶劫案件的偵查要點
(四)詐騙案件偵查
1.詐騙案件的概念和特點
2.詐騙案件的偵查要點
十六、偵查實踐前沿動態
(一)情報主導偵查
1.情報主導偵查的條件
2.情報主導偵查的工作模式
3.網上偵查
4.情報分析研判
(1)情報分析研判的步驟和程序
(2)情報分析研判的方法
(3)情報分析研判結果的評價
(二)刑偵體制改革
1.刑偵體制改革的背景
2.刑偵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基本任務
3.刑偵破案機制改革
4.刑偵協作機制改革
5.刑偵保障機制改革
第 二 部 分 治安
一、治安管理概述
(一)治安與治安管理的含義
有關古代治安內容;現代治安含義;治安管理的含義及其特徵。
(二)治安管理的任務與原則
1.治安管理的任務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預防、發現和控制犯罪活動;預防、查處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預防、處置治安事件;預防、查處治安災害事故;為民排憂解難;協助其他行政管理。
2.治安管理的原則
服從、服務原則;依法行政原則;預防為主、保障安全原則;公開、公正原則等。
(三)治安管理機構與治安防範組織
1.治安管理機構
(1)按照行政層級劃分,分為中央治安管理機構,省級治安管理機構,地、市級治安管理機構,縣、市級治安管理機構和公安派出所。
(2)按照具體業務劃分,分為公共治安秩序管理部門;特種行業管理部門;槍支、危險物品管理部門;戶口和居民身份證管理部門;社會安全防範指導部門;治安行動隊等。
2.治安防範組織
(1)治安防範組織的種類
單位內部保衛組織;輔警組織;自治性安全防範組織(群防群治組織);治安保衛委員會;治安聯防組織;職業化安全防範組織(保安服務公司)
(2)公安機關對治安防範組織的指導
(四)治安管理的法律規范
1.適用於治安管理的法律
(1)《人民警察法》;
(2)《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3)《突發事件應對法》、《禁毒法》等;
(4)《治安管理處罰法》、《居民身份證法》、《槍支管理法》等。
2.適用於治安管理的行政法規
(1)《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等;
(2)《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
(3)《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等。
3.適用於治安管理的部門規章
(1)《城市人民警察巡邏規定》、《公安機關適用繼續盤問規定》等;
(2)《臨時居民身份證管理辦法》、《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典當管理辦法》等;
(3)《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公安機關治安調解工作規范》、《公安機關行政許可工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程序規定》等。
二、治安管理手段、措施與勤務
(一)治安行政手段
治安行政確認;治安行政命令;治安行政許可;治安行政教育;治安監督檢查等。
(二)治安防控措施
治安防範教育;治安調查;安全檢查;治理整頓等。
(三)治安強制措施
強行遣送;扣留人員;查驗、扣留、收繳居民身份證;限期整改等。
(四)治安管理處罰(及其相關措施)(詳見「第五章治安案件查處」的內容)
(五)巡邏與盤查
1.巡邏
巡邏的方式;巡邏的作用;巡邏的職責;巡邏的許可權;巡邏制度等。
2.盤查
盤查的法律依據;盤查的方式;繼續盤問的適用條件;盤查規范等。
三、治安基層基礎
(一)治安基層基礎概述
1.治安基層基礎的含義
2.「三基」工程建設
「三基」工程建設的基本內涵;「三基」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三基」工程建設的實施途徑。
(二)社區警務
1.我國社區警務的基礎
公安工作的方針;綜合治理方針。
2.社區警務工作的內容
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等。
3.社區警務工作的方法
走訪調查;宣傳發動;巡邏守護;警情通報等。
(三)公安派出所
1.公安派出所的性質與任務
2.公安派出所的設置原則
3.公安派出所的職責與許可權
4.公安派出所的基本制度
(四)戶政與人口管理
1.戶口登記與戶口調查
戶口登記的內容;戶口調查的內容;戶口調查的基本制度;戶口調查的工作要點。
2.居民身份證管理
居民身份證的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的簽發;居民身份證的使用、查驗;臨時身份證。
3.實有人口管理
(1)常住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2)暫住流動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3)境外居留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4)特殊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四、治安管理的主要工作
(一)公共場所治安管理
1.公共場所的特點
2.公共場所的種類
3.娛樂場所治安管理
娛樂場所概念與范圍;娛樂場所的治安問題;娛樂場所的治安管理措施。
(二)特種行業治安管理
1.特種行業的特點與種類
2.旅館業治安管理
旅館業的范圍;旅館業治安管理制度(措施)。
3.印章業治安管理
印章業的范圍;印章業治安管理制度(措施)。
4.典當業治安管理
典當業的范圍;典當業治安管理制度(措施)。
(三)危險物品治安管理
1.危險物品的范圍
2.危險物品治安管理的主要手段
3.公安機關在危險物品管理中的職責
(四)大型活動安全管理
1.大型活動的種類
2.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
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依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預案;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
3.公安機關在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中的職責
(五)單位內部治安保衛
1.單位內部治安保衛的方針
2.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要求
3.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制度
4.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分類
5.公安機關在單位內部治安保衛中的監督檢查
(六)突發事件處置
1.突發事件的類型
2.突發事件的發展階段
3.突發事件應對的基本原則
4.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體制
五、治安案件查處
(一)治安案件查處概述
治安案件與刑事案件的區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構成與種類;治安案件查處的法律依據;治安案件查處的基本原則。
(二)治安管理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與治安管理處罰相關的法律措施;治安管理處罰自由裁量權。
(三)治安案件查處程序
1.治安案件的受案
2.治安案件的調查
傳喚;勘驗、檢查;扣押、登記;鑒定、檢測;抽樣取證;證據保全;辨認等。
3.治安管理處罰的告知、聽取與聽證
4.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依法作出處罰決定;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定。
5.治安管理處罰的執行
警告的執行;罰款的執行;行政拘留的執行;其他法律措施的執行。
6.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簡易程序的操作規范。
7.治安調解
治安調解的適用條件;一般調解;現場調解;治安調解的操作規范。
(四)治安管理處罰的監督與法律救濟
1.治安管理處罰的監督
2.治安行政復議
3.治安行政訴訟
4.治安行政賠償
六、治安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
(一)治安管理的創新
治安管理的理念創新;治安管理的體制創新;治安管理的機制創新等。
(二)治安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三)社區警務的改革與發展
(四)流動人口的管理與服務
(五)其他治安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

Ⅸ 《刑事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有多少章節

《刑事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有19章內容,包括:第一章刑事回訴訟法概述、第二答章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展、第三章刑事訴訟基礎理論、第四章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第五章管轄與迴避、第六章辯護與代理、第七章證據、第八章強制措施、第九章期間與送達、第十章立案與偵查程序、第十一章起訴、第十二章審判概述、第十三章第一審程序、第十四章第二審程序、第十五章死刑復核程序、第十六章審判監督程序、第十七章附帶民事訴訟程序、第十八章執行、第十九章訴訟特別程序。

熱點內容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
基層黨員組織條例 發布:2025-01-16 03:40:04 瀏覽:271
公司注銷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6 03:02:42 瀏覽:282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
勞動法對合同工的工齡計算 發布:2025-01-16 02:53:53 瀏覽:117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
法院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布:2025-01-16 01:04:02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