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五十二條
『壹』 勞動法對勞動安全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對於勞動安全有以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衛生制度;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其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貳』 勞動法對工作環境的規定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標准)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第五十四條(勞動者勞動安全防護及健康保護)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第五十五條(特種作業資格)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第五十六條(勞動過程安全防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第五十七條(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處理制度)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拓展資料: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職責)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叄』 勞動保護法的主要內容包括
法律分析:其內容包括:勞動安全、勞動衛生、女工保護、未成年工保護、工作時間與休假制度。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一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肆』 女職工勞動保護有多少條
女職工勞動保護有多少條
女職工勞動保護有多少條?在職場上,女職工是比較特殊的人群,我們國家對女職工提供一定的法律保護。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詳細的了解女職工勞動保護有多少條的相關內容。
女職工勞動保護有多少條1
第一條:為了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女職工健康,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用人單位及其女職工,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用人單位應當加強女職工勞動保護,採取措施改善女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對女職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知識培訓。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本單位屬於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崗位書面告知女職工。
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由本規定附錄列示。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對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進行調整。
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條: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並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九條: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第十條: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設施,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方面的困難。
第十一條:在勞動場所,用人單位應當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的騷擾。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對用人單位遵守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工會、婦女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第七條、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職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准計算,處以罰款。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附錄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職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准計算,處以罰款。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附錄第三條、第四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治理,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有關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關閉。
第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侵害女職工合法權益的,女職工可以依法投訴、舉報、申訴,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申請調解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侵害女職工合法權益,造成女職工損害的,依法給予賠償;用人單位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同時廢止。
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礦山井下作業;
(二)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
(三)每小時負重6次以上、每次負重超過20公斤的作業,或者間斷負重、每次負重超過25公斤的作業。
二、女職工在經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冷水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冷水作業;
(二)低溫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低溫作業;
(三)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
(四)高處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高處作業。
三、女職工在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作業場所空氣中鉛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鎘、鈹、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內醯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環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質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作業;
(二)從事抗癌葯物、己烯雌酚生產,接觸麻醉劑氣體等的作業;
(三)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質的操作,核事故與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置;
(四)高處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高處作業;
(五)冷水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冷水作業;
(六)低溫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低溫作業;
(七)高溫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的作業;
(八)雜訊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的作業;
(九)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和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
(十)在密閉空間、高壓室作業或者潛水作業,伴有強烈振動的作業,或者需要頻繁彎腰、攀高、下蹲的作業。
四、女職工在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第一項、第三項、第九項;
(二)作業場所空氣中錳、氟、溴、甲醇、有機磷化合物、有機氯化合物等有毒物質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作業。
女職工勞動保護有多少條2
職工勞動保護管理制度
(一)勞動安全衛生制度
1、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2、實行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3、用人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建設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4、對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實行特種作業資格制度。
5、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勞動者有權拒絕執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冒險作業的命令,有權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6、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要求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要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二)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
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是指根據婦女的生理特點以及教育子女的需要而採取的有關保護女工在勞動中安全與健康的措施的總稱。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對女職工特殊的勞動保護主要包括勞動就業方面的保護、禁止女工從事有害健康的工作、對女工的「五期」保護等。具體為不得安排婦女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安排女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1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未成年勞動者是指年齡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他們的身體發育尚未完全定型,正在向成熟期過度,因而必須對他們給予特殊的保護。我國《勞動法》規定的對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的主要內容為:不得招用16歲以下的童工;對經批准需錄用未成年工的特殊行業,應當經過體檢證明合格,錄用後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為其提供適合身體狀況的勞動條件,保證和照顧他們的文化、技術學習和休息;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和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工作;禁止安排他們加班加點。
(三)國家勞動安全衛生監察制度
國家勞動安全衛生監察,是指國家勞動部門對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狀態實施強制執法的一種手段。包括一般監察、專業監察、事故監察三種形式。一般監察是對企業進行的常規監察,其重點是發生事故和職業病的企業。專業監察是對危險性或危害性較大的特種設備、作業環境、特種作業人員和生產建設工程項目等進行的專項技術監察。事故監察是對各類特別重大事故、職工傷亡事故組織和參與調查、分析、處理和審批結案工作。
女職工勞動保護有多少條3
職工勞動保護是什麼
1、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2、實行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的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伍』 根據勞動法第52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什麼制度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的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勞動安全衛生技術措施計劃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技術措施經費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教育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檢_制度;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健康檢_制度;傷亡事故與職業病統計報告調_處理制度。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陸』 我國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年齡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年齡為年滿十六周歲。
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四條 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第九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六十三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第六十六條 國家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第六十一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柒』 職業安全健康制度
職業安全健康,包括職業安全和職業健康兩類。我國職業安全健康的工作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我國的職業安全健康制度內涵豐富,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需要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
一、基本概念職業安全健康制度主要指: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傷亡事故和職業病調查處理制度。勞動安全健康標准分三級,即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
企業為規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保護職工身心健康,全面提升職工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提高職工自我保護的意識,降低和控制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會在企業內部制定相關安全健康制度。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二、主要內容職業安全健康制度主要包括職業安全健康標准制度、安全生產保障制度、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制度、職業安全衛生責任制度、職業安全教育制度、職業安全衛生認證制度、安全衛生設施「三同時」制度、安全衛生檢查與監察制度、傷亡事故報告處理制度等內容。
勞動安全衛生主要包括: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勞動條件和安全技術措施;
安全操作規程、勞保用品發放標准、定期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體檢。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 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 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職業安全制度是指為防止和消除勞動過程中的傷亡事故而制定的各種法律規范。職業安全,又名工業安全,是一種跨領域學科,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包括工業衛生、環境職業醫學、公共衛生、安全工程學、人因工程學、毒理學、流行病學、工業關系(勞動研究)、公共政策、勞動社會學、疾病與健康社會學、組織心理學、工商心理學、科學、科技與社會、社會保障法及勞動法等領域的關注。
一、職業安全教育根據《勞動法》和《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員工必須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提高員工對工業安全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認識,使全員重視安全、關注安全,做好在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預防工作,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和杜絕職業病的發生,保障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適應於公司全體員工和各部門以及安全教育培訓部門。
二、職業危害職業危害是指從業人員在從事職業過程中,由於接觸粉塵、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對身體健康所造成的各種損害。生產經營單位是職業危害防治的責任主體,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的監督管理工作。
職業健康制度是指為保護勞動者在勞動用工過程中的健康,預防和消除職業病、職工中毒和其他職業危害而制定的各種法律規范。職工健康是企業不斷發展的生命力,為了職工的職業健康,企業一是要提供職工職業健康體檢,包括崗前、崗中、崗後三個環節,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由用人單位承擔。二是要向職工普及職業病危害因素基本認識、常見職業病危害的識別、職業相關疾病的防控等健康知識。
一、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是指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的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健康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用人單位依法採取下列措施:
1、對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調離或者暫時脫離原工作崗位;
2、對健康損害可能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勞動者,進行妥善安置;
3、對需要復查的勞動者,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要求的時間安排復查和醫學觀察;
4、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安排其進行醫學觀察或者職業病診斷;
5、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崗位,立即改善勞動條件,完善職業病防護設施,為勞動者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用品。
『捌』 單位裝修甲醛超標勞動法
單位裝修甲醛超標是違反勞動法的,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當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勞動者應當收集證據,然後再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無法協商的,勞動者應當帶證據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玖』 如何理解《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二條規定
【解析】本條是關於事業單位聘用制工作人員適用本法的規定。
(一)我國事業單位用人制度的基本情況
事業單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組織。所謂事業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國家通過編制管理實現對事業人員的配置和調控。按照國家財政撥款的多少,可以將事業單位分為三種: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我國事業單位數量眾多,類型不一,隊伍龐大。全國事業單位總計126萬個,涉及教育、衛生、農業、文化、科研等多個領域,職工人數近3035萬,其中正式職工2923萬(包括原固定職工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合同制職工)。職工人數中教育業佔51.3%,衛生業佔14.3%,農業佔9.5%,文化業佔5.1%,科研佔2.4%。長期以來,我國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一套不同於企業,近似於國家機關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在企業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對國家機關公務員的管理通過立法加以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仍在原來制度的基礎上運行,改革進展緩慢。為了轉換事業單位用人機制,就要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7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要求事業單位除按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轉制為企業的以外,都逐步試行人員聘用制度。到2006年底,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合同的人員1700多萬,約占總人數的51%。
國家對事業單位實行編制管理,按照編制核算撥款的數額。目前事業單位編制都是多年前核定的,編制基數多年不變,不能滿足事業單位不斷發展的需要。在編制滿額的情況下,各事業單位只好大量擴充編外人員和其他人員,這樣造成事業單位人員結構復雜,人事管理分割。事業單位人員結構歸納起來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編制內聘用人員,包括簽訂聘用合同的編制內聘用人員和無須簽訂聘用合同的編制內聘用人員;第二類是編制外人員,包括檔案內部管理的編外人員和檔案外部管理的編外人員,編外人員一般實行企業化管理,與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第三類是勞務派遣人員,是通過勞務派遣形式招用的人員。
(二)事業單位人員如何適用本法
事業單位人員是否應當納人本法,是立法中爭論比較大的一個問題。一種意見認為應當把人事爭議納人適用范圍。長期以來,我國的人事制度是由政策和行政文件相結合建立起來的,調整人事關系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法律規范性。1994年勞動法頒布時,企.業的勞動關系由勞動法調整,對事業單位職工參照公務員管理體制進行管理。公務員法出台後,公務員法將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因人事關系的建立、變更、解除等爭議,依據的是1997年人事部制定下發的《人事爭議仲裁處理暫行規定》。隨著人事制度市場化改革的深人,尤其是事業單位人事聘用制的推行,勞動關系與人事關系的差異在逐步淡化。即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以後,聘用關系已不同於傳統的人事關系,工作人員與事業單位通過雙向選擇和協商一致締結勞動關系,工作人員已脫離終身制且不再具有傳統的於部身份,事業單位和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都是地位平等的用人主體。由於界分勞動爭議與人事爭議的原有基礎的弱化,勞動、人事爭議處理的「雙分立」體制已不適應於市場化的勞動關系運行。兩者並存容易產生混亂。另一種意見認為我國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屬於不同性質的法人。這三類單位存在著本質的不同,其用人制度也存在著根本的不同。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制度;事業單位是公益性組織,財政負擔人員經費,承擔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是非營利性機構,理論上講應該實行公職人員的管理制度;企業的人員主要是採取市場化配置,有較充分的用人自主權。發生爭議其處理程序與勞動爭議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宜合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