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地位
A. 如何確定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的地位
在中國行政法學領域,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並獨立承擔內責容任的組織。
概念特徵
是指享有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社會組織。
行政主體具有下列三個特徵:
1.行政主體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的組織。這是行政主體與其他國家機關、組織的區別所在。
2.行政主體是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的組織。這是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內部的組成機構和受行政機關委託執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務的組織的區別。
3.行政主體是能夠獨立對外承擔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這是行政主體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具體表現,也是—個組織成為行政主體的必備條件。
在中國,行政主體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B. 行政組織法的法律地位
行政機關的法律地位,是指行政機關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獨立人格問題。對此,學術界有幾種不同意見: 1.機關人格說、機關人格否定說
機關人格說認為,行政機關對國傢具有一定的權利義務,行政機關相互間也有權利義務關系,故行政機關不但為國家之工具,亦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
機關人格否定說認為,行政機關的行為是代表國家的行為。行政機關組成人員的意志,即為國家的意志,在國家人格之外,不復有獨立之機關人格存在。
2.否定說、肯定說、相對肯定說
否定說認為,行政機關是國家自身構成的一部分,不能成為法人。行政機關僅能代表國家實施行政行為,不具有獨立的人格。
肯定說認為,行政機關根據建立它們的法律或決定取得職權,並在其行使職權活動中根據有關法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因此,行政機關可以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具有法律上的人格。
相對肯定說認為,行政機關既有政治地位又具法律地位。從政治地位看,行政機關是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從法律地位看,行政機關享有一定職權,可依法處理自己職權范圍內的行政事務,成為法律上的人格、權利義務的主體。
其實,行政機關的法律地位始終與其行政職權有關。不論是國家行政機關,還是地方自治行政機關,其職權都是由法律確定的。行政職權與公民個人和法人的權利不同:公民和法人可以為法律不禁止的事,而行政機關只能為法律允許的事。國家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只是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體現國家意志。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行政機關不能成為行政法上獨立的法人,如果國家行政機關也成為法人,則與國家為雙重人格。這種理論為多數人所不接受,也為中國法律所不採用。但是在實行地方自治的國家,地方自治行政機關作為地方自治機關的組成部分,有的本身就是地方自治機關,執行的是當地居民的意志,在法律上有獨立的人格。
C. 憲法和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地位一樣,沒有高低之分嗎
有,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部門法的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的基本法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憲法主要是對國家權力的實現方式、運作及公民基本權利進行規范確認。
民法、刑法、行政法都是屬於部門法,其調整的法律關系的領域不同。刑法是國家對觸犯社會公共利益或者說是國家利益的行為給予最嚴厲的制裁,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主要是對行政權的存在及行使進行明確規定。
(3)行政法地位擴展閱讀
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共4章106條。被稱為五四憲法。五四憲法是一部較為完善的憲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是在對建國前夕由全國政協制定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進行修改的基礎上制定的。
七五憲法是一部有嚴重缺點、錯誤的憲法(可參閱文化大革命)。第二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共30條,被稱為七五憲法。 當時仍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所以帶有比較濃重的文革色彩。
七八憲法是第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共4章60條。被稱為七八憲法。 八二憲法是我國當前現行憲法。
D. 行政法的主體地位是什麼
行政法主體即指行政法調整的各種行政關系與監督行政關系的參加人——組回織答和個人。組織包括國家機關(主要是行政機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個人包括國家公務員以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外國人、無國籍人等。
E.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什麼決定的
法律分析: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行政管理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決定的。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1、從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來看,行政法調整著廣泛而重要的社會關系,這類社會關系與國家權力、公民權利息息相關,是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行政法與憲法的關系來看,行政法是憲法的重要的實施法;
3、從行政法與其他基本法律部門的關系來看,行政法對其他部門法的影響越來越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F.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什麼決定的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由什麼決定的?是由政府的執行力以及政府的威信力國家的法律效應來決定的
G. 行政法的地位與作用是什麼
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維護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要求行政機關履行發展經濟、穩定社會、保護環境、控制人口、加強治安等各項職責。因此,行政機關必須通過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種手段,來有效地規范、約束行政相對人的行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與行政管理秩序,確保行政機關充分、有效地實施行政管理。
2.監督
由於行政權力客觀上存在易腐性、擴張性以及與個人權利的不對等性,因而必須對其加以監督和制約。在各類監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監督就是行政法監督。行政法通過規定行政權力的范圍、行使方式及法律責任等方式,可以達到有效監督行政主體、防止行政權力違法或濫用的目的。
3.保護
行政法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賦予行政機關合法許可權並監督其行使,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各項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實現:二是通過賦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為的監督權(如檢舉權、控告權),行政權行使過程中的參與權(如知情權、要求聽證權),特別是對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提起復議權、訴訟權和要求賠償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H. 如何確定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的地位
1、行政法主體中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專主體:行政主體和屬行政相對方;
3、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主體。
4、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監督主體:如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時,人民法院就是行政法主體。又如行政復議中的上級行政機關等
4、行政主體:行政機關不等於行政主體,除行政機關外
I. 試論述行政法與民法法律地位的比較。
民法是權利本位的法, 是私法,以保護平等主體的自然人的權利為目的。
行政法是國家本位法,是權力本位,主要體現國家意志,是典型的公法。
行政法和民法都是一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