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08條規定
一、管轄
第一條、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爭議標的額大的案件、案情復雜的案件,或者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第二條、專利糾紛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第三條、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能確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注冊地或者登記地為住所地。
第四條、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第五條、對沒有辦事機構的個人合夥、合夥型聯營體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注冊登記,幾個被告又不在同一轄區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六條、被告被注銷戶籍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確定管轄;原告、被告均被注銷戶籍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七條、當事人的戶籍遷出後尚未落戶,有經常居住地的,由該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其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八條、雙方當事人都被監禁或者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或者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者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九條、追索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條、不服指定監護或者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可以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一條、雙方當事人均為軍人或者軍隊單位的民事案件由軍事法院管轄。
第十二條、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三條、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者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四條、在國外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者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五條、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受訴人民法院有權管轄。
第十六條、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七條、已經離婚的中國公民,雙方均定居國外,僅就國內財產分割提起訴訟的,由主要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八條、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二十條、以信息網路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路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二十一條、因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可以由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被保險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因股東名冊記載、請求變更公司登記、股東知情權、公司決議、公司合並、公司分立、公司減資、公司增資等糾紛提起的訴訟,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確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債權人申請支付令,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由債務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第二十五、條信息網路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
第二十六條、因產品、服務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地、產品銷售地、服務提供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沒有在法定期間起訴或者申請仲裁,給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引起的訴訟,由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在法定期間內起訴或者申請仲裁,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因保全受到損失提起的訴訟,由受理起訴的人民法院或者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動產糾紛是指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不動產已登記的,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不動產未登記的,以不動產實際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
第二十九條、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書面協議,包括書面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以書面形式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第三十條、根據管轄協議,起訴時能夠確定管轄法院的,從其約定;不能確定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
管轄協議約定兩個以上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一條、經營者使用格式條款與消費者訂立管轄協議,未採取合理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消費者主張管轄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十二條、管轄協議約定由一方當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協議簽訂後當事人住所地變更的,由簽訂管轄協議時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三條、合同轉讓的,合同的管轄協議對合同受讓人有效,但轉讓時受讓人不知道有管轄協議,或者轉讓協議另有約定且原合同相對人同意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因同居或者在解除婚姻、收養關系後發生財產爭議,約定管轄的,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確定管轄。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在答辯期間屆滿後未應訴答辯,人民法院在一審開庭前,發現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第三十六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將案件移送給另一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立案前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不得重復立案;立案後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裁定將案件移送給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第三十七條、案件受理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權不受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變更的影響。
第三十八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不得以行政區域變更為由,將案件移送給變更後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判決後的上訴案件和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發回重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再審或者重審。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後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提起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按第一審程序再審的案件,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審查。
第四十條、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的,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的,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照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第四十一條、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指定管轄的,應當作出裁定。
對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案件,下級人民法院應當中止審理。指定管轄裁定作出前,下級人民法院對案件作出判決、裁定的,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定指定管轄的同時,一並撤銷下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
第四十二條、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可以在開庭前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
(一)破產程序中有關債務人的訴訟案件;
(二)當事人人數眾多且不方便訴訟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其他類型案件。
人民法院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前,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後,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將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
二、迴避
第四十三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申請其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翻譯人員的;
(四)是本案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五)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當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權的;
(六)與本案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有權申請其迴避:
(一)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受託人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活動的;
(二)索取、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受託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三)違反規定會見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代理本案的;
(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受託人借用款物的;
(六)有其他不正當行為,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
第四十五條、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他程序的審判。
發回重審的案件,在一審法院作出裁判後又進入第二審程序的,原第二審程序中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第四十六條、審判人員有應當迴避的情形,沒有自行迴避,當事人也沒有申請其迴避的,由院長或者審判委員會決定其迴避。
第四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告知當事人對合議庭組成人員、獨任審判員和書記員等人員有申請迴避的權利。
第四十八條、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所稱的審判人員,包括參與本案審理的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
第四十九條、書記員和執行員適用審判人員迴避的有關規定。
三、訴訟參加人
第五十條、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依法登記的為准,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不需要辦理登記的法人,以其正職負責人為法定代表人;沒有正職負責人的,以其主持工作的副職負責人為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已經變更,但未完成登記,變更後的法定代表人要求代表法人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
其他組織,以其主要負責人為代表人。
第五十一條、在訴訟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繼續進行訴訟,並應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原法定代表人進行的訴訟行為有效。
前款規定,適用於其他組織參加的訴訟。
第五十二條、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獨資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四)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五)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
(六)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
(七)經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企業、街道企業;
(八)其他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組織。
第五十三條、法人非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或者雖依法設立,但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以設立該分支機構的法人為當事人。
第五十四條、以掛靠形式從事民事活動,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該掛靠人和被掛靠人為共同訴訟人。
第五十五條、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
第五十六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當事人。
第五十七條、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受害人提起訴訟的,以接受勞務一方為被告。
第五十八條、在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以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為當事人。當事人主張勞務派遣單位承擔責任的,該勞務派遣單位為共同被告。
第五十九條、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第六十條、在訴訟中,未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合夥的全體合夥人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夥有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的,應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全體合夥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夥人出具推選書。
第六十一條、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調解協議,另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
第六十二條、下列情形,以行為人為當事人:
(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登記而未登記,行為人即以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
(二)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但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除外;
(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後,行為人仍以其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
第六十三條、企業法人合並的,因合並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合並後的企業為當事人;企業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分立後的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第六十四條、企業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並注銷前,以該企業法人為當事人;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銷的,以該企業法人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為當事人。
第六十五條、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第六十六條、因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並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保證合同約定為一般保證,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以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
第六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其監護人為共同被告。
第六十八條、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與他人發生民事糾紛的,村民委員會或者有獨立財產的村民小組為當事人。
第六十九條、對侵害死者遺體、遺骨以及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等行為提起訴訟的,死者的近親屬為當事人。
第七十條、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願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將其列為共同原告。
第七十一條、原告起訴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為共同被告。
第七十二條、共有財產權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權人起訴的,其他共有權人為共同訴訟人。
第七十三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第七十四條、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第七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和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的人數眾多,一般指十人以上。
第七十六條、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確定的,可以由全體當事人推選共同的代表人,也可以由部分當事人推選自己的代表人;推選不出代表人的當事人,在必要的共同訴訟中可以自己參加訴訟,在普通的共同訴訟中可以另行起訴。
第七十七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不確定的,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當事人推選不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提出人選與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的,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在起訴的當事人中指定代表人。
第七十八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和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代表人為二至五人,每位代表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七十九條、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通知權利人向人民法院登記。公告期間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少於三十日。
第八十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應當證明其與對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所受到的損害。證明不了的,不予登記,權利人可以另行起訴。人民法院的裁判在登記的范圍內執行。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認定其請求成立的,裁定適用人民法院已作出的判決、裁定。
第八十一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成為當事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第一審程序中未參加訴訟的第三人,申請參加第二審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
第八十二條、在一審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權提出管轄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有權提起上訴。
第八十三條、在訴訟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
第八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依法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不得委託其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五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六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七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社會團體屬於依法登記設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記設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
(二)被代理人屬於該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位於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
(三)代理事務屬於該社會團體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
(四)被推薦的公民是該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或者與該社會團體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工作人員。
專利代理人經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推薦,可以在專利糾紛案件中擔任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八條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送交人民法院。授權委託書僅寫「全權代理」而無具體授權的,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出反訴或者提起上訴。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雙方當事人同時到庭並徑行開庭審理的,可以當場口頭委託訴訟代理人,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
Ⅱ 新民事訴訟法5o8條執行5O8條
《民事訴訟法》只有二百八十四條。不存在508條的情況。
可以參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四條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同時廢止。
Ⅲ 一個債務人多個債權人執行財產怎麼分配
根據《民訴法解釋》第508條的規定,參與分配製度是指,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的制度。
被執行人(公民或其他組織)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或者被執行人(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多個普通債權人就執行所得價款的分配順序如下(以被執行人不能清償所有債務為前提):
一、被執行人是公民或其他組織
1、沒有參與分配的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1998年7月8日生效)第88條規定,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保物權的,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多個債權人的債權種類不同的,基於所有權和擔保物權而享有的債權,優先於金錢債權受償。有多個擔保物權的,按照各擔保物權成立的先後順序清償。
一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執行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保物權的,按照各債權比例受償。
(1)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普通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的,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對於該第88條第一款,如果被執行人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舉例言之:如被執行人只有一價值100萬元的房屋(A法院已通過拍賣等程序變現,不考慮執行費用),被執行人有兩個債權人(都是普通債權),債權金額都是60萬元。
債權人甲已經向A法院申請執行,債權人乙還沒有申請執行,那麼,A法院就應當將執行款項100萬元中的60萬元分配給債權人甲;如果執行完畢後債權人乙再向B法院申請執行,如果債務人處有且只有40萬元,則B執行法院只能將此40萬元執行並給付債權人乙(不考慮基本生活費用等),B法院終結本次執行,債權人乙今後發現債務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可以再申請恢復執行。
(2)一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普通債權人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按照各債權比例受償。
2、存在參與分配的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1998年7月8日生效)第94條規定,參與分配案件中可供執行的財產,在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順序優先受償後,按照各個案件債權額的比例進行分配。
《民訴法解釋》(2015年1月30日生效)第五百一十條規定,參與分配執行中,執行所得價款扣除執行費用,並清償應當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
清償後的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上述兩個司法解釋略有區別,因此應當按照「新法」《民訴法解釋》(2015年1月30日生效)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來確定分配方法。即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這句話隱藏的一個含義是,對於首封的債權人可以適當多分。
二、被執行人是企業法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89條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其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可告知當事人依法申請被執行人破產。
第96條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其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參照本規定90條至95條的規定,對各債權人的債權按比例清償。
上述兩條規定實質上是規定了如果被執行人是企業法人,其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可以通過破產程序或者參與分配程序受償。但是根據《民訴法解釋》第508條和第516條等規定,被執行人是企業法人的,不適用參與分配製度。
被執行人是企業法人的,普通債權的分配應當根據《民訴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分配:
1、進入破產程序,終結執行,債權人在破產程序中受償
《民訴法解釋》第513條規定,在執行中,作為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符合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執行法院經申請執行人之一或者被執行人同意,應當裁定中止對該被執行人的執行,將執行案件相關材料移送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
第514條規定,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執行案件相關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內,將是否受理破產案件的裁定告知執行法院。不予受理的,應當將相關案件材料退回執行法院。
第515條規定,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應當解除對被執行人財產的保全措施。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被執行人破產的,執行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對該被執行人的執行。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應當恢復執行。
2、未進入破產程序的,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民訴法解釋》第五百一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3)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08條規定擴展閱讀:
參與分配的清償順序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其他債權人參與分配後,就執行所得在各債權人之間的清償順序如下:
(1)執行價款優先清償執行費用;
(2)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權優先受償。有多個擔保物權的,按照各擔保物權成立的先後順序清償。
(3)普通債權,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清償後的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清償。
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按照《執行規定》第91條的規定,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首先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所採取的執行措施如系為執行財產保全裁定,具體分配應當在該院案件審理終結後進行。
Ⅳ 房屋抵押權人可否直接參與執行分配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08條第二款的規定,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享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由於債權人是執行法院正在處置的房屋的抵押權人,對案涉房屋享有擔保物權,因此抵押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以上法律意見供你參考。
Ⅳ 急急急!!!我進行訴前財產保全後,其他債權人能否要求強制執行
1、訴前財產保全的並沒有優先受償權,因此,其他債權人仍有權要求強制執行。
2、優先受償權必須有法律明確規定的才能享有,法律沒有規定財產保全的可以享有優先受償權,所以在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並不因此獲得優先受償權,其他債權人仍能要求強制執行。當然,其他債權人必須持有有效法律文書才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根據《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零八條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從該規定可以看出,即使有人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其他債權人有權申請參與分配,這進一步證明,即使是有人申請了訴前財產保全,但不能因此阻擋其他債權人的申請執行權,其他債權人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5)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08條規定擴展閱讀
訴前保全條件
1. 案件必須是給付內容的訴訟。
2. 債權、債務關系明確。申請訴前保全的利害關系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對被申請人有財產上的權利。
3. 因情況緊急,不立即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4. 必須在訴訟前申請。
5. 必須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
6. 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
Ⅵ 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方法
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方法
一、直接催收
這是銀行針對逾期貸款的普遍做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在訴訟時效內進行催收;
2、注意催收的方式;
3、催收主體的問題;
4、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
二、協議處置
根據《民法典》第410條的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三、借新還舊
借款人因臨時周轉困難無法償還銀行貸款,有的銀行通過借新還舊、無還本續貸、債務重組等方式盤活不良資產。但這種方式應重點注意兩個問題:
1、保證人。根據《民法典》第695條的規定:「債權人和債務人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協商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內容,減輕債務的,保證人仍對變更後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加重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和債務人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不受影響。」
2、擔保物。借新還舊合同為新合同,因此原對主合同的擔保物要重新簽訂抵(質)押合同,抵(質)押登記也要重新辦理,保證債權擔保的延續性和有效性。
四、實現擔保物權
根據《民法典》第410條規定:「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第437條規定:「質權人不行使的,出質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因此,如果銀行無法與抵(質)押人達成書面處置協議,可以通過法院拍賣、變賣拍賣、變賣抵(質)押物實現擔保物權。
五、法院訴訟
通過法院訴訟追償不良貸款是銀行慣常做法,要注意以下問題:
1、注意訴訟時效。銀行應注意在訴訟時效期間主張債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後果是喪失勝訴權。如果超過訴訟時效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2、應及時申請查封抵押物。有的銀行認為,只要抵押物辦理登記,依法享有優先受償權,起訴時無須申請法院查封抵押物,其實不然。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執行規定》)第91條規定:「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首先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所採取的執行措施如系為執行財產保全裁定,具體分配應當在該院案件審理終結後進行」。
3、擔保物權人申請直接參與執行分配。根據《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08條關於「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的規定,抵(質)押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執行法院參與分配,而不用經過法院判決,取得執行依據(生效判決書或者民事調解書),為銀行處置擔保物節約時間和金錢成本,提高處置不良資產的效率。
六、不良資產轉讓
不良資產的轉讓主要有兩種方式,
1、打包(批量)轉讓;
2、單戶轉讓。
七、貸款損失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5號,以下簡稱《貸款損失稅前扣除公告》)規定:金融企業涉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逾期1年以上,經追索無法收回,應依據涉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分類證明,計算確認貸款損失進行稅前扣除。貸款損失的稅前扣除應注意以下問題:
1、保留催收證據;
2、司法追索;
3、資產損失確定證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一十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第四百三十七條出質人可以請求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後及時行使質權;質權人不行使的,出質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
出質人請求質權人及時行使質權,因質權人怠於行使權利造成出質人損害的,由質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百九十五條債權人和債務人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協商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內容,減輕債務的,保證人仍對變更後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加重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和債務人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不受影響。
Ⅶ 有多個債權人時,怎麼分配
當遇到被執行人存在多個債權人的情形時,無非就是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另外一種情況是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這兩種不同的情況下,法院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處置和分配方式是不同的。下面我們分別闡述在這兩種不同的情況下,法院如何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處置和分配,進而提示信貸機構在面臨不同的情形時應當採取什麼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債權。
一、當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
當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按照《執行規定》第88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進行案款分配,有擔保物權的先優先受償,普通債權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執行規定》第88條第一款規定:「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保物權的,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第二款規定:「多個債權人的債權種類不同的,基於所有權和擔保物權而享有的債權,優先於金錢債權受償。有多個擔保物權的,按照各擔保物權成立的先後順序清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第88條的適用雖然並沒有註明「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這一條件,但在各地法院的實踐中,第88條適用的前提條件都是「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例如在2013年出台的《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案款分配及參與分配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第2款規定:「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按照《執行規定》第88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進行案款分配」。在浙浙江高院針對多個債權人對同一被執行人財產分配的23個突出問題做出的解答中認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適用《執行規定》第88條第1款的規定,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1、被執行人為公民或其他組織,其可供執行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2、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其可供執行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雖不足清償全部債務,但尚在經營。」
註:需要注意的是,當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的處理原則是有擔保物權的先優先受償,普通債權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這里不需要區分被執行人是自然人、其他組織或企業法人,即無論被執行人是前述何種身份,當其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分配及處置原則是一樣的。
二、當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時
當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時,被執行人是自然人或其他組織與被執行人是企業法人的情況,在處理起來適用的法律和處理原則完全不同,因此當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人,首先應當區分被執行人是自然人或其他組織還是企業法人,然後再針對不同的情況,考慮不同的應對措施。
區分以下情形分別予以處理:
1、被執行人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指非法人組織),按照《執行規定》第90條至第95條的規定以及《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08—510條的規定適用參與分配的規定。
2、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且符合《執行規定》第96條規定條件的,參照《執行規定》第90條至第95條的規定處理;不符合《執行規定》第96條規定條件的,依照《執行規定》第89條的規定告知當事人依法申請被執行人破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13條至516條的規定也需要參照執行。
這里我們是在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大背景下展開的分析,對於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按照第一部分的分析,無論被執行人是自然人或其他組織還是企業法人,案款均是按照「有擔保物權的先優先受償,普通債權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的原則進行分配。但當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被執行人是自然人或其他組織與被執行人是企業法人的情形不同,執行過程中,分配和處置的方式也不同。
下面我們分別展開論述:
(一)被執行人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的
被執行人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指非法人組織),按照《執行規定》第90條至第95條的規定以及《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08—510條的規定適用參與分配的規定。
1、什麼是參與分配?
參與分配是指在執行程序中,已經取得金錢債權執行根據但未申請執行的債權人,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或者其他組織的全部或主要財產已被法院因執行金錢給付的生效法律文書而查封、扣押或者凍結,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或其他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情況下,在被執行人的財產被執行完畢前,申請對被執行人的財產參與分配的一種財產分配方式。參與分配製度本質上體現了債權平等原則,在確保執行效率的同時,盡可能實現債權的平等受償,是一個強調個別執行,效率優先的制度。
2、適用參與分配製度的主體范圍
根據《執行規定》第90條的規定,參與分配製度原則上只適用於公民和其他組織,其他組織包括個體工商戶,合夥企業等。但根據《執行規定》第96條的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其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參照本規定90條至95條的規定,對各債權人的債權按比例清償。所以在符合上述96條的條件的情況下,企業法人可以參照參與分配製度,對各債權人的債權按比例清償。
3、申請參與分配需具備的條件?
根據參與分配的定義可以看出,申請參與分配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被執行人為公民或其他組織
企業法人資不抵債時,可以依據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破產還債程序,實施破產還債。而公民和其他組織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不能實施破產還債,為了保證各債權人的權益,只能准許其他債權人參與分配。
(2)被執行人的債權人為多數
如果被執行人的債權人只有一個,即使被執行人已經資不抵債,也不會存在其他債權人來參與分配。因此,只有在被執行人的債權人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才可能發生參與分配的問題。
(3)多數債權人的債權均為金錢債權或者已轉換為金錢債權
如果申請執行人依據法律文書要求被執行人交付特定物,為法律文書所指定的行為等,只能由申請執行人獨占,其他債權人不能參與分配。
(4)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參與分配只發生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如果被執行人的財產足夠清償全部債務,那麼就不存在參與分配的情況,債權人各自拿走各自的份額就是了。那麼,是否需要申請參與分配的債權人舉證證明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以及如何證明?實踐中是存在爭議的。
(5)申請參與配的債權人必須已經取得執行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第五百零八條規定,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也就是說,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時必須是其債權已經被相關法律文書固定下來,這里的執行依據包括,法院的判決書、仲裁機構的裁定書以及公證處出具的執行證書等。
(6)參與分配申請應當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財產執行終結前提出
執行程序的開始是指人民法院接到申請執行書或移送執行書之後。財產執行終結主要是指被執行人的財產已經由人民法院交付給申請執行人。
4、債權人如何申請參與分配?
(1)債權人提出參與分配的申請
債權人參與分配的,應當向其原申請執行法院提交參分配申請書,寫明參與分配的理由,並附有執行根據。該執行法院應將參與分配申請書轉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並說明執行情況。
(2)主持分配的法院對債權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和處理
經主持分配的法院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參與分配條件的,並提供了有效的執行根據,可決定接受其參與分配。
(3)主持分配的法院,在允許債權人參與分配後,著手實施分配,具體包括:
①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進行拍賣、變賣,將標的物轉化為金錢。
②通知債權人申報權利,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內,參與分配的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報其債權並且要附有計算表。
③申報期限屆滿後,主持分配的法院著手編制分配表。法院編制分配表要依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的清償順序確定分配的順序,以及確定分配數額。
④多個債權人對執行財產申請參與分配的,執行法院應當製作財產分配方案,並送達各債權人和被執行人。債權人或者被執行人對分配方案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債權人或者被執行人對分配方案提出書面異議的,執行法院應當通知未提出異議的債權人、被執行人。
未提出異議的債權人、被執行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反對意見的,執行法院依異議人的意見對分配方案審查修正後進行分配;提出反對意見的,應當通知異議人。異議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提出反對意見的債權人、被執行人為被告,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異議人逾期未提起訴訟的,執行法院按照原分配方案進行分配。
訴訟期間進行分配的,執行法院應當提存與爭議債權數額相應的款項。
5、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直接申請參與分配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08條的規定,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6、參與分配的清償順序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其他債權人參與分配後,就執行所得在各債權人之間的清償順序如下:
(1)執行價款優先清償執行費用;
(2)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權優先受償。有多個擔保物權的,按照各擔保物權成立的先後順序清償。
(3)普通債權,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清償後的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清償。
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7、主持參與分配的法院
按照《執行規定》第91條的規定,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首先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所採取的執行措施如系為執行財產保全裁定,具體分配應當在該院案件審理終結後進行。
根據該規定,先查封的法院原則上獲得了執行標的處置權,實踐中,經常出現同一被執行人在不同地區、不同審級法院均為被告或被執行人的情形,也就經常出現對被執行人所有的某一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權的債權人在申請對查封財產進行執行時,該查封財產已被被執行人的其他債權人申請其他法院在訴前、訴中、申請執行前或者仲裁前、仲裁中以及在執行中在先查封、扣押或者凍結的情形,如果先查封的法院待遇處置被執行人的財產,將會導致優先權債權人及其他債權人的債權遲遲得不到實現,針對此問題今年的4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首先查封法院與優先債權執行法院處分查封財產有關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對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請示作出批復,該司法解釋將自2016年4月14日起施行。《批復》規定:執行過程中,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凍結法院負責處分查封財產。但已進入其他法院執行程序的債權對查封財產有順位在先的擔保物權、優先權,自首先查封之日起已超過60日,且首先查封法院就該查封財產尚未發布拍賣公告或者進入變賣程序的,優先債權執行法院可以要求將該查封財產移送執行。
8、最先查封的債權人是否享有優先權?
最高法院《執行若干問題規定》第88條規定,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保物權的,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有人認為該條規定確立了保全申請人的優先受償順序,其實不然,首次查封的債權人頂多享有的是程序性的優先權,而非實質性的優先權,該條規定僅是常態化的適用和非常態化的適用兩種情形。
即在正常狀況下,被執行人的財產足以清償所有債務,參與分配製度不會啟動,這時候,就按照各申請人的查封順序進行依次受償;在被執行人財產實力沒有達到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參與分配製度可啟動,且各債權人向首次查封的法院申請了參與分配,這種情況下,除擔保物權等優先權外,同一順序債權按比例受償。
因此,在執行參與分配程序中,保全申請人並不能因保全查封在前就優先受償。執行參與分配程序其設置初衷就是在被執行人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維護諸多債權人的利益,最終讓相同順序的債權人按比例受償,如果承認保全申請人的優先受償順序,有違參與分配製度設計的初衷。
(二)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
1、參照適用參與分配製度
《執行規定》第96條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其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參照本規定90條至95條的規定,對各債權人的債權按比例清償。」由此可見,當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時,如果符合「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的情況時,參照被執行人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的情形,參照適用參與分配製度。
2、申請破產
《執行規定》第89條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其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可告知當事人依法申請被執行人破產。
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即不符合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的情形時),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時,如果其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權的,執行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申請被執行人破產。
另外,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在債務人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債權人或債務人可以申請債務人破產。
(1)申請破產的主體
根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申請企業破產的主體既可以是債權人也可以是債務人。而這里所說的債權人不僅包括借貸關系中的債權人,還包括其他基於合同關系而形成的債權人以及基於其他法律關系產生的與債務人之間存在應收和應付關系的其他人員。
(2)申請破產的時間
根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即可以申請企業破產,而不一定是在執行程序中。也就是說申請企業破產不必取得執行依據,才能向法院申請,只要發現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債權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請破產。
(3)管轄法院
破產案件由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申請與受理程序
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應當提交破產申請書和有關證據。破產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二)申請目的;
(三)申請的事實和理由;
(四)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載明的其他事項。
債權人提出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通知債務人。債務人對申請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應當自異議期滿之日起十日內裁定是否受理。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破產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是否受理。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前兩款規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的,應當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內送達申請人。債權人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內送達債務人。債務人應當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財產狀況說明、債務清冊、債權清冊、有關財務會計報告以及職工工資的支付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情況。
(5)通知債權人及破產公告
人民法院應當自裁定受理破產申請之日起二十五日內通知已知債權人,並予以公告。
(6)債權人申報債權
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應當確定債權人申報債權的期限。債權申報期限自人民法院發布受理破產申請公告之日起計算,最短不得少於三十日,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債權人應當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向管理人申報債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申報債權期限內,未到期的債權,在破產申請受理時視為到期,付利息的債權自破產申請受理時停止計息。附條件、附期限的債權和訴訟、仲裁未決的債權,債權人可以申報。
債權人申報債權時,應當書面說明債權的數額和有無財產擔保,並提交有關證據。申報的債權是連帶債權的,應當說明。
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可以在破產財產最後分配前補充申報;但是,此前已進行的分配,不再對其補充分配。為審查和確認補充申報債權的費用,由補充申報人承擔。債權人未依照本法規定申報債權的,不得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利。
(7)債權人會議召開
依法申報債權的債權人組成債權人會議成員,召開債權人會議,行使表決權。並對通過破產財產的變價方案和破產財產的分配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債權尚未確定的債權人,除人民法院能夠為其行使表決權而臨時確定債權額的外,不得行使表決權。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債權人,未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對於破產財產的分配方案不享有表決權。
(8)破產財產分配
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對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對該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債權人行使優先受償權利未能完全受償的,其未受償的債權作為普通債權;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其債權作為普通債權。
3、執行法院移送破產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五百一十三條規定,「在執行中,作為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符合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執行法院經申請執行人之一或者被執行人同意,應當裁定中止對該被執行人的執行,將執行案件相關材料移送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
在執行過程中,執行法院發現企業法人存在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情形時,經申請執行人之一或被執行人同意,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對該被執行人的執行,將執行案件相關材料移動到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
(1)被執行人所在地法院裁定受理破產案件的,按照破產程序處理。
被執行人所在地法院裁定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應當中止對被執行人的執行,解除對被執行人財產的保全措施。由被執行人所在地法院按照破產程序處理。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被執行人破產的,執行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對該被執行人的執行。
(2)當事人不同意移動破產或者被執行人所在地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按照執行程序處理。
當事人不同意移動破產或者被執行人所在地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三、律師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信貸機構作為債權人,在遇到債務人存在多個債權人的情形時,首先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首先要了解債務人及債務人的其他債權人,做到「知己知彼」
例如要了解並分析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債務人是否還存在其他債權人、其他債權人對否對債務人的財產享有抵押權等優先受償權、其他債權人是否已經將債務人起訴或申請強制執行、債務人的財產是否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等。
(二)如果其他債權人已經對債務人申請強制執行,那麼分以下幾種情況考慮:
1、如果債務人是自然人或其他組織
(1)首先要盡快取得執行依據。
(2)如果債務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那麼依據已經取得的執行依據,盡快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對於已經被其他法院查封的財產要申請輪候查封。因為依據《執行規定》第88條的規定,有擔保物權的先優先受償,普通債權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3)如果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那麼依據已經取得的執行依據,盡快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
另外,如果信貸機構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抵押權等優先受償權,應當注意,如果首封法院在首封之日起60日內沒有發布拍賣公告或進入變賣程序,那麼要及時向我方執行案件受理法院申請移送執行,申請將案件移送到我方執行案件受理法院進行執行分配。
2、如果債務人是企業法人
(1)如果債務人是企業法人且存在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的情況,那麼依據上述被執行人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的情形,盡快取得執行依據,對於債務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依據已經取得的執行依據向法院申請輪候查封;對於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依據已經取得的執行依據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
(2)如果債務人是普通的企業法人(即不存在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的情形),如果債務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盡快取得執行依據,再依據取得的執行依據向法院申請輪候查封;如果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則不必等到取得執行依據,可以直接向債務人住所地法院申請破產。如果被執行人已經被其他債權人申請破產,那麼可以在申報債權的期限內積極申報債權。
Ⅷ 銀行不良資產如何處置
大多問題其實要是想知道,只用把問題放到瀏覽器中搜一下就可以。
銀行處置不良資產,大多都是規范化、流程化的。
具體有如下幾點:
1. 常規催收。
簡單說來就是直接上門催收,不過這也常會遇到債務人一邊說著還債、和解,另一邊卻暗中轉移財產的事。
2. 和解清收
共同商討,談判桌上講明白和解的方式、額度以及時間。相當於私了的意思。
3. 訴訟清收
如果常規催收沒用,雙方也和解不來,那麼就要考慮走法律途徑來維權了。
但這也不是盲目起訴,起訴前最好進行相應的摸底,根據債務人的財產情況,合理確定行動的時機、方式、標的和申請財產保全,再及時上訴、申訴。
4. 追加債償主體
如果對方(債務人)早已將資產轉移,窮盡手段也找不到債務人財產線索或者財產不足。那就要在執行程序中追加或者通過訴訟手段來追加償債主體。這里需要進行盡調環節,目前國內在這一方面,福韻數據通過開源網路情報調查的方式相對專業靠譜。現有不良資產形成這么大的規模,一般也就都到了要進行盡調取證的環節。
5. 債務重組
如果依然對債務人能力認可,或者覺得此時追繳錢財拿不回多少,通過債務重組,簽訂新協議和還款計劃,採用資產置換的方式,提高資產變現和收益能力為目標,最終盈利之後再收回錢。
6. 以物抵債
這種相對容易理解,如果企業(債務人)破產或者瀕臨破產,要是債權人不接受抵債物,則將一無所有,故而債權人可以採取實現債權的快捷方式——以物抵債。
要注意的,已被法院查封的財產不能再以物抵債;存在租賃關系的財產應取得承租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確認,同時及時辦理過戶手續。
7. 債轉股
對於一些覺得可以信任和合作的債務人,債權人可以採用債權轉股權或以實物抵債後作價入股企業的方式實現債權。也就是入股對方公司,最後公司經營回正,股票價格上升,那麼也就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8. 盤活重整
比如有些項目前景優良的企業,只是暫時現金流不足,對這種情況的債務人,債權人可以採取債轉股、引入並購基金、說服原股東出讓部分股權、凍結債務、注入新的流動資金等重組方式,由新的管理者接管企業權力,在營運管理和財務上給予債務人支持與提升。
9. 轉讓債權
如果資產包戶數較多,銀行自身難以消化的,可以考慮將資產包拆解為小包或個案,外聘合作夥伴接盤,不良資產本身也有不少主動找上門的投資者。
10. 資產證券化
目前只有國有銀行及四大AMC才有辦法操作。
11. 申請強制清算
法院受理後,拿到『裁定書』,如果債務人拒不履行義務,債務人惡意轉移或處分財產,那麼可以走入強制清算程序,查實了對方資產,那麼有證據了,法院就可以強制執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12. 申請追究刑事責任
這是追債的終極法律手段。債權人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可以根據已掌握的事實和證據,向司法機關舉報要求追究債務人或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具體哪些罪名,這里就不做羅列了,比如限制高消費,還有抽逃出資罪、妨害清算罪、虛假破產罪、合同詐騙罪等等。要求司法機關追究老賴及相關人員(股東、董事、高管、監事、財務等)刑事責任。
銀行不良資產管理部門有專業化的操作流程,如果銀行與機構或者個人的債務形成違約,該資產就被申請為凍結狀態,中間有一段時間由債務人優先主動申請附加流程,在規定時間內如果依舊沒有履行債務償還義務,此時該項不良資產將由法院封存進去復核審議流程並納入到公開拍賣競標環節,最後由專業法務機構代理競標機構或個人來完成收購以及債權債務置換和產權手續,如果有機構或者個人希望接收不良資產一定要注意,因為目前的不良資產都以不良資產包組成,而且我們所接觸到的不良資產處置都是處置債權這一部分,處理完債權才能優先收購到資產。所以特別遇到比較大的不良資產其間由於資產產權復雜,被分割成為幾份或者多份並與多家金融機構形成債務關系,以及此時如果沒有完全調查清楚債務的標的很容易造成收購後的不必要麻煩,以前有一個案例為,該不良資產總共五層,一,二樓為商鋪,以上為酒店,可是債務產生的關系分別是兩家金融機構,所以在處理了一份不良資產後導致後續出售或者經營都遇到各種麻煩!
我叫孫莉,今年是我在國有銀行工作的第十三個年頭,在行里已經可以說是資歷非常老了,新來的主管也會叫我一聲莉姐。身邊的人來來往往,我卻始終紮根在這家銀行。主要是因為年紀越大就越想去圖個安穩。幾年來,我輾轉多個崗位。從最初的櫃員到零售客戶經理,再到如今的資產管理部門,可以說對銀行的各個方面都有些許理解。現在我主要去做不良資產的處置。
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我的崗位,大家對銀行的印象主要就是存錢、取錢、購買金融產品這樣常規業務。其實,銀行里部門眾多,而我做的這塊不良資產處置就是一個比較內隱的職位。那我給大家說說我的工作,從銀行的角度來看,不良資產又被稱作為不良債權,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按量歸還本息的貸款。近幾年來,大家都看到不良資產的潛在價值,所以不良資產的熱度高漲。我主要做的是房產方面,所以我做的不良資產處置主要針對銀行的不良房產債權回收而進行的資產處置。房產金融的不良資產處置面臨收房以及收回來如何賣的問題。更具體的還包括資產處置之後,超過債務之外的部分如何分配、不足值如何補充等等。
隨著五大AMC公司的發展,銀行與這些公司的合作越來越多。對於不良資產而言,銀行會將不良資產轉讓給AMC公司進行價值重整,而銀行需要承擔的是資產評估的工作。所以,言簡意賅地來說,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對一些已經成為不良資產的房地產進行資產評估。
看似一個簡單的資產評估,實則非常繁瑣。每次當我聽聞有新的房產需要我去處理的時候,我的頭都大了。去做房產的評估,我需要到線下調研,搜集數據。對於估值工作,還要去聘請專業的房產估價師。一份估價報告往往需要等兩到三天,非常耗時。今天,主管張豪一大早就給我將,「莉姐啊,來任務了,這有一套虹口區的房子需要你去做一下。」我很不滿地抱怨道,「主管,上周我剛做完一套,還沒來得及歇兩天這就又來了,最近上海天氣不好,出去調研可以說是異常艱辛啊。」主管笑笑說,「工作所迫沒辦法呀。但是,這次你不用往外跑了,工作會相對輕松很多。」我很驚訝,做了這么久的工作就沒有一次不往外跑的。網上的信息過於碎片化,很多缺少的信息需要到線下才能得到。只見主管神秘兮兮地在紙上寫下國內資產信息網(公眾號:資產交易信息),並說道:「你去試試這個平台。」
我將信將疑地打開這個平台,初始頁面就給我一種很專業的感覺,這讓我覺得可能真的有戲。我試著生成了一份標的房屋的報告,不過兩分鍾,一份完整詳細的房地產價值大數據分析報告就呈現在我的面前。相比以前的房屋估值報告,這里的信息更加豐富,細節更加具體。我不由地驚嘆,這可為我未來的工作省了不少力氣啊。
這一瞬間,我的心裡感慨頗深。作為一個在銀行業里工作了十餘年的老員工,見證了銀行業的不斷成長。每一年,都有許多繁瑣的工作被互聯網所替代。如今,我也真切感受到了互聯網的紅利,感受到了 科技 對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不斷改變。
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有七種方式:1、直接催收。2、協議處置。3、借新還舊。4、實現擔保物權。5、法院訴訟。6、不良資產轉讓。7、貸款損失稅前扣除。
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我們經濟造成巨大影響,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對房地產市場進行高壓調控,這些都增加了銀行不良資產率, 近年來,我國經濟趨勢整體下滑,從而導致諸多企業紛紛倒閉,最終導致了大量不良貸款,使銀行不良資產規模進一步增加。 不良資產上升必然帶來不良資產處置的問題, 那麼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方式有哪幾種呢?律圖我為你做詳細解答。
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方式有幾種 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有七種方式:一、直接催收:這是銀行針對逾期貸款的普遍做法, 應注意以下問題 。1、 應在訴訟時效內進行催收;2、 注意催收的方式;3、 催收主體的問題 ;4、 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 。二、協議處置 : 根據《民法典》(2021.1.1生效)第410條的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第219條的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三、借新還舊 : 借款人因臨時周轉困難無法償還銀行貸款,有的銀行通過借新還舊、無還本續貸、債務重組等方式盤活不良資產。但這種方式應重點注意兩個問題:1、 保證人。根據《民法典》第695條的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2、 擔保物。借新還舊合同為新合同,因此原對主合同的擔保物要重新簽訂抵(質)押合同,抵(質)押登記也要重新辦理,保證債權擔保的延續性和有效性。四、實現擔保物權 : 根據《民法典》第410條規定:「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第437條規定:「質權人不行使的,出質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因此,如果銀行無法與抵(質)押人達成書面處置協議,可以通過法院拍賣、變賣拍賣、變賣抵(質)押物實現擔保物權。五、法院訴訟 : 通過法院訴訟追償不良貸款是銀行慣常做法,要注意以下問題:1、注意訴訟時效。銀行應注意在訴訟時效期間主張債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後果是喪失勝訴權。如果超過訴訟時效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2、應及時申請查封抵押物。有的銀行認為,只要抵押物辦理登記,依法享有優先受償權,起訴時無須申請法院查封抵押物,其實不然。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執行規定》)第91條規定:「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首先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所採取的執行措施如系為執行財產保全裁定,具體分配應當在該院案件審理終結後進行」。3、擔保物權人申請直接參與執行分配。根據《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08條關於「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的規定,抵(質)押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執行法院參與分配,而不用經過法院判決,取得執行依據(生效判決書或者民事調解書),為銀行處置擔保物節約時間和金錢成本,提高處置不良資產的效率。六、不良資產轉讓:不良資產的轉讓主要有兩種方式,1、打包(批量)轉讓;2、單戶轉讓。七、貸款損失稅前扣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以下簡稱《貸款損失稅前扣除公告》)規定:金融企業涉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逾期1年以上,經追索無法收回,應依據涉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分類證明,計算確認貸款損失進行稅前扣除。貸款損失的稅前扣除應注意以下問題:1、保留催收證據;2、司法追索;3、資產損失確定證據。由此可見,建立金融債權司法保障機制、加快銀行不良資產處置,依法保護了金融債權、支持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有利於金融機構的良性運行, 減少金融機構在改革中所面臨的風險,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市場的動盪 有利於金融改革的深化。加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促使金融與地方經濟互動發展,形成新型良性的銀企關系, 有利於實體經濟的振興。
Ⅸ 法院不同意參與分配法條
法律分析:「民訴司法解釋」第508條規定: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該條明確規定了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若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其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時,「民訴司法解釋」第513條至516條規定兩種途徑,一是由執行程序轉入破產程序;二是若不能進入破產程序,則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這兩種程序排除了參與分配製度的適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八條規定: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九條規定:申請參與分配,申請人應當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寫明參與分配和被執行人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事實、理由,並附有執行依據。參與分配申請應當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財產執行終結前提出。
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對於管轄的解釋有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爭議標的額大的案件、案情復雜的案件,或者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以及專利糾紛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還有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能確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注冊地或者登記地為住所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條,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爭議標的額大的案件、案情復雜的案件,或者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條,專利糾紛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三條,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能確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注冊地或者登記地為住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