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行政訴訟法主體適格

新行政訴訟法主體適格

發布時間: 2023-01-24 15:30:40

Ⅰ 如何判斷被告是否適格

一、如何判斷被告是否適格的
首先看行政機關有沒有作出過相應的行政行為或者應當作出但沒有作出相應的行政行為。前面一種情況,比如撤銷之訴,首先應先證明請求撤銷的對象存在,即行政行為存在,如果原告沒有初步證據證明被告作出過相應的行政行為,而被告又否認曾作出過相應行為,則被告主體不適格。後一種情況,如履行之訴,原告應證明其已提起過履職申請,且申請事項屬於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如果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其已提起過履職申請,或申請事項明顯不屬於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主體也不適格。通俗點來講,就是一般如果是這個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那就不能告另外一個行政機關;如果是這個行政機關的職責范圍,那就應當向這個行政機關申請,如果沒有申請或者向其他行政機關提起申請,當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則不符合起訴條件或主體不適格。

二、行政訴訟的被告是誰
行政訴訟的被告是指該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就是說和當事人發生行政爭議,當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參加訴訟並進行應訴的行政機關。行政訴訟的被告必須是依法享有行政權力、代表國家和地方獨立進行行政管理,並能對自己的行為獨立承擔責任、獨立參加訴訟的組織。具體的行政訴訟中被告主要有以下兩類:第一類是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包括:一是平時理解的行政機關,即各級人民政府及職能部門;二是由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管理機構及其職能部門,如開發區管委會;三是部分行政機關派出機構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單獨作為被告,如公安派出所,在法律法規授權的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處罰的,可以成為行政法上的被告。除上述行政機關外,還有一類是其他社會組織。包括:1.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在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范圍,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2.部分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法律、法規、規章授權內實施的,可以成為被告,比如高校、律師協會等行業協會等。

三、原告方如何正確確定被告有哪些需要注意
當事人提起訴訟時,首先要有明確的被告,就是說起訴指向具體的、特定的被訴行政機關;其次,提起訴訟被告被告必須是正確的被告,也就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被告。當事人要認真對照法律法規,結合個案對號入座。《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規定了訴訟參加人,其中對被告的資格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當事人如果要提起訴訟,應當對照法律法規,結合實際的案情,看看自己的情形應當適用的條款,決定自己要告的對象。這里要注意的是,《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等法律法規是一個整體的系統,不能將單個法條割裂開看,要系統考慮。

Ⅱ 如何確定行政訴訟主體不適格

如果有下列情形的,可以確定行政訴訟的主體不適格:原告不是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不是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不是上述主體的近親屬或者權利承受人的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五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Ⅲ 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如何證明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法原告主體資格的證明:(1)將當事人是否具有法律保護的權益,作為判斷當事人是否具有原告主體資格的重要標准,與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也相互契合。法院對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評判,除了依據行政訴訟法等行政基本法,更要依據行政機關所主管的行政實體法;(2)將當事人是否具有法律保護的權益,作為判斷當事人是否具有原告主體資格的重要標准,與現行公益訴訟的立法和實踐相一致。行政訴訟的宗旨,體現了權利保護和權力監督的統一性。適格原告的起訴,既在主觀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又在客觀上維護法秩序,監督依法行政,有利於法治國家建設,從而體現出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樣態。行政訴訟法被告主體資格的證明:行政訴訟的被告是指該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就是說和當事人發生行政爭議,當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參加訴訟並進行應訴的行政機關。行政訴訟的被告必須是依法享有行政權力、代表國家和地方獨立進行行政管理,並能對自己的行為獨立承擔責任、獨立參加訴訟的組織。具體的行政訴訟中被告主要有以下兩類:第一類是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包括:一是平時理解的行政機關,即各級人民政府及職能部門;二是由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管理機構及其職能部門,如開發區管委會;三是部分行政機關派出機構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單獨作為被告,如公安派出所,在法律法規授權的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處罰的,可以成為行政法上的被告。除上述行政機關外,還有一類是其他社會組織。包括:1.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在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范圍,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2.部分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法律、法規、規章授權內實施的,可以成為被告,比如高校、律師協會等行業協會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Ⅳ 行政訴訟中原告如何確定

法律分析:我國現行法律對行政訴訟原告的要求是適格,即構成原告資格的條件是:第一,起訴人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第二,起訴人與具體行政行為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此,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只要具備上述兩種情形中的一種,便可認定其符合行政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Ⅳ 原告主體不適格的法律規定

法院可以依職權告知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建議原告變更被告。如果原告不同意變更被告,也不申請撤訴的,法院可依法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1、起訴條件中要求「有明確的被告」,僅僅要求被告明確、確定,雖然被告不適格是程序上的問題,但只有經過案件受理並實體審查後,才能發現被告是否正確,法院審查後認為被告不適格,即原告告錯了人,應當判決駁回訴訟請求。2、最高法《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3條第1款規定:「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在民事訴訟中,原告起訴的被告不適格,為方便當事人訴訟,可參照該條的規定修改民事訴訟法,可由法院主動依職權告知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建議原告變更被告。如果原告不同意變更被告,也不申請撤訴的,法院可依照法律規定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Ⅵ 行政訴訟如何符合合法原則

行政訴訟合法原則指行政訴訟中的主體及行為是否都符合法律規定,包括:主體是否適格,是否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授權,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但是,不得為證明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調取被告作出行政行為時未收集的證據。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Ⅶ 行政訴訟主體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是法院、行政訴訟參加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理人等)、行政訴訟的其他參與人(比如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和翻譯人員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Ⅷ 行政訴訟主體不適格會怎樣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原告主體不適格,應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Ⅸ 如何確定行政訴訟主體不適格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主體是行政訴訟中,享有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有權進行使行政訴訟程序發生、變更或消滅的訴訟行為的個人或者組織。同時又是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若不滿足以上條件,可確定為行政訴訟主體不適格。行政訴訟主體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同其他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所為的訴訟行為,按其牲質和後果來說是不同的,行政訴訟主體的訴訟行為對行政訴訟程序的發生、變更和消滅產生影響。其他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訴訟行為只對其所參與的訴訟法律關系產生影響,而不對訴訟程序產生影響。行政訴訟主體可分為二類:(1)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行政審判權的機關,它的訴訟行為對行政訴訟程序的發生、變更或者消滅起決定牲的作用。(2)訴訟當事人及共同訴訟人、法定代表人、第三人。這一類主體同行政訴訟結果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其訴訟行為能夠使訴訟程序發生、變更或者消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五 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人民檢案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2014民法段波 發布:2024-11-19 12:32:28 瀏覽:204
勞動法里是否有合成工資 發布:2024-11-19 11:37:43 瀏覽:668
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 發布:2024-11-19 10:55:18 瀏覽:312
唐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4-11-19 10:43:57 瀏覽:412
拆迂預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10:17:07 瀏覽:430
人力資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9 10:00:40 瀏覽:900
交強險無責任賠償限額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19 09:35:05 瀏覽:878
經濟法戰略聯盟的類型 發布:2024-11-19 09:33:59 瀏覽:129
現代勞動法不包括什麼制度 發布:2024-11-19 09:24:33 瀏覽:358
勞動法被解僱不滿一年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19 09:23:49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