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64條
① 什麼情況下 行政訴訟在提起之前必須經過行政復議 另外又有哪些情況可以直接起訴
經過行政復議的情況有:
1、《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規定,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2、《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
4、《商標法》第三十四條規定, 對駁回申請、不予公告的商標,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商標注冊申請人。商標注冊申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商標評審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九個月內做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可以直接起訴的情況有:
1、《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1)行政訴訟法64條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的區別:
1、二者受理的機關不同。
行政訴訟由法院受理。
行政復議由行政機關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受理,特殊情況下,由本級行政機關受理。
2、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
人民法院處理行政訴訟案件屬於司法行為,適用行政訴訟法。
行政機關處理行政爭議屬於行政行為的范圍,應當適用行政復議法。
3、適用的程序不同。
行政復議適用行政復議程序,而行政訴訟適用行政訴訟程序。
行政復議程序簡便、迅速、廉價,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訴訟程序復雜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復議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而行政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度等。
4、審查強度不同。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原則上法院只能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而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可以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
5、受理和審查范圍不同。
《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對於受理范圍均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從列舉事項來看,《行政復議法》的受案范圍要廣於《行政訴訟法》。此外,《行政復議法》還規定對國務院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審查申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復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參考資料來源: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② 行政訴訟中被告的權力
行政訴訟被告的權利有:
1、申請迴避的權利。
2、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3、委託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權利。
4、提出證據的權利。
5、經法院許可,有權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發問的權利。
6、有權辯論、查閱補正庭審筆錄。
7、申請保全證據和延長期限的權利。
8、提出上訴和撤回上訴的權利。
9、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判決、裁定的權利。
被告辯護律師享有調查取證權,無論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方律師,法律都沒有限制其調查的權利;但在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未經法院同意,在行政訴訟中的調查取證權是受限制的,即使調查的證據也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這里作為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律師與被告是委託法律關系;受託人律師的權利來自於委託人行政訴訟被告,在委託人的調查取證權受到禁止的前提下,其受託人的律師當然要受到相應的約束。民事訴訟中被告的律師卻沒有如此約束。
③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的錯判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國家對於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的錯判不負賠償責任。
對民事訴訟中的錯判,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法》對民事訴訟中的錯判和對刑事訴訟中的錯判採取了不同的態度,對後者承擔賠償責任。而對前者不承擔賠償責任。
民事訴訟中的證據制度使錯判的責任人往往不是審判人員,而是當事人自己。
在刑事訴訟中,是由公訴人提供證據。法院根據公訴人提供的證據作出的錯判,無論是事實根據不足還是法院適用法律錯誤,根本上都是司法工作人員的責任而不是當事人的責任,國家賠償責任因此而無法避免。但民事訴訟的情況則不同。《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法院只在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或者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時候,才有調查收集證據的義務。如果當事人沒有客觀原因但也提供不了證據,而且法院也無從調查收集,這時,錯判的責任人就不是法院,而是當事人。
民事訴訟的執行回轉制度使錯判另有救濟途徑。
在民事訴訟中對財產關系的錯判,往往無需國家賠償。刑事審判中因錙判而形成的冤獄,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利益的人,對無罪而喪失了自由權、則產權的公民,除了國家賠償外,別無它法可使其獲得救濟。但民事審判就不同了,對財產關系的錯判,在多數情況下則必定有因此而獲得不應當得到則產的人,表面上看,似乎審判人員是侵權人,但實際上侵權的是佔有了他人財產的當事人,如果不讓他承擔責任,則就縱容了不當得利。而對此補救的。辦法就是執行回轉,即法院令其返還,在其不返還時,強制執行,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不負責賠償了。所以,《民事訴訟法》第214條規定:「執行完畢後,據已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經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此外,對人身糾紛案件的判決,在很多情況下,難以認定判決是錯誤的。如在離婚案件中,由於對《婚姻法》第35條規定的離婚條件「感情確已破裂」的認定,審判人員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因此,已經判決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實在難分對錯。特別是在判決後一方已再婚,糾錯也於事無補。故《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對離婚判決不得提起再審,也無所謂糾正。因此,對這類案件也就難以存在審判人員侵權和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了。
但是,上述特點並不能完全否定民事訴訟中的其他賠償問題。根據我國的審判實踐,在違法採取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財產保全措施等方面,由於存在很難存在得益的第三人。國家還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
國家對行政訴訟中的錯判不承擔司法賠償責任在行政訴訟中的錯判,經再審程序改判後,有兩種情況:
原判行政機關勝訴,改判為敗訴。這時,如果原告的財產權、人身權遭到損害,可以由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承擔賠償義務,而不由法院承擔。如,法院原判維持了行政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的決定,在再審改判撤銷了該決定後,可以由被告行政機關發回營業執照,並賠償原告因此而遭受的損害。賠償義務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而不是法院,因此是行政賠償,而不是司法賠償。
原判原告勝訴,改判敗訴。這時,應當執行原判,也無需司法賠償。所以,不存在對行政訴訟中錯判的司法賠償。
但這也不能全盤否定國家在行政訴訟方面的賠償責任,對審判人員違法採取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財產保全措施等造成的損害,國家仍應承擔賠償責任。
④ 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的意 義
《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下稱《規則》)於2001年9月30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屆檢察委員會第九十七次會議討論通過,並於發布之日起施行。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此前頒布的《關於民事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工作暫行規定》、《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暫行規定》、《人民檢察院辦理民事行政申訴案件公開審查程序試行規則》(下稱《公開審查程序規則》)予以廢止。
我們認為,《規則》的頒布和實施是民行檢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在積累了十餘年民行檢察實踐經驗基礎之上而形成的規范性文件,其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一是使人民檢察院對民事審判活動和行政訴訟活動進行法律監督更具操作性;二是在一定意義上深化和提高了民行檢察的法理水平。盡管如此,《規則》所表現出來的缺陷依然是明顯的,如有些規范在內涵上前後不一;有些規定的合理性尚值得進一步探究。
本文試圖從宏觀上對《規則》的積極意義和不足之處分別予以闡述,希望更多的民行檢察工作者來關注《規則》的理解和適用。
簡述
《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在頒布之初分別對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活動作了原則性規定。此後,為了增強民行檢察業務的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檢察院又先後針對民事審判程序抗訴工作、行政訴訟監督工作以及人民檢察院的公開審查程序規則作了暫行性的規定。這些規定的出台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范圍內緩解了民行檢察立法與司法實踐的沖突,同時也為《規則》的頒布做了經驗上的准備。可以說《規則》是在前述一系列規定的基礎之上,吸納了有關近年來民行檢察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有較強的先進性、系統性和實踐性。具有而言,有以下幾方面:積極意義
確立了民行檢察的基本價值取向和辦案原則
《規則》的第二條將人民檢察院進行民行檢察監督的價值定位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保障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這一定位回答了理論界和實務界長期爭論不休的檢察監督的基本價值取向問題,將檢察監督置於超脫的法律地位。人民檢察院既不是訴訟當事人,又不是一方當事人的代理人,而是居中的法律監督者,其介入民事訴訟不會引起當事人「訴訟地位的不平衡」。與傳統的「維護司法公正」和「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等價值取向相比,《規則》的規定更趨於多元化、系統化。且這一多元的價值體系是統一的,皆明確了檢察監督具有國家強權干預私法的性質。同時價值取向之間又有一定的位階,置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最高的價值取向,其餘為次位階價值取向。當次位階的價值取向與高位價值取向相沖突時,自然服從高位階的價值取向。深刻領會此價值體系的本質內涵不僅有利於我們加深對《規則》中各項規定的認識,同時也有利於我們在司法實踐中執行《規則》。舉例說,《規則》的第四條第四項規定「人民檢察院自行發現」可以作為人民檢察院受理民行檢察案件的主要來源之一,這是否意味著人民檢察院在任何條件下都應當以公權力的方式干預私法呢?回答顯然不是。比如當事人已對民事權利義務達成和解協議或是雙方均表示服判息訴,且已生效的判決不危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時,人民檢察院就沒有「發現」的必要。此時,「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價值取向就超越了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處分原則,而「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益,保障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就必須在「私法自治」的范圍內活動,這是由民事訴訟活動的規律和特徵所決定的。
《規則》在總則中的另一顯著規定是在第三條將「公開、公正、合法」的原則確立為民行檢察的辦案原則,這一規定是民行檢察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重要標志。大家知道,在民行檢察發展的初始階段,為了推動此項工作深入廣泛地開展,最高人民檢察院曾經有創造性地提出了「敢抗、會抗、抗准」的辦案原則,旨在要求廣大民行幹警在思想上消除「檢法一家」的顧慮,大膽開創新的工作局面。應該說這一策略對近年來民行檢察工作的發展起了政策上的動員作用。但是隨著民行檢察的視野不斷開闊,隨著程序正義的司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以「敢抗、會抗、抗准」來作為執法的指導性意見,則顯得力所不逮。其後,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將「公開、公正、合法」的原則寫進了《公開審查程序規則》之中,這次又將此三項原則原本地移植到《規則》中來,以此作為人民檢察院辦理民行案件的整體性指導意見,這一舉措代表了民行檢察發展的方向,提升了民行檢察的理論層次。
體現了程序正義的要求
縱觀法學界,對於民行檢察的探討大都局限於民行檢察在程序上的矯正功能,如檢察抗訴引起再審程序是否具有合理性等,而鮮有對民行檢察這一制度設計本身的檢討。可以認為,在《規則》頒布以前,有關民行檢察自身的程序性要求幾近荒蕪,僅僅是在《公開審查程序規則》中有零碎的反映。此次《規則》的出台在程序正義方面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1)、程序的時序性方面。《規則》從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的來源開始到申訴案件的立案、審查、提請抗訴、抗訴、出庭等一系列環節,清晰、系統地展示了民行檢察的辦案流程,在程序的時序性方面表現為時間順序上的遞進性和不可逆轉性,將散落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各暫行規定之中的和兩大訴訟法有關檢察監督的原則性規定之中的相關程序事項在時序上統一於一個整體,增強了可操作性,體現了《規則》的嚴謹和規范。
(2)、程序的公正性方面。我們知道程序的公正性是程序正義的核心要求。這里所謂的公正性是要求人民檢察院對申訴的民事、行政案件要保持中立性,不偏袒任何一方。《規則》的總則中所確立的基本價值取向和辦案原則都有此項要求。不僅如此,這種程序的公正性理念同樣滲透在分則的相關規定之中,比如《規則》第十三條的第一款、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七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等等。
(3)、程序的期限性方面。程序的期限性是指程序正義的重要內涵之一,法諺稱「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就是這個道理。實踐中,民行檢察的辦案期限長嚴重地制約了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當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程序復雜、效率低下等,但缺乏程序的期限性規定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次《規則》的出台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有關此方面的規定在《規則》中比比皆是,如第九條關於受理後應當作出處理的期限、第十二條受理後應當作出立案的期限、第十四條有關案件審查終結的期限等等,不一而足。上述的這些內容都表明了《規則》已經將程序正義的理念納入了自己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規則》的理論品味。
拓展了民行檢察監督的方式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抗訴是我國檢察機關實施法律監督的唯一方式。近年來的司法實踐表明,人民檢察院僅僅依靠此項手段並不能完全有效行使法律監督的職能,如對原裁定確有錯誤,但依法不能啟動再審程序予以救濟的或者對與民事審判活動、行政訴訟活動無關的國家機關或者企業事業單位存在制度隱患的,人民檢察院依法行使法律監督權就沒有明確的依據。《規則》在第八章規定了檢察建議的監督途徑,拓展了民行檢察的監督方式和工作空間。
對於理論界討論的「提起訴訟」和「執行和解」兩種監督方式,《規則》採取了審慎的態度,沒有予以採納。其原因是「提起訴訟」的方式與現行《民事訴訟法》相抵觸,而「執行和解」是民事訴訟中的一個特定稱謂,以當事人的自願原則為前提,不涉及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權。
對抗訴條件進行了細化,便於司法實踐的操作
《民事訴訟法》第185條和《行政訴訟法》第64條規定了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條件,但是對這些抗訴條件作何種理解,在實踐中有許多不同認識。這些不同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律執行的效果。基於此,《規則》對兩大訴訟法所規定的抗訴條件進行了細化,如《規則》的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等四則條文。以上條文的內容為我們如何統一認識和正確把握抗訴條件提供了參照系。
無疑,《規則》出台所帶來的積極意義是尤其深遠的,涉及的成功方面仍有很多。例如對人民檢察院的調查取證權作了必要的限制;對抗訴的審級問題認同了「同級抗同級審」和「同級抗下級審」的審級模式;對長期困繞我們工作的文書格式作了規范和統一等,此處因篇幅有限,略去不論。
⑤ 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
1、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第五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
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不一致的,以及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之間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
2、 行政訴訟法律適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將法律、法規以及法院決定參照的規章具體運用於各種行政案件,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包括行政處罰的合理性)進行審查的活動。
一、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具有以下特點:
(一)適用主體是人民法院。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行政訴訟是指人民法院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請求,通過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的方式,解決特定范圍內行政爭議的活動。在行政訴訟中,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權適用法律,行政機關作為訴訟當事人無權決定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
(二)是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第二次法律適用,也就是對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已經作過的法律適用的再適用,也稱為審查適用。只要行政機關作出了具體行政行為,無論有無正式的書面決定,都是行政機關適用法律、法規或規范性文件於特定法律事實的活動。在行政訴訟之前,行政機關已經解決過法律適用問題,這是第一次法律適用。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和作出判決,對具體行政行為作出最終法律效力的法律適用,這是第二次法律適用,是對第一次法律適用的審查適用,從而解決第一次適用是否合法的問題。行政機關適用法律時,面對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事實,人民法院在訴訟中的法律適用則著眼於行政機關認定的行為事實,即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事實根據。在第二次法律適用的過程中,也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事實,但法院審理的主要對象不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事實,而是行政機關認定的行為事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事實與行政機關認定的行為事實之間雖有聯系,但不是一回事。行政訴訟法律適用正是在審查行政機關針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事實所進行的法律適用是否合法的基礎上所作的再適用。
(三)行政訴訟法律適用具有最終的法律效力。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的法律適用,其效力高於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法律適用。《立法法》第79條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機關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都有必須遵守和執行,行政機關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就同一問題作與司法判決不同的具體行政行為,否則就是違法,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四)行政訴訟法律適用原則上只解決合法性問題。合法性審查原則是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人民法院原則只解決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除針對行政處罰和要求行政賠償的訴訟之外,法院在行政訴訟中不解決合理性問題。行政合理性問題由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解決。這是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區別於刑事、民事訴訟法律適用的特點之一。
(五)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我國行政訴訟法律適用的依據是法律、法規並可參照規章。
二、法律、法規的適用。
《行政訴訟法》第5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定、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一)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第7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有關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依據法律,是法律適用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對於任何案件,法院都有必須首先依據法律的規定作出定性和處理,而不能拒絕適用法律。這是由我國的政治制度決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第1條規定,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憲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憲法》第3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憲法》第5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人民主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來表達其意志。因此,在國家權力中,立法權是至高無上的,行政權和司法權均從屬於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行使都有必須服從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因此毫無疑問,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其法律適用的依據必須首先是法律。
《立法法》第78條規定: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立法法》第80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立法法》第81條規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立法法》第82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法規、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立法法》第8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面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立法法》第85條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不一致的,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立法法》第86條規定: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1)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2)地方性法規與部門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需要指出的是,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的集中體現。因此在行政訴訟中,憲法是人民法院法律適用的最高和最終標准。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必須 合憲,符合憲法在序言和正文中的基本精神和所有條款。
(二)行政法規,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行政法規也是人民法院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依據。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僅次於憲法和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 由國務院院制定的,《憲法》第8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它負責全國的行政管理工作。行政法規之所以成為司法審查的依據,是因為:1、《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行政法規是人民法院法律適用的依據,行政訴訟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所以人民法院必須 遵守。2、由國務院的地位和其所行使的職權所決定的,國務院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負責全國的行政管理工作,行政法規是憲法和法律的直接具體化,如果排除行政法規的適用,全國的行政管理工作將陷入癱瘓。3、按照憲法和有關法律,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也不得與行政法規相抵觸。所以,無論是最高人民法院還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都必須以行政法規為依據。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1)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定行政法規的事項;(2)《憲法》第89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3)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用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行政法規。
(三)地方性法規,是指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立法法》第63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立法法》第64條規定,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1)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2)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3)除本法第8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
《立法法》第65條規定:經濟特區所在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決定,制定法規,在經濟特區范圍內實現。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地方性法規是人民法院法律適用的依據。法律規定,地方性法規作為審查相應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依據,主要基於以下考慮:(1)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和地方司法機關都由其同級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這一體制決定了地方行政機關制定規章或作出具體行政行為都必須遵守地方性法規。地方人民法院在行使審判權時尤其是行使司法審查權時,必須遵守地方性法規。(2)有的法律直接規定,由地方性法規將法律的原則性規定具體化。人民法院對於此種法律,一般性授權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只有以地方性法規為依據才能准確地判定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3)較大的市在國家政治、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又是改革開放的前哨,在法律和行政法規就某一新的行政事務作出規定之前,往往作為中央立法試驗基地,所以從國家經濟建設和加快改革開放的需要出發,地方性法規作為法律適用的依據是必要的。
人民法院審查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機關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同時還應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為依據。其理由亦同於地方性法規作為司法審查的理由。
《立法法》第66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地批准後生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也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法律適用時的依據。《行政訴訟法》第5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立法法》第66條第2款規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與地方性法規處於同一級別的法律規范。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比一般行政區域單位享有更多的權力,民族自治地方除了必須遵守憲法之外,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在必要時可以變通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某些規定,故人民法院對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機關根據此種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更有必要以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進行審查。有必要指出,盡管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在適用法律時必須依據法律和法規,但必須注意法律、法規的層次效力,在認為相關法律、法規存在合法和合憲性問題時,可以向有權機關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有權機關確認和解決合憲、合法性問題時,必須遵守相應的法律和法規。
三、規章的參照適用
規章是由國務院各部委和直屬機構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憲法》第90條第2款規定:「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立法法》第71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這是部門行政規章制定權的憲法和法律依據。
《立法法》第72條規定;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
《立法法》第73條第1款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這是地方政府規章制定權的法律依據。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1)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2)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為什麼行政訴訟法不把規章作為人民法院法律適用的必然依據?主要原因是:(1)有權制定規章的行政機關常常又可以據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從而成為司法審查的對象。如果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必須以規章為依據,就等於相應行政機關自己制定司法審查標准,這既不利於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也不符合行政法治原則的要求;(2)有權制定規章的行政機關,尤其是中央行政機關,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組織、職權、組成變動較快,部門間的職權交叉問題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3)規章的制定程序不科學和嚴格,以至於某些規章存在著部門、行業主義或地方保護主義,規章之間的自相矛盾,甚至與法律、法規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以規章作為依據將使人民法院的法律適用無所適從或難以適用。所以,行政和訴訟中的法律適用徑直以規章為依據顯然是不適當的。但是憲法和有關法律確立了規章的制定權,並限制在一定級別的行政機關,意味著國家對規章制定權的授予與控制是相當嚴格的。而且從其內容來看,規章以是法律、法規的具體化,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時,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都依據規章。因此,人民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完全撇開規章以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法律、法規對某一具體行政關系沒有明確具體規定,而規章卻作了具體規定時更是如此。所以,人民法院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時不能依據規章,但同時又離不開規章,這就需要對規章在行政訴訟中的地位作一特別的規定。《行政訴訟法》第53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 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面上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參照」規章,是一個特殊的法律含義的用詞。權威的解釋是:關於《行政訴訟法(草案)》的說明中指出: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規章,法院要參照審理,對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原則精神的規章,法院可以有靈活處理的餘地。 「參照」與依據不同,依據是指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必須適用該規范,不能拒絕適用;參照即是指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適用,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不予以適用。
《立法法》憲法和有關法律關於規章制定權的規定是:「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規章。」這就是說,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規對某一問題已有規定,有了這一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根據」時,規章才能就同一問題作某些具體化的規定。但現實中沒有法律、行政法規根據的規章大量存在,其原因有:(1)我國雖已制定了許多法律和法規,但法律、法規的涵蓋面尚遠未及於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實踐又迫切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否則這方面的行政管理就會陷於癱瘓,作為應急措施,先制定一些規章是必要的;(2)我國的社會關系尚不穩定,幾十年來變動極大,要迅速在各個方面都制定出法律或行政法規極為困難。因此,沒有法律、行政法規根據的規章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是必要的。實際上,我國各部門、各地方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相當一部分是適應規章制定的。這就給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如果沒有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根據,人民法院對規章如何適用?有的人提出,應一律以沒有法律根據為由宣布不能適用。筆者認為,這樣做,恐失之偏頗,其結果將可能使我國的行政管理陷入難以運行的境地。對國家、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都有是不利的。對於那些一時尚無法律根據的規章,人民法院在適用時可以作具體區分。對於那些雖無直接法律或行政法規根據,但總體上符合憲法精神、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符合改革開放精神、有利於經濟發展和人民利益,並且所涉及的事項確實在制定機關的職權內,遵循法定程序制定的規章,應予以適用,但對於那些反映部門主義、地方主義、甚至侵犯公民權益、違背憲法精神,或超越職權、不符合法定程序及其他要件的規章,則不予適用。
行政訴訟法關於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參照規章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規章的司法監督權。需要注意的是,既然參照規章不是無條件的適用,也不是一律拒絕適用,「參照」一詞作為行政訴訟中的法律術語,人民法院在製作判決書和裁定書等法律文書時,就不能用其他詞語來代替。為了更准確地說明「參照」的法律含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2條第2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裁判文書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四、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審查適用。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其他規范性文件,行政訴訟法中有時也稱「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有時稱為「規范性文件」。規章之下的其他規范性文件,指部、委以下的行政機關和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以下的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其他規范性文件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但其他規范性文件的效力肯定低於規章。
人民法院在進行司法審查時,不能「依據」,也不是「參照」其他規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在適用時也可以參考參照規章的做法。必須指出的是,根據目前其他規范性文件存在的問題,人民法院對此應加強監督。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章之下的規范性文件必須有上級或本級權力機關的決定或決議,或有規章及上一級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的依據,必須符合法定的程序和許可權。特別是規章以下的其他規范性文件無權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設定權利或義務。人民法院要從上述情況出發,綜合考慮是否適用規章之下的規范性文件。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在適用其他規范性文件時,應該有較對待規章更多的取捨權力。在其他規范性文件發生沖突時,不必送有關機關予以裁決,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決定適用與否。根據《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2條第2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可以在裁判文書中引用合法有效的其他規范性文件。
此外,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可以對法律進行解釋,其行政解釋相當於行政法規,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對法律進行司法解釋,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的法律地位,但是,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應當是人民法院司法審查的依據。《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2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應當在裁判文書中援引。
⑥ 什麼是行政訴訟法啊還有什麼是行政處罰法啊
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回法人或其他答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行政處罰法是維持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行政處罰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規定製定的法律。
⑦ 行政執法的檢察監督思考有什麼研究意義
一、行政檢察監督的范圍
在依法行政的社會大環境下,從憲法定位來講,人民檢察院對法律的貫徹實施有廣泛的監督權,既可以對人民法院的行政訴訟活動進行監督,也可以對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活動進行監督。
二、行政檢察監督的方式
(一)抗訴
抗訴的范圍非常明確,屬於事後監督。《行政訴訟法》第6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檢察機關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進行抗訴。
(二)檢察建議
檢察建議的使用對象既包括法院,也包括行政機關。一是對法院使用檢察建議。主要針對審判人員的各種違法行為和錯誤的生效裁判。二是對行政機關使用檢察建議。主要針對行政機關的各種違法行為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其改正或者整改。
(三)糾正違法通知書
糾正違法通知使用對象可以是法院,也可以是行政機關,主要運用於違法行為較為嚴重的情況。對於嚴重違法行政行為,特別是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為,通過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的方式促使行政主體自行改正。
(四)提起公訴
我國現行法律沒有規定檢察機關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要求:「積極穩妥地開展支持起訴工作」為行政公益訴訟提供一些法律依據。在其他主體提起的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可以法律監督機關的身份參與公益案件或者支持起訴、督促起訴。此外,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程序,宜設置相應的前置程序,即通知相關行政主體糾正違法行為的機制,以給予行政主體自我糾正的機會,督促其主動糾正,防止濫用訴權。
(五)其他救濟渠道
除以上所述的監督方式外,檢察機關還可以通過其他一些方式進行監督,提高監督實效。一是對於涉嫌職務犯罪的行為,應移送相應的職務犯罪偵查部門進行查處,需要多加關注的是案件線索的來源問題。二是針對行政訴訟的審判監督,可以考慮賦予檢察機關調查權、調閱審判卷宗、列席審判委員會等方式參與訴訟。三是針對行政執法過程中易出現的違法行為,檢察機關可與相關部門會簽文件,明確行政檢察職責分工,構建線索移送、信息交流、工作協作機制。
三、行政檢察監督的保障
(一)完善行政檢察監督的有關法律法規
在立法層面,對行政檢察監督的性質、地位、范圍、監督方式等作出明確的規定。例如,在《行政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明確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的具體職責、監督范圍、監督方式、程序等;賦予檢察機關提起或參與行政公益訴訟的權力。
(二)設置專門的行政檢察監督機構
應當設立專門的行政檢察監督機構,專門履行行政檢察監督職能。可以考慮在省級檢察機關內設置行政檢察處,在地市級檢察院設置行政檢察科,與民事檢察處( 科) 並列,有條件的縣( 區) 級檢察院設置行政檢察股( 科) ,由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這項工作,確保把行政檢察工作具體落實到位。
(三)建立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的銜接機制
在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制度構建方面,筆者認為,可以成立一個由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和各行政執法機關組成的相對固定的監督保障協調機構,各組成部門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配合,保持經常性的相互聯系。如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與當地政府會簽關於開展行政檢察監督的規范性文件,等等。
(四)賦予檢察機關實施監督的必要手段
一是賦予檢察機關必要的調查取證權。二是賦予檢察機關調卷權。三是賦予檢察機關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知情權、審查權、建議權、重大程序參與權等更加完備的檢察權能,為檢察機關實施行政檢察監督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和操作機制。
⑧ 在什麼情況下,才能提起再審
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63條、第64條的規定,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起再審,必須是發現這一判決、裁定確有錯誤,違反了法律、法規的規定。所謂確有錯誤,違反法律、法規規定,主要是指以下幾種情況: (1) 生效的判決、裁定以及行政賠償調解書在認定事實上有錯誤; (2)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 (3) 原生效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法規上確有錯誤; (4) 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5) 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再審必須由有審判監督權的組織提起。 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由審判委員會決定是否再審。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法院再審。 人民檢察院對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有權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立案再審的案件,參照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進行再審。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不服,可以上訴;原來是二審的,或者是上級法院提審的,按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準上訴。
⑨ 出現哪些情況,人民法院不應當裁定終結訴訟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如下問題:行政訴訟中,出現哪些情況,人民法院不應當裁定終結訴訟?(D)
A.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中止訴訟滿3個月仍無人參加訴訟
B.原告死亡,中止訴訟滿3個月,無近親屬表明要參加訴訟
C.原告是組織的,組織終止,中止訴訟滿3個月,無權利義務承受人繼續訴訟
D.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無繼續行使其職權的機關
《行政訴訟法》第64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原告死亡,需要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二)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五)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因本條第一款(一)、(二)、(三)項原因中止訴訟滿3個月,仍無人繼續訴訟的,終結訴訟。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⑩ 提起行政訴訟再審程序的條件是什麼, 提起行政訴訟再審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 行政訴訟法 》第63條、64條的規定,提起再審程序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提起 審判監督程序 的主體,必須是有審判監督權的組織或專職人員。 (2)提起審判監督程序必須具備理由。引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根本原因是發現了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確有錯誤,否則,不能提起再審程序。人民法院了現判決、裁定錯誤的主要途徑有:(1)當事人的申訴;(2)人民檢察院的抗訴;(3)人民法院對本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普遍性審查,發現錯誤交由院長按法定程序處理;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最高人民法院發現各級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進行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