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對案外人的保護
❶ 民事案件中的刑事 案外人
法律分析:案外人,不是泛指除當事人以外的其他一切人,而是專指除當事人以外,其法律上的權益因執行行為而可能受到侵害的人,即與執行標的有利害關系的人,包括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此類人不參與案件,但是是與案件的判決有利益關系的第三人。不同於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不同於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為這兩種人都是即參與案件審理又有利害關系的人,而案外人就屬於沒有參與案件審理,但有利害關系的那一類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❷ 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的法律規定
關於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法律規定是,如果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法院應該在收到異議申請以後的十五天之內進行審查,如果執行異議申請被人民法院駁回,當事人可以在收到法院裁定書以後的十五天之內向法院起訴。
【法律分析】
執行程序開始後,如果案外人認為所執行的標的自己有全部或部分的請求權,或認為執行可能影響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目的在於保護案件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可以糾正已經生效執行文書的錯誤。異議應當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提出,並說明理由,提供證據。執行人員收到執行異議之後,應當立即審查處理,認為異議確有道理的,應當報請法院院長批准裁定中止執行。如果原執行文書確有錯誤,應撤銷原裁判,按法定程序給予糾正。執行異議沒有理由的,應當駁回案外人的異議,恢復執行程序。異議人提出執行異議或者復議申請人申請復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具體的異議或者復議請求、事實、理由等內容,並附下列材料:(一)異議人或者復議申請人的身份證明;(二)相關證據材料;(三)送達地址和聯系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❸ 法院在執行房產過程中出現案外人該用哪條法律來處理
《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執行中的案外人的相關問題做了明確規定,基本規定如:
第二百二十七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04條是怎麼規定的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
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此條規定了再審的審查期限。
(4)民事訴訟法對案外人的保護擴展閱讀: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釋 三類再審申請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為依法保障當事人申請再審權利,規范人民法院行政申請再審案件立案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關於行政申請再審案件立案程序的規定》。該司法解釋共15條,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司法解釋規定,申請再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1、再審申請被駁回後再次提出申請的;
2、對再審判決、裁定提出申請的;
3、在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作出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決定後又提出申請的。前兩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針對再審申請人提交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司法解釋明確,材料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出具《訴訟材料收取清單》,註明收到材料日期,並加蓋專用收件章。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材料退回,並一次性全面告知其在指定的合理期限內予以補正;
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予補正且仍堅持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其再審申請。此外,再審申請人提出的再審申請不符合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當場告知。
司法解釋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及時立案,並應自收到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之日起5日內向再審申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同時向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發送應訴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及送達地址確認書。
因通訊地址不詳等原因,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等材料未送達當事人的,不影響案件的審查。
司法解釋明確,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6個月內提出。申請再審期間為人民法院向當事人送達裁判文書之日起至再審申請人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之日止。申請再審期間為不變期間,不適用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
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案外人的財產能否進行保全問題的批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案外人的財產能否進行保全問題的批復》已於1998年4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5月26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案外人的財產能否進行保全問題的批復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
第九百七十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10號)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鄂高法〔一九九六〕一百九十一號《關於對案外人的財產能否進行訴訟財產保全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法發〔一九九四〕二十九號《關於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與最高人民法院法發〔一九九二〕二十二號《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零五條的規定精神是一致的,均應當嚴格執行。
對於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但對案外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的申請裁定該外人不得對債務人清償。該案外人對其到期債務沒有異議並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但是,人民法院不應對其財產採取保全措施。
❻ 民事訴訟 案外人
法律分析:案外人,指在民事執行案件中除當事人以外,其法律上的權益因執行行為而可能受到侵害的人,即與執行標的有利害關系的人,包括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❼ 執行涉及案外人財產時,案外人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現實困惑
秦某與周某因爭奪房屋所有權起訴到法院,秦某敗訴,後周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要求秦某搬出該房屋。在執行過程中,靳某聽說周某出現,聲稱該房屋為自己所有,周某的房產證是偽造的,並提供自己的房產證為證據,靳某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律師點評
靳某可以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執行異議是指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參加執行程序的案外人,對被執行標的主張實體權利或者提出不同意見。提出執行異議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第一,提出執行異議的主體必須是案外人;第二,案外人對被執行的標的物主張實體權利,即認為該標的物為自己所有或標的物與自己有某種利害關系;第三,要在執行過程中提出;第四,一般要以書面形式提出。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的,法院進行審查,認為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物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如果案外人或當事人對裁定不服,不得提起上訴。但是如果認為據以執行的原判決或裁定有誤,可以提起再審。如果與原判決、裁定無關,可以另行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六十四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應當在該執行標的執行程序終結前提出。
第四百六十五條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異議,經審查,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益的,裁定駁回其異議;(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益的,裁定中止執行。
駁回案外人執行異議裁定送達案外人之日起十五日內,人民法院不得對執行標的進行處分。
特別提醒
案外人認為執行的財產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可以提出執行異議。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的,法院進行審查,認為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物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❽ 什麼情況下需要案外人財產保全
,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2條、第93條的規定,財產保全分為訴訟中財產保全和訴前財產保全;此外,在知識產權法中還規定了訴前行為保全制度。
財產保全的范圍財產保全的作用是,防止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處分有爭議標的物或者處分判決生效後用以執行的財產,以防止糾紛擴大,並保障生效判決得到執行。但是,如果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不當,會給當事人財產權和人身權造成損害。例如,對當事人的銀行存款全部予以凍結,超出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會使對方當事人的經營活動受到限制。
《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也認為,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范圍應當限於當事人爭執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採取保全措施。所以,財產保全的范圍,不能超過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或者不能超過爭議財產的價額。採取保全措施,只能在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請求范圍內,才能達到財產保全的目的,使申請人的權益得到實現,也避免給被申請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