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學立憲運動

行政法學立憲運動

發布時間: 2023-02-14 20:34:05

Ⅰ 三大行政法學流派是什麼

行政法學者對於行政法應如何調整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如何配置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從而形成怎樣的法的秩序等問題的主張、觀點和理論,通過較長時期的爭論和在論爭中不斷完善、發展,從而逐漸形成的行政法學的各種流派。其中主要的較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即控權論學派、管理論學派和平穩論學派。

控權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控制行政主體的權力,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濫用行政職權行為的侵害,以建立和維護自由,民主和人權保障的法的秩序。

管理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

平衡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應盡可能"在總體上平衡行政主體與相對主的權利義務關系,兼顧公共利益和人人利益",以建立維護民主和效率有機統一和協調的法的秩序。

Ⅱ 試述中國近代憲政運動的歷史經驗

近代中國憲政建設制約因素的法律文化分析

宋四輩
近代中國曾開展過多次憲政運動,制定過眾多憲法或憲法性文件,進行過多種憲政模 式的探索和建設,但最後都失敗了。從法律文化方面來看,近代中國憲政建設的制約因 素主要有:「人治」傳統的根深蒂固而「法治」觀念的淡薄是觀念因素;「民智未開」 、「保姆訓政」等理論、主張的影響是思想因素;以軍權統治為形式的獨裁統治是政治 因素;憲政模式的頻繁更替和脫離實際的選擇是體制因素。總結和分析這些制約因素, 既有一定現實意義,也有許多重要啟示。
Modern China has promoted constitutional movements many times,made many constitutions or constitutional documents,investigated and constructed var ious constitutional models,but at last all the above fail and are given up .Observation 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law culture,the conditional factor s for modern China's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mainly display themselves as:Owing to the tradition of 『rule of man』is deep-rooted,so that the bl untness of 『rule of law』is the sense factor;the influence of the doctrin es and thinking such as 『the people are still in naive stage』, 『nurse tutelage』are the thinking factor;the dictator rule taking the military po wer rule as the form is the political factor;the frequent changes and th e choice separated from the facts are the system factor.It has certain pra ctical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many important inspirations to sum up and analyze the above conditional factors.

憲政是一種與君主專制相對立的民主政治。自從林則徐、魏源、鄭觀應等第一批睜眼 看世界的中國人把憲政思想及其理論介紹到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國開始,近代中國也 曾發生了諸如以戊戌變法為表現形式的憲政運動,清末新政和變法中立憲派組織和發動 的以開國會、定憲法為內容的憲政運動,民國初年的精英和領袖們開展的以維護辛亥革 命勝利成果、鞏固民主共和制度為核心的憲政運動,北洋政府時期發生的以建立「好政 府」、「廢督裁兵」、「聯省自治」為特徵的憲政運動,國民政府時期由人權派發起和 進行的以人權保護為中心的憲政啟蒙運動等。也曾制定並公布或者起草了諸如《欽定憲 法大綱》、《十九信條》、《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袁記約法」、「賄選憲法」、《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天壇憲草」、「五五憲草」等憲法 或憲法性文件、憲法草案。也曾進行了諸如君主立憲憲政、民主共和憲政、人民民主憲 政等憲政模式的探索和建設。但是,歷次憲政運動無論由誰領導,也無論規模多大時間 多長,最終都因破壞或鎮壓而失敗。制定公布的憲法、憲法性文件和憲法草案要麼主觀 上不願實施,要麼客觀條件限制不可能實施或者不可能很好地實施。幾種模式的憲政建 設要麼失敗流產了,要麼沒有條件而流於形式。近代中國憲政建設的制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試從法律文化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國憲政建設的制約因素。
一、「人治」傳統的根深蒂固而「法治」觀念的十分淡薄是觀念因素
以自由、平等、人權保護和法治為價值觀的憲政理論是在西方文藝復興、民主啟蒙的 過程中產生和形成的,是在歐美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成為現實並植根於資本主義市場經 濟之中的,是對以等級特權、君主專制和赤裸裸的人身強制、經濟掠奪為特徵的黑暗野 蠻的歐美中世紀社會的否定。它既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與封建勢力進行斗爭和 戰斗的有力武器,又是資本主義憲政建設的信念和目標。當然,資本主義的憲政建設由 於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所有制決定,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資產階級色彩和資本主義經濟 剝削的特徵,但其以自由、平等、人權保護和法治為價值觀的憲政理論及其所包含的國 家與社會的理想治理模式,則是全人類善良本性的體現和努力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具有 切實的普適性。
在長達幾千年的中國古代社會里,「由於中國傳統文明起源條件、發展途徑的特定性 和特殊性,農業經濟結構的單一性,社會組織結構的宗法性,國家政治體制的中央集權 性,國家公權力的無限擴張性等方面的原因」所決定[1](P71),使得人們不僅不會產生 以自由、平等為內容的社會主流法律意識,不會重視以個人為主體的人的基本權利的保 護,而且得到社會廣泛認同並長期存在的國家與社會的治理模式、治國方略都是「人治 」的。循環往復的「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歷史就是這方面的真實寫照。「人治」是 指在治理國家和社會的過程中,人與法相比較起決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法。它的基本特 征是某一個人或者集團通常凌駕於法律之上,在權力與法律發生矛盾時往往是權力的地 位高於法律、法律的效力低於權力。在立法方面一般表現為個人的命令(或詔令或手諭 等)本身就是一種最重要的法律淵源,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補充法律、更改法律 、代替法律、廢除法律,法律在以命令為形式的權力面前簡直成了可供使喚的百依百順 的婢女,掌權者則依其統治需要隨心所欲地立法和廢法而不受任何約束和限制。在行政 方面的表現一般為機構龐大、職能無限,國家權力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擁有最 高行政權力的人或者集團通常還掌握著最高立法權、司法權、軍事指揮權等一切國家最 重要的權力,行政權力行使時奉行的原則是「凡是法律沒有限制和禁止的,都是我所擁 有的」教條。在司法方面的表現一般為人們所信仰的教條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有權可 讓死變活」,公開或實際遵循的法律適用原則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某個人 或集團公開地不受法律追訴和制裁,司法機關則難免通過刑訊逼供獲取證據,依據人們 身分的貴賤、地位的高低來判決案件,導致確定的法律責任尤其是刑事責任的大小與人 們的身份地位成反比。
在近代中國的憲政和法制建設中,這種「人治」傳統和法律文化是充斥其間且根深蒂 固的,有時甚至達到了甚囂塵上的地步。僅從立法方面來說,從慈禧太後的懿旨到光緒 皇帝的詔令,從袁世凱的教令到蔣介石的手令,公開地或實際地均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法律淵源。憲法或者憲法性文件的制定更是惟最高統治者之命是 從。清末為了敷衍立憲派的要求、阻止民主革命的進程、延緩清朝的滅亡,公布了以「 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為根本原則的《欽定憲法大綱》和沒有「臣民權利」規 定的《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袁世凱在廢除了束縛自己手足的《中國民國臨時約法》 、破壞民主共和制度前後,一方面指令御用機構參政院修訂《大總統選舉法》,使自己 當上了終身總統甚至世襲總統,另一方面為了使自己形同帝王的總統權力具有合法性、 合憲性而授意北洋軍閥的代理人組織所謂「約法會議」,制定了明為總統制實為總統專 制的《中華民國約法》,甚至在戴上皇冠之後企圖制定帝制憲法。以後,北洋政府的歷 任統治者對袁世凱的制憲先例和憲政模式心領神會並如法炮製,先後起草或者制定了原 本就不打算實行的「賄選憲法」、「段記憲草」。國民政府雖然制定公布了《訓政時期 約法》、《中華民國憲法》和「五五憲草」,但最終都是秉承個人意旨,是對國民黨一 黨專政獨裁政治制度的確立和肯定。尤其是1931年和1943年對《國民政府組織法》的兩 次修訂更能說明國民政府在立法方面的因人立法、因人廢法的人治做法,如「九一八事 變」之前蔣介石擔任國民政府主席時,1928年公布的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主席的職權包 括擔任國家元首、兼任三軍總司令、協調五院之間關系以及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等,因事變原因當蔣介石不再擔任國民政府主席而於1931年12月對該法進行修訂時,國民政府主 席的職權就只剩下不負實際政治責任的國家元首職能,並不得兼任其他官職,連頒布命 令也必須經有關院長部長副署才能生效。可當1943年蔣介石再次兼任國民政府主席職務 並對該組織法進行修訂時,就原封不動地恢復了1931年修訂之前的國民政府主席的所有 職權[2]。孫中山先生在擔任臨時大總統時堅決主張在中國實行總統制,而當被迫辭去 大總統職務的時候,則不僅將《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中的政治制度由總統制堅決地改為 責任內閣制,而且還匆忙制定了《中國民國臨時約法》,幻想這樣就可以保衛辛亥革命 成果、維護民主共和制度、防止袁世凱背叛民主共和制度了。這裡面固然包含了孫中山 先生對共和制度矢志不二的良苦用心,但不能不指出這種做法本身也包含了很濃厚的因 人立法、因人廢法的「人治」色彩,孫中山與袁世凱之間的政治關系也因此由原來的通 過「議和」途徑實現最高權力的和平轉移,很快地走向分道揚鑣並出現嚴峻的軍事斗爭 。之後十餘年的南北對立軍事對抗,恐怕與這個時候早已埋下的仇恨種子有著密切關系 。

Ⅲ 中國近代制憲史的啟示

從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至今,中國憲政走過了百年風雨歷程.百年憲政一路走來,確實是峰迴路轉、跌宕起伏.由於從傳統體制到憲政的進化必須經過制度和文化上的雙重變遷,中國憲政之路的曲折和艱辛其實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在這個過程中,憲政制度屢建屢廢;一次次令人激動的希望接踵而至,但又迅速令人沮喪地破滅.在紛亂不定的權力格局中,不同派別的政治斗爭與妥協也曾產生過類似西方的憲法制度,但是都因為欠缺憲政文化的支持而很快成為過眼雲煙.對於許多知識分子來說,西方憲政制度和理想或許是令人嚮往的,但是距離中國現實卻總是如此遙遠.
中國百年歷史昭示了憲政改革的難度,而改革困難的最終原因在於制度和文化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一般來說,憲政改革必須在制度和文化兩個層次上同步推進.沒有制度實踐,憲政文化很難推廣;沒有文化的支持,憲法制度再先進也只能停留在條文層次,很難得到落實,最後或者名存實亡或者索性倒退到舊體制.這就決定了憲政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夜之間獲得成功,而必然是一個十分漫長和曲折的漸進過程.在理想情況下,要從傳統體制和平進化到憲政狀態,致力改革的知識分子必須首先從國外引進或創造新的思想,其中某些思想獲得開明政府官員的認同和支持,並開始制度實踐;老百姓從制度實踐中獲得了實在的好處,例如通過行政訴訟保護了自己的權益,因而普遍擁護一開始可能極其有限的制度改革,新制度及其所依託的新理念成為不可逆轉的社會共識和主流.例如,在行政訴訟實施十年之後,「依法行政」和「法治國家」被作為普遍擁護的理念進入中國憲法;在這個基礎上,政府、學者和民眾開始新一輪的互動,逐步將憲政改革推向深入,直至到達各方都認為滿意的憲政狀態.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中國基本上是按照這種漸進路線走過來的.
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制度和文化交替進化過程中,中國從傳統專制逐步走向當今世界普遍接受的民主憲政 .現代各憲政國家採取的具體制度各不相同,但是普遍共享四個基本要素———民主、法治、人權以及合理的中央和地方分權;它們構成了現代憲政的核心價值,也是各憲政國家普遍踐行的基本制度.我們可以設想,民主、法治、人權和(縱向)分權共同構成一個四維坐標系,任何國家可按其在這四個方面的成就,在這個四維空間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走向憲政的漫長過程中,中國借鑒和吸收上述四項憲政價值的程度和速度都不盡相同.
本文從制度和文化的交互作用出發,探討中國憲政在民主、法治、人權和分權四個維度上的百年進化歷程.百年憲政之路清楚表明,中國憲政要取得進步,必須首先克服「國情論」和「本土論」的誤區,虛心吸取和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制度經驗.只有人民自覺起來維護憲政理念並主動產生制度建設的訴求,中國憲政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並成為世界憲政文明大家庭中的一員.
一、民主: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
毫無疑問的是,民主是憲政的第一要素.沒有民主的國家即便有憲政,也只能是恩賜的,因而必然極不可靠;更何況除了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對人民負責的統治者是不會如此「慈悲」的.英國憲政傳統的源頭——《大憲章》——是英國貴族和國王斗爭得來的成果,約翰王是在屢戰屢敗後實在無奈的處境下才在《大憲章》上簽了字.以後的國王仍不甘心失敗,屢次翻悔,而英國的憲政總是在民主戰勝專制之後才取得進步.1689年的「光榮革命」和《權利法案》標志著議會對國王的最終勝利,英國憲政才以其獨特的方式沒有間斷、沒有懸念地發展至今.美國憲政則是在民主基礎上對民主的反制,以防發生「多數人的暴政」.在這個意義上,美國民主不僅是憲政的基礎,也是憲政的制約對象;沒有民主與法治,美國聯邦憲政就會無的放矢.由此可見,憲政從來離不開民主,兩者從來是同步發展的,在某些國家(例如英國)甚至是一回事.
(一)新民主意識的萌發及其局限
(二)西式民主———文化沙灘上的制度大廈
二、法治———阻力最小的「西化」?
在今天看來顯而易見的是,法治是憲政的基礎.依法治國的最高階段就是依憲治國,而沒有法治,憲政反而成了無本之末.因此,憲政和法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人治的環境下率先實行憲政,所有國家的憲政都是民主和法治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水到渠成的結果.當然,沒有民主的法治可能是相當可怕的,先秦及其以後的中國歷史上法家當政時期之所以民怨沸騰,主要是因為那些鐵面無情的酷吏可以為所欲為而不需要對社會負責,而儒家卻誤以為這是法治本身惹的禍.長期以來,儒家雖然並非絕對否定法治,但是重視德治、輕視法治(「德主刑輔」)的傳統卻是不爭的事實,以至中國法治和西方無論在制度上還是文化上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雖然中國法家早在戰國時期就發展了相當發達的法治理論,但中國現代法治仍然是西方「舶來品」.
尤其重要的是,政府法治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分權 ,因而分權成為憲政與法治國家的一項共同原則.雖然法治國家不見得非要採取美國或法國或任何特定國家的「三權分立」,但至少是某種形式的分權.這是因為和德治不同,法治的核心是「他律」而不是「自律」;它所強調的不是官員對自己的道德約束,而是人民對官員的控制與官員之間的相互控制.因此,它要求在政府內部建立相對分散與獨立的權力中心,以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制衡.人員、財政、權力等各方面的獨立性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如果不獨立,有效的制衡就無法實現:如果議員就是執行官,那就至少不能指望這個議員能有效監督自己的行政活動;如果法官的命運和福利掌握在行政官員手中,那也不能期望他們能有效地保證行政法治.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論證了分權對保障自由的作用,其實同樣的論點也完全適用於分權對法治的保障.由於任何政府都具有立法、執法與司法三大主要職能,因而把這三個機構分開並保證其相應的獨立地位,是法治的一個基本前提.這就是為什麼早在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第16條就宣稱:「只要沒有保障權利並規定三權分立,那麼社會就缺乏一部憲法.」如果沒有分權,就不能保障法治,當然也就談不上憲政;這樣即便有一部「憲法」,也必然只是充數的「門面憲法」而已.
然而,在集權傳統濃厚的中國,不僅中央和地方沒有分權,而且政府內部不同職能也沒有分權.集地方決策權、行政權與司法權於一身的縣官升堂判案,早已成了中國傳統法治狀態的一副「標准像」.可想而知,這種高度集權狀態下的「法治」和現代法治的差距是何其之大.
(一)法治理念的確立
(二)法治實踐的有限成就
三、人權———從手段成為目的?
在以義務為主導的儒家傳統中,個人的權利和自由顯然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當然,這並不必然意味著儒家倫理和現代人權觀念格格不入;在某種意義上,我對你的義務就是你的權利.況且儒家從來高揚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因而可以被認為是「集體權利」的捍衛者.盡管如此,不爭的事實是,現代人權觀念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集體權利」最終也要落實到個人身上.雖然儒家不僅強調「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而且也主張「為人君,止於仁」、「為人父,止於慈」,但是臣不「敬」、「子不孝」的後果很嚴重,而如果君不「仁」、父不「慈」,似乎除了道德說教之外並沒有什麼其他辦法.相比之下,現代憲法權利在本質上是一種「制度化」的權利———也就是說,是具有實實在在的法律救濟的,而這一切對儒家傳統來說無疑是很陌生的.無論在制度上還是文化上,中國對個人權利的「本土資源」實在不多,而似乎可以預料西方自由主義學說的傳播和其他領域相比將遭遇更大的阻力.
一般認為,嚴復是中國第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也是將西方自由主義學說引進中國的第一人.他在《原強》中主張「民之自由,天所界也」,且西方之所以強於中國,正是因為「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但是,事實上,嚴復並不是一位嚴格意義的自由主義者.在骨子裡,他仍然擺脫不了以集體為本位的儒家文化影響,因而他的主張實際上更接近社會功利主義者( utilitarian) .當然,社會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並不發生必然的矛盾;集體利益是個體利益之和,因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兩者不僅沒有沖突,而且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畢竟是兩種不同的學說,個體或少數人的利益和多數人的利益確實是可能發生沖突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嚴復毫無疑問主張「兩害相權:己輕,群重」;如果個人自由與社會自由發生沖突,則每個人都有義務「舍己為群」.既然連中國自由主義的「鼻祖」都這么認為,權利觀念在中國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適應乃至吸收西方人權觀念的速度是相當驚人的.雖然清政府顯然對「臣民」的權利不感興趣,但是《欽定憲法大綱》還是「附」上了9條「臣民權利義務」,其中有6條是關於「臣民」的權利,包括擔任公職的權利、表達自由、罪行法定、獲得法官審判的權利、財產權和居住權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章則專門規定14條「人民」的權利,第5條和第6條還十分科學地區分了平等權和自由權.以後的「天壇憲草」、「袁記約法」、「賄選憲法」也都在國家結構條款之前規定了人民或國民的權利, 1936年的「五五憲草」和1946年頒布的《中華民國憲法》則在「總綱」之後就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到民國時期,人權在中國似乎已經從功利主義的手段轉變成自身值得追求的目的.
當然,憲法規定是一回事,權利保障的具體實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因為缺乏司法審查制度,侵犯人權的事例自然是屢見不鮮的.1929年4月20日,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了保障人權命令.胡適等人藉此在自由主義雜志《新月》上發表文章,列舉了許多國民黨政府侵犯人權的例子,公開提出保障人權、制定約法、實行民主政治的要求,進而發動了一場人權運動.胡適本人因此受到當局警告,甚至被迫辭了校長職務;雜志總編羅隆基則受到拘捕,《新月》也不斷遭到查禁而無法按時出版.由此可見,民主、法治尤其是司法審查保障機制的環境下,保障人權的憲法或法令是完全空洞的.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事件仍然表明中國當時對自由的理解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例如,羅隆基曾精闢地指出:「壓迫言論自由的危險,比言論自由的危險更危險.」或許可以不誇張地說,中國當時自由派知識分子對言論自由重要性的把握基本達到了同時期美國最高法院的少數傑出法官的水平,而且和美國相對寬松的言論環境相比,中國少數知識分子在政治高壓下仍然針鋒相對、直言不諱的精神尤其難能可貴.胡適曾將矛頭直指國民黨的最高領袖,其對國民黨鞭辟入裡的批判可以說超越了當代學者的境界:一黨專制「造成了一個絕對專制主義的局面,思想言論完全失去了自由.上帝可以否認,而孫中山不許批評.禮拜可以不做,但總理遺囑不可不讀,紀念周不可不做」.同時,他准確地預見到:「現在的國民黨所以大失人心,一半固然是政治上的設施不能滿足人民的期望,一半卻是因為思想的僵化不能吸引前進的思想界的同情.前進的思想界的完全失掉之日,便是國民黨油干燈草盡之時.」
國民黨政府漠視人權、彈壓言論的行為,使其喪失人民和知識分子的支持,最終喪失了政權.一個政府可以壓制人民對它的批評,卻不可能強行獲得人民的擁戴.當然,這些尖刻的言論當時仍能公諸於世,確實表明言論自由並非完全喪失了公共空間,只是發表政治言論將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由於國民黨政權對外面臨日本侵略,對內受到共產黨的制衡,黨內也各路派系林立,因而無暇顧及所有對其不利的言論.但是,正像沒有制度化的地方割據不是「聯邦制」一樣,沒有制度保障的言論自由或其他任何權利也配不上「權利」的稱號.如同民主與法治一樣,民國憲法文本中的公民基本權利只是不能兌現的「口惠」( lip service) .事實上,在欠缺民主和法治的非常環境下,權利也不可能受到切實保障.
四、中央與地方分權———難以擺脫的集權傳統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中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實行中央集權專制.和其他憲政要素相比,中央集權可以說是中國最為根深蒂固的傳統.固然,由於中國地域巨大、地方差異顯著,在交通和交流技術不發達的時代,中央集權必然有力不能及的地方,從而為地方自治留下了有限的空間,但是,這種有限的自治只是中央恩賜或疏漏的結果,當然談不上任何意義上的「制度」.雖然中國古代思想家也曾提倡中央和地方的職能分工,例如,乾隆年間秦蕙田提出:「設官分職,內外相維,體統相制」,但是,只有到近代才真正認識到地方自治的重要性; 也只有到近代,有關中央和地方分權的討論才真正展開.
(一)聯邦作為制度博弈的工具
(二)聯邦試驗的興衰與啟示
五、代結論:中國「國情」與普世價值
余英時教授認為,中國人的思想是激進的,「進步」代表著整個近代史上壓倒一切的主旋律.但從「中體西用」等不同版本的「國情論」來看,中國對西方理念的接受和吸收顯然不是無條件的.事實上,不僅傳統衛道士抵制現代西方的憲政理念和制度,即便民國時期造訪中國的外國法律專家同樣認為先進的西方理念不合乎落後的中國現實,因而屢屢建議中國採取更符合中國「國情」的制度.因此,雖然日本憲法學家有賀長雄明知「超然內閣」在法國以至其本國試驗失敗,卻仍然建議中國研究這項制度.美國行政法學權威古德諾先是認為英國內閣制不如大總統制更適用於中國, 後來又主張民選總統制不如立憲君主制,結果直接為袁世凱恢復帝制所利用.哈佛法學院的龐德院長則更明確主張中國憲法「本土論」:「中國需要一種具有中國性格,合乎中國國情之中國憲法,不必抄襲外國.制定憲法時最應注意之點,乃使憲法之內容配合一國之歷史與文化背景及社會環境.?立憲政府必須出一國之人民原有之文化制度及傳統之理想中逐步形成發展,決非一種長成後可任意由一國移諸他國之物.」
根據這種理論,中國既不需要採取分權制度,也不應採取聯邦制;至於是否應該像美國那樣實行司法審查制度,對違憲的法律提供司法救濟,還得「視中國之環境而定」.問題在於,形形色色的「國情論」並沒有為中國的社會發展提供任何建設性方案,反而往往成為阻礙改革的借口.至於究竟什麼才符合中國「國情」,國情論者一般也是自說自話,凡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便統統斥之為「不合國情」.這種主張在今天聽起來何其熟悉,對於社會進步的作用又何其渺小.其實審視百年來中國法治的歷程,幾乎沒有哪一項成就不是在克服「國情論」或「本土論」的保守和惰性之後才取得的.保守理論固然有助於避免盲目照抄外國經驗,但是更容易助長夜郎自大並成為既得利益阻礙社會變革的工具.正是在超越「國情論」的封閉和狹隘的基礎上,中國憲政不斷走向世界並逐漸融入世界憲政的大家庭中.
中國憲政已經走過百年,最終要到達什麼狀態? 雖然中國憲政和西方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中國顯然是不需要照搬西方憲政的.毫無疑問的是,每個民族都有自由決定自己的主流價值觀念及其所對應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不論西方憲政制度和理念對中國產生了什麼程度的影響,中國和任何國家一樣都註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完全可以採用不同的憲法制度,各國憲法制度最終也確實是各國在特定政治與文化環境下自我決定的產物.但另一方面,百年憲政之路清楚表明,中國只是世界文明大家庭中的一員,和其他民族與人種分享同樣的人性需要和追求.這就決定了中國憲政必然具有世界各國憲政的某些共同特點,並為了共同的人性目的而遵循某些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統治規律.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歷程尤其表明,中國憲政並不是世界憲政的例外,而是日益融入世界憲政大家庭並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在經過2004年修憲之後,中國憲法所表達的理念和西方乃至世界各國憲法是相當接近的,而且中國憲政對西方憲政的借鑒和吸收過程仍在繼續並還將繼續下去.和百年前截然不同的是,很難想像今日中國還有任何人反對民主、法治或人權,而這些也正是世界各國普遍擁護的基本憲法價值.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盲目樂觀地相信,中國憲政必然會通過漸進改革自動達到理想狀態.在改革進行到一定階段之後,不排除統治集團和社會的利益發生根本的沖突,以至難以達成雙贏安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統治集團患得患失,那麼很容易致使改革半途而廢;和平漸進的制度改革是否能夠持續進行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執政者的覺悟、意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民需要更普遍、更自覺、更強烈地擁護憲政理念並主動產生制度建設的訴求.只有這樣,中國憲政才能融入世界並為世界憲政文明貢獻獨特的「中國經驗」.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Ⅳ 清政府立憲舉措及對中國法律近代化的意義!

一、清末預備立憲概況

清末預備立憲實際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預備實行憲政的活動。清政府之所以實行預備立憲,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從國際環境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過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帝國主義進一步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但是,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粉碎了他們企圖瓜分中國的迷夢,迫使他們轉而採取「保全」、扶植清朝傀儡政權,實行「以華治華」,從而維護其殖民利益的政策。從其自身利益出發,他們要求清政府披上「民主憲政」的外衣。就國內形勢而言,19世紀晚期,中國的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正在興起,封建經濟制度與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矛盾、封建專制的政治制度與不斷高漲的民主思潮的矛盾,都已十分尖銳;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反清民主革命蓬勃發展,而代表資產階級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憲派也積極活動,企圖通過立憲分得一點權力。不願接受任何變革的清朝統治集團,在義和團運動的沉重打擊下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震撼下覺察到,如再不作任何「革新」的表示,勢難保持危在旦夕的統治地位。

對於立憲活動得以展開的一個直接原因卻是1905年的日俄戰爭,日本以君主立憲小國戰勝俄國那樣一個專制大國,給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動。「日俄之勝負,立憲專制之勝負也」。[1]朝野上下普遍將這場戰爭的勝負與國家政體聯系在一起,認為日本以立憲而勝,俄國以專制而敗,「非小國能戰勝於大國,實立憲能戰勝於專制」[2]。於是,不數月間,立憲之議遍於全國。因為日本於明治十五年曾派員赴歐洲考察憲政。清廷遂於1905年派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先後回國,上書指出立憲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漸輕,三曰內亂可弭」,[3] 建議進行「立憲」。但是,他們指出,「今日宣布立憲,不過明示宗旨為立憲預備,至於實行之期,原可寬立年限。日本於明治十四年宣布憲政,二十二年始開國會,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4] 清朝統治者看中的正是「預備」兩字。1906年9月1日,清廷頒發了《宣示預備立憲諭》,「預備立憲」由此而來。

1906年,清政府設立考察政治館,次年改建為憲政編查館,作為預備立憲的辦事機構,此後,進行了一些預備立憲活動。一、設立咨議局和籌建資政院。咨議局作為各省的議事機構,其許可權是討論本省應興應革事宜,討論本省的預決算、稅收、公債以及單行章程規則的增刪和修改,選舉資政院議員,申復資政院或督撫的咨詢等。但從它的人員組成、議事內容和程序看,它是完全受制於皇帝、毫無實際權力的一個御用機構。二、制定頒布憲法大綱和《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清政府在宣布預備立憲之初就採取了無限拖延的策略,但懾於革命運動和為了拉攏立憲派,不得不於1908年宣布立憲以九年為期。三、公布了「憲法大綱」,作為今後的制憲剛領。大綱的精義有:君主神聖不可侵犯;君主獨攬統治權;臣民按照法律有應得的權利義務。清末欽定憲法大綱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皇帝專權,人民無權,以維護封建專制主義為根本目的,它一方面激起了人民的激憤,同時也讓立憲派大失所望。《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則是在武昌起義的沉重打擊下,清政府為了渡過危機而臨時炮製的「憲法」。沒有實質意義。

二、反思清末預備立憲的積極意義

對於晚清預備立憲的保守性和欺騙性,頻頻見諸專著、教材和學術論文,這里不再贅述,筆者認為,這項政治活動除了具有它的保守和欺騙的一面外,還有非常重要的另一面,那就是它的積極意義。這場憲政改革涉及的內容極其龐雜,觸動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在造成極大混亂的同時,直接加速了清朝的滅亡,拉開了中國政治的近代化進程的序幕,也給國人進行了一場深刻的民主政治啟蒙教育。

(一)預備立憲的直接後果:加速了清朝的滅亡。預備立憲的措施加劇了中央與地方、滿漢之間、階級之間的矛盾,引起了社會的極大混亂,加速了它的覆滅。這主要表現在:

1、督撫離心。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中,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首的漢族地方督撫迅速崛起。他們手中握有地方的政權、軍權、財權,幾乎不受中央控制,清王朝從此呈現出強枝弱乾的局面。可以這樣說,隨著中央政府在一系列內外戰爭中威信及政治意志力不斷衰弱,清王朝後半期的統治就嚴重依賴漢族督撫來支撐。這種情況當然為中央政府所不容。從1901年實行新政開始,清政府不斷採取措施削弱地方督撫的軍權和財權,而把它集中於滿人之手。1903年,設立練兵處,企圖控制各省編練的新軍。實行憲政改革後,這種情況明顯加劇了:1906年設立陸軍部,由它統率帝國的全部陸軍,該部的尚書及兩位侍郎都由滿人擔任,這樣陸軍就全部由滿人統率;設立度支部,控制地方的收支,宣布只有中央才擁有對外借款及鑄造、發行貨幣權。憲政改革越往前推進,漢族官僚手中的權力不斷喪失,而中央政府集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在1911年成立「責任內閣」的十三名成員中,滿人八名,並且皇族就佔了五名,漢人僅四名,載灃的兩個兄弟分別掌握著陸軍和海軍。這樣,行政和軍事大權就全部集中於皇室之手。漢族官僚普遍感到被欺騙了,他們對滿洲政府的不滿就空前表現出來。

2、立憲派的背棄。預備立憲形成了當時政壇上舉足輕重的力量-——立憲派。他們以咨議局和資政院為陣地,對地方和中央的政務和輿論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立憲派形成後,懷著對國勢日衰的深切關注,他們急切希望在中國能實行憲政,以抵制日益嚴重的革命,並在憲政中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同時,他們對滿洲貴族壟斷政權核心的狀況越來越不滿,在咨議局和資政院會議上他們同清政府不斷發生激烈沖突。為了速開國會,1910年他們掀起了中國歷史上三次規模巨大的國會請願運動。當他們的要求被拒絕,當「皇族內閣」成立之時,他們感覺到清政府已經無葯可救,許多人轉向革命,成為清政府的對立面和掘墓人。立憲派的離心傾向和最後對清政府的絕望帶來了嚴重後果。在武昌起義爆發的7個星期內,15個省以咨議局為中心紛紛宣布獨立,立憲派拋棄清政府是個很大的因素。

3、農村騷亂。清政府推行憲政改革需要大量的經費,而這些費用都以各種名目強加到百姓頭上,再加上許多官吏在推行改革過程中趁機中飽私囊、搜刮民財,百姓負擔不斷加大,許多處於絕境中的民眾紛紛起來反抗。當時上海的《東方雜志》作過調查,1909年曾發生起義113起,1910年285起。[5]清政府在農村推行禁種鴉片、人口普查、革除陋習等運動也引起了極大的騷亂。例如在1909年至1911年中,浙江、甘肅、貴州、滿洲和山西等地發生的與禁種鴉片的禁令有關的持續幾個月騷動;同一時期在華中數省發生的反對穀物漲價和提高田賦的暴動;1906年以後各省因人口普查、資助新學和改革運動而引起的動亂等等,情況都是如此。起事者搗毀公共建築、辱罵、監禁甚至處死地方官。[6] 民眾力量的不斷打擊,動搖了農村中舊的生產關系,並瓦解了清政府在農村地區政權的根基。

(二)清政府在實行「預備立憲」過程中,相應地對舊有政治體制進行改革,它縮小了皇帝與國會之間的權力比例,調整和改造了君主專制制度,直接沖擊了二千多年的專制政體,拉開了封建中國政治近代化進程的序幕。

清政府宣布實行「預備立憲」之後,逐步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推行憲政改革。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大綱》由「君上大權」14條和「臣民權利義務」9條組成。該法以日本《明治憲法》為藍本,它規定君主擁有廣泛的權力,這也是該法頗受世人詬責的原因。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大綱》的公布,這本身就是對在中國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的「君權神授」的君主專制政體的否定。因為從此之後,皇帝的權力就必須受憲法和法律的約束,它已不再是「至高無上」了。該法明確規定由議院制訂法律,皇帝不得以命令改變法律。它的確縮小了皇帝和國會之間的權力比例,這無疑在當時是進步的。該法還規定了廣大臣民有言論、著作、出版、集會、結社、財產、居住、人身自由;有訴訟、依法擔任官吏及議員的權利,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加以逮捕、監禁及處罰。這表明,清政府在近代化價值取向上的進步,同時,中國政治近代化也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1909年10月,各省(除新疆外)咨議局先後成立。咨議局是省立法機構的前身,由地方士紳選舉產生,可以就本省的預決算、稅收與公債、地方性法規、資政院成員的選舉及其它改革事宜作出決議。這種決議如督撫無異議時,應負責執行;如督撫表示異議時,應重審;雙方始終不能達成一致時,應徵求資政院的決定。督撫有權召開、中止或解散咨議局的會議。因此,咨議局還算不上是一個立法機關,只能算是紳士們的表達意見機構。但是,「咨議局的出現完全可能約束各省督撫專斷地使用他們的權力。」[7]因為,紳士在地方上有重要的影響,他們是督撫在地方社會和經濟的支柱,就是在以前,督撫們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咨議局的成立,給督撫的壓力無疑是增大了。紳士們不斷地利用咨議局的各種會議和活動,反映民意,維護公眾利益,日益影響著地方政局的發展。同時,紳士們的實踐,又不斷地提高了自身的民主自治能力和參政水平,這為辛亥革命後立憲派迅速接管地方政權打下了基礎。

為了適應立憲政體的需要,清政府對行政和司法機關進行一系列改革。首先,精簡了許多臃腫的國家機構。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都被並入禮部,舊兵部、練兵處和太僕寺合並成陸軍部,戶部和財政處被改組成度支部,刑部被改組為法部。為了明確責任,各部改原來的雙頭領導制為單一領導制。在各部之外還單獨成立了大理院、審計院和資政院。大理院作為最高司法機關,獨立於行政機關,與之相適應的,在省的各級還設立了審判廳。審計院則是負責審計各部帳目的部門。而資政院是國會的前身,由它制訂法律,為將來實行上下議院打基礎。這些措施,顯然都有利於建立一個高效、清廉、責任明確的現代政府。到1911年5月,舊內閣、軍機處和政務處都被撤銷,成立「責任內閣」。內閣由一名總理大臣和兩名協理大臣,以及民政部、度支部、學部、陸軍部、海軍部、法部、農工商部、郵傳部、理藩部和外務部各部大臣組成。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立憲制政府,盡管它因為五名皇族入閣而頗受非議,但它卻是中國用責任內閣製取代君主專制,以和平方式改造專制政體的第一次大膽嘗試,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還有必要指出,這場憲政改革並未因為其失敗而失去意義,因為革命不能代替憲政。所謂憲政,亦即立憲政體,是指由社會多數人制定的或被多數人承認的憲法性法律(通常指成文憲法),所確立的公共權力的組織、相互關系、職責許可權、活動規則,以及旨在保護公民權利的政法體制。[8]立憲政府的本質特徵就在於使憲法和法律來限制政府的權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所以中國要實行憲政,並不僅僅針對皇帝,即使打倒了皇帝,也還是要實行憲政。憲政是對權力的限制。無論掌權者是誰,以什麼樣的名義掌握權力,其手中的權力都要受到憲法和法律的限制。而在革命沒有推翻君主專制之前,改變君主專制而實行君主立憲的進步性更不容否定。人們沒有理由放棄努力,坐待民主共和的到來。

(三)預備立憲傳播了憲政知識,進行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啟蒙,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初步民主自治能力的知識分子,為我國近代憲政運動的發展奠定了群眾基礎。

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後,海內外立憲派歡呼雀躍,熱烈擁護,他們紛紛組織政黨性質的團體,准備投入到憲政運動中去。當時規模較大的有海外的帝國憲政會和政聞社,國內的預備立憲公會和憲政講習會等。他們通過出版憲政刊物、書籍,舉辦法政講習所,從事調查並編輯法律等形式,大力宣傳憲政知識,培養司法和地方自治人才,為憲政出謀劃策。清政府成立咨議局、資政院和推行地方自治,極大地激發了整個知識階層的參政熱忱,他們紛紛投入到議員的選舉中,把其作為參政的階梯。以江蘇省咨議局為例,第一屆常年會共收到議案184件,其中屬議員提95件,佔一半以上,還有71件是人民清議案。[9]說明議員極具參政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說明各階層群眾也把咨議局看成反映意見進而採納他們意見的民意機關。正是通過咨議局的議政實踐,立憲議員們不斷提高自身的民主意識和管理水平,為辛亥革命後迅速從政打下了基礎。1910年,立憲派為推動清政府速開國會,掀起三次規模巨大的國會請願運動。第一次參加者達20萬人,第二達30萬人。[10]這是一場群眾性的愛國的、沖擊君主專制的資產階級民主憲政運動。它沉重打擊了清朝專制政權的權威,給人民以普遍的民主教育,並把憲政知識廣泛地傳播到知識群體中去。從某種意義上說,清末預備立憲為我國憲政運動的發展奠定了群眾基礎。

Ⅳ 憲法的根本地位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

憲法作為特定國家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具有同行政法、刑法民法經濟法訴訟法等一般法律共同的特徵:它們都是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表現,都是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行為規范,都是實現階級統治的重要工具,它們的內容都主要地取決於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然而,與其他一般法律相比,憲法又有自身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
(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是憲法在法律上的特徵,也是憲法與普通法律最重要的區別之一。憲法的根本法地位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
1.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
諸如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的結構形式、國家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職權等最重要的問題,都在憲法中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些規定不僅反映著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方向,而且從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根本原則上規范著整個國家的活動。因而,與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而且只涉及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相比,憲法具有國家總章程的意義。
2.在法律效力上,憲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所謂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約束力和強法律\\教育網制力。國家的任何法律都應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成文憲法的國家中,憲法的法律效力高於一般的法律,在國家法律體系中處於最高的法律地位。我國現行憲法在序言中明確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1)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對此,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2)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對此,我國憲法規定,「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既然在成文憲法國家中,憲法是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問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國家根本法,那麼必然要求憲法具有極大的權威和尊嚴,而嚴格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則是保障憲法權威和尊嚴的重要環節。具體說來:(1)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機關,往往是依法特別成立的,而並非普通立法機關。如1787年的美國憲法由55名代表組成的制憲會議制定,等等。(2)通過或批准憲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嚴於普通法律,一般要求由制憲機關或者國家立法機關成員的2/3以上或者3/4以上的多數表決通過,才能頒布施行,而普通法律則只要立法機關成員的過半數通過即可。我國現行憲法第64條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二)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盡管對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人們都較為熟悉,但這一結論卻主要是就國家管理的角度而言,因而與憲法的核心價值取向並不完全統一。事實上,憲法最主要、最核心的價值在於保護人權。從這種意義上講,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就明確宣布,凡權利無保障和分權未確立的社會就沒有憲法。列寧也曾指出: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由此可見,憲法與公民權利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而且,這也可以從憲法的發展歷史和憲法的基本內容中得到證明。
從歷史上看,憲法或者憲法性文件最早是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斗爭中,為了確認取得的權利以鞏固勝利成果而制定出來的。英國在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曾於1679年通過了《人身保護法》,1689年通過了《權利法案》,以確認和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1791年的法國第一部憲法則把《人權宣言》作為憲法的序言。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1918年的《蘇俄憲法》,也將《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列為第一篇,可見社會主義憲法也同樣具有權利保障書的意義。從憲法的基本內容來看,盡管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憲法涉及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其基本內容仍然可以分為兩大塊,即國家權力的正確行使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然而,這兩大塊並非地位平行的兩部分,就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來說,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居於支配地位。因此,在國家法律體系中,憲法不僅是系統全面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的法律部門,而且其基本出發點就在於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三)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民主」一詞起源於希臘文demokratia,是指「人民的權力」或「人民當家作主」,更確切地說,是指「大多數人的統治」。如果說憲法的基本出發點在於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那麼這種對公民權利和自由的保障,則是民主最直接的表現,或者說是民主事實的必然結果。
眾所周知,古希臘、羅馬曾經有過奴隸制民主,歐洲城市共和國有過法律\\教育網封建制民主,盡管民主主體的有限性以及法律形式的諸法合體性特徵決定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不可能產生憲法,但卻曾經出現過憲法的萌芽形態。近代意義的憲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有了民主事實之後的產物,是資產階級民主事實的法律化。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形成和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產階級不僅奪得了國家政權、爭得了民主,而且也面臨反對封建勢力復辟、防止工農革命、培養本階級管理國家的人才等三大任務。為了反對封建勢力復辟,資產階級必須顯示並用事實證明自己確立的制度確實比封建制度優越;為了防止工農革命,資產階級必須把本階級的民主裝扮成全體國民的民主,必須把革命過程中提出的人民主權和天賦人權理論,以及自由、平等:法治等學說至少在形式上予以實現,以便欺騙和麻痹工農群眾;為了培養本階級管理國家的人才,發揮本階級成員在國家管理中的作用,也必須確認本階級成員的民主權利,並通過各種形式來保障他們確能享有和行使這些民主權利。而要達到這些目的,最好的辦法便是把自己爭得的民主事實法律化、制度化,並且把這種規定、確認民主事實的法律提高到根本法的地位。由此可見,憲法與民主事實密不可分,是伴隨著資產階級民主事實的出現而產生出來的,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社會主義憲法也是如此。雖然無產階級民主與資產階級民主、社會主義憲法與資本主義憲法存在本質區別,但在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上則是一致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毫無疑問,如果無產階級不能推翻舊的剝削階級政權,不能使社會成員中的絕大多數成為國家的主人,也就是說沒有無產階級民主的事實,社會主義憲法就根本無從產生。從1918年《蘇俄憲法》的制定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東歐和亞洲等一系列國家的社會主義立憲運動都可看出,無產階級民主事實是社會主義憲法的前提條件,而社會主義憲法則是無產階級民主事實的法律化。
由此可見,憲法與民主緊密相連,民主主體的普遍化或者說民主事實的普遍化,是憲法得以產生的前提。而且,基於憲法在整個國家法律體系中的根本法地位以及憲法確認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國家權力的正確行使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可以說,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世界上歷來的憲政,不論是英國、法國、美國或者是蘇聯,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實以後,頒布一個根本大法,去承認它,這就是憲法。

Ⅵ 新政 預備立憲為什麼會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 立憲運動大大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和民主主義覺悟。
「立憲運動可以說是戊戌維新運動的繼續和發展, 而其規模之宏大、成效之顯著、影響之廣泛, 又非維新運動所可比擬。如果說維新運動是近代中國思想解放開端的話, 立憲運動就應當稱之為世紀初葉的思想大解放時代」,除原有的《東方雜志》、《新民叢報》, 立憲派還創辦了許多新的期刊, 如《中國新報》、《大同報》、《政論》、《國風報》、《自治學社雜志》、《預備立憲公會報》、《憲報》、《廣東地方自治研究錄》等。這些報刊都以鼓吹立憲, 普及憲政知識, 開啟民智為宗旨。如《時報》「 著論恆斤斤然以專制立憲政治之得失為比較,蓋欲摧挫專制之末運, 獎翼憲制之新機, 不厭反復詳言之, 使政府與國民咸洞悉其所以然之故, 灼然而無所疑, 而一般之心理皆趨向於立憲政治之途, 以奧論而造成事實。」
立憲派就是以這些報刊為陣地, 本著這樣的宗旨, 大張旗鼓地宣傳資產階級政治學說, 政治制度, 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立憲的目的、意義和進行方法, 國民的權利和義務, 等等。他們根據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家盧梭等人的理論強調指出專制國家與立憲國家絕然不同, 前者為「 君主私有之國家」 , 後者為「 君主立憲派還大提倡設立法政講習所、法政學堂和各類普通學堂, 向青年和成年人進行憲政知識教育。
為了開啟民智, 立憲派翻譯編輯出版了上百種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法學、行政、財政、政黨、歷史、教育著作, 其中重要的有《國家學綱領》、《政治原論》、《萬國憲法志》、《萬國官制志》、《英國憲法史》、《英國制度沿革史》、《共和政休論》、《政治學新論》、《四大家政治學說》、《政治學及比較憲法論》、《萬國憲法比較》、《憲法研究書》、《憲政論》、《日本憲法義解》、《日本預備立憲過去史實》《現今世界大勢論》等。這些著作一出版, 就風行海內, 銷售一空。他們自己也編寫了多種闡釋資政院、諧議局和地方自治的通俗讀物, 廣為宣傳。與大造輿論的同時, 立憲派領導了三次大的全國性的國全請願運動, 利用各種方式進行了相當廣泛的動員宣傳, 有些地方己經深入到農村。
經過立憲派的努力, 人民的「 國家思想日盛」, 昔日不為廣大群眾所知的東西, 如今已成為口頭禪了。封建官僚趙爾豐承認「 自宣布立憲以來, 外間官勢日縮, 民權日張, 每議一事, 權利之間, 絲毫不肯退讓, 由來已非一日。此次川人皆以立憲國民, 但能根據法律, 不妨竭力以爭。」又說「 白立憲之說鼓吹, 人人有自由觀念」。人民民主覺悟的提高, 主要表現在民族資產階級、廣大知識分子群體、青年學生、開明官員和地主, 部分市民、工人和農民身上, 並不包括絕大多數下層勞動群眾。即便如此, 也是十分了不起的變化與進步了。
另外,在立憲派的推動下,清政府制定憲法, 否定了封建的無限君權制, 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有限君權制。推翻了封建的集權制, 確立了資產階級的分權制。人民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爭得了一定的民主自由權利。中央的資政院、地方的諸議局盡管沒有如同西方議會那樣完全的立法權, 帶有過渡臨時性質, 但畢竟是初級形態的代議機關, 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不經其議決, 中央和地方政府不能頒布法律, 國家與地方的預算、決算、稅法、借貸外債、增加人民負擔, 都要經其通過認可並有權糾舉彈劫各級行政官員。種種努力都提高了民主主義覺悟。
2、宣傳了愛國主義, 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
立憲運動自始至終都充滿著愛國激情, 它勃發的最大動因就是起於圖救危亡之問題救國為前提, 立憲為目的。立法派認為, 列強俱都實行了立憲、民主制度, 互相勾結, 共同侵略中國, 中國在世界上極其孤立, 同時又是專制政體, 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擁護, 因此屢屢被列強挫敗, 喪權失地,已成未亡將亡之國。「 欲於處必死之地而求其生, 是則必須明定憲法, 七下相維, 以吾通國之財之力結合為一, 以御外侮。」 立憲派在輿論宣傳國內人民要御悔圖強,在行動上也積極組織,先後組派三次大規模的立憲請願活動。大大解放了被禁錮的思想。
二、 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運動的推動——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愛國主義思想
由於帝國主義侵略,外國資本主義不斷破壞中國的自然經濟,國內商品市場不斷擴大。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大量出現,不少人流入城市,1880年上海人口僅僅107812人,到了1922年增加到了1250000人。甲午戰爭後,空前激化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促使先進的人們發出籌辦近代企業、抵制日貨、自保利權的呼聲,廣大人民群眾被帝國主義侵略激發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思想,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條件。勤給政府假立憲從根本性上不是資產階級改革,但客觀上畢竟放寬了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限制與壓迫。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放鬆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到1911年,新設廠家491家,商辦企業達百分之七十六點四。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有了比較明顯的發展。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實力的增強。在經濟上,資產階級發動和推動了抵制日貨、收回利權運動。其中1904年資產階級宣傳的抵制美貨,並大力宣傳:「可鼓民氣,可結民力,可興商業。可聯絡各國,為以後自治自立打下基礎,可依靠仿造美貨以圖暢銷,收回失利權。」
在行動上,尤其是1904年,清政府與美帝國簽立限制華工續約,使不少資產階級更加認清了清政府的真面目,慢慢走向革命道路。效果還非常明顯,1900年惠州起義與1895年的廣州起義反響有大的不同。孫中山說:廣州起義失敗後,「舉國輿論莫不同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於耳」,「庚子失敗後,則鮮聞之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為吾人扼腕嘆息,恨其事之不成也。前後相較,差若天淵」。孫中山等人的不懈努力,使革命思潮迅速萌芽與發展。
在新政時期的經濟措施客觀上促進了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文化教育措施又開啟了民智,促進了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傳播,派往國外的留學生大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統治階級用於鎮壓人民起義的新軍,在革命時期轉向了革命的一邊,成為清王朝直接的掘墓人,這些都是清政府所未想到的。另外,在慈禧死後,後繼者秉承使「皇位永固」的頑固思想,把握不住社會發展大趨勢。曾組織三次大規模群眾上書的各省咨議局聯合發表《宣告全國書》,揭露清朝統治者以立憲為名,實行專制,宣告對立憲「希望絕矣」。
立憲運動的失敗,是清政府無勇無能的結果,它的固守使它難以邁開關鍵一步,最後失去了邁步存活於世的機遇。它的所為證明了預備立憲不過是一場政治騙局,但這個騙局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和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它推動的民族民主思想的發展成為時代轉變的轉折點。

Ⅶ 日本締造憲政體制的原因是什麼

一、維新政權的漸進方針漸進性作為明治初期維新政權的一系列政策實施的外在表現,既是政權建設的需要,同時亦與維新派人士在制憲問題上的主觀意圖息息相關。從政權建設的需要來看,明治初期,維新政權用了三年多的時間,通過王政復古、頒布「五條誓文」和「政體書」、戊辰戰爭、奉還版籍,廢藩置縣以及穿插其間的官制改革,基本解決了資產階級的政權建設問題,「摧垮了封建領主的勢力,使政權由藩王、公卿之手轉移到反映新興地主和資產階級利益的中下級武士代表者手中,發生了真正的權力轉移」。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中央政府機構的設置和許可權劃分,還是消除地方割據、加強中央集權,漸進方針始終貫穿其中。形成這一特點的客觀原因在於維新政權誕生之初,討幕戰爭尚未取得全面勝利,消滅幕府的勢力尚須假以時日,新政權必須爭取盡可能廣泛的支持,於是就有了「三職」分由討幕派、公卿勤王派、公議政體派擔任,有了標榜尊重「公議輿論」的議事所和徵士貢士制的出現;一旦幕府的殘余勢力在函館被消滅殆盡,新政權立即著手將本應是立法機構的左院改為咨詢機關,並通過奉還版籍、廢藩置縣剝奪了藩王的封建權力。因此,漸進方式可以說是新政權在外部壓力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策略。從維新派人士的主觀意圖看,明治維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革命,革命的領導者是由新興地主、資產階級(豪農或豪商)和下級武士結成的同盟即討幕派,其中大部分是中下級武士出身的愛國思想的先驅者,正是他們在主觀上意識到「倒幕開國」、爭取民族獨立的重要性,才在一定限度內發動了人民群眾,取得了討幕戰爭的勝利;另一方面,由於這一階層脫胎於封建主階級,不可避免地帶有舊的印記,具體表現在忽視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問題,在充分照顧藩主的經濟利益的基礎上逐步消除地方割據等方面——當然後者在客觀上也保證了新政權的穩固。
因此,維新政權建設的漸進性表現在實際中就是明治維新作為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漸進方式避免了社會的極度動盪,為日本迅速擺脫民族屈辱,實現富國強兵創造了條件。由此,筆者以為,暴力革命固然是社會進化的重要途徑,但漸進式的社會改良未嘗不是可用之途,英國、日本等重視民族傳統的國家,無不是通過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跨入資本主義社會,再經過改良逐步消化封建因素的。而日本殘余的封建因素致使其最終走上窮兵黷武的軍事主義道路則又當別論,至少英國的經驗說明軍國主義並非必然是漸進方式的副產品。
如果說維新派人士在明治初期的政權建設上采漸進方式尚有不得已的一面,漸進性還只是維新政權所取政策表現出來的一個特徵的話,那麼在解決了政權問題之後,漸進方針就越來越形諸於外,公開成為日本政府在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實行立憲政治方面的指導思想,其突出表現就在於1875年「漸次立憲詔書」的頒布。其中維新派人士的主觀意圖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如維新核心人物之一伊藤博文的看法即頗具代表性——(立憲政治)「履行之期仍需在歲月累積之後」。而在實行立憲政治問題上採取漸進方針,客觀上使日本領導層能夠在一個較長的時段內,充分考察了歐美各國的憲政狀況後,最終作出審慎的決定——以與日本傳統文化最相契合的普魯士憲法為藍本。不過,若無自由民權運動的推動,則漸進之期恐無定數。
二、自由民權運動的推動
自由民權運動作為爭取立憲的運動,興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而言,啟蒙學說的廣泛傳播是其前提和思想基礎,而明治維新後日本民眾的政治要求和國際外部環境的影響則是其直接誘因。明治維新前後,以福澤諭吉為代表、宣傳西方文明的啟蒙思想家,極力提倡資產階級政治學說中最基本的理念,如自由、平等、功利、天賦人權、立憲政治、民選政府、社會契約等等,翻譯介紹大量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家的哲學、倫理學、法學及政治學名著,自撰出版大量具有重要社會影響的啟蒙書籍、論文、雜志。日本人從來就有「主動汲取外來文明」的傳統性格,因此「當領導者決定開放門戶,汲取西方文明之後,一般國民對此不僅沒有抵抗,反而採取了欣然引進西方文明的態度……」。一時間尊崇西洋文化成為一種社會浪潮,福譯諭吉在《勸學篇》中的開頭語「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更成了人人皆知的名言,啟蒙思想家的政治學說成為當時所有主要資產階級政黨和民權活動家的思想源流和理論武器。與此同時,維新後大商業資本家和豪農豪商轉化而成的土地所有者成為新政府的支柱,而富農、一般商人、士族、知識分子和農民等階層在政治上卻處於無權地位,他們對自己政治地位的不滿是自由民權運動興起的內部主導因素;就外部影響而言,1871年夏始日本與西方列強交涉修改不平等條約遭拒,原因在於西方列強提出,修約前提之一是日本應建立西方國家的「泰西主義」即歐美式的立法制度,日本應開設國會,制定憲法,實行憲政制度,否則不與日本商談修約一事。
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1874年1月,因「征韓論」失敗而下野的板桓退助、副島神臣和後藤象二郎等人,聯名向明治政府遞交了《成立民選議院建議書》,要求建立議會,限制官僚專政、主張從人民中選舉代表組成公議立法機關,自此揭開了自由民權運動的序幕。和政府在實行立憲政治上的審慎態度相比,自由民權運動則要激烈而急迫得多。民權運動家們紛紛採取上書請願、調動全國范圍的群眾集會、擬制各種憲法草案等方式。
1880年3月,自由民權運動進入第二次高潮,愛國社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並更名為「國會期成同盟」,來自全國兩府22縣的代表114人,帶著8萬7千人的簽名出席了大會,選出兩名代表向政府遞交「開設國會請願書」,盡管政府隨即頒布了《集會條例》,為政治集會設置種種障礙,要求開設國會的請願仍很快發展為全國范圍的大規模群眾運動,到年底,簽名請願的人數已超過24萬,向政府遞交的請願書和建議書達58件之多。同年11月,國會期成同盟召開第二次大會,認為設立國會無需向政府請願,應以實力爭取;決定下屆大會召開時,各地代表都要帶來自己擬定的憲法草案,各地民權派團體因而紛紛擬定憲法草案,發表自己的主張,推動自由民權運動向縱深發展。就是在自由民權運動不斷高漲的壓力下,政府先於1875年4月發布《漸次建立憲政體之詔書》,宣布設元老院以廣立法之源,召開地方官會議以廣公議,設置大審院加強法制,漸次建立國家的立憲政體;後又於1881年發布「開設國會敕諭」,明確提出將以1890年為期,召集議員,開設國會,公布憲法,並同時威脅說,今後如再有煽動民眾要求立即實行憲政者就要嚴懲不貸。從此以後,自由民權運動日益趨向衰落,它對明治憲法的影響至此也告一段落。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盡管自由民權運動最終只是一場「早熟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運動」,但絕不能因此而忽視它對明治憲法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民權運動與處在「主流地位」的政府立憲意圖之間實際上結成了「相反相成的作用關系」,民權運動的發展迫使政府加快了將立憲設想變成現實的步伐,大規模群眾運動也使明治政府不敢忽視普通民眾的政治要求,給國民以極有限度的基本人權。
三、權威政治傳統與神化天皇明治憲法體制的形成及其選擇普魯士憲法為藍本,還與日本政治文化傳統緊密相關。細觀明治初期的政權建設,我們就會發現,短短10年間,行政權與立法權的許可權幾經演化,最終立法權「作為分權制衡的獨立權力系統,雖然在政府的誓約中籠統地提出過,但是在實踐中並沒有真正存在過……而它作為非權力性的咨詢機構,雖幾經改革,但是始終存在」。無論立法機構的設置及其許可權的變化還是議員的產生方式,都體現了立法權在中央政治體制中地位的不斷下降;而行政權則「通過權力的層層集中和拓展,使一級行政機構作為行政權的最高代表,逐漸在明治維新政府的整個權力系統中,占據了中心和權威的地位」。而新政府之所以要壓抑立法權,突出行政權,建立一套以行政權為中心的政府運作體制,原因之一就在於日本的政治傳統。
權威政治在日本向來根深蒂固,源遠流長,而且顯然這一傳統並未隨著明治維新的發生而改變,相反,在政權更迭之際,利用傳統的力量、繼續把行政權作為政治權力的核心無疑是一條既安全又有效的捷徑。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確立,這種傳統不僅沒有淡化,反而加強了。簡單把這種傳統歸結為「日本人不喜歡參與政治,寧願讓大人物去統治」,似乎還不夠;而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日本學名著《菊花與刀》中曾辟專章論述的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民族心理,可能才是更為合理的解釋,她指出「日本人對等級制的信賴建立在人與其同夥以及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所持的整個觀念之上……」這種「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和對秩序、等級制的依賴,表現在政治生活中就是對權威的崇奉。這種狀況在日本近現代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始終存在,甚至在1947年日本建立現代民主國家後,仍未有改觀。這種政治傳統的形成除因東方文化的某些共性(如缺乏權利意識的義務本位)外,還與日本民族文化中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信仰——神祗崇拜密切相關。「在日本古代社會,這種極其普遍的神祗信仰不僅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而且是一切政治活動的基礎,甚至就是政治活動本身」。到了明治維新時代,天皇就是現成的最高的神和最高權威的化身,維新派人士通過神化天皇,使權威政治傳統得以延續並進一步發展。

Ⅷ 近代西方憲政運動興起與發展的意義

如下:
從理論建構到到現實中的制度——西方民主思想的發展和演變的意義:
一、方政治民主理論的演變與發展
1.政治民主涵義的演變
先從西方政治民主的起源來看:民主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demos和kratos兩個短語組成。前者是指貴族統治或精英統治。後者既指在一個特定的城邦或城市國家中生活的全體公民,也被用來指普通百姓、下層民眾、下層社會、"暴民"。公元前15世紀中葉,當希臘人將demos和kratos結合起來,首次使用民主這個概念來表述一種新的政治生活方式的時候,他所概括的是當時一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城邦所實行的直接民主政治實踐,即"人民的統治"或者"由人民直接的或通過分區選出的代表來治理、統治"1在這種直接民主制度中,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對戰和、條約、財政、立法、各種公共事物都有最後裁定權"2但是,當時的民主是把外來移民、婦女和奴隸排除在外的。
古希臘人創造了民主這個詞彙。但是,希臘人關於民主的假定和實踐與當代的民主截然不同。眾多的希臘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於希臘民主都持否定態度,將奇描述為一個由無知的人治理的政府,或是由窮人治理的政府。隨後民主的理念沉寂了2000多年。
再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在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平均派"曾經在很短的時間內舉起民主的旗幟,但是他們只是一個對基本政治制度沒有什麼影響的小團體。在美國,憲法的制定者們對"民主"普遍持否定態度。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中假定民主是公民的直接統治,認為:美國的憲法之父們希望創造的是一個建立在代議制基礎上的共和國,而不是一個"民主制度"在英國,1688年以後確立的現代政治制度也被描述為一個代議制政府。可見,在那個時期,共和國和代議制政府是革命的理想和政治制度創新的基本模式,但是民主的概念尚未被賦予新的內涵。
19世紀西方社會革命時期,民主概念逐漸具有了它的現代意義,成為反映資產階級代議制政治的一個基本概念。在英國,經過1832 年和1867年以後兩次選舉制度改革,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分別獲得了選舉權,到1867 年以後選舉參政權逐漸擴大到了大多數男性公民中間,這與1688年光榮革命後議會代表的選舉權由少數人把持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在法國,1848年革命後迅速實現了成年男子的選舉參政權。在美國,這種情況在1820-1830年隨著參政權在各州的擴大而逐漸實現。只有到這個時期,民主概念才被賦予新的涵義,用來描述現代大規模的民族國家的代議制政府制度,這個新的代議制政府,是由絕大多數男性公民通過自由的競爭性選舉而產生的。
而發展到現代,對民主的涵義的理解頗有爭議。其中,規范民主理論和競爭民主理論之間的爭論最有影響。傳統的民主理論主要是從政府權威的來源和政府的目的出發來界定民主。熊比特從程序的視角,將民主看成一種"方法",提出了一個新的民主定義:"民主方法是為達到政治決定的一種制度上的安排,在這種安排中,某些人通過競取人們選票而得到做出決定的權力。"3李普賽也認為:"一個復雜社會中的民主......也可以定義為一種社會機制,該機制允許盡可能多的人通過在政治職位競爭中做出選擇,以影響重大決策"4後來,達爾也試圖以競爭和參與程度為主要衡量標准,構件一種現實存在的民主,以取代傳統的理想主義的民主。在1971年出版的《多頭政體》中,大而用多頭政體取代傳統的民主概念。根據這個民主定義,任何一種政治制度,只要他的最高政治領導人是通過人民普遍參與與投票的周期性的自由選舉產生的,他就是民主的政治制度,選舉成為衡量一個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唯一的重要的標准。1970年以來,達爾的定義成為西方最流行的民主主義。5
2. 西方政治民主思想側重點的演變
在西方早期和德國啟蒙思想時期,民主思想主要側重於一種自由、平等的理想的社會原則。這是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資本主義關系的萌芽和生長分不開的。人文主義運動時期的學者強調意志自由和人類平等。宗教改革家們強調信仰自由和教會民主,從而反抗教會在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對新興資產階級的壓迫。在國家的政治體制上,宗教改革家加爾文堅決反對君主政體,他認為,主權應該歸於多數人,並於1541年在日內瓦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政體,以次來為資產階級民主政體提供楷模。6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黑格爾將反對封建專制與,頌揚自由、民主、平等相結合。曾提出"理性和自由永遠是我們的口號!"7"一切歸根結底都要圍繞著一個人轉,這個人把所有的權力都集於一身,由於承認和尊崇這個人,人權便沒有保證"8
在17-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民主思想更多的體現為一種政治革命的綱領。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推翻腐朽的封建專制,建立統一的資產階級專政國家,以利於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更大發展,於是,資產階級革命對自由民主理論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荷蘭偉大的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斯賓諾莎把能否容納思想言論自由,作為衡量一個政府好壞的標准,一再指出:"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9反映出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的堅強意志和革命勇氣,為16世紀下半葉作為資產階級政治革命序幕的的尼德蘭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還有我們所熟悉的英國政治思想家洛克的"天賦人權"學說,法國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盧梭對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權的論述,都是適應推翻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專政這一革命需求的。後來的歷史證明,英、法、美各國的革命實踐也是以上述思想為指導的。(由於這段歷史為人熟知,就不再贅述)另外,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革命主義者羅伯斯屁爾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在法國革命實踐中,提出了比他同時代的資產階級思想家更為激進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從革命實踐出發提出了建立革命法制的主張,從而把民主與法制、民主與專政有機的結合起來。
隨著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確立,在西方資產階級建立和鞏固政權時期,民主思想的重心開始轉向對治國方略的探究上。這時,革命時期用來反封建反神學的口號如自由、平等、人權等,已經逐漸載入各國憲法。於是,擺在資產階級思想政治家面前的首要任務,是採取什麼樣的統治方式來保衛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來建設治理國家,發展資本主義。面對時代提出的新問題,各國的思想家意見不一。
在政體問題上,北美獨立戰爭時期的宣傳家托馬斯·潘恩和美國第一屆總統華盛頓反對英國似的君主立憲制,主張完全依據主權在民的原則建立共和政體。本扎曼·孔斯坦則強調加強君權與資產階級權力並重。
在國家權力的劃分上,美國的托馬斯·傑弗遜和華盛頓主張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法國的孔斯坦則主張君權、行政權、經常代表權、公共意見權、(立法權)和審判權(司法權)五權分立。
在民主制的形式上,潘恩、密爾等人推崇代議制政府,而勞倫斯·洛厄爾則強調"平民政治",有多數人民運用政權。
在推動民主政治方面,傑弗遜、華盛頓,以及20世紀美國著名教育家、政治思想家約翰·杜威強調文化教育在推動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勞倫斯·洛厄爾則強調公共意見的重要性。
總之,西方的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家都按照本階級的願望要求,依照本國的歷史條件、民族傳統提出了各種資產階級建國治國的思想原則、施政綱領,便構成了這一時期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主要內容。10
20世紀30年代以來,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出現了危機,首先30年代法西斯的上台使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遭到嚴重的破壞和踐踏。再有,二戰結束後一大批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少數人的民主形成對比......於是西方當代的民主思想開始提出各種各樣的救治方案和改革措施,成為資產階級擺脫困境的新論。如在經濟危機時期上台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發展了傑弗遜等人的民主精神,認為民主不僅是實現普選權和讓公民德意志得到自由表達,更應該符合時代的要求,適應政治經濟的需要。他提出,"應用在世界范圍內,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保衛偉大的自由面授專制主義黑暗勢力的侵犯和進攻""從國內來看,民主代表著維持和改善個人條件、保衛我們共和國在一個半世紀以來所取得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自由。"11此外,壟斷資產階級法學家漢斯·凱爾森竭力美化資產階級民主,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制度與民主制度聯系最密切,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制度往往導致集權主義的論調也是在社會主義民主對資產階級民主造成壓力的情況下提出的。另外如羅素、薩特、馬爾庫賽等人為了給自己的救助民主的方案提供依據,要麼藉助於馬克思主義的權威,要麼氣球與總是機身權政治的魔力,要麼在新型的科學中尋找力量和依據。總之,雖然每個資產階級思想家的救治方案不同,政治立場不同,但總的來說都是為了挽救危機,使資本主義制度永世長存,永葆青春。12
二、現實中的民主:縱橫看西方民主制度
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以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共和制、總統制共和制三種最典型的模式。但是,民主不僅在政體中得到體現,在深入到政體內部的政黨制度、選舉制度、議會制度、等方面也有具體的體現。
政黨和政黨制度是資產階級的政治創造。資本主義國家的一黨制、兩黨制和多黨制都不同程度的體現著資產階級民主。政黨制度作為資產階級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在19世紀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20世紀以後,適應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出現了新的特點。一是改良主義政黨等上政治舞台,如英國工黨的崛起。這些改良主義政黨與其他資產階級政黨不同,他們的黨員和支持這主要是工人和其他勞動者。例如,瑞士社會民主黨75%黨員是通過工會集體入黨的工人;美國民主黨的選票主要來自與工會和中等收入以下的職員、黑人以及少數民族。這些改良主義政黨不諱言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注意對人民群眾作一些讓步,在政治民主的量的改變上有所作為。二是政黨制度的法律化。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明確地進行政治分工,理順政黨與社會團體、議會、政府的關系,克服政治功能的混亂。這樣,政黨制度法律化成為歷史的必然。1949年的德國基本法、1958年的法國憲法、1967年的聯邦德國的《政黨法》中,都宣布了自由組織政黨是公民的權利,確認了政黨有"表達人民意志"的作用,規定了政黨應該遵守民主原則,從法律上保證了政黨的民主性。
資本主義選舉制度是"主權在民"原則的體現。如果從動態的角度考察資產階級的選舉制度,就可以看出他經歷了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最主要的是關於選民的范圍問題。在英國,從1640-1832年,不要說普通工人農民,就是一般工業資產階級通常也沒有選舉權;1832年後,選舉權擴大到土地所有者和中產階級;1867年的選舉制度改革實效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上層獲得了選舉權;1884年的第三次選舉制度改革使城市工人也有了選舉權;1918年,英國婦女首次有條件的獲得了選舉權;1969年選舉法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依法都享有選舉權。在美國,到19世紀30年代,對選民的財產資格限制大部分被取消;內戰後,根據1870年憲法規定,黑人也享有選舉權;1920年通過了承認婦女享有選舉權的修正案;二戰後,美國政府又相繼廢除了以人頭稅、"文化測驗"等作為限制選舉權的條件,從而大幅度的擴大了選舉權的行使范圍。13
議會是資產階級民主制的主要標志,議會制度也是經過了長期改革才形成了今天的模式。在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後逐步實現了對王權的限制和議會對內閣的控制。從1832年到1867年,議會(平民院)可以比較容易的推翻不為他滿意的首相。英國議會成了國家生活的中心,為保守黨和自由黨輪番控制,交替出面組織政府。在美國,聯邦國會的作用在內戰之後比內戰之前明顯加強,雖然不能授權組織政府,但是由於它擁有最高的立法權、控制著整個國家的財政,掌握著彈劾總統的權利,因此也能較為有效的對政府進行監督和限制。
在進入帝國主義時期後,適應新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的需要,資產階級對議會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內閣組織和議事規則方面,通過改革,是議會的機構逐漸增多,完備。在立法方面,一是行政機構提出的法案越來越多,二是"委託立法"的盛行即議會只制定法律的一般原則而授權行政機構制定決議、命令、細則等,或是議會將某一立法許可權委託給行政機關代行,三是公民倡議和公民復決的發展,即公民直接參加立法工作,是對代議制民主的重要補充。
小結:
文章寫到這里,以基本上按照實現擬定的思路,從理論到現實將西方民主的發展演變理順了一遍,但是由於時間和能力有限,也有一些問題在腦海中遲疑未決。如政治民主究竟應該從哪個角度定義最為確切?抑或是本身就應該是一個外延很廣以至於難以以一家之言定義的概念?再比如,中西民主思想比較起來有和共性和各自的特點?以及如何用西方民主思想來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如前一段時間的美以戰爭等等)?我想這些都是值得筆者繼續思考的問題。

Ⅸ 行政法如何保護公民權利

行政法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通過賦予行政機關合法許可權並監督其行使,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各項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實現;

二、是通過賦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為的監督權(如檢舉權、控告權),行政權行使過程中的參與權(如知情權、要求聽證權),特別是對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提起復議權、訴訟權和要求賠償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例如:

《國家賠償法》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9)行政法學立憲運動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Ⅹ 有沒有好寫的法學論文題目

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浙江師范大學 2012 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征題表 學院: 行知學院 專業: 法學 題目來源 題目情況 題目性質 序 號 題目名稱 生 產/ 題目類 科研/教 社 實驗室 其 新 改進 老 基礎理 應用性 綜合性 其 別 研項目 會 建設 它 題目 題 題目 論研究 研究 研究 它 實 際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科研 科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污染問題研究 提單批註及其法律責任 提單管轄權條款的法律效力探討 船舶留置權法律問題探討 論建造中的船舶所有權歸屬問題 「不知條款」的法律效力探討 國際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 國際海底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 研究 完善我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的若干問題思 考 建立和完善我國船舶油污立法的若干問題思考 我國海事仲裁製度存在的法律問題研究 定期租船合同下的提單簽發問題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我國海商法下托運人法律制度的研究 保函的法律問題研究 法治原則的實現途徑 市場經濟條件下憲法功能的再認識 憲政人權之當代演進 憲法司法化研究 憲法適用性研究 憲法修改基本理論研究 試論我國憲法監督體制的完善 試論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構建 我國選舉制度改革研究 弱勢群體的憲法保護 環境權入憲的理論探討 網路言論自由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平衡 從網路暴力現象看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制 新聞自由的界限 言論自由與新聞立法 論公民隱私權的憲法保護 論我國立法許可權的劃分 西方憲政思想對中國憲法發展的影響 論我國中央與地方立法權的沖突與重構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我國憲政實踐中的權力制約原則 國家元首的立法權 試論在我國選舉中引入「競選」機制 法官獨立初探 人大對法院的個案監督 我國選舉制度改革研究 立法權的特點 憲法修改基本理論問題 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的關系 憲法模式選擇中的本土文化傳統因素 單位犯罪問題探討 淺論我國廢除死刑制度的路徑選擇 論罰金刑易科制度的構建 論我國刑罰執行中社區矯正制度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若干問題探討 論受賄罪客觀方面的立法完善 環境犯罪若干問題探討 論刑罰輕緩化 刑事和解制度若干問題探討 從許霆案看期待可能性理論 論我國洗錢罪的立法檢討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性賄賂入罪之探析 僱傭犯罪基本問題探討 論死刑的替代性措施 論資格刑的完善 老年人刑事責任問題探討 教唆犯若干問題探討 危險駕駛罪若干問題探析 論激情犯罪 過度維權的刑法研究 隱私權的刑法保護 人身危險性研究 論被害人承諾 論間接正犯 共謀共同正犯研究 論不能犯 不作為犯研究 論違法性認識 刑法解釋的方法 共犯人分類研究 責任事故犯罪研究 監督管理過失犯罪研究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論間接正犯的實行行為 刑罰目的研究 論刑法謙抑主義與犯罪圈擴大 盜竊罪的司法認定 我國刑罰結構研究 論受賄罪的對象 惡意取款行為之探析 獨身女性生育權法律問題研究 屍體權益的法律問題 網路婚姻的法律思考 「限購令」下的法律問題透析 物業管理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及其對策 淺析網上虛擬財產若干問題 淺析不真正連帶債務 淺析民法優先權制度 醫療損害糾紛處理的若干法律問題 動物法律地位芻議 安全保障義務法律制度探析 試析旅遊合同若干法律問題 用益物權視野下宅基地法律問題探討 論公眾人物人格權的法律問題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行使模式研 究 我國老年人監護制度研究 完善我國親屬間的侵權責任制度 我國離婚案件中房屋分割的法律問題 買賣合同中風險負擔的法律問題研究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問題研究 法的物質制約性與我國的國情有無必然的聯 系? 對法的強制性與公民的守法自覺性相統一的認 識 通過×××事例談對法的價值中秩序內容的理 解 通過×××事例談對法的價值中自由內容的理 解 通過×××事例談對法的價值中平等內容的理 解 通過×××事例談對法的價值中人權內容的理 解 通過×××事例談對法的價值中正義內容的理 解 論法律效力與法律實效的關系 對法律關系主體行為能力的認識 人身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意義 分析法律權利的限度及其合理性 分析法律行為的內在要求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責任法定原則與免責的聯系 如何認定司法解釋? 認識「人治」與「法治」對當今社會的意義 中國傳統中的××法律思想對當今法治社會的 影響 從「法制」到「法治」對當今社會的意義 如何認識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 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新認識 新聞媒體監督和司法獨立的沖突與解決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國上市公司收購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金融危機與證券監管體制改革 庫藏股制度研究 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監管制度研究 論公司控股股東的法律地位及權力制衡 論我國上司公司監事會制度的完善 論股東權利的訴訟保障 上市公司財務欺詐及其法律規制 上司公司管理層收購法律監管研究 股份回購制度研究 論有限責任公司的債權人保護 公司司法強制解散探討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上市公司收購反壟斷制度研究 論稅法的公平價值 經濟法的經濟和諧價值 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與國家主權關系研 究 析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 試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 我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的完善 我國經濟壟斷的規制 銀行在我國宏觀調控中作用研究 經濟法在穩定我國房地產價格的作用 運用法律手段防止我國證券市場的大起 大落 論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 城市失地農民的法律保護 網路法及其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我國地役權制度研究 行政自由裁量權問題研究 《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研究 論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的沖突與協調 賄賂案件中的證據問題研究 司法鑒定爭議解決機制研究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股權質押若干問題研究 離婚公告制度存在漏洞研究 論租賃合同的順延履行問題 論財產保全擔保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 √ √ √ √ √ √ 論創作自由與名譽、隱私權的沖突與平衡 論文 論股權質押中質押人權益的保護 論格式條款與免責條款的規定沖突及立 法完善 論文 論文 說明: 題目類別」欄填「論文 論文」或「設計 設計」; 2.「題目情況 題目情況」、「題目性質 題目性質」在相應欄內打「√」表示; 說明:1.「題目類別 題目類別 論文 設計 題目情況 題目性質 √ 3.「題目來源 前兩項請寫選項 後兩項打「√」表示。 題目來源」前 選項,後 題目來源 選項 √

2011 湖北省電大提供法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參考 2011 年湖北省電大提供法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參考 以下有些為選題方向,不能作為確定的論文題目,例如,如果選題方向是《論 反壟斷法》 ,那麼你切不可就真的把論文題目擬成《論反壟斷法》 ,你應該擬成《論 反壟斷法對行政壟斷的規制》 要是擬成 , 《論反壟斷法對行政壟斷的規制——從國家 質檢總局成被告說起》那樣就更好一些。有些則可以直接用作論文的題目,如試論 非法人組織的法律地位。所以畢業生在具體選擇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對待。對學 生自擬畢業論文題目的,只要符合法學專業的要求是可以的,但我們鼓勵選題應當 在法學專業范圍之內,並符合法學專業的特點,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結合 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 一,憲法,行政法學類 憲法: 1.論憲法的社會調整功能 2.西方憲法分類學說述評 3.論憲法監督制度對於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 4.論憲法作用的局限性 5.舊中國憲政運動的歷史經驗 6.美國,英國憲法特點比較研究 7.54 憲法研究 8.論 1982 憲法的修改歷程及其功能,論我國憲法修改程序的完善 9.特別行政區的憲法地位 10.論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權力劃分 11.論中國公民基本權利的現實性 12.中西權利觀念比較研究 13.論選民與代表的權利義務關系 14.論人權概念的歷史演變 15.論公民概念的變遷 16.法對婦女權利的保障 17.公民財產權的憲法保障 18.論表達自由的憲政意義 19.中國憲政體制下的司法獨立 20.論具有中國特色的憲法保障制度 21.從立法法規定看中國憲法的權威性 22.論憲法意識 23.代表機關代表資格限制比較 25.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憲法保障制度的比較研究 26.論憲法司法化 27.論憲法至上與依法治國 28.論憲法司法化的出現及對中國法治的影響 29.論憲法慣例 30.論憲法解釋 31.論憲法變遷 32.論憲法的修改 33.人民主權原則探析 34.民主集中制與三權分立機制比較研究 35.論我國的憲法監督機制 36.論我國憲法規范的特點 37.論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38.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39.單一制,聯邦制比較研究 40.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平等權保障研究 41.新形勢下公民選舉權保障研究 42.農地徵用補償與公共利益 43.基層政權建設的憲法保障 44.當代中國農民政治權利法律保障機制研究 45.村民自治中的憲法問題研究 46.當代中國憲政語境下的司法獨立 47.論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48.論遷徙自由 49.論公民集會遊行示威權的法律規制 50.論直接選舉 51.論我國地方制度的特點 52.論我國緊急狀態立法 53.結社自由的憲政意義 54.勞動與社會保障權的憲政意義 55.試論我國人大代表選舉制度的完善 56.論我國城鎮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57.論我國公民權利的憲法保障機制 58.論我國公民權利的法律保障 59.三權分立制下的立法與司法關系模式研究 60.集權制下的立法與司法關系模式研究 61.公民政治參與的效果問題研究(公民與國家的互動模式研究) 行政法: 1.中國違憲審查制度探析 2.憲法解釋問題研究 3.論人大對司法的"個案監督" 4.論憲法的經濟功能 5.選舉制度改革探析 6.論公民的遷徙自由權 7.行政合理性原則的邏輯分析和道德解讀 8.行政立法中的聽政制度分析 9.行政補償的憲政基礎 10.行政程序的功能解析 11.行政不成文法法源探微 12.調節在行政訴訟中的生存可能與制度建構 13.對行政訴訟不停止執行原則的質疑 14.論行政強制權的設定 15.論行政許可的性質 16.論授益行政行為的撤消 17.論行政不作為的國家賠償責任 18.論比例原則及其適用 19.論受教育權的行政法保護 20.淺論行政知情權 21.論行政公開原則的法律實現 22.論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 二,法理,法史類 法理: 1.道德權利與法律權利淺論 2.試論和諧社會下社會邊緣人群的權利保障 3.法律與情理關系的辯證思考 4.中國"法治"思想的歷史觀察與思考 5.法治是造就有限政府與有效政府的保障 6.淺談傳媒與法制的關系 7.論公權與私權的平衡 8.論農村法制文化建設 9."禮與法"的思考 10.見義勇為中經濟補償問題研究 11.論法律漏洞 12.垃圾簡訊的違法性分析 13.淺議被拆遷人權益保護問題 14.農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權司法保障研究 15.從許霆案看中國的法治 16.淺議自由視野中法律的品質 17.也談我國當前法學教育的困境 18.試論"潛規則" 19.論法,理,情的關系 20.法學專業本科生就業問題探析 21.論網路環境對傳統權利理論的影響 22.法律職業現狀與法學教育略論 23.論憲法中的權利與權力結構體系 24.試論我國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 25.憲法訴訟制度初探 26.論違憲審查制度 27.地方人大制度運轉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8.論檢察職能與檢察改革 29.選舉制度與政治文明 30.新聞自由的法治價值 31.判例與中國法制建設 中國法制史: 1.論清末預備立憲 2.淺論沈家本與中國法律的近代化 3.試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4.論中國古代刑罰制度的發展變化 5.試論唐律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6.中國古代官僚特權制度研究 7.中國古代懲治腐敗的制度研究 8.論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9.略論中國古代監察制度與中國當代檢察制度之異同 10.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刑法在中國古代刑法史上的歷史地位 11.試論宋代司法審判制度的創新 12.試論元朝法律對唐宋法律的反動 13.論清朝法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抑制 14.論北洋政府時期法制中的封建性 15.中國封建社會法制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16.南京臨時政府的法制及其社會影響 17.從《水滸傳》看宋朝的刑法制度 18.清末修律初探 19.試論宋朝民商法的發展與意義 20.秦朝法律制度的歷史意義探析 21.論馬錫五審判方式 22.論漢朝的春秋決獄對中國司法制度的影響 23.試論大陸法系對清末和民國法制的影響 24.試論中國古代工商經濟法制的主要特徵 25.宋明兩代土地所有權制度初探 26.試論《開皇律》在中國法制史上的歷史地位 27.唐代治吏的法制建設 28.試論漢朝的刑法改革及其歷史意義 29.試比較中國古代官僚制度與近代公務員制度之異同 30.試比較新民主主義法制與南京國民政府法制的主要區別 外國法制史: 1.羅馬法人格制度探析 2.論羅馬法上的合同形式 3.淺析英美合同法中的對價理論 4.論教會法對現代婚姻制度的影響 5.法國民法典與德國民法典之比較研究 6.論神明裁判 7.淺議定書德國民法典對中國民法的影響 三,民商法,經濟法類民法學: 1.論民法上的正當防衛 2.試論非法人組織的法律地位 3.論贓物的善意取得及其法理分析 4.試論樓頂空間的權屬爭議及解決規則 5.淺析根本違約構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 6.關於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法學思考 7.關於醫療行為舉證責任問題的法律思考 8.我國民事優先權立法現狀與法理分析 9.論私力救濟及其行使 10.僱主民事責任淺析 11.發送黃色簡訊行為的性質及責任 12.試論環境污染侵權責任制度的完善 13.關於航班延誤的法律分析 14.論在校大學生的結婚權 15.試論保險代理人的無權代理行為 16.試析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 17.著作權法傳統邊緣的創新:資料庫特別保護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18.論"最低消費"條款的法律效力 19.試析合同制度中的情事變更原則與不可抗力的適用 20.試論有限合夥制度在我國確立之必要 21.電信服務合同規制的若干法律問題 22.小額訴訟程序設立的基本構想 23.淺談利用未成年人行乞的性質及法律責任 24.商品房預售交易之法律性質探討 25.試論非婚性行為損害的賠償問題 26.非婚生子女法律保護若干問題的探討 26.論交通事故侵權損害賠償案件掛名車主民事責任 27.論出租汽車的拒載權 28.論公交公司的安全注意義務 29.論學校的安全注意義務 30.論賓館的安全注意義務 31.試析違約責任中可預見原則 32.試析我國入世後軟體保護的"合理水準" 33.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之沖突與協調 34.論共同危險行為 35.股權質押若干問題研究 36.產品責任有關問題之比較 37.舉證責任倒置對醫患關系的影響與對策 38.淺談僱主責任 39.合同監督人探析 40.試論破裂主義離婚制度的完善 41.論離婚訴訟中的經濟幫助制度 42.淺談離婚訴訟中探望權有關問題 43.論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與交易安全保障的關系 44.論遺囑自由及其限制 45.配偶權研究 46.離婚制度若干問題探析 47.對缺席判決離婚問題的研究 48.精神病人在離婚案件中的訴訟地位問題研究 49.論離婚損害賠償法律制度 50.論跨國婚姻的法律規則 51.人口老齡化的立法思考 52.論家庭暴力中的"冷暴力" 53.現代科技的發展與婚姻家庭制度 54.生育權的法律定位 55.論夫妻間的忠實義務 56.同居關系問題研究 57.同性"婚姻"研究 58.論變性手術的條件及其對婚姻關系的影響 59.與婚姻關系有關的利害關系人的介定 60.論違反結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後果 61.論離婚損害賠償 62.論夫妻忠實義務與隱私權沖突的法律協調 63.論夫妻的法定代理權 64.女權主義與婚姻家庭立法 65.保護軍婚與訴權沖突的問題 66.婚姻關系的法律定性研究 67.再婚問題研究 68.婚姻儀式的價值研究 69.夫妻間的相互債權債務關系問題研究 70.違約金,賠償金的比較研究 71.論民法中的推定製度 72."假唱"行為的法律性質及責任 73.明星代言虛假廣告的法律性質及責任 74."****事件"的法社會學思考 75.論我國婚姻法第四條規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76.婚姻家庭法的弱者保護功能 77.婚約法律問題探討 78.論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度 79.父母離婚後的親子關系研究 80.親權制度研究 81.對"80 後"離婚案件的分析與思考 82.人工生殖法律問題研究 83.協議離婚探析 84.論離婚扶養制度 85.淺析我國婚姻法中的損害賠償制度 86.論婚內侵權損害賠償 87.婚姻家庭法中的兒童最大利益原則 88.老人權益保障研究 89.試論大學生就業的法律保護 90.論當代夫妻財產制發展的趨勢及原因 91.完善婚姻家庭法的法律責任制度 92.論我國反家庭暴力立法完善 93.第三者法律責任探究 94.論遺產種類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95.胎兒法律地位研究 96.關於遺產稅的法律思考 97.論知識產權的繼承 知識產權法: 1.試論知識產權在民事權利體系中的地位 2.論知識產權保護的地域性 3.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 4.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的客體之比較分析 5.網路環境下攝影作品的著作權保護 6.民間文學藝術與知識產權保護 7.論中葯的知識產權保護 8.廣告用語的法律保護 9.論信息網路傳播權 10.私權保護的削弱還是加強 ――網路版權保護思考 11.網路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 12.會展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研究 13.網路服務商著作權責任研究 14.論專利制度的作用 15.論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16.論地理標記的法律保護 17.論域名的法律保護 18.域名搶注的法律對策 19.論計算機軟體的法律保護 20.論證明商標與地理標志的區別與聯系 21.論人才流動中的商業秘密保護 22.論知識產權犯罪及其刑罰 23.論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 24.服務商標法律制度研究 25.論商標與著作權的沖突 債權法: 1.淺議第三人侵害債權 2.債的保全之優先受償性研究 3.論不真正連帶債務的效力 4.債的清償抵充法律問題研究 5.債權讓與制度探析 6.淺析高空拋物行為的侵權責任 7.網路侵權形式及對策研究 8.網路鏈接侵權問題探析 9.共同危險行為疑難問題探析 10.論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 11.淺議不當得利的財產返還范圍 12.自然債務若干問題探討 13.請求權競合法律問題探析 14.淺議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 15.共同侵權法律問題新探 合同法: 1.論電子合同主體的締約能力 2.淺析合同的附隨義務 3.論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突破 4.電子合同訂立法律問題探討 5.論格式條款的法律規制 6.拆封合同法律問題研究 7.論買賣合同的風險負擔 8.淺析為第三人利益合同 9.論無名合同的法律適用 10.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研究 11.淺析情事變更原則 12.最高額保證合同法律問題探析 13.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權之比較研究 14.論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 物權法: 1.論大陸地區民法中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 2.業主大會中業主投票權問題研究 3.淺談物業管理中弱者權益保護 4.商品房住宅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問題淺析 5.市場經濟中充分行使國家所有權 的法律制度設計 6.論動產所有權的移轉 7.論不動產所有權的移轉 8.論中國大陸地區拾得遺失物法律制度的完善 9.論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瑕疵擔保責任 10.論區分所有建築物中共有部分的合理使用 11.論物業公司對區分所有建築物中共有部分的管理 12.論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的區分所有權 13.論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的社員權 14.論物上請求權 15.居住權制度初探 16.采礦權轉讓的法律分析 17.我國用益物權制度的完善 18.淺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法律制度 19.論權利質權的客體 20.論整體財產的抵押 21.論最高額質押 22.論權利質押的新發展 23.論優先權擔保 24.論轉質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1.勞動爭議若干法律問題探討 2.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探討 3.農民工非正規就業的社會保障問題探討 4.現行失業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法律完善 5.醫療保險改革存在的問題及法律建議 商法: 1.論民商合一立法體制 2.商法的外觀主義原則 3.商法的維護商事交易安全原則 4.財團法人制度研究 5.保險法的誠信原則 6.有限合夥評析 7.商事登記立法研究 8.商號權的法律保護 9.一人公司的法律控制 10.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維護機制 11.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完善 12.我國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義務與責任制度的完善 13.股票評論人的法律責任研究 14.證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15.論股東知情權 16.淺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繼承問題 17.隱名股東資格的認定問題 18.論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19.保險合同如實告知義務辨析 20.論社會中介組織在商法中的地位 21.我國非營利組織信息公開制度研究 22.非營利組織董事的義務研究 23.公益募捐法律規制研究 24.票據抗辯研究 25.票據的無因性 26.我國中央銀行的法律地位 27.自動取款機有關法律問題研究 28.論共同海損 29.社會變革環境下的社會法 30.社會救助立法問題研究 四,刑法,訴訟法類 刑法: 1.許霆案件引發的刑法學思考 2.論罪刑法定原則的立法(或司法)體現 3.情節犯若干問題研究 4.持有型犯罪若干問題研究 5.刑法溯及力問題探討 6.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研究 7.普通累犯制度若干問題研究 8.我國假釋制度研究 9.論定罪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權 10.搶劫罪若干問題研究 11.我國管制刑制度研究 12.我國假釋制度研究 13.論非法拘禁罪 14.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罰問題研究 15.罰金刑制度研究 16.論窩藏包庇罪立法的缺陷與完善

熱點內容
個人計程車外包面臨那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4 02:58:43 瀏覽:136
理化司法鑒定 發布:2025-01-14 02:44:36 瀏覽:560
濰坊司法鑒定 發布:2025-01-14 02:18:44 瀏覽:236
采礦權司法拍賣 發布:2025-01-14 02:10:24 瀏覽:637
合同法分類 發布:2025-01-14 01:13:24 瀏覽:533
理財代持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01:09:07 瀏覽:12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體包括哪些分類 發布:2025-01-14 00:50:06 瀏覽:614
勞動法企業如何辭退職工 發布:2025-01-14 00:42:44 瀏覽:520
政府出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3 23:49:18 瀏覽:957
法院馨華園 發布:2025-01-13 23:31:48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