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遲到懲罰符合勞動法
❶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勞動者遲到屬於違反勞動紀律,用人單位應當有權在規章制度或企業獎懲制度中,對此類行為進行一定的處罰,以實現雙方的權利義務平等。但前提是公司有處罰依據,並且是合法制定的。因此,罰款是否合法,一看公司是否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二看規章制度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沒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作出處罰是沒有依據的,是違法的。但嚴格的講公司對於遲到不是罰款,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必須有行政立法機關進行立法規定。因為公司不是行政執法機關,沒有罰款許可權。所謂的罰款其實是對工資的扣除,這個是合法的,因為違反了公司的制度,但是勞動法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也規定了公司對於遲到員工的處罰不得超過當月工資的百分之20,另外扣發完工資後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員工違法公司該如何處罰
員工違法,應按照法律規定接受處罰,非因勞動合同明確約定,且該約定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用人單位無權對員工做罰款處理。如果員工違法行為損害了公司的合法權益,公司可以對此員工提起訴訟,要求其賠償損失。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若員工違法導致勞動合同解除事由出現,公司可以通過法定程序解除勞動合同。??
❷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看扣工資時是否滿足法律規定的條件。用人單位制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時,一是要經職工討論,二是公示或者告知職工,三是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1982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了企業的罰款權,這是我國勞動法律關系中對企業職工罰款的直接法律淵源。然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在2008年1月15日廢止。也就是說,2008年1月15日以後,用人單位已經不能再根據該條例的規定在規章制度中設立罰款條款了。
可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仍然在規章制度中賦予自己對員工罰款的權利,且這種做法還被一些法律理論和實踐所接受。理由有二:
首先,法律既要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要考慮保障企業和僱主進行正常、有效的勞動管理和企業管理,維護企業和僱主的合法權益。法律對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提高企業管理效益二者都要兼顧;
其次,勞動者肆意遲到等行為應屬於違反勞動紀律,用人單位應當有權在規章制度或企業獎懲制度中,對此類行為進行一定的處罰,以實現雙方的權利義務平等。
❸ 上班遲到罰款合法嗎
不合法。
現行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並沒有賦予企業罰款權。罰款實質上是一種剝奪員工財產權的行政處罰行為,依據相關行政法律規定,只有法律授權范圍內的行政機關才有行政處罰權,企業作為一種營利性組織,沒有罰款權。
從《勞動法》原理來說,勞動關系是強弱對比明顯的法律關系,用人單位設置罰款對勞動者是不公平的。司法實踐中,勞動仲裁委和法院也大都認為用人單位無權直接對職工進行罰款,企業的多數罰款均是無效的,職工有權不予支付或討回。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3)公司的遲到懲罰符合勞動法擴展閱讀:
1、「遲到罰款」的規定不合法,如果有員工遇到這樣的問題,可以到勞動部門進行投訴。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❹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不可以對員工進行罰款,若遲到可以扣除未提供勞動部分的工資,員工犯錯了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可以在工資中扣除,不能對員工進行罰款。罰款是一種剝奪公民財產權的行為,在性質上屬於行政處罰行為。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部門:勞動者有權提議修改制度「如果認為用人單位關於遲到的規章制度不適當,勞動者有權向公司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❺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規定,在職的員工如果沒有偷懶,罷工的情況,用人單位是沒有扣除職工工資的權利。是因為職工自己的遲到,導致工作不能按時進行,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並且損失是比較大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職工賠償損失。但工資被扣除後,不能低於最低的工資標准,要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❻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員工遲到罰款不合法,罰款屬於行政處罰,只有國家行政機關才可以施行,公司沒有這個權利。但是如果公司規章制度里明確表示,員工遲到會扣除一定的獎金,並且規章制度是和職工代表大會和全體職工談論的,最終的結果已經進行公示。在這種情況下員工遲到,公司是可以依照規章制度扣除一定的獎金。
舉報公司的違法行為有哪些方法
1、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2、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依法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等。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❼ 遲到罰款違反勞動法嗎
員工遲到罰款是否合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1、如果公司沒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作出處罰是沒有依據的,是違法的;
2、嚴格的講公司對於遲到不是罰款,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必須有行政立法機關進行立法規定。因為公司不是行政執法機關,沒有罰款許可權。所謂的罰款其實是對工資的扣除,這個是合法的。
無故降薪違反勞動法嗎
無故降薪是違反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行為。面對這種情況,勞動者可以以「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理由書面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勞動單位根據工作年限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如果用人單位不予支付,勞動者可以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一條
【公司章程】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
第十二條
【經營范圍】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變經營范圍,但是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❽ 公司遲到罰款合法嗎
勞動法有規定,在職的員工如果沒有偷懶、罷工的情況,用人單位是沒有扣除職工工資的權利。如果是因為職工自己的遲到,導致工作不能按時進行,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並且損失是比較大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職工賠償損失。但工資被扣除後,不能低於最低的工資標准,這也保障了職工的基本生活。哪些行為不可以無故扣除員工的工資?
1、員工沒有按時完成工作量:在一些工作量比較大的用人單位,都會喜歡給員工制定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如果當天沒有按時完成,就會扣除一些員工的工資;有些用人單位通過扣款的方式,以為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量,但其實安排的工作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員工可以完成的范圍,這對員工來說非常不合理。
2、員工因為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遲到:在上班的時候,塞車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是因為下大雨、水災、車禍等原因造成員工不能按時上班的,不可以扣工資;如果是因為員工自己的原因不能按時上班下班的,用人單位可以適當扣工資,比如,沒有完成工作就提前下班、早上懶床導致自己遲到等、沒有正當的理由就不去上班等;
3、女職工請產假:職工在懷孕的時候經常需要去醫院檢查身體,這時候不能以經常請假為理由扣工資,職工懷孕是享有產假待遇的,誰也不能剝奪這種權利;
4、用人單位要求員工捐贈:有些單位會跟外面的愛心機構、捐血機構等有一些業務合作,為了能夠維持業務往來。會要求員工捐錢、捐血,沒有跟員工商量過,用人單位就直接從工資扣錢,甚至是員工根本就不知道有捐贈這回事,這對員工來說非常不公平。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❾ 企業遲到一次罰款500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企業遲到一次罰款500不符合 勞動法 規定。依照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 法規 和規章設定,用人單位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 《 工資 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 勞動合同 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 最低工資標准 ,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