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監督規則試行

行政訴訟法監督規則試行

發布時間: 2023-02-26 13:37:06

1. 最高人民檢察院2013年作出的民事訴訟監督規則現在是否有效

有效。《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 》,自2013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是在新《民事訴訟法》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後頒布的。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則進一步加強了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的監督地位。


法條鏈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

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作出修改

第五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作出修改

第二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2. 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

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如下:
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
一、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原則;
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三、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四、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五、使用民族語文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
六、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
七、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行政訴訟的特徵如下:
一、行政訴訟所要審理的是行政案件。這是行政訴訟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與其他訴訟的區別。刑事訴訟解決的是被追訴者刑事責任的問題;民事訴訟解決的是民商事權益糾紛的問題,而行政訴訟解決是行政爭議,即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爭議;
二、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方式進行的一種司法活動。這是行政訴訟與其他解決行政爭議的方式和途徑的區別。在我國,行政爭議的解決途徑不止行政訴訟一種,還有行政復議機關的行政復議等等。而行政訴訟是由人民法院運用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三、行政訴訟是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以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其中進行審查的行政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審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違法行政行為的侵害。這就決定了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在審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上有所不同。如行政訴訟案件不得以調解方式結案;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由被告承擔;行政訴訟的裁判以撤銷、維持判決為主要形式等;
四、行政訴訟是解決特定范圍內行政爭議的活動。行政訴訟並不解決所有類型的行政爭議,有的行政爭議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而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均無類似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的限制。至於,不屬於行政訴訟解決的行政爭議只能通過其他的救濟途徑解決;
五、行政訴訟中的當事人具有恆定性。行政訴訟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相對方,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訴訟的被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管理方,即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訴訟的當事人雙方的訴訟地位是恆定的,不允許行政主體作為原告起訴行政管理相對方。這個特點與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不同。民事訴訟中訴訟雙方當事人均為平等的民事主體,原被告不具有恆定性,允許被千反訴;而刑事訴訟,也存在著自訴案件中允許被告人作為被害人所訴自訴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
立法目的】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訴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3. 檢察院行政監督案件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的審理的主要監督方式是抗訴和檢察建議等方式。

法律依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三條?人民檢察院通過提出抗訴、檢察建議等方式,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第四條?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依法全面審查,監督和支持人民法院、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第五條?人民檢察院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應當實行繁簡分流,繁案精辦、簡案快辦。人民檢察院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應當加強智慧藉助,對於重大、疑難、復雜問題,可以向專家咨詢或者組織專家論證,聽取專家意見建議。

《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第六條?人民檢察院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應當查清案件事實、辨明是非,綜合運用監督糾正、公開聽證、釋法說理、司法救助等手段,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

4. 行政訴訟監督規則

《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這一規則的制定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檢察機關對行政訴訟的監督:如果發現行政訴訟中有違法情況,作出的判決違法或者執行活動違法,檢察機關有權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本《規則》出台後,主要針對以下幾點作出了更為詳盡的規定:
一、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生效行政賠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案件,可以向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提出,該部門負責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的受理工作,後續案件的辦理則是負責行政檢察的部門。除了當事人向檢察院提出檢察監督申請,檢察機關也可以自行發現。
二、在當事人申請檢察機關進行監督時,必須要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而這一期限是自法院駁回申請人的再審申請起六個月,如果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內並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要在再審申請審查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當然,如果申請人在裁判作出時並不能發現裁判違法的,可以在發現特定情形後的六個月內提起訴訟。例如有足以推翻原生效裁判的新證據;原生效裁判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系偽造;原生效裁判所依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行為。、
三、在申請人向檢察院申請檢察監督時,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監督申請書、身份證明、相關法律文書及證據材料(附證據清單)。

【拓展資料】
第二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判活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判決、裁定確有錯誤,但不適用再審程序糾正的;
(二)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的;
(三)當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未按該規定處理的;
(四)審理案件適用審判程序錯誤的;
(五)保全、先予執行、停止執行或者不停止執行行政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
(六)訴訟中止或者訴訟終結違反法律規定的;
(七)違反法定審理期限的;
(八)對當事人採取罰款、拘留等妨害行政訴訟的強制措施違反法律規定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送達的;
(十)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代理人的;
(十一)審判人員實施或者指使、支持、授意他人實施妨害行政訴訟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
(十二)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
第二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決定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提級管轄、指定管轄或者對管轄異議的裁定違反法律規定的;
(二)裁定受理、不予受理、中止執行、終結執行、恢復執行、執行回轉等違反法律規定的;
(三)變更、追加執行主體錯誤的;
(四)裁定採取財產調查、控制、處置等措施違反法律規定的;
(五)審查執行異議、復議以及案外人異議作出的裁定違反法律規定的;
(六)決定罰款、拘留、暫緩執行等事項違反法律規定的;
(七)執行裁定、決定等違反法定程序的;
(八)對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的行政行為作出准予執行或者不準予執行的裁定違反法律規定的;
(九)執行裁定、決定等有其他違法情形的。
第三十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在執行活動中違反規定採取調查、查封、扣押、凍結、評估、拍賣、變賣、保管、發還財產等執行實施措施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第三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有下列不履行或者怠於履行執行職責情形之一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對依法應當受理的執行申請不予受理又不依法作出不予受理裁定的;
(二)對已經受理的執行案件不依法作出執行裁定、無正當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內採取執行措施或者執行結案的;
(三)違法不受理執行異議、復議或者受理後逾期未作出裁定、決定的;
(四)暫緩執行、停止執行、中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不按規定恢復執行的;
(五)依法應當變更或者解除執行措施而不變更、解除的;
(六)有其他不履行或者怠於履行執行職責行為的。
第三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根據本規則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提出檢察建議,應當製作《檢察建議書》,在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將《檢察建議書》連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級人民法院。當事人申請監督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製作決定提出檢察建議的《通知書》,發送申請人。人民檢察院對行政執行活動提出檢察建議,應當經檢察委員會決定。

5. 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的審理的主要監督方式是

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的主要方式是抗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建議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應當派員出庭,對訴訟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

抗訴應當符合兩個原則:

第一,同級抗訴原則。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與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級別相同。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的,人民檢察院也應當通過下級人民檢察院進行抗訴。

第二,抗訴必須受理原則。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抗訴必須受理並要開庭審判。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是行使國家檢察權的行為,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接受抗訴行為的約束力。

人民檢察院可以參加行政案件的審判和執行,發現違法情況的,可以提出糾正意見。

(5)行政訴訟法監督規則試行擴展閱讀:

對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的監督:

與對執行活動的監督

第二十八條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判活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判決、裁定確有錯誤,但不適用再審程序糾正的;

(二)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的;

(三)當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未按該規定處理的;

(四)審理案件適用審判程序錯誤的;

(五)保全、先予執行、停止執行或者不停止執行行政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

(六)訴訟中止或者訴訟終結違反法律規定的;

(七)違反法定審理期限的;

(八)對當事人採取罰款、拘留等妨害行政訴訟的強制措施違反法律規定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送達的;

(十)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代理人的;

(十一)審判人員實施或者指使、支持、授意他人實施妨害行政訴訟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

(十二)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

第二十九條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決定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提級管轄、指定管轄或者對管轄異議的裁定違反法律規定的;

(二)裁定受理、不予受理、中止執行、終結執行、恢復執行、執行回轉等違反法律規定的;

(三)變更、追加執行主體錯誤的;

(四)裁定採取財產調查、控制、處置等措施違反法律規定的;

(五)審查執行異議、復議以及案外人異議作出的裁定違反法律規定的;

(六)決定罰款、拘留、暫緩執行等事項違反法律規定的;

(七)執行裁定、決定等違反法定程序的;

(八)對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的行政行為作出准予執行或者不準予執行的裁定違反法律規定的;

(九)執行裁定、決定等有其他違法情形的。

第三十條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在執行活動中違反規定採取調查、查封、扣押、凍結、評估、拍賣、變賣、保管、發還財產等執行實施措施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第三十一條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有下列不履行或者怠於履行執行職責情形之一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對依法應當受理的執行申請不予受理又不依法作出不予受理裁定的;

(二)對已經受理的執行案件不依法作出執行裁定、無正當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內採取執行措施或者執行結案的;

(三)違法不受理執行異議、復議或者受理後逾期未作出裁定、決定的;

(四)暫緩執行、停止執行、中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不按規定恢復執行的;

(五)依法應當變更或者解除執行措施而不變更、解除的;

(六)有其他不履行或者怠於履行執行職責行為的。

第三十二條人民檢察院根據本規則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提出檢察建議,應當製作《檢察建議書》,在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將《檢察建議書》連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級人民法院。

當事人申請監督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製作決定提出檢察建議的《通知書》,發送申請人。人民檢察院對行政執行活動提出檢察建議,應當經檢察委員會決定。

人民檢察院依照前款規定提出檢察建議的,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民事審判活動與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的若干意見(試行)》等規定審查回復。

第六章 其他規定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監督行為提出書面建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內將處理結果書面回復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對回復意見有異議,並通過上一級人民法院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上一級人民檢察院認為建議正確的,應當要求下級人民檢察院及時糾正。

第三十四條人民檢察院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發現行政機關有違反法律規定、可能影響人民法院公正審理的行為,可以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並將相關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第三十五條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違法違紀或者涉嫌犯罪線索,應當及時將相關材料移送有關職能部門。

人民檢察院相關職能部門在辦案工作中發現人民法院行政審判人員、執行人員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違法行為,可能導致原判決、裁定錯誤的,應當及時將相關材料移送行政檢察部門。

參考資料來源:方城縣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

6.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的決定(2020)

1.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單獨制發的5件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予以廢止(見附件1)。2.經徵得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對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制發的1件司法解釋性質文件予以廢止(見附件2)。

附件1
決定廢止的單獨制發的司法解釋及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目錄(5件)
序號文件名稱發文日期及文號廢止理由 1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受理民事、行政申訴分工問題的通知 1991年8月30日高檢發民字[1991]2號《通知》所確立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受審分離」原則已被《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吸收。 2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通知1992年4月17日高檢發研字[1992]5號199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已經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修正,且《民法典》第1260條明確規定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同時廢止。 3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不服民事行政判決裁定的申訴仍由控告申訴檢察部門受理的通知 1998年12月16日高檢民發[1998]第14號《通知》所確立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受審分離」原則已被《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人民撿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吸收。 4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2001年10月11日高檢發[2001]17號《辦案規則》已被《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代替。 5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實施辦法2015年12月16日高檢發釋字[2015]6號《實施辦法》明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試點決定在13個公益訴訟試點省份地方檢察機關適用,現已無適用效力。

附件2
決定廢止的與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制發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目錄(1件)
序號文件名稱發文日期及文號廢止理由 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在部分地方開展民事執行活動法律監督試點工作的通知 2011年3月10日高檢會[2011]2號《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民事執行活動法律監督若干問題的規定》已對民事執行檢察監督作出規定。

熱點內容
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 發布:2025-01-13 17:33:23 瀏覽:585
南安溪美法院 發布:2025-01-13 17:31:58 瀏覽:94
司法部機關黨委 發布:2025-01-13 16:46:38 瀏覽:689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站的考核總結 發布:2025-01-13 16:17:18 瀏覽:904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