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證據確實充分的規定
⑴ 刑訴法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規定
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刑事證明標準的適用主要適用於立案、批捕、移送起訴、審判四個階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的,應當記錄在案,隨案移送,並在起訴意見書中寫明有關情況。
⑵ 依據新《刑事訴訟法》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新《刑事訴訟法》第53條對刑事案件的證明標准作出了新規定,即「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2、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3、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2)刑事訴訟法證據確實充分的規定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證據的審查方法
1、個別審查,主要指甄別法。用於對收集的證據逐一地進行單個審查和鑒別,是審查、判斷證據最常用的方法,也往往是最先使用的方法,可以對證據進行初次凈化和篩選。運用此方法,要求依據客觀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和常識去辨別證據的真偽,判斷其是否具有證明力。
2、綜合審查。審查、判斷證據不能孤立地看待各個證據,應綜合審查、判斷全案證據材料。一方面,對不同種類的證據,要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審查、判斷,審查各個證據所證明的事實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矛盾;另一方面,還應把案內所有的證據與案件事實聯系起來,不但證據與證據之間,而且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都要協調一致,沒有矛盾。
3、辨認。即對某一事物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組織曾與該事物接觸過的有關人員加以指認與確定的活動,這是一種有效方法,也是刑事偵查中經常運用的方法。辨認必須按程序進行,在使用辨認結果時要進行查證和復核,並應有其他證據相互印證,防止發生錯誤進而造成嚴重後果。
4、對質。即執法人員按照法定程序組織和指揮了解該事實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實或者證據事實進行互相詢問、反駁和辨認的方法。一般是在涉及案件的重要問題上,且除了進行對質外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才可採用此法。
5、技術鑒定。鑒定是審查、判斷某些物證和書證必不可少的手段,如一些物品或者物質痕跡僅憑司法人員的一般知識是無法判明其性質和特徵的,都需要運用各種鑒定方法才能判明。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新的鑒定手段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可靠。
6、偵查實驗。即為了審查、判斷某一現象在一定的時間內或情況下發生,而依法將該現象發生的過程加以重演或再現的一種活動和方法。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偵查實驗,必須經縣以上公安局長批准,並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險、侮辱人格或者有傷風化的行為。
7、邏輯方法。審查、判斷證據除了利用證據互相驗證和進行科學鑒定等方法外,常用的還有通過邏輯方式來進行審查、判斷。具體方法有:歸納法、演繹法、分析法、綜合法、反證法和排除法。
⑶ 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准
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立案階段的證明標准。立案階段的證明要求僅限於,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認為」是主觀對客觀的判斷,而不是確實有犯罪事實發生。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2、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證明標准。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要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有證據證明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的必要的;
3、宣告無罪的證明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的。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證明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證明被追訴對象雖已犯罪,但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情形之一的;
4、移送起訴的證明要求。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決定的證明要求應當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⑷ 刑事案件的證據標准
刑訴法證據標準是:
1、定案證據必須客觀真實,與本案有關聯,並具有合法性,且需經當事人質辯;
2、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3、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4、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刑事證據的認定標准,是指法律規定的公安司法人員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要求達到的程度。依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和訴訟理論,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標准應當是:
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於刑事證據的認定標准,我國刑事訴訟法作了明確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第128條規定,公安機關「對於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案件,可以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第129條規定,「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第141條規定,檢察院決定起訴的案件,必須做到「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第162條規定,法院經過審理以後,對於「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這些規定說明在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中,必須做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要求,是辦案人員運用證據的重要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⑸ 刑事訴訟法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法律分析:根據客觀真實與法律真實相結合的司法理念以及司法實踐中證明標準的運用經驗,並借鑒國外的證明標准理論,我們主張刑事訴訟原則上應當以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為一般證明標准,但同時也應當建立層次性的證明標准體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