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77

民事訴訟法177

發布時間: 2023-03-06 02:57:29

❶ 原判的判決二審後,維持原判可以再上訴嗎

根據法律規定,我國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經宣判或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法院生效的判決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為了保證法院判決的公正、准確、合法,法律還規定了「 審判監督程序 」,即對法院的生效判決,如發現確有錯誤,可以通過進行再審予以糾正的程序。以 民事訴訟案 件為例,有以下情況,可以提起審判監督程序: (l)由有審判監督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我國《 民事訴訟法 》第177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因此,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如發現已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應依照法律規定決定進行再審,依法作出正確的判決。 (2)由符合法定條件的當事人申請。《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因此,當事人對已生效的判決, 可以申請再審 。但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 符合法律規定 的條件。 《民事訴訟法》第179條明確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人民法院 違反法定程序 ,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如不符合上述規定,法院審查後,應將予以駁回。當事人申請再審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即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3)由有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提起。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發現有《民事訴訟法》第185條規定的情形時,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在實踐中,民事 訴訟當事人 對法院生效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有權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由 檢察院審查 申訴是否符合條件,決定是否提出抗訴。

❷ 關於 申請再審 後 的流程

再審案件的辦理程序一般情況下包含以下階段:

一、再審案件立案

再審立案階段一般屬於形式審查,主要審查提出再審申請是否在二年內,申請人有沒有再審權利,提出再審的生效判決是否允許提出再審申請,申請再審的事由是否符合民訴法179條規定,申請再審的法院是否有再審管轄權,再審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該階段的重點是准備再審材料和起草一份高質量的再審申請書。

再審申請人准備好再審材料後,遞交給有再審管轄權法院的立案部門,由立案部門對再審材料進行形式審查,符合要求的,一般會給再審申請人一份受理通知書。

二、再審案件審查

立案部門對再審案件形式審查符合要求後,一般情況下,會將案件材料分到合議庭,對再審材料進行實質性審查。再審案件審查階段屬於再審案件最難的階段,多數再審申請人體會深刻。
根據高人民法院出台的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再審案件的審查一般包括四種方式。

1、是對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的審查,如果再審事由成立的,應當經行裁定再審。

2、是僅審查再審材料難以作出裁定的,要調閱原審卷宗進行審查,也就是向調閱一審、二審的案件材料,進行全面審查。該階段一般耗時比較長。

3、是對於再審申請人以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和裁定申請再審的,要詢問案件的當事人。詢問一般在法庭進行,案件的當事人應該到場接受詢問,並且製作規范的詢問筆錄。

4、是再審聽證,是一種新的方式,也是比較正式的一種審查方式。再審聽證是介於公開開庭和詢問之間的一種較正式的訴訟活動,特別是對於有新證據的再審案件通過再審聽證的方式,有利於再審當事人很好的表達意見。再審審查的最終結果是下達再審裁定,要麼是裁定再審,要麼是裁定駁回再審申請。

三、再審案件審理

裁定再審的案件,就進入了再審審理階段。根據民訴法186條的規定,裁定再審的案件,發生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是第一審法院作出的,再審案件按照一審程序審理,再審判決、裁定可以上訴;裁定再審的案件,發生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是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二審程序進行審理,再審判決、裁定是發生效力的判決、裁定。對於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要按照二審程序審理,所作判決、裁定是發生效力的判決、裁定。

再審案件的審理和普通案件的審理程序上基本相同,要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審理的期限規定也應該按照通常的規定。

實踐中,對生效再審判決、裁定不服應該怎麼辦?一般有二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原審人民法院經審理,再審判決維持原生效判決,申請人不服的,一般情況不可以申請再審。第二種情況是再審判決改判後,再審當事人不服再審判決,當事人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2)民事訴訟法177擴展閱讀:

我國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經宣判或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法院生效的判決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為了保證法院判決的公正、准確、合法,法律還規定了「審判監督程序」,即對法院的生效判決,如發現確有錯誤,可以通過進行再審予以糾正的程序。以民事訴訟案件為例,有以下情況,可以提起審判監督程序:

(l)由有審判監督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77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因此,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如發現已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應依照法律規定決定進行再審,依法作出正確的判決。

(2)由符合法定條件的當事人申請。《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因此,當事人對已生效的判決,可以申請再審。但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

(3)由有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提起。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發現有《民事訴訟法》第185條規定的情形時,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在實踐中,民事訴訟當事人對法院生效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有權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由檢察院審查申訴是否符合條件,決定是否提出抗訴。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

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❹ 民事訴訟法177條第一項和第二項可以並用嗎

可以並用,沒有沖突。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指民事訴訟法律、法規所調整的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存在的以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為內容的具體社會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證人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以及誤工損失,由敗訴一方當事人負擔。當事人申請證人作證的,由該當事人先行墊付;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

熱點內容
兩人私下簽的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04:33:23 瀏覽:592
帶著道德經穿越的小說 發布:2024-11-19 04:30:25 瀏覽:344
勞動法不與員工續簽合同的規定 發布:2024-11-19 04:25:26 瀏覽:859
重慶法律咨詢顧問工資 發布:2024-11-19 04:00:48 瀏覽:615
南通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4-11-19 03:35:22 瀏覽:887
法學新生導論 發布:2024-11-19 03:22:01 瀏覽:37
規章制度執行管控 發布:2024-11-19 02:34:02 瀏覽:443
公司科室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02:12:19 瀏覽:691
三河法院院長 發布:2024-11-19 02:10:47 瀏覽:798
經濟法選修考試題答案 發布:2024-11-19 02:08:03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