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關於逾期舉證
『壹』 逾期提供證據的效力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的時候,當事人有舉證的責任,而民事舉證的原則有很多,如誰主張誰舉證等,舉證是有一定期限的,那麼舉證逾期的法律後果有什麼?下面由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舉證逾期有什麼法律後果
逾期舉證的法律後果,是舉證時限制度的核心,也是舉證時限制度發揮其價值功能的關鍵。當事人沒有遵守舉證時限的要求必然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這是舉證時限制度的題中應有之義。
從各國對舉證時限制度的規定來看,逾期舉證的法律後果涉及如下幾個方面:其一,證據失權,即當事人逾期提供的證據,喪失證據效力。證據失權的後果意味著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喪失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的事實主張和反駁對方的權利,法院也不會對當事人逾期提供的證據進行審理。其二,負擔額外的證明責任,即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確有正當理由的,該證據作為失權後果的例外,允許提出,但當事人約定就正當理由的存在負擔證明責任。其三承擔不利的訴訟後果。由於舉證時限是證明責任的內在要求,對待證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未能按照舉證期限的要求有效完成舉證,在待證事實處於真偽不明狀態時,應當承擔不利的訴訟結果。
《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對於逾期舉證的後果,採取了以證據失權為原則的立場,只有符合新的證據的條件時,才不發生失權的後果。逾期舉證的後果只有失權和不失權兩種情形,缺少緩沖環節,在「證據隨時提出主義」向「證據適時提出主義」轉變的過程中顯得過於嚴厲。而且,由於沒有民事訴訟法上其他訴訟制度提供程序上的保障,審判實踐中在具體適用中往往對當事人的權利保障不充分。為緩和《民事訴訟證據規定》適用中舉證時限存在的問題,最高院在2008年下發了《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試圖通過對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操作進行技術化的調整和明確新的證據的判斷標准,緩和證據失權效果,使《民事訴訟證據規定》更好地滿足審判實踐的需要。但由於民事訴訟法對當事人程序保障的基本制度結構沒有改變,逾期舉證的後果以證據失權為原則的基本思路沒有改變,《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本身無法解決舉證時限制度適用中的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5條的規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又無正當理由的,可能面臨證據不被採納,或者證據雖被採納但遭受訓誡、罰款的處罰的後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根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過錯程度,適用不同的責任和後果 根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狀態對應不同的後果,是自《民事訴訟證據規定》以來最高院對適用逾期舉證後果的一貫立場。在2003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座談紀要中,即提出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是否屬於新的證據,在判斷時應當考慮當事人主觀上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第10條關於新的證據的認定問題上,也提出應當結合「當事人未在舉證期限或者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期限內提供證據,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形」認定。
2.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的,原則上發生證據失權後果,但該證據涉及基本事實的證明的,不失權但要訓誡、罰款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是否導致證據失權,在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爭論激烈,主張故意逾期提供證據絕對失權、因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的除涉及基本事實證明的原則上失權的觀點,與凡涉及對事實認定有重要意義的均不能失權的觀點,針鋒相對。就102條的規定看,實際上是各種觀點的折中。其一,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可能涉及案件事實的方方面面,但只有證明要件事實的證據,才是核心和關鍵的證據,才能最終在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時發揮結果意義舉證責任的作用。第102條所指的基本事實,與要件事實的含義相同,由於立法上並未使用要件事實的概念,其實質上是對要件事實的替代表述。其二,「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是指逾期提供的證據對於案件的基本事實有證明價值。人民法院對此應當進行審查,而不能僅依當事人事實有關,盡管不發生失權後果,但人民法院應當對當事人處以訓誡和罰款。失權後果是屬於證據法上的責任,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與基本事實有關的,不產生證據法上的不利後果,但其拖延訴訟的行為實質上對民事訴訟造成妨害,因此產生訴訟法上的不利後果。
3. 對於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的,均不發生證據失權後果,人民法院均應採納但應當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4.無論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基於什麼程度的主觀過錯,均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要求其賠償相應損失的責任
對方當事人要求其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這種賠償損失的責任,並非訴訟法上的責任,其實質上屬於私法上的責任。
審判實踐中應當注意的是:
1.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在審查應當審查該證據是否有價值,是否使要件事實的存在更有可能或者沒有可能,而不能僅僅根據當事人的主張確定。
2.人民法院對於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處以罰款的,應當在民事訴訟法第115條規定的限額內,結合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狀態、訴訟標的價額、當事人的舉證能力等因素綜合判斷。
【法條鏈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二條 當事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採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應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
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應當當事人予以訓誡。
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以支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舉證逾期有什麼法律後果」問題進行的解答,逾期舉證的法律後果,是舉證時限制度的核心,舉證逾期的法律後果包括證據失權、負擔額外的證明責任、承擔不利的訴訟後果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進行法律咨詢。
『貳』 延期舉證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十九條68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第五十條68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 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 舉證責任 的分配原則和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等內容。 第五十一條68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適用第 一審 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 二審 案件不得少於十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超過十五日,小額訴訟案件的舉證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七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的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期間限制。 第五十二條6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存在客觀障礙,屬於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情形。 前款情形,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能力、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原因等因素綜合判斷。必要時,可以聽取對方當事人的意見。 第五十三條68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或者民事行為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法律關系性質或者民事行為效力作為焦點問題進行審理。但法律關系性質對裁判理由及結果沒有影響,或者有關問題已經當事人充分辯論的除外。 存在前款情形,當事人根據法庭審理情況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並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第五十四條68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 申請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適當延長舉證期限,並通知其他當事人。延長的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申請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並通知申請人。 第五十五條68存在下列情形的,舉證期限按照如下方式確定: (一)當事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 管轄權異議 的,舉證期限中止,自駁回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之日起恢復計算; (二)追加當事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或者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本規定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為新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確定舉證期限,該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三)發回重審的案件,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結合案件具體情況和發回重審的原因,酌情確定舉證期限; (四)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重新確定舉證期限; (五)公告送達的,舉證期限自公告期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第五十六條68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四項的規定,通過組織證據交換進行審理前准備的,證據交換之日舉證期限屆滿。 證據交換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第五十七條68證據交換應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 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並記載異議的理由。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 第五十八條68當事人收到對方的證據後有反駁證據需要提交的,人民法院應當再次組織證據交換。 第五十九條68人民法院對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處以罰款的,可以結合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過錯程度、導致訴訟遲延的情況、訴訟標的金額等因素,確定罰款數額。
『叄』 逾期舉證的法律後果
延期舉證的後果主要有三個方面:1、證據失權,即當事人逾期提供的證據,喪失證據效力。2、負擔額外的證明責任。3、承擔不利的訴訟後果。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應當當事人予以訓誡。
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以支持。
1、當事人應當在人民法院送達的舉證通知書上載明的舉證期限內提交全部證據材料。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除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外,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
2、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在舉證期限內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和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均應提交書面申請,並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在申請後七日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申請不予准許,申請證據保全的,須提供相應的擔保;
4、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並在提出申請之日起七日內預交鑒定費用,當事人因在規定期限內不預交鑒定費用而未能鑒定的,則自行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5、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6、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出庭作證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在申請後七日內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申請不予准許;
7、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當事人在再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申請再審時提出;
8、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