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2018全文規定五險一金
⑴ 勞動法五險一金規定
不是勞動法規定的。國家有專門的法律。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五險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一金是住房公積金。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繳費的比例和標標准由工作單位所在地地區的社保局規定。
一、勞動法基本原則有以下特點:
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勞動法律部門中具有指導性、綱領性的法律規范,而不是調整勞動關系運行中的特定事項或勞動關系當事人某一特定行為的具體規定。基本原則一般並不預先設定任何確定而具體的事實狀態,亦不需規定具體的權利義務實現的方式。因而,基本原則的內容在明確性程度上顯然低於調整勞動關系的具體規定。但是基本原則所覆蓋的事實狀態遠遠地大於具體規定。勞動法的某一具體規定只能對一類行為加以調整,而一條基本原則卻可以調整整個勞動關系運行領域。
2、不同的法律部門有著不同的基本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反映了所調整的勞動關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勞動法律部門的本質和特點。
3、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著高度的穩定性,只要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基本原則是不會改變的。勞動法對某一類行為的具體規定或標准可以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變動,如最低工資標准可以改變等,但基本原則則是相對穩定的。
4、基本原則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對各項勞動法律制度均具有約束力。勞動法律制度中的各類具體規定不能與基本原則相抵觸,基本原則適用於所有的勞動關系。
二、勞動法的幾個特徵:
1、勞動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側重保護勞動者。
2、強制性規范與任意性規范相結合,以強制性規范為主。
3、實體法和程序法相統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⑵ 國家規定五險一金標准
1、養老保險: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三方共同承擔的。其中個人繳費比例為8%,單位繳費比例為20%。
2、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相同,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三方共同承擔。其中個人繳納比例為2%,單位繳納比例為6%-10%。
3、失業保險: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參保個人共同承擔。個人繳納比例為0.5-1%,單位繳納比例為1.5%。
4、工傷保險:由國家和單位為職工繳納,職工個人不需繳納,單位繳納比例為0.5-1.2%。
5、生育保險:個人不繳,單位0.80%。
五險一金繳納標準是怎樣的
1.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中間中斷無所謂,最後是累計年限的,不過交得越多,當然養老金也越多拉。
辦理轉移手續:在老單位打出轉移單,交給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2.失業保險雖然必須要交,但和我們沒有多大關系(如果你是學校畢業的,屬於幹部身份,檔案可以存人才的),斷不斷不要緊,我們失業了也領不到失業金,除非發瘋了,把幹部身份轉為工人身份,以後退休按工人待遇領退休金。失業保險只有在街道登記的失業者才能申請(工人身份的檔案放在街道,幹部身份的放在人才或單位)。
辦理轉移手續:不用辦理,到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3.醫療保險比較重要,規定是中斷三個月以上就失效,三個月以後看病就得自己掏錢,小病無所謂,大病就慘了,中斷三個月以上的到新單位重新上。
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存摺,終身使用,不管單位是否變化,單位應該每月把一定比例的錢打入存摺,個人可以隨時提取,用途不管。
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藍本,就是醫療本,醫療規定門診費用2000元以上部分才可以報銷,比如花了2500,只報銷500的50%-70%(醫院不同,報銷比例不同),如果住院報得就多了。看病的時候要告訴醫院開醫保的單子,住院要帶上。
4.住房公積金單位把給你的錢和你自己的錢都存到你的公積金帳戶,比如工資3000元,單位給你300,你自己扣除300,所以你每月公積金帳戶應該有600元,只能一年取一次,要去公積金中心取,需要買房或修房,可以自取或委託單位取。
辦理轉移手續:先在新單位開帳號,拿帳號給老單位,讓老單位把原來帳號的錢轉入新帳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 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第七十六條 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修養和療養提供條件。
⑶ 新勞動法五險一金規定
法律分析:
五險一金是勞動法規定公司需要給員工繳納的,但有的公司由於規模比較小,往往不會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那麼根據法律規定,五險一金需要繳納有一定的強制性,如果說小公司不交五險一金,我們可以向相關的勞動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在受委託銀行設立住房公積金專戶。
單位應當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每個職工只能有一個住房公積金賬戶。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建立職工住房公積金明細賬,記載職工個人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等情況。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⑷ 勞動法關於五險一金的規定
一、《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繳納社會保險,即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
二、依據國務院頒布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新設立的單位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自登記之日起20日內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為職工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轉移手續。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
因此五險一金是必須繳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