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和勞動法的區別和聯系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部門,是調整勞動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屬於民法部門,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貳』 勞動法的調整方法與民法的調整方法有什麼不同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者的調整版對象不同。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權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民法是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以及財產關系。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其主體地位平等。
(3)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兩者各有獨特的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則為平等、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等為原則。
(4)違法後,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勞動法中的民事責任要求採用某些特殊的責任形式,而民法中的無此要求。
『叄』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
勞動法公私法形態兼有,調整單位和自然人之間關系
民法屬於私法,調整自然人間、法人間、自然人與法人間關系
『肆』 勞動法與民法的關系
勞動法與民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民法是勞動法的重要淵源,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勞動關系主要是通過民法債權中關於「僱用」的規定加以調整的。許多國家的民法典至今在勞動關系的調整方面仍起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首先,它們在調整對象上有一定的交叉,即在勞動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中,有的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法的調整,例如,民法中某些反映合同一般特徵的規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用來規范勞動合同。其次,勞動法與民法還遵循著某些共同的原則,如公平與效益相協調,都應為民法和勞動法所體現;平等自願、誠實信用都應成為調整民事關系和勞動關系的基本准則。民法性質: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伍』 勞動法與民法的關系要詳細~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勞動法曾經在很長的時間內屬於民法的內容,但是其不斷顯示出與民法不同特徵後,其變異性已經成為沖破民法傳統的獨立法律部門,從而體現出與民法不同的特徵來。這些不同表現在:
(1) 性質不同.
民法屬於純私法,以個人利益為核心,以人的平等和自治為理念,當事人之間處於平等的地位。
勞動法屬於社會法。「勞動合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關於給付和對等給付的債權合同,相反它是一種帶有很強人身權色彩的,關繫到雇員生存基礎的法律關系,因此無論如何應該被寄予希望給予生存和社會保護」
(2)權利本位不同。
民法屬於個人權利本位法。勞動法屬於勞動者權利本位法。是特殊的個人權利本位法
民法屬於個人權利本位法。勞動法屬於勞動者權利本位法。是特殊的個人權利本位法
(3)對待勞動力的態度不同。
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僱主義務本位法。民法中的僱傭契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
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僱主義務本位法。民法中的僱傭契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
勞動契約則以提供勞務的勞動者其『人』為中心,以此中心所展開的法律體系,當然與市民法大意其趣」
(4)兩者調整對象不同。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或與人身關系。勞動法調整的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的其他社會關系 .
(5)兩者的主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具有平等性,廣泛性。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則必然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則必然是用人單位。
(6)兩者調整的原則不完全相同
平等原則---婦女、兒童特殊保護原則;
等價有償----假日工資,節假日上班雙倍工資;
契約自由----「勞動基本法」為限制,特別注意契約內容上的妥當性;
在民法中,勞務商品化色彩很濃,而勞動法則應當以「勞動力非商品」維護勞動者的安全生存;在民法中,民事責任以過失原則為主,而勞動傷害責任則因保險制度的存在,表現為「結果主義」。
聯系:
(1) 勞動法首先是特別債法,所以原則上也存在契約自由。勞動法是民法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用傳統民法理念無法解決勞動者與用工方沖突的產物。
(2)民法以「平等主體」為觀察和評判公正合理的視角。而勞動法則假設勞動者本身在任何勞動關系場合中都處於弱勢地位。其目的就是通過相關限制用工者權利和自由或者為勞動者提供一種特殊的保護,以體現傾斜性,以實現勞動者獲得如民法中民事主體那樣的「平等地位」,以實現社會整體上的公平。
(3)在一定程度上,現代勞動法是民法社會化的產物。
(4)勞動法的重要內容勞動合同法仍有相當程度的私法性質。
『陸』 民法典與勞動法的關系
法律分析:勞動法與民法典關系如下: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調整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目的在於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目的在於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柒』 勞動法屬於民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不屬於民法,應該是屬於社會法。
法律部門主要包括:
1、憲法(包括:憲法、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
2、行政法(包括: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
3、民商法(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收養和繼承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4、刑法
5、經濟法(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土地管理法,等等);
6、程序法(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
7、社會法(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捌』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有哪些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勞動法專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屬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民法是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以及財產關系。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其主體地位平等。
(3)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兩者各有獨特的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則為平等、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等為原則。
(4)違法後,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勞動法中的民事責任要求採用某些特殊的責任形式,而民法中的無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