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我國行政法法源效力等級的規律

我國行政法法源效力等級的規律

發布時間: 2023-03-20 02:31:28

行政法的效力

法律效力問題是部門法的基本問題,它是指「法的生效范圍,即法律規范對什麼人,內在什麼地方和什麼容時間發生效力」。這種規制力常常被表述為確定性、拘束性、執行性、強制性等。所謂確定性是指通過一定的法律規范可以把某種存在權益爭議的事項予以澄清,並使各主體能夠明確在某種權益關系面前自己所處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拘束性是指一個法律規范一旦予以公布,它就能夠約束參與到該規范中的相關主體,使這些主體只能根據該規范的內容選擇權利和履行義務,而不能作出否定這一規范的選擇。執行性是指法律規范所確定的狀態除了對於直接的權利和義務人有約束性以外,它還對相關的法律實施主體和其他局外人產生相應的約束作用。執行性雖然比較抽象,但它反映了一個單一法律規范與整個法律體系之間的關系,正是這些單一的法律規范被執行而最終使法律體系得以實現。強制性是對否定某一法律規范行為的再否定,即某一法律規范頒行以後,無論是直接的當事人還是間接的參與人都必須依該規范所設定的權利義務而為之,若某一主體敢於對該規范設定的權利說「不」,那麼它將會帶來法律上的麻煩,這個麻煩或者是人身方面的、或者是財產方面的、或者是資格方面的等等。

Ⅱ 行政法的法源是什麼

我國行政法的法源

1.我國行政法法源一般只限於制定法。

2. 作為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 條例、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法律解釋、條約和協定。

〈1〉 憲法:是我國最高位階的法源。

〈2〉 法律:作為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制 定的非基本法律。

〈3〉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依〈憲法〉或〈法律〉授權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規 在數量上是行政法的主要法源。

〈4〉 地方性法規:是指〈憲法〉和〈立法法〉所確認的有許可權的主體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5〉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 制定的條例。

〈6〉 部門規章:國務院各部、委、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 構發布的規章。

〈7〉 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直瞎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 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8〉 法律解釋:僅指國家機關的規范性解釋。

Ⅲ 法律淵源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法律淵源及各自的法律效力

一、法律淵源的概念:現在國內的教材說法的淵源指的都是法的形式淵源,即法內以什麼形式表容現出來,那麼這個表現形式就是法的淵源,比如說我國刑法規范主要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97年修訂)表現,因而97《刑法》就是我國刑法的主要淵源,還有就是那些散見於其它部門法中的刑事法律規范也是刑法淵源之一。
二/三、我國的主要法律淵源(按效力排名):
(一)、正式的法律淵源:
1.
憲法
2.
法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3.
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4.
地方性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5.
自治法規:少數民族聚居地的自治機關制定的自治條例與單行條例。
6.
經濟特區的經濟法規:經濟特區在不違背前3種規律規范下制定的經濟法規。
7.
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香港、澳門在不違背全國人大制定的該特別行政區的基本法的前提下制定的法律、法規。
8.
國際條約與協定: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與協定。
(二)、非正式淵源:
1.
習慣:特殊情況下認可的個別習慣。
2.
政策:國家或共產黨為了完成一定時期的任務而制定的活動准則。
3.
判例:在我國僅具有參考作用。

Ⅳ 行政法的效力層次

行政立法的效力指其法律效力,一經發布,即具有與法律相同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強制性。
1.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性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此外,法院判決時以法律和法規為依據,可參照行政規章。
2.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圍
時間范圍:行政立法通常自發布之日起生效,但行政立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失效時間為新法實施之日或專門行文廢止之日。
行政立法失效有四種情況:授權法規定的授權時效屆滿;新法廢除舊法;相應立法規定的社會事實已消滅或效果已完成;法規清理中宣布廢止相應立法。
空間范圍:與行政立法的層級性有關。行政立法的效力一般及於相應立法主體所管轄的行政區域,在行政區域外則適用沖突法規范。
對人的效力:行政立法的效力不僅及於本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而且及於在本國境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和外國組織。與行政立法的層級性有關,中央立法對我國領域內的所有人有效(特別規定除外),地方立法一般只對本轄區內的人有效。
3.對行政立法的監督
對行政立法的監督包括權力機關、上級行政機關、人民法院的監督。權力機關有權撤銷行政機關制定的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和規章。上級行政機關有權撤銷或改變下級行政機關違法或不適當的規章。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發現行政立法違法,可向有權機關提出撤銷或改變的司法建議。

Ⅳ 我國行政法的成文法源主要包括哪些效力位階如何

具有絕對效力的法源具體有:法律、行政法規、有權解釋(立法解釋、專司法解釋)、國際條約屬、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
具有相對效力的法源具體有:部門規章、各縣市人大發布的決定和決議、地方政府發布的決定、命令和規章等
其他相對法源具體有:習慣法、《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登的案例等

Ⅵ 確定法律規范的效力等級的原則有哪些

以下是不同書本上的不同表述: 在法學理論中,法的效力層次有時也被稱為法的效力等級,或法的效力位階。影響法的效力層次的因素主要有:(1)制定主體;(2)適用范圍;(3)制定時間。 法的效力層次的一般規則,即指不同等級的主體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級高的主體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於等級低的主體制定的法。在各個法的體系中,法的效力層次要貫徹以下兩個規則:(1)在整個法的效力層次體系中,憲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2)除憲法的效力統攝所有法的效力之外,上一級法的效力均高於下一級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層次除要貫徹它的一般規則外,由於法的復雜性,法的效力層次還存在一些特殊規則:(1)特別法效力優於一般法;(2)新法優於舊法;(3)法律文本優於法律解釋。--張文顯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2頁。 法的效力層次就是指在一個國家法律體系的各種法的淵源中,由於其制定主體、程序、時間、適用范圍等不同,導致各種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個法的效力等級體系。法的效力層次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1)憲法至上原則;(2)等差順序原則;(3)特別法優先原則;(4)實體法優先原則;(5)國際法優先原則;(6)後法優先或新法優先原則。--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44頁。 由於法律本身是有層次或等級劃分的,因而其效力當然具有層次或等級性。我們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如果是地方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其所轄地方范圍內。全國性法律的效力層次高於地方性法律的效力層次。 我國法律的效力層次是多層次性的結構體系。在法律效力層次結構體系中,各種法律的效力既有層次之分,又有相互聯系,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我國法律效力體系。對於法律效力層次的具體劃分,尚有不同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為四個層次。 最高層次: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一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層次屬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的效力為第二層次。 第三層次: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法律效力層次為第三層次。 地方層次:地方立法主體制定的地方法規,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規和自治地方法規,特別行政區地方法規,其法律效力的層次為地方層次。--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1頁。 可以根據法律的位階高低來識別法律效力的層次高低。識別法律效力層次高低的具體標准主要有三條:(1)根據主體識別。立法主體的地位高,其制定出來的法律的效力層次也相應比較高。(2)根據立法依據識別。一個法律依據另一法律而制定,則這個法律的效力層次低於另一個法律的效力層次。(3)根據效力范圍識別。如果是全國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全國,法的有效條件是指法律規范得以實施生效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法的有效條件就內部環境而言,有以下幾點:(1)必須是現行有效的法律規范;(2)必須與上一等級的法律規范不相沖突或抵觸;(3)法律規范必須在它約束的時間、對象和范圍之內才有效。就外部環境而言,其條件為:(1)它必須是在合法政權機關的制定或認可下產生的;(3)它必須有合法有效的國家強制力保障。 --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頁。 應然法律效力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第二個層次是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 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生效日之後失效日之前這一連續的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應然作用力。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其公布後生效日之前這一時間段和法律失效日之後因溯及力問題仍被適用而產生的某一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一定條件下的應然作用力。--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頁。 由於法律規范之所以有效力是因為它是按照另一個法律規范決定的方式被創造的,因此,後一個規范便成了前一個規范的效力的理由。調整另一個規范的創造的那個規范和另一個規范之間的關系,用空間比喻語來說,可以表現為高級和低級的一種關系。--[奧]凱爾森著:《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頁。 凡是這樣一個承認規則被接受的地方,就為私人和官員提供了確認主要的義務規則的權威性標准……在一個有各種不同的法的「淵源」的現代法律制度中,承認規則相應地比較復雜:即確認法的標準是多重的,通常包括一個成文憲法,立法機關的法規和司法判例。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將這些標准排列為相應從屬和優先的次序的方法,對可能發生的沖突作出規定。正是按照這種方法,在我們的制度中,「普通法」從屬於「制定法」。--[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張文顯、鄭成良、杜景義、宋金娜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頁。 體系是以憲法(或根本法)為核心,由不同層次或等級的法律有機結合組成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憲法(或根本法)屬於第一層次,而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等基本法律屬於第二層次,基本法之下還可能有第三和第四層次的法律等等。與此相適應,較低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是或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即低於)較高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而其他所有層次的法律的效力都是或者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第一層次的憲法或根本法的效力。--姚建宗:《法律效力論綱》,載《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第20頁。 [本文來自: 法易網 www.148365.com ]

Ⅶ 我國各種法律淵源形式的效力等級是什麼

根據法律制定機關的不同,我國法律、法規、規章等存在效力等級的問題,具體分為「有高低之分」和「無高低之分」兩種:
(一)有高低之分的情形(詳見《立法法》第65~66條、第78~80條、第88條)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效力高於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省級地方性法規、省級政府規章、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政府規章。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省級地方性法規、省級政府規章、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政府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部門規章、省級地方性法規、省級政府規章、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政府規章。
4、省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省級政府規章、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政府規章。
5、省級政府規章的效力高於較大的市政府規章。
6、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較大的市政府規章。
7、省級經濟特區法規的效力高於較大的市經濟特區法規。
8、民族自治區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效力高於民族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州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效力高於民族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無高低之分的情形(詳見《立法法》第81~82條、第86條)
1、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他們之間沒有效力高低之分。
2、部門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法規、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他們之間沒有效力高低之分。
3、省級政府規章與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之間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他們之間沒有效力高低之分。
根據上述規定,可以繪制我國法律的效力等級圖如下:

憲法

法 律
(包括相應的法律解釋)

行政法規
(包括相應的法律解釋)
↓ ↓
部門規章
(包括對規章的解釋)省級地方性法規
(包括對地方性法規的解釋、經濟特區法規、民族自治區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 ↓ ↓
省級政府規章
(包括對法規的解釋和經濟特區法規)民族自治州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包括對條例的解釋)
↓ ↓ ↓
較大的市政府規章
(包括對規章的解釋)民族自治縣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包括對條例的解釋)

Ⅷ 簡述行政法的法源與基本原則

一、行政法的法源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憲法。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依據。其中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部分,對行政法的各種具體規范起統率作用。因而憲法中關於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置、組成及基本職權、職責、活動原則,公民在有關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等的規定即是行政法的法源之一。
2.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作為行政法淵源的法律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某一項法律的全部法律規范均屬於行政法規范;二是某一項法律的一部分或某一條款屬於行政法規范,其他部分或條款屬於其他性質的法律規范。
3.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部門規章則是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行政法的最主要的淵源。
4.地方性法規和地方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地方行政規章,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中關於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活動方式等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規范是行政法的重要淵源。
5.與行政法有關的法律解釋。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以及有權進行解釋的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對有關行政法規范所作的解釋,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6.行政法的其他淵源。包括我國政府簽訂、加入或承認的國際條約中有關行政管理的內容、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合發布的有關法律文件等。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
1、依法行政原則,即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使行政權。
2、合理行政原則即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與擴大。
3、行政應急性原則,是指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國家安全、社會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採取沒有明確法律依據的或與通常狀態下法律規定相抵觸的措施。
4、高效便民原則 。
5、行政公開原則。
6、權責統一原則。

熱點內容
甘肅學院法學院 發布:2024-11-18 23:56:53 瀏覽:44
規章制度專項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18 23:46:34 瀏覽:26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