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有沒有損失賠償
Ⅰ 法官犯法判錯了官司給我造成巨大損失誰來賠
法官犯法判錯了官司,造成巨大損失時,由國家來賠償當事人。
法律分析
法官程序違法屬於審判階段程序性違法,一般的處理意見是發回重審,法官在法院內部接受處罰。故意違反法律、審判紀律、審判管理規定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相關法律法條規定予以處分。故意違反規定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凱叢;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有些法官辦案可能存在程序違法,經投訴舉報後,查清事實,法院會對涉事法官行政處罰,該停職就停職,如果有受賄等犯罪情節的,還會開除公職並移送檢察院立案處理,追究其刑事責任。違法的辦案就是屬於亂使用自己的職權,傷害到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只要當事人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懂得如何用法來進行保護自己的利益,讓法院來進行重審自己的案件,但前提也是必須要有合法的證據,這樣才能得到執法人員的認可。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對執行機關轉請的有關材料,應進行認真審查,發現原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原案進行重審,對於罪犯的申訴,也應及時審查,對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有新的證據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據以定刑量罪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依據之間存在矛盾的;原判決、裁定使用法律有錯誤的。經審查,如果認為判決沒有錯誤的,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應當具函通知移送材料的監獄或其他執行機關;如果認為罪犯的申訴沒有根吵孫橋據的,可以駁回申訴。申訴期間,原判決不得停止執行。根據監獄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提請處理意見書之日起6個月內將處理結果通知要求審查的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升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前兩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Ⅱ 我國民事訴訟行政訴訟賠償的范圍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對公民導使人身或者財產損失,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的情形。《國家賠償法》已經就行政賠償的范圍進行了明確的限定。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設定標准有下述三項:1.具體行政行為標准。即人民法院只受理因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爭議案件。所謂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法規的授權,針對特定的人或事作出具體處理決定,並對其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也即與該行為存在法律上利害關系的行為(包括不作為行乎友為)。2.人身權、財產權標准。即《行政訴訟法》明確列舉的七類可訴的侵犯行政相對人人身權、財產權的具體行政行為以外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如政治權利、勞動權、休息權、文化權以及受教育權等)的,也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3.法律上利害關系姿鏈標准。即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行政相對人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所謂法律上利害關系,是指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直接影響到行政相對人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相對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1)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其相鄰權或者公平競爭權的;(2)與被訴的行政復議決定有法律上利害關系或者在復議程序中被追加為第三人的;(3)要求主管行政機關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責任的;(4)與撤銷或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獲到賠償的權利:
(一歲冊槐)違法拘捕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違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違法掠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暴打等暴力做法或者唆使他人以暴打等暴力做法導致公民身體傷害或者喪命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導致公民身體傷害或者喪命的;
(五)導致公民身體傷害或者喪命的其他違法做法。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獲到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金、注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背國家限定徵收財物、攤派花費的;
(四)導致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做法。
Ⅲ 行政行為違法後如何賠償
一、 行政賠償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行政賠償的主要方式有:
(1)支付賠償金;
(2)返還財產;
(3)恢復原狀;
(4)其他賠償方式。
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造成損失可以申請國家賠償。根據法律規定,國家賠償的范圍包括違法採取排除妨害訴訟強制措施的司法賠償,違法採取保全措施的司法賠償,錯誤執行判決旅歷、裁定和其他生效法律文書的司法賠償,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工作人員侵權的賠償。行政機關對當事人進行處罰不使用罰款、沒收財物單據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門制發的罰款、沒收財物單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處罰,並有權予以檢舉。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對使用的非法單據予以收繳銷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於委託處罰的規定的。
行政處罰可以要求賠償嗎
1、可以。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伍穗行政處罰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2、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十三條
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並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拆橘搜的規定進行協商。
Ⅳ 開發商爛尾行政訴訟怎麼賠償
行政訴訟賠償方式有按照規定支付賠償金、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等方式,開發商爛尾樓屬於違約行為,承擔相應的違約段寬鎮賠償責任。違約責任賠償根據約定,或者具體損失確定。如果開發商與購房者在購房合同中,有違約責任承擔的約定,按照購房合同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開發商不願意承擔違約責任的,購房者通過訴訟方式,要求開發商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1、向政府部門投訴。由於爛尾樓涉及到的住戶比較多,不利於社會穩定和城市的面貌,政府部門會追究相關的建設部門的負責人的責任;
2、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建設商品房有著非常嚴格的審核程序,各種審批環節都是法定的、必須公開的項目。這種做法有利於追究行政責任,提起行政訴訟。司法實踐中,政府會採取補救措施,將購房者的損失減小;
3、委託律師提起民事訴訟,追究開發商的違約責任。對於此類案件,受害人可以提起共同訴訟。所以,每個人承擔的委託律師的費用也不高,但是需要協商訴訟請求,推選出代表人進行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巧旅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執行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握粗解釋》
第四條人民法院將查封、扣押、凍結等事項委託其他人民法院執行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錯誤執行行為造成損害申請賠償的,委託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
Ⅳ 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中可能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一、行政處罰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里強調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對其他公民或者組織造成損害陪敏,首先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具有不可免除性。
二、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包括三方面,
1、刑事責任。它是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我國的刑法對此作了全面詳盡的規定。
2、民事責任。它是平等主體之間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3、行政責任。在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行政責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行政處分,其二是行政處罰。
行政機關在糾正違法行為時,發現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從實際出發,能夠依法作出承擔民事責任裁定的,就應當作出裁定;如果沒有法定依據的,經當事人同意,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也可以作出承擔民事責任的裁定,當事人要求經人民法院判決的,應當由人民法院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帶亂枯》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蠢洞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
Ⅵ 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的關系
一、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的關系行政賠償,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違法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國家對此承擔的賠償責任。行政補償是指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合法行為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而採取的補救措施。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都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過程中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採取補救措施,而且在危險責任領域,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但是,兩者仍然存在許多區別,表現在:
(一)原因不同。兩者都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所採取的補救措施,但是,行政賠償所針對的損害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而行政補償針對的是合法行為。
(二)范圍不同。行政賠償的范圍小於行政補償的范圍。行政賠償受國家賠償法的限制,國家並非對所有的行政侵權行為都承擔賠償責任,例如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一般認為實行國家豁免,國家對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造成的損害不承擔賠償責任。行政補償的原因行為除了合法性這一限制之外,沒有其他的限制。
(三)程度不同。行政賠償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補救程度不如行政補償充分。國家賠償法針對的損害限於人身權和財產權的損害,而行政補償沒有這種限制。而且,對國家賠償法規定范圍之內的行政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也並非全部賠償,而是限於最低限度的直接損失。國家賠償法規定「計算標准」的作用之一為了限制賠償的數額。行政補償採取補償實際損失的原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合法行為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昌敏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多大的損害,國家就補償多少。當然,行政補償所針對的損害必須是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遭受特別的損害,而不是普遍的損害。從損害這一點來看,行政賠償著眼於賠償的最高數額,而行政補償著眼於損害的特定性,沒有數額的限制。
(四)程序不同。行政補償可能是在損害發生之前由行政機關與公民協商解決,也可能是在損害發生之後由行政機關與協商解決。行政賠償只能發生在侵權行為發生之後,由行政機關與公民協商解決。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都可以適用調解,但是,公民因與行政機關對行政補償不能達成協議而起訴的,適用一般的行政訴訟程序;與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對行政賠償不能達成協議而起訴的,適用行政侵權賠償訴訟程序。
(五)性質不同。行政賠償性質上屬於行政法律責任,而行政補償性質上屬於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賠償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而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有否定和譴責的含義;而行政補償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合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而採取的補救措施,行政機關達成作出的決定屬於具體行政行為。
(六)依據不同。行政補償的法律依據是有關的單行的部門法律法規,而行政賠償的法律依據是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
二、行政賠償訴訟適用於調解
行政賠償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根據賠償請求人的訴訟請求,適用《行政訴訟法》的一般規定以及《國家賠償法》的肆迅衡特別規定及有關司法解釋,裁判賠償爭議的活動。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行政賠償訴訟適用調解,就是人民法院可以在雙方當事人之間作協商、調和工作,促使雙方相互諒解,以達成賠償協議。受害人和賠償義務機關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行政賠償調解書。行政賠償調解書應當寫明賠償請求、案件事實和調解結果,應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以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三、行政賠償的當事人
行政賠償的當事人包括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1、賠償請求人,這是指有權要求賠償的受行政行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撫養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
2、賠償義務機關。表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行政主體。被授權的組織是賠償義務機關。委託的行政主體是賠償義務機關裂做。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主體是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主體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主體是賠償義務機關。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的關系的相關法律知識,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都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過程中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採取補救措施,
Ⅶ 行政訴訟行政賠償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賠償方式:
1.金錢賠償。金錢賠償就是以貨幣形式支付賠償羨好冊金額。金錢賠償是行政賠償的主要方式。
2.返還財產。返還財產是行政機關將違法佔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財產返還給受害人的賠償方式。
3.恢復原狀。恢復原狀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因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分割或兄宏毀損而遭到破壞後,若有可能恢復的,應當由賠償義務機關負責修復,以恢復財產原狀的一種賠償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 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襪行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Ⅷ 行政訴訟贏了、能直接起訴國家賠嘗嗎
行政訴訟贏了、可以直接起訴國家賠償。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無論什麼案件,只要出現差錯,而且給受害者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和傷害,都是可以向國家申請賠償的。不過,要想得到國家的賠償,會有很多復雜的程序要走,並敗渣且要滿足一定的要求才可以申請。
法律分析
想要申請賠償,首先要去找到賠償義務機關並提出要求,或者在申請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時候,把申請賠償的要求提出來。我國法律規定的行政賠償的程序,一共分為兩種,一個是單獨要求行政賠償的程序,另一個是是有附帶要求行政賠償的程序。對單獨提出行政賠償程序請求來說,這個是由行政機關來處理的。要是,有對行政機關的決策不同意的,有權向法律提起訴訟。如果是行政單位存在違規執法的情況的話,那麼在申請國家賠償的時候,首先要向行政單位遞交申請書,要麼向察困悄上一級單位遞交行政復議書,最後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可以選擇起訴。起訴國家賠償,首先要准備好行政訴訟狀,還有賠償義務機關侵權的證據等資料,把相關文件資料交給法院,法院會決定是否立案,然後安排開庭時間,審判並作出公正的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尺拿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Ⅸ 行政賠償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行政機關傷害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的時候,我們是可以根據相關的規定,要求其進行賠償的
行政賠償是這么規定的:
(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二)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笑高梁政強制措施的;
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三)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念兄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碰運害發生的;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Ⅹ 行政訴訟法中哪一條規定行政賠償
行政訴訟來法第三十八源條、第六十條有關於行政賠償的規定。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