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加班證明

勞動法加班證明

發布時間: 2023-04-16 14:36:37

『壹』 違反勞動法 超時加班怎樣收集證據

來對於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自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行為,勞動者可以搜集證據(例如:人證、物證,視聽資料等)證明加班事實,向勞動行政部門進行投訴,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貳』 勞動法不給加班費

加班不給加班費肯定是屬於違法的行為,用人單位需要按勞動者不同的加班時間段來進行支付加班費用,如果不給勞動者是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舉報的,或者是直接向法院起訴進行解決。
一、加班不給加班費違法嗎?
公司只讓加班但是不給加班費當然是違法的,法律規定加班是要給員工加班費的,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弊旁加班費。而加班費的標准,至少應當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計算。允許公司高於國家規定標准支付加班費,但是卻不能低於這個標准支付,或者不支付加班費。
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二、勞動者加班的規定是怎麼樣的?
根據《勞動法》規定: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綜合上面所說的,加班不給加班費的行為完全觸犯了我國的《勞動肆纖法》,也會給勞動者的利益帶來重大的損失,只要雙方協商無果,就可以直接走法律的流程來進行辦理,所以,員工租雹橡付出了勞動力,用人單位就應該按規定支付相應的報酬,這樣才能算是合理的。

『叄』 公司要求員工在雙休和節假日加班,這違反勞動法嗎

周末本身是員工的休息時間,但有的用人單位在此期間要求員工加班,一般情況需要與員工協商達成一致,也就是說需要經過員工的同意。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否則單位不得強制員工加班。對於一般周末強制要求員工加班的行為是不合法的。

以下幾種情況單位可以強制員工周末加班: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資產遭到嚴重威脅,需要緊急處理;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

3、必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

4、為完成國防緊急任務,或者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外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以及商業、供銷企業在旺季完成收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緊急任務。

法律依據: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也就是說公司加班需要與勞動者協商,如果勞動者不願意加班,公司無權強行要求員工加班。對於企業延長工作時間的程序規定,企業違反法律強迫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勞動者有權拒絕。

所以,除上述幾種情況外,公司以其他方式強制要求勞動者加班的,勞動者有權拒絕。當然具體也要結合實際情況與勞動者意願。

『肆』 勞動法加班規定

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加班費的計算,依據加班的時間而定,如果平時加班的,按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計算加班費。
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分配研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勞動爭議仲裁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6、《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首槐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7、《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十八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仲裁庭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哪些情形下不得拒絕加班?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解釋,以下四種情形,職工不得拒絕延長工作時間: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遭到嚴重做飢威脅,需要緊急處理的。比如「非典時期」需要生產大量口罩,紡織工廠的職工就應當聽從指揮,有必要犧牲個人時間加班加點生產口罩,一切以人民純芹返利益為重。
2、必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的。
3、生產設備、交通運輸路線、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4、為完成國防緊急任務,或者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內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以及商業、供銷企業在旺季完成收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緊急任務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伍』 加班工資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公司不給加班費違法嗎

結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職工加班,需要與職工進行協商,一般情況下職工是有權利拒絕加班要求。而要是服從了單位的加班安排,那麼單位也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支付其加班費,所以單位安排加班但是不支付加班費的行為是違法的。
而加班費的標准,至少應當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計算。允許公司高於國家規定標准支付加班費,但是卻不能低於這個標准支付,或者不支付加班費。
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勞動法》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陸』 勞動法規:加班費爭議處理的詳細規則(2)

5、特殊用工形式下的加班認定

(1)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加班的,可以安排補休,沒有規定需支付加班工資,公務員又不適用《勞動法》,所以公務員加班,無權要求加班工資。

(2)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加班問題

《勞動法》並沒有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納入調整范圍,所以《勞動法》關於加班工資的規定是否適用於民辦非企業單位就存在爭議。筆者認為,《勞動合同法》已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納入調整范圍,從法理而言,民辦非企業單位也應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法律急需明確在目前情況下,是否可以參照適用《勞動法》的規定。

(3)小時工

小時工應看雙方是否形成了勞動關系。對於非全日制用工,屬於勞動關系,雙方一般明確約定了工作時間,如果超過約定的工作時間工作又不能折抵其他工作時間的,應支付加班工資。對於臨時聘請的小時工,即所謂“點工”,雙方並沒有明確約定工作時間的,只是約定每小時的工作報酬,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後的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勞動報酬。筆者認為,這種“點工”關系雙方形成的是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所以不受《勞動法》的調整,超過8小時以外的工作時間無須支付加班工資。

(4)勞務派遣用工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了用工單位支付加班費的義務,所以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下,如果勞動者存在加班的,用工單位須支付加班費,派遣單位無須支付加班費。

(5)傳達室門衛加班的認定

傳達室門衛有其特殊性,有的吃住均在傳達室。實踐中也有傳達室門衛主張24小時工作並要求加班費的案例。實踐中有案例支持了吃住均在傳達室的門衛每天2小時的加班工資。筆者認為,對於正常8小時工作制的企業,考慮到上班時間以及上班前以及下班後一段時間,門衛必須處於工作狀態,所以從情理上酌情支持吃住均在傳達室的門衛上班前1小時,下班後1小時的加班工資並不為過。對於吃住不在傳達室的門衛,可按其實際加班時間計付加班工資。

(6)高層管理人員的加班

高層管理人員可否主張加班工資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國法律並沒有特殊規定,但國外存在加班豁免制度。美國《公平勞動標准法案》中對於某些行業的雇員或某些特殊雇員,僱主可以豁免適用加班補償,通常從事高層執行、管理或專業人士的職責,且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才可以豁免適用加班費。我國香港地區調整勞資關系的《僱傭條例》不適用於月薪超過10500港幣的非體力勞動雇員。筆者認為對於較高年薪制的高層管理人員,我國也有必要引入加班豁免制度。

三、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認定和計算

1、有關法律、法規對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規定

目前,對於加班費的計算基準,我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司法解釋未對此做出明確規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僅規定,支付加班工資,應當按照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或百分之二百或百分之三百支付工資報酬。原勞動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四十四條解釋:此處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規定的其本人的基本工資,但何謂“基本工資”,其內涵和外延又有多大,相關意見也不明確。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五十四條對“正常工作時間工資”作出了解釋,指的是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依法應當支付的勞動報酬。不包括下列各項:1、延長工作時間工資;2、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3、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的福利待遇等。該條也沒有明確規定作為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內涵和外延有多大。原勞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對“福利”作了解釋,指的是用人單位用於補助職工及其家屬和舉辦集體福利事業的費用,包括集體福利費、職工上下班交通補助費、探親路費、取暖補貼、生活困難補助等。有些地方規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不明確的情況下,以平均工資的70%作為加班工資計算基數。

2、雙方能否約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問題

我國現有法律沒有禁止也沒有允許雙方約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筆者認為鑒於勞動力過剩的中國國情,勞動者在簽訂合同時往往只有同意或不同意的權利,沒有平等協商的權利,如果允許雙方自由約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極易損害勞動者的權利。比如,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每月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並約定以此作為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為1000元,而勞動者每月還有獎金、補貼等1500元,則其正常工作時間時薪為2500÷21.75÷8=14.37元,平時加班時薪為1000÷21.75÷8×150%=8.6元。勞動者加班1小時的工資還沒有正常工作時間的時薪高,顯然不合理。筆者認為原則上應禁止用人單位和單個勞動者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加班費計算基準由用人單位同工會和職工代表集體協商後在集體勞動合同中約定”是一個較好的選擇。第一,該做法不與上位法相沖突,上位法沒有禁止雙方約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第二,該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加班費的計算基準由用人單位、工會以及職工代表集體協商,則工會和職工代表比單個勞動者力量大,雙方能夠平等協商,確定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基數。第三,該做法可操作性強,由於用人單位工資支付不規范,工資項目五花八門,司法實踐中對有些項目是否屬於正常工作時間工資范疇還是存在較多爭議,以集體合同約定的計算基數為准有利於避免雙方對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爭議,也有利於仲裁以及司法部門對加班費計算基數的認定。

3、筆者關於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觀點

根據“約定優於法定”的原則,用人單位、工會以及職工代表集體協商確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應當優先法定的“標准工資”適用。

在沒有約定下認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時,首先要將不屬於工資的項目排除,如用人單位給付的飲料費、集體福利費、職工上下班交通補助費、探親路費、取暖補貼、生活困難補助;其次要將正常工作時間工資以外的工資排除,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務提成等;最後,考察每月固定發放的工資項目的性質,如果不是由正常工作時間所唯一決定的,勞動者有可能得不到的,不應納入加班工資計算基數。

四、加班工資的舉證責任

1、加班時間的舉證責任

這是一個令司法實務十分頭疼的問題,也是審判中遇到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司法實務一般是這樣考慮的:

首先由勞動者就加班的基本事實舉證(比如工資條上工作天數超過21天,用人單位下發的加班通知),但證明標准不宜過高,只要使法官有理由相信有加班即可,再由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加班的具體時間、加班費計付標准及已支付的加班費數額舉證。

其次,對於勞動者主張之日前2年的工作時間均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因為用人單位負有應當保存工資支付表兩年的義務,工資支付表應當包括支付單位名稱、工資計發時段、發放時間、員工姓名、正常工作時間、加班時間、標准工資以及加班工資等應發項目以及扣除的項目、金額及工資帳號等記錄。如果用人單位舉不出證據證明勞動者的實際工作時間,則司法實務部門一般以用人單位舉證不能為由採信勞動者關於加班時間的主張,如果勞動者主張明顯超出合理范疇,則法院酌情予以調整。

最後,對於勞動者主張之日2年之前的工作時間均應由勞動者負舉證責任。勞動者主張2年之前的加班工資,因用人單位只負有保存工資支付表2年的義務,故勞動者應舉證證明2年之前的加班事實,如果勞動者不能證明,則不予支持加班工資。

2、加班時間真實性的認定問題

加班時間的證明標准也是一個令實務部門頭疼的問題。很多用人單位不是沒有考勤記錄,而是電子考勤,或者是打卡考勤沒有勞動者簽名,勞動者對此一概不認。由於電子考勤記錄容易被修改,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系電腦原始生成,所以,司法實踐部門一般並不採信電子考勤記錄。同樣,對於沒有勞動者簽名(簽勞動者名字的為公司管理人員)的打卡考勤記錄,也存在偽造的可能,所以司法實踐部門一般也不予採信。筆者認為,電子考勤是一個普遍現象,是現代化管理的一個表現,應當得到法律的承認,但由於電子考勤記錄又的確存在偽造的可能,故對於電子考勤記錄的證明標准不宜過高,不需要達到確實充分的程度,如果有其他證據證明電子考勤記錄上的某條記錄是真實的,比如勞動者某一天請假沒有來上班,用人單位提交了請假條,電子考勤記錄也顯示這一天沒有考勤記錄,如果存在相當多的考勤記錄可以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則可以採信電子考勤記錄的真實性。對於電子考勤記錄和沒有勞動者簽名確認的打卡記錄,司法實踐部門應盡量查細一點,問多一點,看有無與考勤記錄相吻合的地方,如果有較多可以相互印證的地方,則應採信電子考勤記錄和打卡記錄的真實性,不能一概不予採信。

3、筆者關於加班工資舉證責任分配的一些看法

當事人因加班工資支付發生爭議的,舉證責任可作如下分配: (1)、用人單位應就勞動者已領取加班工資的情況進行舉證。(2)、用人單位延期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主張用人單位系無故拖欠工資的,用人單位應就延期支付加班工資的原因進行舉證。(3)、勞動者主張作為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工資標准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或已實際領取的工資數額的,勞動者應就其主張的工資標准舉證。(4)、因用人單位減少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5)、勞動者主張加班工資,用人單位否認有加班的,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正常上班的事實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以已經勞動者確認的電子考勤記錄證明勞動者未加班的,對用人單位的電子考勤記錄應予採信;用人單位不能就勞動者正常上班時間舉證的,應採信勞動者主張的加班時間,但勞動者主張明顯超出合理范圍的應作出相應的調整。用人單位考勤記錄雖無勞動者簽名,但有其他證據(如工資支付資料、請假條、出差記錄等)相佐證的,可作為認定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證據。(6)、勞動者主張用人單位拖欠、剋扣加班工資的,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之日兩年內的工資支付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其在申請勞動仲裁前已向用人單位主張過權利的,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首次主張權利之日兩年內的工資支付表承擔舉證責任。上款所稱的工資支付表應包括支付單位名稱、工資計發時段、發放時間、員工姓名、正常工作時間、加班時間、標准工資以及加班工資等應發項目以及扣除的項目、金額及工資帳號等記錄。

五、加班工資的追索時效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於加班工資適用特別仲裁時效,勞動者主張加班工資的時效從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之日起計算,不從應發工資之日起計算。實踐中認為加班工資適用2年訴訟時效的做法有誤。如果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用人單位明確拒絕支付加班工資的,則加班工資申請仲裁時效從拒付之日起計算。

六、包月工資的認定問題

實踐中有的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實行包薪制或者約定月薪某某元(包含加班工資),但是沒有約定包含的加班時間是多少,實際操作中不論勞動者加班多少小時,均按雙方約定的月薪給付,這種約定是否有效?還有的沒有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實行包薪制,但是有其他證據證明已經支付的工資包含加班工資的,比如每月的工資條顯示,不管勞動者上班多少天(有的月份出勤30天,有的月份出勤22天),用人單位均支付固定的同等數額的工資給勞動者,這種情況能否認定雙方已實行包薪制?

有意見認為,以上兩種方式均可以認定有效,即用人單位無需再支付加班工資,但是經過折算後[基本時薪=約定工資÷(21.75天×8小時+約定超過法定工作時間小時數×150%或200%)],如果基本時薪沒有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則有效,如果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則應按最低工資標准補足。這種意見認為,雙方明示的、默示的包月制均有效,而且可以包含超過法定最高加班36小時以外的加班工資。

另有意見也認為雙方約定每月給付的工資中包含加班工資是有效的,因為法律沒有禁止該行為,但是認為每月工資包含的加班時間不能超過36個小時,超過36個小時的加班,用人單位應另行支付加班工資。如果雙方沒有明確約定包含加班工資的,即使有證據證明雙方一直按包月制給付的,也不能認定用人單位已給付了加班工資,即包月制只限於雙方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才適用。在包月制下,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基本時薪按以下方法確定:

1、約定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在36小時以內的,時薪=約定工資÷(21.75天×8小時+約定超過法定工作時間小時數×150%或200%);

2、約定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在36小時以外的,時薪=約定工資÷(21.75天×8小時+36小時×150%或200%);

3、如超過法定工作時間中包含了正常工作日及休息日延長工作時間且無法區分的,則勞動者的超過法定工作時間中可一半按正常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計算,一般按休息日工作時間的標准計算。

勞動者每月約定超過法定工作時間超出36小時部分應當按其基本時薪以法律規定的標准計算加班工資。如按上述方法計算出勞動者的基本工資低於法定最低工資標准,則該約定為無效。勞動者的工資應當以最低工資標准為基本工資,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為加班工資,加班工資以最低工資標准按法律規定標准計算。

以前深圳地區司法實務按第二種意見操作,目前按第一種意見操作。筆者傾向於第二種意見。

七、用人單位拖欠、剋扣加班工資,勞動者能否以此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問題

加班工資爭議往往還涉及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者以用人單位剋扣或者拖欠加班工資為由提出解除勞動關系,要求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能否得到支持的問題?該問題的實質在於對於用人單位僅有拖欠勞動者加班工資的行為,如未按照法律規定的標准支付加班工資,而不存在拒不支付加班工資的行為,勞動者能否被迫解除勞動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勞動者不能以此為由解除勞動關系,要求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並可支付賠償金:……(三)、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顯然,該司法解釋第(三)項、第(四)項對工資和加班工資分別作了規定。第(三)項所指的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黃松有所主編的《最高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的理解與使用》一書也認為,對於僅有拖欠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的行為,勞動者不能據此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只有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的請求,而用人單位明確拒絕,或者用人單位明確表示拒絕支付的,勞動者才能據此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向用人單位主張支付勞動者的延長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根據該書的釋義,勞動者必須舉證向用人單位主張過拖欠的加班工資,而用人單位明確拒絕,可以行使被迫解除權。

然而,《勞動合同法》對此卻未加以區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規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行使被迫解除權。這里並沒有明確區分加班工資和工資,也未區分剋扣、拖欠或者拒不支付。如何理解這里的“及時”和“足額”,是否用人單位拖欠或者剋扣勞動者1分錢工資或者拖延1天發放工資,勞動者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如果這種理解是正確的,那麼勞動者的權利也太大了,實際上賦予了勞動者更大的隨時解除權。只要勞動者不想在用人單位工作,就可以找用人單位在工資支付上的毛病,從而解除勞動關系,並可以要求補償金。筆者認為,由於《勞動合同法》所規定的“及時”、“足額”並不明確,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在《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後並不當然失效,應當仍有適用的餘地。可以考慮對“及時”、“足額”做限縮解釋,即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所規定的“剋扣、無故拖欠、拒不支付”來解釋是否存在“不及時、不足額”的行為,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對此予以明確。

深圳地區司法實務部門一般採取以下處理辦法:

1、《勞動合同法》實施前,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剋扣基本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或者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報酬的,勞動者請求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應予支持。

2、《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足額支付加班工資,請求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應舉證證明其曾向用人單位請求支付加班工資差額而被用人單位明確拒絕,或者用人單位明確表示拒絕支付加班工資差額。

3、《勞動合同法》實施後,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4、如果勞動者請求的加班工資差額包含《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和實施後的時間,在是否支持勞動者請求的經濟補償金問題上,分段採取不同的標准和處理原則。

八、加班工資爭議的根源與對策

從勞動法以及相關配套法規、規章看,國家的立法立足於取消加班,採取的是限制加班的立法模式,其採取的限制措施有:1、實行三方協商原則,用人單位組織加班,需要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才可實施。2、不得超過法定限制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合計不得超過36小時。3、確定較高的加班工資報酬。平時安排加班為不低於小時工資標準的150%的報酬,休息日安排加班為不低於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的報酬,法定節假日加班為不低於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的報酬。然而,從近幾年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看,用人單位安排加班基本上不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超過法定36小時加班的比比皆是,嚴格按照勞動法的標准足額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的也是鳳毛鱗角。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結果,為什麼會存在普遍性的違法,是我們的立法存在問題,還是我們的執法存在問題?在筆者看來,法不責眾,面對普遍性違法,執法是無能為力的,我們的立法有沒有問題,我國有關工作時間、加班工資的勞動立法是不是超越了現階段我國的國情,這種上層建築是不是與現階段的經濟基礎不相適應?從筆者獲知的情況看,不僅企業熱衷於加班,甚至將其視為一種“企業文化”,而且有相當多的外來勞務工為了獲得較高的加班工資,也熱衷於加班,出現過投訴企業不安排加班的事例。那麼,企業和部分勞動者熱衷於加班的原因是什麼,這也是探求加班工資爭議產生的根源所在。筆者認為,加班現象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諸多矛盾交織情況下的產物,有其產生的多種原因及表現形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1、工作任務的不確定性與勞動力相對固定之間的矛盾。市場經濟不是按計劃生產,而是根據合同定單量而生產,所以一旦某段時間訂單量突增,必然引起加班情況的出現。2、高額的用人成本和裁員成本導致企業不願意招足員工,而用加班的方式解決人員的不足。3、為了榨取員工的剩餘價值。主要表現在不支付加班工資或不足額支付加班工資。4、部分企業管理能力差,工作任務安排不科學而經常安排加班,部分全球化運作的企業為了應對其他區域工作而不得不安排加班。5、部分基礎工資較低的外來勞務工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靠加班增加收入。

針對基於大量企業每月加班超過36小時的事實以及部分勞動者要求加班的現實,筆者認為我國法律對加班時間限制過死,不適合現有國情,可予以適當放寬。考察國外立法,美國對延長工作時間的時間限制較為寬松,僅在大的方面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60小時,美國為每周5天40小時工作制,即每周加班不得超過20小時,每月加班不得超過80小時。新加坡也規定每月加班不得超過72小時。國際勞工公約也規定只需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有一次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休息時間。筆者認為在不修改《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情況下可以做以下技術處理:即將《勞動法》第四十一條所規定的每月延長工作時間不超過36小時作限縮解釋,將其解釋為每月平時延長工作時間不超過36小時。另外,再規定休息日加班不得超過32小時[即每月8個休息日,在保證勞動者每周休息一天的情況下,另外4個休息日(4×8=32小時)可作為加班時間]。這樣,每月68小時的加班時間能基本滿足絕大部分企業的需要,基本解決工作任務的不確定性與勞動力相對固定之間的矛盾,也可以避免大量企業違法卻得不到法律制裁損害法律權威的尷尬。

針對部分企業沒有足額支付加班費的問題,《勞動合同法》以及《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均只規定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支付賠償金,而沒有賦予勞動者民事訴訟請求以上賠償金的權利,只能要求25%額外經濟補償金。筆者認為應當區分用人單位惡意拖欠、剋扣與“無意之中拖欠、剋扣”的區別。有的企業並非想故意拖欠、剋扣勞動者的加班工資,而是對有關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存在誤解,比如對於住房補貼、伙食補貼、全勤獎等是否應納入加班工資計算基數存在誤解,有關法律對加班工資計算基數又沒有明確規定,極易產生誤讀。如果是用人單位惡意拖欠、剋扣勞動者加班工資的,筆者認為由於勞動部門的經常性缺位,應當賦予勞動者民事訴訟請求以上賠償金的權利。針對因加班工資計算基數不明確而產生的爭議,有關部門應加強立法或司法解釋工作,盡快予以明確,避免此類爭議的發生。另外,考察國外立法,我國加班加點的報酬也較高,國外大體趨同於延長工作時間獲得正常工資報酬150%的報酬 。為保障勞動者休息權的立法目的得到充分實現,打消勞動者加班加點的積極性,可以考慮適當降低支付標准,而增大用人單位不足額支付的懲罰力度。

針對我國相當多的企業並沒有工會的事實以及絕大部分工會並不代表勞動者利益而實際受企業操控的事實,要求加班與工會協商不太現實,工會也並不能代表勞動者的真實意思表示。所以不如推進集體合同制度,以勞動者集體協商制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沒有集體協商的,只需勞動者同意即可。

『柒』 勞動法加班時間規定

一、勞動法對於加班時間的規定有哪些

1、勞動法對於加班時間的規定如下:

(1)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2)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簽勞動合同需要什麼材料

簽勞動合同需要的材料如下:

1、身份證復印件一張;

2、學歷證書復印件一張;

3、相關的資格證書復印件一張;

4、一寸的藍底照片兩張;

5、如果之前有離職的話可能還需要辦理離職證明。

三、簽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簽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如下:

1、審查勞動者的主體資格;

2、履行告知義務;

3、簽署勞動合同時應先讓勞動者簽署,用人單位統一蓋章;

4、辦理入職手續;

5、辦理用工手續。

『捌』 勞動法對加班的規定

一、勞動法對加班的規定有哪些
1、勞動法對加班的規定如下: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
(4)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可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一小時;
(5)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二、勞動法加班不給工資去哪裡投訴
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向用工地勞動監察投訴。如下:
1、投訴人身份證;
2、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4、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5、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6、考勤記錄;
7、其他證明勞動關系的材料。

熱點內容
包攬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22:29:39 瀏覽:548
日本民法典原則 發布:2025-01-12 22:04:20 瀏覽:273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