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實體法與訴訟法

實體法與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3-05-02 16:20:59

① 張之洞認為實體法和訴訟法立法順序

先有實體法悄激爛,後有訴訟法。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訴訟法,是指規定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訴訟法調整的對象是訴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訴訟法的主要內容有:關於司法機關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原則、程序方式和方法的規定。關於鉛圓檢察或監督訴訟活動是否合法,以及糾正錯啟漏誤的原則、程序、方式和方法的規定。關於執行程序的規定等等。

②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

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勞動法是實體法,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是形式與內容、手段與目的的關系,二者密不可分,必須同時存在。二者在某些原則和制度的規定上又是相通的或者是一致的。
法律依據
《未匹配》
未匹配

③ 訴訟法和實體法的區別

法理學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現象的過程中,依據不同的標准,將法律分為不同的種類。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劃分,就是其中的一種分類。一般而言,根據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早期的法理學中,沒有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概念區分。但實踐中,程序卻被法庭廣泛用於解決糾紛。18世紀以後,隨著程序法概念的產生,才形成了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分類法。據《牛津法律大辭典》解釋,程序法是英國功利主義法學家邊沁(1748-1832)創造的類概念,用來表示不同於實體法的法律原則和規則的體系。
應當指出,在概念的分類理解上,不能把程序法與訴訟法相等同,因為程序法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選舉規則、議事規則等,也包括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
同時,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劃分是為了認識、分析和研究法律現象而進行的法理概括,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這種劃分都不是絕對的,不能機械地、形而上學地理解兩者的劃分關系。法律規范體系的實際情況是,實體法中往往有某些程序性規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一部實體法,但其中有一些條文卻對有關程序作了規定。如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又如第四十九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如認為立法會通過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整體利益,可在三個月內將法案發回立法會重議,立法會如以不少於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原案,行政長官必須在一個月內簽署公布或按本法第五十條的規定處理。」而程序法中往往也規定有關國家機關和程序參與人的職權、權利和責任、義務。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一部程序法,但該法的一些條款卻規定了實體權利。如第九條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又如第十一條規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第十四條規定:「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察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由於現代立法往往在同一部法律中兼顧實體權利\職權和義務\責任與程序規則,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在現實法律體系中實體法與程序法已經出現了相互兼容的特點。
實體法和程序法作為法律的整體功能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劃分的意義上,兩者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特點和內容。

④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是形式與內容、手段與目的的關系,二者密不可分,必須同時存在。二者在某些原則和制度的規定上又是相通的或者是一致的,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分屬不同法律部門,二者既展現出一定個性,也表現出極強的聯系。具體如下:
1、存在形式
從存在形式上觀察,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一般存在各自獨立的法典,但兩者並非完全涇渭分明,而是呈現一種相互交融的形勢。一方面,民事實體法中的某些規定,如訴訟時效制度、舉證責任分配等,究其實質,為民事訴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民事訴訟法中亦存在一定的民事實體法規范:民事訴訟法規定,在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的行為無效。財產蠢扒保全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先予執行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2、規定內容
從規定內容上分析,民事訴訟法為程序法,是有關法院司法程序的法律;民商法是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主要內容的法律。二者表現態汪為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即民帶閉昌事訴訟法要以民事實體法為依託,民事實體法又需要民事訴訟法來保障;
3、價值取向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民事訴訟的目的,反映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和內在規律,承載民事訴訟程序價值的要求」。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有著相似的價值取向。從一定角度來看,民事訴訟法可調解民事糾紛、糾正相悖於民事實體法精神、目的的個案,可視作民事實體法的延伸:民事實體法律崇尚平等、誠信、意思自治,民事訴訟法中也分別有訴訟地位平等、誠實信用、處分原則與其相對應;
4、價值目標
程序法與實體法在具有共同的價值目標的同時,又具有各自的獨立價值。過去學界有觀點認為民事訴訟法的價值目的即其保障民事實體法的實施,即保障實質正義的實現。但如今,民事訴訟法的另一價值,也是其獨立存在的價值——「程序正義」已得到普遍承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⑤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聯系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體現為形式和內容,目的配告頌和手段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民事訴訟法是專門為了解決實體爭議,為了維護當事人實體權利而設置的。所以,民事訴訟法是形式、是手段,而民事實體法是內容、是目的。所以民事訴訟法是保障民事實體法實行的培鄭一部法律。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之間有一個友胡保障和被保障的關系。

⑥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

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是保障民事實體法得以貫徹執行的途徑;民事訴訟法是維護民事實體法能夠得以貫徹執行的程序保障;民事訴訟法是維護民事實體法權益和地位的基本保障。
1.民事實體法按照正義的理念對民事權利民事義務進行最初分配,
2.民事訴訟法對其中不和諧的個案進行調整;然而,當法院依法定程序、公開地對糾紛進行審理,程序正義價值就開始獨立體現其魅力,這種魅力表現為在依一定法定程序公開審理案件的條件下,即使其得出的結果即使存在不公正之處,也較容易得到當事人的理解和自覺接受。因此,當實質正義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這種情形並不少見,如因 證據 缺乏無法查明事實等),人們往往會轉而追求程序正義為代替,程序正義,也即為程序法的獨立價值。有學者將民事訴訟法的價值歸納為目的性價值(也稱內在價值,如程序公正、程序效益、程序自由等)與工具性價值(也稱外在價值,如實體公正、秩序等),從更廣的層面上理解 民訴法 兩種價值目標,亦值得我們深思。 上述四個角度的論述,層層遞進、由淺及深地展示了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特點:即在相互獨立,相互區別,體現出本身個性的基礎上又始終存在聯系,分享一定共性的同時共同在現代社會中發揮其保障權利、維護秩序之功能,有機依存,缺一不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⑦ 民事訴訟法與實體法的關系

法律主觀:

關系: 民事訴訟法 是程序法、是保障民事實體法得以貫徹執行的途徑;民事訴訟法是維護民事實體法能夠得以貫徹執行的程序保障;民事訴訟法是維護民事實體法權益和地位的基本保障。 《 民法典 》第蘆盯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法律客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陪物和民法院受螞弊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⑧ 民事訴訟法與實體法的關系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分屬不同法律部門,二者既展現出一定個性,也表現出極強的聯系。本文中,筆者將從存在形式、規定內容、價值取向、價值目標、功能實現五個角度描述二者關系。
我們知道要更好的維護司法的公正,不僅僅要促進每一個案件的實體公正,在程序上也必須要保持公正,這就是民事訴訟法所起的作用,能夠讓民事案件的進程更加合法透明,也規定了我國的審級制度,很多人對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是怎樣的並不清楚,讓小編來告訴大家。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分屬不同法律部門,二者既展現出一定個性,也表現出極強的聯系。本文中,筆者將從存在形式、規定內容、價值取向、價值目標、功能實現五個角度描述二者關系。
(一)存在形式
從存在形式上觀察,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一般存在各自獨立的法典,但兩者並非完全涇渭分明,而是呈現一種相互交融的形勢。我國制定民法典(生效),與《民事訴訟法》法典分離對立。然而,獨立的法典並不意味著形式上的完全分離,二者明顯存在交融:一方面,民事實體法中的某些規定,如訴訟時效制度、舉證責任分配等,究其實質,為民事訴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民事訴訟法中亦存在一定的民事實體法規范:民事訴訟法規定,在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的行為無效。財產保全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先予執行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二)規定內容
從規定內容上分析,民事訴訟法為程序法,是有關法院司法程序的法律;民商法是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主要內容的法律。二者表現為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即民事訴訟法要以民事實體法為依託,民事實體法又需要民事訴訟法來保障。
學者常依據程序與實體角度來論證訴訟法與實體法的學理地位,從世界范圍看,可歸納為「程序工具論」、「程序優先論」到「訴訟法與實體法並重」三個重要階段]如今,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這一觀念已成為通說。對於程序法的重要性,甚至有學者認為:事實和法律是一輛車的兩個輪子,程序推動了兩者的發展,因此程序是帶動車輪的馬。
(三)價值取向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民事訴訟的目的,反映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和內在規律,承載民事訴訟程序價值的要求」。筆者通過對比、觀察民事訴訟法和民事實體法的基本原則發現: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有著相似的價值取向。從一定角度來看,民事訴訟法可調解民事糾紛、糾正相悖於民事實體法精神、目的的個案,可視作民事實體法的延伸:民事實體法律崇尚平等、誠信、意思自治,民事訴訟法中也分別有訴訟地位平等、誠實信用、處分原則與其相對應。
另外,民事訴訟實體法與民事訴訟法的部分基本也體現出較大差異:
1、民事實體法無需所謂辯論原則、監督檢查這類偏於程序意義上的原則;
2、民事訴訟法由於其程序法的剛性也不適於適用公序良俗原則;
3、誠實信用原則在二者中的適用存在差異,民事實體法中,其重在補充法律漏洞,彌補成文法的不足,而民事訴訟法中民事訴訟的嚴格性決定了誠信原則應該改力求具體化。
(四)價值目標
程序法與實體法在具有共同的價值目標的同時,又具有各自的獨立價值。過去學界有觀點認為民事訴訟法的價值目的即其保障民事實體法的實施,即保障實質正義的實現。但如今,民事訴訟法的另一價值,也是其獨立存在的價值——「程序正義」已得到普遍承認。筆者認為,程序正義才是民事訴訟法的最主要價值。民事活動中的實質正義主要體現在兩點:
1.民事實體法按照正義的理念對民事權利民事義務進行最初分配,
2.民事訴訟法對其中不和諧的個案進行調整;然而,當法院依法定程序、公開地對糾紛進行審理,程序正義價值就開始獨立體現其魅力,這種魅力表現為在依一定法定程序公開審理案件的條件下,即使其得出的結果即使存在不公正之處,也較容易得到當事人的理解和自覺接受。因此,當實質正義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這種情形並不少見,如因證據缺乏無法查明事實等),人們往往會轉而追求程序正義為代替,程序正義,也即為程序法的獨立價值。有學者將民事訴訟法的價值歸納為目的性價值(也稱內在價值,如程序公正、程序效益、程序自由等)與工具性價值(也稱外在價值,如實體公正、秩序等),從更廣的層面上理解民訴法兩種價值目標,亦值得我們深思。
上述四個角度的論述,層層遞進、由淺及深地展示了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特點:即在相互獨立,相互區別,體現出本身個性的基礎上又始終存在聯系,分享一定共性的同時共同在現代社會中發揮其保障權利、維護秩序之功能,有機依存,缺一不可。
綜上所述,小編已經告訴大家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是怎樣的了,在某程度上來看雖然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是分開的,但是他們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進,相互交融的,在每一個民事案件當中,民事訴訟法能夠促進案件的調解和解決,並且也能夠使得公民獲得公正的判決。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內容。

⑨ 民事訴訟法屬於實體法嗎

民事訴訟法是實體法嗎
法理學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現象的過程中,依據不同的標准,將法律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
(一)實體法
實體法是指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如《民法》、《民法典》、《民法典》、《公司法》等等。
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豎好民法》、《商法》、《刑法》等等。而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二)程序法
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作為實體法的對稱,不能簡單地把程余叢鉛序法與訴訟法或者審判法相等同,因為程序法是鄭姿一個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選舉規則、議事規則等非訴訟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
(三)區別
《民事訴訟法》—程序(方法)。
民事實體法—規矩(規范)。
這兩法在民事法律關系與訴訟關繫上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規定社會行為,一個規范訴訟程序。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對於《民事訴訟法》是實體法嗎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民事訴訟法》不是實體法,而是程序法。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⑩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區別

1、二者規定內容之別

從規定內容上分析,民事訴訟法為程序法,是有關法院司法程序的法律;民商法是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主要內容的法律。

二者表現為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即民事訴訟法要以民事實體法為依託,民事實體法又需要民事訴訟法來保障。

2、二者規定內容有實體與程序之別

(1)民事實體法無需所謂辯論原則、監督檢查這類偏於程序意義上的原則;

(2)民事訴訟法由於其程序法的剛性也不適於適用公序良俗原則;

(3)誠實信用原則在二者中的適用存在差異,民事實體法中,其重在補充法律漏洞,彌補成文法的不足,而民事訴訟法中民事訴訟的嚴格性決定了誠信原則應該改力求具體化。

3、二者基本原則之別

民事訴訟法可調解民事糾紛、糾正相悖於民事實體法精神、目的的個案,可視作民事實體法的延伸:民事實體法律崇尚平等、誠信、意思自治,民事訴訟法中也分別有訴訟地位平等、誠實信用、處分原則與其相對應。

(10)實體法與訴訟法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的關系:

從功能實現角度探究,二者能相互促進,共同實現對公民民事權益保護、維護社會秩序的終極目標。

一方面,民事訴訟法是民事實體法內在生命力的表現,訴訟制度是解決民事糾紛最終、最有效、最權威的方式,當民事實體法規定的內容沒有得到實施,民事訴訟法對其進行個案糾正以保證民事實體法規定的有效落實。

另一方面,民事訴訟法的適用以民事實體法規定為基礎,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民事實體法的一些規定也有助於民事訴訟的進行。

熱點內容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1-12 18:47:49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