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訴訟法第58條
『壹』 民事訴訟可以委託朋友出庭嗎
民事訴訟可以委託朋友出庭。
有特別的限制性規定,根據規定,僅僅是以朋友身份,而沒有其他手續的話,是不能作為代理人的,要想作為代理人,必須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的推薦。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貳』 民事訴訟法58條
法律分析: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委託訴訟代理人,是指接受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表人或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委託,代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
本條是關於委託代理的規定。與法定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權的產生不同,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權利來自於委託人的授權,代理的事項和許可權一般都由委託人自行決定,可大可小,但必須經過當事人的明確授權。
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的權利大體可分為:純程序性質的或者與實體權利關系不那麼密切的訴訟權利,如申請迴避、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復議、陳述案情、提供證據、質證和辯論等;實體權利或與實體權利緊密相關的訴訟權,如承認、變更、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等。對此第二類權利,《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除非經過權利人的特別明確授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不在訴訟中享有。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後,本人可以出庭參加訴訟,也可以不再出庭,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叄』 民事訴訟法58條規定的具體內容
法律解析:
民事訴訟法 的適用范圍是法院受理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其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 訴訟 。理解民事訴訟的適用范圍,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民事訴訟法的適用主體,是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其相互之間。 二是,提起民事訴訟的范圍包括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產生的糾紛,其中財產關系是指基於物質財富關系而形成的相互關系,如基於債權、物權、 知識產權 而形成的相互關系;人身關系是指人們基於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相互關系,如姓名權、名譽權,以及有關婚姻、 收養 、 繼承 等 家庭關系 。 三是,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糾紛解決方式是訴訟,除了訴訟以外,還有仲裁、 人民調解 等 民事糾紛 的解決方式,這些方式有專門的法律來規范調整,不適用民事訴訟法。 除此之外,民事訴訟法還有其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即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的民事訴訟,都適用本法。也就是說,無論該民事糾紛是否發生在我國領域內,無論訴訟主體是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還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只要是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活動,都必須遵守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法律依據: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肆』 民事官司是否可以委託他人去打什麼人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五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六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七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社會團體屬於依法登記設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記設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
(二)被代理人屬於該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位於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
(三)代理事務屬於該社會團體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
(四)被推薦的公民是該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或者與該社會團體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工作人員。
專利代理人經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推薦,可以在專利糾紛案件中擔任訴訟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