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

發布時間: 2023-05-09 14:58:05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法律主觀:

搜集證據,起訴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行滾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一)原告神帶洞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游枯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貳』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法律主觀:

民事訴訟法 147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限應從判決書裁定書送達當事人的第二日起算。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當事人的,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次日起算。 對刑事二審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對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游枯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理由和范圍的限制。對刑事上訴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加重對被告人的處罰。而民事二審案件,二審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述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但是一審判決違行滾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在自訴案件中,被害人作為自訴人有權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提出上訴。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自訴案件包括三種,即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 輕微刑事案件 ;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害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這類自訴案件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即被告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也就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報案、控告、檢舉不立案偵查,或者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神帶洞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叄』 沒有法人資格能否作為民事被告

在我們的現實社會生活中,民眾之間的糾紛時有發生,這時候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等途徑來解決糾紛。那麼在我國的法律規定中,沒有法人資格能否作為民事被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否訂立合同?哪些分支機構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接下來就由為您進行詳細的介紹吧。
一、沒有法人資格能否作為民事被告?
可以作為被告。有訴訟主體資格不僅限於法人和自然人。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民訴意見》第40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如下:
(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夥組織;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型聯營企業;
(3)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4)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
(5)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6)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8)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爛激歲道、村辦企業;
(9)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否訂立合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能訂立合同,但需經其法定代理人追認生效。
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依法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因此,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地訂立合同。如果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了合同,必須經過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認才能生效。在法理學上這種合同又稱為效力待定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需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雖已成立,但因其不完全具備有關合同生效條件的規定,其效力能否發生尚待確定,依法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合同才生效。乙17周歲,在校學生,但有其祖父生前贈與500萬元的存款,甲,乙簽了價值200萬元的某名人字畫的買賣合同,該合同的效力怎樣 乙的父親追認,該買賣行為就有效,否則該合同無效。
三、哪些分支機構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
根據2012年修訂前的民事訴訟法第49條第1款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規定,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及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鉛蘆地的分支機構等屬於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的其他組織,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可以作為當事人參加民事訴訟。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訂時並未變更原民事訴訟法第49條的內容,只是條文順序變更為第48條。針對修訂後民事訴訟法的理解與適用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52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獨資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飢睜(四)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五)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
(六)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
(七) 經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企業、街道企業;
(八)其他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組織。
根據該規定,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中國人民銀行及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亦屬於民事訴訟法所指的「其他組織」,可以作為訴訟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52條雖沒有明確規定,但應認為不影響以上分支機構的訴訟主體資格。
以上,就是為您收集整理得到的關於沒有法人資格能否作為民事被告的相關法律條文內容。法律規定中,即使不具有法人資格也可以作為被告。有訴訟主體資格不僅限於法人和自然人。

『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案件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閱刑事案件材料的規定中的正卷包括那些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規定: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第六十一條 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查閱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代理人查閱民事案件材料的規定》:
第一條 代理民事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查閱所代理案件的有關材料。但是,訴訟代理人查閱案件材料不得影響案件的審理。 訴訟代理人為了申請再審的需要,可以查閱已經審理終結的所代理案件有關材料。
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為訴訟代理人閱卷提供便利條件,安排閱卷場所。必要時,該案件的書記員或者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應當在場。
第三條 訴訟代理人在訴訟過程中需要查閱案件有關材料的,應當提前與該案件的書記員或者審判人員聯系;查閱已經審理終結的案件有關材料的,應當與人民法院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聯系。
第四條 訴訟代理人查閱案件有關材料應當出示律師證或者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查閱案件有關材料應當填寫查閱案件有關材料閱卷單。
第五條 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查閱案件材料限於案件審判卷和執行卷的正卷,包括起訴書、答辯書、庭審筆錄及各種證據材料等。 案件審理終結後,可以查閱案件審判卷的正卷。
第六條 訴訟代理人查閱案件有關材料後,應當及時將查閱的全部案件材料交回書記員或者其他負責保管案卷的工作人員。 書記員或者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對訴訟代理人交回的案件材料應當當面清查,認為無誤後在閱卷單上簽注。閱卷單應當附卷。 訴訟代理人不得將查閱的案件材料攜出法院指定的閱卷場所。
第七條 訴訟代理人查閱案件材料可以摘抄或者復印。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材料,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復印案件材料應當經案卷保管人員的同意。復印已經審理終結的案件有關材料,訴訟代理人可以要求案卷管理部門在復印材料上蓋章確認。 復印案件材料可以收取必要的費用。
第八條 查閱案件材料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訴訟代理人應當保密。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是什麼「

第四十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釋義】
當事人,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起訴和應訴,有相應的訴訟行為能力,能承擔訴訟後果的人。當事人可分為正當當事人和非正當當事人。
正當當事人,是指就特定的訴訟,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成為原告或被告,因而受到案件判決的拘束的當事人。一般來說,對訴訟標的有管理權或者處分權的人是正當當事人。
本條規定的是當事人制度。公民、法人、其他組織都可以成為當事人。由於法人、其他組織是法律擬制的主體,必須有人代表它們參加到訴訟中,進行具體的訴訟行為,所以,法律規定它們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為其訴訟代表人。

『陸』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的內容是什麼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雹仿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族逗復兆肆賣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柒』 民事訴訟法第42條

法律主游枯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神帶洞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根據法律規定,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後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行滾,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捌』 最高人民法院對案件當事人查閱復制卷宗材料有哪些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案件當事人查閱復制卷宗材料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公開的若干規定》: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執行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法律文書和相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等不宜公開的文書材料外,其他一般都應當予以公開。

當事人及其委託代理人申請查閱執行卷宗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查閱、抄錄、復制執行卷宗正卷中的有關材料。

第十七條 對違反本規定不公開或不及時公開案件執行信息的,視情節輕重,依有關規定追究相應的責任。

(8)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擴展閱讀:

訴訟代理人查閱復制卷宗材料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現對訴訟代理人查閱代理案件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作如下規定:

第一條代理民事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查閱所代理案件的有關材料。但是,訴訟代理人查閱案件材料不得影響案件的審理。訴訟代理人為了申請再審的需要,可以查閱已經審理終結的所代理案件有關材料。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為訴訟代理人閱卷提供便利條件,安排閱卷場所。必要時,該案件的書記員或者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應當在場。

第三條訴訟代理人在訴訟過程中需要查閱案件有關材料的,應當提前與該案件的書記員或者審判人員聯系;查閱已經審理終結的案件有關材料的,應當與人民法院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聯系。

第四條訴訟代理人查閱案件有關材料應當出示律師證或者身份證等有效證件。查閱案件有關材料應當填寫查閱案件有關材料閱卷單。

第五條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查閱案件材料限於案件審判卷和執行卷的正卷,包括起訴書、答辯書、庭審筆錄及各種證據材料等。案件審理終結後,可以查閱案件審判卷的正卷。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村民委員會不做參與訴訟,村民不能自選代表作為村集體訴訟主體。
《中版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權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拾』 民事訴訟中的監督

法律主觀:

《 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 訴訟 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依照該條規定,能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的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1、公民公民又稱自然人是指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公民如果因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爭議,即可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即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應訴和參加訴訟,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公民也並非專指我國公民、外國人、無國籍人或雙重國籍人,居住在我國領域內,或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的,都可作民事訴訟當事人,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2、法人法人是指法律賦予民事權利能力的自然人團體以及沒有章程和管理機構的獨立財產。法人是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法人的權利能力從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法人的行為能力的存續期敏梁消間與權利能力相同。但法人的行為能力必須通過自己的法定代表來體現。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含義進行活動,行使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其行為視為法人的行為,其法律效力及於法人。 3、其他組織其他組織是指那些不是具備法人條件而未取得法人資格,但有一定的組織或名稱,能夠獨立承擔 民事責任 ,並沒有代表或管理人的組織。其他組織以其主要負責人作為對外代表該組織的機關,由其體現其他組織的訴訟行為能力。 首先是應該與本案的案件有直接的聯系,其次,使用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訴訟。最後,當人民法院對這個案件作出判決之後,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應該服從案件的判決,如果不服的話是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的,但是受到判決的約束。

法律客觀:

反訴是指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訴訟法上稱為本訴)程序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原告為被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該權利亦是當事人法律地位平渣燃等原則的重要體現,是本訴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權利,是保障本訴被告人民事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一、反訴條件1、反訴首先必須符合民訴法起訴的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2、反訴自身條件(1)反訴只能是本訴被告向本訴原告提起,而不能對原告以外其他人橋知;(2)反訴只能向受理本訴的法院提起;(3)反訴與本訴必須是適用同種訴訟程序;(4)反訴不能是其他法院專屬管轄;(5)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必須在事實或法律上有牽連;(6)提起的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33號)第三十四條第三款「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3、提出反訴實質條件提出反訴實質條件是指反訴的成立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即對上面其他條件(5)(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必須在事實或法律上有牽連。)的詳細解釋。提起反訴的實質條件,是反訴與本訴的牽連性。只有具備了這種牽連性,反訴才能成立,因而反訴實質條件就是決定被告提出的反請求是否屬於反訴范疇的條件。所謂反訴與本訴牽連性,是指反請求與本訴請求有同一事實上或法律上的聯系或基於訴訟標的的同一或主觀權益上的聯系。由於這種聯系,反請求與本訴就可以相互排斥、抵消、吞並,這種牽連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反駁與本訴基於同一法律關系。反訴與本訴所依據和所體現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性質相同。例如,原告請求給付贍養費,被告請求解除收養關系。原告、被告的請求依據和體現的權利義務關系均基於同一收養法律關系。2.反訴與本訴基於同一法律事實。反訴的訴訟請求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在事實上有某種牽連。例如,甲乙兩船相撞,甲請求乙賠償因為撞船而給其造成的船載貨物的損失;乙反訴請求甲賠償因撞船而給其造成的船身破損、人身傷亡的損失。本訴與反訴基於撞船這同一法律事實。再例如,原告起訴離婚,被告提出反訴,請求法院確認婚姻關系本來就是無效;原告起訴,要求被告按買賣合同交貨,被告提起反訴,說合同本身無效,要求依法撤銷。3.反訴與本訴不是出自於同一法律關系或同一法律事實,而是基於訴訟標的的同一或主觀權益上的聯系,基於抵消目的而發生的訴的理由上的聯系。提出的請求也應納入反訴的范圍。之所以把關系也界定為牽連性,其意義是有利於在訴訟中借反訴抵消本訴而免去不必要的重復清償活動,並且使被告免遭原告一方無清償能力的後果。例如,甲將房屋出租給乙,供乙經營商店,乙沒按期交付房租。甲礙於情面也沒向其追索,於是甲向乙賒購一批商品抵租金。後來,甲乙鬧糾紛,乙起訴甲要求反還商品價款,甲反訴,要求乙償還所欠租金。甲乙間請求即非同一法律關系又非同一法律事實。乙起訴請求給付價款,甲反訴請求給付租金,雙方的訴訟標的都是貨幣。如果被告請求數額大於原告請求數額,反訴即可以吞並本訴;如果被告請求數額小於原告請求數額,反訴即可抵消一部分本訴請求,使本訴請求部分失去意義。這完全符合反訴的抵消、吞並本訴請求的目的。但是,如果兩種事實沒有牽連,如原告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權是他的,被告又要求原告,必須償還欠款。這兩問題沒有聯系,被告提出還債問題就不是反訴。(如有必要,應另案起訴。)二、反訴的程序要件程序要件是指反訴在訴訟程序進行中提起的方式、時間及審理等條件。1.反訴提起方式。反訴是民事訴訟所獨有的,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或者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中是否允許反訴?無論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畢竟都是民事訴訟,原、被告主體地位平等,所以應允許反訴。2.反訴的管轄權。是否要求審理本訴的法院本來對反訴也有管轄權?即作為反訴的訴訟請求單獨提起時,如果審理本訴的法院無管轄權,該法院能否受理?反訴能否成立?就地域管轄來說,只要反訴請求的標的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其他法院專屬管轄(因為專屬管轄多是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審理本訴的法院就可受理,反訴成立。這一點在涉外民事訴訟中得到有力的證明。享有民事管轄豁免權的主體主動向駐在國法院提起訴訟,被告反訴時,享有管轄豁免權的主體即不再享有管轄豁免權,審理本訴的法院有權受理反訴。就級別管轄來說,如果作為反訴的訴訟請求單獨提起時應由級別較高的法院審理或作為反訴的訴訟請求應由級別較低的法院管轄,反訴和本訴均可一並由審理本訴的法院審理,即反訴只能向審理本訴的同一人民法院起訴。這在立法上應明確作出規定。3.反訴提起的具體時間。反訴在訴訟進行的哪個階段提出,我國民訴法沒有具體規定。司法實踐中,一般傾向最好是在答辯過程中提出,最遲也應在一審法院庭審辯論結束後提出。因為反訴提出時,庭審辯論尚未結束,原告還有反駁的機會,並可以申請延期審理。否則,要是庭審辯論結束以後提出反訴,必然重新進行訴訟程序,也會造成一些重復勞動,拖延本訴的審理。然而,是否庭審辯論結束後都不能提出反訴呢?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經過起訴、答辯,尤其是庭審辯論以後,出現證人打消顧慮,願意作證或糾正偽證,當事人舉出經過最後努力收集的證據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較多。特別是一些民事案件標的額較大,而又涉及外地的經濟糾紛,應當允許在庭審辯論結束以後,提起反訴。否則,如果不許被告提起反訴,或者提起反訴也不予理睬,表面上看爭取了時間,使本訴及時審結。而事實恰恰相反,因為這類糾紛的棘手程序是執行,要是被告在庭審辯論以後,提出的反訴成立,而又進行了實體審理後,反訴和本訴的請求可以相互沖抵,執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允許被告在庭審結束後提起反訴,讓其另行起訴,本訴和反訴的結案就存在一個時間差,很可能耗費時間和精力,結果有時很難預料。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應當靈活掌握,允許被告在庭審辯論結束以後、裁判作出之前,提出反訴。三、不適用反訴的幾類案件民訴法第五十二條規定,被告有要權提起反訴,但對反訴的時間、條件、形式、范圍,以及哪些案件可以反訴,哪些案件不適用反訴等都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根據我國的立法原則: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反訴。1、沒有被告稱謂的訴訟案件不適用反訴。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不同的訴訟程序,對當事人的稱謂也不同。在和一審程序中,稱為原告、被告;第二審程序中稱為上訴人(原審被告或原審原告)、被上訴人;在審理本院決定再審的案件、上級法院提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案件以及人民檢察院搞訴引起的再審案件的審判監督程序中,當事人稱為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在執行程序中稱為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民訴法第五十二條規定,被告有權提起反訴,從立法角度看,可以理解為,只有被告稱謂的當事人才能提起反訴。沒有被告稱謂的當事人不能提起反訴。2、法律規定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不適用反訴。特別程序是民事審判程序中的一種,是人民法院審理特殊類型案件所適用的程序。特別程序對審級、審限、當事人的稱謂及審理程序均做了特殊的規定,這些規定是人民法院審判某些特殊案件所遵循的特別規則,這類案件沒有利害沖突的雙方當事人(原告與被告),只有利害關系人,而且解決的問題也不是民事權益之爭。特別程序一般也不因起訴而開始,而是因利害關系申請而開始。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是各種各樣的,沒有統一的對象,也沒有共同的審理目的,人民法院按特別程序審理案件所作出的裁判,送達後立即生效,不得上訴,即實行一審終審制。從以上的情況看,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本不具備反訴的特別,所以此類案件不適用反訴,其中包括:審理選民資格案件所適用的程序,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所適用的程序,認定財產無主案件適用的程序等。3、某些基於婚姻家庭關系的人身權的案件不適用反訴。首先是離婚案件不適用反訴。離婚是當事人重要的法律行為。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不僅要對夫妻雙方的人身關系作出裁判,而且要對子女撫養以及財產關系作出裁判,使之產生一系列的法律後果。當事人離婚後,雖然夫妻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已經消滅,但是父母與子女的人身關系不能消滅,故離婚本訴應對涉及到的關系都一並裁判,被告也不可能提出新的反請求。婚姻法規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屬於反訴,如無過錯方是被告,只能依據原告離婚的請求要求原告給予損害賠償,而不是反訴。第二、贍養、撫養、扶養案件不適用反訴。贍養是指對長輩承擔的供養責任;撫養是指對未成年人承擔的供養責任;扶養是指對等同輩份的人承擔的供養責任。從上述三個概念的含義看,當事人所盡的義務都是法定的,這種法定義務既不能解除也不容抵消,所以,這類案件不存在反訴的問題。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可以對自訴人提起反訴。但是,對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並且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害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的案件不能提起反訴。

熱點內容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1-12 18:47:49 瀏覽:35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遠在身邊二 發布:2025-01-12 18:46:50 瀏覽:774
勞動法規定請病假 發布:2025-01-12 17:52:36 瀏覽:786
黨紀處分條例2015 發布:2025-01-12 17:17:05 瀏覽:932
欠條手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6:17:19 瀏覽:757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
行政法中的連帶責任 發布:2025-01-12 14:44:59 瀏覽:884
法治對稱性 發布:2025-01-12 14:08:01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