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本體
Ⅰ 自性、本體…都是什麼
1、自性(榮格分析心理學術語):榮格分析心理學中的原型自我(self),是四大原型之一。人的精神或者人格,盡管還有待於成熟和發展,但它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這種人格的組織原則是一個原型,榮格將其稱為自性,是一種體現心靈整合的原型。在榮格學說中,有兩個「自我",分別是意識自我(ego)和原型自我(self),《人格心理學》一書中將self翻譯成「自性」,以示區別。
2、本體(英語:Noumenon,發音:/ˈnuːmɛˌnɒn/),哲學名詞,意指不必用感官就能夠知識到的物體,或事件。它與現象是兩個相對的名詞,是形而上學中重要的議題。研究本體的學問,稱為本體論。康德稱本體為物自身(德語:das Ding an sich,英語:thing-in-itself,又譯為物自體)。
(1)勞動法本體擴展閱讀:
榮格認為,在中年以前自性原型可能根本就不明顯(那是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必須等待自我的成熟)。自性原型以某種程度的完整性開始顯現的同時,人格也正在通過個性化獲得充分的發展。
自性是人格的中心,它是有條理、統合的人格原型。在它四周其他系統像星座一樣將其圍繞,相互集合在一起,從而促使人格統一、平衡和穩定。形成統合的人格,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具有全然、合一的感覺,是人生的目標,人們都奮力以赴,卻很少有人能達到這一境界。必須等到人格結構中的其他各個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分別獨立以後,才能達到自性。
因此自性往往要到中年以後才會顯現出來。如果一個人覺得有「分裂」感、有沖突和焦慮,就說明自性的整合還不完全,功能沒有良好地發揮。
Ⅱ 法理學中法的本體論主要講哪些知識點
法的本體論是指探索和闡釋法的本原即法的存在的必然性及存在的根源等問題的法哲學理論。內
馬克思容主義法哲學明確承認法的本體問題的存在,並科學地揭示了法的真正本體、本原,即法是被奉為法律的統治階級的意志,這個意志的根源在一定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法是一定社會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法不能從其自身或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解釋。
(2)勞動法本體擴展閱讀
法學家從不同的階級立場和世界觀出發,對法的本質有著不同的態度和看法。一些法學理論否定和掩蓋了法律的本體論問題,最終未能科學地理解法律現象。
一般說來,唯心主義法學把法律歸於上帝的意志、某種神秘的精神或某種心理現象,而舊唯物主義法學在本體論問題上不能徹底貫徹唯物主義原則,往往著眼於法律的根源。孤立地將本質主義問題與認識論問題分開,最終陷入理論陷阱進入理想主義。
Ⅲ 憲法性單行法在沒有憲法的國家叫本體法,那麼
憲法來性法律和憲法性法律文件自
樓上的,這個世界上屬於不成文法系的國家還是很多的,沒有成文憲法也不是什麼嚇人的事!最典型的英國,就沒有成文憲法,但不是沒有憲法。他們的憲法散見於各個憲法性法律、憲法性判例和憲法慣例,這些都起著規定國家根本事務、保障公民權利等作用,只是在制定、修改的程序和法律效力上和一般法律一樣,屬於柔性憲法。
再說真正的憲法是一個近代才提出的概念,在漫長的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里,一樣沒有憲法,也沒見哪個國家隔三差五的要革命的。
何況不是哪個政權更迭都夠格稱為革命的,只有通過暴力形式,以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的政權更迭,才稱得上革命。歷史上,只有法國大革命和中國的辛亥革命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革命!!
諷刺的是法國之所以經常革命,倒和他們的成文憲法有著密切聯系呢!!
Ⅳ 什麼叫勞動
勞動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
1、勞動分為: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兩大類; 2、傳統的勞動分類方法置疑 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因為人的內在存在主要矛盾既人的意識主體與生命本體間的矛盾。人的任何行為都是這對矛盾的外在化,都是他們的綜合性結果。體力與腦力的勞動是統一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的,沒有完全分割體力或者腦力勞動。這在表述上不等於兩者的分隔,恰恰是兩者的實踐上的統一,這源於概念與實踐本身的關系。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為了確定勞動的分類方法,首先應對人類運動的形式進行分類。人類機體是由眾多生理系統、組織或細胞有機地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個系統、每種組織和各類細胞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地通過新陳代謝來完成各種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以維持和發展整個機體復雜的生命運動。可以把人類機體的各組成部分完成規定功能的過程稱為人的主體運動。從不同的觀察角度來看,人的主體運動可分為若干種不同形式。例如,根據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消化運動、呼吸運動、血液循環運動、生殖運動、分泌運動、神經運動等;根據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主運動與隨意運動,總的看人的行為過程都是意識與生命的總體運動。
Ⅳ 本體、本源、本性、本質——都是什麼意思……
1、本體區抄別於現象,它們是一對概念。(注意,這與本體論不同,本體論不是本體的論,本體論需要另外解釋)。本體指在我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客體,即「自在之物」;「現象」指「自在之物」作用於人的感官所引起的感覺表象。要弄懂,建議去看康德。
2、本源,也叫本原,始基,指構成世界萬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礎。
3、本性與本質沒有什麼重要的不同,用語不一而已。後者更哲學化一些。前者在日常語言中也用,後者則明顯是哲學術語。
4、本質,指事物固有的普遍的、相對穩定的內部聯系。「本質」與「現象」相對。但這里與解釋本體時不一樣。「本質」與「現象」相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講法,本質與現象不可分,現象能揭示本質。「本體」與「現象」相對是康德哲學的講法,我們只能認識現象,現象之後的本體或物自體不可知。
Ⅵ 社會保障法屬於法的什麼范疇
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概述
一、社會保障法的定義
概念明確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概念的內涵是要明確,而明確概念內涵 的主要方法就是給概念下定義。關於社會保障法的概念,從國內有關社會保障法的著述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定義:⑴社會保障法是高速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⑵社會保障法即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定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維護社會安全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⑶凡是依據社會政策制定的,用以保護某些特別需要扶助人群的生活安全,或用以促進社會大眾福利的立法,就是社會保障法;⑷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考察以上幾種關於社會保障的法的定義,所採取的都是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以其屬(法律規范)加上各差(調整的社會關系)——來定義社會保障法,因而有一定的缺陷。第一種定義的缺陷在於定義項「社會保障關系」本身又是一個不太明確的概念,無法用以明確被子定義項,所在地以很難使人對社會保障法這個概念有一個清晰的把握。第二種定義以社會保障法的功能作為它的種差來定義之。但在這一定義中,定義項的外延大於被定義項的外延,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因此「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定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不僅包括社會保障法,也可以包括其他一些法律規范,諸葛亮如民法、經濟法甚至刑法中的許多規范同樣有此功能。所以,這個定義還是未能揭示概念的本質和內涵。第三種定義同樣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社會保障法的主權應包括國家、社會(用人單位)和全體社會成員,而「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勢必將部分社會保障法律規范排除在外。
因此,如果要考慮給社會保障法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個定義中的和差如何來界定,社會保障法的種差實質上也就是該法律與他種法律之間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區別。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任何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區別。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任何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都有其獨特性,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不同,也正是一法律部門同其他法律保障法到期底調整哪些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的屬性是什麼。基於對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理解(後文將詳述之),筆者認為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為主體,為了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並不斷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決某些特殊社會群體的生活困難而發生的經濟扶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二、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一對社會保障關系的解析
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即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一言以蔽之,可以稱為社會保障關系,理解社會保障關系是把握社會保障法內涵的關鍵。從目前關於社會保障法的著述關系,理解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這個問題上,難點主要有以下三個:⑴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各自的權利義務如何?⑵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是什麼?⑶社會保障關系的怎樣確定?是許可權於對基本生活的保障,還是包括提高生活質量?
⒈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
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首先,有學者認為,保障的政府機制的形成,或者說導致政府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是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固定特徵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看不見的手」無法增進公共利益,實現公共消費,必須構造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機制的「社會保障」,去實現這一項任務。這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社會多數人們所在地接受的邏輯。還有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家責任為基礎的,例如西方一些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保障,認為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經濟職能。為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因而,從一般原理看,是市場失效的客觀現實和社會對公平的關注,為政府幹預經濟、插手社會保障提供了理論依據。確實,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盡管近年來西方許多福利國家紛紛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減輕和分散政府的責任,調動市場和個人機制的作用,但這只是要解決以往的高福利政策所釀成的政府財政危機並導致經濟效率下降這一弊病,就高層自身無法克服的「市場失靈」而言,政府仍應是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當然,政府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的管理和運作、監督乃至出現爭議的解決,都要通過具體的社會保障機構以及國家的職能部門來操作。因而,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社會保障職能機構就始終代表著國家一方。而且,由於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是政府基本職責而啟動的,因而社會保障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也即國家。
社會保障關系主體中的「社會」,在我國主要指用人單位、社會共部分社會服務機構。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保障的實踐表明:政府通過經濟政策手段干預調節經濟運行過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社會保障的責任。在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分析市場失效的過程中,發現政府也存在失效。「當政府政策或集體行動所採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經濟產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時,政府失靈便產生了。」用這種政府失效的理論保障體制的弊端所在。例如英國貿工部專家指出,英國失業問題還在於半個多世紀來,英國歷屆政府對「坐吃山空」的高福利政策不敢觸及,以致為所欲為業者依賴政府津貼仍能度日,客觀上助長了不少惰性。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轉軌國家,例如我國,基於目前的國情,財政基礎較簿弱,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指導思想下,國家不可能承擔起全部或大部分的保障,必須分散到社會或個人,構築起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片面強調社會保障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的作用,還要重視其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交率的功能。從目前我國許多保障措施來看,無論是「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負擔」,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都體現了力圖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兼顧的原則,所以社會和個人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主體。特別是個人,其在社會保障制度中主體身份可以說是雙重的,不僅是社會保障被給付主體,在許多項目上(例如社會保險的一些項目上)還是資金來源主體(從該意義上講,也有說是給付主體)。
⒉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
研究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⑴社會保障關系具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相結合的屬性。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優撫安置等。除社會福利具有廣泛性以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都是針對特定社會群體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主體身份才能享受這些保障項目。而社會保障的核心是給付,通過給付,使保障對象獲得生活的必需,因此,社會保障關系又是一種典型的財產關系。
⑵社會保障關系既不完全是平等主體間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體現國家權力的管理和服從關系。傳統公、私法的二元劃分理論認為,公法調整的是政治國家的關系,即國家權力運作產生的諸種關系;私法調整的是市民社會的關系,即市民社會中的個人權利。而隨著現代「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相互滲透,學者父認為已出現了一個新的法域——社會法。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體,追求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保障法即為典型的社會法。所以其中既有國家權力干預 的關系,又有公民享受國家給付的權利的關系。有學者以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核心——給付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認為給付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合同的約定關系。在給付關系中,在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行政權利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而是平等主體間基於合同約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種約定又是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單方面做出的一種授益約定。因此,給付關系是一種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做出授益約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授益的約定的關系。按照有的者的說法,認為它是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通過社會保障權利與社會保障義務將國家、社會團體以及全體社會成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
⑶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具有非對等性。這種權利義務的非對等性是指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既有無形履行了義務的法定權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權利的國家義務。前者體現在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法律關系中,享受社會保障權利的公民,不需要履行任何社會保障義務( 不需要履行繳費等法定義務),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或主體身份,即可享受社會保障權利。例如在社會救濟中,只要公民生活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線和最低生活標准以下,就可以獲得救濟。此外,在社會保障項目中,勞動者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都負有繳費義,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充分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但對失業保險來說,繳納失業保險費是勞動者法定義務,但並非所在地有繳費者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⒊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
在確定和理解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上,一個難點就是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是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是不僅包括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包括了國家逐步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保證?
我國與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范圍是不一樣的。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許多國家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是社會福利中的最低層次。因此,我們看到的西方「福利國家」早已超越了這個層次。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飲食了社會福利,因而我們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不應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物質、精神生活而採取的措施,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們。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應是指後者。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的普遍性和高水平,它必須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序時才能充分實施,否則會導致「福利危機」,阻礙經濟的發展,今日西方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福利病」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我國目前社會保障制度還只能將其作為一個未來的發展目標,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還不一定具備現實的可行性。這也是同我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精神相適應的。
二社會保障關系的分類
社會保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種劃分。依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社會保障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福利關系,以及優撫安置關系。依社會保障的體制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社會保障管理關系、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關系、社會保障給付關系、社會保障資金運營關系、社會保障監督關系等。概括地講,社會保障關系就是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國家、用人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具體有以下關系:
⑴政府與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之間的關系。其間包括了委託、管理和監督的關系,政府委託並管理社會保障實施機構對社會成員進行給付和幫助,而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
⑵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給付關系,明確國家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成員應享受的保障性權利。
⑶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它是指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由於職責劃分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機構、管理機構、運營機構和發放機構,它們應各自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在職能上相互銜接,構成一個統一運作的整體。
⑷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與繳納而發生的關系。
這些關系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往往呈現出交錯復雜的特點。除此之外,就廣義而言,還有社會保障爭議的仲裁與訴訟關系,一般來說,社會保障訴訟應採用行政訴訟的程序進行。
三、社會保障法的特徵
⒈廣泛的社會性
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離開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截止來越多。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
⒉嚴格的法定性
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同於私法的意思自治,也不同於公法的國家行使行政權利。它帶有明顯的國家干預法的特徵,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強行規定的一系列准則,從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繳納到社會保障的享受人群范圍,以及社會保障金的發放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更改。
⒊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統一性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
⒋特定的立法技術性
社會保障的運營須以數理計算為基礎,這使得社會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較高的技術性。「大數法則」和「平均數法則」在社會保障立法中會經常用到。另外,還有一些保障項目在費率、范圍等的確定上會常用到統計技術。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立法中的關鍵技術,涉及到退休後平均存活年數的確定、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范圍的確定、養老保險費率的確定等種種問題,都需要運用數理技術來確定。
Ⅶ 法的本體是什麼
它是法最初始的形態,是反映著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要求的人們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思想關系,即被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被一定的國家權力所確認並保障的權利關系.總之為法律關系。
Ⅷ 本體是什麼意思
本體 [ běn tǐ ] :德國哲學家康德唯心主義哲學中的重要概念,指與現象對立的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辯證唯物主義否認現象和本體之間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認為只有尚未認識的東西,沒有不可認識的東西;機器、工程等的主要部分。
詳細釋義
1、事物的原樣或自身。
《後漢書·應劭傳》:「又集駁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其見《漢書》二十五,《漢記》四,皆刪敘潤色,以全本體。」《北史·魏彭城王勰傳》:「帝曰:『雖琱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 鄒魯 《中國同盟會》:「軍事用票發行之後,流通世面,與實銀同一使用。然其本體無真價,不過代表實銀。」
2、原來的體制、格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余按 周處 此志……更為失志記之本體,差實録之常經矣。」
3、主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然繁辭雖積,而本體易總,述道言治,枝條《五經》。」
4、引申為根本的。
李廣田 《論怎樣打開一條生路》:「這段話真是簡單扼要,說出了今天的文學的本體問題。」
5、佛教稱諸法的根本自體或與應身相對的法身。
《大日經》卷七:「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惟二公暫入輪回,旋歸本體,無故現此泡影,則不可以理推。」
(8)勞動法本體擴展閱讀
造句:
(1)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2) 我曾經看到有人描寫父愛「父愛如山」。以前的我根本體會不到父愛。其實父愛真是嚴肅的,他只是不會表達。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我愛你,寶貝。」類似肉麻的話。當我想要什麼時,他都會努力的滿足我。
(3) 在人類生活中,時間剎那而過,它的本體是處於一個流動狀態中,知覺是昏鈍的,整個肉體的構成是易腐朽的,靈魂是一個疾轉之物,運氣是很難預料的,名望是缺乏見識的東西。
(4) 心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據,衡量是非的標准。天地間諸事諸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皆不出於我心。
(5) 但不是本體論存在的本質擴展。
Ⅸ 人的本體是什麼
肉體只不過是承載靈來魂的容器源 靈魂是一種無形的意念體 當意念體和某個容器產生共鳴 同步 就產生某個生物 可以是人 可以是馬 是老虎 .. 所以說靈魂是生命的體現 是人的本體 當靈魂被摧毀 或者損壞 那不能被稱之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