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9條如何理解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9條如何理解

發布時間: 2023-05-19 08:10:46

1. 民事訴訟中,被告親人代為出庭要寫委託書嗎

要寫委託書。

1、被告親人,只能是近親屬,而不是所有的親人。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2、民事訴訟中近親屬的范圍: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第12條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3、授權委託書(全權代理)
委託人:XXX,身份證號碼:XXXX;住址:XXXX;聯系電話:XXXX;
受託人:XXX,身份證號碼:XXXX;住址:XXXX;聯系電話:XXXX;
受託人XXX系本人之親屬(具體說明是什麼關系),現委託XXX在本人與XXX因XXXX糾紛一案中,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代理許可權為:代為陳述事實,參加辯論,代為承認、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進行調解與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

拓展資料:

民事訴訟是訴訟的基本類型之一。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訴訟關系的總和,特點:

2. 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根據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和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解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條 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爭議標的額大的案件、案情復雜的案件,或者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第二條 專利糾紛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第三條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能確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注冊地或者登記地為住所地。

3.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第五百零九條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第五百零九條 申請參與分版配,申請權人應當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寫明參與分配和被執行人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事實、理由,並附有執行依據。
參與分配申請應當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財產執行終結前提出。

4. 民訴法解釋59條的理解

法律主觀: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 債務 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中華人民共和氏叢國 民事訴襪核瞎訟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告空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法律主觀:

我國全面法治不斷深入,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不斷增強,提起訴訟現已成為權利救濟和解決矛盾糾紛的重要途徑。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一、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1、保障訴權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規范撤訴行為為貫孫核孝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關於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要求,依法保護起訴權,建立立案登記制,《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條件,且不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氏仿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民訴法司法解釋》還依法保護和規范當事人一審、二審、再審各個階段申請撤訴行為,增加規定反訴構成的要件,明確規定因重復起訴不予受理的判斷標准,對當事人在訴訟中變更或者增加訴訟請求作出細化規定。」杜萬華說。2、法庭紀律未經許可現場傳播審判信息,法院可強制刪除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和信息網路的快速發展,案件審理過程中,出現了個別訴訟參與人未經准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和利用郵件、博客、微博客、微信等方式報道庭審活動現象;出現了個別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沖擊、哄鬧法庭,在法庭上公然毆打對方當事人,辱罵法官的現象,引發輿論關注。對此,《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未經准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未經准許以移動通信等方式現場傳播審判活動的,人民法院可以暫扣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進行錄音、錄像、攝影、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審判公開是實現審判公正的重要保障。《民訴法司法解釋》嚴格執行開庭審理規定,對二審、再審程序可以不開庭審理的情形予以限制,進一步規范裁判文書製作,規定了申請查閱裁判文書的范圍和方式。「作為與《民訴法司法解釋》配套的成果,我們正在制定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全面梳理、規范民事訴訟涉及的法律文書,制定可操作性規則,以此切實提高裁判文書製作水平和質量。」最高法貫徹實施修改後民事訴訟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佑海說。3、電子證據明確簡訊、微博、網聊記錄等可作證據證據制度是現代民事訴訟制度的基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的要求,嚴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審查、運用證據則稿,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對此,《民訴法司法解釋》增加舉證證明責任分配原則的規定,合理分配舉證證明責任;對逾期舉證及其後果作出了分層次、分情形予以處罰的規定;增加關於法官組織質證、進行認證的規定,指引和規范法官組織質證、進行認證活動;增加關於法官審查判斷證據的原則的規定,要求法官公開對證據審查判斷的理由和結果。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也可以作為民事案件的證據。4、誠信原則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的納入「黑名單」「近年來,民事訴訟中的虛假陳述、偽證、虛假調解、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規避執行等現象時有發生,必須予以嚴厲制裁。」杜萬華說,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在總則部分增加了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在分則部分增加了禁止虛假訴訟、規避執行的規定,並修改提高了對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罰款上限,加大了制裁力度。為促進訴訟誠信,《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拒不簽署保證書,待證事實又欠缺其他證據證明的,人民法院對其主張的事實,不予認定。證人拒絕簽署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對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除對被執行人予以處罰外,還可以根據情節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執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的信息向其所在單位、徵信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通報。5、公益訴訟提起公益訴訟需有公益受損初步證據2012年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增加了公益訴訟制度,但僅有一個條文規定。該法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為規范公益訴訟有序進行,《民訴法司法解釋》按照立法原意,結合有關審判實踐,細化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的受理條件。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有關機關和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除了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還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為明確公益訴訟案件的管轄法院,《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採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對同一侵權行為分別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6、小額訴訟明確物業、電信服務合同等小額訴訟一審終審什麼是小額訴訟程序?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根據此規定,我國確立了小額訴訟程序,而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釋進行了細化。《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明確,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糾紛,銀行卡糾紛,物業、電信等服務合同糾紛等九類金錢給付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人身關系、財產確權糾紛,涉外民事糾紛,知識產權糾紛,需要評估、鑒定或者對訴前評估、鑒定結果有異議的糾紛以及其他不宜適用一審終審的糾紛,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二、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管轄異議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後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提起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按第一審程序再審的案件,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審查。三、民事訴訟中不予執行的情況有哪些第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也就是說,仲裁以合同當事人的協議為前提。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後也無書面的仲裁協議,仲裁就沒有根據,仲裁機構即使作出裁決,人民法院也不予執行。第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仲裁機構應當依照仲裁法規的規定和當事人仲裁協議的約定進行仲裁,其裁決才能有效。仲裁機構的裁決事項如果超出了當事人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的事項不屬於仲裁機構受案范圍的,屬於超越職權的行為。因此,即使仲裁機構作了裁決,法院也不能執行。第三,仲裁組織和仲裁程序是仲裁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進行。如果仲裁員與本案有關聯,依法應當迴避而未迴避,或者對當事人未經過合法通知而予以缺席仲裁等,其作出的裁決不發生效力,因而人民法院可不執行該項裁決。第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第五,適用法律有錯誤的。仲裁裁決必須依法進行,必須正確適用法律。第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仲裁員必須廉潔奉公,依法裁決,如果在仲裁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的行為,則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所作裁決必然是錯誤的,人民法院理所當然亦不予執行。第七,在涉外仲裁中,被申請執行人沒有得到指定的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於其他不屬於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如果被申請執行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遭到了不可抗拒的事由未能到庭陳述的,該仲裁裁決不能執行。第八,涉外仲裁中,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以上各種規定,主要是仲裁行為違反法定程序,或者由於其他原因,人民法院不執行該案的裁決。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我們可以得知,《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明確,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糾紛,銀行卡糾紛,物業、電信等服務合同糾紛等九類金錢給付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人身關系、財產確權糾紛,涉外民事糾紛,知識產權糾紛,需要評估、鑒定或者對訴前評估、鑒定結果有異議的糾紛以及其他不宜適用一審終審的糾紛,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

法律客觀:

一、庭前會議1、庭前會議程序,德國稱之為中間程序,法國稱之為預審程序,美國稱之為庭前會議,日本、中國台灣地區稱之為庭前整理程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關於此程序的規定略有差異,但總體而言,在庭前會議之中,對迴避人員、出庭證人的名單予以確定,對非法證據予以排除,從而確定庭審的重點,是庭前會議程序的主要內容。2、庭前會議不是法庭審理前的必經程序,是人民法院在法庭審理前根據公訴案件的復雜程度或者其他需要召集相關人員了解事實與證據情況、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整理爭點,為庭審安排進行的准備活動。二、召開庭前會議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83條規定:「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審判人員可以召開庭前會議:1、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的;2、證據材料較多、案情重大復雜的;3、社會影響重大的;4、需要召開庭前會議的其他情形三、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的內容1、明確原告的訴訟請求和被告的答辯意見;2、審查處理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申請和提出的反訴,以及第三人提出的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3、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決定調查收集證據,委託鑒定,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進行勘驗,進行證據保全;4、組織交換證據;5、歸納爭議焦點;6、進行調解。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是民事訴訟開庭前的准備工作,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的內容包括比較多,主要是了解案件的訴訟請求意見等等,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可以提高法庭的辦事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法庭審理的質量,可以減少爭議,這樣案件審結更加快捷,因此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還是十分有意義的。

6.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解釋

法律主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神帶洞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七)違反法律規游枯定,管轄錯誤的;(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十二)原行滾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如果你不符合以上情形,是不會啟動再審程序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7.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的司法解釋,有些案件在法院審理終結後,當事人又

法律主觀:

一、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反訴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
第二百三十二條,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第二百三十三條,反訴的當事人應當限於本訴的當事人的范圍。
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法律關系、訴訟請求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或者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事實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反訴應由其他人民法院專屬管轄,或者與本訴的訴訟標的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無關聯的,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另行起訴。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九條,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第一百四十條,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反訴的目的,在於抵銷、吞並本訴,使本訴失去作用,這樣行滾會使原告的起訴失去實際意義。如果兩種事實沒有牽聯,如原告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權是他的,被告又要求原告,必須償還欠款。這兩問題沒有聯系,被告提出還債問題不是反訴,如有必要,應另案起訴。被告提出反訴後,原告提起的訴訟為本訴。反訴和本訴同時存在,可合並審理,但應分別審查、判處。每一方當事人,既是原告,又是被告,既享有原、被告的權利,又承擔原、被告的義務。除了民事案件、經濟案件中的被告有權提起反訴外,刑事自訴案件中的被告人也有權提起反訴。
二、什麼是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反訴
反訴是指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訴訟法上稱為本訴)程序神帶洞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原告為被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該權利亦是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的重要體現,是本訴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權利,是保障本訴被告人民事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
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反訴的規定中對反訴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民事案件中申請反訴,是被告為了使原告的起訴失去意義,當被告提出反訴的時候,此時原告可以變更訴訟。在訴訟和反訴時,原告和被告都要遵守法律的規定,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反訴。
三、反訴具有獨立性的證明
1、反訴是被告提出的獨立的反請求;
2、本訴的原告不因反訴的提起喪失本訴原告的資格,本訴的被告也不因反訴的提起喪失本訴被告的資格,本訴的原告、被告和反訴的原告、被告互不影響;
3、被告提起反訴,必須具有提起訴訟的權利,並要按起訴的要求向人民法院提起,反訴實際上是特殊形式的起訴;
4、反訴是在本訴經法院受理後提出的,是同本訴相對的(對本訴原告提起的),如果反訴提出在先,則該反訴就是本訴;
5、即使沒有本訴的存在(如本訴已結游枯束),被告也可以另外單獨的啟動新的訴訟程序;
6、不論原告提出的本訴是哪一種,被告可以提出任何形式的反訴,比如對原告提出的請求確認之訴,被告可以提出請求確認的、變更的或給付的反訴;
7、反訴提起後不因本訴的自願撤回或被法院駁回而失去效力,同樣,反訴的撤回也不影響本訴的繼續審理。以上都是反訴「獨立性」的體現。但另一方面,反訴的獨立性又是相對的,不是完全的,反訴對本訴有一定的依賴性,反訴必須以本訴的提起為前提,如果本訴尚未提起,就不存在提起反訴問題。因此,反訴的性質,只能是一種特殊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訴。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8. 民事訴訟法59條

法律主觀:

民事訴訟法 147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限應從判決書裁定書送達當事人的第二日起算。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當事人的,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次日起算。 對刑事二審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對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理由和范圍的限制。對刑事上訴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加重對被告人的處罰。而民事二審案件,二審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述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但是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在自訴案件中,被害人作為自訴人有權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提出上訴。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自訴案件包括三種,即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 輕微刑事案件 ;被害人塌悔有證據證明對被害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這類自訴案件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團早正條件,即被告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也就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報案、控告、檢舉不立案偵查,或者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

法律客觀: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睜陪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9. 輔導楊秀清教授答疑民訴法

1、考生問:債權時效

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是否可以申請參加破產還債程序

楊教授答: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不可以參加破產程序,因為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已不再受到法律的保護,而破產程序是為依法應受法律保護的債權提供一個公平受償的機會。

2、考生問:執行標的為非法建築物,法院能否執行?

河南省某法院在執行案件時,將被申請人所有的房產一座,經評估後抵償申請人債務,但是,此房在辦理過戶手須時被有關部門認定為非法建築。請問:

1、非法建築能否做為執行標的?

2、申請人能否擁有該房產所有權,並依法辦理房產手須?

楊教授答:1 在執行過程之中非法建築物不能成為執行標的,因為法院執行只能針對被執行人擁有的合法財產以及被執行人的行為採取執行措施。

2 申請人不能擁有該房產所有權,不能要求法院依法辦理房產過戶手續。

3、考生問:共同訴訟

甲為乙開辦的企業,資金自籌,乙為丙開辦的企業。現丁與甲進行民事活動中發生爭議,丁欲起訴,問能否要求甲、乙、丙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楊教授答:因該題沒有交待資金的細節關系,所以無法准確給予回答,非常抱歉。

4、考生問:今年第五章和第六章會是重點中的重點嗎?

楊教授答:從律考的規律以及出題的趨勢來看,第五章應是重點,而第六章就不是很重要。

5、考生問:誰是被告

楊老師您好:

被告應是誰

甲乙是鄰居,甲將房屋出租給丙,丙在室內養狗,狗的叫聲和氣聞影響了鄰居乙,乙欲讓森到法院起訴。請問:

1、本案的案由是什麼?

2、如果甲知道乙租房是養狗,誰是被告?

3、如果甲不知道乙租羨陵房是養狗,誰是被告?

謝謝。

學員秦振海

楊教授答:1 本案的案由應為侵權損害賠償。

2 我想你的第二、第三個問題中的乙租房應該是丙租房。第二個問題中,丙為被告,因為是丙養狗影響了乙的相鄰權。

3 即使甲不知道丙租房是養狗,乙也應當以丙為被告,理由如上。

6、考生問:申請無主財產的申請人是否是任意的人?

楊教授答:申請無主財產的申請人可以是任意的得知無主財產情況的人,法律未對申請認定無主財產人作任何限制。

7、考生問:判決認定無主財產後原財產所有人或者其繼承人出現,在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內可以對財產提出請求。請問這里的訴訟時效是否2年。

楊教授答:這里的訴訟時效應該是2年。

8、考生問:追加當事人問題

根據民訴法規定追加必要的原告,但所追加的原告不提出具體的訴訟請求,對其實體權利是否應予保護?是否違反不告不理的民事訴訟原則?

楊教授答:在民事訴訟中,即使所追加的原告不提出具體的訴訟請求,只要該原告沒有明確表明放棄其實體權利,那麼法院就應當對其實體權利予以保護。根據我國目前法律規定,由於必要共同原告存在共同的權利義務關系,出於對爭議案件解決的需要,我國法律作出了上述的規定,但坦派畝從民事訴訟原理角度來說,這種作法確實有點違背不告不理的原則。

9、考生問:在贍養案件中,被贍養人起訴後喪失行為能力,法院應否終結訴訟。

楊教授答:不應該終結訴訟,因為該情形不屬於民事訴訟法中關於訴訟終結的法定情形規定。

10、考生問:債務人在法定期間內口頭明確對支付令提出異議,法院應否終結督促程序。

楊教授答:在這種情況下法院不應當終結督促程序,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債務人的有效異議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口頭異議無效。

11、考生問:翻譯人員應迴避而未迴避是否應發回重審?

楊教授答: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翻譯人員應迴避未迴避不應發回重審。根據人民法院若干問題意見181條的規定,只有審判人員、書記員應迴避未迴避時才構成程序違法事項,並且只有該程序違法事項嚴重到影響實體判決時,人民法院才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12、考生問:迴避申請是否必須法庭辯論前提出?

楊教授答:迴避申請原則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提出,以保證訴訟程序盡快進行,但是如果迴避情形是在開庭審理過程中得知,迴避申請應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13、考生問:執行回款存入法院賬戶是否合理,孳息應當歸誰

這樣一案例,法院將被執行人的賬戶凍結,並將3萬余元標的以劃款的形式轉入法院賬戶,後法院稱辦案人和財務人員均由於更換在交接,故此款之今日也未提出,請問,1 執行回款存入法院賬戶是否合理?2 標的孳息應當歸誰?歸法院所有,還是歸申請人所有?

楊教授答:1 在我國訴訟實踐中,存在將執行回款存入法院帳戶的情況,該做法也被我國司法實踐所接受,尤其是對未到期債權執行時,為防止被執行人轉移其帳戶財產,許多法院都採取這種做法。

2 標的孳息歸屬問題應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如果債權人的債權屬於未到期債權,該債權到期前標的孳息應歸被執行人所有,如果債權屬於已到期債權,標的孳息應歸申請人所有。總之不能歸法院所有。

14、考生問:關於訴訟代理人

按民訟法規定一個當事人在訴訟中可以委託兩個訴訟代理人,那麼某案件中兩個共同被告是否可以委託同一個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楊教授答: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該共同被告為必要共同被告,可以委託同一個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如果為普通共同被告,則應各自委託代理人參加訴訟。

15、考生問:除斥期經過,債務人單方出具還款計劃的效力

1、債務人這種單方為己設定的義務的行為,是法律行為換是事實行為?

2、是否認為債務人對其既得利益的放棄?

能否認定原判決對其繼續有既判力?

3、在債務人對其不履行時,債權人可否向人民法院申請恢復原判決的執行?

4、拋開原判決與申請執行與否,"還款計劃"是否是證明債權人對其享有到期債權?

5、針對債務人不履行"還款計劃"的事實,債權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嗎?通過哪些救濟手段得以實現債權?

楊教授答:

1 債務人這種單方為己設定義務的行為應理解為法律行為,可以認為是債務人又以出具還款計劃的形式重新認可了債權人的債權。

2 可以理解為債務人對其既得利益的放棄,但是不能認定原判決對其繼續有既判力。

3 債權人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對原判決的執行,此時債權人可在新債權的訴訟時效內以債務人為被告起訴。

4 還款計劃可以證明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到期債權,其訴訟時效根據債務人出具的還款計劃來確定。

5 針對債務人不履行還款計劃的事實,債權人依法享有訴權,可以向法院起訴以實現其債權,也可以與債務人經過協商訂立仲裁協議,通過申請仲裁實現其債權。

16、考生問:被申請人無力還債,但享有對第三者的到期債權的"轉執行"問題

1、"轉執行"的提起是到底是應當事人申請還是法院依職權?

2、過了申請執行期限6月或者1年,債務人應債權人要求、單方出具了分期"還款計劃"並直至還清為止,但分文未還。這種賴帳的"還款計劃"是"到期的債權"嗎?

楊教授答:1 被申請人無力還債時,轉執行的提起應當由當事人申請,法院可根據該申請對第三人發出執行通知,要求第三人向申請人履行義務,但是該第三人享有異議權。

2 該問題中所謂的賴帳還款計劃可以理解為該債務人重新認可了債權人的到期債權。

17、考生問:關於"一事不得二裁"的問題

據報載:乙欠甲兩萬,多時不還;甲訴勝,判決生效後一年內未申請執行,被法院駁回執行申請。

假設:甲有乙曾經還了五千元(有尚欠一萬五的欠條)的證據。

請回答:是由甲向法院再次申請恢復原判決的執行呢?還是另行起訴?

楊教授答:如果是在申請執行期屆滿後甲有乙曾經還了五千元並且明確寫明尚欠15000的借條,此時甲只能另行起訴,不得申請法院對原判決的執行。

18、考生問:關於有限責任公司"借不年檢逃廢債務"訴訟主體與請求的問題

現實經濟交往活動中,公司"借不年檢逃廢債務",被工商吊照的現象司空見慣。請問債權人以誰為被告?訴請應當和可以有哪些?要求股東承擔還款連帶責任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楊教授答:對你所提到的問題應以誰為被告,我國相關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在訴訟實踐中大多法院認為此時債權人應以股東為被告,但該做法也被有些訴訟學界及實務界人士提出質疑,認為應當以被吊銷執照的公司做為被告,也就是說,工商吊銷執照只能理解為公司清算程序的開始,但不是終結。在這種情況之下,訴訟請求只能根據個案而定,實踐中常見的有要求償還欠款,返還財產以及賠償損失的。要求股東承擔連帶還款責任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股東對公司債務有資金過錯,比如股東出資不實或抽逃資金,則股東應承擔資金不實范圍內連帶還款責任,否則股東沒有連帶方面責任。

19、考生問:法院未依職權依法作出裁定,"指點"原告行使訴訟權利與手段確有錯誤的問題。

1、法院與法官是否承擔責任?承擔什麼責任?

2、法院和原告應當如何糾正已經存在的錯誤?通過什麼程序

楊教授答:1 如果法院確實有錯誤行為,並且給當事人造成損失,可以按照人民法院錯案追究責任制的有關規定要求該法官承擔責任。該責任形式可以包括給受害人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以及法官應承擔的其他責任。

2 對第二個問題從兩方面看,首先從原告方來看,如果因為法院行為導致原告行使權利有錯誤,從而導致法院所作出的裁判存在實體錯誤,對於一審裁判,原告可以通過上訴程序糾正錯誤,對於二審裁判,只能通過申訴或申請再審引起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從法院角度來看,如果該錯誤發生在二審程序中,並且確實導致生效裁判確有錯誤,法院可根據民事訴訟法177條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

20、考生問:請問老師

請問一下關於執行過程中的執行回轉是一個怎樣的概念,怎樣執行呢?

楊教授答:在民事訴訟中,執行回轉是指執行程序完畢後,作為執行根據的法律文書依法定程序被撤銷後如果依據原有法律文書獲得利益的當事人拒絕返還該利益,則法院應採取相應執行措施使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回轉到沒有執行以前的狀態。具體執行辦法原則上應於第一次執行措施相同,這樣才能真正恢復權利。但是如果不能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也可採取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其他執行措施。

21、考生問: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現已和民事訴訟法第三108條產生矛盾。請問如何來解決這個矛盾?如何看中國的公益訴訟?

楊教授答:從我國民事訴訟學界對公益訴訟的研究和探討來看,如果將來能擴大檢察院在民事訴訟中的作用,賦予檢察院起訴權,則中國的公益訴訟在未來可由檢察院提起,但在我國目前公益訴訟尚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22、考生問:如何適用

判決書生效後至判決書確定的給付期間,一方當事人有隱匿財產的行為,另一方當事人如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楊教授答:對於這一問題從我國現行立法的規律來看,屬於沒有做出規定的內容。在實踐中,其做法也不一,有些法院允許當事人以申請財產保全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有些法院以欠缺法律規定為由不允許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

23、考生問:不需製作調解書的案件有幾類?

贍養案件是否包括在內?

楊教授答: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90條的規定,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有四類,如果贍養費案件雙方當事人之間已達成調解協議,並且協議所涉及贍養費數額不太大,可將該案件包括在90條第四款所說的其他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之內。

24、考生問:請問民事訴訟法應重點學習那些章節?

楊教授答:從民事訴訟法的學科規律以及參加律師資格考試來看,民事訴訟法的重點內容應在管轄、訴訟參加人(即當事人與訴訟代理人)、證據制度、訴訟案件的審判程序(包括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程序。因為這些章節不僅是民事訴訟法中的基礎重點內容,而且也是審判實務所重點應遵循的程序規律,因此通常成為律考的重點。

25、考生問:是否符合民訴法第108條的規定

審判實踐中,經常出現原告錯列被告,其中之一有原告濫用訴權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被告往往要以原告錯告為由將原告推向法院,並要原告給予精神賠償。請問:這種情況下,被告的訴訟是否符合民訴法第108條的規定?精神賠償能否保護?

楊教授答:在這種情況下,被告的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108條的起訴要件,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根據我國目前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該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不會受到法院的保護。

26、考生問:集資款收據能抵消借據嗎?

請教楊老師∶一人借我五萬元賴帳,我起訴到法院,法庭上我出示了原始借據,被告承認。但被告說,我已還了,並出示了一張收據,內容為∶收到某某(既被告)集資款五萬元正。落款是我的名字。我承認是我所寫,但那是另外一回事。法庭欲判收據能抵消借據。而我認為,如此判決依法無據,我雖收到五萬元,但是集資款而非借款,性質完全不同。法庭沒根據採信集資款收據,而否認原始的證明力的借據。正確與否,請老師指教!

楊教授答:就你所說的案件情況,法院不應當以該集資款收據抵銷債權人基於借據而產生的債權,因為該借據與集資款收據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法律關系。

27、考生問:關於訴訟時效

楊老師您好,在民法答疑時,李老師認為:訴訟時效不適用於請求返還所有權,而只適用於請求返還債權,但您在剛才回答請求返還認定的無主財產時認為訴訟時效是2年,能否說明一下?謝謝!

楊教授答:在民法答疑時李老師說的訴訟時效不適用於請求返還所有權,而只適用於請求返還債權,我同意這種觀點。我想,你對我剛才回答請求返還認定的無主財產時認為訴訟時效是兩年可能出現理解偏差。因為當法院判決認定某財產為無主財產時,該財產即會收歸集體或國家所有,而這種判決則損害了已被認定無主財產的真正合法所有人或繼承人的權利,此時該合法所有人或繼承人所提出的要求保護其權利的請求我認為應屬於債權,因此可以適用民法通則的訴訟時效。

28、考生問:關於兩戶一夥的問題

在我們的民事訴訟中關於兩戶一夥有相互矛盾的規定,是否一律對合夥訴訟以共同合夥人為共同訴訟人?

楊教授答:就你所說的問題如果爭議發生在共同合夥人與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則以共同合夥人為共同訴訟人;如果爭議發生在共同訴訟人之間,則不能以共同合夥人為共同訴訟人。

29、考生問:請楊老師賜教!謝謝!

1、執行問題:執行若干問題40條規定,抵押物可以被查封,但抵押權人對拍賣變賣的價款有優先受償權。請問

(1)該抵押物的處分權屬誰,是採取查封措施的法院,還是抵押權人?

(2)拍賣變賣是的處分方式嗎?抵押權人是否可以採取其他方式,如與抵押人以協議抵債的方式結清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

2、代理問題:民訴59條關於境外寄交代理人委託書需"當地愛國華僑團體"證明。"當地"到底是哪一國?

3、管轄問題:因水上運輸合同中的裝船條款發生糾紛,是適用專屬管轄還是水上運輸管轄?

4、破產問題:破產法與破產還債程序除了適用主體不同外,還有什麼不同嗎?

5、迴避問題

(1)對書記員的迴避決定權為何刑訴與民訴作了不同規定?

(2)迴避中的利害關系應怎樣理解?本院能否審理本院院長為當事人的案件,能否審理院長兒子的案件?

楊教授答:1 (1)抵押物被查封後如果抵押權人對該抵押物主張優先受償權,該抵押物的處分權由採取查封措施的法院行使。

(2) 拍賣變賣不是的處分方式,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以協議的方式結清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

2 民事訴訟法59條中所指的"當地"是指寄交授權委託書的當事人所在國。

3 因水上運輸合同裝般條款發生糾紛,因適用水上運輸合同管轄。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專屬管轄所規定的港口作業糾紛指的是在港口作業過程中實際所發生的爭議。

30、考生問:計劃

假如是在職人員,應如何安排時間復習?

楊教授答:假如是在職人員我建議在8月底之前集中全力進行理解,9月份開始可側重相關法條的記憶。

31、考生問:管轄權異議應不應該由和議庭審查

楊教授答:如果是合議庭審理案件,管轄權異議只能由合議庭審查並作出處理。

32、考生問:授課

您會在中國政法大學的考前輔導班授課嗎?這個班是否有必要參加?

楊教授答:我會在部分考前輔導班授課,但我認為是否有必要參加考前輔導班應取決於你對相關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如果存在理解障礙,參加輔導班會有些幫助。

33、考生問:請問: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的代理人提交的律師的調查筆錄應當屬於民訴法證據種類中的哪一種?

楊教授答:在訴訟過程中代理人所提交的律師調查筆錄屬於何種證據應取決於調查筆錄的內容,如果該調查筆錄是針對證人所知情況做出的可屬於證人證言,如果是針對檔案性資料可作為書證。

34、考生問:審判改革

在審判制度的改革中,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只有在開庭時當事人才知道。請問:這和開庭三日前通知的規定是否有沖突?

楊教授答:你問題中所說的情況可能是我國部分法院的不規范做法,但從相關民事訴訟的規定來看,即使是98年7月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也要求法院在開庭前告知當事人合議庭組成人員,並沒有違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35、考生問:關於證據形式問題

就民事訴訟有爭議的事實,原、被告的知情人都在一方擬好的"情況說明"上簽了字,其形式合法嗎?其證據的證明力如何?

楊教授答:在民事訴訟中,如果原被告的知情人在一方擬好的說明上簽字,其形式符合證人證言的做法,但其證據的證明力應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如果對方當事人對該情況說明不提出異議,則人民法院可將情況說明做為定案依據,如果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則該情況說明需要用其他證據加以佐證。

36、考生問:審限

民訴法規定的一二審審限指的是從立案之日到宣判之日。請問:一宣判之日是否指對最後一個當事人宣判的日期?二如果判決書是用公告送達的方式,那麼審限的終點是什麼?

楊教授答:宣判之日是指對最後一個當事人宣判的日期,如果因當事人下落不明而使用公告送達方式送達判決書,審限的終點應為法院發出公告之日。

37、考生問:執行中,根據被申請人的申請轉執行,另立一案嗎?

也就是說,是根據申請人已立案"一案執行到底"還是"一案兩立":被執行人與第三人再湊成另一執行案?

楊教授答:執行中申請轉執行是根據申請人已立案一案執行到底而不能一案兩立,另外,被執行人與第三人也不能直接作為另一執行案,如果該第三人拒絕向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則被執行人可通過訴訟程序主張其債權。

38、考生問:民事調解書被法院的人留置送達,當事人一方即承擔義務的被告沒有簽收,在半個月之後知道原來調解書沒有生效,可不可以反悔?如果是幾個被告,其中一人簽收,而其他被告可不可以留置送達?

楊教授答:民事調解書不能適用留置送達,如果承擔義務的被告沒有簽收,可以隨時反悔,如果是幾個被告,其中一人簽收,對其他被告不可以留置送達,但該調解書對已簽收被告是否有效取決於幾個被告是必要共同被告還是普通被告,如果是必要共同被告,則任何一個被告拒絕簽收都會導致該調解書不產生法律效力,但是如果是普通共同被告,調解書對已簽收被告生效。

39、考生問:有關證據

某產品外觀上印刷的產品說明書、屬於書證,是否也屬於物證?

楊教授答:產品外觀上印刷的產品說明書只能屬於書證。

40、考生問:一人因為貸款欠銀行50000元,一直沒有還,他死後沒有遺產,銀行向他的繼承人送去一張還款通知書,他的繼承人四個都分別在上面簽了字,請問這是什麼性質的共同訴訟?

楊教授答:該訴訟屬於必要的共同訴訟,因為兄弟姐妹的特定身份關系決定了他們之間有共同的實體權利義務,如果四個繼承人分別在還款通知書上簽字,認可該債務,則產生共同的還款義務,應作為必要共同被告。

41、考生:誰為被告

在一起機動車肇事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受害人是應以行車證的車主還是以實際使用人為被告?

楊教授答:受害人既可以以行車證的車主為被告提起侵權損害賠償之訴,也可以實際使用人為被告提起直接侵權損害賠償之訴。

42、考生問:關於督促程序的問題,請老師解答

債務人收到支付令後未按時提出書面異議,而是向上一級法院起訴不影響支付令效力,但是如果債務人勝訴且該判決最後生效,那麼,不是存在2個內容互相矛盾的執行依據嗎?又如何處理呢?

楊教授答: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生效判決與支付令所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相矛盾,此時不能理解為兩個法律文書有錯誤,因為支付令與生效判決屬於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職權,通過非訴訟程序與訴訟程序這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程序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此時,依據生效判決的權利人可依據該生效判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43、考生問:在公示催告中,為什麼對票據或者其他事項主張權利的人,向人民法院申報權利有理的,法院就應該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呢?

楊教授答:因為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有理的則可以理解為就該票據或其他事項的權利歸屬在公示催告申請人與申報權利人之間發生了爭議,而公示催告程序屬於非訴訟程序,該程序的目的在於確認所遺失票據或其他事項為無效狀態,不解決權利義務爭議,因此法院應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

44、考生問:第三人和共同訴訟人

在訴訟中,是不是法院可將同一人列為第三人或列為共同訴訟人?

楊教授答:在民事訴訟中,法院不得將同一人既列為第三人又列為共同訴訟人,因為一個人在訴訟中只能有一個訴訟地位。

45、考生問:請楊老師賜教!謝謝!

1、執行問題:執行若干問題40條規定,抵押物可以被查封,但抵押權人對拍賣變賣的價款有優先受償權。請問

(1)該抵押物的處分權屬誰,是採取查封措施的法院,還是抵押權人?

(2)拍賣變賣是的處分方式嗎?抵押權人是否可以採取其他方式,如與抵押人以協議抵債的方式結清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

2、代理問題:民訴59條關於境外寄交代理人委託書需"當地愛國華僑團體"證明。"當地"到底是哪一國?

3、管轄問題:因水上運輸合同中的裝船條款發生糾紛,是適用專屬管轄還是水上運輸管轄?

4、破產問題:破產法與破產還債程序除了適用主體不同外,還有什麼不同嗎?

5、迴避問題

(1)對書記員的迴避決定權為何刑訴與民訴作了不同規定?

(2)迴避中的利害關系應怎樣理解?本院能否審理本院院長為當事人的案件,能否審理院長兒子的案件?

楊教授答:4 破產法與破產還債程序除適用主體外主要區別在於破產界限不同。破產法適用於全民所有製法人,其破產界限為因經營管理不善導致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而企業破產還債程序適用於非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的其他法人,其破產界限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不論其原因如何。

5 (1)對書記員的迴避決定權,刑訴與民訴之所以做出不同規定,主要是因為兩大訴訟保護的權利不同。刑訴保護人身自由權利,而民事訴訟則保護人的財產權利與人身權利。(2)迴避中的利害關系應理解為與案件有實體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本院不適合審理本院院長為當事人的案件以及院長兒子為當事人的案件。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可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10. 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

法律分析: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或者說,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得各種關系的總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熱點內容
行政法庭調查質證 發布:2025-01-12 12:07:19 瀏覽:572
最新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 發布:2025-01-12 12:05:54 瀏覽:904
開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單位有哪些 發布:2025-01-12 11:49:46 瀏覽:340
上海高溫費勞動法司機 發布:2025-01-12 11:48:08 瀏覽:257
法學碩士住宿 發布:2025-01-12 11:39:40 瀏覽:294
新婚姻法第四十條 發布:2025-01-12 11:10:15 瀏覽:44
企業融資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0:50:34 瀏覽:727
執行司法解釋2015 發布:2025-01-12 10:47:32 瀏覽:521
青少年網路法治知識 發布:2025-01-12 10:29:31 瀏覽:95
程序道德性 發布:2025-01-12 10:24:37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