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監督委員會
①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主要履行哪些職責
法律分析: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有:
(1)制定工作計劃,直接監督本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
(2)協助並參與上級工會和有關職能部門對本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及時向上級工會和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反映本單位發生的嚴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要求其派出調查組進行監督檢查;
(4)定期向上級工會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反映信息和報告工作,接受上級工會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5)宣傳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政策,組織和教育職工行使勞動法賦予的檢舉、控告的權利,積極提出本單位糾正和預防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建設性的意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四條 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工會會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或者修改《中國工會章程》,章程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國家保護工會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②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主任由誰擔任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成員在工會會員中選舉產生,主任一般由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擔任。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工會實施勞動法律監督活動。
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各級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情況進行有組織的群眾監督。
本條例所稱用人單位,是指告胡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依法設立的合夥組織、基金會等組織,以及與職工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第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遵循法律監督、依靠群眾、客觀公正、密切配合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工會法律監督工作。
行業(產業)工會和區纖友汪域性基層工會聯合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對本行業(產業)和本地區工會的法律監督。基層工會對本單位實行法律監督。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
第六條工會與用人單位應當建立集體協商制度,定期就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事項進行溝通協商,加強毀仔勞動爭議的事前預防和處理。
用人單位應當接受和配合工會依法實施勞動法律監督。
工會應當教育職工遵守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引導職工依法表達訴求。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企業代表,完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中的重大問題。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地方總工會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③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主任由誰擔任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組成猜頌租人員在工會會員中推選產生,主任一般由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擔任。
《工會法》第櫻戚十九條 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穗兆。但是,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④ 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職責
法律分析: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2、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宣傳國家勞動保障方針、政策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具體承辦局各執法單位提請需要實施行政處罰的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委員會是最高國家監察機關。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設立監察委員會。
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
第十二條 監察機關按照管理許可權對下列公職人員進行監察:
(一)中國共產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的公務員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三)國有企業管理人員;
(四)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首含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集體事務管理的人員;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
第十六條 監督。監察機關對公職人員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宴遊德操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 調查。監察機關對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違法和職務犯者祥笑罪進行調查。
⑤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應對用人單位實施什麼情況的反應
向用人單位指出並提出整改意見;嚴重問題向勞動監察部門通報,並要求查處。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對用人單睜信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進行必要的調查,充分聽取職工和用人單位的意見,查閱、復制有關資料,核查事實,如實記錄。調查記錄經用人單位核閱後,由調查人員和用人單位有關人員共同簽名或者蓋章。用人單位有關人員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應當在記錄上註明。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時,應當不少於兩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只有一人的,由悉舉輪上一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指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參加調查。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認真履職、遵紀守法,不得徇私舞弊、牟答友取不正當利益,不得泄露在履職過程中知悉的個人信息和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各級工會依法對勞動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是我國勞動法律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⑥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由幾名監督員組成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各級工會實施勞動法律監督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各級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第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應當遵循依法監督、依靠群眾、公正客觀、平等協商、密切合作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基層工會負責協調和實施本產業(行業)、區域或者單位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接受和配合工會依法實施的勞動法律監督。工會應當支持用人單位開展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教育引導職工遵守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理性表達訴求。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完善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支持工會依法實施勞動法律監督。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等企業代表組織,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的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野孝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建立健全與同級總工會的協作機制。
第二章監督職責
第七條各級工會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下列情況進行監督:
(一)平等就業情況;
(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執行情況;
(三)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情況;
(四)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簽訂、履行情況;
(五)勞動報酬分配、支付和福利待遇落實情況;
(六)安全生產、職業危害防護等勞動安全衛生情況;
(七)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及繳存住房公積金情況;
(八)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執行情況;
(九)女職工、未成年工、殘疾職工特殊權益保護情況;
(十)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及職工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落實情況;
(十一)職工教育培訓開展及其經費的提取、使用情況;
(十二)職工組織和加入工會、參加工會活動的權益落實情況;
(十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各級工會應當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勞務派遣人員合法權益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基層工會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由若干名委員組成,由本級工會領導,同時接受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可以聘請勞動法律監督員承擔具體監督工作。
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接受本行政區域內有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反映,接受下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有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報告,並根據情況及時組織調查;
(二)根據調查情況,提請本級工會向用人單位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或者向同級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行政部門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
(三)參與同級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的檢查;
(四)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和基層工會的搭氏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五)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事項。第十條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本產業(行業)、區域或者單位知脊散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
(二)受本級工會委派參與本產業(行業)、區域或者單位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勞動定額管理等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或者重大事項的決定;
(三)接受對本產業(行業)、區域或者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為的情況反映,及時組織調查,並根據調查情況,提請本級工會向用人單位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委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參與勞動爭議調解;
(四)向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報告本產業(行業)、區域或者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重大情況,提請上級工會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或者提請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
(五)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事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例》第三十八條企業工會「建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職工人數較少的企業應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對企業執行有關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保險福利等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群眾監督。」
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有:
(1)制定工作計劃,直接監督本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
(2)協助並參與上級工會和有關職能部門對本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及時向上級工會和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反映本單位發生的嚴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要求其派出調查組進行監督檢查;
(4)定期向上級工會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反映信息和報告工作,接受上級工會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5)宣傳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政策,組織和教育職工行使勞動法賦予的檢舉、控告的權利,積極提出本單位糾正和預防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建設性的意見。
⑦ 勞動監察委員會管轄案件范圍有哪些
法律分析:勞動監察委員會管轄案件范圍:一、任何單位、組織和公民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均有權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投訴。二、舉報投訴可分為保護權益舉報和檢舉揭發舉報:1、保護權益舉報是指舉報人認為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為直接侵害其合法權益,申請勞動保障部門依法保護的行為;2、檢舉揭發舉報是指任何單位、組織和公民向勞動保障部門檢舉揭發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⑧ 勞動監察委員會
法律主觀:
勞動監察部門,不是紀檢委。勞動監察部門是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勞動保障監察的行政部門,其監察對象是用人單位;而紀檢委是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監督的機關,其監督對象是黨政機關工作人員。
法律客觀: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一條為了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稱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勞動保森橋障監察條例》第二條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進行勞動保障監察,適用本條例。對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蔽嫌能考核鑒定機構進行勞動保障監察,依照本條例執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宏春手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