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最新行政法知識點

最新行政法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3-05-27 07:36:16

⑴ 注冊稅務師知識點總結(行政法部分)(一)

第一章 行政法
行政,通常意義是指一定的社會組織基於特定目的對一定范圍內的事務進行組織、管理的活動。
行政活動的實施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其他依法享有行政權的組織。
行政權來源於國家憲法和法律,沒有憲法,法律的確認或設定,行政權就失去了存在和行使的合理基礎。
行政權由國家行政機關代表國家行使。
行政法的特點:(1)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中往往包含實體與程序兩種規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即行政法治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核心原則)
行政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
行政應急性原則,行使要符合的條件 一、是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
二、非法定機關不得行使應急權力,否則無效,除非事後經有權機關做出特別決定予以追認
三、行政機關做出應急行為應接受有權機關的監督,尤其是權力機關的監督
四、是應急性權力的行使應該適當,就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行政法的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等(不包括判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各項立法的依據。
法律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駐委會制定的一般法律。
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 一、是行政法規,它是國務院依照憲法授權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二、是行政規章,即國務院各部委和某些工作部門發布的規章,三、地方性規章,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多選)
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一、根據憲法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等權力機關可能制定地方性法規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權力機關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行政法的其他淵源包括國際條約和協定中涉及國內行政管理部分,對行政活動具有約束力的法律解釋及行政機關與執政黨、社會組織聯合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不包括國際慣例)
行政法關系主要有兩類法律關系,即行政法律關系和監督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由主體、客體、內容等要素構成。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權利與義務的享有者和承擔者,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行政法律關系客尺搜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行為等。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
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
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是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徵:
一、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多重復雜的法律關系
二、 監督行政法律則扮關系包含著行政訴訟法律關系,行政訴訟關系是以審判機關為監督主體的重要的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也是一種依申請的外部監督行政法律關系。
三、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權利上多具有非對等性
四、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只能是行政行為
國家設立國家行政機關,通過憲法和法律賦予其國家行政權。享有國家行政權的國家行政機關就具備了成為行政主體的決定性條件。
行政主體只能是國家行政機關和接受授權的組織。
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是判斷行政機關及其他組織能否成為行政主體的主要標准。因此,行政機關的內部工作機構,在一般情況下不能成為行政主體。
有關國家行政的許可權被委託給組織或個人行使時,受委託的組織或個人雖然也行使國家行政權,但由於該許可權的行使只能以委託機關的名義進行,其所為的一切行為的法律後果,均歸屬於委託機關陵盯歷。
國家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行政主體,但並非所有的行政機關都能成為行政主體。
我國的憲法和法律將行政立法權賦予特定的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及其所屬各部委、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擁有行政立法權。此外,經權力機關特別授權,某些經濟特區的市人民政府也擁有行政立法權。(汕頭、珠海市等)
國務院是行政主體
各部委是行政主體
直屬機構不同於辦事機構,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⑵ 簡述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與行政法的差異。

簡述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與行政法的差異。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與行政法存在較大差異。裂清第一,立法目的不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以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立法宗旨;行政法則以規襲源皮范行政行為、控制行政權的濫用為宗旨。第二,運用的手段不同。行拍差政手段只是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所使用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全部,環境與資源保護法還運用經濟、科技、法律等多種手段保護環境;反過來,環境保護只是 *** 干預的一個方面,而不是 *** 干預的全部。第三,專業性不同。環境問題既是國內的社會問題,也是全球性問題,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立法和國內立法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專業領域,甚至與外交、軍事、國家安全、國際政治等密切相關,遠遠超出了行政法的范疇。(P70)
【答案解析】
本題知識點: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定義和特徵,

⑶ 下列屬於我國行政法特殊淵源的有( )。

下列屬於我國行政法特殊淵源的有()。
A.法律解釋
B.憲法
C.國際條約、慣例
D.判例與指導性案例
E.軟法規范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行政法的局肆告特殊淵源包括:法律解釋、國際條約雹則、慣例、判桐明例與指導性案例、軟法規范。(P51)
本題知識點:行政法的概念,

⑷ 2020法考知識點解析:【行政法】行政許可訴訟

法考行政法主觀題重要考點系列 —— 行政許可訴訟

2018年司法考試改革為法考,變化最大的是“一考變兩考”。通過2018、2019這兩年的法考所呈現出的特點來看,客觀題考試的難度沒有提升,對於客觀題的備考,只要考生按照考點進行系統的復習,然後反復的作歷年真題,將歷年真題研究“透”,通過客觀題,已經不再有難度。但問題是,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畢竟是一個淘汰性的考試,每年要嚴格控制“通過率”。關鍵是如何控制呢?顯然通過主觀題考試來控制,必然成為法考改革後不二的選擇。這就使得要想順利的通過法考,要求考生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就要重視對主觀題高頻考點的復習,而不是等到客觀題通過後,才臨時抱佛腳再來看主觀題,那樣效果不會好的。君若不信,有可能被主觀題“刷”下來的就是你。針對如此,法考推出行政法主觀題高頻考點系列,希望能夠幫到你。今天要介紹的主觀題高頻考點是行政許可訴訟。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許可規定》),對於行政許可案件的訴訟,歸納如下:

一、行政許可案件的受案范圍

行政許可是一項動態過程,在決定作出前可能出現不少過程性行為,當事人可以針對其中哪些行為提出行政訴訟,是行政許可訴訟首先遇到的問題。行政許可案件的受案范圍主要包括:

1.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許可決定及不作為

針對當事人提出的許可申請,行政機關審查後,或作出准予許可決定,或作出不予許可決定,或者不予答復,對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2.行政許可管理行為及不作為

行政機關准予許可之後,針對被許可人的情況和客觀情形可以採取一系列的管理行為,這些行為及相應的不作為同樣會侵犯當事人的權益。針對此類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可提起行政訴訟。

3.未公開行政許可決定或者未提供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記錄

行政許可法課以行政機關公開行政許可決定和提供監督檢查記錄的義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未履行這些義務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4.具有事實上終止性的過程行為

行政機關在行政許可實施過程中採用的程序行為或過程行為原則上不可訴,當事人可以通過訴行政機關作出的最終決定尋求救濟。不過,鑒於實踐中一些程序行為或過程行為具有事實上的最終性,且影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賦予當事人對其的訴權,難以有效保護當事人的權益,故此類行政行為也屬於行政許可案件的受案范圍。

二、行政許可案件被告的確定

(一)一般情形

通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屬於行政許可訴訟受案范圍的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應以作出該決定或行為的機關為被告。

(二)特殊情形

1.經上級批准、由下級決定的被告確定

實踐中,一些行政許可依法須經上級行政機關批准,而後由下級機關作出決定。對此情形,當事人原則上應以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下級機關為被告。但是,如當事人對批准或者不批准行為不服一並提起訴訟的,以上級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

2.下級初審,上級決定的被告確定

行政許可依法須經下級行政機關或者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初步審查並上報,當事人對不予初步審查或者不予上報不服提起訴訟的,以下級行政機關或者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為被告。當然,當事人只對最終決定不服,則應以最終作出決定的上級機關為被告。

3.統一辦理行政許可的被告確定

對行政機關依據《行政許可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統一辦理行政許可的,當事人對行政許可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以對當事人作出具有實質影響的不利行為的機關為被告。

三、行政許可案件的審理

法院對行政許可案件的審理原則上需要遵循一般的審理規則,《許可規定》對以下三點作出特別規定:

1.被告不履行舉證責任及處理

根據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解釋的規定,對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被告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行政行為沒有證據。《許可規定》結合行政許可案件的特殊性,設置了特殊規則需要注意。即“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與被訴行政許可行為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第三人對無法提供的證據,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人民法院在當事人無爭議,但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也可以依職權調取證據。”如果“第三人提供或者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能夠證明行政許可行為合法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2.對關聯行政行為的審查

有些行政行為本身不是行政訴訟的審理對象,但是這些行政行為構成被訴的行政行為的基礎,與被訴行政行為具有很強的關聯性,這種行政行為被稱之為關聯行政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規定,作為被訴行政許可行為基礎的其他行政決定或者文書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認可:①明顯缺乏事實根據;②明顯缺乏法律依據;③超越職權;④其他重大明顯違法情形。這一點,大家要給予重視,在2012年司法考試的主觀題考試中,曾經考過。

四、行政許可案件的判決

1.不予許可案件的判決

針對被告所作出的不予許可決定而形成的案件,法院審理後應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判決。不過,較為復雜和重要的一種情形是,被告不予許可決定錯誤或違法,而原告請求准予許可且理由成立時,法院應如何判決《許可規定》第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案件,認為原告請求准予許可的理由成立,且被告沒有裁量餘地的,可以在判決理由寫明,並判決撤銷不予許可決定,責令被告重新作出決定。

2.查閱許可決定及有關檔案材料或者監督檢查記錄案件請求成立的判決

被告無正當理由拒絕原告查閱行政許可決定及有關檔案材料或者監督檢查記錄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被告在法定或者合理期限內准予原告查閱。

五、行政許可中的賠償和補償及訴訟問題

1.賠償問題

因行政許可給原告合法權益造成損失而賠償,如此責任完全可歸因於行政機關,賠償問題簡單明了。復雜的是,原告的損失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何確定行政機關的賠償責任。

《許可規定》主要區分了三種情形:

(1)被告在實施行政許可過程中,與他人惡意串通共同違法侵犯原告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被告與他人違法侵犯原告合法權益的,應當根據其違法行為在損害發生過程和結果中所起作用等因素,確定被告的行政賠償責任。

(3)被告已經依照法定程序履行審慎合理的審查職責,因他人行為導致行政許可決定違法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2.補償問題

《許可規定》針對《行政許可法》第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提供了兩方面的具體規則:

(1)補償標准。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對變更或者撤回行政許可的補償標准未作規定的,一般在實際損失范圍內確定補償數額;行政許可屬於《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情形的,一般按照實際投人的損失確定補償數額。

⑸ 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知識點學習: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是關於行政權力的授予、行使、監督控制,以及對其消極後果予以補救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更多關於稅務師考試的內容請點擊:https://www.gaon.com/cta/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行政合法性原則(形式合法性原則)

行政權的存在、行使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規定,不得與法律規定相抵觸。

(1)行政權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據;

(2)行政權力必須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更多詳情請點擊:https://www.gaon.com/cta/1309995.html

2.行政合理性原則(實質合法性原則)

行政機關必須合理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符合社會大多數人的公平正義觀念,符合情理、事理、法理。

(1)行政行為應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考慮相關因素的基礎上(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3)平等地適用法律規范,符合公正法則

(4)行政行為應保持適度,符合比例原則要求(又稱「禁止過分」原則)

【提示】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採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

(5)符合自然規律、客觀性要求和社會道德觀念,符合人類理性和公平正義觀念。

關於稅務師考試內容請點擊:https://www.gaon.com/cta/zhuanti/rukouchaxun/index.html

⑹ 下列關於行政法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

下列關於行政法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統一的法典
B.行政法規范賴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
C.行政法和一般法規一樣,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實體法分別獨立成為不同的法律部門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行政法是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並非一部完整、統一的法典。效力位階較低的行政法規范易於變動。實體性規范與程序性規范往往交織在一起。(P53)
本題知識點:行政法關系,

⑺ 法考主觀題的民事融合是什麼意思啊

一、民法科目主觀題考查特點剖析

通覽司考時代10年中11個民法主觀真題,可以發現如下規律:案例分析題主要是圍繞民法總則、物權、合同以及侵權責任進行設計的。並且所涉及的知識點仍有重點分布,個別知識點高頻率出現。案例分析題為6~8個小問題,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而民法的論述題部分(考過2次)主要考查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權利的私權自由性與權利的行使原則。

從法考時代已經有的4年民法學科的回憶笑洞版真題來看,主要考查的是總則、物權、合同與擔保中那些有實務熱點的知識點。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九民紀要》,它是主觀題考生不得不完全消化的一個文件。2018年的「人章之爭」、2019年的「以物抵債」都是會議紀要主要解決的問題。雖然這部文件是2019年才正式通過,但2018年和2019年兩年民法與商法部分的命題點都被證明是會議紀要主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該會議紀要涉及的知識點,請考生務必認真消化吸收。另外還需要注意《民法典擔保制度解釋》這個司法解釋。該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生效,但其相關知識點在2020年的主觀題考試中就已經考查到了,故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另外,形式上比較引人注目的是民法與民訴法和商法結合出題,俗稱「奪命13問」「絕地10連殺」。綜合題的方式應該會成為法考時代的一個保留類型,希望考生予以留心,在備考過程中有意識加強部門法之間的融合,尤其是民法、商法與民訴這三門法的融合。

二、刑法科目主觀題考查特點概述



刑法主觀題有三大特點:考點集中、挖掘深入、綜合性強。

(一)考點集中

所謂考點集中,是指客觀題當雀穗中的知識點在主觀題當中只有一部分可能會考查,而另一部分則無需復習。例如,總則中的刑法概述、罪數、刑罰論中的絕大多數內容,都不會在主觀題的部分出現;在分則中,主觀題可能涉及的知識點集中在人身犯罪和財產犯罪部分,有些年的考題可能涉及信用卡詐騙有關的犯罪、貪污賄賂碰歲枯犯罪、交通肇事罪等一些零散的罪名。

因此,總體而言,主觀題在復習上考點集中,復習壓力相對較小。

(二)挖掘深入

所謂挖掘深入,是指在主觀題當中,對於人身犯罪、財產犯罪以及總則中一些重點理論的考查並不浮於知識點表面,而是涉及知識點背後的原理。例如,觀點展示一直是刑法的特色之一,知識點的挖掘也是所有題型當中最深的。2018年在刑法主觀題當中就有觀點展示題出現,歷年也多次考查。

因此,對於刑法主觀題的復習,不宜「多挖洞」,應該「深挖洞」,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把握不同觀點。(三)綜合性強

綜合性強,刑法主觀題在一題當中可能結合非常多的知識點,比如,因果關系、共犯、人身犯罪或財產犯罪中的特定知識綜合考查,尤其是共同犯罪理論,可以和很多知識點結合考查。

因此,在應試技巧上,需要培養完善的體系感、邏輯體系以及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

三、行政法科目主觀題考查特點剖析



通覽司考時代10年和法考改革時期4年行政法案例的真題,可以發現如下規律:案例分析題主要是圍繞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以及國家賠償法進行設計的。並且所涉及的知識點仍有重點分布,個別知識點高頻率出現。案例分析題為5~6個小問題,以「一個問題一個小問、一個問題兩個小問」方式進行。與此同時,2014~2017年試題顯示在行政法中論述題常常作為案例分析題的最後一個小問進行考查,要求結合材料進行論述,一般600~800字左右。法考改革時期的題目中未曾出現行政法的論述題,但2021年其中一卷的行政法考題中出現了以行政法基本原則為切入點的題目,要求評價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

歷年行政法的考查包括以下特點:

1主觀題考點較為集中,案例題的考點主要集中在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政府信息公開、國家賠償法。

2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性較高,行政法由於學科交叉性比較強,易和商法、刑訴法等其他學科結合進行考查。2021年的刑訴法題目出現了比例原則的適用,2014年行政法案例中出現《公司法》相關理論背景,法治思想中涉及法治政府的內容更加不在話下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習過程中需掌握行政法中與其他學科容易發生交叉的考點,以便靈活應對試題。

3難度不大,行政法中的知識點以記憶為主,和刑法、民法相比,考查並不特別深入,一般考查新法,2020年就以行政協議為背景進行考查。

⑻ 2022年10月自學考試環境保護法必背考點

2022年10月自學考試時間馬上就要到了,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掌握考試知識點,我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10月自學考試韓靜保護法必背考點」,可供各位考生參考。更多考試相關信息請繼續關注。

2022年10月自學考試環境保護法必背考點

考試知識點1:公眾環境權益的內容。

(1)優美、舒適環境的享受權;

(2)開發利用環境決策與行為知悉權;

(3)開發利用環境決策建言權;

(4)監督開發利用環境行為及其檢舉和控告權;

(5)環境權益侵害救濟請求權。

考試知識點2:環境與資源保護行政處罰的概念與種類。

一般包括警告,罰款,責令停產整頓,責令停產、停業、關閉,暫扣、吊銷許可證或者其他具有許可性質的證件,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行政拘留七種。

考試知識點3:實施預防原則的制度措施。

(1)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決策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2)通過「三同時」制度在建設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3)通過清潔生產制度在生產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4)通過循環經濟制度在資源廢物循環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5)通過排污許可證制度在排污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考試知識點4: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和行政法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是政府幹預手段在環境保護領域的體現並且法制化的結果。因此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在許多國家被視為行政法的組成部分,具有行政主導性、政策性等特點。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與行政法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

(1)立法目的不同。

(2)運用的手段不同。

(3)專業性不同。

考試知識點5:實施公眾參與原則的制度措施。

實施公眾參與原則的制度措施有:

(1)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公眾參與制度。

(2)環境行政許可和環境行政處罰中的公眾參與制度。

(3)建立環境信息公開與披露制度。

(4)鼓勵各類非政府環保組嫌氏織代表公眾參與環境決策。

(5)建立公眾參與的司法保障制度。

考試知識點6:環境污染侵權的特徵。

環境污染侵權的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主體的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換性。

(2)加害行為在價值判斷上的社會妥當性、合法性。

(3)侵害狀態的間接性、繼續性、反復性、廣闊性和累積性。

(4)環境污染侵權兼有私害性和公害性。

考試知識點7:國際環境法中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含義和內容。

可持續發展原則是指各國應以可持續的方式開發利用資源,協調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實行代際公平與代內公平的原則。從有關國際條約和國際文件來看,這一原則至少包含四方面的內容:

(1)代際公平,即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妨礙和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

(2)代內公平,即本代內所有的人,不論其國籍、種族、性別、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都享有平等利用自然資源和享受良好和清潔環境的權利;

(3)要以可持續的方式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4)環境保護與經濟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應相互協調、兼顧。

考試知識點8:我國政府的環境資源保護職能和政府實施環境資源保護管理的手段。

中國各級政府的環境與資源保護職能主要有:

(l)對環境與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既是對國家財產的保護,也是對公眾環境權益的保護。

(2)環境保護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3)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政府的重要目標。

(4)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政府實施環境與資源保護管理的手段有:

(l)行使環境與資源保護的行政管理權。具體包括: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決策權;開發利用環境與資源及其相關行為的許可權;開發利用環境與資源的監督管理權;規章制定權、行政強制權與行政處罰權。

(2)代表國家對環境與資源損害行使民事索賠權。

考試知識點9:生態扮拆補償制廳者棗度。

生態補償制度是指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與利用者等相關各方之間利益關系的環境經濟政策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制度。「生態補償」的本質是由生態服務功能受益者向生態服務功能提供者付費,真正體現了「受益者負擔原則」。

考試知識點10: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和民法的聯系與區別。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和民法的聯系:

(1)在專門的環境污染防治法出現之前,環境污染問題主要依靠民事侵權救濟機制加以解決。

(2)民法中有關民事權利的規定如人身權、財產權是環境污染受害人尋求救濟的權利依據。

(3)民法物權制度、相鄰權制度對自然環境要素的保護、公眾環境權益的維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和民法的區別:

(1)公私法屬性不同;民法對環境的保護屬於私法保護,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則更多運用公法手段保護環境。

(2)民法對環境的保護屬於事後救濟;相對比較被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對環境保護包括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階段,且更側重於事前預防,趨向於主動。

(3)民法對環境受害者的救濟是個案救濟,側重於對個人利益或者私益的維護。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對污染的預防和治理則更傾向於對環境整體的保護,側重於環境公共利益的維護。

考試知識點11:實施預防原則的制度措施。

(1)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決策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2)通過「三同時」制度在建設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3)通過清潔生產制度在生產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4)通過循環經濟制度在資源廢物循環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5)通過排污許可證制度在排污階段落實預防原則。

考試知識點12: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分區規定。

(1)核心區: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法經批准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所佔面積不得低於該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1/3。

(2)緩沖區:核心區外圍,只准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

(3)實驗區:緩沖區外圍,可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所佔面積不得超過該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1/3。

考試知識點13:環境污染侵權的構成要件。

環境污染侵權的構成要件包括損害後果、污染行為以及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

污染行為表現為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行為、排放雜訊的行為、排放固體廢物的行為、向土壤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行為等。

污染物侵權的損害後果表現為,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環境權益或公共財產權。

考試知識點14:環境資源保護法律體系 的內容。

(1)憲法中的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規范。

(2)環境與資源保護專門法律。

(3)其他法律中有關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條款。

(4)環境與資源保護行政法規。

(5)環境與資源保護部門規章。

(6)環境與資源保護地方性法規與規章。

(7)有關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司法解釋。

(8)對中國生效的國際環境條約和公約。

考試知識點15:排污費的使用。

排污費必須納入財政預算,列入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進行管理。

主要用於下列項目的撥款補助或者貸款貼息:

重點污染源防治;

區域性污染防治;

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示範和應用;

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項目。

考試知識點16:我國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制度。

(1)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以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圍的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

(2)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對違反者,責令限期拆除,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產整頓。

考試知識點17: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的運行機制。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規定了預防和預警、應急響應、應急保障、後期處置以及責任追究等五項機制。

(1)預防和預警: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緊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圍,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分為藍、黃、橙、紅四級。有關信息證明突發環境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按照相關應急預案執行。

(2)應急響應機制主要包括:

①按照屬地為主的原則實行分級相應。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響應)、重大(Ⅱ級響應)、較大(Ⅲ級響應)、一般(Ⅳ級響應)四級。

②實行突發環境事件報告制度。突發環境事件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

考試知識點18:環境問題產生和發展的三個階段的特點。

第一個階段:地域環境問題時期(18世紀以後至20世紀60年代)。

第二個階段:國際環境問題時期(20世紀60至80年代)。

第三個階段:全球環境問題時期(20世紀80年代至今)。

考試知識點19: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關系的特徵。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關系的特徵:

(1)具有多重牽連性質的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

(2)以人類平等利用環境的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

(3)結合並體現自然生態規律的人類意志(調整人與人的關系,從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考試知識點20: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權利和義務。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由具有相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機構編制。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不得與負責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保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審批部門存在任何利益關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建設單位指定對其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機構。

⑼ 詳細解讀司法考試各門學科

一、法理學、法制史、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法理學是司法考試中一項基礎性學科,每年的大綱都會隨著學術研究以及政治形勢的新動向作出適當調整。因此,每年的大綱變動和新增考點都會成為當年司法考試的重點內容。但是,法理學基本的知識點和結構框架都是固定的。法理學的重要知識點集中在法的本質、法的價值、法律原則和法律規則的關系、法的溯及力、法律體系、法的運行方式、法的繼承和移植、法與道德、法與人權、法治與法制的區別以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根據近幾年出題的規律,法理學的測試越來越注重運用法學知識分析、評價有關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條。自2003年開始,每年都會考查一道法理學的論述題。法理學所佔的分值也逐漸加大,接近50分。因此,法理學的地位非常重要,值得重點關注。

法制史的內容比較少,教材上所有的內容僅占幾十頁,考查的形式是選擇題,分值在10分上下。物稿困法制史的重點一直比較突出,中國法制史方面集中在各朝法制思想、婚姻繼承製度、司法制度,法典、重要刑罰制度及其入律時間、清末修律、「預備立憲」等內容上。外國法制史主要掌握羅馬法、美國憲法、英美司法制度、兩大法系、大陸法系中憲法與民法的主要內容。這些知識點要理解並能夠運用其分析相關案例。相比較而言,法制史的考題難度不大,是考生拿罩念分的科目。

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的地位和法制史相類似,分值在12分上下。司法制度的重點內容集中在司法的基本原則、審判、檢察、公證制度的基本原則。法律職業道德的重點內容包括法官、檢察官的任職迴避、法官、檢察官、律師的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類型,這部分內容參照《法官法》、《檢察官法》《律師法》以及相關法律規范學習,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民法

民法歷來是司法考試中的所佔分值最多的科目,故有「得民法者得天下」的說法。民法內容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全面理解並融會貫通。司法考試考查的比較全面,但還是有重點可循,而且這些重點在歷年的考試中反復考查。

民法總則部分,主要集中在意思表示、不當得利與無因管理、訴訟時效、代理、特殊侵權等重點內容。物權法的重點主要包括物權變動、物權的效力、共有、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合同法中,重點是要約規則、締約過失責任、合同的效力、買賣合同和贈與合同等。婚姻法主要集中在夫妻共同財產和債務承擔,繼承法集中在遺產的分配這一重要考點上。知識產權法在 14分左右,《著作權法》是重心,試題難度也。當前的知識產權法命題越來越集中於侵權行為的認定。《著作權法》還易於考核權利主體、合理使用和權利內容。《專利法》易於考核專利的新穎性,《商標法》易於考核商標的構成條件。由於知識產權法愈來愈側重理論考查,試題幾乎都是擬制的案例,考生僅僅靠復習法條是絕對行不通的。建議在全面了解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基礎上認真閱讀教材或接受培訓和輔導。

三、刑法

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刑法的重要地位。刑法也是司法考試中體現「重者恆重」這一特點的學科。在刑法總則中,著重掌握刑法的基本原則、犯罪構成、排除犯罪事由、共犯、犯罪停止形態及其處罰、罪數形態、刑罰的種類以及數罪並罰的原則。刑法分則的罪名當中,盜竊、搶劫、綁架、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強*罪、拐賣婦女兒童、詐騙、貪污賄賂犯罪是歷年考查的重點,必須要牢牢掌握。刑法的試題難度較大,需要投注較多的精力復習。除了對教材的細致把握之外,相關的司法解釋、刑法修正案也是重點內容敬好。

四、憲法、行政法

憲法在司法考試中所佔分值為20分左右。憲法的內容比較多,但考查難度不大,雖側重於對法條的考查,但近幾年對理論也有加強考查的趨勢,而且論述題的出現,也需要考生對憲法基本理論予以把握。憲法的重點主要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選舉制度、立法體制以及港澳基本法的重點內容。

行政法由於學科特點以及理論的深度決定了對該科的掌握難度較大。在司法考試中,對行政法的考查內容繁雜、題目靈活,考生不易得分。行政法涉及行政法的基本理論、行政復議、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政府采購、公務員法、國家賠償法以及應急條例等內容。行政訴訟法的考查集中在證據以及和民事訴訟程序的不同之處。另外,需要格外關注的是,自 2003年始至今,有 3年都考了行政法的論述題,而且都是考行政法的基本原則,這就需要在對行政法的掌握深度上,比其他學科要深刻。

五、民訴

從題型來看,無論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還是案例分析都有考查民事訴訟法的題目。所佔分值在 70分左右,也是司法考試的「大戶」。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故掌握起來宜按照程序的開始、進行、結束這一過程來學習。從歷年司法考試出題的內容來看,管轄、審理程序是必然的重點。此外,第三人、共同訴訟、證據、調解、財產保全與先予執行、執行等也是重要內容。仲裁法部分主要集中在訴訟和仲裁的關系、仲裁協議、仲裁程序、仲裁裁決的撤銷和執行。作為程序法來說,司法考試考查的題目幾乎都可以從法條找到依據,因此,對《民事訴訟法》、《仲裁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的掌握非常重要,但是,隨著司法考試整體上對理論考查力度的加大,對當前的理論熱點也要予以關注。

六、刑訴

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相比較民訴而言,在所佔分值上略高於民訴。其內容更多、程序更細致,掌握起來的難度也更大。具體而言,復習法條是必要且非常有效的方法。刑事訴訟中的重要內容比較多,集中在管轄、偵查程序、律師在偵查階段的權利、迴避、辯護人、審判程序、簡易程序、刑事附帶民訴、死刑復核程序。尤其要注意公、檢、法在處理某一案件時,相互的聯系和制約。另外,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近幾年來也是熱點,也有出論述題的可能,不能掉以輕心。刑事訴訟部分要拿高分,《刑事訴訟法》、《刑訴解釋》、《高檢規則》等法條必須牢記。

⑽ 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考研經驗分享

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考研經驗分享

我是二戰考生,不過考中國人民大學是第一次。雖然二戰換學校換專業這個決定非常冒險,但最終幸運地以初復試雙第一的成績被錄取。我的復試成績是403分,初試成績是398分,其中政治74分,英語一82分,法學綜合124分,行政法學118分。

熱點內容
購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定金 發布:2024-11-18 09:46:39 瀏覽:545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