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第54條

行政訴訟法第54條

發布時間: 2023-05-30 05:32:24

1. 行政訴訟的判決種類

法律主觀:

人民 法院 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消或者部分撤消,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 出具體行政行為: ①主要證據不足的; ②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③違反法定程序的; ④超越職權的; ⑤濫用職權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行政處罰 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1)人民法院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不適宜判決維持或者駁回訴訟請求的,可以作橋核出確認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決。 (2)有下乎消陸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 ①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的; ②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消內容的; ③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訴訟法 》第54條、第57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57條: 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歲頃,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做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直接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做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查明被告依法負有給付義務的,判決被告履行給付義務。

2. 司法考試行政爭議法專題復習——爭議內容

專題一:爭議內容

主要內容: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行政復議受案范圍;訴訟與復議關系。

核心考點:均為核心考點。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關系:

行政訴訟解決的相當一部分行政爭議與民事爭議交織在一起,一般情況下解決行政爭議成為解決賀滲轎民事爭議的前提條件,少數情況下先民事後行政。法院通過行政訴訟處理行政爭議時,有可能也有必要一並解決與此相關的民事爭議,這就是行政附帶民事訴訟。

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①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都有可能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構成侵害,但考慮到我國的政治體制和人民法院的地位,《行政訴訟法》第2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訴訟中的起訴對象,而抽象行政行為不是行政訴訟的起訴對象。《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只審查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審查行政機關的抽象行政行為和行政訴訟原告行為的合法性。

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要求應當包括兩個方喊段面,即合法性和合理性。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雖然合法但不合理(即不適當),都有可能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構成侵害。但是,《行政訴訟法》考慮到法院的性質和司法權與行政權的關系,規定人民法院以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為原則,以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為例外。《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4項規定: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行政機關在法律、法規授予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范圍內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理、適當的問題,原則上只能通過行政復議由行政機關自行判斷和處理。

②合議原則

在行政訴訟當中任何案件都要組成合議庭,當然,合議庭的組成在一審和二審中是不一樣的,一審由審判員組成,或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而二審必須全部由審判員組成。

③迴避原則

第四十七條【迴避】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

前兩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禪肆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與民訴法的迴避決定的許可權相同)

《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申請迴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

申請人對駁回迴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④公開審判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45條規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行政復議受案范圍(表-40)

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
受案標准 職權標准:具有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 同行政訴訟
行為標准:
①具體行政行為(不可附帶審查抽象行為);
②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顯失公正也是不合法,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①可附帶審查規章以下的抽象行為,並且排除國務院的規定(A、國務院部門的規定;B、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C、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②違法或不當(不合理)的行為
結果標准:損害合法權益(胡錦光老師仍認為只能是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如他舉例,對公安局不批准**的決定,可以復議,但不能訴訟)―――此處似乎有些爭議? 同行政訴訟(損害合法權益)
受理 法律:―――①行政處罰案件;②強制措施案件;③侵犯經營自主權案件(人事自主權、財務自主權);④行政許可案件;⑤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⑥行政給付案件(撫恤金、保險金、社會最低生活保障金);⑦違法要求履行義務案件(亂收費、亂攤派); ⑧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⑨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學理:―――①行政裁決案件;②部分行政確認(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產生確定影響的);③行政檢查案件(如錄取公務員之前的體檢);④部分行政合同(行政合同中的行政行為)
司法解釋:―――①公平競爭權案件;②國際貿易案件;③反傾銷案件;④反補貼案件;⑤法院就個案進行答復、批復中明確的幾類案件(少年收容教養案件、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爭議案件、教育部門的行政決定、城市設施使用費徵收、計劃生育部門的強制措施、鄉政府收費案件、交警部門扣押車輛及行駛證的案件) 同行政訴訟(在復議法頒布之初,曾增加了某些只能復議不能訴訟的具體案件類型,但經過近幾年一系列單行法律與司法解釋的擴充,這些案件也已經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了。)
排除 ①國家行為案件(又叫具有高度政治性行為、統治行為,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和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②抽象行政行為(不能起訴,但法院可以依職權審查);
③內部行政行為(僅指對內部人員的獎懲任免);
④法定行政終局裁決(此法定指法律規定,排除其他法律規范);
⑤刑事偵查行為(排除假刑事偵查行為,區分兩者的標準是,公安、國家安全等國家機關在實施某項行為時,有無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首先,有無法律上的明確授權?其次,實施行為時有無明確依據授權?第三,該授權是否是刑事訴訟法上的授權?);
⑥調解、仲裁行為;
⑦行政指導行為;(公民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指導行為可以遵從,也可以不響應,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意願。不響應的,也不承擔任何法律後果。因此,行政訴訟法不將其納入受案范圍。如果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指導時,通過威脅等方式強迫行政相對人服從的,這種行政指導實際上是行政命令行為,公民可以起訴)
⑧駁回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沒有確定新的權利義務);
⑨對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行政行為未成熟);
⑩勞動監察指令書(指令書不可訴,決定書可訴) ①非具體行政行為不得直接審查(內部行政行為、對民事爭議的處理、行政指導等);
②規章以上(含規章)的抽象行為不得附帶審查;――國務院本身的任何抽象行政行為也都不得附帶審查。
③申請人有權撤回已經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但在撤回以後,即使符合申請的條件也不得再申請復議,但在期限內可以起訴。
④行政復議的環節裡面沒有國家行為。因為下級行政機關對某個問題可以作出決定,它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就能對這問題進行審查。國家行為只有在訴訟當中才有,因為法院的性質決定了它只解決法律問題不解決政治問題。而在行政復議當中沒有必要區分法律問題和政治問題。
―――注意:行政裁決可以復議也可以訴訟,但專利行政裁決只能提起訴訟,不能復議,原因是:如果復議的話則復議機關是知識產權局自己,因為知識產權局是省部級單位,同時申請復議的當事人一個主張和知識產權局相同,一個主張和知識產權局沖突;
《專利法》第五十五條專利權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於實施強制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專利權人和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於實施強制許可的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法》第五十七條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專利權人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
受案標准 職權標准:具有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 同行政訴訟
行為標准:
①具體行政行為(不可附帶審查抽象行為);
②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顯失公正也是不合法,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①可附帶審查規章以下的抽象行為,並且排除國務院的規定(A、國務院部門的規定;B、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C、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②違法或不當(不合理)的行為
結果標准:損害合法權益(胡錦光老師仍認為只能是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如他舉例,對公安局不批准**的決定,可以復議,但不能訴訟)―――此處似乎有些爭議? 同行政訴訟(損害合法權益)
受理 法律:―――①行政處罰案件;②強制措施案件;③侵犯經營自主權案件(人事自主權、財務自主權);④行政許可案件;⑤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⑥行政給付案件(撫恤金、保險金、社會最低生活保障金);⑦違法要求履行義務案件(亂收費、亂攤派); ⑧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⑨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學理:―――①行政裁決案件;②部分行政確認(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產生確定影響的);③行政檢查案件(如錄取公務員之前的體檢);④部分行政合同(行政合同中的行政行為)
司法解釋:―――①公平競爭權案件;②國際貿易案件;③反傾銷案件;④反補貼案件;⑤法院就個案進行答復、批復中明確的幾類案件(少年收容教養案件、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爭議案件、教育部門的行政決定、城市設施使用費徵收、計劃生育部門的強制措施、鄉政府收費案件、交警部門扣押車輛及行駛證的案件) 同行政訴訟(在復議法頒布之初,曾增加了某些只能復議不能訴訟的具體案件類型,但經過近幾年一系列單行法律與司法解釋的擴充,這些案件也已經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了。)
排除 ①國家行為案件(又叫具有高度政治性行為、統治行為,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和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②抽象行政行為(不能起訴,但法院可以依職權審查);
③內部行政行為(僅指對內部人員的獎懲任免);
④法定行政終局裁決(此法定指法律規定,排除其他法律規范);
⑤刑事偵查行為(排除假刑事偵查行為,區分兩者的標準是,公安、國家安全等國家機關在實施某項行為時,有無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首先,有無法律上的明確授權?其次,實施行為時有無明確依據授權?第三,該授權是否是刑事訴訟法上的授權?);
⑥調解、仲裁行為;
⑦行政指導行為;(公民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指導行為可以遵從,也可以不響應,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意願。不響應的,也不承擔任何法律後果。因此,行政訴訟法不將其納入受案范圍。如果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指導時,通過威脅等方式強迫行政相對人服從的,這種行政指導實際上是行政命令行為,公民可以起訴)
⑧駁回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沒有確定新的權利義務);
⑨對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行政行為未成熟);
⑩勞動監察指令書(指令書不可訴,決定書可訴) ①非具體行政行為不得直接審查(內部行政行為、對民事爭議的處理、行政指導等);
②規章以上(含規章)的抽象行為不得附帶審查;――國務院本身的任何抽象行政行為也都不得附帶審查。
③申請人有權撤回已經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但在撤回以後,即使符合申請的條件也不得再申請復議,但在期限內可以起訴。
④行政復議的環節裡面沒有國家行為。因為下級行政機關對某個問題可以作出決定,它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就能對這問題進行審查。國家行為只有在訴訟當中才有,因為法院的性質決定了它只解決法律問題不解決政治問題。而在行政復議當中沒有必要區分法律問題和政治問題。
―――注意:行政裁決可以復議也可以訴訟,但專利行政裁決只能提起訴訟,不能復議,原因是:如果復議的話則復議機關是知識產權局自己,因為知識產權局是省部級單位,同時申請復議的當事人一個主張和知識產權局相同,一個主張和知識產權局沖突;
《專利法》第五十五條專利權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於實施強制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專利權人和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於實施強制許可的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法》第五十七條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專利權人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若干應注意的細節問題(表-41)

不履行法定職責 原則上應以當事人申請保護而遭拒絕為起訴條件,但有例外
(例外:需要依職權主動作出、或行政機關從其他途徑了解到有履行的必要)
《行訴證據規定》第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
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經提出申請的證據材料。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請的登記制度不完備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並能夠作出合理說明的。
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行政確認案件 只有對法律關系的確認,且確認行為對其產生影響的才可訴
(對事實的確認不可訴,因為對法律關系不產生直接影響,如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工傷事故的勞動能力鑒定、和醫療事故責任認定,但對於認定事故發生與否的認定可訴)
行政合同案件 行政合同中的單方行為可提起行訴,雙方行為只能提起民訴
內部行政行為 對人的內部行政行為主要指的是對工作人員人事關系的處理
法定行政終局裁決 這里的法定僅限於狹義上法律的規定,而不包括法規與規章
假刑事偵查行為 只有嚴格依照刑事訴訟法授權實施的偵查行為才是不可訴的
行政指導行為 這里的「無強制力」一詞,是說明性詞語,而非限定性詞語
勞動監察指令書 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權利義務尚未產生實際影響的階段性行為

真題-7(04-49-單選)劉某與高達公司簽訂內銷商品房預售契約,後某區房地產管理局對該預售契約作出預售預購備案登記。後劉某了解到高達公司向其銷售的房屋系超出規劃面積和預售面積的超層部分,劉某遂以區房地產管理局違法辦理備案登記,造成自己購買的房屋為違法建築為由提起行政訴訟。下列哪一說法不正確?

A.區房地產管理局的備案登記行為不是對預售合同效力的確認行為

B.備案登記行為沒有對劉某的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C.高達公司與本案的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D.區房地產管理局在備案登記時沒有盡到審查職責,應當對劉某的損失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答案:D

真題-8(04-73-多選)2002年4月2日,某銀行與某公司簽訂貸款合同,約定銀行貸款給公司,公司以土地使用權為抵押。2002年6月1日,公司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手續,並取得土地管理局簽發的抵押證書。後因公司未依約還款,某銀行提起訴訟。2003年2月4日,法院作出民事判決,認定土地管理局在辦理抵押證書時某公司並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該項抵押無效,判定銀行無權主張土地使用權。關於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辦理抵押登記的土地管理局應對銀行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B.法院的民事判決可以作為確認抵押登記行為無效的依據

C.銀行須在2005年2月4日之前行使賠償請求權

D.銀行在向土地管理局請求賠償之前,應當先確認抵押登記行為違法

答案:AD

訴訟與復議關系(表-42)

復議訴訟自由選擇 可在收到復議決定或復議期滿後15日內起訴,有例外則從例外
復議前置不終局 ①納稅爭議;②侵犯已經取得的自然資源權利
--只能法律、法規可以規定復議前置
復議選擇但終局
(限制性選擇) ①出入境處罰(對外國人是罰款和拘留,對中國人是拘留);
②省部級單位對自身行為的復議決定(可以提起國務院最終裁決)
復議前置且終局 省級政府在特定條件下做出的自然資源權屬復議決定
《稅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後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必須先擔保或繳稅、然後再復議、最後才給訴訟)
《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起訴,不是復議前置)。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必須是行為具有確認自然資源權利的效果的才復議前置,注意這里不是指必須是行政確認行為)
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訴訟與復議關系解析(表-43)


①復訴自由選擇
②復議前置不終局
③復議選擇但終局
④復議前置且終局

訴訟(實線表示)
————

————


復議(虛線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題-9(04-72-多選)位於大王鄉的多金屬硫鐵礦區是國家出資勘察形成的大型硫鐵礦基地。2003年5月,百樂公司向法定發證機關省國土資源廳申請辦理該礦區采礦許可證。2003年11月1日,某市國土資源局以解決遺留問題為由向另一家企業強力公司頒發了該礦區的采礦許可證。2004年1月,省國土資源廳答復百樂公司,該礦區已設置礦權,不受理你公司的申請。關於百樂公司的救濟徐徑,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就省國土資源廳的拒絕發證行為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才能提起訴訟

B.就省國土資源廳的拒絕發證行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C.就市國土資源局向強力公司的發證行為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才能提起訴訟

D.就市國土資源局向強力公司的發證行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答案:BD

3. 行政處罰法第五十四條

第五十四條除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符合立案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立案。
第一條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早消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第三條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第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五條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六條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第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第二章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第九條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十條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一條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第十二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為實施法律、行政法規,可以補充設定行政宴頃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地方性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第十三條國務院部門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國務院部門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通報批評或者一定數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四條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地方政府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通報批評或者一定數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五條國務院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定期組織評估行政處罰的實施情況和必要性,對不適當的行政處罰事項及種類、罰款數額等,應當提出修改或者廢陸祥知止的建議。
第十六條除法律、法規、規章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第三章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第十七條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第十八條國家在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農業等領域推行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制度,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機關行使。
第十九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書面委託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具體事項、許可權、期限等內容。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組織應當將委託書向社會公布。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一條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
(二)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並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
(三)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第四章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第二十二條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三條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十四條 除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符合立案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立案。

4. 行政訴訟的法定種類

學者們通常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受理范圍,即當事人的訴訟請回求,並結合我國的判決答形式,將我國行政訴訟的種類劃分為撤銷之訴、確認之訴、變更之訴、賠償之訴、履行之訴等幾類。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的規定,我國行政訴訟的判決分為維持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文簡稱最新司法解釋)又增加了確認判決和駁回訴訟請求兩種判決形式。

5. 《行政訴訟法》中行政判決分為6種,其中維持判決與履行判決和確認判決有什麼區別謝謝

維持判決是確認行政機關行政行為合法的判決。
履行判決是要求行政機關履專行法定職責的判決,針對的是行屬政機關不作為。
確認判決是確認行政行為違法的判決,主要存在於行政行為已經產生效果,撤銷或變更已無意義的情形。如行政拘留已經結束的案件。

6. 在行政訴訟中如何處理好法院和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

一、我國行政訴訟中司法權與行政權關系現狀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條中明確規定:「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從這一條可以看出,我國《行政訴訟法》對司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關系定位是維護和監督,而且是「維護」在前,「監督」在後。除此之外,從《行政訴訟法》中的其他條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可以看出,司法權對行政權不僅重維護,輕監督,而且更多地體現出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容忍,或者說是無可奈何。

首先,《行政訴訟法》中關於行政訴訟案件受案范圍的相關規定,將人民法院能夠受理的行政案件限定在影響相對人人身權或財產權的具體行政行為范圍內,將抽象行政行為、內部行政行為以及侵犯相對人其他權益的行政行為排除在外。受案范圍的有限性必然導致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乏力。

其次,《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從而排除了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合理性的審查,使得司法機關的審查很多時候局限於形式,而對實質問題無法深入審查。而事實上由於行政裁量權的大量存在,大多數行政行為屬於合法而不合理的行為。對於這一類行政行為,可能其在實質上已經侵害了相對人的某種合法權益,但是司法機關卻無法提供救濟,因為其不屬於司法機關的審查范圍。監督深度的有限性,使得司法權對行政裁量權無能為力。

第三,《行政訴訟法》第44條關於訴訟不停止執行原則的規定,也體現了司法權在行政權面前的無能為力和監督乏力。一個錯誤行政行為的執行可能給相對人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由於訴訟不停止執行的規定,大大削弱了司法權的救濟作用,而事後的補償或賠償有的時候根本無法彌補相對人的損失。

第四,《行政訴訟法》第54條關於司法變更權的規定。司法機關只有在「行政處罰顯示公正」的情況下才享有司法變更權,十分有限。而這有限的司法變更權在實踐中效果也並不理想。實際上,由於行政機關的強勢和司法機關自身的局限性,這有限的司法變更權也很少被適用。

此外,在現實運作中,行政權對司法權也存在著僭越的現象。一種情況是客觀上的僭越,即由於法律制定的原因造成本應專屬於人民法院的部分權力被授予行政機關。比如在行政復議、行政仲裁、行政機關居間裁決民事糾紛等行政行為中,行政機關行使的實質上就是司法裁判權。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勞動教養、原有的收容遣送決定權等權力本應該由公安機關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再由法院決定是否採取相關措施,而現在卻繞過法院,直接由公安機關按照行政程序做出決定。另一種情況是主觀上的僭越,即由於行政機關主觀故意而發生的僭越司法權的現象。比如有的地方的不成文規定——所有行政案件必須經本級人民政府同意才能立案,而事實上只有那些行政機關可能勝訴的案子才會被准許立案。

二、我國行政訴訟中司法權與行政權關系現狀成因分析

1、法律規范原因——《行政訴訟法》帶有深刻的時代烙印

新中國行政訴訟制度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真正起步是在80年代中期,直到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施才算是正式形成獨立的制度。但是當時行政訴訟制度的出台也並沒有某種明確而成熟的理論作為支撐,只是承認了公民對行政機關的部分行政行為享有起訴的權利,將憲法第41條規定的公民享有批評、申訴、控告、檢舉等一系列權利制度化、具體化。但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於如何將公民該項訴權落到實處,以及涉及更深層的如何處理司法權與行政權在行政訴訟中的關系都沒有深入思考。實際上,從晚清開始就有人在關注國外的行政訴訟制度。但是晚清的學習者們認為西方的富強是擁有先進社會制度的結果,他們為了實現「救亡圖存」的目的,人為地將西方的制度劃分為可以為中國社會服務的若幹部分,而不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尋找適合自己的制度。加上學習之初衷仍是為了使「滿洲江山永固」,這無疑與西方行政訴訟制度「限制行政權力,保護人民權利」的價值目標相悖。所有這些導致中國從西方引進的行政訴訟制度長期水土不服,無法適應中國社會的特殊情況,這也就為之後司法權與行政權的沖突埋下了種子。

2、具體制度設計存在缺陷




我國在具體制度上的設計缺陷也是造成司法權與行政權當下尷尬現狀的原因之一。

首先,法院的人、財、物受制於同級政府。作為一個國家機關,人民法院也是由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財物構成的,這一點與其他的國家機關並無什麼差別。沒有了人員、財物作為支撐的法院,根本無法運轉,更談不上行使司法權。但是在目前的制度下,這些都受制於人,從人事任免到辦公經費再到生活設施無一例外。因此在現行體制下,法院考慮到種種因素,根本不敢「得罪」這些享有巨大總裁量權的行政機關,甚至為了順利辦案,還得取得同級政府的支持。我國的行政訴訟制度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行政審判受到外部干擾太多,尤其是行政保護主義的困擾,這從行政訴訟中受案數目有限、居高不下的撤訴率和不盡理想的勝訴率上就能清楚地看出來。

其次,行政法官隊伍缺乏保障。與民事審判和刑事審判不同,行政審判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行政訴訟解決的是由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發生於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行政相對人之間的糾紛,其經常帶有強烈的行政領域的專業性與技術性,並且往往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而行政審判的目的和作用就是實現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但是將公平價值放在首位的司法權監督難免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行政權的效率,甚至可能影響行政權行使的自主性。在我國,大部分的行政法官沒有從政經歷,缺乏相應的行政素養和技術素養,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限制了行政審判的效率。

三、完善我國兩權關系制度的建議

1、行政訴訟中區別對待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

法國是行政法的母國,是現代行政法的發源地。法國行政法的發展是隨著行政法院的產生、發展而逐漸成熟的。長期以來,法國的行政法院拒絕審查作為行政決定根據的事實問題,認為這屬於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不受法院管轄。隨著行政訴訟的發展,行政法院對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逐漸擴張到對事實問題的審查中。但是,在行政法院的審判活動中,仍會區別對待法律問題和事實問題。如果行政決定沒有事實依據或性質錯誤時,法院會判決撤銷該行政行為;而行政行為違反法律時,法院則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判決。英美法系雖然與大陸法系在很多法律傳統和規則上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國的司法審查中,法院也會區別對待法律問題和事實問題。對於法律問題,法院的審查范圍較為廣泛,相應的權力也較大,甚至可能以法院的法律結論代替行政機關的法律結論。而在事實問題上,法院則一般比較尊重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不會用法院的司法認定代替行政機關的裁定。我國可以借鑒相關規定。

2、增強法院尤其是法官的獨立性,可以借鑒法國,建立獨立的行政法院體系

行政訴訟建立於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其理論基礎在於三權分立及司法獨立。基於行政審判特殊性的考慮,設立獨立的行政法院,監督政府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在法官錄用制度和司法審查制度上使其完全獨立於行政機關甚至普通法院,顯然能夠解決長期以來行政審判中依法獨立審判的要求與實際上屢遭干涉之間的矛盾。獨立的行政法院的設置,一方面可以保障行政法院有獨立的人事、財物體制,使行政法院在制度上確有能力排除行政干預;另一方面,有助於加強社會輿論對行政審判的監督與評價,有利於防止司法腐敗。而且,將行政法院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有利於加強行政審判人員的凝聚力,在整體上加強排除行政干預、維護審判獨立的意識。

3、強化法官對行政業務的了解與認識,在行政訴訟的法官隊伍中增加一定數量的行政專家

通過對各國行政訴訟制度的研究可以發現:各國的行政訴訟普遍都強調法官的獨立性,確保法官在案件審判中不受到行政機關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干預。但法國行政訴訟有其自身的特點——政府參與。政府專員對於行政訴訟案件,就事實和法律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行全面審查,提出自己的判決意見。在法國,在法庭庭審中,除參與訴訟的法官外,還有行政組的法官參加,一個案件是在經過幾次調查研究,結合法律專家和行政專家的意見才做出判決的。這樣。法官們只在各自擅長和熟悉的領域做出判斷,這樣做顯然更加能夠保證案件審判質量。

但是,在我國,行政權長期以來居於強勢和主導地位,顯然不適合在行政訴訟中讓政府人員也參與進來;但是由於行政事務的技術性和專業性要求,行政訴訟中又必須吸收一定數量的行政人員。因此,筆者認為,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我們可以在行政法官隊伍中吸收一些行政專家,包括行政學者以及曾在行政機關工作、有一定行政工作經驗的人員等。這樣可以增強行政法官整體上對行政業務的了解,從而提高審判效率。

7. 行政訴訟中,涉及商業秘密怎麼處理

據《中華人民共和復國行政訴訟法》制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五十四條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8. 什麼是行政撤銷

行政撤銷即行政行為撤銷,行政行為撤銷是指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如發現其違法或不當,由有權機關於以撤銷,使相應行政行為失去法律效力。

撤銷是針對一般違法或者不適當行政行為而言的。行政行為不具備合法要件,例如出現主體不合法,或內容不合法,或程序不合當行政行為不適當或不甚合理的時候,由行政機關法的情形,法院通常不以不適當為由撤銷。即使行政相對人超過復議或者訴訟期,也不影響行政機關撤銷違法或者不適當的行政行為。

行政行為被撒銷之後,自始即沒有法律效力,在特殊情況下,比如為了照顧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相對人沒有過錯,被撤銷的行政行為自被撒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如果行政行為因行政主體的過錯被撤銷,對於由此給相對人帶來的一切損失,行政機關應予賠償。

(8)行政訴訟法第54條擴展閱讀

【基本案情】原告「北雁雲依」法定代理人呂曉峰訴稱:其妻張瑞崢在醫院產下一女取名「北雁雲依」,為女兒辦理戶口登記時,被告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燕山派出所不予上戶口。理由是孩子姓氏必須隨父姓或母姓。請求法院判令確認被告拒絕以「北雁雲依」為姓名辦理戶口登記的行為違法。

【裁判結果】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判決:駁回原告「北雁雲依」的訴訟請求。

【裁判理由】法院生效裁判認為:原告「北雁雲依」的父母自創「北雁」為姓氏、選取「北雁雲依」為姓名給女兒辦理戶口登記的理由是:「北雁雲依」取自4首著名的中國古典詩詞,寓意父母對女兒的美好祝願。此理由僅憑個人喜好願望創設姓氏,具有明顯的隨意性,不符合立法解釋第二款第三項規定的「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情形,不應給予支持。

9. 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二項第一款的規定

修改後的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內律另有規定的容除外。
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修改前的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10. 行政裁定和判決有什麼區別

法律主觀:

行政裁定和行政判決一樣都是人民法院行使國家行政 審判權的體現,具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但二者有許多區別。 1、行政判決解決的是行政案件的實體問題,而行政裁定解決的是行政案件審理過程或者是案件執行過程中的程序問題; 2、行政判決一般是在行政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的,而行政裁定在行政訴訟的任何階段都可能作出。通常一個法院在一個審理程序中只能作出一個判決,而人民法院在一個審理程序可能作出多個裁定; 3、行政判決依據的是行政實體法和行政程序法,而行政裁定依據的是行政訴訟法; 4、行政判仿脊猛決是要式行為,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而行政裁定則既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 5、裁定中只有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的裁定,可以上訴;其他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但是判決全部都可以上訴。

法律客觀: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消或者部分撤消,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①主要證據不足的;②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③違反法定程序的;④超越職權的;⑤濫用職權的。(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野爛。(1)人民法院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不適宜判決維持或者駁回訴訟請求的,可以作出確認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決。(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①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的;②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消內容的;③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5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57條: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做出以下判決:(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1.主要證據不足的;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3.違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職權的;5.濫用職權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直接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做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備橋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熱點內容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發布:2025-01-12 06:26:49 瀏覽:235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