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救濟途徑

行政法救濟途徑

發布時間: 2023-06-10 19:13:31

Ⅰ 行政救濟是什麼意思

行政救濟是相對人對於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向行政機關請求矯正的一種救濟。行政救濟是監督行政活動的一種方式。此種救濟可以由原來作出行政決定的機關或其上級監督機關實施,當事人對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都可請求救濟,受理行政救濟申請的行政機關,在不損害當事人和第三者既得權利的范圍內,可以撤銷和變更原來的行政決定,也可以在職權范圍內作出一個決定代替原來的決定,而且在程序上較之行政訴訟靈活。缺點是難以保證客觀公正。有關國家機關,基於相對人的請求,對行政機關損害相對人合法權益的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進行矯正,以恢復和補救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此種救濟以活動的實質為標准,凡指在行政法上能夠為相對人提供補救的活動,包括行政機關提供的救濟和司法機關提供的救濟。行政救濟是行政法的基本制,有權力必有救濟,法律上行政機關和公民之間的平等賴此實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二十八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同意或者集體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規定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一)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的,決定維持;
(二)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三)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四)被申請人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提出書面答復、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的,視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決定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救濟包括什麼
行政救濟包括:
1、 監察救濟。相對人就行政侵權行為向政府系統的行政監察部門申訴,請求救濟。這種救濟途徑,相對人只能就行政違法、侵權的行政工作人員請求為之一定處理,如行政紀律處分,監察機關同樣不能直接撤銷、變更一個具體行政行為,也不能裁決予以賠償,此種救濟屬於行政系統內部的救濟;
2、立法救濟。相對人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侵權行為,向人民代表大會申訴,請求救濟。但是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只限於重大決策和立法活動,是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對具體行政行為的監督較少;
3、復議救濟。復議救濟相對於法院救濟而言,可稱作行政上的救濟,法院救濟可稱為訴訟救濟或司法救濟;
4、訴訟救濟。訴訟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違法行駛為予以撤銷,造成損害者判令賠償的救濟途徑。

Ⅱ 行政救濟的途徑有哪些

行政救濟的途徑,是指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損害時,請求救濟的渠道,即通過何種渠道請求救濟。對於權益的維護和保障,是行政救濟的法律制度的宗旨。法國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包括:(1)議會救濟。(2)行政救濟。(3)調解專員救濟。(4)訴訟救濟。我國目前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1)監察救濟。相對人就行政侵權行為向政府系統的行政監察部門申訴,請求救濟。這種救濟途徑,相對人只能就行政違法、侵權的行政工作人員請求為之一定處理,如行政紀律處分,監察機關同樣不能直接撤銷、變更一個具體行政行為,也不能裁決予以賠償,此種救濟屬於行政系統內部的救濟。(2)立法救濟。相對人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侵權行為,向人民代表大會申訴,請求救濟。但是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只限於重大決策和立法活動,是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對具體行政行為的監督較少。對於行政機關的重大行政政策的失誤或立法與憲法、法律抵觸,可以撤銷或改變,或責令行政機關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對於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造成的損害,相對人一般只能採用其他救濟途徑,請求救濟。(3)復議救濟。復議救濟相對於法院救濟而言,可稱作行政上的救濟,法院救濟可稱為訴訟救濟或司法救濟。復議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其設置的專門機構申訴,請求救濟。復議救濟是功能較完備的救濟途徑,復議機關在查明事實、判明責任的基礎上,可以撤銷一個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使其違法行為效力消滅,恢復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可以變更一個不當的行政行為,使相對人獲得合理的權益或消除相對人所承擔的不合理的義務,使具體行政行為對相對人的影響恢復正常;可以責令行政機關就損害後進行經濟賠償,使相對人的物質損失或精神損害獲得補救。(4)訴訟救濟。訴訟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違法行駛為予以撤銷,造成損害者判令賠償的救濟途徑。法院可以運用諸多的救濟手段,使相對人受到損害的權益得到恢復和補救。如判決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判決變更不當的行政行為,判令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和判令行政機關予以賠償等。應該指出的是,在行政救濟中,還有一種很重要的行政賠償救濟,。但是,它在我國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救濟途徑,因為我國立法並未設立一種專門的賠償救濟機關,賠償救濟的取得,可以通過復議救濟途徑,也可以通過訴訟救濟途徑。因此,目前的賠償救濟只以一種救濟手段而存在。作業1參考答案本題屬於小論文,基本原理在 教材第17---19頁、第24頁、第201頁。問答3:行政救濟的途徑有二種:行政機關救濟和司法機關救濟。 例:張三和李四打架,張三把李四打傷(輕微傷),縣公安局對張三作出拘留證15天的決定,張三不服。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張三可以向市公安局或縣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結合工作實際,談談行政法基本原則在實踐中的運用 在深圳的出現公安機關對於嫖客、賣淫、拉皮條和媽眯的遊街示眾的處罰,本人也是一個從事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認為這樣的行為是不妥當,嚴重違背了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則的要求。(1)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授權,是能夠管理社會治安的部門,但是,並沒有規定到,作為公安機關對於賣淫嫖娼等人員有進行遊街示眾的處罰的權力。僅僅是規定到罰款或者行政拘留、警告的處罰手段。作為公安機關不能夠自己創造相關的處罰種類來進行處罰,仍然必須是強調法律本身的規定、法律本身的授權。(2)該行為的產生,恰恰表明公安機關在執法的過程中,沒有依照法律的,而是依照我們傳統上的道德來執法,來進行對對方進行懲罰。 某學者言,作為現代的政府沒有資格去做道德的褒貶,因為褒貶已經含在立法當中了,法律並沒有專門規定這樣的一種處罰手段,你就不能夠表露出來你的道德評價的態度,對對方進行羞辱的。你的責任就是老老實實地執法。 當然,老百姓就可以,你可以對賣淫嫖娼進行道德上的辯護,在法律的范圍內批評。警方的示眾,其實是一種邀請,邀請公眾圍觀,並向著被處罰者拿起第一塊石頭。就像《聖經》中那個著名的處罰妓女的故事一樣。這種示眾本身就是反道德的。它把羞辱者的道德水準,拉到了被羞辱者之下。 本人覺得,在今後的相關的工作中,還是要避免發生類似的錯誤,要依法執法、科學執法。這樣要做好三項工作。(1)深刻認識法治法治,就是一切以法律為依據的社會秩序和生活方式,即使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權的過程中。這里強調公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是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反對特權和權力的濫用等等。實質上,它不是說法律也要人去執行,而是表明當法律與個人意志相沖突的時候,作為法律所代表的意義是高於個人的意志。根據布萊克斯通的明言,「國王不應當服從任何人,但是應當服從上帝和法律」。具體行政執法而言,就是強調合法性原則.(2)在執法的過程中,不僅僅遵守相關的實體法律,還要遵守相應的程序法。如當對對方作出不利事務的時候,應當是給予其申辯、反駁的機會,作為我們執法者應當是雙方的意見都要認真聽取,同時告知其可以申請救濟,如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3)在執行的過程中,還要合理執法。也就是主觀上的動機要符合法律目的,而且要適應當地的民俗、情理,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來進行執法,也就是貫徹行政合理性的原則。所謂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力,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管理活動,並能夠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那作為大家,如何判斷對方是否是一個行政主體?那我們就要把握住行政主體的基本特徵:(二)具有以下特徵:1、行政主體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的組織 這樣的一個特徵與其他國家組織進行了區分。 人大不是行政主體。因為人大依照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享有的是立法權力,它顯然不是行政主體,而是立法主體; 那作為法院、檢察院這樣的國家機關同樣也不是。因為作為法院、檢察院根據憲法的規定,享有的是司法權力,也不是行政主體,而是司法主體。2、行政主體是依法能夠以自己名義行使行政權的組織 主要是說作為行政主體應該是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 比方說,作為遇到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就是公安局內部的治安科來進行處罰的,那作為汕頭市公安局治安科是不是一個行政主體呢?這里仍然不是,要成為行政主體必然是能夠以自己的名義來行使行政權的組織。在處罰決定書上,上面的印章其實是汕頭市公安局。所以,作為治安科不是行政主體,在該行政處罰的法律關系當中,真正的行政主體應該是汕頭市公安局。3、行政主體是能夠獨立對外承擔法律責任的組織(1)治安聯防隊不能夠成為行政主體。因為它不能夠獨立承擔行政責任。最終,作為法院仍然是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公安機關為被告.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行政機關可以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條件的組織實行行政處罰。第三款的規定,作為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2)公安局治安科同樣也是不能夠成為行政主體。因為它不能夠獨立承擔行政責任。最終,法院仍然是將公安局列為被告。作為原告如果是要求對方進行國家賠償,仍然是將汕頭市公安局列為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當然,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看相關的法律規定,根據規定來判斷其是否為行政主體。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顯然,作為地方公安機關的交通管理部門基於授權就可以作為行政主體,獨自管理。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第九十一條 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這里也表明作為治安案件,就是由本地方的公安機關負責。而對於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則可以有公安機關的派出機構來決定,成為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3、行政救濟的途徑有哪些(須舉例說明) 我國行政救濟的途徑主要是兩種,就是行政機關救濟和司法機關救濟(1)行政機關救濟 是指行政管理相對方依法向有權的國家行政機關請求對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或者行政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糾正或者追究其行政責任的一種救濟途徑。在我國,這里主要是通過行政復議的方式來實現。 如某人對於某區公安局的處罰不認可,認為其行為是一個違法的行政行為,可以向其上一級的機關提出復議,如向汕頭市公安局或者區政府提出,由其來審查相關的決定的是否合法。(2)司法機關的救濟 也就是行政訴訟,是指作為審判機關的人民法院接受行政管理相對方的訴訟請求,依照法定的審判職權和訴訟程序,通過處理和裁決行政爭議,糾正行政違法,維護相對方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主體的行政活動。作為法院主要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進行審查,也就是說作為行政主體的行為,審查過程中只是審查涉及到行政違法行為的部分,作為法院可以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當然,這里也有例外,就是對於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的行政行為,這里就可以進行合理性審查。最後可以直接判決變更。 具體如同現在比較常見的民告官的官司,如你對於區公安局這樣的官,他們具體的處罰行政行為不服從,就可以依法提出行政訴訟,尋求區法院法院的幫助,讓其對於進行救濟,保護你的合法權益,從而維護機關依法行政。(3)行政賠償也是行政救濟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過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且造成損害時,受害者有權依照《國家賠償法》取得國家賠償。如被公安局違法拘留,被拘留者可以要求實施該行為的公安局予以國家賠償 所以說,當公民的權利受到行政機關的侵害,作為當事人如何尋求行政救濟,主要兩種手段,一種就是向法院打官司,就是司法機關救濟,另一種手段稱之為行政機關救濟,主要是向該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為主。當然,還可以專門提出或者附帶與訴訟、復議中提出行政賠償的請求。

Ⅲ 行政救濟主要包括

一、行政復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二、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行政賠償。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制度。
一、行政救濟的特點有哪些
1、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
2、以行政爭議為處理對象的行為。
3、行政復議是由行政相對方提起的一種依申請而產生的行為。
4、行政復議是一種行政司法行為。
二、什麼是行政救濟
指國家有權機關為排除行政行為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侵害,而採取的各種法律制度的總和。
行政救濟 一般是以受損害的行政相對人的申請而發生,其途徑主要是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當前中國行政復議存在著行政復議機構缺乏相對的獨立性,復議程序不嚴謹等缺陷,針對這些不足,應該賦予復議機構相應的獨立地位,實行行政復議程序司法化。
三、行政給付行政救濟區別是什麼
行政給付和行政救濟的區別在於二者的針對人群不一樣。
(1)行政給付
行政給付一般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者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拆棗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給付體現了國家對於社會特殊群體、弱勢群體的關心和幫助。主要有以下四種:撫恤金、特定人員離退休金、社會救濟福利金、自然災害救濟金及救濟物資。
(2)行政救濟
旅跡拆行政救濟是有關國家機關,基於相對人的請求,對行政機關損害相對人合法權益的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進行矯正,以恢復和補救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此種救濟以活動的實質為標准,凡指在行政法上能夠為相對人提供補救的活動,包括行政機關提供的救濟和司法機關提供的救濟。行政救濟是行政法的基本制,有權力必有救濟,法律上行政機關和公民之間的平等賴此實現。
法律依據
《行政復議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州物決定,適用本法。

Ⅳ 行政救濟的途徑有哪些

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

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是與行政行為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人認為行政機關所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具有法定許可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由復議機關依法對被申請行政行為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並作出決定的活動和制度。

行政訴訟: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做出裁判,從而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

國家賠償: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Ⅳ 行政救濟的途徑有哪些

行政救濟的途徑有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

1、行政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2、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復議,也可以在三個月內直接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法律、法規規定復議前置的除外。

3、行政賠償

賠償請求人當面遞交申請書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並註明收訖日期的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性告知賠償請求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

(5)行政法救濟途徑擴展閱讀

行政救濟的意義:

在現代國家管理中,行政管理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行政管理的手段也越來越多, 行政管理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層次,行政糾紛也隨之而增多。中國是發展中國國家,與此相對應,行政救濟就顯得很重要,在防止行政權濫用的同時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任何國家社會糾紛是普遍存在的,存在糾紛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使這些糾紛能夠得到迅速、妥善的解決。

如果糾紛得不到迅速、妥善的解決,將使受害者喪失對社會公正的期待,甚至演化為社會群體性事件,最終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制度化的解決機制對法治國家及和諧社會構建有著突出的現實意義。

Ⅵ 教師可以採用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哪些

教師可以採用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行政復議和教師申訴。

行政救濟可以由原來作出行政決定的機關或其上級監督機關實施,當事人對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都可請求救濟,受理行政救濟申請的行政機關,在不損害當事人和第三者既得權利的范圍內,可以撤銷和變更原來的行政決定。

也可以在職權范圍內作出一個決定代替原來的決定,而且在程序上較之行政訴訟靈活。缺點是難以保證客觀公正。有關國家機關,基於相對人的請求,對行政機關損害相對人合法權益的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進行矯正,以恢復和補救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復議已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加以嚴格、明確的規定,形成了法定的程序。行政申訴程序目前還沒有明確、統一的規范性文件來調整。與行政復議相比較,在受理、裁決等程序方面更為靈活。

(6)行政法救濟途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三十日內,作出處理。

教師認為當地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侵犯其根據本法規定享有的權利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作出處理。

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國家教育委員會1995年10月6日印發)關於教師申訴:

1、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提出的申訴,由其所在區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受理。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或者主管部門應當確定相應的職能機構或者專門人員,依法辦理教師申訴案件。

行政機關對不屬於其管轄范圍的申訴案件,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辦理,同時告知申訴人。因申訴管轄發生爭議的,由涉及管轄的行政機關協商確定,也可由它們所屬的同一級人民政府或者共同的上一級主管機關指定。

2、行政機關對屬於其管轄的教師申訴案件,應當及時進行審查,對符合申訴條件的,應予受理;對不符合申訴條件的,應以書面形式決定不予受理,並通知申訴人。

行政機關對受理的申訴案件,應當進行全面調查核實,根據不同情況,依法作出維持或者變更原處理決定、撤銷原處理決定或者責令被申訴人重新做出處理決定。

3、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提出的申訴,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訴書的次日起三十天內進行處理。對當地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的申訴,受理申訴的行政機關也應當及時作出處理,不得拖延推諉。

Ⅶ 我國現有的衛生行政法律救濟途徑主要有哪些

  1. 衛生行政復議:是指衛生行政管理相對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衛生行政執法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法定的其他機關提出申請,受理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引起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作出處理決定的一項法律制度。

  2. 衛生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衛生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並做出裁決的活動。

  3. 衛生行政賠償:是指衛生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由國際承擔責任的制度。


熱點內容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
醫生的診斷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1 22:04:02 瀏覽:647
江蘇省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的來訪咨詢量 發布:2025-01-11 21:56:07 瀏覽:884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