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承諾是否受勞動法保護
1.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承諾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採用口頭形式也是有效的。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一種相對人的行為。因此,承諾必須由被要約人作出。被要約人以外的任何第三者即使知道要約的內容並對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認為是承諾。被要約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的代理人。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其承諾都具有同等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2. 口頭承諾工資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協議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口頭協議的有效條件與一般合同無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合同雙方當事人要具有締約能力。簽訂合同的當事人各方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合同各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希望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在意志與外部表示一致。法律依據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訂立合同,當事人有權申請變更或撤銷。
第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餘肆法》規定,凡因欺詐或脅迫訂立並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行為掩蓋非法目的訂立的合同、損害社會公祥毀歲共利益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一律無效。
口頭協議雖然有效,但畢竟口說無憑,若雙方僅存在口頭協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爭議時,一方想要維護自身權益,客觀上存在舉證困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謹睜立。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 公司普通員工口頭承諾(被錄音後)是否有效
有效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54條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法人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所實施的合法行為。
56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皮高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57條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之日起具備法律效力,行為人除非依照法律規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
綜上所述,口頭承諾系公民、法人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所實施的合法行為的一種。
根敏握緩據上述法律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
因此,可以認定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自承諾開始,也就是橋模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生效。承諾之人受承諾的約束,除非依照法律規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口頭承諾之人不得對自己的承諾隨意變更或解除。
這亦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精神之體現。法律的淵源來自於一個國家的社會道德,我國自古就有「人無信而不立」。這亦體現了,社會道德與法律對於信守承諾的看重。
(3)口頭承諾是否受勞動法保護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因此,可以認為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但如果一方違約,主張一方的舉證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
國家法律規定的應當採取書面合同的,當事雙方卻僅進行口頭約定,主張方能舉證證明自己已經履行了協議,可以視為有效。
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
國家法律規定的必須要採用書面協議的方式,比如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如果這類合同採取口頭約定的形式,那麼可視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參考資料:
網路-口頭協議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4.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商家口頭承諾亦具有法律效力,應全面履行。商家作出口頭承諾後消費者接受的,該口頭承諾即構成口頭合同,對商家及消費者均具有法律效力,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履行該口頭承諾。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5.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一、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1、口頭承諾一般有法律效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其規定。只要第三方代表是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詐、脅迫等依法應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下,且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口頭承諾的內容,該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纖罩吵式。
第一百三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二、商家口頭承諾不兌現算不算是商業欺詐
商家口頭承諾不兌現算是商業欺詐。 只要有證據,口頭承諾具毀侍有法律效力屬於欺詐行為,應全面履行。商家作出口頭承諾悶悄後消費者接受的,該口頭承諾即構成口頭合同,對商家及消費者均具有法律效力,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履行該口頭承諾。
6. 口頭約定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協議一般是有效的,當事人雙方沒爭議並且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權利義務,該口頭協議有效。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關鍵是協議內容。法律規定,口頭協議與書面協議一樣具同等法律效力,同樣受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制約和保護,其合法性沒有問題。【法律分析】
口頭協議雖然符合相關規定的有效,但是從證據的角度,口頭協議比較難以證明,其真實性難以確定,對於通過法院訴訟解決糾紛的,往往會由於無法舉證而無效。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餘形式。只要是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詐、脅迫等依法應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下,且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口頭承諾的內容,該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但如果一方違約,主張一方的舉證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法律規定必須採用書面協議的有:建設工程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如果這類合同採取口頭約定的形式是無效的,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合同應是雙方當事人意思一致,相關法律沒有禁止合同以口頭形式作出,那麼口頭合同就應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租賃期限超過六個月應當簽定書面合同,否則很難保障雙方權益。口頭租賃合同如果雙方都按口頭約定履行有效,如果有一方反悔不承認、另一方能舉證證明口頭約定內容的也有效。但口頭約定的合同如果是超過六個月以上的應視為不定期租賃,雙方都有權隨時解除合同,只是要在合理的時間內提前通知對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