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保護企業

勞動法保護企業

發布時間: 2023-06-14 06:46:51

① 中國的 勞動法,到底保護企業還是保護勞動者

您好。
我國勞動法基本原則中有一項是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具體包括:
(1)偏重保護版和優先權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於保護處於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於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後或是終結後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

② 勞動法對企業公平嗎

公平。勞動法的立法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既然如此,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主體之一也要在促頌源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自身能力與價值,而勞動法就是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和價值的源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野虧態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空迅、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③ 勞動法如何保護用人單位

勞動法是調整用人單位以及勞動者之間的法律,既維護勞動者的權益,也應當保障用人單位的利益。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應當簽訂勞動合同。那麼勞動法對公司的保護是怎樣的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勞動法對公司的保護
第一,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提供了專項培訓費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勞動者約定服務期,以及違反服務期的違約金。
第二,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與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可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規定勞動者違反了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三,在加強勞動者就業穩定性保護的同時,相應放寬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特別是在用人單位裁減人員方面,第一次規定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法仍需要裁減人員的,經過民主程序可以裁減人員。這將有利於用人單位在用人機制上增強應對市場競爭的適應性,從而能夠比較好的促進用人單位長期、健康發展。
二、勞動法解僱員工賠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三、新勞動法對員工罰款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對做錯事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處罰條款的,按現行的規定,用人單位是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
勞動法對公司的保護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提供了專項培訓費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勞動者約定服務期,以及違反服務期的違約金。以上就是為您詳細介紹關於勞動法對公司的保護的相關知識,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疑惑。

④ 勞動法保護工人,誰保護企業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的權益應當由其他法律來保護,比如企業法,就旗幟鮮明地保護企業在市場中的合法權益。每一部法律,都有明確的立法宗旨和調整的主要社會關系中的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第十六條 國家出資企業對其動產、不動產和其他財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國家出資企業依法享有的經營自主權和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十七條 國家出資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機構依法實施的管理和監督,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對出資人負責。 國家出資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和風險控制制度。

第十八條 國家出資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向出資人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會計信息。 國家出資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向出資人分配利潤。

⑤ 新勞動法對企業自身的保護問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因此,公司可與技術人員簽訂培訓協議,約定技術人員必須為公司工作多少年,如果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約定向公司支付違約金。
除此之外,還可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如果提前解除合同,除支付提前解除合同的違約金之外,勞動者在一定期限內不得在什麼地域、什麼類型的單位之內從業,否則勞動者應當另行支付違約金。
通過上述約定,可降低勞動者隨意辭職、以及到與你公司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工作的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⑥ 勞動法對企業保護條款

1、建立保密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根據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區分,沒有固定的要求,根據要求保密的對象可分為對物的保密和對人的保密,相應地可以稱之為對物的保密制度和對人的保密制度。對物的保密制度又包括廠區或生產區域的保密、生產設備、過程的保密、對原材料、模具的保密、對文件的保密、對計算機的保密以及對廢棄物的保密等。對人的保密制度則包括外來人員的駐留保密、內部人員保密管理(在此主要指保密合同或者競業禁止合同以外的保密管理)、離職職工清退資料的保密管理等。相應的對上述內容均應當制訂相應的保密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根據該條規定,企業制訂的保密規章制度產生勞動法上的效力,在制訂時應當通過民程序制定,即通過企業工會或者通過過徵求員工的意見。同時,制定出規章制度後,還要向員公示,即向職工傳達,使員工知悉。公示的方法包括召開職工大公布,或者在企業的宣傳欄中張貼公示等,才能產生法律上的效力,達到制定規章制度的目的。
2、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合同
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勞動用工合同,是企業的一項義務。勞動法第22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這是企業與勞動者簽訂保守商業秘密的法律依據。該規定是指在企業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條款,但不妨礙在勞動合同之外,另行簽訂保密合同,以約定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方式更為直接有效。
在實踐中,有些企業只是簽訂了保密條款或者協議,但沒有約定支付保密費用,實際上也沒有支付保密費用的,該條款並非當然無效,勞動者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59條的規定申請變更或撤銷,即通過行使變更權或撤銷權的行使達到保密約定對勞動者不生效力。這對企業來講是不利的。
另一個與保守商業秘密相關的問題是競業禁止問題,所謂競業禁止是指在勞動關系中或曾經存在的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負有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不得兼職從事與用人單位相同或者類似業務的競爭性行為。分為在職員工的競業禁止和離職員工的競業禁止。前者是指勞動合同存續期間或者受事實勞動關系約束的勞動者,包括停薪留職人員;後者包括勞動關系已經解除或終止的員工和雖未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但調離原職或被安排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員。競業禁止作為一項禁止性規則,其主要的價值是保護商業秘密。參照原國家科委制定的《關於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第7條:「單位可以在勞動聘用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者技術保密協議中,與對本單位技術權益和經濟利益有重要影響的有關行政管理人員、科技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協商,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約定有關人員在離開單位後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
或者其他利害關系的其他單位內任職,或者自己生產、經營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業務。凡有這種約定的,單位應向有關人員支付一定數額的補償費。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三年。
競業限制條款一般應當包括競業限制的具體范圍、競業限制的期限、補償費的數額及支付方法、違約責任等內容。但與競業限制內容相關的技術秘密已為公眾所知悉,或者已不能為本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不具有實用性,或負有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足夠證據證明該單位未執行國家有關科技人員的政策,受到顯失公平待遇以及本單位違反競業限制條款,不支付或者無正當理由拖欠補償費的,競業限制條款自行終止。」該規定對競業禁止的相關內容作了相對具體的規定,企業應特別注意應特別注意支付補償費,否則,競業禁止條款自行終止。關於補償費的支付標准,現行的規定沒有規定。由企業與勞動者自行約定。參照相關國家的立法例,以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離職前一年的報酬總額的二分之一為宜。

⑦ 勞動法怎樣保護用人單位

法律分析: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傾斜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並不意味一味保護勞動者而不顧及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基於權利義務的相對性,勞動合同法在賦予用人單位義務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用人單位的權利進行保護,主要體現在:

(一)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的自主權

(二)服務期違約的賠償

(三)保密義務和競業禁止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⑧ 勞動法對用人單位有哪些保護

我國現行《勞動合同法》傾斜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並不意味一味保護勞動者而不顧及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基於權利義務的相對性,勞動合同法在賦予用人單位義務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用人單位的權利進行保護,主要體現在:

(一)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的自主權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了用人單位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的權利,涉及勞動者切身重要利益的條款應當與工會或者職工協商,並且將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公示或通知勞動者。此法條雖然規定了用人單位制訂勞動規章時應當與勞動者協商,但畢竟還是把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的權利賦予了用人單位,保護了用人單位經營的自主權,有利於加強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管理。
(二)服務期違約的賠償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在勞動者上崗前應當對其進行必要的職業培訓。但是,在現實中,有不少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接受了良好的職業培訓之後,並沒有履行勞動合同的約定,而是單方面解除合同,或一走了之,或跳槽到同行業的競爭單位,給用人單位造成巨大的損失。為此,《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時,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培訓費用范圍內的違約金。《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則詳細規定了培訓費用的范圍, 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這對於挽回用人單位的損失,保護用人單位的利益具有重大意義。
(三)保密義務和競業禁止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二十四條是關於勞動者的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的規定,若勞動者違反規定,應當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此規定的目的在於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用人單位擁有商業秘密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試想,假如勞動者掌握了一家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或者核心技術後,就惡意跳槽到競爭單位工作,或者自行經營相關業務,不僅會給企業造成難以預計的損失,而且也會擾亂市場秩序,產生糾紛。因此,規定保密義務和競業禁止制度,不僅有利於保護企業的利益,更有利於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四)關於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在一般情況下,除非勞動者同意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自身有重大過錯以及不能勞動等原因外,用人單位是不能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否則要支付經濟補償。但是在市場經濟中,用人單位的發展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業績也並非永遠蒸蒸日上。當用人單位遭遇困境時,如果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就業,而一味要求其不能裁員,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用人單位難以為繼破產倒閉,勞動者也會失業下崗。允許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的做法,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和企業平等競爭的需要,對於用人單位經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

⑨ 勞動法對企業的保護

法律主觀:

1、在我國最新制定的 勞動合同法 中加大了對無故 拖欠工資 行為的懲罰力度,原來增加支付的標準是25%現在提高到了50%至100%。可見國家對勞動者一方的利益的保護。不單單是這樣,在最新的《勞動合同法》中還對勞動者追討 工資 開辟了「綠色通道」。其中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發放工資或者沒有按照 勞動合同 內的金額發放工資,那麼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但是這個支付令只在用人單位沒有表示異議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異議或者說否認等,那麼我們就按照法律途徑進行勞動仲裁的流程。 2、最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無論出現什麼情況,公司拖欠員工工資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勞動者有權利直接向當地法院進行起訴,要求公司及時支付自己應有的報酬。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權,或者是向當地有關勞動部門舉報申請仲裁等。現在我國對勞動者的保護是十分規范和一定優勢的。所以勞動者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弱勢的一方,用人方和勞動者是平等且互相選擇的,不存在等級的高低貴賤之分。維護自我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
醫生的診斷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1 22:04:02 瀏覽:647
江蘇省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的來訪咨詢量 發布:2025-01-11 21:56:07 瀏覽:884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