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刑事訴訟法130表
A. 刑事訴訟期限一覽表
法律分析: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2、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3、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刑事案件辦案程序要經過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反貪局)偵查階段、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法院的審判階段這三個實體程序。
1、偵查機關的偵查階段: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反貪局)在這個階段的職責就是收集證據來證明犯罪的成立。期限要求:從犯罪嫌疑人逮捕起算偵查期限2個月。一般案件都可以在這個期限內偵查結束。如果在這個期限內不能完成偵查,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具備延長條件和辦理相關手續後還可以再延長三次期限,第一次可以延長1個月,第二次可以延長2個月,第三次可以延長2個月。偵查機關從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開始偵查到偵查階段結束,最長辦案時間是8月零7天。
2、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偵查機關在收集證據後,要把案件的材料移交檢察院。檢察院在這個階段要審查案件的事實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確,證據是否充分,是否符合起訴條件。期限要求:一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一般的案件在一個半月的期限內可以審查完畢。如果檢察院在審查中認為案件存在問題,可以提出補充偵查。補充偵查僅限兩次,每次一個月。每次補充偵查後重新計算期限。檢察院審查起訴最長期限六個半月。
3、法院的審判階段:檢察院認為案件符合起訴條件,要把案件移交法院審判。法院在這個階段的職責就是從事實、定性、證據來判斷檢察院起訴指控的案件是否成立,並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判決。期限要求: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些特殊案件經過批准,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一般案件在兩個半月能夠審結。特殊情況:當事人和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審判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認為可能影響案件事實認定的,應當同意該申請,並宣布延期審理,延期審理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延期審理的時間不計入審限。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應當在三個半月的審限內審結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罪行為有 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致人重傷的法定刑是3~10年,如果是特別殘忍手段造成重傷或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得看具體的受傷程度,最好有個鑒定。
B. 2018年新《刑事訴訟法》中的簡易程序與速裁程序的異同
一、2018年新《刑事訴訟法》中的簡易程序與速裁程序的共同點:
1、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可以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也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而速裁程序,只能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應當當庭宣判。
3、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參考資料來源:中央人民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C. 新刑事訴訟法什麼時候頒布的
截止2019年8月,新刑事訴訟法是2018年10月26日修改頒布的。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作出修改。
(3)2018年刑事訴訟法130表擴展閱讀: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作如下修改:
一、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二、將第十八條改為第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三、將第三十二條改為第三十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被開除公職和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的除外。」
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五、將第三十七條改為第三十九條,第三款修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六、將第七十三條改為第七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七、將第七十九條改為第八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認罪認罰等情況,作為是否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考慮因素。」
八、將第一百零六條改為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修改為:「(一)『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於刑事案件,依照法律進行的收集證據、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
九、將第一百一十八條改為第一百二十條,第二款修改為:「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從寬處理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
十、將第一百四十八條改為第一百五十條,第二款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
十一、將第一百六十條改為第一百六十二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的,應當記錄在案,隨案移送,並在起訴意見書中寫明有關情況。」
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七十條:「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監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充偵查。
「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已採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對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動解除。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拘留後的十日以內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人民檢察院決定採取強制措施的期間不計入審查起訴期限。」
十三、將第一百六十九條改為第一百七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十四、將第一百七十條改為第一百七十三條,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並記錄在案。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告知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對下列事項的意見,並記錄在案:
「(一)涉嫌的犯罪事實、罪名及適用的法律規定;
「(二)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
「(三)認罪認罰後案件審理適用的程序;
「(四)其他需要聽取意見的事項。
「人民檢察院依照前兩款規定聽取值班律師意見的,應當提前為值班律師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必要的便利。」
十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七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同意量刑建議和程序適用的,應當在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在場的情況下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
「(三)其他不需要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的情形。」
十六、將第一百七十二條改為第一百七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十七、將第一百七十三條改為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三款修改為:「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
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十八、第二編第三章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八十二條:「犯罪嫌疑人自願如實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公安機關可以撤銷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也可以對涉嫌數罪中的一項或者多項不起訴。
「根據前款規定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十九、將第一百七十八條改為第一百八十三條,修改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或者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或者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應當是單數。」
二十、將第一百八十五條改為第一百九十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審判長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審查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和認罪認罰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
二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一條:「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二十二、第三編第二章增加一節,作為第四節:
「第四節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二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認罰並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適用速裁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建議或者適用速裁程序有異議的;
「(五)被告人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沒有就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等事項達成調解或者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
「第二百二十四條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規定的送達期限的限制,一般不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辯護人的意見和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意見。
「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應當當庭宣判。
「第二百二十五條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有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或者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情形的,應當按照本章第一節或者第三節的規定重新審理。」
二十三、將第二百五十條改為第二百六十一條,第二款修改為:「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的,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
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的,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對於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二十四、將第二百六十條改為第二百七十一條,修改為:「被判處罰金的罪犯,期滿不繳納的,人民法院應當強制繳納;如果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二十五、第五編增加一章,作為第三章:
「第三章缺席審判程序
「第二百九十一條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符合缺席審判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前款案件,由犯罪地、被告人離境前居住地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第二百九十二條人民法院應當通過有關國際條約規定的或者外交途徑提出的司法協助方式,或者被告人所在地法律允許的其他方式,將傳票和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人。
傳票和起訴書副本送達後,被告人未按要求到案的,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並對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作出處理。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缺席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九十四條人民法院應當將判決書送達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不服判決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辯護人經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二百九十五條在審理過程中,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理。
「罪犯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到案的,人民法院應當將罪犯交付執行刑罰。交付執行刑罰前,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罪犯有權對判決、裁定提出異議。罪犯對判決、裁定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理。
「依照生效判決、裁定對罪犯的財產進行的處理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返還、賠償。
「第二百九十六條因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中止審理超過六個月,被告人仍無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請或者同意恢復審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況下缺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
「第二百九十七條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審理,但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無罪,人民法院經缺席審理確認無罪的,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
二十六、將第二百九十條改為第三百零八條,修改為:「軍隊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
「中國海警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對海上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
「對罪犯在監獄內犯罪的案件由監獄進行偵查。
「軍隊保衛部門、中國海警局、監獄辦理刑事案件,適用本法的有關規定。」
刑事訴訟法的有關章節及條文序號,根據本決定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條 偵查人員執行勘驗、檢查,必須持有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4)2018年刑事訴訟法130表擴展閱讀:
對人身進行檢查是刑事訴訟中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以查明案件事實的偵查活動。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需要通過人身檢查,查看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身體表面有什麼特徵。
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傷害情況,在實踐中主要是對被害人傷害情況的檢查,通過檢查看看被害人傷害的部位、程度、傷勢形狀等;確定生理狀態主要是檢查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有無生理缺陷。
這些檢查,有利於查清案件的性質、犯罪的手段和方法,作案所用的工具及犯罪的情節,這對認定犯罪事實、查明犯罪人,都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保證對人身檢查的順利進行,偵查人員進行人身檢查時,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
偵查人員對拒絕人身檢查的犯罪嫌疑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進行人身檢查。實踐中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進行強制檢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有的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罪責,拒絕偵查人員對其進行人身檢查。
在這種情況下,偵查人員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有效措施,首先向犯罪嫌疑人講明檢查的目的、意義,教育他接受檢查,這樣有利於犯罪嫌疑人配合檢查,以保證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但是如果經過說服教育後,犯罪嫌疑人仍拒絕檢查的,偵查人員可以採取強制的手段進行檢查。另一種情況是犯罪嫌疑人精神失常,不能控制自己的,偵查人員也可以採取強制的手段對其人身進行檢查。對被害人不得強制進行人身檢查。
對婦女的人身檢查,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女醫師進行。這是為了體現對婦女的特殊保護。這樣做,有利於保護被害婦女或者女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利,同時可防止不必要的誤解,如防止他人誤解檢查人對被檢查人有人身侮辱行為等,以保證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
因為對人身進行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取得證據,弄清案情。只有將人身檢查的情況用文字固定下來,形成檢查筆錄,才有證據價值,才能用來證明案件事實。檢查筆錄是證據的一種。
E. 2018年刑事訴訟法在執法中應注意的問題
注意錯誤立案、超期辦案、錯誤適用強制措施、違法撤銷案件四類「錯案。
(5)2018年刑事訴訟法130表擴展閱讀:
一、錯誤立案
立案是追查犯罪的起始環節,是刑事案件必須嚴格把握的第一道關口。《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了刑事案件立案的三個條件:一是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發生,二是對存在的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三是屬於本單位管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以立案。執法實務中部分派出所民警對立案條件把握不準,該立案的未立案,不該立案的錯誤立案,導致被檢察機關糾正違法,甚至被紀檢監察機關問責處理的情形時有發生。
二、超期辦案
辦案期限是刑事訴訟中十分重要的程序性事項。《刑事訴訟法》對傳喚訊問、刑事拘留、立案期限、偵查期限等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制度對追訴犯罪的期限進行了嚴格限制,如果辦案民警怠於履行偵查職責可能會使得犯罪分子逃避偵查而被追究責任。《刑法》第八十七條第(一)項規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期限不再追訴。」第八十八條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派出所一般辦理的盜竊、輕傷案件、尋釁滋事等案件法定最高刑大多都在五年以下,最長追訴時效為五年,在五年內如果派出所已經立案偵查且犯罪嫌疑人明確的情況,未採取強制措施或解除強制措施後導致案件五年內未移送起訴的情況下,辦案人員可能涉嫌瀆職。
三、錯誤適用強制措施
刑事強制措施的目的在於保障訴訟活動順利進行,具有預防性和臨時性的特點,分為羈押性強制措施和非羈押性強制措施。派出所民警在辦理故意傷害、盜竊、尋釁滋事等常見案件中,適用強制措施時要根據案件的特點,區分重罪和輕罪,及時對行為人的社會危險性和在案證據情況進行審查,審慎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羈押性強制措施,防止錯拘、錯捕引發國家賠償被追責的執法風險。
四、違法撤銷案件
《刑事訴訟法》的任務之一是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權。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當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或終止偵查。派出所民警要准確把握撤銷案件條件,如果不符合撤銷案件條件而撤銷案件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執法風險。
F.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亮點解讀_2018刑事訴訟法修正案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2年3月14日表決通過了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將「尊重和保障人權」明確寫入了總則。法律修改內容還涉及證據制度、強制措施、辯護制度、偵查措施、審判程序、執行程序等,並增加規定特別程序。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將於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關鍵詞·委託辯護】
◆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將第三十六條改為兩條,作為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
第三十七條為: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第三十八條為: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
【關鍵詞·偽造證據】
◆將第三十八條改為第四十二條: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威脅、引誘證人悉兆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
【關鍵詞·自證其罪】
◆將第四十三條改為第五十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關鍵詞·刑訊逼供】
◆關於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增加五條,作為第五十四條至第五十八條。
第五十四條內容為: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哪陸漏以排除。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關鍵詞·監視居住】
◆新增一條作為第七十三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李爛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增加一條作為第七十六條: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採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
【關鍵詞·拘留傳喚】
◆將第六十四條改為第八十三條,第二款修改為: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將第九十二條改為第一百一十七條: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關鍵詞·技術偵查】
◆在第二編第二章第七節後增加一節,作為第八節(第一百四十八條至第一百五十二條)。
第一百四十八條為:公安機關在立案後,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
第一百五十一條為: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可以由有關人員隱匿其身份實施偵查。但是,不得誘使他人犯罪,不得採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發生重大人身危險的方法……
【關鍵詞·死刑復核】
◆增加兩條,作為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二百四十條。
第二百三十九條為: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對於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予以改判。
第二百四十條為: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在復核死刑案件過程中,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責編/花語
G. 刑事訴訟法修改了幾次,具體實施時間
刑訴法已經經過三次修訂。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我國刑事訴訟法發展的基本歷程:
40年來,我國的刑事訴訟法律制度與國家經濟社會和民主法治建設同步發展,不斷完善。我國刑事訴訟法制定於1979年,全國人大於1996年和2012年對刑事訴訟法作了兩次比較全面的修改,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又對刑事訴訟法作了部分修改。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其他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中,也有關於刑事訴訟制度的規定。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對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理解和適用問題,制定了3個法律解釋。
刑事訴訟法的概念宗旨: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
基本原則: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基本法律規范,反映了刑事訴訟的客觀規律和基本要求,它與刑事訴訟的目的和任務緊密相連,是指導人們實現刑事訴訟懲罰犯罪、保障人權價值目標的重要保證。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五)未經人民法院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六)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刑事訴訟法從制定到現在總共經歷了三次修改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的不斷發展富強我國的法律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接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並向其報告工作。
第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被告人的辯護權,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之日起行使。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可以隨時委託辯護人。
第十二條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即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第十五條 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包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H.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30條的處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 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可以對人身進行檢查,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 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絕檢查,偵查人員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檢查。 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 【釋義】本條是關於人身檢查的規定。 本條共分三款。第一款是關於人身檢查的規定。2012年修改在本款中增加了在人身檢查過程中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的規定。 人身檢查,是指偵查人員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依法對其人身進行檢查的一種偵查活動。人身檢查是一種重要的刑事偵查手段,對於發現案件線索,及時提取與案件相關的證據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對人身的檢查,特別是針對人身的強制性檢查,與保護公民人身自由權、隱私權等基本權利存在一定沖突,因此,偵査人員行使此項權力,必須經過法律授權,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在履行職責的同時,充分尊重和保障當事人的各項權利。根據本款規定,對人身檢查的目的是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以查明案件事實。其中,「某些特徵」主要是指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體表特徵,如相貌、皮膚顏色、特殊痕跡、機體有無缺損等;「傷害情況」主要是指傷害的位置、程度、傷勢形態等,實踐中檢查人身傷害情況多是針對被害人進行的;「生理狀態」主要是指有無生理缺陷,如智力發育情況,各種生理機能等。通過人身檢查,確定上述問題,有利於查明案件性質、犯罪手段和方法、犯罪工具及犯罪其他相關情節,這對認定犯罪事實,查明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意義。這次修改刑事訴訟法對提取指紋信息、採集生物樣本作了規定。在人身檢查過程中,必要時提取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以及其他出自或者附著於人身的生物樣本,是刑事偵查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措施手段。由此獲得的指紋信息和生物樣本,經化驗、鑒定,可以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形成證據鏈,有的甚至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如犯罪嫌疑人的指紋、DNA 等。增加這一規定為在對人身檢查中提取生物樣本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更有利於偵查工作的開展。這里只是列舉了幾種常見的生物樣本,實踐中還有唾液、毛發等其他多種生物樣本,在法律中不能一一列舉,因此,規定了「等」。即在偵査活動中,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特徵、傷害情況、生理狀態,對有關生物樣本都可採集。應當注意的是,在採集上述生物樣本時,操作不當會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