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行政法學年會
A. 陳峰的獲獎情況
省級以上獎項:
2011年 「法治江蘇」徵文三等獎
2010年 獲江蘇省行政法學會論文一等獎
2010年 第一屆江蘇省行政與經濟法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2009年 獲江蘇省行政法年會論文二等獎
2008年 獲第三屆「全國公法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2008年 獲江蘇省行政法年會論文三等獎
2007年 獲第二屆「全國公法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2004年 獲江蘇省大中專學生暑期實踐先進個人、優秀成果獎
校級以上獎項:
2010年 獲蘇州大學「朱敬文特別獎學金」(全校三人之一,文科唯一一人)
2010年 獲蘇州大學「朱敬文獎學金」
2009年 獲蘇州大學2008~2009年度校學術標兵稱號(全校六人之一)
2009年 獲蘇州大學「王健獎學金」
2008年 獲校「學習十七大、學習新黨章」主體徵文活動中獲一等獎
2007年獲蘇州大學王健獎學金
2006年 榮獲蘇州大學2006年度王健獎學金
2005年 獲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第二次論文發布會二等獎
2004年 獲蘇州大學 2003~2004年度人民獎學金二等獎學金
2004年 獲蘇州大學 2003~2004年度校優秀學生幹部
2003年 獲蘇州大學 2002~2003年度人民獎學金三等獎學金
2003年 獲蘇州大學 2002~2003年度校學生會優秀學生幹部
2002年 獲蘇州大學2001~2002年度校三好學生
2002年 獲蘇州大學2001~2002年度校優秀學生幹部、學生幹部先進個人獎學金
2002年 獲蘇州大學2001~2002年度專項獎學金
2001年 獲蘇州大學2000~2001年度人民獎學金一等獎學金
2001年 獲2000~2001年度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優秀學生幹部
2001年 獲蘇州大學2000~2001年度校暑期實踐先進個人
最近5年曾發表過的主要著作、論文(包括發表時間、刊物名稱、合作者及本人在合作者中排名次序):
1) 2010年參編(副主編)學術論著《中國行政法學專題研究述評(2000-2010)》(蘇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 2009年合著(第二作者)學術專著《行政協助過程規制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 《建議制定我國憲法性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權法「——完善我國公民基本權利體系的另一種思路》,載於《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評論》(第四卷),第二作者,2010年3月版;
4) 《協力行政的興起及其行為型態探析》,載《求是學刊》(全國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10年第1期;
5) 《協商民主:提供「審議」傳統憲政理念的新視角》,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全國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8年第4期;
6) 《互聯網管制背景下的網路人權保障體系探析》,載於《法治論叢》,第二作者,2008/02,並於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2008年第8期轉載;
7) 《審議民主:一種「審議」傳統憲政理念的憲政觀》,載於《甘肅政法學院學報》(核心期刊),(CSSCI來源集刊,全國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8年第4期;
8) 《試論實現給付行政任務的公私協力行為》,載於《南京大學法律評論》(CSSCI來源集刊,全國核心期刊),第二作者,2008年春秋號;
9) 《論實現給付行政任務的公私協力行為》,載於2008年10月「第三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獨立作者(該文獲2008年第三屆全國公法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10) 《試論行政法任務變遷對我國行政法學研究的啟示》,載於《社會公正與法治國家》,獨立作者,2008年11月版(該文獲2007年第二屆全國公法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11) 《協力行政及其行為型態研究意義考略——」公民有序參與」法治化路徑研究》,載《法政研究》(武漢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集刊),2009年創刊號。
12) 《行政協力行為初論》,載《東方法學》,獨立作者,2009年第4期,並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2009年第12期轉載;
13) 《農村群體性事件法治化的制度邏輯——基於城鎮化背景的分析》,第二作者,2010年全國行政法年會論文。
14) 《行政協力范疇探略——行政協力的概念與若干相關問題》,載《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一作者,2009年第4期;
15) 《論行政程序中當事人協力義務的相對性》,載《江蘇省法學會行政法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獨立作者,2009年;
16) 《論實現給付行政任務的公私協力行為》,載於2008年10月《「第三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獨立作者(該文獲2008年第三屆全國公法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17) 《域外行政公益訴訟制度之特徵》,載於《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第一作者2008/04。
18) 《行政證據收集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由「釣魚執法「事件引發的思考》,載於《」江蘇省行政與經濟法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第二作者(該文獲第一屆江蘇省行政與經濟法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19) 《基於過程理念的行政程序法研究——評《中國行政程序法的理念與實踐》》,載於《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獨立作者2008年第4期;
20) 《試論行政法任務變遷對我國行政法學研究的啟示》,載於《社會公正與法治國家》,獨立作者,2008年11月版(該文獲2007年第二屆全國公法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21) 《協力行政及其行為型態研究意義考略——「公民有序參與」法治化路徑研究》,載《法政研究》(武漢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集刊),2009年創刊號;
22)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的法治路徑探析》,載於《江蘇農村經濟》,第二作者,2008年第5期;
23) 《論行政法律關系「不平等下的對等」之性質》,載於《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第一作者,2009年第2期;
24) 《論行政程序中當事人協力義務的相對性——以行政調查程序為例》,載於《學習論壇》,獨立作者,2010年第1期;
25) 《論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司法審查》,載於《鄂州大學學報》,第二作者,2009年第4期;
26) 《評翁岳生主編之<行政法>》,《湖南農機》,第一作者,2008年第11期;
27) 《試論行政法任務變遷》,《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第一作者,2007年第11期;
28) 《透視我國缺席判決制度的程序缺陷及其完善》,《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4期(第二作者)
29) 《行政指導價值基礎初探》,《西南法學》2005年第四卷,吉林文史出版社(獨立作者)
30) 《試論行政指導在行政法意義上的理論基礎》,《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獨立作者)
31) 《台灣地區行政法學研究集大成之巨著——評翁岳生主編之<行政法>》,《美中法律評論》,2007年第1期(獨立作者)
32) 《試論電子政務對傳統行政行為理論的影響》,《社科研究》,2006年第3期(香港雜志)(獨立作者)
33) 《試論我國公共人事服務事業民營化的行政法學思考》,《研究生法學雜志》,2006年第五卷第2期(獨立作者)
34) 《行政權:行政法邏輯起點的科學界定》,《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7月(第一作者)
35) 《淺論研究行政法理論基礎的憲政意義》,《河南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
36) 《司法賠償委員會若干問題分析和改革建議》,《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報》,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37) 《公共人事服務事業民營化的行政法學思考》,《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
38) 《論行政法律關系雙方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學術論壇》2004年第一輯「法學研究」,內蒙古大學出版社第28頁~29頁(獨立作者)
39) 《農民權利保障問題探析》,《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40) 《芻議我國行政訴訟收費制度》,《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41) 《確立行政權為行政法邏輯起點的可行性分析》,《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42) 《試論我國建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可行性》,《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
43) 《試論行政法邏輯起點》,《檢察研究》(2006年第三卷),中國檢察出版社。(第一作者)
44)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精髓是政府法治文化》,《工商管理科學》,2006年第8期(第二作者)
45) 《偵查權性質之定性探討》,《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7期(第二作者)
46) 《刑事被害人保護制度之構想》,《法學教育》,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
47) 《論西部大開發與法治現代化》,《理論新探索》,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
48) 《和諧工商 法治先行》,《工商管理科學》,2006年第12期(第二作者)
49) 《行政緊急程序初論》,《大連幹部學刊》,2006年第6期(第二作者)
50) 《淺談政府采購合同的法律適用》,《中國律師和法學家》,2006年3月號(第二作者)
B. 收入中國行政法學年會論文集的文章還能再發表么
視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如該論文集為主流資料庫收錄的(知網,萬方,維普),是不可能重復發表的;如未收錄,屬於內部資料或內部期刊,可繼續發表。
因為,你只需要知道,你所刊登期刊雜志是否為公開發行。
C. 楊建順的代表作品
論文類:
《論「服務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論經濟規制立法的正統性》,載《法學家》2008年第5期
《導讀:拓展和創新行政法學研究的階梯》,載王名揚著《法國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計劃行政的本質特徵與政府的職能定位》,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摘錄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
《論政府職能轉變與建設和諧社會》,載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
《論城市創新中的市民參與》,載《法學雜志》2007年第3期(總第166期);收錄入北京市法學會編《走進法治——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2008年7月
《論根治腐敗的制度支撐》,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論行政評價機制與參與型行政》,載《北方法學》創刊號,2007年1月
《論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及其制度支撐》,載《中國法學》2006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6年)
《論構建和諧社會中城管執法的作用》,載《法學家》2006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6年)
《新世紀中國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發展分析——放權、分權和收權、集權的立法政策學視角》,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7年第3期
《建立和完善國家科研項目監理制度》,載《人民法院報》2006年4月17日
《論行政復議——我國行政復議的現狀與課題》,載《人大法律評論》2004年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行政訴訟的類型與我國行政訴訟制度改革的視角》,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5年第 11期
《行政訴訟法修改的視點和方向》,載《人民法院報》2005年6月20日;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5年第8期
《論行政訴訟判決的既判力》,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5年第 12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5年)
《論房屋拆遷中政府的職能——以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的衡量和保障為中心》,載《法律適用》2005年第5期
《論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維權與政府職能定位》,載應松年教授賀壽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行政法的中國之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論基層政府法治建設的定位及其發展方向》,載《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1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6年第 3期
《高校教師聘任制與維權、救濟機制》,載《中國教工》2005年第3期
《公共利益辨析與行政法政策學》,載《浙江學刊》2005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5年)
《行政裁量的運作及其監督》,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全文收入中國法制出版社編《憲法與行政法論文選萃》,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12月版;全文收入法苑精萃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行政法學精萃(2005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4年)
《行政立法過程的民主參與和利益表達》,載《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4年)
《論行政裁量與司法審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則的理論根據》,載《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5期予以摘錄;被收入周國均主編《中國法學文叢?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版;被收入法苑精萃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行政法學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3年)
《公共選擇理論與司法權的界限》,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3期
《論危機管理中的權力配置與責任機制》,載《法學家》2003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6期予以摘編刊載(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3年)
《行政許可的合理化與相對人的權益保障》,載孫琬鍾、江必新主編《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權益保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論政策制定的程序化、法制化和民主化》,載《政府法制建設》2003年第5期
《明確法律定位,建立健全教師獎懲和救濟機制》,載《中國高等教育》2003年第17期(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3年)
《日本行政執行制度研究》,載《法學家》2002年第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
《關於行政執行權力配置的思考》,載《人民法院報》,2002年8月12日;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2年第6期全文轉載
《教師聘任制與教師的地位——以高等學校教師為中心》,載《中國教育法制評論》第1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
《行政程序立法的構想與反思》,載《法學論壇》2002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3年第2期全文轉載
《論政府職能的轉變與行政許可的原則》,載《法制建設》2002年第2期
《論勞動教養的目的及政府和社會的責任》,載張紹彥、陳興良、儲懷植主編《理性與秩序——中國勞動教養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政務公開和參與型行政》,載楊解君編《行政契約與政府信息公開——2001年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實錄》,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行政強制中的和解——三環傢具城案的啟示》,載《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2年第4期全文轉載
《日本國會議員選舉制度與憲政建設》,載王曉民主編《議會制度及立法理論與實踐縱橫》,華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關於依法行政觀念的十個問題》,載《嶽麓法學評論》第二卷,2001年11月
《行政訴訟與司法能動性——劉燕文訴北京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案的啟示》,載《法學前沿》第4期,法律出版社, 2001年2月版
《論行政訴訟判決的拘束力》,載《人民法院報》,2001年9月17日
《憲政與法治行政的課題——憲法與行政法學領域的「現代性」問題研究》,載《人大法律評論》2001年第一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論壇》2003年第3期、第4期予以全文連載
《日本的行政法治之路》,載應松年、袁曙宏主編《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論研究與實證調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
《論完善行政監督制約機制》,載《人大法律評論》第二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行政訴訟的界限與行政法學研究的課題》,載《行政法學研究》第28期,1999年12月
《中國行政法和行政法學20年的回顧與展望》,載《法學家》1999年第1?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1999年第3期轉載
《日本行政法的概念、對象和范圍》,載 《外國法譯評》1998年第3期
《關於行政法的特點》,載《法制與社會發展》第3期,1998年6月;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1998年第4期轉載;《法制建設》1999年第1~3期連載
《日本行政處罰的理論與問題》,載《法學家》第39期, 1996年12月
《規制行政與行政責任》,載《中國法學》1996年第2期
《日本憲法訴訟理論與實踐發展述評》,載《法學家》第32期, 1995年10月
《關於行政行為理論與問題的研究》,載《行政法學研究》第11期,1995年9月;人大書報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 年 第 期全文轉載
《關於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載《蘭州學刊》第79期,1994年8月;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199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大膽借鑒、勇於創新、建立完整系統的行政法體系》,載《行政法學研究》第7期,1994年7月
《中國公務員制度論考》(日文,博士論文要旨), 載日本《一橋論叢》108卷5號,1992年11月
《中國國情與公務員制度的導入》(日文),載日本《一橋研究》第17卷第2號, 1992年7月
《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展開與課題》(日文),載日本《一橋研究》第14卷第3號, 1989年10月
《行政訴訟中和解的法理》(上、下)(日譯漢,[日]南博方著),載《環球法律評論》2001年春季號(2001年3月);冬季號(2001年11月)
《日本行政法的現狀與課題》(日譯漢,[日]南博方著),載《行政法學研究》第13期,1996年10月;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1996年第4期全文轉載
《中國的行政機構改革》(漢譯日,董成美著), 載日本《一橋研究》15卷1號, 1990年4月
迄今共發表論文(譯文)200餘篇
著作類:
《比較行政法——給付行政的法原理及實證性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行政法Ⅰ[第四版]行政法總論》(獨譯,[日]鹽野宏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行政法Ⅱ[第四版]行政救濟法》(獨譯,[日]鹽野宏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行政法Ⅲ[第三版]行政組織法》(獨譯,[日]鹽野宏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法科學生讀本 邁入法學之門》(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法科學生讀本 法學進階之路》(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行政規制與權利保障》(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比較行政法——方法、規制與程序》(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參考書》(合主編,第一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日本國會》(獨編著),華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行政法》(獨譯,[日]鹽野宏著,姜明安審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版
《比較行政法》(合編著,副主編,撰稿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日本行政法通論》(獨著),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行政法專題研究》(合著,第二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政處罰實務全書》(副主編), 中國計量出版社,1996年5月版
《日本行政法》(合譯,第一譯者,[日]南博方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版
迄今共參加編寫各類教材20餘部
代表性項目
《給付行政法原理與民生行政研究》(08AFX00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點課題 2008年)
《我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A0803)(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重大課題 2008年)
《北京地方旅遊法規范體系研究》(北京市旅遊局委託研究課題,2008年)
《北京城市建設管理法律體系現狀研究》(北京政府法制研究會委託項目 2008年)
《我國郵政行政復議制度研究》(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委託項目 2008年)
《我國郵政行政復議的配套制度和相關制度研究》(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委託項目 2008年)
《知識產權重大問題研究》(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委託項目 2008年)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模式研究》(國務院法制辦、信息辦委託項目 2006年)
《外國專業人才引進與管理立法研究》(國家外國專家局項目 2004年)
《國家科研項目監理的法學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軍口管理中心863項目2003年)
《規劃法制化問題研究》(國家計委發展規劃研究項目 2003年)
《政府規制與行政許可》(01SFB2028)(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 2001年)
《亞洲開發銀行「行政許可」課題研究》(國務院法制辦委託研究 2000年)
《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政府規制責任》(999-328004)(國家教育部資助年輕優秀教師基金項目 1997年)
《日本法律制度研究》(96JBY820006)(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 1996年)
D. 中南大學法學院的舉辦活動
中南大學法學院成功主辦五屆「法治政府·南嶽論壇」、行政規制高層論壇,承辦了2009年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年會、2013年度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學部工作會議、2013年度教育部高校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2013年年會,「法治中國·湘江論壇」等等。
E. 李永林的主要學術活動
(1)2014年12月12-14日,應邀參加中央編譯局西南政法大學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基地第二屆高峰論壇暨首屆全國博士後政治學論壇(全國博管辦、中央編譯局、西南政法大學聯合主辦),提交論文《大氣污染良法治理的進路》,並在「全球治理」分論壇做「風險時代國家行政職能拓展的合法性危機及其克服」的主題發言。
(2)2014年10月24-26日,應邀參加2014年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煙台大學法學院主辦)。
(3)2014年10月15-16日,應邀參加第九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北京),並做《大氣污染的法律治理:進展、問題及前景》的大會主題報告。
(4)2014年8月22-24日,應邀參加2014年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鄭州大學法學院主辦),提交論文《人身損害行政賠償訴訟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並參與單元討論。
(5)2014年8月25-26日,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論壇(呼和浩特),並參與相關議題討論。
(6)2014年5月12日,應邀參加慶祝北京大學法學院建院10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教師權利及其法律保障」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法學院主辦),並做題為《章程視野下的大學教師權利體系建構》的大會主題報告。
(7)2014年5年14日,應邀參加中國博士後天津項目對接洽談與座談會(國家博士後管理辦公室與天津市人民政府聯辦)。
(8)2013年10月20-21日,應邀參加2013年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中南大學主辦),提交論文《司法考試背景下法學本科課程考核方式的變革》,入編年會論文集。
(9)2013年8月19-21日,應邀參加2013年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哈爾濱),提交論文《環境風險的契約規制》入編論文集。
(10)2013年7月24-31日,參加全國高校西方政治思想史高級研討班(北京)研習。
F. 行政法發展的五大趨勢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同經濟建設一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伴隨著一這歷史進程,我國行政法也從無到有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第一階段是從1979年到1988年以重建行政權立法為重點階段;第二階段是從1989年到1996年以加強行政監督立法為重點
階段;第三階段是從1996年至今以加強程序立法為重點階段。
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正進入一個關鍵時期,正向著科學發展的轉折時期。在這樣一個時期,我國的法治建設,包括行政法發展,既面臨著良好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今後一段時期,我國行政法的發展將會呈現以下五個趨勢:
一、逐步從形式法治向實質法治過渡
由於我咐高信國歷缺乏法治傳統衡輪和習慣,法律制度很不完善,特別在「文化*」期間更是無法無天,因此,30年來我國法治建設的任務首先是致力於形式法治的實現,側重於法律制度的建構和保證現行法律規范得到確實有效的貫徹實施。應當說,在法治建設的初期階段,這是完全正確的。但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入,僅停留於形式法治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向法治的更高層次即實質法治發展。所謂實質法治,就是要求法治不僅必須具有必要的形式要求,更要符合時代的價值追求,符合時代對民主、人權、自由、公平、正義等價值的普遍共識;不僅重視秩序和效率,更要重視自由和活力;不僅要求整體公正、形式公正,還要體現個體公正、實質公正;不僅要求最後公正,還要求及時公正,等等。
二、逐步從國家行政法向公共行政法轉變
目前,我國行政法主要是調整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這是與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行政國家」、「全能政府」緊密相聯系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行政國家正在向法治國家轉變,全能政府正讓位於有限政府,過去許多由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務正越來越多地轉由社會通過各種行業協會、事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依法管理。這些行業協會、事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管理公共事務的活動,與一般民事活動不同,而與行政活動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因此,不應由民法調整,而應由行政法調整。比如,律師協會對律師、學校對學生、醫院對醫生的懲戒行為,如果由民法調整,起訴到法院適用民事訴訟程序,採取誰主張權利誰舉證的原則,顯然不利於律師、學生、醫生權利的保護。因此,把這些納入行政法調整范圍,將是今後行政法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三、實現行政程序法典化
制定一部統一的行政程序法,是我國行政法學界和立法工作者的共同願望,也是一個完善的行政法體系必不可少的內容。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著手起草制定行政訴訟法之前,就已經研究過是否直接制定一部統一的行政程序法。但當時考慮到實踐經驗不足,加上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正在進行之中,制定統一的行政程序法的條件不成熟,因此,決定改批發為零售,陸續制定出台了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等,目前又正在審議制定行政強製法。200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就委託行政立法研究組著手研究起草行政程序法,行政立法研究組已將草案送交法工委。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行政程序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規劃。相信在可見的不久,行政程序法典化終將得到實現。
四、繼續推進放鬆規制
規制,又稱管制,主要指國家採取許可、審批等一系列措施控制經濟無序發展的一種制度。規制的出現,是西方在自由市場失靈情況下提出的政府介入市場的一種理論。這一理論認為,物品可以分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兩大類。私人物品可以由私人生產,公共物品必須由國家組織生產或者必須在國家監管下生產。私人物品雖然可以由私人生產,但有些私人物品具有外部性,這種外部性有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對負外部性,必須由國家加以監管,把它減低到最小限度。由此,西方國家開始大肆介入市場。但後來發現,政府也會失靈,政府管制過多,也會造成成本過高、腐敗現象嚴重等問題。因此,又開始放鬆管制。我國解放後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的政府是一個全能的政府,直接管理著各個方面的事務,不經政府事先審批、許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什麼事也辦不成。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這種狀況已經有了很大改變,特別是經過2001年以來的三輪行政審批改革和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實施,國務院及其各部門和各地念彎方都廢止了一大批審批事項,過度規制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按照發達市場經濟要求,實現與國際接軌,我們的差距仍然很大,過度規制問題並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因此,繼續推進審批改革,進一步放鬆規制,仍是今後行政法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
五、進一步完善行政救濟制度
經過30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國家賠償等行政救濟制度。但受歷史條件制約,這些制度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實施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響,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國家賠償法修改已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程序,賠償范圍、標准和簡化賠償程序等,是國家賠償修改的重點問題。行政訴訟法修改也已經列入立法規劃,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公益訴訟等問題,將是行政訴訟法修改的重點問題。因此,進一步完善行政救濟方面的法律制度,是今後行政法發展的一個重點領域。
G. 熊文釗的其人其事
從小喜歡「填表格」
與熊文釗教授接觸多了,發現他是一個非常風趣、頭腦極為敏銳的人。這與他早年的音樂修養有關。他1962年生於湖北黃岡,自幼喜歡音樂,在黃岡中學就讀期間上的是文藝班,1974年進入湖北省黃梅戲劇院樂團,演奏薩克斯和黑管,轉眼就是七年。朋友們開玩笑這樣評價熊文釗,說他是法律界音樂玩得最好的人,又是音樂界最懂法律的人。1977年恢復高考,已經拿了幾年工資工作穩定的熊文釗,決定棄藝從學,參加高考,並且報考法律專業。熊文釗說:「這與我的童年經歷有關,我從小就對政治有一種敏感。」
上小學的時候,熊文釗就喜歡看報紙,並且對有官員出席的會議看得非常仔細。那是在「文革」期間,他特別關注哪個省的「革委會主任」是誰,副主任是誰,省軍區司令、政委是誰,並且自己製作了表格,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就在表上填一個,漸漸就把這些官員的名單填滿了。時間長了,連駐外使節、外國元首他都分別製作了表格進行填寫。
填表的同時,他開始了分析。他發現,五一、國慶等重大慶典和接待外賓的場合,如果某人的名字突然出現了,那就預示著他又重新登上了政治舞台,如果某人的名字突然消失了,那他就很可能要「下台」。預測一次次應驗,讓他很有成就感,漸漸成為一種愛好。時至今日,他在這方面的敏感非常人所及,預測常常神准,令朋友們總以為他有什麼特殊「渠道」,其實呢,他的渠道就是報紙雜志、廣播電視。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1年熊文釗如願考入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業本科學習。他自己都不曾料到,正好趕上了中國行政法學的起步與發展階段,他與中國的行政法治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給應松年送爐子
當時北京政法學院建立了「行政法學教研室」,負責人是方彥。方彥是延安時期的老報人,對推動中國行政法學貢獻很大,近些年來卻少有人提及。熊文釗說,改革開放後中國行政法學的第一批人才,都是方老網羅到北京政法學院的。像行政法學界泰斗王名揚,還有當時在西北政法學院的應松年,都是方老想盡辦法調到學院的。
當時選修課表上有一門名叫「行政法學」的課程,熊文釗很感興趣,進行選修,這樣與方彥的接觸多了起來,漸漸成為方彥的親密弟子,方彥有什麼事兒,都喜歡叫上他,他成為教研室的一個主要勞動力。
記得應松年剛到政法學院的時候,被分在6號樓4樓朝東的一個小房間里,居住條件十分艱苦。尤其是冬天,房子里漏風嚴重,又沒有暖氣,住在裡面不得病才怪。方彥有一天叫上熊文釗,說是要給應老師弄個爐子生火,否則冬天過不下去。熊文釗說,我再去叫個同學。方彥說,叫什麼叫,我們兩個不就行了。方彥領著他從學院事務科領來一個燒蜂窩煤的爐子,然後兩人一起抬到應松年的房子里去。當時方老已經是六七十歲的人了,把應松年感動得不得了。現在回想起來,熊文釗說,延安時期老幹部的作風,真是感人啊,有這樣的榜樣,自己不努力學習對得起誰?如果沒有方老,中國的行政法學不可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就出現那麼蓬勃發展的局面。
「接力」翻譯
當時行政法學的這幫老師和學生,對行政法學知識的渴求,真是像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1984年3月,司法部委託北京政法學院舉辦行政法研究班,邀請中外知名學者講授行政法理論,這是全國首期行政法學理論培訓班,薈萃了一大批後來行政法學界的骨幹。熊文釗當時還在讀本科,但他硬是爭取機會進入研究班去聽課,而且節節不落、風雨無阻。
研究班聘請的比利時專家麥耶爾用法語講授行政法專題,翻譯遇到一些行政法學方面的專業術語,時常「卡殼」,要請教坐在講台下的王名揚先生。王名揚先生早年留學法國並獲得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學博士學位(行政法學專業),精通法語。可操著濃重湖南衡陽口音的王名揚先生所做的解釋仍然無法讓大家聽明白。姜明安是湖南汨羅人,聽得懂王名揚的湖南話,而他的普通話並不比王老好多少,他用湖南汨羅話轉述王老的湖南衡陽話,大家還是弄不明白。在北京長大的朱維究性子急,有時沒等姜明安說完,她就把自己的猜測搶先「翻譯」出來,「翻譯」得不對,王名揚就急忙擺手說「不地(對)不地(對)」。熊文釗是湖北人,聽湖南話有點優勢。於是熊文釗就斗膽接過來「翻譯」普通話。由於從小就從事藝術工作,熊文釗的普通話可算得上湖北人中講得最好的了,經過這樣的「接力翻譯」才能讓大家明白這些專業術語。大家笑成一團的時候,麥耶爾教授就睜大眼睛迷茫地看著。
初生牛犢進入 國家立法殿堂
1985年,熊文釗考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師從王名揚、龔祥瑞、應松年等著名的憲法與行政法學者,繼續研習憲法與行政法。時值《民法通則》頒布後不久,全國人大法工委資深顧問陶希晉先生提出,廢除了舊中國的舊六法,應當制定新中國的新六法,並明確提出要制定《行政法通則》。陶希晉先生早年長期擔任董必武的秘書,資格非常老,在建國初就是政務院副秘書長,在全國人大說話有分量,他對我國行政立法的推動功績,彪炳史冊。
1986年10月,全國人大法工委成立了行政立法研究組,陶老提議由《民法通則》起草組組長江平教授任行政立法研究組組長,研究組由羅豪才、應松年、張煥光、皮純協、朱維究、姜明安等組成,王名揚、方彥等任顧問。熊文釗有幸參加了行政立法研究組主持的《行政法通則》的起草工作,並參與撰寫了若干份試擬稿。這一年,熊文釗才24歲,就能進入全國人大的行政立法研究組起草法律文件,歷史給予他的機遇真是千載難逢。
行政立法研究組成立以後,通過起草《行政法通則(試擬稿)》,編發《行政立法研究資料》和《行政立法研究動態》,為全國行政法學者提供了國內外行政法研究的最新資料和動態,極大地激發了青年學者的求知慾望。
1986年底,第二屆行政法年會在山城重慶召開,陶希晉抱病從桂林趕到重慶。他感覺當時國內行政法學界的思想還偏於「保守」,希望有年輕人能出來「放幾炮」。他通過秘書約請了包括姜明安、熊文釗在內的幾位年輕人到他的住所匯報《行政法通則》框架的起草情況。陶老提出,能否讓年輕人到會上去講一講《行政法通則》的立法框架設想?
在前輩的支持和鼓勵下,熊文釗這個「初生牛犢」,在會上突破了原定議題,以自由發言的方式介紹了《行政法通則》的「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法制監督、行政訴訟」的立法框架,引起了與會學者的廣泛關注。現在許多行政法學界的權威專家都很懷念那次會議,認為那次會議為行政法學開拓了一個新境界。
相對人、聽證會與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當時年輕的熊文釗思想大膽,敢說敢為,常常冒出一些非常新穎的說法。
熊文釗是1985級的研究生,現在擔任浙江工商大學校長的胡建淼當時是1986級的研究生。熊文釗當時沒戀愛,胡建淼來自上海,到北京後也是「單身漢」,兩人一見如故,晚上經常在一起整幾瓶啤酒一袋花生米,在宿舍里閑吹鬍侃。兩人都覺得,當時行政法學的專業術語太少,大白話太多,應該創造一些術語。有一次,胡建淼提出「行政主體相對的一方」應該怎麼說,熊文釗說:「那就叫相對人吧。」從此,兩人的學術論文中開始出現「相對人」這個概念,漸漸被通用。「後來從外國的翻譯資料中也發現了『相對人』的術語,但當時國內是我們提出來的,提出時也沒看到外國的翻譯資料。」
後來,全國人大行政立法研究組在羅豪才、應松年的領導下,先後為《行政訴訟法》《行政監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的制定提出了重要的立法框架及專家試擬稿,熊文釗都進入了專家咨詢組。1989年4月,在北京平谷金海湖畔的一個賓館召開了關於《行政處罰法》草案的專家研討會。研討會的一個焦點是,要不要把「聽證制度」寫入《行政處罰法》,如何寫。當時「聽證制度」在中國完全是個新鮮事物,從沒寫進過法律條文。寫是應該寫,但如果寫得太多,許多專家擔心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時會引起較大的爭議,反而延緩了這一制度的立法。包括熊文釗在內的一些專家提出,在中國建立聽證制度非常必要,與其寫得太多引起爭議被擱置,不如就先將聽證制度確立下來,待以後再進一步完善。人大法工委最後採納了這一建議,就在第42條、第43條寫了幾行字,送到常委會討論,果然順利通過了。從此,「聽證制度」在中國落地生根。
在1988年太原召開的行政法學年會上,熊文釗還提出,我們國家有「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其實行政法學也應該有「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國家核心價值賦予的行政職能」,「兩個基本點」,一是「授予政府權力」,一是「控制權力濫用」。當時不少專家認為行政法學就是研究「控制政府權力」,不包括「授予政府權力」。但後來越來越多的專家接受了熊文釗的觀點,並提出「平衡理論」。熊文釗的「兩個基本點」,其實就是講行政權力的平衡問題,權力的授予和控制必須平衡,才能保證行政的安全、有效,減少行政風險,提高行政效率。
減少「副職」觀點 屢遭「封殺」
2006、2007年來,熊文釗對「大部門制」的研究成果屢見報端,但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就是他在《望》新聞周刊上提出減少「副職」的問題之後,有多家中央和地方的報紙雜志記者和編輯來采訪或來約稿,熊文釗總要提到行政機關應減少「副職」。他說,根據1982年頒布的《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國務院各部應設正職一人,副職二至四人;各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委員五至十人。可實際情況是,副職大大超編,例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達到12個,嚴重超過法定職數。
當時編輯記者們都覺得這個觀點很重要,可最後發表出來的文章,這一觀點總是被刪掉。編輯記者們解釋說,老總說這個觀點太敏感,紅筆「框」下去了。熊文釗很執著,堅稱:國家有法律規定,政府要依法行政,這有什麼敏感的?
後來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減少領導職數」,熊文釗笑著對那些編輯記者說:「你看,你們當初要是報道了多好!」
遏制部門利益膨脹的「最佳」辦法
近年來,熊文釗對國家行政機關部門利益膨脹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提出:「大部門制」改革是遏制部門利益膨脹的「最佳」辦法。
2005年,國家經貿委研究撤銷審批項目,在各部門研究來研究去,結果誰都不願意撤銷自己部門的審批項目。後來向熊文釗等專家咨詢,專家們提出撤銷方案,然後在經貿委的辦公會上通過,這一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還有一年,科技部在各部門徵求立法草案的意見,也是爭論來爭論去,最後也是按專家意見通過。這其實都是部門利益在作祟。
我國的部門利益膨脹,首先表現在「部門立法」上。許多國家法律法規是由相關部門起草,在起草時往往追求部門利益最大化,將部門權力擴張法定化,而偏離了整體的國家政策方針和公共利益,例如政府專營、行政准入限制、計劃配置資源、部門保護等方面。
其次,部門利益集團化、個人化、違法化。鄭筱萸案件中反映出行政腐敗、官商勾結、利益同盟等現象,而這些現象並非個別。有些為了部門利益公然違法,例如交通部門居然讓2004年通過的《公路法》中開征燃油稅的規定擱淺至今。
再次,對公共財政奢侈浪費。我國每年用於公車、公款吃喝以及公務出國的費用已高達幾千億元。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2004年度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結果報告中就指出,1999年以來,國家體育總局動用中國奧委會專項資金1.31億元,其中用於建設職工住宅小區1.09億元,用於發放總局機關工作人員職務補貼和借給下屬單位投資辦企業2204萬元……
部門利益膨脹是權力的屬性使然。阿克頓說:「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孟德斯鳩也曾說過,行使權力的人總是會行使到法律的邊界為止。我們總是對於權力保持良好的預期和渴望,以為掌權者一定會奉公執法、一心為民。事實上,我們不能對權力抱有一絲一毫的幻想,特別是在制度的設計和規范的建構上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權力的腐化性、自私自利性。而「大部門制」改革,是將許多部門「連鍋端」,可能是遏制部門利益膨脹的「最佳」辦法。
在熊文釗的「大部門制」前瞻中,提出了「大部門制」的通盤規劃和分步實施的整體方案,國土建設部=區劃+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等;大農業部=農業+糧食+林業;大交通部=交通+鐵道+航空+公路+水運+郵政等。對於現在的調整方案,將公務員當作人力資源要素、社會保障職能仍然沒能整合以及鐵道部沒有被合並到交通部等問題,熊文釗說,這還是部門利益在作怪,但他相信,遲早會有整合的那一天。
H. 沈開舉的成就及榮譽
1984年以來,先後為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開設了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學、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國家賠償法學、比較行政法學等多門法學課程。教學效果優良,先後獲得鄭州大學法學院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鄭州大學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和鄭州大學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的稱號。
參與撰寫學術著作近20部,其中主編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審定的高等學校統編法學教材《交通行政法》一部,個人專著《行政徵收研究》一部,主編《國家賠償法通論》、《行政處罰法通論》等著作五部。在《中國法學》、《憲政論叢》、《行政法學研究》、《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十幾種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承擔多項國家和省市的科研項目,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行政補償研究》一項,參與中國法學會項目《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法律機制研究》一項。2002年參加由應松年教授主持的《國家賠償法》修改建議稿起草工作,擔任三個起草小組中河南組召集人。2003年參加國務院法制辦委託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承擔的《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方案》的起草工作,並擔任主要執筆人。承擔河南省社科基金項目3項,其中主持《河南省實施〈行政處罰法〉狀況及其對策研究》一項,參與2項。另外,還承擔《司法腐敗研究》、《行政責任研究》等鄭州市和鄭州大學項目各一項。
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1998年曾與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應松年會長、楊海坤教授組成中國行政法代表團赴韓國參加東亞行政法年會,並作了「中國行政訴訟現狀及其問題」的學術報告。1999年和2001年兩次參加大陸行政法代表團赴台灣進行學術交流,作了「行政強制執行與行政強制措施研究」等學術報告。近年來,多次應邀參加在北京、杭州、大連、海口等地舉行的中美、中英、中德行政法學術研討會。還多次應邀參加全國人大法工委舉辦的《行政許可法》、《行政強製法》和《行政程序法》起草工作研討會。
I. 柳硯濤的主要學術成果
1、《行政行為新理念》(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合著)
2、《行政給付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獨著)
3、《行政法新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二人合著)
4、《行政訴訟法教程》(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副主編)
5、《依法行政通論》(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撰稿人)
6、《中國憲法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撰稿人)
7、《訴訟法詞典》(中國檢察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撰稿人)
8、《行政訴訟法條文釋義》(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撰稿人)
9、《實用訴訟法》(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撰稿人)
10、《實用農業管理法》(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撰稿人)
11、《法學案例與評析》(濟南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撰稿人)
12、《三·五普法知識手冊》(山東畫報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撰稿人)
13、《利劍與天平—法律》(中國華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撰稿人)
14、《中國法學家辭典》(中國勞動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編委)
15、《憲法基本權利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撰稿人)
16、《行政法的中國之路――應松年教授教授七秩華誕賀壽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版)(撰稿人)
17、《當代中國行政法的源流――王名揚教授九十華誕賀壽文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撰稿人)
18、《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撰稿人)
19、《行政法詞典》(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撰稿人) 1、《分類管理是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的關鍵》,載《中國行政管理》1987年第4期,核心期刊;
2、《試論行政授權》,載《政法論壇》1987年第6期,核心期刊;
3、《省級人大及政府立法許可權》,載《法學雜志》1988年第5期,核心期刊;
4、《美國的行政訴訟制度》,載《國外法學》1988年第6期,核心期刊;
5、《談談我國古代的行政立法》,載《中國行政管理》1988年第11期,核心期刊;
6、《論保障受處罰人基本權利原則》,載《法學》1997年第10期,核心期刊;
7、《行政立法中的不相抵觸原則》,載《中國行政管理》1999年第11期,CSSCI期刊;
8、《論行政訴訟的證據要求》,載《山東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核心期刊;
9、《論無效行政行為防衛權及其矯正機制》,載《行政法學研究》2003年第2期,被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3年第5期全文轉載,CSSCI期刊;
10、《行政行為公定力質疑》,載《山東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被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CSSCI期刊;
11、《論我國消費者利益的法律保護》,載《法學天地》1988年第2期;
12、《國家行政機構設置芻議》,載《政法學刊》1987年第3期;
13、《我國行政監察機關特點芻議》,載《中國監察》創刊號1988年第1期;
14、《關於經濟行政案件處理中的幾個問題》,載《山東法學》1987年第3期,核心期刊;
15、《試論省級人大和政府立法許可權劃分》,載《山東法學》1988年第1期,核心期刊;
16、《論完善我國的行政強制執行制度》,載《山東法學》1988年第4期,核心期刊;
17、《建議創立司法學》,載《湖南法學研究》1988年第2期;
18、《投訴,救濟與國家》,載《外國法學譯叢》1988年第3期;
19、《轉變中的行政法》,載《外國法學譯叢》1987年第3期;
20、《不管制與行政法》,載《外國法學譯叢》1989年第1期;
21、《論我國消費者利益的法律綜合保護》,載《消費者》1988年第4期;
22、《法國行政法中的行政責任原則》,載《外國法學研究》1987年第3期;
23、《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若干問題》,載《律師與法》1988年第7期;
24、《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幾個問題》,載《北方論叢》1999年哲社綜合版,核心期刊;
25、《行政訴訟證據制度若干問題探析》,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1期,核心期刊;
26、《公職權初探》,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4期,核心期刊;
27、《析行政處罰中的一事不再罰原則》,載《法制日報》2002年12月26日;
28、《公共行政視角下監督行政的新變化》,載《政法論叢》2004年第3期,核心期刊;
29、《公職權的涵義及法律屬性》,載《理論學刊》2004年第4期,被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4年第6期全文轉載,核心期刊;
30、《公職權的涵義及構成要素》,載《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1期;
31、《立法授權原則探析》,載《法學論壇》2004年第4期,核心期刊;
32、《病歷檔案管理與保護患者隱私權》,載《檔案學通訊》2004年第4期,CSSCI期刊;
33、《〈行政許可法〉中值得探究的幾個問題》,載《山東省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34、《無效行政行為防衛權及無效標准》,載《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35、《剖析兩類典型的教育行政訴訟案件》,載《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第17期;
36、《論公職權》,載楊海坤主編《憲法基本權利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版;37、《論行政法對公民財產權的保護》,載《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1 期;
38、《行政權力權利化研究》,載《法學論壇》2005年第3期,核心期刊;
39、《行政相對人權利研究》,載《黑龍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40《行政行為構成要素之檢討》,載《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4期;
41《准行政行為理論之檢討》,載《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42、《簡評清末憲政》;載《齊魯學刊》2005年第6期,核心期刊;
43、《析各類糾紛處理中的行政手段》,載《中國法制報》1987年6月15日;
44、《行政給付的性質界說》,載《東岳論叢》2006年第1期,核心期刊;
45、《淺析行政給付中的行政行為》,載《河南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1期;
46、《授權立法的正當性質疑》,載《文史哲》2006年第3期,CSSCI期刊;
47、《法律保留原則的發展趨勢》,載《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48、《行政給付的功能》,載《行政與法》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
49、《行政受益權研究》,載《法學論壇》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
50、《授益行政的義務主體及義務屬性》,載《政法論叢》2006年第2期;
51、《無權行政及其救濟研究》,載《西南法學評論》第四卷第1-6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版;
52、《關於司法解釋界限的理性思考》,載《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2期;
53、《法律保留原則的基礎與走向》,載《上海法學研究》2006年第2期;
54、《行政權力權利化研究》,載《行政法的中國之路――應松年教授七十華誕賀壽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55、《行政法的嬗變:由公法到公私法融合》,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並被收入《行政法的源與流――王名揚教授九十華誕賀壽論文集》,CSSCI期刊;
56、《授權立法正當性缺陷的矯正機制》,載《河北法學》2006年第12期,CSSCI期刊;
57、《論行政行為的形式》,載《行政法學研究》2006年第4期,CSSCI期刊;
58、《論無權行政的法律界限》,載《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CSSCI期刊;
59、《論「規定行政措施」的法律規制》,載《齊魯學刊》2007年第3期,CSSCI期刊;
60、《時間的控權功能探析》,載《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第3期,CSSCI期刊;
61、《論行政行為的補正》,載《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
62、《質疑「規定行政措施」》,載《行政法學研究》2007年第3期,CSSCI期刊;
63、《行政事實行為的功能及法制化探析》,載《中州學刊》2007年第6期,CSSCI期刊;
64、《國外行政執法檔案公開制度評介》,載《理論探討》2007年第2期,CSSCI期刊;
65、《行政法中的私法適用研究》,2005年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並被年會綜述(載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5年第2期)做觀點介紹;
66、《電子政務發展中的幾個法律問題》,2006年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載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並被年會綜述(載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6年第3期)做觀點介紹;
67、《論網路虛擬財產權的行政法保護》,2007年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
68、《行政法中適用私法應遵循的原則》,載《政法論叢》2007年第5期,核心期刊;
69、《「司法權威」與「學術權威」的競存:由「專家意見書」的幾點悖論引發的思考》,載《河南公安高等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第1期;
70、《論行政行為的先定力》,載《河北法學》2008年第4期,CSSCI期刊; 1、《法學案例教學法研究》,山東大學項目,參加人,2001-2003年;
2、《構建和諧社會與優化行政執法環境》,司法部2005年「法制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項目編號為05SFB5005,獨立承擔;
3、《解讀法的不可直接對抗性》,山東省教育廳2007年第三批科研發展計劃項目,項目編號為S07WA03,獨立承擔;
4、《衛生執法的經濟學分析》,山東大學校內交叉學科研究課題項目,主持人;
六、獲獎情況:
1、《立法授權原則探析》(載《法學論壇》2004年第4期)獲山東省第十五次法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2007年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論對網路虛擬財產的行政法保護》獲中國法學會2007年度行政法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3、《行政權力權利化研究》(載《法學論壇》2005年第3期)獲山東省第十六次法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和諧執法機制的內在機理》獲山東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度理論研討會一等獎;
5、《行政給付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獨著)獲山東省教育廳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三等獎,證書編號2007R30082;
J. 湛中樂教授的夫人是誰
湛中樂,男,漢族,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他擔任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立法研究組成員;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地方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培訓中心兼職教授;國家人事部公務員考試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稅務咨詢協會理事;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工商管理學會理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中國價格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法律咨詢專家、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法制專務、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訴委員會委員、海口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法講師團成員,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立法咨詢組專家、綜合改革小組專家,聯合國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第六周期中國項目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學會全國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戰略發展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學術顧問、北京市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教育法學研究會顧問,被教育部、民政部、工信部、水利部等部委和雲南省省委、省政府等聘為專家顧問或法律咨詢專家。
教育背景
1982——1987年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
1987——1990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
1994——2003年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工作經歷
1990年7月——1992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任助教;
1992年8月——1994年5月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師;
1994年6月——2005年5月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5年5月至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活動經歷
1993年2月——1993年7月北京市昌平縣東小口鄉社教;
1993年9月——11月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院進修訪問;
1994年5月——11月日本愛知大學法學院合作研究;
1996年3月——4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作為中國教育部系統首批「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學者訪美;
1998年出席台灣政治大學舉辦的海峽兩岸第二屆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並作相關演講。
2000年9月——2001年9月美國「富布萊特」項目高級訪問學者訪美;
湛中樂《現代行政過程論》
2002年9月21——27日作為中國代表團法律顧問出席聯合國開發署/人口基金執行局2002年第二次常會;
2002年12月應日本九州大學邀請,出席由日本文部省和日本學術振興會共同舉辦的「亞洲:開放社會與法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04年出席韓國(漢城)召開的第六屆「東亞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
2006年5月出席台灣政治大學召開的「海峽兩岸人身權保護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06年6月出席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召開的「海峽兩岸四地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並作專門學術評論。
2007年10月參加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政策與法律專業委員會年會,被推選為副會長。
2008年10月參加中國 「國家人權計劃行動」起草(國務院新聞辦組織)。
2008年10月被中國行政法年會(貴州)理事會選為副會長。
2008年10月,被北京市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聘任為法制專務(聘期一年)。
2009年7月,出席全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綜合改革會議。
2009年10月,日本國立新瀉大學聘任教授(聘期一年)
2010年1月,出席日本名古屋大學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10年6月再次出席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召開的「海峽兩岸四地法律教育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