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美國行政法的目的

美國行政法的目的

發布時間: 2023-07-28 04:47:39

法院開聽證會的目的

聽證會是指初審法院的法官在對案件進行公開審訊前進行的各項中途聆聽與訟各方的申請或陳述、審核相關證據的法定程序。主要是為了梳理案情,目的是以公開透明的辦案程序保障司法結果的公正,讓當事人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
聽證會起源於英美國家,是一種把司法審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聽證會模擬司法審判,由意見相反的雙方互相辯論,其結果通常對最後的處理有拘束力。在中國,除了行政程序中有聽證制度外,立法中也有聽證制度,已經有多個地方的人大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時進行了聽證。
凡是在聽證會上提出的意見,決策者必須在最後裁決中作出回應,否則相關行為可能因此而無效。在美國行政法上,正式的聽證通常會有抽簽選定的對立雙方,由行政機關指派一名行政法官主持,聽證完全克隆法庭辯論,雙方不僅發表意見,還會提出自己的證人和文件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最後行政法官必須像法院審判一樣做出最後的裁決,裁決必須詳盡地回應雙方的觀點,否則在司法審查中該裁決可能因程序問題而被判無效。
聽證會場紀律和注意事項:
1、全體參會人員須佩戴會務組制發的有效證件,憑證入場參加會議。
2、請提前10分鍾進入會場,會議期間請關閉通訊工具。
3、會場內請勿吸煙,請不要隨意走動,請不要喧嘩或進行其他妨礙聽證秩序的活動。
4、考慮到聽證代表發言時間有限,本次聽證會不安排旁聽代表發言和新聞記者提問。旁聽代表如有意見或建議可填寫《旁聽代表意見表》,會後交給會務組。
5、聽證會代表發言時請先舉手示意,經主持人同意後發言;聽證代表發言時,其他聽證代表經主持人同意後可插話,但要盡量簡短。發言時請講普通話。
6、聽證代表初次發言請作自我介紹,發言時間請控制在10分鍾之內。如時間許可,經主持人同意,可再次簡短發言。
7、發言時請觀點鮮明、簡明扼要、不要重復。發言內容請集中在向申請人提出質詢和對方案提出意見上。最後要表明自己對調價方案的意見。
8、會後請聽證代表留下,對聽證筆錄進行審閱並簽名。全體與會人員須將會務組制發的證件交回給會務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等權利。

㈡ 論中美行政制度的異同

由於中美兩國有著不同的歷史、傳統和法律制度,因而兩國有關行政決定執行的概念有很大差異。在中國,行政決定的執行有兩種含義:一種較寬,包括監督;違法行為的調查;對違法行為的處罰以及行政強制執行。另一種較窄,僅指行政強制執行,即政府採取措施迫使不履行義務的相對人履行義務。在美國,行政決定的執行涉及對行政機構規則或命令履行的監督與調查,以及解決履行爭議的非正式裁決或正式的行政與司法程序。

在美國的行政法領域,當履行行政規則或決定有爭議時,行政機構具有最初的執行權。行政執行的法律包括那些被認為是執行前活動的法律──即規范監督行政決定履行,提交表格和報告,檢查和調查,以及和這些活動相聯系的強製程序(傳票)的法律;行政執行的法律也包括行政機構為確保行政規則或決定履行而採用的程序規范──非正式的解決程序和協定,請願程序,在行政機構內進行的聽證和上訴以及行政機構可能給予的制裁;最後,行政執行的法律還包含了規范民事或刑事法庭以及對不履行行政規則或命令而予以司法制裁的法律。在後兩部分行政執行法律中,隱含著一系列的問題,涉及行政機構的執行權在何處終止,法院的執行權從何處開始。在行政執行的許多方面,行政機構的權力與法院的權力有相當程度的交叉。

在中國,行政強制執行的概念通常被定義為:當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履行行政機關依法所作行政決定中所規定的義務,有關國家機關依法強制其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3)。

與美國的行政執行相比,這一概念較窄,它是法律執行的最後一個階段,而不包含執行的其他階段,如調查、協調和行政處罰等。

中國已經開始依法治國的巨大變革。法律改革的實質內容之一是規范政府,這也是行政法的主要內容所在。雖然行政法改革自身有許多內容,並且改革尚處在建立完備的行政程序法和規范行政的其他法律的早期階段,但中國行政法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如何建立一種行政秩序來確保行政決定的執行。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行政強制執行體系和機制仍然零散和不完整。對行政執行沒有系統的做法,也沒有統一的國家標准、規則和程序來規范各類行政決定的執行。由於美國的行政法較為發達,並且在行政執行方面行政機構和法院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因此,對中美行政執行制度進行比較,吸收各自的經驗是非常有益的。

(一)中國行政執行概述

中國目前的行政執行制度是在近20年中逐步形成的。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法治觀念的確立以及法律的制定成為改革的中心目標。隨著法治觀念的普及,尤其是法律的不斷制定,行政執行制度和程序的缺乏已成為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的確,法律不能得到忠實的執行已成為中國法治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

目前,行政執行,尤其是行政強制執行狀況可歸納如下:

1.行政決定的執行

一般來說,在中國行政決定的執行包含三個階段:行政監督、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行政執行的第一階段是行政監督。在這一階段,行政機關對受規范的相對人的活動進行一般檢查。如果行政機關從有關的信息中得知某相對人違法,將進行具體的調查。如果調查結果顯示違法確實發生,則進入行政處罰階段。(4)行政處罰的主要目的在於對違法的當事人予以制裁。行政處罰既可以制裁違法者,也可以遏制違法。行政執行的最後階段是行政強制執行,目標在於確保法定義務的完全履行。與行政處罰相比,行政強制執行主要關注法定義務的履行,而不是對違法者予以制裁。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行政強制執行通常是行政執行的最後階段,但有時行政強制執行與行政處罰也可同時進行。

2.行政強制執行立法

在中國,目前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的法律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這部分規定比較具體,並直接服務於實際需要。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37條的規定。(5)另一部分行政強制執行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這些規定比較抽象,可適用於一般需要,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66條的規定(7)。總的來說,雖然法律規定了行政強制執行,但已有的規定並沒有達到改革的目標。有些規定非常原則,難於執行。此外,一些重要的問題沒有包含在現行的規定中,如現行法律沒有具體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

3.行政強制執行的中國模式

概括地說,中國的行政強制執行模式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為原則,以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為補充」(8)。因此,人民法院是行政強制執行的主要主體,大多數行政強制執行權被賦予人民法院,一小部分被賦予行政機關。在實踐中,這一模式運作不理想,尚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人民法院進行強制執行的范圍和程序不明確,行政強制執行的手段不充分,人民法院對行政強制執行的任務缺乏充分的認識和准備(9)。

4.行政強制執行的案件情況

近年來,中國的行政強制執行案件迅速增長,尤其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案件。統計數據指出,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案件數已超過當年相對人提起的行政訴訟案件數。人民法院面臨許多壓力,行政機關也常常為其行政決定得不到法院的及時執行而頭疼。

5.中國行政強制執行面臨的問題

目前,中國正在著手建立一套完備的行政強制執行制度。對中國來說,行政強制執行機制應建立在公正和效率的基礎上,並努力在公正和效率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點。

為此,以下幾個問題必須予以考慮:第一,哪些國家機關有權設定行政強制執行?第二,哪些國家機關可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第三,行政執行包含哪些內容?第四,行政強制執行應當遵循哪些程序?(10)

(二)美國行政執行概述

對美國行政執行的簡短概述需要從美國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徵開始。首先,美國的體制是聯邦制。這里我們將主要描述聯邦政府的行政執行原理。同時要理解的是除了聯邦政府的行政執行制度外,50個州以及許多地方政府各有自己的行政執行制度。美國聯邦憲法的最高效力條款(11)使得在聯邦、州以及地方的行政執行規則相沖突時,聯邦法律具有最高效力,並且國家立法機關可以並經常就某些行政領域制定統一的行政執行要求。然而,通常是各州和比較大的地方政府建立他的自己的行政執行制度,作為聯邦行政執行的補充。此外,在某些行政領域,尤其是在健康和安全領域,行政執行權為聯邦和州政府所共享。最後,有一些行政領域,如土地使用規則,其執行責任完全由州和地方政府承擔。

第二,權力分離原則使得聯邦政府的行政執行機制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大多數國家,包括大陸法系國家。與議會制以及世界其他的憲政模式不同,美國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分離在行政執行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美國,政府無論從法律上還是實踐上都區別於總統。總統除了任命國會所設置的機構的官員以及要求這些官員以書面形式匯報在其責任范圍內的事務外,行政行為的法律責任不受總統的直接影響。[10]相反,總統被賦予行政權並「負責」法律的「忠實履行」(12)。雖然行政官員,包括總統在內,在行政管理中有相當的影響,但權力分立確保行政機構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獨立於總統的意願。同時,一系列的外部控制可以確保行政機構自身不侵犯三權分立原則。由於行政機構經常同時具有國家政府的三種職能──制定規則;執行規則;裁決有關這些規則的爭議──因此,要使行政機構在制定和執行規則時遵循有關的法律規定,以及有對行政機構決定可進行司法復審的機制的存在以提供法律控制,從而保證三權分立原則不被侵犯。

從某種程度上說,行政執行是政府的基本使命。影響公民行為的政府權力很大程度來源於政府可以採取強制措施,以確保政府規則的履行。因此,在實質上,政府的每一項職能都包含了行政執行。行政執行的手段包括罰款、監禁、禁止令、中止和終結令、福利的中止和許可的撤銷等。行政執行的方法和程序有相當的差別,例如,取決於所履行的刑事職能,福利的管理,許可或規范項目。

因此,行政執行的內容隨著政府職能的不同而變化。由於美國行政執行的原型被稱為「命令和控制」規則,並且這一模式典型包含了美國行政執行的許多共同特徵,因此,本文將用命令與控制項目模式作為行政執行的一個範例。

在美國,行政執行活動傳統上被認為包含監督和調查階段,以及對違法的指控。因此,行政執行包含了要求提交報告和審計,監督、檢查和搜查,以及採取措施指控、制裁違法者和對行政執行決定進行司法復審。一般來說,行政執行是由制定被執行的規則和決定的行政機構來發動,而不是由專門的執行機構或法院來發動。此外,行政機構發動執行正日益被這樣一種趨勢取代,即在沒有司法官員干預的情況下,由行政機構和當事人談判,協商解決條款和條件,以保證行政規則和決定的執行。

在執行前,行政機構通常有幾種執行選擇。最基本的問題是行政機構要決定是否執行它自己的規則和決定。通常,行政機構被賦予自由裁量權來決定是否執行。僅在極少的情況下,如果行政機構放棄執行它的規則或命令,則當事人以外的人可以依法通過法院要求行政執行。因此,行政執行的決定要仔細考慮。一旦一個行政機構決定採取行政執行,可有幾種選擇,包括是否發動行政機構自己的行政執行程序,或通過法院的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來尋求執行。此外,行政機構還有權同時發動行政機構的執行程序和司法執行程序,(13)如果在行政機構執行的同時發動訴訟,那麼這種訴訟很可能是一個刑事指控。這是因為民事訴訟所能提供的救濟很可能相同或類似於行政機構執行自身提供的補救。行政機構可以制定政策來決定執行的選擇,例如建議哪種選擇──行政機構自己的執行,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適合於哪些具體的情況。

一個典型的行政機構自執行案要經過三個左右的執行階段。第一,行政機構將收集信息,了解違反行政規則或決定的行為是否發生。這些信息可能來自於當事人自動提交的表格或報告,或通過自我監督程序,或可能是行政機構檢查的結果。第二,如果發現違法,行政機構將把案件帶入執行階段。這一階段涉及聽證前的程序,包括雙方交換意見和材料以及聽證前的解決會議。最後,如果違法者沒有解決它與行政機構的爭議,某些正式的行政

裁決程序將會啟動,接著可能是行政機構執行決定的司法復審。這樣,行政執行情況的巨大差異以及違法程度的不同趨向使行政機構的執行程序成為一種公開的和相對的不正式的程序,這種程序鼓勵爭議雙方盡力採取非正式協調解決問題。如果不履行爭議協調解決不成,正式執行程序將會啟動。受影響當事人經過的執行階段越多,正式程序或辯論性程序啟動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美國行政執行初始階段,涉及信息的獲取,即行政機構的規則和決定是否得到履行。由於沒有這些信息,行政機構無法完成它的任務,因此賦予了行政機構一系列收集信息的手段。廣泛地說,行政機構可以通過行政檢查、搜查、扣押、傳票和提交表格和報告來獲取信息。在整體上,行政執行的調查階段沒有為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所覆蓋,(14)但可以為其他法律授權。因此,調查權並不包含在行政機構的一般權力之中。調查權一被授予,調查的安排和手段通常適用於非正式的和簡易程序。

在美國,雖然檢查是行政機構最廣泛可見的調查手段,它也可能在沒有聽證的情況下,作為行政機構原始決定的基礎。例如,農產品可以根據檢查人員對有關產品的檢查而進行分等和分類。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認可這類程序,在這類程序中,行政機構的決定僅建立在檢查的基礎上,而排除通常的裁決式聽證的要求。(15)

為執行目的而進行的檢查或搜查必須由法律授權,行政機構通常可獲得這種授權。在調查階段中,調查手段的運用既可作為發現不履行行政規則和決定行為的手段,又可確保當事人的履行。尤其當檢查被用來決定當事人不履行行政規則或決定時,美國憲法(16)要求行政機構在進入受規范的公司進行檢查前,要事先得到司法批准。雖然最高法院最初認為憲法第4條修正案不適用於行政搜查,因為這種搜查的目的不是為了發現刑事犯罪活動,(17)但是後來法院改變了觀點,認為第4條修正案和它的搜查令要求應用於居所和商業場所行政搜查。(18)然而,與刑法執行中要求在簽發搜查證以前要有個人違法嫌疑相反,法院決定可以因為中立的原因而簽發行政搜查令,例如,自上次檢查以來隔一段時期的再檢查,或者是隨機檢查(19)。

在本世紀70年代,法院也開始認可對普通規范的企業的行政搜查,行政搜查令是不必需的。雖然關於什麼樣的工業可以被定性為受「普通」地、「程度較高」地、「密切」地規范尚有爭議,但許多長期被規范的工業,如酒精、鞭炮,以及近代服從於全面規范的工業均受制於這一規則,(20)在這種情況下,法院要求檢查或搜查要服務於重要的政府利益,並且要依法在搜查前通知受影響的當事人。(21)這樣,檢查的可預先性取代了搜查令。

通常,行政機構也被授權來要求選民提供表格和報告。這樣,行政機構可以依法或依據依法所制定的規則來要求在其管轄范圍內的當事人定期提交報告,或保持紀錄並在行政機構要求時提供。一般來說,如果受影響的當事人不能提供這種報告或表格,他會受到罰款或其他制裁。唯有當在報告中所要獲取的信息專用於對當事人的刑事指控時,美國憲法認可不提交該類報告是一種特權。(22)但聯邦行政機構在採用要求報告手段前,必須尋求總統行政與預算辦公室的批准。根據1980年的《公文減輕法》,(23)行政與預算辦公室被授權或者要求尋求報告的行政機構與其他行政機構協調其報告要求,或者認為行政機構的提議「對行政機構職能的履行,包括該信息是否有實踐功用是不必要的。」(24)

在調查中,行政機構通常可以採用強製程序,或傳票來支持一個在行政聽證過程中的調查。傳票或者要求當事人出庭作證;或者提交材料,一般為書面材料。在某些情況下,受影響的當事人可能有動力來提供所要求的信息。例如當申請許可或其他政府福利時,當事人必須提供信息以作為獲得許可或福利的條件。然而,如果當事人拒絕服從調查傳票,行政機構通常要求尋求司法執行。法院會維持行政機構依法定授權所採取的行為。法院也會決定調查的主體與法定目的是否相關,行政機構的要求是否太模糊或麻煩,以及要求提供的信息是否受法律保護。(25)由於受影響的當事人可以對法院執行行政機構傳票的決定提起上訴,這種類型的司法程序可能會延遲正在進行的行政機構的執行。

最後,自我監督和自我審計也給行政機構提供了履行其決定的有關情況。從受規范公司的角度來看,自我審計對公司有益。對公司來說,對行政規則履行的自我監督比面對或保護自己免受行政或司法執行的代價要低。同時,自我監督可使受規范的公司來預測其是否達到了它所受制的規范項目的目標。免於行政機構執行的最好保障是避免違法。只要公司對其守法情況了如指掌,做到這一點並不難。為了有效地自我監督,受規范的公司必須有一套機制來建立和保持常規記錄或者對行政規則的履行情況進行復審。此外,公司必須訓練有關人員來負責監督履行。最後,一個成功的自我審計政策應該包括如何改正在審計中發現的錯誤的有關規定。

二、中美行政執行觀點比較考定

雖然獨立委員會,以及行政機構,必須服從公文減輕法,但是如果委員會採用公開投票的方式,他可以對行政和預算管理局的不批准行為表示反對。

在簡單回顧了兩國的行政執行制度與現狀後,下面將從幾個方面來比較中美行政執行的經驗,以服務於中國的改革需要。

(一)哪些國家機關有權設定行政強制執行?

在美國,具體的行政機構設置法通常規定了行政執行的內容和手段。聯邦行政程序法沒有直接涉及執行問題,但規定「除非法律授權,行政機構不得簽發、制定調查命令,並予以執行。」(26)這樣,在美國,與執行程序和制裁一樣,調查必須有法律授權。聯邦行政程序法沒有規定行政執行權。這種狀況的形成很大程度是源於行政執行活動比較寬泛,在不同情況下,所要求的執行政策、策略和手段不同,此外,在一定程度上,美國新的行政執行制度是在本世紀70年代後在大多數規范項目中實質確立的,遠在聯邦行政程序法頒布之後。

此外在美國,實際的行政執行體制可能是立法與行政機構規則相結合的產物。通常,行政機構)設置法只廣泛設定行政機構執行的長遠目標和具體目標,而具體執行的內容及程序則由行政機構來制定。

在中國,目前法律沒有規定哪些國家機關可以設定行政強制執行。一種較流行的觀點認為行政強制執行應由法律設定,特別情況除外。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執行。同樣按照這一觀點,部委規章和省、自治區及直轄市政府規章也不得設定行政強制執行。(27)這種觀點的基礎是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執行的最後階段,其潛在的制裁十分嚴厲。行政強制執行可能會導致對相對人的傷害,因此,行政強制執行的規定需慎重考慮。

毫無疑問,這一觀點有其合理性。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設定行政強制執行的權力也應賦予地方當局。由於地方性法規覆蓋大量地方事務,地方當局同樣需要強制執行。在這一方面,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此外,無論行政強制執行權如何分配,行政法規應當經法律授權後才能制定行政強制執行的手段和程序。

將美國與中國行政強制執行的設定加以比較,可以看出以下區別:第一,在美國存在兩套設置系統,聯邦和州都可以設置行政強制執行,這是由美國的聯邦體制所決定的。而在中國,僅存在統一的設置體系。第二,在美國,聯邦、州和地方政府都可以在他們自己的立法中設定行政強制執行,但在中國,僅中央和省一級地方政府有權設定行政強制執行,而且主要屬於中央政府。第三,在美國,行政強制執行的設定權被賦予各級立法機關。除非法律授權,行政機構不得自行強制執行,而在中國,除法律設定強制執行外,行政法規也在設定行政強制執行。

(二)哪些國家機關實施行政執行?

在美國,行政機構決定的執行首先是行政機構的責任。根據行政機構設置法,行政機構可以有幾種執行選擇,包括在法院發動民事或刑事程序。然而,行政執行的決定最初由行政機構官員作出,而不是由法官或其他政府官員作出。

關於實施行政執行的主體制度,中國和美國在某些方面相同,而在另一些方面不同。相同的是行政機構和法院都有權力來執行行政決定,並且行政機構有多種執行選擇。其區別在於,首先,在美國,行政機構可以發動行政程序來實施行政執行,但當當事人不服從行政機構的執行命令時,行政機構無權強迫當事人服從。相反,行政機構必須起訴和尋求司法執行。法院是強制執行的最後主體。但在中國,雖然法院在大多數情況下實施行政強制執行,但有些行政機關也可依法進行最後的強制執行。其次,在美國,法院參與行政執行的程度較高,尤其是強制執行。在中國,法院僅參與行政執行的最後階段。

目前,中國正在研究如何完善行政執行的主體制度。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宜由法院負責強制執行。這種觀點著眼於對行政機關的控制和保護當事人的權益。第二種觀點主張行政強制執行權宜授予行政機關。在中國,這一觀點,比較盛行,因為這一模式

可使得行政機關有效地進行行政強制執行,並可以減輕法院的負擔。第三種觀點建議維持目前的執行主體體制,但行政強制執行權應當在行政機關和法院之間合理配置。根據美國的經驗,法院應該成為行政強制執行的最後主體,但行政機關應該被賦予更多的執行選擇,法院的行政強制執行程序應更好地設置。

(三)行政執行的內容

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的行政機構可以從一系列的執行手段中進行選擇。取決於不同的行政機構,他們可以選擇幾種形式的制裁──行政命令(像中止或終結違法行為的命令,或暫停從事違法行為的受規范公司的許可證或營業執照),行政罰款或其他制裁,以及個別協調解決。此外,行政機構通常可以在法院尋求民事救濟,包括禁止令,也包括罰金和其他制裁,行政機構也可以進行刑事指控。

一旦行政機構對當事人課以執行制裁,按行政機構決定司法復審的一般理論和術語,當事人也可以申請對該執行決定進行司法復審。具體地說,行政機構的執行決定可能會基於行政機構對事實的錯誤理解、對法律的誤用、以及對其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如罰款的數量)而受到挑戰。

在中國,行政機關在行政執行階段也有幾種選擇,如給予行政處罰、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或依法直接強制執行。有許多具體的行政強制手段為法律、或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所確立,如強制扣繳。(28)這些強制手段可以分成兩類:間接強制手段和直接強制手段。間接強制手段包括代履行和滯納金等,而直接強制手段包括一系列的直接強制方法,像行政強制拘留。和美國一樣,對所有的行政強制執行決定均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在行政執行的手段上,中美兩國有著重大的區別。在美國,行政機構可以尋求民事救濟或刑事指控,也可以啟動行政機構的執行程序。而在中國,行政機關主要依賴於行政程序,如果在行政程序後當事人仍不履行他們的義務,行政機關可以要求法院強制執行或依法自己強制執行。這里不存在民事救濟。此外,除非在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刑事指控也不常用於行政強制執行。

(四)應遵循什麼樣的程序?

在美國,許多聯邦行政機構制定了他們自己的內部規則和程序來指導行政執行。這類規則和程序主要涉及行政執行的非正式階段,例如要求當事人提交的表格和報告,或涉及爭議的協調解決。這類內部機構規則不需服從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的規則制定要求。然而,這類規則一旦被制定,行政機構必須遵循,直到它被改變。

如果一個執行爭議不能被解決,一個正式的裁決式的聽證程序可能被要求。根據機構設置法的語言而定。如果是一個有記錄的聽證要求,(29)則要適用聯邦行政程序法的正式聽證條款,以及為行政機構設置法所規定的條款。根據相同的行政機構決定司法復審的觀點和標准,可以對行政機構的執行決定提起司法復審。(30)

在中國,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很不完善。有關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分散規定在不同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中。但是這些規定既不完整也不具體。因此行政機關在行政執行程序方面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至於法院的行政執行程序,法律規定比較含糊。關於法院是否要對行政強制執行決定進行實質性審查的爭論至今沒有解決。在一定意義上,法院在執行程序方面也有相當的自由裁量權。

關於行政執行程序,中美兩國也有許多差異:第一,在美國,民事和刑事司法程序可作為行政執行的選擇,取決於行政機構的權力。此外,如果行政機構申請法院執行其行政執行的命令,法院通常應用相對簡單的程序。在中國,法院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比較特殊,不適用民事訴訟程序。第二,美國在行政執行中協商解決的程序選擇非常特殊,這一程序可用比較小的代價解決執行問題。而在中國沒有這類執行程序。

三、美國行政執行的實例:環境保護法的執行

(一)引言

任何規范項目執行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確保被規范者的自覺履行。由於減輕污染的經濟代價很大,所以許多污染者有很大的動力來避免,至少是延遲「受到清算的日子」,也就是他們必須服從需適用的污染控制要求的那一天。因此,美國聯邦環境法包含了非常有力的執行條款,由美國聯邦環保總署負責執行。

美國聯邦環保總署對環境法的執行分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環保總署必須收集證據,決定違法是否發生。在第二階段:環保總署必須決定採取執行行為。如果採取行動,它將決定運用哪一種執行手段。由於執行費時而且費用昂貴,因此,聯邦環保總署裝備了一個執行的「武器庫」(多種執行手段)。這些「武器」的有效使用要求環保總署在每一個案件中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最好的執行手段(包括決定不採用任何執行手段)。

(二)調查違法

決定被規范的企業是否守法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容易。通常工業設施要服從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對污染物排放的限定。如果被規范的主體數量大而且有很大差異,那麼對這些主體是否服從這些限定的監督和測量可能會非常困難。面對這些困難,有效的環境執行主要依賴於自我監督和自我報告,即把它作為一種發現違法的手段。因此,現行大量的環境法授權聯邦環保總署要求受規范者承擔監督、保持記錄和報告的義務,由於依賴於受規范者自我報告其違法有明顯的缺陷,因此,法律通常也授權環保總署進行實地檢查和簽發提供信息的傳票。從技術上說,這種強制獲得信息的手段是在沒有法院介入的情況下採取的。受規范的企業認為:從長遠來看,服從環保總署提供信息的要求,與其保持一種和諧的工作關系對企業有益。因此,環保總署的大多數檢查都是提前安排,以保證企業的關鍵人員到場,環保總署要求的信息很少或不會受到抵制。在那些可能最終導致刑事制裁的案件中,這些自願的安排將為環保總署或聯邦調查所取代。這些檢查將根據有關的搜查令進行,並且這種訴訟程序要由司法部提起,大陪審團裁決。

㈢ 行政法如何保護公民權利

行政法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通過賦予行政機關合法許可權並監督其行使,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各項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實現;

二、是通過賦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為的監督權(如檢舉權、控告權),行政權行使過程中的參與權(如知情權、要求聽證權),特別是對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提起復議權、訴訟權和要求賠償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例如:

《國家賠償法》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3)美國行政法的目的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㈣ 美國早期制定了哪些法律

【圖書簡介】 - 美國法律發達史
本書的前兩章對自殖民地以來美國法律發展的歷史作出系統描述,從第三章起依次對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立法、刑法、訴訟法、移民法以及國際貿易法等各個部門法的內容作出比較系統的介紹,對當前美國遇到的各種法律難題以及其所採取的對策進行分析和評價,並對美國法律在一些主要的領域中的發展趨勢作些預測和展望。本書旨在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提供借鑒和啟示。

【作者簡介】 - 美國法律發達史
何勤華,男,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12月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自1984年起居華東政法學院任教至今,主要從事法律史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其間曾兩次赴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進修。現為華東政法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法學會學務理事、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帶回會長。1992年起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著和合作的成果主要有:《東京審判始末》(1986年)《法學新學科手冊》(1988)、《當代中國法學新思潮》(1991年)、《法學史研究I·當代日本法學·人與作品》(1991年)、《比較犯罪學》(1992年)、《中西法律文化通論》(1994年)、《日本破產法》(譯著,1995年)、《法學史研究II·西方法學史》(1996年)等。另發表論文100餘篇。

【圖書目錄】 - 美國法律發達史
第一章殖民地時期的法律
第一節新大陸的發現與殖民地的建立
第二節殖民地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憲政制度
二、私法
三、刑法
四、司法制度
第三節殖民地時期法律文化的特徵
第二章合眾國的建立與美國法的發達
第一節獨立戰爭及其歷史意義
第二節近代以後美國法的發展
一、從獨立戰爭到南北戰爭(1776—1861年)
二、從南北戰爭到「新政」時期(1861—1933年)
三、「新政」時期(1933—1935年)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5—)美國法律的發展
第三節法律教育的展開
第四節法學家的作用
一、傑斐遜
二、漢密爾頓
三、麥迪遜
四、利文斯頓
五、菲爾德
六、馬歇爾
七、肯特
八、斯托里
九、惠頓
十、蘭德爾
十一、威格摩爾
十二、龐德
十三、盧埃林
第五節美國近代法律文化的特徵
第三章憲法
第一節美國憲法概述
一、美國憲法的法律淵源
二、美國憲法的社會根源
第二節憲法的制定
一、獨立宣言
二、邦聯條例
三、各州州憲
四、聯邦憲法的制定、頒布
第三節聯邦憲法的內容與特徵
一、聯邦憲法的內容
二、聯邦憲法的特徵
第四節聯邦憲法的實施與修改
一、《權利法案》
二、第11至第29條憲法修正案提案
第五節憲法理論與判例
一、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
二、漢密爾頓和麥迪遜的憲法理論
三、馬歇爾對美國憲法的貢獻
四、美國憲法史上的重大判例
第六節美國憲法對世界各國的影響
一、總統制
二、聯邦制
三、權力分立與制衡
四、違憲審查制
第四章行政法
第一節美國行政法概述
一、美國行政法的界定
二、美國行政法的法律淵源
三、美國行政法的目的
第二節建國後的行政立法
一、英國法的影響
二、建國初期美國的行政立法
第三節南北戰爭後的行政立法
一、《州際商業法》
二、《海普明法》
三、《塔克法》
四、沃爾特——勞根法案
第四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行政立法
一、《聯邦行政程序法》
二、《聯邦侵權行為賠償法》
三、《情報自由法》
四、《聯邦咨詢委員會法》
五、《隱私權法》
六、《陽光下的政府法》
第五節美國行政法的特點
一、美國不設立獨立的行政法院
二、美國行政救濟設立專門的程序法
三、美國行政法不構成一個特殊的法律體系
第六節美國行政法理論與判例
一、美國行政法理論
二、美國行政法的判例
第五章民商法
第一節財產法
一、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美國財產法的起步
二、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財產法的發展
三、20世紀以後美國財產法的變化
第二節契約法
一、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美國契約法的起步
二、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契約法的發達
三、20世紀以後美國契約法的發展
第三節侵權行為法
一、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美國侵權行為法的起步
二、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侵權行為法的發展
三、現代侵權行為法的系統發展
第四節公司法
一、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美國公司法的起步
二、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公司法的發展
三、20世紀以後公司法的發展
一、19世紀上半葉買賣的起步
二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買賣法的發展
三、20世紀以後買賣法的變化
第六節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
一、婚姻家庭法
二、繼承法
第七節近現代美國民商法的特點
第六章經濟與社會立法
第一節概述
一、美國經濟和社會立法的起步
二、新政立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社會立法
第二節金融、證券法
一、美國金融、證券法的歷史發展
二、美國金融、證券法的未來走向
第三節稅法
一、美國的稅務機構
二、美國稅法的淵源及組成內容
三、美國稅法的歷史演進
四、里根的稅制改革與新稅法
第四節知識產權法
一、專利法
二、商標法
三、版權法
第五節消費者保護法
一、美國消費者保護法的歷史演進
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聯邦機構
三、美國解決消費糾紛的途徑
第六節產品責任法
一、契約責任關系時期
二、過失責任與擔保責任時期
三、嚴格產品責任時期
四、美國產品責任法中的免責條款
五、美國產品責任法的發展趨勢
第七節反托拉斯法
一、美國反托拉斯法的歷史演變
二、美國反托拉斯法的基本原則
三、美國反托拉斯法的執法機關
四、美國反托拉斯法所規范的托拉斯
第八節破產法
一、美國早期破產法的歷史發展
二、從1898年破產法到1978年破產改革法案
三、現代美國破產法的立法宗旨
四、美國破產法典的集體內容
第九節勞動法
一、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勞動立法
二、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勞動立法
三、現代美國勞動法的主要內容
第十節環境法
一、美國環境法的歷史發展
二、美國環保法體系的主要內容
第七章刑法
第一節美國刑法的歷史發展
一、獨立戰爭至南北戰爭時期的刑事立法
二、南北戰爭後至19世紀末期的刑事立法
三、20世紀刑事立法的發展
第二節當代美國的犯罪及其對策
一、少年犯罪
二、有組織犯罪
三、毒品犯罪
四、職業犯罪
五、法人犯罪
第三節美國刑法的理論與判例
一、刑法緒論
一、犯罪論
三、刑事責任論
四、刑列論
第八章司法制度和訴訟法
第一節美國司法制度概述
一、美國的司法機關
二、美國的警察機關和檢察機關
二、律師
第二節美國的刑事訴訟
一、一般原則
二、陪審制度和保釋制度
二、偵查
四、起訴程序
五、法院的審理前程序
六、附帶民事訴訟
七、刑事初審程序
八、上訴審程序
第三節美國的民事訴訟
一、概述
二、民事訴訟管轄
三、民事訴訟參加人
四、民事審前程序
五、民事初審程序
六、民事執行程序
七、民事上訴程序
第四節美國的行政訴訟
一、概述
二、司法審查的范圍
三、司法審查的當事人
四、司法審查的原則
五、行政侵權賠償責任
第九章移民法
第一節美國移民法的歷史
一、美國移民法的起源
二、移民限額政策及其法律規定
三、1952年移民法及其修正案
二、1986年的IRCA法案
五、1990年以後美國的移民法
第二節美國政府的移民管理
一、美國聯邦政府移民管轄權的依據及其范圍
二、移民法的實施機構
三、移民程序中美國國會的作用
第三節美國的簽證制度
一、移民簽證
二、非移民簽證
第十章美國國際貿易法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美國進口貿易法律制度
一、進口關稅
二、進口限制和配額
三、退稅
四、對外貿易區
第三節美國出口貿易法律制度
一、出口管制
二、出口鼓勵
三、禁止對外賄賂法
四、反抵製法
第四節美國反不公平貿易法律制度
一、反傾銷法
一、反補貼法
三、關稅法第337節
四、在外國市場的反不公平貿易實踐(第301節)
附錄1美國歷屆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附錄2美國法律年表

㈤ 奠定英,美兩國政府政治體制的法律文件分別是什麼兩國各自形成了怎樣的政治體制

淺論英、美兩國憲法的異同

[內容摘要]:英國和美國作為英美法系的兩個代表性國家,它們的憲法既有共同點,又存在各自的特色和區別。本文擬在分析其共同點的基礎上,從其創製程序、表現形式、基本原則和違憲審查模式等方面比較其主要區別。
[關鍵詞]:英國憲法 美國憲法 異同

英國憲法是在其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產生的,它主要包括憲法性文件、起憲法作用的法院判例和憲法性慣例等內容。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最終以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的妥協而告終。因此這種革命的不徹底性和妥協性對英國憲法的產生及其內容和地位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美國憲法是美國的根本大法。該憲法於1787年9月17日在費城召開的美國制憲會議上獲得代表的批准,並在此後不久被當時美國擁有的13個州的特別會議所批准。根據這部憲法,美國成為一個由擁有主權的州所組成的聯邦國家,同時也有一個聯邦政府來為聯邦的運作而服務。1789年,美國憲法正式生效,該部憲法為許多國家成文憲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範。

一、英、美憲法的共同點。

1、性質上都是資產階級國家憲法。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反抗殖民地壓迫和封建制度的宣言書。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1]。 同時它為後來制定美國憲法和增補人權條款打下了基礎和確定了原則。《獨立宣言》仍然有其階級的局限性,因為宣言的起草者——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傑斐遜深受洛克和盧梭「社會契約論」思想的影響,他們所主張的「民權神授論」中充滿了唯心主義和神秘色彩,它們所鼓吹的人權,並不包括北美大陸中廣大的黑人和印地安人。正如恩格斯指出:「這個理性的王國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理想化的王國,永恆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平等;被宣布為最主要的人權之一的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而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在實踐中表現為而且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

2、在理論淵源上都是以西方的民主、分權等學說為基礎,在適用中都受到司法機構解釋的限制。它們的理論基礎都是人民主權論、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論。美國憲法是在長期實踐英國法律的基礎上產生的,英國採取不成文法,而美國的一切法律都是成文法。憲法是社會的全體成員協商達成的契約。為的是「建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務,促進公共福利,並使我們自己和後代得享自由的幸福」。在憲法中,人民只是將自己的一部分天賦人權交給政府,使之具有必要的權威,而仍然保持了自己其他的權力。正因為憲法是高於政府的,所以它不能由一般的議會來決定,必須由專門為此召開的制憲會議來制訂和批准。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的生命、自由、財產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制憲的目的是確立政府,但政府並不為自身而存在,人民才是國家的主體和最終目的。

二、英、美憲法的區別。

1、從憲法表現形式和創製程序上來看,英國是不成文憲法、柔性憲法,美國是成文憲法、剛性憲法。英國不存在專門統一的憲法法典。一般認為,一國有關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公民基本權利自由等內容都集中在一個憲法法典中,就是屬於成文憲法。而英國,以上這些內容是分散規定在憲章、制定法、判例、慣例之中,所以英國的憲法是不成文憲法。成文憲法和不成為憲法也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界限。一部成文憲法經過若干年後,也常常附有各種慣例、判例,實際起憲法的作用。如美國的兩黨制、違憲審查制等。英國憲法中也有不少成文的憲法文件,只是不集中而已。英國憲法沒有統一的成文憲法典,而是由一系列憲法性質的法律文件構成的。英國憲法的構成也和其他國家不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憲章、議會的制定法、判例法和慣例。英國憲法的構成是多種多樣,內容龐雜而含糊不清,前後甚至存在不同而互相矛盾,這就為資產階級提供了隨意解釋,靈活運用憲法的條件,使憲法更好地為適應社會的變遷和鞏固資本主義統治秩序服務。

而美國憲法則表現為統一的成文憲法典和憲法修正案。《獨立宣言》發表後,各州紛紛宣布獨立,並相繼制定州憲法。與此同時,各州著手聯合結成聯盟。1777年11月15日,大陸會議通過《聯邦和永久聯合條例》(通稱《聯邦條例》),並於1781年3月1日正式生效。 [2]1789年,美國第一屆聯邦會議開幕,正式宣布《聯邦憲法》生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美國憲法規定的修改憲法的惟一形式是憲法修正案。迄今為止,美國國會共通過28條憲法修正案,[3]至1955年為止,完成批准程序,生效的有26條。美國憲法修正案的通過同樣有著嚴格的程序。根據聯邦憲法的規定,修正案應由國會兩院各以2/3多數議員通過後提出,或由國會應2/3多數州的要求而召開的制憲會議提出,應由3/4多數州的議會或3/4多數州制憲會議批准。

2、英國憲法保有封建殘余,美國憲法沒有封建因素。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把國王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建立了共和國。後來又經歷了克倫威爾軍事獨裁統治、司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和1688年的光榮革命,英國革命最終以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的妥協而結束,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斗爭和妥協,通過斗爭和妥協又制定了一些憲法性文件,如1679年人身保護法是在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國會為反對國王查理的專制統治,保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人身自由而通過的。其中規定了除叛國罪外,人民有權請求法院頒發人身保護狀,從而確立了只有法院具有審判和提審權的制度。1701年王位繼承法的制定又進一步擴大議會權力,限制了王權。以上這些憲法性文件確立了議會至上,法治和公民權利自由保障等憲法原則,這不僅為英國憲法奠定了基礎,而且對其他各國也有深遠的影響。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還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英國大量的慣例,如國王的權力和法律地位;英國內閣的建立和職權;內閣與議會的關系;首相的地位等,這些慣例使英國議會內閣製得以建立和完善,從而使君主立憲制最後鞏固下來。

而美國則不一樣,1775年4月5日13州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上決定募集和武裝軍隊,建立海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進行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獨立的戰爭。1776年7月4日大會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布北美的殖民地從此「成為自由獨立的和眾國」,解除與英國的一切隸屬關系,完全廢除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由於革命的徹底,故基本沒有留下封建的因素。

3、英、美憲法的基本原則不同。英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是:議會主權、分權原則、責任內閣制和法治原則。議會主權也可稱議會至上,議會至上是議會主權的體現。英國議會的權力在法律上具有最高性,永久性和權力不可分割性,具體講議會主權是指議會具有創製法律的壟斷權;法院必須執行議會通過的法律;議會以外的任何機關或任何個人都無權宣告議會通過的法律無效;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在國家機關中處於最高地位,政府由議會產生,向議會負責,並接受議會的監督。英國憲法的另一個原則就是法治。「法治」原則的字面含義是「法律的統治」,是現代憲法廣泛採納的基本原則。它強調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政府必須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權力范圍內活動,不得濫用權力侵犯個人自由和權利。 [4]

美國憲法的主要原則是:聯邦主義原則、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則、民主原則。聯邦主義原則是在當時要建立一個單一制國家條件還不具備,但國內外的條件又要改變各州不團結,中央軟弱無力的局面,於是便採用一種折中的辦法,即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但這個政府權力是有限的,聯邦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經濟、政治條件下建立的。根據分權制原則,憲法中把美國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三種機關掌管,而且使它們彼此分立。三權分立原則是指立法權由議會掌握,議會成員選民選舉產生,總統無權解散議會,議會在任職期間也不能因與總統政見不一而對他投不信任票,推翻總統。行政權由總統掌握,總統由選民選出選舉人再由選舉人選出總統,總統只對選民和聯邦憲法負責,他不對議會負責,總統組成內閣,內閣成員不得兼任議員職務,不得參與國會立法問題的討論和向議會提出議案。司法權由法院掌管,聯邦法官終身任職,法官進行審時,不受總統和議會的干涉。

4、違憲審查模式不同,英國是議會至上,美國則是憲法至上。「英國可以說從來沒有嚴格實行過三權分立制度。」 [5]所以在英國,能夠監督議會的,除了理論上的人民以外只有議會自己了。這種憲政理念決定了在司法體制上,「法院的權力並不是來自一部憲法」,「法院要受議會立法的制約」,司法機關不但不能與議會分開(在英國,上議院行使最高司法權),更不能在權力位階上與議會並駕齊驅。由此也塑造了其二元違憲審查模式,即對立法的議會監督和對行政權違憲的法院監督雙向互動模式。對議會立法,「議會至上原則決定了只能由議會自己來行使立法監督權。」對委任立法的監督英國採取了司法審查與議會監督並行的制度,這既體現了英國議會至上憲政理念的徹底遵循,也是同分權思想相融合所進行的制度設計。

美國採取的是普通法院違憲審查體制,這是美國最高法院在1803年受理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中所確立。美國式的由普通法院審查立法和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憲法的做法,開創了對違憲的司法審查的先例,對世界各國的憲政實踐和憲法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普通法院違憲審查制具有它的優點,主要表現在:第一,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合憲性爭議往往在處理具體案件中表現出來,由普通法院實施違憲審查,使憲法的實施置於法院的經常地和有效地監督之下;第二,法院的訴訟活動具有一套嚴格的程序規則,由普通法院審查違憲,使憲法爭議的解決具有了有效地司法程序的保障;第三,作為一種附帶性審查,它以發生訴訟為前提,也正因為這樣,普通公民可以成為憲法訴訟的主體,更有利於公民憲法權利的保障。 [6]參考書目:[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6卷,1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葉秋華:《外國法制史》,226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第27條修正案(關於男女平等權)於1972年3月22日提交各州批准,至1982年6月終因未獲3/4州同意而成廢案。第28條(關於哥倫比亞特區的選舉權)則至今未獲得多數州的批准。[4]葉秋華:《外國法制史》,190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5]王名揚:《英國行政法》,98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6][美]路易.法沃勒:《歐洲的違憲審查》,28頁,載《憲政與權利》,鄭戈、趙曉力、強世功譯,北京,三聯書店,1996

㈥ 行政法的目的

行政法的目的是限制政府權力。這是公民權利本位思想的體現,即法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利益。 法治行政的基本要義表現為: (1)行政權的作用不得與法律相抵觸; (2)行政權沒有法律依據,不得使人民負擔義務,或分割其權利; (3)行政權沒有法律依據,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應負的義務,或為特定人設定權利; (4)法律經各個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時,其裁量權的界限,仍須受法律限制。 一切行政權力的行使都必須根據法律,服從法律,遵守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 訴訟 。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 法規 、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㈦ 行政法的目的是什麼

行政法的目的是規范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規范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行政違法行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
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㈧ 英美法系國家為什麼開始不承認行政法的存在

西方兩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則之比較

行政法基本原則作為行政法的基本問題之一,歷來為中外學者所關注。但對什麼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及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西方各國的情況不盡相同,各學者也往往有不同的概括。在西方各國中,以法、德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和以英、美為代表的普通法系,被公認為是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大法系。這兩大法系各具特點,對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認識也有各自鮮明的特色。所以,這里主要以西方兩大法系作為比較對象。通過對西方兩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深入比較,我們可以從中探尋其所遵循的普遍性規律,以為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 大陸法系-以法、德為代表的分析

(一)法國:行政法治與均衡原則

法國素有「行政法母國」之譽,它最先從理念上承認行政法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法。法國也是歐洲大陸法系國家中的典型代表,其行政法的產生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概言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法國行政法的產生提供了政治、經濟、思想准備,大革命時期建立起來的獨立行政法院制度直接標志著法國行政法的產生,並使以法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之行政法院模式與英美法系之普通法院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正是伴隨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出現的法治國思想和獨立行政法院制度的發展,在法國逐步產生和形成了行政法治原則和均衡原則,這兩個原則被認為是法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所謂行政法治原則,即政府行政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規定行政機關的組織、許可權、手段、方式和違法的後果。行政法治,作為法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含3項內容:第一,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第二,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第三,行政機關必須以自己的行為來保證法律的實施。[1]

在法國,均衡原則(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是作為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權而出現的,它是「二戰」後,法國行政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監督逐漸強化的產物。但是,「均衡性」作為行政法院對於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司法監督或審查的原則,其含義目前仍沒有一致的解釋。大體說來,它是行政法院在行政機關具有自由裁量權或其他特殊情況下,在無法依據法律條文或其他原則對行政行為進行裁決的情況下,監督、審查、決定是否撤銷一定行政行為的法律手段。它根據具體情況審查行政行為是否合理、行政決定是否適度,審查事實與法律適用是否一致。其根本要求是「合理均衡」。[2]

(二)德國:依法行政、比例與信賴保護原則

德國與法國並稱為現代大陸法系的兩大脊樑。法國在大陸法系中以民法的貢獻最大,同時亦被譽為行政法的母國。但在公法學、特別是行政法學領域,後來居上的德國也形成了現代世界行政法體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對各國行政法影響極大。[3]在德國,對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則產生最重要影響的因素是法治國思想。法治國的思想發軔於德國,法治國理念孕育著依法行政原則。而且隨著法治國思想在德國從形式意義法治原則到現代實質意義法治原則的發展變遷,行政法基本原則也在法治主義由機械走向機動,行政權由消極走向積極的歷史背景下逐步發展並完善,即由作為形式主義的依法行政原則過渡到實質主義的比例、信賴保護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是法治國成立的最基本要素,其涵義是指行政活動必須接受議會法律的規制,必須置於法院的司法控制之下;行政活動違法的,必須追究行政機關的法律責任。對依法行政原則的具體內容,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分析。德國行政法學創始人奧托。麥耶爾(Otto Mayer)認為,依法行政原則包括以下三項原則:第一,法律的規范創造力原則,即行政機關所制定的行政法規范是法律創造的;第二,法律優位原則,即法律對行政具有支配性地位,行政作用不得與法律相抵觸;第三,法律保留原則,即一切行政作用雖非必須全部從屬於法律,但基本權利的限制必須由法律規定。 [4]多數學者則認為依法行政原則包括兩項內容,即法律優位原則和法律保留原則(principle of law reservation)。 [5]

比例原則,又稱為均衡原則[6]或平衡原則[7],是實質意義法治國原則的典範。它不但為現代條件下的干預行政提供了新的規范形式,而且有普遍的適用性。在行政法上,無論是制定普遍性規則的行政活動還是傳統的行政行為,都應當接受該項原則的規范和制約,並以此判斷它的合法性。[8]奧托。麥耶爾曾將比例原則譽為行政法中的「皇冠原則」。台灣學者陳新民教授認為,比例原則是拘束行政權力違法最有效的原則,其在行政法中的角色如同「誠信原則」在民法中的角色一樣,二者均可稱為相應部門法中的「帝王條款」。[9]一般認為比例原則是一個具有憲法位階的法律原則,它濫觴於19世紀警察國家時期,淵源於「法治國家理念及基本人權之本質」,通過聯邦憲法法院的判決逐步成為限制行政權的有效手段。它具體包括三個子原則: 第一,行政措施對目的的適應性原則。即所採取的國家措施(普遍的或個案的)適應於它所追求的或者法律所規定的目的,不得偏離。第二,最小干預可能的必要性原則。如果以國家措施干預公民自由為實現公共利益所不可缺少,那麼這種干預應當是最低限度的。公共權力對公民一般自由權利的干預,只應當發生於維護公共利益所必需的程度上。出於基本權利的性質,個人對於公共權力不必要的干預可以提出異議進行抵抗。第三,禁止過分的適當性原則。它的基本意思是干預自由的國家措施對當事人來說是不過分的,對國家所追求的目標來說是適當的,又稱為狹義的比例原則。質而言之,比例原則要求行政目的與行政手段相適應、成比例,要求行政措施符合行政目的且為侵害最小之行政措施。[10]

信賴保護原則是二戰後在德國發展成功的又一項行政法原則。其涵義是指:基於維護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和保護社會成員正當權益的考慮,當社會成員對行政過程中某些因素的不變性形成合理信賴,並且這種信賴值得保護時,行政主體不得變動上述因素,或在變動上述因素後必須合理補償社會成員的信賴損失。該原則的核心思想即維護法律秩序的安定性,保護社會成員的正當權益。[11] 「保護人民權利,首重法律秩序之安定。」[12]但是,在行政過程中卻處處隱藏著不安定因素,如行政法規范必須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作出修正,行政行為因違法或不合適宜也需要加以撤銷或廢止而發生變動等。為不使社會成員因信賴上述因素的安定性而遭受損害,有必要對其正當權益設置一道屏障。信賴保護原則正是對這一現實需要的制度回應。當然,信賴保護原則的適用是有條件的,且因信賴對象的差異而存在操作上的差別。概括而言,其適用條件是行政過程中某些因素的不變性值得信賴,且這種信賴值得保護。

二 普通法系-以英、美為代表的分析

(一)英國:越權無效、合理與程序公正原則

英國是普通法系的典型國家。與大陸法系「公法模式」的行政法相比,英國沒有劃分公私法的傳統,政府和公民之間的關系與公民個人相互之間的關系,原則上受同一法律-「普通法」的調整和同一法院-「普通法院」的管轄。雖然現代意義的行政法理念與制度在英國開始於17世紀下半葉,但直到現在,其外在形式仍然主要採用過去普通法的一套規則和形式。[13]普通法傳統中的「法的統治」 (Rule of Law)原理、「自然正義原則」(the Doctrine of Natural Justice)等對英國行政法一直起著支配的作用,並由此形成英國行政法上的越權無效原則、合理性原則與自然公正(程序公正)原則等三項基本原則。

所謂「法的統治」,又稱「法治原則」,根據英國著名學者戴西(A.V.Dicey)的解釋,其涵義即「英國人依法,而且只依法進行統治」。[14]「法的統治」這種理論與19世紀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相結合,作為英國憲法的基本原理之一得到確立,與「議會主權」原則在近代英國憲法中同時占據了穩固的地位。[15]所謂「議會主權」的原則是議會制定法處於英國法的頂點,不存在優越於它的法律,而且也不可能有審查它的機關。它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憲法斗爭勝利的結果,亦被戴雪稱為英國憲法的重要原則。「在行政法上,議會主權原則與法治原則同樣重要,共同構成行政法的基礎,並由此產生行政法的一個中心原則」,[16]這就是「越權無效」原則。因為根據法治原則,政府行使權力的所有行為,即所有影響他人法律權利、義務和自由的行為都必須說明它的嚴格的法律依據,受到影響的人都可以訴諸法院。根據議會主權原則,議會制定的法律為最高法律,法院必須無條件地適用議會所通過的一切法律,不能審查議會所通過的法律是否合法。因此,行政機關的行為如果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以內時,法院就無權過問。也就是說,英國法院對於行政訴訟的管轄權,只在行政機關行為超越其法律許可權時才發生。法院通過判例由此發展了著名的「越權無效」原則。英國著名行政法學家威廉。韋德指出:「公共當局不應越權,這一簡單的命題可以恰當地稱之為行政法的核心原則。」[17]這個核心原則是英國法治原則和議會主權原則的直接後果。

當然,在戴雪的法治觀中還包含著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認為行政法是保護官吏特權的法國制度,和英國憲政傳統、法治國情即法律平等主義或普通法統治不相容,這使得行政法在英國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到了20世紀,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發展,英國人的法治觀念開始發生變化,不僅承認了行政法,而且以新的法治觀念作為英國行政法的基礎。新的法治觀念一方面繼承了戴雪的法治觀,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發展。其中最突出之處是在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權方面,英國發展了合理性原則。對戴雪而言,法治與專制是天敵,而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權力專斷的集中體現,任何實質性的自由裁量權都是對自由的威脅,應當加以拒絕。戴雪這種將「專斷」(arbitrary)與「行政裁量」(discretionary)相提並論而加以全面排斥的法治觀,受到了現代英國著名憲法學家詹寧斯(W. Ivor Jenning)的猛烈抨擊。詹寧斯認為,在英國,「事實上,公共機構的確擁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但「專斷」並不等於「廣泛的自由裁量權」,適應社會需求的廣泛的自由裁量權與同樣適應社會需求的法治並不沖突。[18]另一位英國著名的行政法大師威廉。韋德(William Wade)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過去,人民通常認為,廣泛的自由裁量權與法不相容,這是傳統的憲法原則。但是這種武斷的觀點在今天是不能接受的,確實它也並不含有什麼道理。法治所要求的並不是消除廣泛的自由裁量權,而是法律應當能夠控制它的行使。」[19]為了有效地控制自由裁量權,法院通過判例建立並發展了英國行政法上另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合理原則。

同時,由於不受限制的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觀點被完全否決,英國自然法傳統中的自然正義原則也在行政法中獲得新生,並在廣泛的行政法領域中適用,從而形成英國行政法上的又一核心原則-程序公正原則。在英國,自然正義乃是自古即存在之概念,它起源於自然法的理念,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而成為英國普通法上的一項基本原則。「在某種程度上,英格蘭普通法長期發展的過程,其實正是普通法院在自然法原則的導引下裁決案件、連續不斷地試圖追求自然正義的過程。」[20]在普通法的傳統中,自然正義是關於公正行使權力的「最低限度」(因而也是最「自然」的)的程序要求,其核心思想有二,一是公平聽證規則,即任何人或團體在行使權力可能使別人受到不利影響時必須聽取對方意見,每一個人都有為自己辯護和防衛的權利;二是避免偏私規則,即任何人不能成為自己案件的法官,也就是說某案件的裁決人不得對該案持有偏見和擁有利益。[21]自然正義原則最早只適用於司法或者准司法功能,或者說,在負有義務按照司法要求進行活動的情況下才可以適用該原則,而不能將此原則適用於純粹的行政功能。[22]但是,在長期的司法審判過程中,「通過闡發自然正義原則,法院設計了一套公平行政程序法典」,[23]從而使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法院和行政裁判所的司法權,同樣也適用於行政權,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權力時也要保持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司法熱衷於通過限制行政權力的干預來保護個人的司法能動主義被認為有悖於公共利益,加上戰時的緊急狀態賦予行政機關許多不受自然正義約束的特權(privileges),行政自由裁量權成了戴雪意義上的真正的特權。司法沉默了,司法的自我節制(judicial self-restraint)顯示出對司法積極主義(judicial activism)的決定性勝利。[24]但是,1963年上議院在處理「理奇訴鮑德溫」一案中,認為政府在作出解僱警察局長的決定之前,並沒有聽取被解僱人的個人意見,因此這種解僱決定是非法的。[26]這標志著司法政策的重大變遷,表明自然正義重新受到重視並擴展地應用於一切影響個人權利或合法預期(legitimate expectations)的決定中。[27]「里奇訴鮑德溫案」為自然正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英國行政法在傳統的根基上的復興帶了個頭。「不久法院作出了一系列判決,使行政法恢復了元氣並重新建立了與過去的聯系。自然正義原則獲得了適當的適用,它給行政正當程序規則提供了廣闊的基礎。」[28]

從上面的分析可見,越權無效原則、合理性原則與自然公正(程序公正)原則已構成英國行政法的三項基本原則。其中,越權無效原則是英國行政法的核心原則,但在英國,越權原則的具體內容並沒有制定法的明確規定,因而在理論上存在著廣泛爭論。根據英國法院判例的發展,越權理由主要有三類:一是違反自然公正原則;二是程序上越權;三是實質上越權。實質又包括四種情況:一是超越管轄權的范圍;二是不履行法定義務;三是權力濫用;四是記錄中所表現的法律錯誤。[29]由於近代以來,自然公正原則與作為約束權力濫用的合理性原則已發展成為一項單獨的行政法基本原則,因此,狹義上的越權無效原則並不涵蓋上述所有方面,它所約束的范圍只包括程序上的越權、超越管轄權的范圍、不履行法定義務和記錄中所表現的法律錯誤。即便如此,越權無效原則仍舊是一個涵蓋面廣泛的原則,只要不屬於自然公正原則與合理性原則約束的問題幾乎都可以用越權無效原則來約束。總之,在英國,如果說合理原則主要是實體法原則的話,那麼公正原則則主要是程序法原則,越權無效原則則既涉及實體也涉及程序;如果說越權無效原則(狹義)要求行政權的行使不得超越議會法明確規定的條件,是一種授權法原則的話,那麼合理原則和公正原則則主要是一種普通法原則。從這個角度,英國的這三項原則是平行的。當然,廣義的越權無效原則包含著合理原則和公正原則,後兩者實際上是要求行政權的行使不得超越議會立法所隱含的條件。從這個角度,合理原則和公正原則又只是越權無效原則這一總原則的分支部分或補充原則。這就是英國以上三項原則之間的關系。

(二)美國:正當程序與行政公開原則

美國法的基礎是英國普通法,兩國同屬普通法系國家,其行政法理論和制度有諸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美英行政法幾乎完全一致。直到19世紀末,為了解決工業迅速發展而引起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美國建立了獨立管制機構(Independent Regulation Agency),標志著美國行政法開始形成自己的特色。[30]1946年根據美國憲法的「正當法律程序」條款而制定的《聯邦行政程序法》,從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上對龐大的行政權加以控制,從而使美國行政法得以迅猛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作為美國憲法原則的「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對行政法的影響最大,它直接形成了美國行政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即行政性正當程序原則,並經進一步發展而形成美國行政法上另一基本原則即行政公開原則。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在美國憲法中的確立,先是在紐約州1787年「人權法案」中得到發展,然後才被吸收到聯邦憲法修正案中,並通過美國最高法院的判例得以發揚光大。根據美國法院的解釋,憲法規定的正當法律程序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正當法律程序是一個程序法的規則,稱為程序上的正當法律程序。這種意義的正當法律程序要求要求一切權力的行使,在剝奪私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時,必須聽取當事人的意見,當事人具有要求聽證的權利。其二,正當法律程序是一個實體法的概念,稱為實質性正當法律程序。這種意義的正當法律程序要求議會所制定的法律必須符合公平與正義。如果議會制定的法律剝奪個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不符合公平與正義的標准時,法院將宣告這個法律無效。[31]在正當法律程序的適用范圍上,自19世紀末,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行政權的擴展,美國憲法第5條、第14條修正案所確立的正當法律程序觀念開始向行政法領域滲透,逐步形成了行政性正當程序規范,從而使得正當法律程序的適用范圍呈爆炸性的擴張,而不再只適用於法院的訴訟程序。所謂行政性正當程序原則,即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剝奪私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時,必須聽取當事人的意見,當事人具有要求聽證的權利。它是作為美國憲法原則的「正當法律程序」在行政法領域中的具體運用,也是其向行政法領域的滲透與擴張。

行政公開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行政法發展的又一重要方向。這段時期,由於越戰失利、總統選舉舞弊及種族歧視擴大,公眾對行政機關越來越不滿,從而導致行政機關的威信降低,引起一系列的行政法的改革。1946年聯邦行政程序法在這段時期經過幾次修改,其主要的宗旨是實現行政公開。公眾認識到過去通過司法審查和行政程序來限制行政權,只能保障個人的權利免受行政機關的侵犯,而不能保證行政權的行使符合公共利益,也不能保證行政機關能為公眾提供更多的福利。因此,行政必須公開,由公眾直接參與對行政的監督,以補充程序限制和司法審查的不足。於是,國會於1966年修改1946年行政程序法中關於政府文件公開的決定,制定了《情報自由法》,規定除該法列舉的九項情況外,全部政府文件必須公開,任何人有權要求得到政府文件,行政機關不得拒絕;1976年制定《陽光下的政府法》,規定合議制機關的會議必須公開;1974年制定《隱私權法》,規定行政機關所保持的個人紀錄,有對本人公開的義務等。[32]行政公開作為一項重要的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地位由此得以確立。所謂「行政公開是指個人或團體有權知悉並取得行政機關的檔案資料和其他信息而言,通常稱這種權利為了解權。」[33]當然,公眾享有了解權,有權知悉並取得政府掌握的檔案或信息,同時,法律也對公眾的了解權作了限制。《情報自由法》、《陽光下的政府法》和《隱私權法》分別就政府文件的公開、會議的公開和個人記錄的公開問題作了詳細規定,構成了美國行政公開制度之骨架。

三 兩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則之比較與對接

(一)行政法基本原則形成之共性規律

無疑,西方各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既存在著形式上的差異,又有著深層次的共性特徵。無論是差異,還是共性,均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國情基礎。尤其是各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形成,均要符合各國國情,適應各國的法律傳統、民族傳統、政治體制及社會經濟情況。由於西方各國政治法律制度、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差異,導致其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歷史發展模式存在著較大不同。沒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適合的模式。通過比較,我們也可以尋求出各國行政法基本原則形成過程中所體現出的一些共性特徵和規律。

1.法治國家與憲法精神

正如現代行政法發端於近代法治國思想一樣,作為規范行政權力之基本法律准則的行政法基本原則也是伴隨著近代法治國思想的發展而形成的。雖然法治國思想發軔於德國,但是「大自然迫使人類去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建立一個普遍法治的公民社會」。[34]因此,法治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已被西方各國不同程度地確立為本國基本的治國原則。盡管早期在德國所表現出的「法治國」(Rechtsstaat)思想與在英國表現出的「法的統治」 (Rule of Law)原理的確存在某些層面上的不同,但「就講求法治國家的基本目的乃在於保障人權與抑制政府的濫權,使得法成為規范國家生活的惟一準則,此是英、德兩國法治主義者所不爭的事實」。[35]

法治的要義在於對公權力的合理配置。在專制國家時代,公權力根本不受任何法律及司法的拘束,「在警察國家時代,國家公權力只服膺民法及受到民事審判的拘束,而法治國則更進一步,所有公權力都受到法律的拘束。」[36]發端於近代法治國思想的行政法,其任務就在於為行政權力的運作提供依據,使行政權力受到法律的拘束。隨著自由法治國家向社會法治國家的發展,近代形式意義法治原則到現代實質意義法治原則的變遷,法治原則已不僅僅是判斷權力運作合法性的准繩,而且也成為衡量權力運作正當性、公正性的重要根據。相應地,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即行政必須服從法律的基本准則,也在此歷史背景下逐步發展並完善,成為衡量行政權力運作的合法性、正當性、公正性的基本准則。可以說,法治原則不僅孕育了行政法基本原則,而且推動了行政法基本原則的逐步發展並完善,因而始終是行政法基本原則形成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因素。

法治國家的理念與原則又是通過憲法而確立的,它們反映到憲法之中而成為基本的憲法精神和原則,並發揮著規范國家權力運作之功效。作為「憲法的具體化」的行政法,其基本原則正是從體現民主法治國家精神和觀念的憲法原則中推導出來,後者是前者的直接依據。質言之,行政法基本原則是由憲法決定的,一個國家有什麼樣的憲法,就有什麼樣的行政法基本原則。如德國憲法所規定的法治國原則、議會民主原則和基本權利保護原則不僅決定著德國行政法上的依法行政原則,還要求行政活動符合比例原則,遵循信賴保護原則等。行政法治之所以是法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由法國憲法所確立的法治原則決定的。越權無效原則之所以是英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也是由英國憲法所確立的法治原則與議會至上的憲政體制所決定的。作為美國憲法原則的「正當法律程序」則直接形成為美國行政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即行政性正當程序原則。

憲法不僅決定著一個國家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表現形式,而且決定著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內容和精神。因此,雖然法治是各國行政法的共同目標,但其具體內容卻因各國憲政體制的不同而不同。如法律保留原則和法律優先原則是德國依法行政原則的內容,而不是英國越權無效原則的具體內容,盡管兩者都是現代法治國家政府行使權力時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則。

2.判例確認與理論加工

從方法論上看,西方國家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形成還是一個判例確認與理論加工相結合的過程。無論在大陸法系國家還是在英美法系國家,其行政法都是一個基本的部門法,但多數國家卻尚未制定出一個像刑法典、民法典那樣的統一行政法典。這就決定著行政法基本原則無法通過行政法典的形式加以明確、統一的規定,而只能是通過其他的方法而形成。在西方國家,這種方法就是法官判例的確認,並輔之以理論的歸納、總結和加工。

在以判例法為主要法源的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通過法官的判例來確立,這是不言而喻的。例如,英國行政法上的程序正當原則和實體合理原則,就是在得到判例的最初確認,然後被後來的判例所反復援引、實踐後發展起來的。英國行政法學權威韋德在分析實體合理原則時,就述及了對該原則確立和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的數十個判例。[37]作為英國行政法之核心原則的越權無效原則,雖然是一個制定法原則,但該原則所涉及的具體內容即越權的理由如「案卷表面錯誤」

㈨ 美國有沒有所謂行政法規或者行政執法

行業協會在保護權利人利益方面也發揮了獨到作用。美國商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專強化專利屬權保護,與美國海關邊防局合作,以更加准確、快速地鎖定涉嫌侵權貨物,在某些侵權案件中,自己僱傭調查人員協助執法、提交資料、提出建議等;在歐盟,行業組織或者權利人對侵犯專利權性質的確認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種確認,案件會因缺乏關鍵證據而被撤銷。

㈩ 行政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政府權力

行政法起源於法國,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行政法起源的立法目的是限制政府權力,使政府的行政行為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使,政府行使權力時不侵害老百姓權益。

熱點內容
月工作天數勞動法 發布:2025-01-11 11:22:39 瀏覽:454
依法治國與維穩 發布:2025-01-11 11:22:37 瀏覽:240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傳 發布:2025-01-11 09:26:09 瀏覽:216
律師申請執業材料 發布:2025-01-11 09:14:28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