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孫長永刑事訴訟法

孫長永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3-09-07 18:12:34

1. 現在的西南政法大學怎麼樣考研考西南政法還是中國政法還是人大吉大

我是西政的。。。雖然不學法。。。考研不懂,其他學校不知道,西政還是很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吶。。。我在貼吧找的攻略,希望有用

(學科帶頭人:李昌麒教授)

(學科帶頭人:徐靜村教授、田平安教授、孫長永教授)

  • 國家級精品課程

  1. 法理學(負責人:付子堂教授)

  2. 民事訴訟法學(負責人:田平安教授)

  3. 刑事訴訟法學(負責人:徐靜村教授)

  4. 經濟法學(負責人:李昌麒教授)

  5. 商法學(負責人:趙萬一教授)

  6. 民法學(負責人:譚啟平教授)

  • 國家級教學團隊

  1. 經濟法教學團隊(負責人:李昌麒教授)

  2. 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負責人:田平安教授)

  3. 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負責人:孫長永教授)


另附一圖參考。。。

2.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的著名教授

1、孫長永

孫長永,男,1964年8月生,安徽壽縣人。曾任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和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咨詢專家、中國訴訟法學研究會刑事訴訟法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唐力

唐力,男,漢族,1964年1月生,四川富順人,中共黨員,研究生,法學博士,法學教授,民事訴訟法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領域主要為民事訴訟法、仲裁法、行政訴訟法。

3.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的團隊名單

序號 團隊名稱 帶頭人 所在學校 1 憲法與行政法教學團隊 姜明安 北京大學 2 生理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管又飛 北京大學 3 口腔醫學課程建設教學團隊 郭傳瑸 北京大學 4 地理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陶 澍 北京大學 5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教學團隊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 6 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伊志宏 中國人民大學 7 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鄭杭生/洪大用 中國人民大學 8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孫宏斌 清華大學 9 控制工程教學團隊 華成英 清華大學 10 建築環境與設備專業教學團隊 朱穎心 清華大學 11 工程材料及其加工教學團隊 黃天佑 清華大學 12 軟體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盧 葦 北京交通大學 13 交通運輸類專業平台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楊 浩 北京交通大學 14 材料學教學團隊 強文江 北京科技大學 15 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士誠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6 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教學團隊 紀越峰 北京郵電大學 17 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團隊 烏雲娜 華北電力大學 18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譚天偉 北京化工大學 19 昆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彩萬志 中國農業大學 20 預防獸醫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楊漢春 中國農業大學 21 森林經營管理教學團隊 彭道黎 北京林業大學 22 植物生物學教學團隊 鄭彩霞 北京林業大學 23 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 王新月 北京中醫葯大學 24 外國教育史教學團隊 張斌賢 北京師范大學 25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歐陽津 北京師范大學 26 漢語言專業本科教學團隊 郭 鵬 北京語言大學 27 財政學專業教學團隊 李俊生 中央財經大學 28 法律史教學團隊 朱 勇 中國政法大學 29 運動心理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張力為 北京體育大學 30 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團隊 韓 力 北京理工大學 31 飛行器動力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陶 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2 高等數學教學團隊 許曉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33 嵌入式系統課程群教學團隊 侯義斌 北京工業大學 34 神經病學教學團隊 賈建平 首都醫科大學 35 兒科學教學團隊 李仲智 首都醫科大學 36 本科數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何書元 首都師范大學 37 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張連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38 廣播電視新聞學教學團隊 高曉虹 中國傳媒大學 39 美術學專業教學團隊 尹吉男 中央美術學院 40 外交外事翻譯教學團隊 范守義 外交學院 41 社會工作專業教學團隊 劉 夢 中華女子學院 42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 劉元風 北京服裝學院 43 多媒體藝術教學團隊 李一凡 北京印刷學院 44 日語翻譯方向課程教學團隊 邱 鳴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5 中國民族器樂教學團隊 張維良 中國音樂學院 46 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團隊 高 鍍 北京舞蹈學院 47 通信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劉業輝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48 化學實驗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吳世華 南開大學 49 環境科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鞠美庭 南開大學 50 化工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張金利 天津大學 51 紡織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王 瑞 天津工業大學 52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趙 征 天津科技大學 53 葯理學教學團隊 婁建石 天津醫科大學 54 基礎日語課程教學團隊 修 剛 天津外國語學院 55 運動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 姚家新 天津體育學院 56 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傅連仲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57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薛 威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58 自動化工程教學團隊 孫鶴旭 河北工業大學 59 材料學教學團隊 楊慶祥/崔佔全 燕山大學 60 冶金工程教學團隊 張玉柱 河北理工大學 61 大學英語新模式教學團隊 張 森 河北科技大學 62 作物學「三結合」教學團隊 馬峙英 河北農業大學 63 人體與動物科學教學團隊 段相林 河北師范大學 64 思想道德與法制教育教學團隊 王 瑩 河北經貿大學 65 土木工程專業地下工程教學團隊 朱永全 石家莊鐵道學院 66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 王世震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67 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侯維芝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68 物理化學教學團隊 武海順 山西師范大學 69 蒙古族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孟克吉雅 內蒙古大學 70 世界史教學團隊 薑桂石 內蒙古民族大學 71 蒙醫診斷學教學團隊 布仁達來 內蒙古醫學院 72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李志義 大連理工大學 73 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品德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魏曉文 大連理工大學 74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平台課程教學團隊 左 良 東北大學 75 軟體開發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朱志良 東北大學 76 船藝教學團隊 劉正江 大連海事大學 77 工程管理教學團隊 劉亞臣 沈陽建築大學 78 臨床檢驗診斷學教學團隊 尚 紅 中國醫科大學 79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學團隊 楊麗珠 遼寧師范大學 80 證券投資學教學團隊 邢天才 東北財經大學 81 園藝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蔣錦標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82 Java系列課程組教學團隊 溫 濤 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83 生物學基礎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滕利榮 吉林大學 84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徐家寧 吉林大學 85 儀器專業系列課程與創新實踐教學團隊 林 君 吉林大學 86 應用地球物理教學團隊 潘保芝 吉林大學 8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教學團隊 史寧中 東北師范大學 88 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姜會林 長春理工大學 89 植物保護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李 玉 吉林農業大學 90 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團隊 郭黎利 哈爾濱工程大學 91 行政管理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教學團隊 何 穎 黑龍江大學 92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劉敬圻 黑龍江大學 93 外科學教學團隊 姜洪池 哈爾濱醫科大學 94 社會醫學教學團隊 吳群紅 哈爾濱醫科大學 95 中葯鑒定學教學團隊 王喜軍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96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隋麗娟 哈爾濱師范大學 97 油氣田開發工程教學團隊 劉永建 大慶石油學院 98 電氣工程實踐教學團隊 付家才 黑龍江科技學院 99 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專業教學團隊 杜廣平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100 預防醫學骨幹課程教學團隊 姜慶五 復旦大學 10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顧鈺民 復旦大學 102 寶石學教學團隊 廖宗廷 同濟大學 103 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洪嘉振 上海交通大學 104 工業工程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江志斌 上海交通大學 105 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 張志願 上海交通大學 106 管理信息系統課群教學團隊 陳智高 華東理工大學 107 輕化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何瑾馨 東華大學 108 自然地理教學團隊 鄭祥民 華東師范大學 109 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團隊 張春柏 華東師范大學 110 基礎法語教學團隊 曹德明 上海外國語大學 111 政治經濟學教學團隊 何玉長 上海財經大學 112 經濟法學本科教學團隊 顧功耘 華東政法大學 113 醫學影像設備管理與維護專業教學團隊 徐小萍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 114 圖文處理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姚海根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115 交通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王肇定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116 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 周曉虹 南京大學 117 化學實驗課教學團隊 張劍榮 南京大學 118 軟體工程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駱 斌 南京大學 119 電工電子實踐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胡仁傑 東南大學 120 道路與橋梁工程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黃曉明 東南大學 121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宋愛國 東南大學 122 采礦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屠世浩 中國礦業大學 123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過偉敏 江南大學 124 生態學教學團隊 胡 鋒 南京農業大學 125 生物制葯工藝學課程教學團隊 高向東 中國葯科大學 126 工業設計教學團隊 李亞軍 南京理工大學 127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王成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8 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教學團隊 劉思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9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晏世雷 蘇州大學 130 水泵及水泵站教學團隊 劉 超 揚州大學 131 電氣類專業主要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孫玉坤 江蘇大學 132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周作民 南京醫科大學 133 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 汪 悅 南京中醫葯大學 134 理論法學(課程群)教學團隊 夏錦文 南京師范大學 135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周建忠 南通大學 136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顧曉松 南通大學 137 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團隊 徐漢文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38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孫亞峰 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139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戴 勇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140 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 李 暢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141 機械製造基礎實踐教學團隊 潘曉弘 浙江大學 142 電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韋 巍 浙江大學 143 生理科學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來茂德/夏強 浙江大學 144 臨床醫學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沈其君 寧波大學 145 自動化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姜周曙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146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團隊 高 玉 浙江師范大學 147 統計學專業教學團隊 李金昌 浙江工商大學 148 森林保護學教學團隊 張立欽 浙江林學院 149 財政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團隊 鍾曉敏 浙江財經學院 150 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周國忠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151 鞋類專業教學團隊 施 凱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152 會計專業教學團隊 謝國珍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53 電子商務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劉業政 合肥工業大學 154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趙 韓 合肥工業大學 155 天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向守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6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相關課程教學團隊 繆柏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7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團隊 杜先能 安徽大學 158 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劉澤功 安徽理工大學 159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程備久 安徽農業大學 160 分析化學教學團隊 王 倫 安徽師范大學 161 土木建築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孫道勝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162 中葯學專業教學團隊 彭代銀 安徽中醫學院 163 海洋科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曹文清 廈門大學 16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鄭傳芳 福建農林大學 165 輪機工程學科教學團隊 楊國豪 集美大學 166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黃志高 福建師范大學 167 中醫診斷學教學團隊 李燦東 福建中醫葯大學 168 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團隊 朱世澤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69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柯黎明 南昌航空大學 170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張艷國 江西師范大學 171 信息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徐升華 江西財經大學 172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魏寒柏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173 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徐向藝 山東大學 174 政治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於良春 山東大學 175 金融學專業教學團隊 胡金焱 山東大學 176 海洋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楊桂朋 中國海洋大學 177 石油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管志川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78 工程圖學類課程教學團隊 王蘭美 山東理工大學 179 公共課教育學教學團隊 李劍萍 聊城大學 18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張憲省 山東農業大學 181 德育原理課程教學團隊 戚萬學 山東師范大學 182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俞祖華 魯東大學 183 動物防疫與檢疫專業教學團隊 李 舫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184 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徐 紅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85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孫志春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186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高愛國 淄博職業學院 187 化工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魏新利 鄭州大學 188 地理科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秦耀辰 河南大學 18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學團隊 張永振 河南科技大學 190 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高建良 河南理工大學 191 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原 方 河南工業大學 192 作物學教學團隊 李潮海 河南農業大學 193 有機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渠桂榮 河南師范大學 194 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教學團隊 邊傳周 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 195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趙傑/周建鄭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196 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程功臻 武漢大學 197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劉耀林 武漢大學 198 新聞學專業教學團隊 羅以澄 武漢大學 199 社會保障學教學團隊 趙 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0 基礎物理課程教學團隊 熊永紅 華中科技大學 201 電機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陳喬夫 華中科技大學 202 生物技術特色專業教學團隊 余龍江 華中科技大學 203 工業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陳汗青 武漢理工大學 204 礦物岩石學教學團隊 馬昌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5 地下水與環境教學團隊 王焰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6 生態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曹湊貴 華中農業大學 207 土壤學教學團隊 黃巧雲 華中農業大學 208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朱長江 華中師范大學 209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余厚全 長江大學 210 電氣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李咸善 三峽大學 211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核心課程跨學科教學團隊 李亞偉 武漢科技大學 212 制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 珩 武漢工程大學 213 紡織材料與加工教學團隊 徐衛林 武漢科技學院 214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姚 強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 215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陳 彬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216 礦物加工工程教學團隊 邱冠周 中南大學 217 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謝 赤 湖南大學 218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曾光明 湖南大學 219 經濟學基礎理論課程群教學團隊 田銀華 湖南科技大學 220 民族傳統體育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白晉湘 吉首大學 221 包裝自動化專業方向教學團隊 張昌凡 湖南工業大學 222 作物學科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官春雲 湖南農業大學 223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姚守拙 湖南師范大學 224 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楊利軍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225 中國近現代史本科教學團隊 桑 兵 中山大學 226 行政管理教學團隊 馬 駿 中山大學 227 外科學教學團隊 梁力建 中山大學 228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平台課程教學團隊 韋 崗 華南理工大學 229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黃 平 華南理工大學 230 會計學教學團隊 宋獻中 暨南大學 231 中醫婦科學教學團隊 羅頌平 廣州中醫葯大學 23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馬文麗 南方醫科大學 233 社會體育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楊文軒 華南師范大學 234 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仲偉合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35 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周福霖 廣州大學 236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趙 傑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237 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張來源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238 軟體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張基宏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39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 韋 化 廣西大學 240 物理課程與教學論教學團隊 羅星凱 廣西師范大學 241 民族學教學團隊 周建新 廣西民族大學 242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 彭朝暉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43 民法學教學團隊 王崇敏 海南大學 244 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曾孝平 重慶大學 245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團隊 黃蓉生 西南大學 246 邏輯學教學團隊 何向東 西南大學 247 計算機軟體教學部教學團隊 王國胤 重慶郵電大學 248 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賀建民 重慶理工大學 249 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 孫長永 西南政法大學 250 網路與信息安全創新教學團隊 龔小勇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251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李天和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52 葯劑學教學團隊 張志榮 四川大學 253 幾何與代數教學團隊 彭聯剛 四川大學 254 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沈火明 西南交通大學 255 交通工程教學團隊 羅 霞 西南交通大學 256 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傅 彥 電子科技大學 257 會計學教學團隊 蔡 春 西南財經大學 258 貨幣金融學教學團隊 殷孟波 西南財經大學 259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霍冀川 西南科技大學 260 作物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 黃玉碧 四川農業大學 261 方劑學教學團隊 鄧中甲 成都中醫葯大學 262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王安平 西華師范大學 263 大氣探測技術教學團隊 何建新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264 審訊學教學團隊 陳 真 四川警察學院 265 西餐工藝專業教學團隊 梁愛華 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 266 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曹鳳/邱士安 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267 機械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何 林 貴州大學 268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師教育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游泰傑 貴州師范大學 269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田衛民 雲南大學 270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遲毅林 昆明理工大學 271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教學團隊 吳伯志/郭華春 雲南農業大學 272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團隊 劉堅/饒遠 雲南師范大學 273 冶金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夏昌祥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27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團隊 楊維周 西藏民族學院 275 計算機網路與體系結構教學團隊 鄭慶華 西安交通大學 276 工業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孫林岩 西安交通大學 277 葯理學教學團隊 臧偉進 西安交通大學 278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劉建朝 長安大學 279 信息安全專業教學團隊 李 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80 植物病理學教學團隊 康振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1 森林培育學教學團隊 趙 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2 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團隊 田振軍 陝西師范大學 283 電子系列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段哲民 西北工業大學 284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 趙雪愛 西北工業大學 285 政治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白永秀 西北大學 286 水力學課程教學團隊 周孝德 西安理工大學 287 水環境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王曉昌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88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李建平 西安工業大學 289 法語文學與翻譯教學團隊 戶思社 西安外國語大學 290 皮革工程教學團隊 馬建中 陝西科技大學 291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田鋒社 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92 大氣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王式功 蘭州大學 293 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團隊 朱彥鵬 蘭州理工大學 294 中國古代史教學團隊 田 澍 西北師范大學 295 藏醫葯學教學團隊 李先加 青海大學 296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劉萬毅 寧夏大學 297 臨床前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張建中 寧夏醫科大學 298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團隊 阿爾斯蘭·阿不都拉 新疆大學 299 養牛技術課程教學團隊 丑武江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300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團隊 危常州 石河子大學 301 網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徐 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02 信號處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羅鵬飛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03 軍事地圖制圖核心課程群教學團隊 王家耀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304 醫院管理課程教學團隊 張鷺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305 外科學及野戰外科學教學團隊 景在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306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李雲慶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307 實驗診斷學教學團隊 郝曉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308 外科學教學團隊 竇科峰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4. 西南政法大學考研初試的參考書每年都不一樣么

1-基本上不會有大變化
2- 現提供西南政法大學2015考研書目 供參考
1.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倫理學專業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李秀林、王於、李淮春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或《馬克思主義哲學》,全國普通高校使用的正式教材;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的文章篇目主要是: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選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選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
《中國哲學史》,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或《中國哲學史》全國普通高校使用的正式教材。
《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編寫組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新編倫理學教程》,李春秋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註:本教程的中篇「教師職業道德」不在考查范圍)
《倫理學引論(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張海山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馮特君著,經濟管理出版社第三版。
3.應用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第五版;
《西方經濟學》,黎詣遠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三版。
4.法學理論
《法理學初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四版;(註:法學各專業初試參考書目)
《法理學進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四版;(註:法學各專業初試參考書目)
《法理學高階》(緒論及上編),付子堂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註:法學理論專業復試參考書目)
5.法律邏輯學
《法律邏輯學》,雍琦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雍琦、金承光、姚榮茂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法律史
《中國法制史》,曾代偉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或2012年版;
《中國法律思想史》,俞榮根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中國憲法學》,汪太賢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王學輝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8.法律碩士
請參考法律碩士聯考指導委員會指定書目。
9.刑法
《刑法總論》,李永升主編,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修訂版;
《刑法分論》,朱建華主編,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修訂版。
10.訴訟法學
(1)刑事訴訟法方向:
《刑事訴訟法學》,孫長永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第二版;
《刑事訴訟法學》,陳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證據法學》,潘金貴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證據法學》,何家弘、劉品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三版;
(2)民事訴訟法方向:
《民事訴訟法原理》,田平安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1.偵查學
《偵查學教程》,任惠華、馬方主編,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痕跡學》,鄒明理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文書檢驗》,賈治輝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警察科學
《犯罪學(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張小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警察法通論(21世紀中國高校法學系列教材)》,李元啟,師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公安學基礎教程》,公安基礎教程編寫組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3.民商法學
《中國民法學》,李開國、張玉敏主編,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民法》,張玉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物權法教程》,劉雲生、李開國、孫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合同法》,李開國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商法學》,趙萬一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修訂版;
《婚姻家庭繼承法學》,陳葦主編,群眾出版社2005年版;
14.知識產權法學
《知識產權法》,張玉敏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知識產權法》,張玉敏、張今、張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5.經濟法學
《經濟法學》第四版,李昌麒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經濟法學》第二版,李昌麒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中國土地法理論研究》,劉俊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環境資源保護法》,曹明德、張志遼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7.國際法學
《國際經濟法學》,張曉君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國際私法》,劉想樹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國際法》,王玫黎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8.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法律英語教程》,肖雲樞、張劍波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版。
《高級英語》(1、2冊),張漢熙編著,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
《英漢互譯實用教程》,郭著章、李慶生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
《法語PEF考試沖刺教材》(上下冊),唐杏英、張曼玉編寫,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大學俄語簡明教程》(二外、零起點、成人),蔣財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標准日本語》(中日交流,新版)初級上、下,中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19.新聞學、傳播學專業
《新聞采訪教程》,劉海貴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新聞寫作教程》,劉明華、徐泓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外國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童兵著,中國人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新聞事業簡史》,方漢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限新聞學專業考生)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任何版本均可;
20.政治學
《政治學導論》,楊光斌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比較政治制度》,宋玉波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中國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行政學原理》,丁煌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1.公共管理
《現代行政管理學》,鄭傳坤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管理學》(第三版),周三多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陳慶雲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或第二版;
《公共管理學》,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或第四版。
22.企業管理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周三多、陳傳明、魯明泓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五版;
《管理經濟學》,吳德慶、馬月才、王保林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第五版;
《企業管理學》,吳勤堂、黃蘭萍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版。
23.翻譯碩士(英語筆譯)
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入學考試全國聯考指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庄繹傳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葉子南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新編漢英翻譯教程》,陳宏薇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律英語教程》,宋雷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修訂版。
24.新聞與傳播碩士
參見第19,新聞學、傳播學專業參考范圍。
25.公共管理碩士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二)考試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當年版;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當年版。
26.金融碩士
《金融學》,馬亞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金融學》,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公司理財》,羅斯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第九版。
27.審計碩士
初試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編制的考試大綱。
復試使用《審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經濟科學出版社最新版或《內部審計准則》
加試使用《審計學原理》,李鳳鳴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基礎會計》,孫國亮主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5. 搜查證由誰簽發

目前沒有合適的關於搜查的司法解釋,不過有一篇資料可供參考,完善我國刑事搜查制度的思考
搜查是偵查機關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以及可能隱藏罪犯或者犯罪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地方進行搜索、檢查的偵查行為。由於搜查不僅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財產及隱私權造成侵犯,還有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外的人的權利構成侵擾,故各國在刑事訴訟法中都明確規定了搜查程序,一些國家還將其上升到憲法的高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以下簡稱《憲法》)第37條和第39條分別規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為保證上述規定的實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245條規定:「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對搜查程序的規定卻過於籠統和簡略,只用了區區五個條文(第119-123條)規定了搜查的程序和目的。
由於《刑事訴訟法》遠未確立搜查的正當程序,故在司法實踐中對非法搜查行為難以認定,這使得《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不能得到保障和落實,《刑法》上規定的「非法搜查罪」也往往形同虛置。
(註:實踐中查處的非法搜查罪多是無搜查權主體的犯罪,司法工作人員受到追訴的情況很少見。這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說刑事搜查無法可依,故無非法搜查。)由於搜查程序的欠缺,關於非法證據(實物證據)排除規則的研究也就缺少了基本的前提,以至於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要解決上述問題,亟待反思現行的搜查程序,借鑒國際上的通行做法,重構我國的刑事搜查制度。
一、對我國現行搜查制度的反思
1.搜查是偵查機關的獨家權力,缺少必要的權力制衡。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搜查的主體是偵查人員(主要指公安人員和檢察人員),無論是搜查的決定還是執行均由同一偵查機關負責。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205-206條的規定,搜查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執行搜查的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註:參見《刑事法律最新司法解釋》編寫組:
《刑事法律最新司法解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頁。)
在自偵案件中,根據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177-178條的規定,搜查證由檢察長簽發,搜查應當在檢察人員的主持下進行,可以有司法警察參加。可見在我國,搜查是偵查機關的獨家權力,不受其他權力機關的制衡。這種絕對權力的運作,必然包含著濫用權力的危險。
2.搜查程序可以輕易啟動,缺乏應有的證明標准。對於搜查的實質條件(或稱搜查理由),《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均未作規定,只是重復強調「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這一目的性要求,而這實際上是整個偵查
活動的目的和任務,缺乏作為具體偵查行為(在我國搜查通常是強制偵查行為)應有的針對性。
若沒有以特定證明標准為核心的搜查理由,僅僅是出於偵查的需要啟動搜查程序,勢必導致搜查的濫用,其結果是侵害到公民的憲法性權利。
3.搜查證空泛,千篇一律,缺乏特定性及針對性。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除非在執行逮捕、拘留或遇有緊急情況時,搜查必須持有搜查證。從偵查實踐看,《搜查證》是一種填空類文書,共兩聯——正頁和存根。正頁應依次填寫執行人姓名、被搜查人住址和被搜查人姓名,尾部應加蓋公安局長的私章和公安局公章,並填寫簽發時間;存根應按固定格式的項目,依次填寫發文字型大小、被搜查人姓名、填發時間和填發人。
(註:參見蔣麗華:《法治視野下搜查程序問題研究》,《當代法學》2004年第5期。)在我國的搜查證中,既無搜查理由的限制,又不要求明確的搜查對象,也無搜查期限的規定,這無疑為搜查的隨意性大開方便之門:偵查人員既有權搜查可能與犯罪有關的一切地方,也可能會對藏匿犯罪人和物證的重要地點視而不顧,搜查證對搜查的指引及限製作用無從體現。
4.粗陋的執行程序,缺少必要的人文關懷。《刑事訴訟法》雖對搜查的執行程序作了些許規定,但仍存在很多漏洞。如缺少有關同意搜查的規定,對搜查的時間、搜查中的保密義務、搜查後果等事項均無規定。在實踐中,濫翻亂搜者有之,態度蠻橫者有之,在某些情況下給被搜查人造成了不應有的財物毀損及其他不應有的傷害,執法的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5.漠視被搜查人的權利保障,面對非法搜查,被侵害人投告無門。在現行的搜查程序中,被搜查人完全處於消極、被動地位,欠缺從權利的角度對搜查權的制約;對於不符合證據條件的搜查以及違反法定程序的搜查,由於缺少一個中立的第三方,被搜查人無申請權利救濟的渠道,只能坐視權利遭受侵犯。
6.對非法搜查的後果沒有明確規定,缺乏對非法搜查的程序性規制。雖然《憲法》明令禁止非法搜查,但《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並無相應的程序性後果的規定。我國尚未確立非法物證的排除規則,非法搜查所獲取的證據在訴訟中通行無阻,可以作為定罪的根據。非法搜查的偵查人員從違法行為中獲取了實際利益,導致非法搜查行為的蔓延。一些地方的自偵部門甚至在沒有立案、沒有啟動刑事訴訟程序之前即以種種借口對涉嫌職務犯罪人員的人身及辦公場所進行搜查,以獲取有利於辦案的證據。這類做法嚴重侵犯了被搜查人的權利,也使法律的尊嚴盪然無存。
二、兩大法系國家搜查制度立法的特點當今任何一個國家的刑事程序法都是在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由於搜查既關繫到犯罪的有效控制又與人權保障緊密相連,英美法系與大陸法國家均對搜查程序在立法或判例中進行了細致的規定,涉及搜查的理由、許可權、具體程序等諸多方面。(註:參見孫長永:《偵查程序與人權》雖然兩大法系的國家對搜查程序的規定紛繁復雜且各有側重,英美法系的國家注重啟動搜查的正當性,大陸法系的國家強調搜查過程的合法性,但兩大法系的國家關於搜查程序的設計還是具有很多共通性的特點,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1.明確規定搜查的實質條件。搜查的實質條件即啟動搜查的理由,它通常是決定搜查時所需達到的證據要求。在美國,有證搜查的標準是具備了「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存在的條件是執法人員掌握的事實和情況可以使一個具有合理警覺的人相信在某個地方或某人身上可以找到某件東西。可能原因可能通過下面三個途徑而成立:
(1)警察自己對事實或案情的了解;
(2)可靠的第三人(線人)的報告;
(3)信息加上其他佐證。(註:參見程味秋、楊宇冠:《美國刑事訴訟中逮捕和搜查》,《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年第5期。)對於逮捕附帶的無證搜查,逮捕的「合理根據」即為搜查的理由。在英國,搜查需要具有「合理的理由」,如對於警察搜查房屋的申請,治安法官確信有合理的理由認為已經實施了嚴重的可逮捕的犯罪以及申請中有關特定房屋的材料有可能對調查犯罪具有重大價值且該材料可能是相關的證據等,可以批准搜查房屋。(
註:參見英國《1984年警察與刑事證據法》第8條,載中國政法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編譯:
《英國刑事訴訟法》(選編),德國與日本的刑事訴訟法對嫌疑人及嫌疑人以外的人分別規定了不同的標准,對後者的規定較為嚴格。如在日本,對嫌疑人的搜查可概括為「有必要」,而對嫌疑人以外的人的搜查要求存在「足以認為有應予扣押的物品存在的情況」。
2.搜查原則上遵循令狀主義的要求,以無證搜查為例外。為防止偵查權的濫用,現代法治國家普遍實行對偵查權的司法控制。搜查權原則上屬於法官,由中立的法官簽發搜查證,偵查人員方可持搜查證進行搜查。當然,為控制犯罪的需要,各國在立法中也明確規定了一些緊急情況下的例外。在美國,基於《美國憲法》第4條修正案令狀主義的要求,搜查證原則上必須由「中立的司法官」簽發,偵查機關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有搜查權;英國逮捕前以及附帶於逮捕的搜查權屬於警察固有的權力,但在其他情況下,除經被搜查人同意或治安法官的許可,不得進行搜查;
《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05條規定:
「是否搜查,只允許由法官,在延誤就有危險時也允許由檢察院和它的輔助官員決定。」,李昌珂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7頁。)法國在現行犯罪的偵查中,搜查權屬於司法警察官和司法官;正式偵查中的搜查權屬於預審法官,但預審法官可以授權司法警察行使。日本無證搜查的權力屬於偵查機關,其情形由法律明確規定;有證搜查需經法院許可。
3.搜查證需符合「特定性」的要求。為限制警察權力的濫用,兩大法系國家在搜查證上多要求具體地寫明搜查的對象,使執行搜查的警察可以合理地確定所要搜查的具體場所、車輛和人。如在美國,對城市內進行的搜查,搜查證必須具體寫清所要搜查的建築物所在的街道及門牌號或其他足以特定的事項;對人身的有效搜查證則必須載明被搜查人姓名或其他足以特定被搜查人的事項。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06頁。)英國《1984年警察與刑事證據法》第15條第6項規定:「搜查令應具體說明提出申請的人的姓名、簽發的日期、簽發所依據的法規以及將要搜查的房屋,只要有可能應確認要查找的物品及人員。」根據德國憲法法院判例的要求,德國搜查證要求貫徹「特定性」要求,如物品搜查證必須寫明所懷疑的犯罪、物品的特徵、搜查的地點,說明為什麼可以期待在准備搜查的地方可以發現該物品等。
《日本刑事訴訟法》第219條規定搜查證必須寫明嫌疑人的姓名、罪名,應予搜查的場所、身體或物品,有效期及過期不得執行並退回搜查證的意旨,簽發的年、月、日,並由法官簽名、蓋章。
4.嚴格細密的搜查程序。為防止搜查的隨意性,兩大法系國家對執行搜查的程序作了完備的規定,包括以下內容:
(1)事先向被搜查人宣布搜查意向。美國警察持搜查證進入住所搜查之前,原則上必須先敲門,待告知開門人自己的身份和目的之後,才能要求被允許進入住所。但這種宣布也有例外,即根據法律和判例,如果事先宣布有可能造成生命或肢體上的危險或證據被毀滅或嫌疑人逃跑,可以不事先宣布。
(2)嚴格執行搜查證的要求。在美國,搜查的范圍不得超過搜查證上指定的空間范圍及物品范圍;在英國,一旦搜查證上指明的物品已被發現或者被警察認定不在場所,搜查即應停止。(註:參見孫長永:《偵查程序與人權》,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頁。)
(3)搜查原則上在白天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美國原則上禁止夜間搜查;《法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無論是現行犯案件還是預審法官進行的正式偵查,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搜查不得在6時前和21時以後進行。此外,兩大法系國家對搜查中的見證人制度、搜查中的安全防範措施及搜查筆錄的製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5.注重對被搜查人權利的保障。應當明確,前文歸納的幾個方面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搜查中關注人權保障的立法理念。與此同時,直接維護被搜查人權利的法律規定也會給我們啟發:
(1)搜查不得針對屬於特權保護范圍內的材料。私權的尊重。
(2)搜查時必須尊重被搜查人的人格,並且盡可能維護其體面。(註:參見《義大利刑事訴訟法》,黃風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頁。)
(3)搜查人有義務事先採取一切措施使職業秘密得以保守和辯護權利獲得保障。(註:參見《法國刑事訴訟法》,余叔通、謝朝華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頁。)
(4)對無可疑物品者,出具搜查結果證明書。《日本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經過搜查沒有證物或者沒有應當予以沒收的物品時,依據被搜查人的請求,應交付該旨意的證明書。《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07條也有近似的規定,反映出對被搜查人名譽權的尊重。
(5)被搜查人的權利救濟。《美國聯邦刑事訴訟規則》第41條第5項規定,任何遭受非法搜查和扣押所侵犯的人都可以向地區法院提出動議,要求排除非法搜查和扣押所取得的證據。
6.明確非法搜查的後果。關於非法搜查所獲證據的可采性,在各國立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在美國,違反《美國憲法》第4條修正案非法搜查獲取的證據,一般不得被法院採納,但出於打擊犯罪的考慮,近年來通過判例確立了排除規則的四個主要例外:「善意或誠信例外」、「公共安全例外」、「必然發現例外」和「獨立來源例外」;
(註:參見李學軍主編:《美國刑事訴訟規則》,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頁。)英國將是否排除非法證據的決定權交由主持審判的法官自由裁量,《1984年警察與刑事證據法》第78條對此作了規定;德國以權衡原則為標准予以處理,即侵犯人的尊嚴和人格自由所得的證據應予禁用,但對於重大犯罪,前者應當讓步;(註:參見陳光中、[加]丹尼爾·普瑞方廷主編:
《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與中國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頁。)根據《義大利刑事訴訟法》第191條的規定,違法搜查所獲得的證據一律沒有證據能力。
三、完善我國刑事搜查制度之路徑由於刑事訴訟是強大的國家與弱小的個人之間的理性爭訟活動,任何程序的設計都離不開被追訴者權利的維護與防止警察、檢察官及法官濫用權力這一永恆的話題。作為偵查行為的搜查由於涉及公民的人身、財產及隱私權等憲法性權利,其程序的設計尤其應以控制偵查權、保障人權為基點。同時,應遵循訴訟固有的模式及規律,以訴訟程序特有的理性方式消解對抗。在遵循上述基本指導思想的前提下,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借鑒兩大法系關於搜查程序的共通性規定,重構我國的刑事搜查制度。具體思路如下:
1.引進司法審查機制,原則上由法官決定搜查、簽發搜查證如前所述,對偵查權的司法控制是國外刑事訴訟中的普遍做法:對涉及公民基本權利的處分決定通常應由法官作出裁決,以防止偵查權的濫用。搜查的決定權交由法官,首先是實現權力制衡、促進權利保障的需要。為了偵破犯罪,偵查人員總是期望通過搜查獲取犯罪證據,對其如果不加以必要的制約和防範,極可能造成搜查的泛濫,傷及公民的憲法性權利。故由偵查人員提出申請,由法官負責審查其理由及必要性、簽發搜查證的模式應成為合理的選擇。其次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作為沖突雙方中的強勢一方,偵查機關自行決定搜查違背了「如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這一程序正義的基本規則,對涉及公民重大權益問題的裁決,應交由中立的法官作出。在我國,有學者主張應賦予檢察機關搜查的批准權,以強化檢察監督。
(註:參見宋世傑、黃柳:《刑事搜查初探》,《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期。)對此,筆者不敢苟同。在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代表的是國家利益,行使的是控訴職能,與公安機關同屬一個利益共同體,都以追訴犯罪為己任,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屬於同質監督,這與司法審查所要求的中立性相差甚遠,難以實現對人權的切實保障。依照刑事訴訟的自身規律,司法審查只能由法官進行。為此,可在人民法院內設立司法審查庭,專門對搜查等強制性偵查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審查法官專司裁判職能,但僅限於重大程序性問題的裁決,不得參與案件的實體審理。此外,還應明確搜查中令狀原則的例外。畢竟,偵查的重要任務是控制犯罪,在法定緊急情況下,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可先行搜查,但事後應盡快取得法官的追認授權。
2.明確搜查的實質條件,嚴格搜查的啟動程序
在《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搜查的實質條件,對保證搜查的正確運用意義重大。鑒於搜查通常在偵查的初期適用,又關涉被搜查人基本權利的保障,故在設定條件時不可過高亦不可過低,應同時包含罪重條件和證據條件兩個方面。
(1)搜查應針對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案件適用。對輕罪不適用強制搜查,但在被搜查人同意的情況下,可對其進行搜查。
(2)應明確搜查的證明標准。考慮到在整個證明標准體系中的層次安排,可確定為「有證據證明有查獲嫌疑人或證物的可能」,方可對其人身、物品或住處及其他有關地方進行搜查。如果事先沒有一定的證據表明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僅憑懷疑、推測及嫌疑人從前的犯罪記錄不得進行搜查。事實上,法官審查搜查申請、簽發搜查證的過程屬於程序性裁判的過程,依「有裁判必有證明」的原則,這種程序性裁判必須建立在程序性證明的基礎上。在圍繞搜查證的簽發進行的程序性證明活動中,由偵查人員負證明責任,故應在提請搜查的申請中寫明該案的犯罪事實、現有證據情況、證據與被搜查人或被搜查場所的關系,且應使法官相信通過搜查可能找到嫌疑人或與案件有關的犯罪證據。
3.強化搜查證的特定性要求,完善搜查的程序規則根據程序法定原則的要求,刑事訴訟法應細化搜查程序,需加強以下方面
:(1)搜查證應寫明嫌疑人的姓名、罪名,應予搜查的場所、身體或物品。禁止搜查、扣押與該罪無關的場所、人身及物品,但偵查人員現場發現的淫穢物品、毒品、危險品以及珍貴文物、動物及其製品、珍稀植物及其製品除外。
(2)明確搜查證的有效期及執行時間。搜查證的有效期應為30日,逾期則不能執行搜查,需重新申請簽發搜查證;禁止重復搜查;搜查應在白天進行,除非法定緊急情況或者逮捕、拘留附帶下的搜查,對住宅的搜查禁止在早6時前晚9時後進行。
(3)明確開始搜查時的告知程序,使被搜查人了解偵查人員的意圖;搜查應以文明合法的方式進行,應尊重被搜查人的人格尊嚴。
(4)規定搜查人員的保密義務。嚴格禁止搜查人員泄露在搜查中獲悉的個人隱私或者商業秘密等,對違反義務者處以司法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追究其法律責任
(5)當沒有搜查到嫌疑人及相關犯罪證據時,偵查機關應向被搜查人出具證明,以消除不良影響。此外,法律應明確規定無證搜查的情形,以防止搜查的隨意化。
4.確立對非法搜查的程序性制裁機制,以結果規制過程「法律不允許違法者從其違法行為中獲得利益。因此,對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都應當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制度,使違法者受到適當的法律制裁,被剝奪因違法而取得的不當利益,從而承擔消極的法律後果。」
(註:陳瑞華:《大陸法中的訴訟行為無效制度》,《政法論壇》2003年第5期。)
違反實體法如此,違反程序法亦然。對非法搜查的程序性制裁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明確非法搜查獲取的證據的效力,確立適合我國實際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在我國,考慮到控制犯罪的需要,對非法搜查所獲取的證據予以全面排除是不切實際的;當務之急是從維護憲法的至上性出發,排除通過侵犯公民的憲法性權利而獲得的非法證據,諸如未經司法授權而進行的搜查所獲取的證據、無法定理由進行搜查所獲取的證據、搜查中嚴重侵犯被搜查人的重大權益所獲取的證據,等等。二是通過程序性裁判建立對非法搜查的程序性制裁機制,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落到實處。
(1)《刑事訴訟法》應賦予任何遭受非法搜查侵犯的人都可以向法院提出動議、要求排除非法搜查所獲取證據的效力的權利。
(2)法官應就此舉行一個由控辯雙方參與的專門的聽證程序,針對是否存在非法搜查問題進行程序性裁判。在圍繞搜查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所進行的程序性證明活動中,應實行「證明責任倒置」的原則,即由偵查人員提出證據證明搜查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如不能盡到證明責任,則需承擔非法證據被排除的程序性制裁後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第一百三十六條 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偵查人員可以對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或者犯罪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

6. 西南政法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西南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為主,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被譽為我國法學界的「黃埔軍校」。建校60年來,學校共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10多萬人,是中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
國家重點學科
經濟法學(學科帶頭人:李昌麒教授) 訴訟法學(學科帶頭人:徐靜村教授、田平安教授、孫長永教授)
國家級精品課程
法理學(負責人:付子堂教授) 民事訴訟法學(負責人:田平安教授) 刑事訴訟法學 (負責人:徐靜村教授) 經濟法學(負責人:李昌麒教授) 商法學(負責人:趙萬一教授) 民法學(負責人:譚啟平教授)
國家級教學團隊
經濟法教學團隊(負責人:李昌麒教授) 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負責人:田平安教授) 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負責人:孫長永教授)
重慶市重點學科
法學一級學科 政治學理論 新聞學 市級重點基地 毒品犯罪與對策研究中心 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 市場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 訴訟法學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 重慶高校物證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一級學科博士點 法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 法學理論 法律史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刑法學 訴訟法學 民商法學 經濟法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國際法學 司法制度(自主設置) 知識產權法學(自主設置) 一級學科碩士點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政治學 哲學 公共管理 新聞傳播學 碩士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國哲學 倫理學 國民經濟學政治學理論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 語言學企業管理 行政管理 專業學位點 法律碩士 新聞傳播碩士 公共管理碩士(MPA) 翻譯碩士
西政是非常好的學校,預祝你明年金榜題名~

7. 西南政法考研參考書有哪些

1.哲學專業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第五版,李秀林、王於、李淮春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中國哲學史》上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哲學導論》,張世英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2.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馮特君著,經濟管理出版社第三版。

3.應用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第五版;

4.法學理論

《法理學初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五版;(註:法學各專業初試參考書目)

《法理學進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五版;(註:法學各專業初試參考書目)

《法理學高階》(緒論及上編),付子堂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註:法學理論專業復試參考書目)

5.法律邏輯學

《法律邏輯學》,雍琦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雍琦、金承光、姚榮茂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法律史

《中國法制史》,曾代偉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或2012年版;

《中國法律思想史》,俞榮根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中國憲法學》,汪太賢主編,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王學輝主編,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8.法律碩士

請參考法律碩士聯考指導委員會指定書目。

9.刑法學

《刑法總論》,李永升主編,法律出版社2016年1月第二版;

《刑法分論》,朱建華主編,法律出版社2016年1月第二版。

10.訴訟法學

(1)刑事訴訟法方向:

《刑事訴訟法學》,孫長永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第二版;

《刑事訴訟法學》(第六版),陳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版;

《證據法學》(修訂版),潘金貴主編,法律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

《證據法學》(第五版),何家弘、劉品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2)民事訴訟法方向:

《民事訴訟法原理》,田平安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1.偵查學

《偵查學教程》,任惠華、馬方主編,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痕跡學》,鄒明理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文書檢驗》,賈治輝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警察科學

《犯罪學(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張小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警察法通論(21世紀中國高校法學系列教材)》,李元啟,師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公安學基礎教程》,公安基礎教程編寫組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3.民商法學

《中國民法學》,譚啟平主編,法律出版社2015年3月版;

《商法學》,趙萬一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修訂版;

《當代中國內地與港、澳、台婚姻家庭繼承法比較研究》,陳葦主編,群眾出版社2012年版。

14.知識產權法學

《知識產權法》,張玉敏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知識產權法》,張玉敏、張今、張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5.經濟法學

《經濟法學》第四版,李昌麒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經濟法學》第三版,李昌麒主編,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16.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中國土地法理論研究》,劉俊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環境資源保護法》,曹明德、張志遼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17.國際法學

《國際經濟法學》,張曉君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國際私法》,劉想樹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國際法》,王玫黎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8.應用法學

《法律適用學》,胡建淼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9.人權法學

《人權法學》,李步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人權之門》,張永和主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20.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高級英語》(1、2冊),張漢熙主編、王立禮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3版;

《實用翻譯教程(英漢互譯)》,馮慶華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

《法語PEF考試沖刺教材》(上下冊),唐杏英、張曼玉編寫,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新大學俄語簡明教程》(二外、零起點、成人),蔣財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新版中日交流標准日本語》(初級上、下),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二外德語科目考生,可任選一公共德語課程教材。

21.新聞學、傳播學專業

《新聞采訪教程》,劉海貴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新聞寫作教程》,劉明華、徐泓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外國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童兵著,中國人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新聞事業簡史》,方漢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限新聞學專業考生)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任何版本均可;

22.政治學

《政治學導論》,楊光斌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比較政治制度》,宋玉波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中國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行政管理學》,夏書章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3.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學》,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公共行政學》,鄒東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

《公共政策學》,黃順康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管理學》,周三多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

24.企業管理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五版),周三多、陳傳明、魯明泓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管理經濟學》(第六版),吳德慶、王保林、馬月才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版;

《企業管理學》,劉新智、黃燕萍主編,科學出版社2015年2月版。

25.翻譯碩士(英語筆譯)

《高級英語(第3版)》(1、2冊),張漢熙主編,王立禮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劉軍平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庄繹傳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26.新聞與傳播碩士

參見第21新聞學、傳播學專業參考范圍。

27.公共管理碩士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二)考試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當年版;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當年版。

28.金融碩士

《金融學》,馬亞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金融學》,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公司理財》,羅斯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第九版。

29.審計碩士

初試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編制的考試大綱。

復試使用《審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經濟科學出版社最新版;

或《內部審計准則》

加試使用《審計學原理》(第六版),李鳳鳴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版;

《會計學基礎》,陳艷利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版。

8. 當代我國刑事偵查措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試論我國刑事訴訟中偵查監督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意見
偵查與公訴是源與流的關系,長期以來,刑事檢察工作中存在重公訴而輕偵查監督的現象,雖然原因諸多,但偵查與公訴分別由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承擔的分工,使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在兼顧二者的偵查監督方面,一直處於相對薄弱的境地。
造成偵查監督被動局面的表層原因是立法不完善、缺乏操作性,而深層的原因是偵查監督的基礎理論不明確,為什麼要設置偵查監督制度?偵查監督的本質是什麼?現有的理論研究,以憲法設置了法律監督機關和刑訴法設置了刑事訴訟監督制度為前提,只討論如何實施偵查監督的問題,很少涉及偵查監督的基礎理論。事實上,正是這一基礎理論的「缺席」,導致了偵查監督立法中的程序缺陷。
偵查是刑事訴訟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它處於刑事訴訟程序的起始環節,也是重要的環節,關繫到整個刑事訴訟的進程和結果,所以,對偵查權的監督也顯得尤為重要。從廣義上說,對偵查權的監督是來自各個方面、各種途徑的,有依照刑事訴訟體制而產生的監督,也有來自國家權力機關以及偵查機關內部的監督,其中,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應該是最具權威性、適法性和現實性的。但是,由於各個方面的局限,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機制未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
一、刑事偵查監督的概念特徵及偵查監督的范圍
(一)偵查監督的概念
關於偵查監督的概念,有不少的觀點。筆者認為,偵查監督應指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的案件的審查以及刑事立案和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的監督。
(二)偵查監督的范圍
關於偵查監督的范圍,除了偵查活動監督之外,是否還包括刑事立案監督以及對偵查機關移送案件的審查,有各種不同的觀點。有觀點認為,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工作包括刑事立案監督和刑事偵查活動的監督。另有觀點認為,偵查監督就是偵查活動監督,不包括審查批捕和審查起訴。還有觀點認為,偵查監督包括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和偵查活動監督。筆者認為,偵查監督包括刑事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以及對偵查過程中偵查機關移送的案件的審查等三項內容。刑事立案監督和審查案件都應該是偵查監督的內容。因為立案是對偵查權的發動和偵查程序的開啟,它與偵查過程緊密相聯,而且實踐中確實存在刑事立案的違法操作現象,所以對刑事立案進行監督,不僅是程序上的必然,也是司法實踐的要求。另外,對偵查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移送的提請批捕和起訴的案件進行審查,不但是檢察機關的職責范圍,而且是進行偵查監督的有效載體和途徑,審查案件與偵查活動監督是相互聯系,不能絕對脫離的。
(二)偵查監督的對象
關於偵查監督的對象,多數觀點認為,偵查監督針對的對象是公安機關;也有觀點認為,國家安全機關承擔了一部分的偵查任務,所以偵查監督的對象除公安機關外,還應包括國家安全機關;還有觀點認為,檢察機關直接受理自行偵查的案件,實行偵查活動,所以對檢察機關自身也應進行偵查監督。筆者認為,盡管實踐中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對象主要是公安機關,但是從理論上講,一切享有偵查權力的機關和部門都應該是偵查監督的對象,它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海關走私犯罪偵查部門、監管部門以及檢察機關的自偵部門等等。
二、我國現行刑事偵查監督機制存在的問題及缺陷
(一)刑事訴訟立法上的缺陷
1.對偵查監督的內容、范圍規定不夠具體、明確,缺乏可操作性。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等都規定了檢察機關對偵查活動的合法性可以進行監督,但這只是原則性的規定,監督的階段范圍、具體內容都沒有明確,如哪些情況應當適用偵查監督手段,哪些情況只能適用提出檢察建議的方式等也沒有加以規定,導致進行監督時缺乏可操作性,繼而出現監督的程度、寬嚴把握不一,監督的方式不規范、難以統一的情況。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以下問題:(1)監督與不監督的隨意性。由於法律對監督的情形規定得不明確,所以遇到情況時是否進行監督,往往取決於辦案人員的責任心和主觀認識;(2)監督方式的隨意性。《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規定了偵查活動監督的方法有口頭通知糾正和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兩者的區別在於情節的輕重。但哪些情況屬於情節較輕,哪些情況屬於情節較重又未作規定,所以在偵查監督方式的選擇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3)監督期限的不確定性。《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刑事立案監督的程序和期限作了較簡單的規定,但對偵查活動監督卻未作出任何期限上的規定,這就可能出現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偵查監督的無限拖延,以及公安機關對檢察機關的監督不及時予以回復的情況;(4)監督效果的盲目性。由於法律沒有賦予檢察機關在偵查監督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處分權,所以檢察機關在進行監督以後,對監督效果能否實現,總是處於盲目的狀態。以上情況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只有通過立法或司法解釋明確偵查監督卯具體操作規程和具體內容,才能為偵查監督提供有力的依據和保障,才能保證偵查監督的順利實施,達到監督的目的和效果。
2.法律規定公檢兩家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的機制使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難以充分發揮。由於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公、檢、法三家在刑事訴訟中是「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關系,這表明公、檢、法三家行使刑事職能時處於平行的位置,各自分享權力,三機關的結構不具有層次性,這就決定了檢察機關很難深人到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中去,對偵查活動進行監督;另外,盡管法律規定了檢察機關享有法律監督權,但公檢兩家處於相互制約的關系,監督的職能具有逆向性和交錯性(如刑訴法賦予了檢察機關具有決定逮捕的權力,同時又賦予了公安機關可以變更逮捕決定的權力),這大大削弱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從而導致偵查權力在某些方面的失控,使偵查監督工作步履維艱。如批准逮捕權雖然在檢察機關,而對檢察機關已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可以在不徵得檢察機關同意的情況下對其變更強制措施(只是事後告知),檢察機關發現情況後,即使對公安機關的行為採取監督,也只是一種事後的、不具有強制性的監督。
3.立法上缺少確保監督效果實現的權力條款或責任條款。我國刑事訴訟法雖然規定了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偵查行為的監督權,但是如果出現偵查機關不接受檢察機關的監督的情況時,卻沒有相應的條款來保證檢察機關監督權的實現。如刑訴法第87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倘若公安機關既不說明理由也不予以立案,經檢察機關多次監督仍不立案的,檢察機關也就沒有法定的有效手段來保證監督效果的實現。偵查活動監督也是如此,在檢察機關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以後,盡管一直進行跟蹤監督,但對監督效果能否實現,卻始終處於盲目之中。
(二)刑事司法中存在的問題
1.對偵查監督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如果說偵查監督立法上的缺陷是導致偵查監督工作效果不明顯的客觀原因,那麼一些檢察機關對偵查監督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則是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如有的檢察機關考慮到與偵查機關工作上的長期配合關系,出現了寧可放棄一部分偵查監督工作,也要處理好與偵查機關之間的關系的想法;有的考慮到偵查監督立法上的缺陷,監督起來法律依據不足,困難重重,從而出現了畏難情緒。這些情況都不同程度地妨礙了偵查監督工作的進展。
2.監督方式滯後、被動,難以預防和及時糾正偵查中的違法行為。目前,實踐中偵查監督的做法主要表現為事後監督的形式,即在偵查機關的偵查工作中出現了違法情況後,才予以口頭或書面的監督,很少也很難針對偵查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動態的監督。而且監督的渠道主要是從偵查機關報送的案件材料中發現線索,但偵查中的違法情況一般很少反映在案件材料中,即使有所反映,待檢察機關審查發現時,有的也是時過境遷,監督難以達到實效。
3.偵查行為所涉及的當事人對偵查行為的監督力度還不夠。在刑事偵查中,很大程度地涉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他公民的人身以及其他權利的限制和剝奪等情況,國家法律賦予了偵查機關較大的偵查權能,以求案件得以迅速偵破,相對來說,對涉案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就比較弱化。實踐中,由於當事人法律意識欠缺,當偵查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力時(如違法取證或刑訊逼供等),很少有人行使監督的權力,對之提出申告。
4.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公訴、監所檢察等部門在監督中缺少必要的溝通,沒有形成監督的完整體系。一些地方的檢察機關由於內部各部門在工作中缺乏聯系和溝通,相互脫節,各自為政,沒有從大局考慮及時互通信息,從而導致監督不到位或監督達不到實效。
三、完善我國刑事偵查監督機制的建議
(一)完善立法
我國刑事訴訟法中關於偵查監督的內容主要體現在第76條、第87條、第137條。第76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准逮捕過程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第87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第137條針對提起公訴程序規定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偵查活動是否合法。以上條款是檢察機關進行偵查監督的法律依據。另外,《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71條至390條規定了刑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的內容、方式和程序等。但實踐中仍然存在應當監督的情形沒有法律依據或者監督達不到效果的被動局面,所以,筆者建議將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在立法中加以規定。
1.確立檢察機關在偵查監督過程中的刑事立案、撤案權以及對違法偵查行為的直接糾正權。根據刑事訴訟法以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等有關規定,檢察機關在偵查監督過程中,只有建議偵查機關立案或建議糾正違法偵查行為的權力,而沒有直接的處分和糾正權。如刑事訴訟法第87條規定,公安機關接到檢察機關的立案通知書後應當立案。但在實踐中,由於對案件的事實、證據以及案件性質認識上的不同,在公安機關接通知後仍不予立案的情況下,檢察機關也只能以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的形式予以督促。在公安機關堅持己見,拖而不立的情況下,檢察機關沒有更有效的法定方式予以監督成案。偵查活動監督的情況也是如此。所以,筆者建議在刑事訴訟法中要確立檢察機關在偵查監督過程中的直接立案、撤案權以及對違法偵查行為的直接糾正權。如在刑事訴訟法第87條後面增加「如果公安機關仍不立案的,檢察機關可以直接決定立案」的內容,以確保檢察機關偵查監督職能的發揮。在偵查階段,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的關系應該是一種監督、引導的關系,通過有效的監督、引導這種司法控制的手段,使偵查機關的偵查權始終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而檢察機關始終是要站在公正的法律立場上,為被追訴者和被害者提供一種實質上的法律保護。[3]設立檢察機關在刑事立案程序中的最終立案權,就是對偵查行為的有效的控制和引導,可以充分體現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
2.立法或司法解釋中,明確偵查監督的原則、主體、對象、范圍、內容、途徑、期限等。(1)原則。偵查監督的原則是偵查監督工作必須把握的靈魂和重心,所以明確偵查監督的原則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偵查監督工作應遵循以下三項原則:第一,依法原則。偵查監督是檢察機關依法而實行的法律監督行為、是檢察司法職能的一種體現,所以,檢察機關進行偵查監督時,必須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必須遵循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不能超越法律進行監督。第二,公正和效率原則。公正和效率是司法行為永遠的主題和追求的目標。偵查監督工作的目標也是如此,通過監督,不但使立案和偵查活動依法進行,還要力求案件在實體上公正處理。另外,強調偵查監督的效率,目的是為了使違法偵查行為及時得以糾正,是為了追求更大程度上的公平和正義,體現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效果。第三,配合與引導原則。與偵查機關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這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所要求的,而檢察機關在必要的時候引導偵查機關收集證據,提出偵查建議則是為了共同的訴訟目的的需要,檢察引導偵查的方式可以說是偵查監督所要達到的較理想的模式。(2)主體和對象。偵查監督的主體是檢察機關,而監督的對象是一切有偵查權力的機關和部門。只有對監督的主體和對象(尤其是對象)作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那麼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才顯得更有針對性、更加有力。(3)范圍和內容。偵查監督的范圍主要包括三項內容:刑事立案是否合法的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對偵查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移送的案件的審查。對偵查監督的內容範圍加以法律規定,不僅能使一些檢察人員克服畏難情緒,也使檢察機關開展偵查監督工作更具有適法性。(4)途徑和期限。要在法律中明確規定檢察機關進行監督的具體手段、方式,並且規定檢察機關進行監督的期限以及偵查機關和部門對監督的反饋和糾正的期限,這不但有利於監督效果的實現,也有利於避免檢察機關濫用偵查監督權。
(二)與公安機關建立「互相配合、引導偵查」的合理關系
偵查監督制度涉及到公、檢兩家的工作,如何對公檢兩家在偵查監督中的關系予以合理定位,是關繫到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能否發揮其應有作用的關鍵。筆者認為,「互相配合、引導偵查」其著重點在於引導,這是由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所決定的。「引導偵查」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監督形式出現的引導,目的是為了引導公安機關規范立案以及偵查活動,保證訴訟過程依法進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體內容有(1)對刑事立案和不應當立案的監督;(2)對偵查過程中違法決定、執行、變更強制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和糾正;(3)對刑訊逼供等侵犯當事人權益的違法情況進行監督和糾正;(4)對偵查過程中違反法定的羈押和辦案期限以及錯誤撤案的情況進行監督和糾正。 二是引導具體案件的偵查,主要內容是(1)適時介人公安機關的具體偵查活動,參與重特大案件的討論,為收集和固定證據提出建議;(2)對偵查中的違法取證行為進行監督並及時提出糾正意見;(3)做好退查案件的《補充偵查提綱》以及審查批捕案件的《提供法庭證據意見書》工作,引導偵查機關補充證據時的取證方向。
(三)完善制度,落實措施
制度和措施是偵查監督不斷加強的有效保障,當前,要深人開展偵查監督,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檢察機關要與公安機關建立切實可行的適時介人偵查的具體制度。適時介人偵查是檢察引導偵查的一個重要的切人點,是做好偵查監督工作的重要環節。由於法律沒有對檢察機關適時介人偵查工作做出明確規定,所以,檢察機關有必要與公安機關建立可具操作性的適時介人偵查的制度。(1)明確適時介人偵查活動的范圍,主要是重大、疑難的案件以及一些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涉黑涉惡和邪教組織的犯罪的案件;(2)明確檢察機關介人偵查活動的工作內容,主要是了解案情,參與勘查、討論和分析案情,為偵查機關在收集和固定證據方面提出建議,履行監督職能,及時糾正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3)明確適時介人偵查的原則、程序和時間等。
2.檢察機關內部各部門要相互配合,形成監督合力。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公訴、監所檢察、控申、讀職偵查等部門要經常聯系和溝通,及時通報偵查監督的線索和信息,並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形成監督合力。如控申、公訴部門可將在來信來訪和辦案中發現的立案監督線索提供給偵查監督部門,由偵查監督部門審查後決定是否進行立案監督;監所檢察、公訴等部門可對在工作中發現的偵查過程中的超期羈押、違法取證、刑訊逼供等情況進行監督,也可將線索移送給偵查監督部門進行監督;偵查監督部門也可將在偵查監督中發現的偵查人員讀職犯罪的線索移送給讀職偵查部門進行立案偵查。各部門之間還要建立一定的線索、信息聯系、登記和反饋制度,定期進行溝通,偵查監督部門掌握信息後及時進行監督,這樣才能形成監督的合力,使偵查監督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3.建立跟蹤監督制度。(1)建立刑事立案監督案件的跟蹤監督制度。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案件,經過立案監督而成案後,應當進行跟蹤監督,防止立而不偵、偵而不結的情況發生。
(2)建立審查逮捕案件的跟蹤監督制度。檢察機關對已批捕或不捕案件進行跟蹤,對公安機關執行逮捕的情況以及對不捕案件的辦理和執行情況進行監督。首先,建立偵查活動監督流程表,將批捕案件執行的監督、捕後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不捕案件的監督以及其他情況的監督均及時輸人表格,掌握情況。其次,規范不捕退查案件的辦理和監督程序。由於對不捕退查案件的辦理程序和監督程序,法律未作明確規定,所以有必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予以規范:規定公安機關辦理不捕退查案件的相對期限;規定檢察人員在案件退查期間的監督職責;規定檢察機關對退查案件的監督程序。
參考文獻:
1、《刑事審判原理》,陳瑞華,1997年北大出版社;
2、《刑事訴訟目的論》,宋英輝,1995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3、《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偵查案件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的規定(試行)》,最高人民檢察院;
4、《刑事訴訟的理念》,左為民、周長軍,法律出版社;
5、《刑事訴訟法精要與依據指引》,邱俊芳,2005年人民出版社;
6、《刑事訴訟法學》,孫長永,2004年內部文獻。

9.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 訴訟法導師(刑事訴訟法方向)哪個好知情人士前來指點一二吧~

我是西政法學院的研究生,刑訴專業現在排名比較靠前的碩導有以下內幾位(按照簡章排名選取的前容五名啊,這五個人也算是代表性人物了)

孫長永:十大青年法學家,西政副校長,基本上很少有空帶碩士生,不要有奢望

施鵬鵬:我國最年輕的法學教授,法國+西政雙料博士,通N種語言,但是已經確定會調出西政,選了也白選

李昌林:貌似已經升任法學院副院長,還是比較有水平的,潛力股

高一飛:剛剛評上教授,很快會評博導,潛力股

潘金貴:也是徐靜村高足,以做律師為主,口才很好,跟著他可以學學做律師,也是蠻不錯的

施鵬鵬確定會調走,其本人已經在校內向我們證實,我就是法學院的研究生,這種事也不是多光榮的事,沒必要杜撰

熱點內容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
鄧州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7 09:02:40 瀏覽:713
條例准則案例試題 發布:2024-11-17 08:49:27 瀏覽:256
有關經濟法小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7 08:48:38 瀏覽:858
該公司產生法律訴訟 發布:2024-11-17 08:42:29 瀏覽:476
漢堡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7 08:22:08 瀏覽:562
農村換屆選舉票多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7 07:59:18 瀏覽:912
政府規章縣級 發布:2024-11-17 07:31:2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