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解釋第483條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三條的內容是當事人申請再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再審申請被駁回後再次提出申請的;
2、對再審判決、裁定提出申請的;
3、在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作出不予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決定後又提出申請的。
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但因人民檢察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而再審作出的判決、裁定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和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的具體情況,可以制定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Ⅱ 2018年12月11日的判決書還能申請強制執行嗎
2018年12月11日的判決書,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最高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483條規定,超過申請執行期限的判決書,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的,法院應當立案受理,並給予執行。如果被執行人不提出異議,法院正常執行。如果被執行人提出異議,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執行申請。
Ⅲ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493條
第四百九十三條 拍賣成交或者依法定程序裁定以物抵債的,標的物所有權自拍賣成交裁定或者抵債裁定送達買受人或者接受抵債物的債權人時轉移。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482條
第四百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後十日內內發出執行通知。
執容行通知中除應責令被執行人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外,還應通知其承擔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的遲延履行利息或者遲延履行金。
Ⅳ 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法律主觀:
民事訴訟法是對民事訴訟中的相關事項進行規定的一種法律,它是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法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爭議都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來解決。一、民事訴訟法是基本法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民事訴訟法的性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確定:第一,從其在法律體系地位來看,其地位僅次於憲法,與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一樣,居於基本法的地位。第二,從其調整的社會關系來看,它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其他法律部門不可取代的,也決定了民事訴訟法屬於獨立的部門法。第三,從民事訴訟法所確定則稿的內容來看,它主要規定的是民事訴訟活動過程中訴訟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以孫核孝及用來保證這些權利的行使、義務的履行的訴訟制度和程序,這表明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所以,《民事訴訟法》屬於基本法。二、民事訴訟法是公法還是私法民法是一部私法,民事訴訟法是一部公法,公法跟私法的最主要區別在於部門法當中是否涉及到國家權利,是否涉及到國家的強制性規范。民法主要是調整社會當中平等主體間的法律關系,它更加強調的是社會成員之間的平等和自願,國家一般並沒有插足,國家強制力沒有體現在民法當中。當民法所規定的權利沒的得到貫徹,當民法所規定的義務沒的得到履行時,雙方當事人就發了糾紛。當糾紛產生之後,國家的公律就要介入其中。人民法院要代表國家解決糾紛,同時如果人民法院的裁判得不到履行時,那麼人民法院要運用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裁判的執行。因此民事訴訟當中體現了國家的強制力,國家是介入到了糾紛的解決過程當中。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得知,民事訴訟法是我國的基本法,也是一部公法。憲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不可動搖,其法律效力也是最高的。而基本法的效力也僅次於根本法,其效力高於其他法律法規。
法律客觀:
一、庭前會議1、庭前會議程序,德國稱之為中間程序,法國稱之為預審程序,美國稱之為庭前會議,日本、中國台灣地區稱之為庭前整理程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關於此程序的規定略有差異,但總體而言,在庭前會議之中,對迴避人員、出庭證人的名單予以確定,對非法證據予以排除,從而確定庭審的重點,是庭前會議程序的主要內容。2、庭前會議不是法庭審理前的必經程序,是人民法院在法庭審理前根據公訴案件的復雜程度或者其他需要召集相關人員了解事實與證據情況、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整理爭點,為庭審安排進行的准備活動。二、召開庭前會議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83條規定:「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審判人員可以召開庭前會議:1、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的;2、證據材料較多、案情重大復雜的;3、社會影響重大的;4、需要召開庭前會議的其他情形三、民事訴訟法庭前會氏仿議的內容1、明確原告的訴訟請求和被告的答辯意見;2、審查處理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申請和提出的反訴,以及第三人提出的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3、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決定調查收集證據,委託鑒定,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進行勘驗,進行證據保全;4、組織交換證據;5、歸納爭議焦點;6、進行調解。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是民事訴訟開庭前的准備工作,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的內容包括比較多,主要是了解案件的訴訟請求意見等等,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可以提高法庭的辦事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法庭審理的質量,可以減少爭議,這樣案件審結更加快捷,因此民事訴訟法庭前會議還是十分有意義的。
Ⅵ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八條
根據《最高人民法復院關於適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申請撤回起訴,經其他當事人同意,且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准許撤訴的,應當一並裁定撤銷一審裁判。
這個其他當事人應當包括:共同上訴人、被上訴人和第三人。
Ⅶ 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384條
第三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申請再審,應當在調解書專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屬個月內提出。
本條規定的是關於調解書的再審期限,即當事人如果對已經達成的調解書不滿意,如果想要變更其條款和效果,必須在生效後六個月以內,如果超過六個月,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