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修改具體行政行為
㈠ 法院對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規定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完全改變行為,即被告在訴訟中撤銷或完全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二是部分改變行為,即被告部分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原因:(一)息訴考慮;(二)行政行為存在瑕疵;(三)現實考慮;(四)社會需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四十四條?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㈡ 法院對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規定
法律分析: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完全改變行為,即被告在訴訟中撤銷或完全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二是部分改變行為,即被告部分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原因:
(一)息訴考慮;
(二)行政行為存在瑕疵;
(三)現實考慮;
(四)社會需要。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十條 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
原告或者第三人對改變後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就改變後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
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應當作出確認其違法的判決為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起訴被告不作為,在訴訟中被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的,參照上述規定處理。
㈢ 新行政訴訟法到底是把以前的具體行政行為全部改成行政行為還是只是部分修改
2014年11月修訂的新《行政訴訟法》,從法律文件內容上看,是將以前的全部具體行政行回為都改成了行政行為,答全文不再有具體行政行為的表述。
行政訴訟法,主要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㈣ 人民法院有權直接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嗎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的判決不能直接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對於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由法院判決撤銷,原具體行政行為被撤銷後行政機關可以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對於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判決維持,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九條 復議機關與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對復議決定和原行政行為一並作出裁判。
㈤ 行政訴訟過程中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法院應該如何處理
基於與原告和解,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原告沒有撤訴那麼法院會繼續審理原具體行政行為,如果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就做出確認違法的判決;如果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