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事訴訟法訴訟標的
❶ 什麼是民事訴訟費標的
民事案件分為財產案件和非財產案件,財產案件是按訴訟請求的金額或價額按比例收取訴訟費的。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4.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❷ 民事訴訟標的
訴訟標的是訴訟構成的要素之一,是指當事人之間因發生爭議,而請求人內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關系容。每一個訴訟案件至少有一個訴訟標的,但有的案件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訴訟標的。訴訟標的作為當事人爭議並要求法院進行審判的對象,在具體民事案件中應根據什麼標准予以識別,是世界各國民事訴訟法學者爭論最激烈的理論之一。對於訴訟標的的識別,主要有三種學說,即傳統訴訟標的理論、新訴訟標的理論和新實體法理論。目前從整體上看,新訴訟標的理論,也即以訴訟請求和原因事實確定訴訟標的的理論,在理論界已佔據統治說的地位。編輯本段意義訴訟標的,是任何一起民事案件都必須具備的。訴訟標的是整個訴訟的核心。具體來說,訴訟標的的核心地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當事人的攻擊和防禦都圍繞著訴訟標的進行;其次,法院的判決是對訴訟標的的最終處理。最後,訴訟標的還是法院判定當事人是否重復起訴的根據。如果前訴的訴訟標的與後訴的訴訟標的相同,則當事人不得就該訴訟標的向法院再行起訴。
❸ 「遺漏訴訟請求」能否作為再審事由
一、問題的提出
2007年我國民事訴訟法修改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細化和完善民事再審事由。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十二項將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增加為一項新的民事再審事由。
按照通常的理解,該條款規定的基本意旨是,如果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遺漏了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那麼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再審,法院應當對案件進行再審。生效裁判遺漏訴訟請求的情況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民事訴訟法中通常被稱為裁判脫漏或者漏判。
二、民事再審程序的性質與功能
上述問題的回答有賴於對民事再審程序的性質和功能進行必要分析。
眾所周知,再審程序是一種特殊的救濟程序。再審程序的特殊性表現在,它不是一種具有普遍糾錯意義的訴訟程序,而是一種非常程序;它不是審理裁決民事爭議的一種獨立程序,而依賴於其他訴訟程序而存在,沒有其他訴訟程序就不可能有再審程序,不能在沒有原審程序的情況下提起再審程序。因此,再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應當是,也只能是,原審程序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民事糾紛。如果民事爭議沒有經過原審程序的審理和裁決,就不能啟動再審程序對該民事爭議進行裁判。從這個角度來看,民事再審程序是一種事後的救濟程序,這是再審程序的本質屬性。民事再審程序的基本功能在於,它通過對民事爭議的再次審理,以糾正在訴訟程序上有重大違法或裁判基礎資料有嚴重缺陷的生效裁判,為當事人提供最後的救濟機會。因此,再審程序實質上是對既判案件進行再次審理的訴訟程序。
再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應當與其性質和功能相適應。如果原審法院沒有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決,或者只對案件的一部分進行了審理和裁決,那麼,沒有經過原審法院審理和裁決的案件或者遺漏的案件部分,就不能進入再審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確定民事再審程序審理對象的基本前提。
裁判脫漏表明法院在案件審判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疏忽,只對當事人提出的部分訴訟請求作出裁判,對其他訴訟請求沒有進行裁判。遺漏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實際上意味著原審法院只審理和裁判了案件的一部分,而沒有對案件的其他部分進行審理和裁判,即原審法院沒有對其所受理的案件審理完結。如果將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由再審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審理當事人在原審法院提出的訴訟請求,就相當於再審法院審理了沒有經過原審法院審理的案件。這顯然不符合再審程序性質和功能的基本要求。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能將原裁判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使其成為打開再審程序之門的鑰匙。
同時,從訴訟系屬的角度來看,將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也存在欠妥之處。訴訟系屬的基本含義是指案件存在於法院的事實狀態。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後,該民事爭議(案件)就開始系屬於受理法院。只有待爭議的民事糾紛由受理法院作出終局裁判後,訴訟系屬才能夠從受理法院消滅。一項民事爭議一旦發生訴訟系屬,就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其中一個重要法律後果就是管轄恆定,即訴訟系屬發生後,不管確定管轄的情況發生什麼變化,最初受理案件的法院對該案件始終具有管轄權,直至其對全部案件審理完結並作出終局裁判。如果受理法院遺漏了當事人提出的一項或者數項訴訟請求,那麼,沒有經過受理法院審理和裁判的訴訟請求,從性質上看,仍然系屬於受理法院,處於受理法院的審理過程之中,受理法院應當對其繼續進行審理和裁判。因此,按照訴訟系屬的要求,如果出現遺漏當事人訴訟請求的情形,那麼,被遺漏的訴訟請求依然應當由原審法院補充審理和裁判,而不能將遺漏的訴訟請求移送給其他法院審理。從這一點來看,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違反了訴訟系屬理論的基本要求。
另外,從當事人程序保障視角來看,將遺漏訴訟請求規定為再審事由也不盡合理。因為遺漏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表明原審法院沒有對該訴訟請求進行審理。此時如果直接由上級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對被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處理,必然會損害當事人應當享有的審級利益和基本程序保障權。盡管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上級法院(最高法院、高級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也可以交由原審法院再審。此時可以通過原審法院對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補救,從而保障當事人的審級利益。但是,只要民事訴訟法規定再審案件可以由上級法院直接再審,就會為損害當事人審級利益打開程序通道。尤其是在民事再審案件以提審為原則,以指令再審為補充,以指定其他法院再審為例外的指導思想下,遺漏訴訟請求的民事再審案件將大量匯集到上級法院審理,當事人的審級利益和程序保障權將可能遭受更多損害。因為上級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審理案件,所作的裁判是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當事人不可能再有尋求對遺漏訴訟請求進行審理的機會。由此不難看出,將遺漏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也是存在問題的。
三、比較法研究
正是基於上述理由,各國民事訴訟法一般不將遺漏當事人訴訟請求作為再審事由。
各國通常的做法是由原審法院(遺漏訴訟請求的法院)進行補充裁判(或者稱為追加裁判),對被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審理和裁決。當事人如果對補充裁判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如法國民事訴訟法第463條規定:法院對某一訴訟請求的要點漏於作出審理決定時,可以對其判決加以補充;遺漏訴訟請求的法院在聽取各方當事人的意見以後,進行審理並作出補充判決;法官作出補充判決後,應當在原判決的原本或副本上載明;補充判決與原來的判決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當事人對補充判決不服,只能通過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的途徑解決。法國民事訴訟法強調,當事人不能以裁判遺漏作為唯一理由而將原審法院的判決提交到上訴法院審理,更不得以此為由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德國民事訴訟法對遺漏訴訟請求規定了追加判決的救濟程序,該法第321條第一項規定:如果當事人一方依最初提出的或以後更正的事實所主張的主請求或附帶請求的全部或一部,或者在裁判時費用的全部或一部,有脫漏時,可依申請作出追加裁判對原判決予以補充。當事人提出書狀申請法院追加裁判,法院依據當事人申請作出追加裁判對原判決予以補充。俄羅斯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補充判決制度,該法第205條規定:作出判決的法院如果對於案件參加人提供了證據或作出陳述的某一要求未曾作出判決,可以根據案件參加人的請求或自己主動提出補充判決;補充判決由法院在審判庭上對該問題進行審理之後作出;當事人對補充判決可以提出上訴和抗訴,同時對法院關於拒絕作出補充判決的裁定可以提出單獨上訴或抗訴。日本民事訴訟法規定,可以通過追加判決的方式來補救遺漏訴訟請求的問題。按照日本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的規定,法院作出裁判遺漏請求的一部分時,對於該請求部分的訴訟,仍系屬於該法院。如法院作出裁判遺漏部分訴訟請求的,當事人對於脫漏的部分可以再次向法院起訴;法院對該部分審理後進行宣判。因此,在日本,解決遺漏訴訟請求問題的法院依舊是原來作出裁判的法院,而不是上級法院。我國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也確立了補充判決制度: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者,法院應依申請以判決補充之當事人就脫漏部分聲明不服者,以聲請補充判決論。
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民事訴訟法,之所以選擇補充判決或者追加判決,而不是上訴或者再審程序作為解決裁判遺漏問題的救濟程序,主要是由裁判脫漏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在所有的裁判救濟程序中,只有補充判決和追加判決制度充分關照到遺漏訴訟請求救濟機制的訴訟法理,充分有效地解決民事糾紛,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的基本程序權利。所以由原審法院按照原審程序對遺漏訴訟請求進行補救,最符合裁判脫漏內在的特殊要求。
四、結論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十八條規定,對於當事人依據遺漏訴訟請求提起再審的,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指令原審法院再審。該規定已經考慮到漏判不同於其他再審事由的特殊性,對於完善裁判脫漏救濟機制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民事訴訟法在今後的修正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在處理遺漏當事人訴訟請求方面的有益做法,建立補充判決(或者追加判決)制度,由原審法院對被遺漏的訴訟請求進行補救。當事人如對補充判決(或者追加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從而實現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充分救濟。最高人民法院:胡夏冰